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摩尔庄园可以有几个邻居(摩尔庄园手游邻居关系解除方法介绍)

导读 摩尔庄园可以有几个邻居文章列表:1、摩尔庄园手游邻居关系解除方法介绍2、男玩家卸载,女玩家沉迷的摩尔庄园手游为何爆火?3、在摩尔庄园里,不存在社交恐惧这回事儿4、值得为情

摩尔庄园可以有几个邻居文章列表:

摩尔庄园可以有几个邻居(摩尔庄园手游邻居关系解除方法介绍)

摩尔庄园手游邻居关系解除方法介绍

r《摩尔庄园》手游中玩家可以与自己的邻居解除关系,相信还有很多小伙伴不是很清楚邻居关系怎么解除。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摩尔庄园》手游邻居关系解除方法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r

r

rr

r

r《摩尔庄园手游》邻居关系解除方法介绍r

r

r【方法介绍】 r

r

r摩尔庄园手游种邻居关系确立后,如果需要解除邻居关系的话,需要邻居同意方可解除。但是对于那些不经常上线或者不再出现的邻居,那么就会让玩家觉得非常不适。r

r

r一般解除邻居关系,先需要和邻居商量,如果邻居统一解除邻里关系的话,我们就可以正常完成解除邻居关系的操作。r

r

r但是对于那些不同意解除或者没有回应是否愿意解除邻居关系的好友,那么正常的解除流程就不再适应。这时候,玩家需要进行的是强制解除邻居关系这种操作。r

r

r在摩尔庄园手游中强制解除邻居关系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r

r

r在想解除邻居关系的好友长时间不在线的情况下,玩家又急着想解除双方的邻居关系,那么只能强制执行,但是需要消耗掉玩家的一千摩尔币作为代价。完成了以上步骤后,玩家和好友之间的邻居关系就正式解除了。r

r

r当然从玩家利益角度来看,给推荐第一种双方协商的方式来解除。因此也建议如果建立邻居关系后,双方要互留练习方式以便于及时联系,不至于一方不上线后需要解除邻居关系还要消耗摩尔币。r

r

r以上就是《摩尔庄园手游》邻居关系解除方法介绍的全部内容了,更多游戏攻略请持续关注3DM手游网! r

男玩家卸载,女玩家沉迷的摩尔庄园手游为何爆火?

文 | 靠谱二次元,作者 | 哈士柴

《摩尔庄园》手游火了。

2010年,淘米网旗下“摩尔庄园”、“赛尔号”等儿童虚拟社区在全国拥有1.8亿注册用户,其中活跃用户约为3000-5000万。

《摩尔庄园》页游

2021年6月1日,由淘米网《摩尔庄园》页游原班人马研发、雷霆游戏发行的《摩尔庄园》手游上线后持续爆火。当初在《摩尔庄园》页游里玩耍的中小学生,如今要么在读大学,要么已经工作,成为了当下社交平台的主力,帮助《摩尔庄园》手游成为2021年真正意义上的一款全网出圈手游。

6月1日《摩尔庄园》手游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8小时新增600万用户。据七麦数据显示,《摩尔庄园》手游在IOS端免费总榜从5月30日(预注册)到6月5日一直位于第一名,其IOS畅销总榜在6月1日至6月3日稳定在第三名。

微博上《摩尔庄园》手游相关的热搜,6月2日有5条,6月3日有4条,6月5日有5条。其中6月3日“摩尔庄园”词条是热搜第一。

热搜内容里,既有游戏攻略向和内容向的如“摩尔庄园烟花”“摩尔庄园菜谱”“摩尔庄园鲨鱼”等,也有“种地游戏”“表情包”“迷惑行为”关于游戏里种田和许多元素的梗图讨论,当然对于朋友圈被《摩尔庄园》刷屏,游戏体验过于肝,以及游戏bug频出的讨论也都上了热搜。

云合数据热搜统计截图

这些讨论让《摩尔庄园》在6月5日保持着微博游戏超话和微博手游超话第一位。

除了微博,小红书上《摩尔庄园》的笔记超过3w篇,豆瓣《摩尔庄园》小组在6月3日是小组日榜第一名,当天下午已经有2万用户进入该小组。

小红书搜索截图

豆瓣小组截图

除了这几个社交平台,在微信上,一些情感公众号上也开始流传《摩尔庄园》组cp遇到阿姨的段子,以及公屏cpdd加好友的各种故事。在《摩尔庄园》手游充值多个648元的截图,和边打《英雄联盟》边玩《摩尔庄园》的各种梗视频也在抖音流传开来。

微信指数截图

《摩尔庄园》6月1日和6月2日的微信指数超过了1300万,上线以来压过了《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摩尔庄园》的热度蹿升令许多游戏大厂的员工费解,甚至靠谱二次元(ID:kpACGN)很多位于三线城市的朋友也在分享这款游戏。

《摩尔庄园》的页游是一个集大成者,有着足够丰富的游戏和交互内容吸引各个群体的玩家。在种田模拟养成手游里,和老页游/端游改编的手游里,如何做减法一直是一个难题,如今的《摩尔庄园》手游,提出了一些方向,但靠谱二次元(ID:kpACGN)也观察到,《摩尔庄园》手游对页游的取舍使得玩家对于《摩尔庄园》手游的评价呈现两极化并且持续变化中。

手游减法:男玩家不满,女玩家沉迷

有趣的是,男玩家和女玩家对《摩尔庄园》手游的评价反差较大。

接触的多个女玩家都觉得在游戏里有回到初中的感觉,并且或多或少的充值了。男玩家的普遍评价是,“新手教程太无聊,卸载了”,“玩一会就犯困,太墨迹”,再就是认为《摩尔庄园》小游戏太少,种田体验无聊。

在微博、小红书、豆瓣这些女性用户占比居多的平台上,《摩尔庄园》的讨论更多围绕攻略和互加好友。在男玩家居多的NGA上《摩尔庄园》手游专区是完全另外一番景象。

有的“老哥”不理解为什么火,好奇“什么人在玩”

有的老哥觉得钓鱼太累了,问“能不能批量钓鱼”?

体验较长时间的老哥们,发出的测评中,多数认为《摩尔庄园》手游是“阉割版”“骗情怀”,好玩的小游戏比如激流勇进、猪猪快跑、阳光搬运工等都没出现在手游里。对页游还原度不高的同时,付费点却很多。

产生这样两极化评价的原因,第一点当然是游戏本身仍有很多问题:

游戏优化层面,小摩尔的建模和摩尔世界的贴图画质都确实精细度不高,跟国内的一些MMO游戏比起来只能说是及格水平。

UI界面“便携”和“精简”两种模式里突出的功能不同,玩家要经常切换两种模式进行操作,还有很多交互界面的按钮太小,很多时候想关掉一段对话要点击“关闭”按钮多次。而且《摩尔庄园》的大地图放到手机里不管是2.5D还是3D视角都会有玩家感到头晕和别扭。

此外,《摩尔庄园》手游还存在画面加载时间长,闪退、发热等常见的新游问题。玩家XY表示:“自己的iOS新手教程还没过完就闪退了两次,气的直接就卸载了”

繁琐且无用的新手教程几乎是所有玩家一致的槽点,玩家青竹表示:”新手教程只是介绍功能,剧情没什么营养,但又没法跳过。前期大家都是自动导航做任务,只有一条路线,很容易卡住。而且任务中充斥着大量的传话、送外卖、送东西的跑腿活。“

游戏中的红点提示也令人厌烦,尤其是初期,摩尔脚印里的家居手册、摩尔食谱、生物图鉴、魅力宝典、居民档案这五种资料加起来有上千个图鉴,甚至每次收菜、钓鱼,玩家的背包右上角都有红点提醒。

这些页游MMO的弊端出现在《摩尔庄园》手游里,让玩家的前期体验很不适,很多玩家会以为这款游戏是没有任何自由度的无聊MMO而卸载。

玩家XY对我们表示,“我跑腿30分钟,完成了新手教程,建模和UI差我都忍了,然后就是游戏里各种冲脸的首充、月卡、年卡等付费设定,这也太骗情怀了”。

接触的多个男玩家里,第一天卸载的不在少数,重新下载回来也都是因为一些朋友或社交媒体的安利。

很多男玩家不喜欢《摩尔庄园》的第二个原因,实际上也是女玩家认可的原因,即《摩尔庄园》手游的减法。

《摩尔庄园》页游是一个集大成者,除了种田玩法还有数十个小游戏,比如摩尔庄园警署里的“射击游戏”,摩尔足球场的“投把训练”,西部游乐场的“飞行棋”,游戏小屋的“摩摩来找茬”,城堡二楼的“拼图游戏”和城堡书房的“五子棋”,拉姆运动场的“拔河”和“跳高”等。

与页游的数十个小游戏相比,《摩尔庄园》手游目前版本仅有连连看,消消乐,泡泡龙和抓娃娃机。滑雪竞速、缆车这些场景交互也比页游少了很多,比如激流勇进在手游里有场景但无法互动。

在场景的还原上,比如城堡二楼、报社、拉姆学院、黑森林等很多场景手游还没还原,而且很多场景做了简化。玩家控制的小摩尔与拉姆的互动也几乎没有。

游戏博主MTV摩尔庄园台的统计

原汁原味的小游戏和真实的场景还原其实是男玩家更在意的。如今的《摩尔庄园》手游砍掉了很多页游小游戏,聚焦在种田为主的模拟经营和家园建设,玩法上相当于一款种田MMORPG。《摩尔庄园》手游里种田/钓鱼的模拟体验,摩尔世界下的RPG,以及餐厅/农场经营这三点都有连接在一起,不是割裂的。

首先,《摩尔庄园》手游种田/钓鱼玩法有多个因素驱动,村民的订单、主线/支线任务需求、经营餐厅的菜谱需求。

经营餐厅需要的菜谱,其实是种田的农作物与钓鱼的海产品的交互,解锁新的菜谱就需要新的农作物和海产品,又会驱动玩家继续种田/钓鱼,解锁新的图鉴。经营餐厅时也会有部分菜谱和订单是来自村民和支线任务需求。

同时,种田/钓鱼多余的物品既可以售卖,也可以和试菜失败的黑暗料理一同赠送给村民增加好感度。

目前餐厅每天仅开放2个小时,而且玩家反馈耗费食材过多。但总的来说,种田/钓鱼为核心的田园模拟,给了玩家足够的自由度。

《摩尔庄园》的社交也是一个亮点,没有过分引导,功能设计的又足够用。

个人资料里,玩家可以详细的写出自己的地区、性别等信息,便于交友,也可以跳过这些信息。新手教程结束后会推荐6个好友,添加与否的选择权完全交给玩家。

好友之间可以通过偷菜、浇水、赠送礼物、在留言板留言点赞等行为进行互动。

图源:微博

在家园中,好友可以坐在沙发上对着池塘和天空发呆,可以拍照打卡,可以在屋子里泡澡,游戏中还有很多双人动作的设定,未添加好友也可以互动。

这些场景交互和社交功能其实是够用的,而且好友亲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可以互为邻居,邻居会有更大的共同空间,也可以互相照顾农作物和牧场动物。

《摩尔庄园》接替《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摩尔庄园》手游借鉴了《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的一些设定,这些设定为游戏的模拟经营玩法和社交增加了更多趣味。

首先,村民的好感度,可以通过剧情和送礼增加,好感度达到一定程度,村民会送给玩家礼物,比如小裙子等装扮道具。这个并非是《集合啦!动物森友会》首创,在很多田园养成游戏里也比较常见。

其次是,村民尼克的餐厅每天都会高价回收一种海产品,这其实类似《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的大头菜设定,区别是《集合啦!动物森友会》里变量是大头菜的价格,《摩尔庄园》手游里变量是食材。这个随机变化增加了钓鱼玩法的趣味性。

《摩尔庄园》手游里还加入了特产的设定,分为农作物特产和海产品特产两种。农作物特产是“水蜜桃、葡萄、草莓、苹果、香蕉”里的一种。海产品特产是“狗鱼、金鱼、锦鲤、小龙虾、大闸蟹”里的一种。玩家经营餐厅和订单任务中需要其他特产,一种方法就是找该特产的小摩尔,添加为好友后摘取对方种植的特产。除此之外就只能付费购买特产种子,或者通过活动和任务获取。

特产种子并不便宜还限购

特产的设定会驱动玩家进行社交。比如有一个支线任务是玩家需要钓到锦鲤,非锦鲤特产玩家就要找锦鲤特产的玩家成为好友,在公屏里很多玩家都在自荐自己的特产与其他玩家加好友互换。

这些设定虽然不是原创,但确实增加了模拟养成的体验感。

甚至在靠谱二次元接触的多位玩家都认为,某种程度上《摩尔庄园》手游是有接替《集合啦!动物森友会》潜质的。

玩过《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也玩过《摩尔庄园》手游的咕咕鸡认为,“与《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相比,《摩尔庄园》手游玩法更丰富有种田和各种小游戏,还有社交的便利性,而玩《集合啦!动物森友会》必须解决游戏设备的限制或者解决网络限制。”

“而且《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的地图并不大,玩过1年后就会发现,每个节日的活动都玩过了,就没有新的内容了。在一些对白的设计上《集合啦!动物森友会》过于日系,虽然玩起来很治愈,但《摩尔庄园》手游的对白和设定可能更适合大众群体。”

如果跟国内的MMORPG相比,《摩尔庄园》手游的题材更轻度更新颖,自由度更高。单纯看种田模拟类的手游,广受好评的《星露谷物语》手游目前只有付费买断模式的海外版本,与同是种田休闲的《小森生活》相比,《摩尔庄园》显然玩法更丰富,完成度也更高。

当然,从细节上来看,《摩尔庄园》还有很多优化的地方。主线任务和新手教程过于冗长繁杂,大部分玩家当前都是忽略任务,只玩种田和社交。甚至咕咕鸡跟很多人推荐的时候都强调,“熬过新手教程就好了。”

主线任务中村民的互动也都没有太多新意,文案也比较直白,跟《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相比精细化不足,大部分玩家也都是为了奖励/情怀而互动,并非因为村民人物本身的丰富度。

游戏中还有大量bug需要完善,最严重的bug当属6月4日有多个玩家愤怒地反应自己家的牛被偷了——玩家在游戏中养的牛和鸡可以被好友出售,收益归“偷牛贼”所有。#摩尔庄园偷牛#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1.1亿次。6月5日官方表示修复了该bug,并且扣除了售卖好友动物的收益,也赔偿了所有玩家。

即便在6月5日《摩尔庄园》手游官博表示从上线以来修复了32条bug,但实际上,依旧有大量的bug仍未被修复,而且随着新的玩法和活动的更新,新bug也不断出现。比如6月5日晚《摩尔庄园》手游与新裤子乐队的联动场景就有玩家反馈“进去就卡住了”,“现场一片漆黑,人都没了“等情况。

而且,当下种田MMO 经营 小游戏玩法下《摩尔庄园》手游内容丰富度还远远不够,《摩尔庄园》手游在B站的评分从6月1日的7.5分降低到6月5日的6.1分。taptap上《摩尔庄园》最近7天的评价是6.2分。

评分的下跌主要因为,大部分玩家在目前的版本很容易感到肝和累,比如牧场功能很多玩家都是玩了2-3天后才解锁,新鲜感来的太慢。玩家们也都很期待《摩尔庄园》手游里加入更多小游戏,更多页游的场景,职业和玩法。

总的来说,《摩尔庄园》手游的爆火在田园模拟手游F2P做法,以及经典页游端游移植上,给出了一些方向,但也留下了很多问题。

实际上,页游时代《摩尔庄园》经历过大起大落——2012年淘米网Q1财报显示活跃用户4230万,付费用户190万。2015年Q1,淘米网付费用户仅为80万。

当下,与《摩尔庄园》同时代的儿童页游《洛克王国》和《奥比岛》都公布了其手游作品,沙盒建造类的

《心动小镇》,模拟经营类的《波西亚时光》等一系列竞品也蓄势待发,《摩尔庄园》手游究竟是会长时间霸榜,带动整个田园模拟MMO手游市场,还是像页游一样昙花一现成为其他游戏的背景板,其内容更新、优化和后续运营能力将是关键。

在摩尔庄园里,不存在社交恐惧这回事儿

最近一个月相信大家都知道或者听说,6月1日上线的《摩尔庄园》手游非常火,并且一直在iOS畅销榜上有着很高的排名。

对于这个成绩,当下最常见的评论是:“理所当然嘛!经典儿童页游IP嘛!当初注册用户数量比肩腾讯QQ,出手游能不火吗?”

但把时间线往回拨,比如2019年淘米宣布重启《摩尔庄园》IP、要推出一款手游时,我们会看到多数从业者持谨慎、不看好的态度。

不好看的原因也很简单:“《摩尔庄园》页游曾是一款面向小学生到初中生群体的儿童游戏,如今手游要吸引那批已经长大的玩家,要做成什么样才能既满足情怀、又吸引成年人呢?”——这是疑问句,同样也带有反问的成分。

除此之外,《摩尔庄园》手游上线不久后,在知乎、贴吧、TapTap等网络社区更有不少人认为:“一轮情怀消费后,这款游戏的热度会很快降下来。”——这是体验了游戏、发现它没有核心玩法后,给出的结论。

而如今《摩尔庄园》手游上线了一个月,并迎来了第一个重大版本的更新,其市场表现依然坚挺。对于如何评价更多留存下来的玩家,要是还简单归纳为“情怀因素”,就显得没道理了。

7月新版本推出后,《摩尔庄园》手游又回到了iOS畅销榜前10——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所以重新审视《摩尔庄园》手游上线以来的热度与成绩,我们可能需要切换下角度,来看看这个IP从诞生到现在都挂着另个关键词——社交。

抵消买量成本,将社交内容做全面营销

当年《摩尔庄园》页游一直有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儿童”和“社交”。

前者代表的自然是部分95到00后玩家,如今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关键词转换过来其实就是“情怀”。而后者是游戏的主要部分,也是玩家“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不管是虚拟游戏还是传统的线下游戏,“一起玩”实际上都是一种社交行为,体现在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从以前的《龙珠》、街机厅游戏币、老冰棍,到后来的《斗罗大陆》动画、《迷你世界》、辣条,这些载体都在孩子之间充当其社交货币的功能。而《摩尔庄园》在2010年前后,恰好是当时部分孩子的社交货币。

《摩尔庄园》手游在预热阶段和上线初期,同样做了不少将自己打造为社交货币的尝试,其中包括在抖音、B站、微博、知乎、小红书等平台上的内容投放。这里面有“在游戏里打工”、“网红店与网红景点打卡”、“建立追星社区”等成功出圈的话题,形成了UGC内容的跟进和持续扩散。

至于将社交内容作为营销点的成果,则是一个月内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光是主话题#摩尔庄园#的流量超过16亿。而且在从业者复盘《摩尔庄园》手游的营销推广时,大家发现它几乎没有买量。

换而言之,《摩尔庄园》除了靠IP情怀引流之外,还以社交为主题进行品牌宣传和内容投放,实现了更低价和更精准的曝光效果。这套并不算新颖,在端游时代更是有“人人都玩,不玩才怪”之类的经典案例,只不过在言必称买量的当下,反而显得过于另类。

非主流的定位,没有核心玩法的社交游戏

多年来从端游到手游,社交元素的重要性已经被不同类型和题材的产品验证过。《摩尔庄园》手游的“打工人”、“从王者峡谷迁徙而来”等出圈段子,正是建立在该产品强大的社交性上。

很多慕名来体验《摩尔庄园》手游的玩家和从业者,在玩了几小时或几天后就发现一个真相:这游戏没有核心玩法!而没有核心玩法,就意味着游戏需要更多的其它内容来维持玩家的留存——换句话说就是,游戏本身没有给你目标,需要你自己找乐子。

游戏中,玩家自己想出来的“百鬼夜行”合影

当然,没有核心玩法并不代表没有游戏性,或者说至少相当大部分轻度玩家没有抱着强烈的目标性来玩游戏。可以肯定的是,《摩尔庄园》手游就是这样的一款游戏。

目前在网络社区引发广泛传播的段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就是“玩家自己找乐子”的案例。比如所谓的“网红店与网红景点打卡”,就是玩家在社交过程中摸索以及推选出来的玩法。而在此基础上,玩家们的脑洞不断开发,甚至完成利用BUG完成一些特立独行的骚操作后,被广泛认同成为新的“网红要素”得到进一步传播和效仿。

卡BUG在网红景点的正中点拍照打卡

相比市面上常见的热门产品,《摩尔庄园》游戏性与社交性的因果关系是反着来的,这的确不具备成功要素的普适性,也因此在上线前不怎么被看好。

简单来说,传统的MMO、SLG等类型是以游戏为核心、社交为载体,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目的性明确,并且会通过社交将玩家的成就感放大数倍——哪怕游戏内社交性几乎没有的卡牌养成类,玩家也会在贴吧论坛里想方设法晒自己刚抽的SSR。

《摩尔庄园》手游则与之相反,以社交为核心、游戏为载体,各种玩法服务于玩家之间的社交,有趣的玩法放大社交带来的满足感和依赖感。其中尤其明显的两个例子就是:

1. 《摩尔庄园》手游的邻居系统,它可以是熟人、亲友或者情侣之间的私密社交,也可以是通过发帖招募而来的陌生人社交。尤其是遇到邻居退坑这样的情况,留下来的那个玩家往往会更热心、更依赖地对待新邻居,其中不乏自己掏腰包氪金帮邻居装扮庄园的情况。

2. “追星女孩入驻庄园”在《摩尔庄园》手游上线初期也是最火的话题之一,其中也分为多种不同的形式。有的是自己的偶像在游戏中,粉丝们前来应援;有的则是以《摩尔庄园》手游服务器标号对应偶像生日,集体入驻后建立起粉丝社区。这种形式更像是将游戏作为一个载体,本质上跟豆瓣小组、贴吧、微博超话一样,只不过粉丝之间、粉丝与偶像之间的社交互动用游戏方式的呈现。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可以把《摩尔庄园》手游定义为社交游戏,虽然它一直也这样给自己打的标签,但市场和玩家对于这种较为少见的类型还需要一个认知过程。实际上像《VRChat》,以及电影《头号玩家》里描绘的“绿洲”,都是以社交为核心的游戏,用游戏来承载玩家的社交话题、拉近彼此在现实中的距离。

结语:

《摩尔庄园》手游的官方人员也曾表示,游戏在推广过程中最担心的其实并不是流量不够、曝光太少,而是市场和玩家对摩尔庄园IP低龄化的固有印象。为此,官方也不得不尽使劲将Slogan“快乐养老”贴在每个显眼位置,用这种矫枉过正的方式告诉95后00后们——这是款面向成年人的游戏。

只不过和市面上其它成年人玩的游戏不同,《摩尔庄园》手游没有那么“卷”,你想肝没问题、但收益不会高出太多。而游戏中的乐趣,更多时候要指望玩家和朋友们一起来开脑洞折腾,《摩尔庄园》里的角色剧情、职业、小游戏、经济系统等等,只是起到一个串联和粘合的作用。

游戏中很多女玩家将NPC瑞琪视为老公,并衍生出了玩家们“后宫争宠”的无数沙雕剧本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相比“游戏厂商教你玩游戏”,《摩尔庄园》手游的这种产品定位,更倾向于轻度休闲的用户需求,想在游戏中挑战冒险、竞技比拼的玩家肯定会不合胃口。抛开IP情怀带来的吸量效应,我们不难发现《摩尔庄园》手游发行方雷霆游戏,对这种非主流的类型产品积累了大量经验。

因此这款游戏的成功,不仅在于开发方淘米对粉丝用户“现阶段需求”的精准把握,发行方结合产品定位进行的营销推广同样功不可没。所以现在《摩尔庄园》手游已经没人再视其为“儿童游戏”,而之后对其“社交才是核心”特点的分析也逐渐展开和加深。

至于“这款游戏什么时候会凉”的问题,个人认为其取决于官方对社交体系的完善和维系,只有当这个社交载体上的玩家“光是闷头玩游戏,不进行任何交流”时,才是它要凉的阶段。

值得为情怀买单吗?又一款童年IP奥比岛移植手游

还记得去年《摩尔庄园》手游版上线,勾起了许多95后、00后们的童年回忆,也让社交平台一时间卷起了一波“红鼻子小圆脸”的风潮。在这样的趋势下,童年三大IP页游的另外两位——《奥比岛》和《洛克王国》也相继宣布于今年发售。

模拟经营的玩法,和游戏中的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可以说是小学生们当年最喜欢玩的游戏了。还记得沉迷于这些游戏的我,经常到了“每日关服”的时候,还意犹未尽着。

4月28日,《奥比岛:梦想国度》也开启了新一轮的测试。作为一个已有4000多天岛龄的“老奥比”,我带着期待的心情下载了此次的测试版。

不得不说,这次《奥比岛:梦想国度》的画面效果让我极为满意。

在《梦想国度》中,游戏并没有像《摩尔庄园》手游版那样给出一个“粗糙”的3D场景,而是极为用心的制作了手绘的2D风格。精细的场景加上移轴摄影的模式,颇有种“HD-2D”的精致感。在游戏中,角色的头发、衣服等会随着动作摆动。时不时也能够看到下雨的天气状态。看得出来游戏颇为注重细节。

游戏中的一片花田,虽然没有摩尔庄园的薰衣草花田来得壮观,但却更加精细

虽然地图可探索的地方并没有很多,但是可能是因为还在测试版,尚未开发完全,而这样的地图也颇有种初代页游地图的意味了,相信测试版之后,游戏也能够开拓更多的地点。

真正让我感动的,则是《奥比岛:梦想国度》将游戏的NPC还原到了极致。例如游戏中经典的NPC——服装店的小耶,和家具店的潘潘,在将角色制作得符合时代审美的同时,也颇有当年的神韵。

页游和手游中NPC的对比,各种细节都极为还原

玩家间的社交系统也非常完善,为了营造一个友善的氛围,游戏在支持玩家做动作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趣味性的玩法——分享物品、一起挖宝等。在这样多种多样的互动模式下,玩家们纷纷排成了长龙。

然而,就当这些熟悉的NPC和游戏的可爱画风让我开始相信曾经的奥比岛真的回来了时,我发现事情似乎有那么点不对劲——

让我略感不适的,是游戏中异常“肝”的元素。在初入《奥比岛:梦想国度》之时,相信很多玩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小耶那里去买衣服。然而在游戏中,给我的却是“需要达到7级才可解锁”的提示。

出于对换装的渴望,我不情不愿地开始了通过完成“目标”和不断采集来提升经验。

然而,让我大失所望的是,在好不容易开启服装店之后,里面竟然只有零星几件衣服。

在这样的情况下,游戏又很明显地将玩家导向了“氪”的方向。

游戏中好看的家具,都是通过“砸彩蛋”获取的。而这就需要玩家充值红宝石,兑换晶钻,来换取砸蛋机会。

于是,这样“又肝又氪”的游戏体验,慢慢减轻了我对移植手游的奥比岛的期待。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游戏中我竟一点也找不到《奥比岛》页游的感觉。

相信喜欢玩这类游戏的玩家,除了热爱换装和装扮家园的元素,很大程度上都是冲着游戏中各种各样的小游戏而来。还记得小时候的水族馆,将龙鱼培育成能够跃龙门的鱼,是一种多么大的成就感。

同样的,页游中还有动物园,牙牙乐园,黄金十二宫等等有趣的元素。但是在手游中,这些可玩性极强的小游戏,已经被种田、钓鱼、采集等等,这些可以在任何一款“生活休闲”类游戏中见到的玩法所取代。

《奥比岛》中让我沉迷的小游戏之一

其实体验下来,游戏给我的感觉其实就是披着奥比岛小熊外皮的《摩尔庄园》,或者说,再往前看一点,就是另一款动物版《小森生活》。在“工业化换皮”的老套模式下,除了外观,我并没有看到属于《奥比岛》属于自己的特点和乐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着“模拟休闲”标签的游戏,实际上都转变为了“又肝又氪”的玩法。《小森生活》上线后虽然因为同类社区经营手游市场没有太多竞品,以及其讨喜的画风占据优势,涌入大批用户。但是游戏重复的玩法和非常“肝”的体验,也使得游戏口碑下跌,用户流失。

而《摩尔庄园》在爆火之后,越来越多的玩家也开始明白,游戏也不过是一款玩法和《小森生活》相似的换皮游戏。

就我体验下来,如果说《摩尔庄园》和《小森生活》的玩法差不多,那么《奥比岛:梦想国度》则是又一款“同质化”的游戏。

如出一辙的家园系统

而通过《摩尔庄园》几个月就少了九成玩家的现象来看,在消费完情怀之后,这样的游戏模式其实并不能吸引到更多的玩家。

发售仅几个月,摩尔庄园手游在线人数暴跌

可以看见,作为一款童年IP改变手游,大多数的受众其实是正在步入或者是已经步入社会的95后、00后。面对心智十分成熟的这些人,要想让产品得以实现长线运营,除了IP本身带来的“情怀”加持以外,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去贴合这一代人的游戏偏好、情感诉求、日常时间安排等因素,去完善玩家们的游戏体验。

而对于在生活中忙碌的我们来说,想要的不过是在疲惫的工作之后,拥有一个心灵的寄托地。在这样的定位下,《奥比岛》这样以老玩家为主要人群的游戏,则确实需要降低一下游戏“肝”的程度,更多的关注游戏自身IP给玩家带来的“情怀”体验。

总体来说,移植到手游的《奥比岛:梦想国度》,精致用心的画面和深度还原的角色们,让我一度认为回到了当初的奥比岛。但是随着进一步体验,游戏和其他“休闲”游戏同质化的玩法,还是让玩家们觉得有些失望。

Taptap中玩家的评价

希望《奥比岛:梦想国度》在这几次测试之后,能够听取玩家们中肯的意见。不然在消费完情怀之后,或许真的是“一股怪风把玩家们吹出了奥比岛,再也回不去了。”

页游奥比岛断连之后显示的窗口

元宇宙APP,都是还没来得及变天鹅的丑小鸭

编辑导语:近日业内关于一款产品——啫喱——的讨论有许多,一方面,啫喱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当下最时兴的概念,即元宇宙;而另一方面,啫喱的运行却仍存在着问题。那么未来,元宇宙APP又会走向什么发展趋势?本文作者就啫喱及元宇宙APP发展一事做了解读,一起来看一下。

掐指一算,“微信”已经垄断社交产品NO.1的地位3年之久。2019年1月15日,张一鸣、罗永浩、王欣曾同时推出社交产品,剑指微信这个社交界的巨无霸,但遗憾败北。直到今年2月11日,一款名为“啫喱”的APP,才把微信拉下AppStore中国区免费榜社交类应用第一的宝座。

图源:AppStore

“啫喱”一夜之间在科技圈、社交圈火了起来。

虽然很多人都在亮出自己的“啫喱”形象并要求加好友,但相信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和数娱君一样懵:这款社交APP真比微信好用?怎么就火了呢?

一、昙花一现的啫喱

简单来说,“啫喱”是一款主打熟人社交的APP——这是只属于你和你最好朋友的“友情公寓”。“啫喱”谐音“这里”,意为在这里没有没有分组,没有屏蔽,没有三天可见,你和好朋友们可以一起真实做自己。

图源:网络

“啫喱”还套上了当下最流行的元宇宙的概念。用户进入APP的第一步,就是捏人——捏一个代表自己的虚拟形象。

图源:网络

但啫喱的想法,并非在元宇宙火了后才有。仔细看天眼查会发现,“啫喱”背后站的是一点资讯。

曾经的一点资讯凭借技术层面的优势,一度试图叫板今日头条,后来经过一系列重组,资讯这条路越走越窄,DAU(日活跃用户数)下降明显。在2021年,一点资讯正式升级成为了赛博大象集团,在法人代表杨宇翔的带领下探索新的增长曲线,培育了社交、视频和游戏三条业务线。

图源:天眼查

“啫喱”最初的形态则是原来一点资讯旗下名为“身边”的应用。“身边”在2019年8月推出,是一个本地内容社区,号召用户在一定区域范围中发布与衣食住行周边新闻等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内容。但这款应用在去年5月9日后便不再更新,直到2022年1月19日更名为“啫喱”,重出江湖。

重出江湖第一天的“啫喱”,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关注。从数据上看,“啫喱”的热度是从2月2日开始逐步开始攀升的,在2月5日以后开始爆发。第一次在苹果商店TOP100中看到它的身影,以及小红书上关于啫喱的安利笔记达到近100条,均出现在2月5日。

最大峰值在2月11日,伴随登顶AppStore免费榜第一,百度指数涨到49678,相比上线首日翻了63倍。

但热度就像龙卷风,一吹就没了。达到峰值后的2天后,“啫喱”主动宣布下架,进行产品升级。升级回归后的啫喱会是什么模样还不可知,但可以知道的是,若不下架,这款应用以现在的模样,注定无法持续火爆。

二、啫喱距离爆红还很远

虽然在AppStore登顶第一,但在安卓应用市场里,并没有出现“啫喱”的身影。实际上,在国内安卓系统用户远比苹果用户要多得多。在Counterpoint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中,创了市场份额纪录的苹果手机,占比仅有23%。

图源:网络

从这一层面来说,“啫喱”只是苹果用户的圈地自萌,距离全民出圈还很远。

但即便只是小范围的火爆,“啫喱”已经暴露了不少产品问题,在“啫喱”的微博超话社区里,不少网友在给“啫喱”提修改意见,从加载页面停滞到应用后台卡顿,从登录问题到实时互动体验,各种BUG层出不穷。

图源:微博

在如今这个关键节点,“啫喱”选择暂时退出休整,或许是件好事。毕竟对一个APP来说,想长期留住用户,产品必须完善,流量下滑和品牌口碑都是不可逆的。

26岁的小夏第一次看到“啫喱”是在微信群内,好友发来一张海报,请求互粉。因为好奇,小夏下载并使用啫喱,光是捏脸就花了2个小时,“我从小就玩模拟人生,奇迹暖暖也喜欢,捏脸换服装可以玩一天”。凭借特色美观的人物建模,“啫喱”给大家的初印象都不算差。

图源:网络

当正式进入游戏后,小夏的体验就并没有那么友好了,看着空荡荡的页面,她一时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我又只能去微信群找好友加我,感觉捏脸是啫喱最有趣的地方”。

在数娱君的调查中,使用“啫喱”在3天内放弃的比例达到48%,始于新鲜感的,往往容易3天就会厌倦。

根据百度指数显示,搜索“啫喱”的用户中,在29岁以下的用户数量明显多于全网用户数,这群年轻的用户,也就容易因为“新鲜”而上头。至今仍旧在玩的比例仅有22%,问及原因大多透露是身边好友还在玩,“如果有天我朋友不玩了,估计我也不会再继续了”。

在年轻人聚集的小红书平台,体现更明显。截至2月14日,共有706篇“啫喱”相关笔记,点赞总数达到9.65万,刨除上线前5日没笔记比例,之后的每一天平均都有44篇,日均获赞3700 。

点开获赞排名TOP10笔记,除了2个涉及抄袭负面之外,其余均为对“啫喱”的良心安利,覆盖作者从粉丝小于5千人的素人到粉丝5万以上的腰部达人。

从他们的笔记内容可以窥探出“啫喱”吸引大家的原因——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与好友即时分享状态,彼此了解实时动态。

这也是“啫喱”与微信的最大区别,即便微信有状态栏,但夹杂工作、合作方的好友构成,让很多人失去分享个人生活的动力;且微信并无分组查看功能,好友的朋友圈很容易被藏在茫茫的信息流之中。

作为熟人社交产品,“啫喱”面向大众后,似乎更倾向于陌生人社交。小红书关于“啫喱”的话题TOP10中,50%内容与交友有关,#好朋友加啫喱#一个话题浏览量近150万,互动破10万 。实时在微博、小红书搜索“啫喱”,多数内容也都是加好友相关。

当熟人社交衍变为陌生人社交,原有的功能配置就有些不那么得宜。对陌生人来说,是在摸鱼还是学习,身处家中还是办公室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

TT在尝试加满好友后坦言想重新注册账号,“啫喱还是和好朋友玩才有趣,她的定位她的状态对我而言才是有效的。比如约了吃饭,我看了她的位置就能猜她会不会迟到,比如看她状态是工作我就不会找她聊天,摸鱼才会哈哈哈,看她电量状态还能提醒一句别忘充电”。

图源:啫喱APP

作为一款社交产品,“啫喱”最大bug还有一个是过于单一,可选状态少,无法多人群聊,感觉是“会聊天的QQ秀”,亦或是“没法种田的摩尔庄园”,又或者是“联机版的模拟人生初始状态”。

好友关系难以沉淀,交流方式单一,依靠虚拟人3D形象博取新鲜感的“啫喱”,要想真正成为年轻人最新的社交货币,还需要升级再升级。

三、谁才是真正的元宇宙第一APP

“元宇宙”在2021年有多火热,不必赘述,光是接连入选《柯林斯词典》的“2021年度热词”以及《中国新闻周刊》的“2021年度十大热词”,就能说明它已经成为现象级的概念。

但火热的仅仅是这个词本身,衍生而来的元宇宙产品并不出彩。算上“啫喱”,前后有6款APP,目前为止没有一款算得上乘上了东风。

从天下秀的“虹宇宙”到百度的“希壤”,从Meta的“Horizon Worlds”到字节跳动的“派对岛”,每一个元宇宙产品的诞生都承载菲林无数,光是“虹宇宙”就在测试阶段引发了一波虚拟炒房热,一块极地木屋标价为9999元,更夸张的有100万。

但这些元宇宙产品上线后均被诟病,诸如“Horizon Worlds”的半截人形象,“希壤”的粗糙3D场景,“虹宇宙”的不人性化的游戏体验等等。

图源:Horizon Worlds

关于元宇宙的概念,很少人能解释得清楚,但能清楚看到越来越多人的入局,能像任天堂社长直言“因为没搞懂,暂不打算加入元宇宙”的没几个。

“希壤”上线时是一个“-6.0版本”,当时百度副总裁马杰解释道,“像希壤这样的平台,我们认为至少要用七年才能达到‘0.0’版本。”

元宇宙的APP们,如今看来都像是一个蹭概念的半成品,当技术还没从负数转正时,用户不能指望它能实现0到1质的飞跃。

就像“啫喱”,明明主打社交,却是虚拟形象更吸引人;明明主打亲密好友圈,却是陌生人护驾玩得最起劲;明明是微信竞品,拉新却还要通过微信。好比网友说的,“QQ还没诞生,QQ秀先流行起来了”。

图源:微博

大家苦微信久矣,很希望有款社交APP能超越它,希望升级后的“啫喱”能做到,也希望有更多的“啫喱”出现,不是任何产品的模仿或者叠加,也不是蹭概念,而是真的能让大家完成社交功能。

第一步完成社交基本属性,第二步再用元宇宙包装升级。说不定,真·沉浸·交互·社交元宇宙APP会就此亮相……

作者:鲍果;编辑:单赢;公众号:Data ENT数娱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jQTuTYsYECnv333XFDAlQ

本文由@Data ENT数娱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