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禁之千雨脱出(李双志读比利时的哀愁|那一场青春,有别样的烟火)
监禁之千雨脱出文章列表:
- 1、李双志读比利时的哀愁|那一场青春,有别样的烟火
- 2、世界奇妙物语2018秋季篇上篇-介绍与感想
- 3、法国的热月政变
- 4、保持沉默:通过一起密室谋杀案,揭露人性中高尚的亲情
- 5、在东兰统治历经四朝共677年的韦氏土司
李双志读比利时的哀愁|那一场青春,有别样的烟火
《比利时的哀愁》,[比利时]雨果·克劳斯,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758页,128.00元
比利时的小镇,青春期的战争
距今八十年前的那个下午,阳光洒在比利时西弗兰德省一家由修女开设的寄宿学校里。即将年满十一岁的少年路易斯·塞涅夫正偷偷和几个要好的男生在他们的秘密组织“使徒会”里交流所谓的“禁书”,却有修女找到他,把他带到了前来接他回家的父亲和祖父面前。被南非著名作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称为“战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的《比利时的哀愁》有着完全波澜不惊的一个准校园小说的开头。
这部发表于1983年的小说,的确是以欧洲文学史中常见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的形式描述了主人公路易斯在比利时小镇里度过的整个青春时光。只不过,这个时间段是从1939年到1947年,也就是比利时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并在战后艰难重生的时期。所以,这部小说也是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编年体战争历史小说。小说分为风格和内容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上半部名为《哀愁》,是战前一年里路易斯在寄宿学校、瓦勒的家和巴斯特赫姆的外祖母家的经历。这里的哀愁既可解作青春期的少年之愁,也可按小说后来揭示的,是这位少年给家人造成的哀愁。路易斯和众多欧美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心智早熟、性格敏感、情绪起伏不定、想象力丰富而有恶作剧的冒险趣味,依恋自己的母亲又和自己的同学有着感情纠葛,对学校的修女教师和家中亲戚组成的成人世界既好奇又流露出不屑。实际上,小说作者正是借这个教会学校和这两个普通市民家庭勾画出了一个民风偏于市侩保守、宗教气息浓厚而又政治局势暗流涌动的战前西欧乡镇社会的剪影。在这青春小说前半段的字里行间已经织入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战争预兆,为后半段小说中的暴风骤雨做了铺垫。
小说一开始就写到,路易斯的教父也即祖父要求他说“图钉”的时候不用法语而用弗拉芒语(即比利时荷兰语)。而他们的车上贴了“雷克斯”,这是有基督教色彩的法西斯主义政党的宣传单。这些细节正暗示出当时及战争中比利时的复杂政治倾向,而这又和比利时这个小国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比利时在漫长的中世纪及近代早期一直是低地国家,即广义的尼德兰的一部分,夹在法国与德意志诸邦国之间,曾经轮番被勃艮第王国、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分支与奥地利分支)和法国统治过。1302年的“金马刺战役”中,当时还被称为弗兰德的北部地区的弗拉芒人曾一度击败过法国的入侵者,但之后仍然没能改变该地区被法国吞并的命运。在拿破仑失败后,比利时一度成为荷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1830年,比利时从荷兰独立,成立了自己的君主立宪国家。比利时内部则分为讲荷兰语的北部地区和讲法语的南部瓦隆大区及讲德语的一小块东部地区。而首都布鲁塞尔虽然位于北部但却同时拥有讲荷兰语与讲法语的社群。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弗拉芒民族主义及弗拉芒独立运动成为比利时国内的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讲荷兰语的民众总觉得自己受到法国与亲法分子的排挤而格外仇视对方。纳粹德国利用了这种民族意识和仇法情绪,在战前和战时都大力宣传日耳曼民族共同体,强调荷兰语与德语的同源性,将弗拉芒人称为德意志民族的兄弟民族而将其纳入泛日耳曼族之中,成功地蛊惑了不少有弗拉芒民族主义思想的比利时人。二战爆发之前,比利时国王列奥普德三世曾宣布比利时中立。二战爆发后,德国在1940年5月大举进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这些低地国家,战争仅仅持续了十八天,比利时国王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比利时政府流亡英国。德国占领了比利时。
小说下半部《比利时》便从战争乌云压境的1940年写起。这一部分并没有再像第一部分那样分出章节,而是由一个个零散的段落前后缀接而成。这种形式上的变换也可视为一种对时局的隐喻:表面上井然有序、按部就班的生活被战争打乱,进入了无序、纷乱而快速变化的状态。战火已经不可遏制地烧到了路易斯的家园,他和他的家人都卷入了与德国人的种种关联中。路易斯的母亲康斯坦泽为德国人把持的工厂工作而且和德国上司发展出了私情。具有弗拉芒民族主义倾向的父亲更多的是出于功利考虑而想加入与纳粹紧密合作的弗拉芒民族党,而祖父则坚持对统一的比利时的爱国立场,路易斯也一度加入了类似于希特勒青年团的弗兰德纳粹青年团。不少比利时市民都自愿或半自愿地附庸并服务于纳粹德国的占领军,或多或少在意识形态上接受了纳粹版的弗拉芒复兴道路。弗洛伦特叔叔代表了反对德国的少数派,偷偷逃到了英国追随比利时的流亡政府,最终牺牲在战场上。还有康拉德这样坚定的反纳粹斗士,选择参加了地下抵抗组织“白卫队”。比利时占领期的整个政治光谱在此都得到了呈现。到了德国溃败、盟军反攻、比利时光复之时,“白卫队”获得了统治权,开始清理、抓捕曾经与纳粹合作的这些市民,在这片受战乱摧残过的土地上再次制造了恐怖气氛。大尼德兰、弗兰德、弗拉芒独立等口号又被统一的比利时的爱国主义宣传所取代。
比利时的语言分区
少年路易斯在这样的时代动荡中有着不一样的成长。作者在下半部记述战争岁月时也始终没有丢开成长小说的主线,他让主人公在观察周围人的聚散与改变,目睹父母的情变与冲突,出入不同阵营而流转于不同立场的同时也经历自己青春期的躁动和身体的变化,追求认可而遭受挫败,获得初次的性经历并走向文学创作。小说呈现的既不是一个在战争洗礼中成就英勇自我的英雄形象,也不是愤世嫉俗而与家庭、社会决裂的叛逆行迹,而是时代的跌宕起伏与个人的迷惘骚动之间的交叠复合。这里并没有向上的进步或向下的幻灭的线性叙事,而是如小说后半部分的行文格式,沿时间轴线串联起的零散碎片拼合成斑驳迷离的个人兼家国往事。这个初经世事的少年固然在时代洪流中起伏,却没有被裹挟摇落而丧失自我,反而跳脱出宏大叙事与意识形态的执念,以倔强的目光凝视,以鲜活的肉身感知比利时的这一个小角落里的人情波折、世态变迁。这个主观的视角,连同其中嘲讽与自嘲的格调,是小说作者用心经营之处,也正是这部小说格外迷人之处。
主观的视角,奇幻的叙事
如果可以用电影来类比小说,《比利时的哀愁》应当是有滤镜加持,并且经常采用手摇镜头的那种作者电影。
文中大部分情节都是从路易斯这个主角的视角来记述的,时局的发展、家人的离合、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动都是通过他听到的对话、他读到的信、他的见闻经历和他的想象传达至读者。以孩童的视角来观察周围世界,用他的直率无邪来反衬成人社会的伪善与堕落,这是世界文学中屡见不鲜的创作手法。与二战相关的文学中,更是有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这样杰出的先例。德国文学评论界也确实将这部小说与《铁皮鼓》相提并论。只不过,这一次在男孩的视角下展现的不再是二战主犯国内部的人心百态,而是一个态度更为暧昧的纳粹附庸国的种种情状。与那个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不愿长大也就不长大的奥斯卡正相反,路易斯一边观察着周遭世界,一边体验着自己的成长,一步步走进成人世界。
在此过程中,小说作者在文中不断加入这个男生对当前事件的评论,有时放在括号中,仿佛是电影的旁白,有时则直接作为人物的心理独白插入叙事中。有趣的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叙事者的人称也随之来回转换。就在同一段话里,采用第三人称的客观叙事会紧接着自由间接引语(字面上是用第三人称的叙述,实际上是引用某个角色所说的话),然后又毫无过渡地转入以第一人称开始的主观叙事。“路易斯―他―我”其实都指代同一个主人公,但却不断地、密集地来回切换,在文本表层制造出叙述角度的跳跃晃动,打破了恒定而单调的平铺直叙。这种动态、混杂的言说方式虽然会造成一定的阅读困难,但也正符合青春期少年的活跃躁动,仿佛这个“我”不甘心只是作为“他”而被描述,随时会跳出来,向读者表达他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冲动。下面这一段话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爸爸和教父走进了聚会厅,那里安放着修女亚当和修女恩格尔的灵床。路易斯不能一起去,因为他反正认不出她们来的。他努力找,找到了梨树所在的位置,站在了那儿。我是头猪,因为我恨不得在这场毁灭当中蹦起来,跳起舞来,放声大笑,这场毁灭是炸到空中的城堡。
对“他”的描述,对“我”的呈现,仿佛两条互相缠绕奔腾而下的叙事之流,构成了叙事层面的复调结构。在外部事件的展开过程中,“我”这个主人公脑洞大开的主观臆想也便以意识流的形式滚涌而出,为现实世界增添了刻意为之的不和谐“杂音”和奇幻的画面。如同写实风格的电影剧情突然加上了具有动画质感的特效。这特效有时出自孩子气的报复式想象,是一种恶作剧式的颠覆把戏,一种嘲谑意味浓厚的反叙事。比如他在遭到家人冷遇时便断定自己并非亲生,而且煞有介事地推理演绎:
路易斯知道得很清楚,这个男人不是他的父亲。我也不是妈妈的孩子。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当我睡在新生儿养育房中的襁褓里的时候,就和另一个婴儿调换了。这件事儿只有教父知道,但他守口如瓶,只向他最宠爱的莫娜姑妈透露过,所以她对我的态度总是这么特殊。
这特效有时是各种记忆碎片在自由联想中拼贴成与现实无关的马赛克画面,乍然浮现于日常生活的境遇中,其中往往混杂了宗教意象、历史传说形象和歌剧或流行乐的歌词,映照出的是主人公飘忽波动的心绪与虚实交织的感念。当他感觉自己心仪的挚友对他没有对等的热情时,脑海中便有了一连串的流动图像:
路易斯又缩到被子下面去了。弗里格没有心。每个人的心运转得都不一样。弗里格的完全只是一套机械,气缸,曲轴箱。我的心是一盏长明灯,一有风过就会闪动。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猫吃心。耶稣指着自己的心,一团火焰。狮心王理查。苏崇王子的心,颤抖,起伏剧烈,可是沉默不语。“我的这颗心全都付与你。”
尤其是书中多次出现的米泽尔,是主人公完全凭空臆想出的、号称“只有四大使徒看得到的”、介于魔鬼与天使之间的一种精灵形象。在主人公的想象里,它们如蜜蜂一样密集飞行,穿梭在主人公的身体和生活空间里。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童话角色,是他向友人炫耀的秘密,是他孤独时的陪伴,却也是他性发育的见证。米泽尔的反复出现极大地增添了小说叙事的奇幻色彩,只不过这都是让人一眼能看穿的主观幻想,而不是真正的情节上的奇幻设置。这也让这个文本与《铁皮鼓》有了质地与格调上的差别。《比利时的哀愁》是以准奇幻叙事来增强主观视角,突出少年主人公对周围世界的别样感知和浮想联翩,在打破惯常叙述形式与投射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显示出叙事语言本身的摇曳多姿。
不管是意识流的奔涌之势,还是天马行空的意象挥洒,小说文本都在写实主义的边缘游移,却也恰恰因此格外真实地还原了一个既狂妄到要挣脱现实,又常常自卑而怨念频生的青春期男生的心理波形图。主观的叙事视角和感知方式让整部小说始终充满了一种少年感,并非鲜花怒马,并非青涩纯情,而是略带着痞气的桀骜,弥漫着失落的怅惘,身体欲望在觉醒,意识观念却混沌,善恶正邪不分明,然而一切忌妒、怨怼、悔恨、骄傲、残忍、嫌隙、摇摆、放浪又都洋溢着生命自发生长的新鲜与真实。就在这战火与硝烟的背景上,背叛与疯癫的时代中,那些纷飞的心事与勃发的情欲构成了特殊的青春回忆,一个比利时灵魂的青春回忆。这个灵魂的名字叫雨果·克劳斯。
弗拉芒文学的巨擘,永远不羁的少年
在小说的结尾处,作者以颇有后现代风格的文本自我指涉方式,暗示了自己与路易斯之间的部分同一性:路易斯在战后参加了征文比赛,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小说,带到了出版社。而编辑定下了这部小说的名字:
“《哀愁》,这是个好标题。另一方面……还缺了点什么。这标题显得……显得……太单调了。每个人都有哀愁。为什么您不写成《为祖国而哀愁》?我常常给我们自家报纸拟标题……”
……
“或者,简单点,就叫《比利时的哀愁》。英语就是The Sorrow of Belgium。如果您以这个标题得奖了的话,您就可以亮明身份了。”这不是开玩笑的。这不是开玩笑的。
作者在这里似乎在暗示,我们读到的路易斯的故事,就是这部路易斯自己写的《比利时的哀愁》。而路易斯就是作者雨果·克劳斯。路易斯的成长经历,也是作者的成长经历。然而,这其实也是作者与我们读者玩的一个半真半假的身份游戏,而且他还欲盖弥彰地反复强调,关于小说作者的身份,不是开玩笑的。
雨果·莫里斯·朱利安·克劳斯(Hugo Maurice Julien Claus),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布鲁日,他的父亲和路易斯的父亲一样经营一家印刷工坊。他也和路易斯一样于1933―1939年在一所天主教的寄宿学校里上过学。之后也是在青春期经历了二战。他的许多老师是亲纳粹的弗拉芒民族主义者,而他自己也确实参加了“弗拉芒民族联盟”中的青年团。但战后他很快就转向了左派。
雨果·莫里斯·朱利安·克劳斯(Hugo Maurice Julien Claus)
不过,走出青春期的克劳斯也就离开了路易斯的文学世界。而与路易斯不一样的是,他是离开家乡之后才真正踏上作家成长之路,而关于他的青春期经历的小说要很晚才会面世。1946年,他离开了父母家,就读于根特艺术学院。1950―1952年,他在巴黎接触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群体“眼镜蛇”。虽然他最早在1947年就已经发表了诗歌作品,但真正让他走上文坛的是他于1950年开始的小说和戏剧创作。很快,他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文艺创作能量、熟练运用各类文体的卓越才华和挑战世俗的勇气。他一生写了三十五部原创剧本,同时翻译、改编了大量戏剧作品;写了超过二十本小说,上千页诗歌。1983年出版的《比利时的哀愁》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部代表作,只不过这时克劳斯已年过五十,所以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他的青春回忆之作。克劳斯的天赋并不限于文学,1964―2001年,他担任了七部电影的导演,其中一部在1990年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上展映。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画家。克劳斯所使用的写作语言,常被人称为弗拉芒语,其实这个说法本身也映照着比利时内部斑驳交错的身份认同。弗拉芒语,实际上包括了比利时北部居民所说的官方荷兰语、方言和“地方普通话”,是以地域命名而非严格的语言学概念,自带浓烈的本土情怀,在荷兰语文学中颇有别样风味。地处欧陆西北角的弗拉芒语区,从不缺少杰出的诗人与作家。克劳斯非常自觉地继承了当地的文学传统,他在《比利时的哀愁》里也多次以半调侃的口吻提到诸多文学先驱,比如诗人圭多·赫泽拉、小说家赫尔曼·特尔林克等。克劳斯自己的文学成就则很早便蜚声世界文坛,欧洲文学界和批评界公认他为战后比利时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也是用比利时荷兰语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克劳斯多次获得国内外的重要文学奖项,包括专为荷兰语文学作品设立的尼德兰文学奖、德国的莱比锡书展奖和欧洲阿里斯特安文学奖,也曾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
与克劳斯的文学盛名相对应的,是他惯于挑战社会习俗,尤其是保守的宗教传统及道德秩序的斗争姿态。从一开始,他的作品就以近乎无政府主义的叛逆性而引人瞩目,甚至让他惹上官司。他在1967年创作的剧本《马谢洛利恩》用三个裸体男人来讽刺基督教里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该剧于1968年春上演时曾引起轩然大波,克劳斯因侵害公共道德而被判监禁,后来改为缓刑。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文学领域里执着地揭开社会规范的虚伪面纱,打破种种禁忌,为比利时当代文学树立了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标杆。在《比利时的哀愁》里,他也借少年路易斯对自己生长环境中的教会体制和宗教传统报以冷嘲热讽。而在欲望描写方面,他可以说是弗洛伊德遥远的文学传人,不仅毫无遮掩地写出了青春期发育时的性冲动,而且更将情感上的俄狄浦斯情结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部小说因而也是一部充盈着求真意志与辛辣风味的社会讽刺小说。
实际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克劳斯都是这样一个不愿向外界世俗规范低头的倔强“少年”。2008年,在饱受阿尔茨海默病折磨之后,克劳斯毅然选择了当时在比利时已经合法化的安乐死,告别了这个世界。他的最后这一次人生决定同样震惊了世人,也引发了保守阵营的最后一次徒劳抗议。比利时文学天空上这颗耀眼的星,在陨落之际也再次放射出惊世骇俗的光芒。他的《比利时的哀愁》则将那个永远的不羁少年定格在了战争与青春交织的画卷里,流传给了后世的我们。
世界奇妙物语2018秋季篇上篇-介绍与感想
本文可能涉及剧透,推荐先观剧
《世界奇妙物语》是富士台从1990年开始播出的剧集,于1990年-1992年以单元剧形式播放后,从1993年开始以特别篇形式播出,目前已经有500多集。
现在以春季和秋季特别篇形式播放的《世界奇妙物语》,包含恐怖,悬疑,惊悚,搞笑,猎奇等多种元素于一身,虽然逐年剧本的质量在下降,不过依然在每年春季秋季深受日剧迷们期待。
《脱出不可》
剧情
某天,睁开眼睛的志仓真司(坂口健太郎饰)发现自己被困在一间封闭狭窄的小屋内,唯一的出口大门被上了三道暗号锁,拼命呼喊也完全没有人回应,回过神来,真司发现自己的手机和手表都没有了,而屋内另一边四台显示器突然启动,包括真司在内4名男男女女都在类似的房间之内。
显示器右下方显示着观众数,随着屏幕上“逃脱游戏开始”的字样,观众数开始增加,左上角也出现了各种弹幕,似乎他们被监禁的画面正在网上直播。
为了逃出去,真司必须解开门上的暗号锁的密码。
“要不然,让网友们帮忙帮我寻找破解方法?”
究竟真司能否逃出这间密室?而这一切的背后主谋又是谁?
主演-坂口健太郎
坂口健太郎,2014年出道,刚刚主演了富士台春季火九,翻拍自韩剧的《信号-长期未解决事件搜查班》。这也是他第一次出演《世奇》。
看点
本集是以时下热门的网络作为题材,不仅有网络里众志成城的力量,还展示了网络恐怖的一面。当网络社会的人肉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身边只有一群看不到面孔,也没什么人情味可言的网友时,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被困在密室时显示器里有一间房间是一个网络主播,这个人真实身份同样是主播,二人组水溜りボンド的カンタ,他们的频道关注人数已经超过350万人,真实数字,很恐怖。
显示器里出现了类似于贞子的女子,可惜是短发。
不管怎么说,房间里80度的温度,都有点太夸张了。人早就熟了吧。
《明天的我》
剧情
35岁的家庭主妇齐木香织(国仲凉子饰)每天过着普通且无趣的日子,自己在便当店打工,丈夫在工地上班,进入倦怠期的二人无论如何努力,似乎每天都没什么不同。某天,香织的手机里突然传来一段神秘的影像,题目是《明天的我》第一集,抱着好奇的心理香织点开视频,原来是香织本人的画面,就像电视剧的预告一样,但香织自己从没见过这些场景。没想到,第二天,视频里的场景真的在生活中实际发生!而第二天晚上,《明天的我》第二集的视频再次传到了香织的手机……
主演-国仲凉子
国仲凉子1999年出道,2001年凭借NHK的晨间剧《水姑娘》不仅一举走红,还获得了日剧学院赏最佳女主角奖。2014年与演员向井理结婚,这部短篇是国仲凉子生完二胎后的复出之作,也是她时隔7年第二次出演《世奇》。
看点
看到未来的自己,是一个谁都期待又不敢细琢磨的事情。如果发生好事,那还好说,如果发生了坏事,又无法逆转,那岂不是要受折磨到死?
预告片非常之有趣,BGM用的是《东京爱情故事》中的经典配乐,果然富士台现在无处不蹭《东爱》。
最后想象着化身成终结者的女主角,已经在人生预告中无法自拔。
扮演国仲凉子前男友的忍成修吾,堪称日本男变态专业户,每次看到他都忍不住把剧情往变态了想。
可惜女主在日本,跟日剧一个样子只能拍10集。如果到了中国,相信女主会活的再长一些。比如拍一部76集的《甄嬛传》或者120集的《我爱我家》。
《幽灵社员》
剧情
工藤良治(佐野史郎饰)在某建筑公司的社史编撰部工作,已经接近退休的他已经完全没了干劲,每天都是像行尸走肉一般按时上下班。突然有一天,进入洗手间的工藤看到了过劳死的年轻员工里山秀平(胜地凉饰)的幽灵,而且居然整个公司只有工藤自己能看到!原来,里山由于担心自己还未做完的工作,还没有升天,他只能拜托工藤帮他完成未竟的工作,在客户的招标中成功中标……
双主演-佐野史郎-胜地凉
佐野史郎是日本老牌的配角演员,1990年的第一季《世界奇妙物语》中就曾出演。这次是他时隔10年第10次出现在《世奇》的故事中。
胜地凉1986年出生,2000年刚刚出道就曾经出演过《世界奇妙物语》,这也是他的第三次《世奇》之旅。
看点
社史编撰部,一般来说都是鸡肋部门。幽灵社员一语双关,既表示已经去世的员工,也表示在公司像隐形人一样的员工。
这是一部描述同事情和战友情的短篇。幽灵员工与幽灵合作的题材,在鬼怪漫画第一人水木茂的《墓场鬼太郎》和手冢治虫的短篇中都曾有涉及。
如果是为了家庭或者爱情无法升天倒是可以理解,为了工作,年轻人你是有多拼命啊。我们国家前几年也有一些关于过劳死的报道,不过大部分人都是不太注意饮食和作息时间导致身体垮掉,像这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年轻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关于这三篇故事今天就说到这里,如果想看其中涉及到情节的分析,请点击今天发布的另一篇文章。预计明天更新《世界奇妙物语》2018年秋季篇的下篇,敬请期待。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我及参与讨论,谢绝转载敬请知悉)
法国的热月政变
热月9日政变,通称热月政变,即罗伯斯庇尔倒台,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对罗伯斯庇尔领导下雅各宾专政的一次成功政变,雅各宾派政府倒台后国民公会表决将罗伯斯庇尔等政府成员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恐怖统治时期也随之告终。
瓦勒里·雅各比绘制的热月第九日
历史背景
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采取了一系列恐怖统治措施。
军事上,1793年春,奥、西、荷、英、俄、普、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竭力支持法国各地的王党叛乱,颠覆革命政权,恢复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国民公会发布总动员令,挫败反法同盟,并把他们赶出法国境内。军事上的胜利,狠狠打击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巩固了政权。
经济上,由雅各宾派控制的国民公会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会,规定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十年分期付款的办法出售给农民;把几百年来被地主夺去的村社公地按当地人口分给农民;无条件地废除封建义务,烧毁全部封建地契和文据,对私藏者处以刑罚。
政治上,1793年9月17日颁布了一项法令,命令各地方当局逮捕一切嫌疑分子,严厉镇压里昂、旺代等城市叛乱者,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判死刑。在中央,主张温和共和主义的吉伦特派遭到重创,136名吉伦特派党徒被赶出国民公会,其中22名被送上断头台;同时,全国其他城市吉伦特党人的领袖被处死刑和自杀的也很多,从肉体上消除政见不同者。异见人士受到致命打击,巩固了政权。史称恐怖统治。
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雅各宾专政时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
思想文化上,废除天主教,改信“理性教”,教堂成了崇拜理性的俱乐部和庙宇,在巴黎圣母院广场上,焚毁了祭坛和祈祷画,巴黎主教哥伯戈贝尔和其他许多神父都同宗教断绝关系,支持理性教。国民公会在1793年10月通过采用新历法的法令,以共和国成立日为一年的元旦,新历法没有宗教日,显然,目的在于反对天主教。另外,社会风俗、生活乃至衣着,都进行了革命,如用“公民”代替“先生”,取消假发和过分华丽的时装等。
热月政变代表雅各宾专政恐怖统治最后痛苦。随着让-保尔·马拉被暗杀(1793年7月13日),以及雅克-勒内·埃贝尔(1794年3月24日)、乔治·雅克·丹东和卡米耶·德穆兰(1794年4月5日)被处决后,罗伯斯庇尔成为法国大革命剩下的唯一强人,他紧握的权力很明显的变得越来越虚幻,特别是他的派系似乎在支持他的利益。此时他唯一的真正的政治权力源自于巴黎的雅各宾俱乐部,然而雅各宾俱乐部本身已经扩大超出巴黎边界并进入全法国成为“人民大众社会”的网络。
罗伯斯庇尔个人严密控制军队,他对军事力量和银行储备的不信任,他反对在政府里想像的腐败者,此外普遍对恐怖统治的反感,使他成为一些阴谋的主体。当革命政府国家公会成员聚集在一起,阴谋份子在热月9日(7月27日)逮捕了罗伯斯庇尔和巴黎市政府的领导人。 他的对手会经常称他为“暴君”或“怪物”,试图用社会普遍大众的观点诋毁了他的名誉,以法国大革命已经摧毁了法国人民繁荣的事实支持这一指控。
阴谋集团
不是所有的阴谋集团的人具有意识形态的动机; 许多阴谋背叛罗伯斯庇尔这样做是出于很强的现实原因和个人因素,最主要的是自保。乔治·雅克·丹东派幸存的安托万·克里斯托夫·梅尔兰,就想为乔治·雅克·丹东的死亡复仇,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头颅,包括约瑟夫·富歇和皮埃尔-路易·邦塔博勒,筹划消灭罗伯斯庇尔。 左派反对罗伯斯庇尔的理由是因他不够激进而且拒绝了无神论。然而,热月9日(7月27日)政变主要的煽动者,是山岳派的阴谋由让-朗贝尔·塔利安和弗朗索瓦·路易·布尔东领导的,逐渐凝聚,并且在关键时刻终能操控山岳派右翼代表支持他们。(罗伯斯庇尔和安东万·路易·德·圣茹斯特他们自己是山岳派的。)如上所述,约瑟夫·富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热月9日政变事件的启动者。
最终,是罗伯斯庇尔他自己将所有的敌人团结起来。在热月8日(7月26日),他在国民公会发表讲话,他抨击敌人和阴谋者,有一些在有权力的委员会。由于他没有说出“这些叛徒”的名字,所有公会的人有理由担心,他们就是目标。后来,他进行拉拢雅各宾俱乐部,在那里他谴责让-马里·科洛·代尔布瓦和雅克-尼古拉·俾约-瓦伦。这些人随后与公会的其他成员,密谋一夜拟定了第二天的政变计划。
政变过程
热月9日(7月27日),在巴黎自由大厅,当安东万·路易·德·圣茹斯特阅读公共安全委员会的报告时,被前国民公会主席让-朗贝尔·塔利安打断。他抨击圣茹斯特,再接着谴责罗伯斯庇尔的专制;这攻击由也曾任国民公会主席的雅克-尼古拉·俾约-瓦伦接手。圣茹斯特一反常态地保持沉默,这使他受到摧毁性的言语攻击,直到罗伯斯庇尔跳出来为圣茹斯特和他本人辩护。群众高呼“打倒暴君!逮捕他!”然后,罗伯斯庇尔向右派的代表发出他的呼吁:“公正的代表,有荣誉的人,有贤德的人,给我发言机会,因为刺客不会。”然而,右派的代表不为所动,并作出逮捕罗伯斯庇尔和追随者的决定。
巴黎公社的部队赶来接收囚犯。公社部队在让-巴蒂斯特·科菲纳尔将军率领下,向国民公会行进。国民公会相对应派出自己的部队,并由保罗·巴拉斯率领。当公社的部队听到这个消息后,命令开始产生分化,弗朗索瓦·昂里奥命令他的其余部队撤回到巴黎市政厅。罗伯斯庇尔和他的支持者也聚集在市政厅。
国民公会宣称他们是逃犯,这意味着可以在24小时内不经审判而被处决。到了夜晚,市政厅的公社武装部队队员渐渐散去,直到空无一人。国民公会部队在巴拉斯率领下于7月28日凌晨2:00左右抵达市政厅。当他们来到时,罗伯斯庇尔的弟弟奥古斯丁·罗伯斯庇尔由窗口跳出试图逃跑,但摔断了腿而被抓获。菲利普·弗朗索瓦·约瑟夫·勒巴自杀。乔治·库东被发现腰部以下瘫痪的倒卧在楼梯的底部。
罗伯斯庇尔被枪击中脸,他的下巴被打碎;另外还有两处有争议的伤口。有人指称,因预期自己的失势,罗伯斯庇尔企图自杀,维持一个英雄似的死亡,他打碎了自己的下巴。相反的观点是,他是由公会部队一个名叫夏尔-安德烈·梅尔达的近卫兵扣动扳机击中的。圣茹斯特没有尝试自杀或隐藏。弗朗索瓦·昂里奥试图在市政厅的院子里躲藏,被甩出窗外跌入粪便堆和干草中。公会的部队发现了他并狠狠殴打,使他的眼球脱出眼眶外。
罗伯斯庇尔及其盟友之死
罗伯斯庇尔被宣布为逃犯,然后未经司法程序即宣判死刑。第二天,热月10日(1794年7月28日),他与他的21位亲信被处决,包括:
阿德里安-尼古拉·戈博(英语:Adrien-Nicolas Gobeau),前替补公诉人
安托万·让西(英语:Antoine Gency)
安托万·西蒙,路易十七的狱卒
奥古斯丁·罗伯斯庇尔,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之弟
夏尔-雅克·布贡(英语:Charles-Jacques Bougon)
克里斯托夫·科舍费(英语:Christophe Cochefer)
克劳德-弗朗索瓦·德·帕扬
德尼-艾蒂安·洛朗(英语:Denis-Étienne Laurent),市政官员
艾蒂安-尼古拉·介朗(英语:Étienne-Nicolas Guérin)
弗朗索瓦·昂里奥,前巴黎国民卫队指挥官
让-巴蒂斯特·德·拉瓦莱特,前旅长
让·巴纳贝·达扎尔(英语:Jean-Barnabé Dhazard)
让-巴蒂斯特·弗勒里奥-莱斯科,巴黎市长
让-克洛德·贝尔纳(英语:Jean-Claude Bernard)
让-艾蒂安·福雷斯捷(英语:Jean-Etienne Forestier)
让-马里·克内(英语:Jean-Marie Quenet)
雅克-路易·弗雷德里克·武阿尔梅(英语:Jacques-Louis Frédéric Wouarmé)
乔治·库东
安东万·路易·德·圣茹斯特
尼古拉-约瑟夫·维维耶(英语:Nicolas-Joseph Vivier),革命法庭法官
勒内-弗朗索瓦·迪马(英语:René-François Dumas),革命法庭前议长
后续
7月29日发生的事件是整场革命中的分水岭。随后的热月政权受人民唾弃,面临内忧外患,罗伯斯庇尔和他的盟友连同巴黎公社七十名成员相继被处决,是有史以来巴黎发生过最大规模的处决。罗伯斯庇尔的死并没有令群众息怒,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愤而谴责曾协助罗伯斯庇尔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激进分子。第一次白色恐怖期间热月党透过招揽诸如纨袴子弟等极端组织武力镇压无套裤汉。通常,这些成员屠杀的目标是监狱的囚犯或未经法定程序审判的嫌疑犯。与此同时,其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更为严重。最终导致在1795年11月将权力移交予督政府五人。
热月政权的权力核心排除了山岳派以及罗伯斯庇尔和圣茹斯特的支持者。而由热月党引致的第一次白色恐怖 造成无数的监禁和数百人被处决,几乎清除了所有左派。这些数字,比先前雅各宾专政恐怖统治造成超过40,000人处决的规模显然小得多。但多数处决都是未经审判的。
保持沉默:通过一起密室谋杀案,揭露人性中高尚的亲情
本文由【早安收信人】原创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每天都能收到文章推送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电影《保持沉默》的结局,在原生家庭里不被爱的吉米,最终选择跳楼自杀,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临终之前,他一遍接一遍喊着:我相信妈妈一定是爱我的。
18岁的无望少年,离开这世界的最后感受是:“这个世界太冷了”。飘着雪花的露天顶楼确实很冷,可比这更冷的,是这个孩子的内心。
千万别低估童年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力。
01.
电影《保持沉默》通过一场密室谋杀案,牵扯出一对母子间的情感故事。一次演唱会过程中,香港文化中心后台化妆间里,歌星万文芳被发现倒在地上;她的身边,一个年轻男子正满手是血地看着她。
男子叫吉米·托马斯,刚满十八岁,美国国籍。按照香港地区法律,他可能会因为故意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
吉米本名叫万思成,是歌星万文芳多年前遗弃的私生子,为了弥补多年的亏欠,万文芳让音乐制作人老田迷惑法庭,老田找到了辩方律师吴正为的初恋端木兰当孩子的辩护律师,目的是救下吉米,最终吉米确实在端木兰的帮助下无罪释放,可这并不是事情的真相。
这原本是一部悬疑片,可导演的意图却并不在于追查真相,而是透过现象看到当事人背后的故事。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不想让孩子真正杀人的行为公之于众,所以才显恻隐之心、护犊之情。
可随着真相被揭开,很多耐人寻味的片段,却更加让人触动。
周迅饰演的律师端木兰,开庭当天她在法庭说了一句:“保持沉默”,在当下,一切真相都还不明了的情况下,她事倾向于相信这个年仅18岁的男孩的。
因为她和万文芳一样,同样也是一位即将有孩子的母亲,一个母亲的本能,是始终相信孩子是善良的天使,而非魔鬼。
其实无论是万文芳还是端木兰,都想救吉米。
如果在一切证据都指向孩子是无罪的前提下,救赎善良的灵魂能被理解,可事实上对于案发现场只有两个人的密室来说,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吉米最可疑,并且他也有作案动机:因为万文芳从小抛弃了他,他怀着报复的心理杀害了她。
还记得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中,母亲和侦探说的一番话,恰恰说明了一个母亲的心:在不对和错误之间要怎么选?其实怎么选都不好,可作为母亲来说,她还是会选择对孩子好,却对自己不利的。
如果在明知孩子犯罪的情况下,一味维护偏袒,到底是救孩子还是害了他?
答案显然是后者。当一个人犯错轻易被原谅后,不仅不能让他悔改,反而还会助长他的破坏欲,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要懂得分辨是非,千万别混淆对错。
母爱是伟大的,但同时过于溺爱,把孩子当成生命的全部,倾尽全力为了成全他,最后反而落不得好下场,被孩子记恨,甚至被杀。
可即便如此,为人父母对于孩子的宽容却始终超出我们的想象。
要知道,他不是还小,也不是不够成熟,而是他病了,精神上病了。
学习的压力,工作的压抑,还有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越来越多青年人陷入了不健康的情绪中,焦虑、暴躁。
我国精神卫生领域领头人——陆林院士指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除此之外,根据我国目前家庭的人口结构“4-2-1”(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小孩)来说,孩子的困扰也衍生到父母长辈身上,所以实际上,因青少年精神心理和行为问题而受到严重困扰超过2亿。
而在这些精神疾病下,引发的却是一桩桩惨案。
2011年,浦东机场发生了一桩惨案。日本留学回来的儿子因为和母亲的口角,公然用携带的刀具造成母亲重伤。而之后在法庭上,母亲却三次哭诉求法官对儿子轻判。在当时,这一事件令两位女士动容:为什么儿子可以对至亲的母亲下毒手。2018年12月2日晚,湖南省沅江市泗湖山镇六年级少年小康和母亲发生争执,随后他拿出菜刀对着自己母亲砍了20多刀,最终将34岁的亲生母亲陈女士杀死。将妈妈杀死后,小康还带着刚满2岁的弟弟睡了一晚,并接听母亲多个电话和微信,还佯装母亲的口气,给班主任发信息请假。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小康说:我又没有杀别人,我杀的是自己妈妈!在他觉得,杀别人是犯法的,可杀害自己的母亲却不犯法。真心替他的妈妈感到心寒!
02.
还记得电视剧《都挺好》中,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一直不被母亲待见的女儿苏明玉,从小到大没得到过母亲的爱,很多人为这个人物心疼的时候,她却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自我治愈走向成功,最后还收获了理想的爱情。
没有经历童年伤害的人,不会知道这条路到底有多难走。明明有一颗火热的心,却要假装冰冷,想靠近却又不得不远离,大概是很多中国式家庭的现状,父母要么为子女做的太多,要么什么都不做。
并不是每个被童年深深伤害的人,都能够拥有苏明玉的幸运,事实上,大部分活在童年阴影下的人,一生都会被它影响,自卑、易动怒,情绪化……
就像电影中的吉米。
导演所设置的情节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既所谓的吉米其实并不是吉米,而是一个从小和吉米在孤儿院长大的孙小杰,因为一块项链,交换了两个人的身份,其实真正的吉米早就死在童年的一场大火中。
对于这样的少年来说,也许死亡是另一种解脱。
电影中两个因为相恋而互换了身份的孩子,本质上都是被父母遗弃的可怜的孩子。可仔细看,吉米的命运比孙小杰好很多,在万文芳没有抛弃吉米之前,他是享受过母爱的,包括后来母亲离开他,他依然期望着有一天母亲会突然出现,相比从小就被父母遗弃,并且唯一的奶奶也一直嫌弃他是个孽种的孙小杰而言,吉米灰暗的人生是有过温暖,并且还抱有希望的。
可对于一个只有18岁,并且长期被养父性侵的少年来说,他心里的恐惧和扭曲,早就把他变成了更陌生的人,越是这种频临谷底的人,反而越想博取一点温暖,哪怕一点就够了,所以在去和万文芳相认的过程中,吉米是快乐和满足的。
片中,关于端木兰为何极力为吉米辩护,除了职业要求外,还有一点:她曾体会过那种没有亲人在身边的荒凉感。在父亲失踪后,端木兰的精神世界彻底空虚,也因此失去了一生所爱,在这一点上她与吉米是有共情的。
另外,怀有身孕的端木兰出于丈夫出轨的考虑试图打掉孩子,在现实与道德的挣扎中,辩护过程也成了自我救赎的过程,救吉米实则拯救自己腹中的胎儿。
有人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试图与自己和解。
只是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越走越远。
对于端木兰而言,一个父母婚姻出现问题,并不是接受众望而来的孩子,对于母亲来说,如何面对他,如何和他相处,是一门智慧,因为稍有不适,就有可能把孩子的一生带偏。
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尤其还要把他养好,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要保持足够的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在生命的早期被充分给予爱的孩子才会发展出更加健康的依恋,长大后也会更加独立,也会更容易建立自己的关系世界。
如果长期是在挨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造成一些心理缺陷,包括性格懦弱、自卑、心理压制、孤独、精神焦躁、发生怪癖心理等。
心理学名著《温暖的孩子》一书中作者认为,个体在童年时期被父母或其他大人这样对待,可能会在潜意识里留下更多自卑:
语言上的贬低;
情感上的忽视,甚至漠视;
行为上的体罚。这三种经历分别来自语言上、情感上、行为上,会给一个人埋下一颗自卑的种子。
03.
从本质上来说,吉米的失败在于不能够坦然“接受自我”,既“我就是最好的,我应该得到被爱”,而同样端木兰的逃避,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害怕男友会因为她父亲的事而看轻她。
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要想得到认可,首先得先跳脱出自己的“保护壳”,把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不满、懊恼以及不公,都转化为感恩、庆幸以及努力。
如果你无法改变事实,请记得改变思维,因为思维是人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并且也是决定一个人一生会走向哪里的指示灯。
所有的幸运或者不幸,其实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关键看你怎么去想。
最后,送你两句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的关于克服自卑的描述:克服自卑,首先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要接纳自己的缺点。每个人其实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你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在东兰统治历经四朝共677年的韦氏土司
土司又称土官、酋是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
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
土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著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土衙署),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狭义的土司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改土归流是就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朝廷中央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改革后,还是有些土司掀起叛乱,最大规模的是乌蒙土司的叛乱。
在宋、元、明、清很长的时期里,偏僻闭塞的东兰一直置于“图岁”即韦氏土司的统治。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至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土司制为流官制止,韦氏土司在东兰的统治历经四朝共677年。而韦氏土司的寿终正寝则推迟到民国七年。也就是说,凤山一带受韦氏土司的统治后延89年,长达866年。根据现有的地情资料,可以认定:东兰韦氏土司始于宋,兴于明,衰于清,终于民国。
一、狄青南征是韦氏称官东兰的开始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各地农民起义蜂起,广源州也发生了以依智高为首的“蛮农”起义,他们反叛宋朝,占据南宁、横州、昭平等州县,杀死或驱赶地方官吏,自称南王,震动汴京。五年,朝廷派大将狄青为荆湖宣抚使,挥师南下,讨伐侬智高。宋军在南宁郊外的归仁铺,大败侬智高,收复广西各州县。依智高只好逃往云南大理一带,而其弟侬日造带同部分蛮兵沿红水河而上,出逃贵州。狄青派都指挥韦景岱跟踪追击,自宾阳、都安,进驻木兰峒(今东兰)。衔木兰冠带哨长之职。战后论功行赏,由庆远府经略题授韦景岱为木兰安抚司,在都彝的坡豪州拉屯(现已被红水河淹没)设立安抚司署,戍守东兰,世袭管理东院、长江、隘洞、都彝、兰木、武篆、凤山、芝山、长里、本农、里拉、泗苟等十二哨地方,兼管平林都铭二里和三旺六里等地。这是韦氏在东兰称官的开始。到了宋崇宁年间,经过约50年与土著同化的过程,传到韦君朝,外来的安抚司已成了十足的蛮夷土官。
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封建中央集权鞭长莫及,不可能提供军饷,韦氏土司便实行军政合一的封建领主世袭制。土地、权力、军队都属于安抚司,称为“图岁”(壮话指小王爷)。土司除了直接占有和经营部分土地外,按哨封给韦氏亲属和黄、龙、覃等姓官兵,推行军队序列的屯田制,以解决随征官兵军饷和生存问题。渐次演变成亦兵亦农,农忙务农,农闲会猎练兵,有事则兵,无事则农,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土司体制。从山东一带随征而来的官兵被附着在东兰的土地上,就地通婚,繁衍生息,与土司形成了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奠定了土司长期统治的牢固基础。
伴随土地依附关系的确立,土司着手建立哨、石、里、屯、峒等行政组织,并设立设法、僚属、胥吏、差役等办事机构。设法主管刑事、民事诉讼和拘押人犯,僚属协助土司管理日常事务,胥吏主管赋税、徭役,差役负责防盗、传票、抓人等。此外,重用黄、龙两姓,以为“左臣右相”,历代委为头目,享有保官护印,同理州事,共督兵粮,共管各哨的特权。如此,各异姓部属与土司利益相关,自然就同进退,共荣辱。土司还利用联姻来维系统治地位。土司纳室较多,正室一般由门当户对的南丹、田州、挪地等土官女充任,以联结外部,侧室则多由各哨异姓头目之女充任,以安抚内部。各异姓头目也多娶韦氏女为室,以示格外亲近。婚姻往还构成了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有利于调节内部,疏通周边外部。军队、土地、权力牢牢地掌握在土司手里,再加上安抚异姓部属,联姻结纳,土司统治的格局便形成了。
二、韦氏土司的崛起
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至明万历年间,韦氏土司交上了好运,出现了约200年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多事,内忧外患,民族矛盾激化,少数民族地区起义风起云涌,日本倭寇又侵入沿海地区,大肆进行军事骚扰。中央集权兵力明显不足。兵部告急文书不断,这就为握有一定武装力量的韦氏土司提供了用武之地。在以武勤王的无休止的征战中。韦氏土司的地位日益提高,获得中央集权的嘉奖,除了赏银,土司的封地有所扩大,势力向外伸展,爵号加级,名声远播。
参与镇压各地民变使韦氏土司得到诸多好处。明洪武十二年,土司韦钱宝奉命开辟(征剿)宜州、都街、洛索、金城一带,同时疏通道路,十三年获驻兵防守德胜二府承审衙门之权。十四年又奉命开赴贵州各府州镇压苗民起义,获赏银五百两、黄金十四两、金花二枝、重十两的银牌一面、彩缎二匹,挂彩夸官回州任事。以韦钱宝的出征为开端,朝廷认为韦氏土司兵可以利用,即连年征调,韦氏土司势力便逐步向外扩展。土司韦爵、韦兴宗曾先后出征浔州、大藤峡、四川等地,斩获掠夺无数。其子弟获记功派驻思恩、上林、田州、泗城府等地为土巡检或驻兵官。明成化九年(1473年),土司韦祖宏奉两广总督军门邓廷瓒调遣,镇压述昆、清潭、南乡、三岔、伏屡等处民乱,斩获李公段、李虎儿等解报,奉旨驻兵管理以上各地。接着出征古田,又获朝廷嘉奖。随征诸予分驻桂林、柳州三都、安定、洛东、洛西、鹿寨、来宾、都匀等地为巡检、舍人、守备、千总等职。其子凡二十三人,“膺冠带者逾八九”。至此,韦氏土司的版图和势力出现了空前的扩张。明弘治年间,土司韦正宝奉命北上镇压贵州都匀“苗乱”,擒获苗酋张世绿,朝廷钦封韦正宝为平北伯,这是韦氏土司称伯爵的开始。计明清两代,韦氏土司奉命出征“定乱”频繁,每次斩首多以数千计,少亦以百计。到底杀了多少人,实难确计。土司韦祖宏甚至师出无名,于弘治十年攻入田州,“杀掳妇女八百余口,驱之溺水者无算”。可以说,韦氏土司的兴盛靠人头筑成,是以各地农民起义者的血流成河浸泡而膨胀起来的。
韦氏土司在明代历史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史上值得称道的是,四代土司都参与了保家卫国,抗击日本倭寇的战争,付出巨大代价,获得显赫殊荣。明正德四年(1509年),广东惠潮等府倭寇剽掠横恣,土司韦正宝奉调征剿,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浴血鏖战,直抵九连山倭巢,一鼓陷阵,不幸箭伤。正德五年春三月十六日未时薨于惠州行辕,享年三十二岁。其子韦虎臣时年十五岁,勇武绝伦,随军在营。得父伤之讯即带余兵奋勇突阵,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力斩敌酋,抢出其父,继大破九连山,全歼敌寇。蒙荫袭土州官职,扶柩还州。正德八年,韦虎臣奉旨随经略王阳明(守仁)征讨大帽山、大庚岭、横水、左溪诸地,经大小数十战。接着转战福建武夷山,战功卓著,钦奉圣恩赠以“哀孝忠勇”匾额。这是明朝对韦氏土司最高的精神奖赏。不久,福建、广东一带倭患又起,韦虎臣再次奉旨出征,大败倭寇于雷州半岛,聚歼于海南,班师回京奏报,不幸被奸臣以毒酒谋害身亡。后经王阳明实奏朝廷,追谥为“武夷侯”,享年二十二岁,嘉靖年间,倭寇侵边更烈,闽浙告警。嘉靖三十四年(1554年),土司韦起云奉旨和长子韦应龙率“狼兵”与田州瓦氏夫人所部联合,于农历三月初昼夜兼程,到达抗倭前线,进驻金山卫(上海境内),扼倭寇巢穴,接受浙江总督张经派遣,隶属游击邹继芳、总兵俞大猷统领,在浙江嘉兴石塘湾、王江泾等地与倭寇鏖战,一举歼灭倭寇三千余人,后又在陆泾坝等地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斩获倭首三百余级,烧毁倭船三十余艘,威震江南,倭寇闻“狼兵”而至丧胆。可恨朝廷奸臣当道,严嵩弄权,其义子赵文华冒功而陷害功臣,总督张经蒙冤下狱。韦起云怒发冲冠,即于七月回师东兰,拒绝一切奖赏。明隆庆三年(1569年),土司韦应龙又进军南海卫抗击倭贼,陷入倭贼埋伏,被围数重,几经搏杀,头目兵丁死伤无数,韦应龙与少数随从突出重围,见手下人马仍陷敌阵,复拨转马头冲入敌阵厮杀。此次出征不到一月,韦氏土司“狼兵”计斩获倭贼一千余人,受到督阵的总督两广军门刘氏的嘉奖。
韦氏土司原设治坡豪州拉屯,后因江防需要,迁址兰阳。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土司韦祖宏嫌兰阳地方狭小,加上红水河江防长期无战事,即以出征所得赏银及镇压各地民变所掠财货为资,征调境内十二哨工役,在武篆旧州屯大兴土木,建立标准化的州衙。新治建成以后,土建与护河成半月形环绕州衙,衙内设花园、湖泊亭台及兵器作访。衙内还暗布机关,掘有七星隧道,以便发动七星、八卦、九宫、长蛇等战阵。到了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土司韦起云觉得武篆地方虽宽,但交通不便,又将州衙迁到现在的东兰城。明嘉靖三十年,土司韦起云奉旨重修其父韦虎臣墓,请来三位赐进士出身的文人政客为其篆额、书丹和撰文,征集工匠,极尽规模,立旌表碑铭二座,赐修石人、石马、石狮、石禽多具(文革期间被捣毁),明万历六年(1578年)土司韦应龙为其母金氏六十大寿修建跨州城九曲河大型石拱桥一座,称益寿桥。此桥现仍耸立县城东。州治迁徒,坟茔重修、石拱桥建成,可见土司当年隆盛的气象。
三、韦氏土司的衰落
韦应文任内,韦氏土司走到了下坡路。以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丧失对三旺六里的管治权作为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往下一路衰落,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土归流则是雪上加霜。这时,韦氏土司虽还在凤山一带外六哨继续存在,但已沦为异姓头目控制下的傀儡,不足挂齿了。韦氏土司的衰落,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连年征战,用武过头。明清中央集权对韦氏土司不过是存心利用,既可缓解中央用兵之急,又可在战争中削弱土司的力量,所以不惜花些银钱,频频征用。土司为了保住封地,不得不听命于朝廷,同时也想通过掠夺出征地来增加财富,而且还得到朝廷赏赐花红,自然甘心奔命。连年的征战造成丁壮的大量减员,田园荒芜,赋税加重。尤其是对日本倭寇的作战,损兵折将尤为严重。韦正宝出征九连山,陷入倭寇包围。据说只有头目黄文光一人一骑脱出重围,跑到行辕报讯,其他一千多人全部战死倭刀之下。韦应龙出征南海卫,同样陷入埋伏,去时三千多人,回州时所剩无几。沙场征战,土司早亡。韦正宝战死,时年三十二岁,韦虎臣被毒死,年仅二十二岁,韦起云积劳成疾,死年42岁。东兰壮族多少热血子弟的亡魂,才换来皇帝老子的一块牌匾和几锭金银。韦氏土司以武功发迹,以武功扩张,终因武功的衰歇而衰落。万历十四年,南丹土酋莫芝厚见东兰土司势力江河日下,悍然出兵强占原属东兰治下的三旺六里地方,几经争夺仇杀,双方各有伤亡。官司打到总督刘尧诲处,刘见韦氏土司已没有往昔的威风,无所顾忌,干脆将三旺六里附入河池归流了事。韦应龙既结冤于南丹,又失地于河池,列祖列宗世代为朝廷卖命,到头来反被割地削藩,气恨交加,一病不起。
二是兄弟相残,内讧不断。世袭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落后的制度。这种制度一旦在边鄙生根,便滋生出难以想象的奇形怪状的丑恶,因为土司只立一人。而兄弟众多,这便埋下了无休止的祸根。演出许多令人瞠目的丑剧。
早在明洪武年间,土司韦富挠派家人韦钱宝赴京上缴元朝所颁印信并进贡方物,以求重新取得土司地位。谁知韦钱宝心存不良,隐瞒韦富挠的名字,由自己顶上。明朝有司蒙在鼓里,委韦钱宝为东兰土知州。韦钱宝侥幸得逞当上土司,横征暴敛,人们承受不了,又以韦富挠做号召,反对韦钱宝。事情捅到了上面,才把韦钱宝抓了起来。这是韦氏内讧的先例。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十五日夜,土司韦文奎邀请土目黄腾蛟在衙署喝酒。不料,胞弟韦文略暗率朋党冲进衙门,刺杀其兄韦文奎。在座的黄腾蛟挥拳而起,护卫土司,当场拳毙五个刺客。无奈空拳不敌利刃,韦文奎、黄腾蛟还是死在乱刀之下。老哥死了,老弟也活不成。正月十九日,黄姓头目率领族众追捕韦文略到板兰峒,把他绑到其母面前斩首了事。韦文奎、韦文略死了,韦应龙一脉绝了后,转由韦应龙的四弟韦应虬之子韦文第承袭,并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三月初十日,由黄姓头目黄腾彪带领兵丁护送晋省请求任命。不料,韦文第同父异母兄弟韦文灿勾结挪地土官外家,派刺客装成拦路打劫的强盗,借月黑风高,劫杀韦文第、黄腾彪一行,夺了印信,上省顶替,领到了承袭的号纸(任命状),回州任事。族内长者韦应鲲、韦俸,同字辈的韦文斗、韦文葵,异姓头目龙车、冯显、李宝、陈图等不服上告,要求准韦文第之子韦继宗承袭。官司惊动朝廷三院司道,调查核实,即派差官护送,于万历三十一年六月初,让韦继宗回州袭职。可是不久,韦继宗又被设计谋杀。到了清顺治九年(1652年),清兵大举进入广西,土司韦光祚不敌,被迫投降清朝,于同年三月病故。留下三个儿子,老大韦兆麟因眼瞎耳聋不能视事,老二韦兆虎、老三韦兆象年纪还小。韦氏家族只好公议由韦文灿之孙韦兆羆代理土司职。韦兆羆得了代理的职务,立即为祖父韦文灿复仇。驱赶韦兆虎、韦兆象,逼兄弟俩远走他乡。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庆远知府崖俊以私卖粮仓,代理州务占印不退等罪名上报弹劾韦兆羆。康熙三年(1664年),庆远知府任风厚又责令韦兆羆缴印。韦兆羆拒不遵办,强行留任。康熙八年,韦兆羆到乡下巡视,走到都彝哨的双苏、板兰一带即被覃姓头目杀掉。同室操戈,兄弟相残,是封建世袭制的必然逻辑。韦氏土司内部矛盾愈演愈烈,转而求助异姓头目的支持。这样,韦氏土司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以“保官护印”自谕的异姓头目的掌握之中。
三是异姓头目尾大不掉,养痈成患。异姓头目是韦氏土司治下的附庸,有黄、龙、陈、覃、李、冯、牙等姓。他们有自己的封地,同样享有世袭特权。土司称官,这些异姓便称目;土司称将军,这些异姓即称校尉、千总;土司封爵,这些异姓即封千户。异姓头目特权和地位的取得,并非土司的轻意施舍,而是他们鞍前马后,南征北战,冲锋陷阵,沙场搏杀,立有战功的物质反映。东兰十二哨,仅黄姓头目就占了兰木、本农、凤山三哨。不过,异姓头目再大,也不能大过土司,更不能直接取代土司。因为中央集权只承认韦氏的世袭权,各异姓头目不得不世代屈居“保官护印”的下位。唯一的出路是保相对懦弱的韦氏来做土司,好让这些异姓头目以仆代主,挂羊头卖狗肉。居于这样的出发点,异姓头目频频挑起韦氏土司内部的同室操戈,进而发展到公然对抗土司,与之开战。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土司韦文奎被其弟派人刺杀,头目黄腾蛟也在场蒙难。黄姓另外的两个头目黄腾彪、黄腾螭即私自召集亲属人众去追捕韦文略,不顾韦氏土司正宗绝后,在韦母面前斩首示威,对外侧假称韦文略畏罪自杀。事后弄了个旁系傀儡韦文第来充数,一切州务便落到黄姓头目手里。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韦文第被杀,黄姓头目黄腾螭闻变,居然集合手下兵丁占领土司衙门,又在自己封地筑起天荒大寨,拒绝韦文灿来衙接任。双方动用武力,争斗连年。后经庆远知府陈尧钦从中调停,至万历三十八年(1601年)收兵罢战,韦文灿才得正式进衙接任。韦文灿接任后,黄姓头目黄德广、黄德坤退避风山,构筑据点,继续顽抗、清康熙三年(1664年),土司韦兆羆比较精明干练,不是各异姓头目理想的人选。龙、黄、覃等姓头目合谋,趁韦兆羆下乡巡视不备之机,由覃慈、覃掌、覃球等下手除掉。等到韦兆羆的大儿子韦国忠接任后,追究凶手与合谋人等,各异姓头目即公开召集族内人众反叛,与土司开战,造成“连年不解,死亡殊众,庐舍皆付焚”的后果,土司韦国忠不敌,求助于朝廷。巡抚、知府提兵前来助剿,才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定下来,康熙十九年(1680年),土司韦国忠死了。各异姓头目皆大欢喜,置韦国忠的胞弟韦国岳而不顾,则龙姓头目龙汉牵头舍近求远,前往三旺牛峒接回原属土司后代的韦兆虎、韦兆象兄弟。正在为韦兆虎办理承袭土司手续时,韦兆虎又突然不明不白地死掉。明眼人都知道,韦兆虎已长大成人,将来肯定对各异姓头目不利,不如趁早杀掉韦兆虎,让年纪小一些的孤儿韦兆象来顶职当阿斗,各异姓头目才好控制州务。于是改由韦兆象来承袭。各异姓头目的这些做法,理所当然遭到原土司胞弟韦国岳的强烈反对,引起了新一轮的争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八日,庆远知府曾下过警告各异姓头目的手谕。但以龙、黄为首的异姓头目不服。集体到省上控。巡抚部院转派柳州府姚通判亲自到东兰调查取证,双方各陈其词,韦兆象、韦国岳都是土司后代,无法定案。各异姓头目进而联络周边的南丹、挪地土官一起上省顶案,终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胜诉,由韦兆象回州接任土司职。龙姓头目在保举韦兆象一案中立了大功,土目龙云当上了土司的承务之职,包揽一切州务。先是以防止内六哨韦国岳闹事为借口,到凤山建立第二衙门,又在龙姓封地门州(风山县境)修建公馆,借机挥霍和侵吞土司官署库银一万多两,再逼土司韦兆象将里拉哨典当给田州豪富岑三太爷,换得白银二千多两使用。土司的破落到了靠典当土地求生存的地步。龙云协理州务期间,欠朝廷七年钱粮未解。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新任知府刘麟趾震怒派兵催缴,专管土司钱粮的龙云见势不妙,才如数解缴,但却又变成龙云用私款为土司代垫。土司韦兆象无能,大权旁落,已成了任异姓头目宰割的羔羊。
四是雍正皇帝下诏改土归流。清雍正年间,整个中国社会逐步趋于稳定,清中央政权对各地土司的利用逐渐减少,而边地土司之间,土司内部还在互相攻战,成了边远地区不安定的重要因素。清雍正皇帝非常头痛,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边藩问题已在腹稿之中。这时,辖区内设有土司较多的云贵总督鄂尔太顺应时势,奏请朝廷改土归流,雍正立即准奏依议,并提升鄂尔太为云贵两广总督,自雍正七年九月开始具体负责实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归流事宜。恰在这时,东兰内六哨韦国岳一支不满龙、黄二姓挟持土司而肥己的做法,以韦国耀(又名韦咬)为首要求归流,抗拒不向土司署缴纳钱粮。官司打到庆远知府徐嘉宾处。遂拟将东兰土州所属东院、长江、隘洞、都彝、兰木、武篆等内六哨改由流官管理,左迁土司韦朝辅为东兰土州同,分管凤山、本农、长里、芝山、里拉、泗苟等外六哨。公文将下未下,庆远知府搞了个骗局,把韦国耀父子锁押监禁,然后向土司韦朝辅紧急勒索白银二千八百两,以为设法延缓东兰改土归流的活动经费。等到白银到手,庆远知府才公布皇帝准奏依议的鄂尔太的奏章。天命难违,东兰土司韦朝辅终于雍正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将土知州印信呈缴流官吴正一开用,并于同年九月六日接领部颁雍字六百五十六号文和东兰州土州同关防一颗开用,分驻凤山。原来的东兰土知州降为了土州同,真正意义上的以内六哨为主要封地的东兰土司已不复存在。
四、研究韦氏土司并非怀古
韦氏土司的历史至少告诉人们一个史实:东兰在清雍正八年,即1730年以前仍实行西周极端落后的封建领主制,即世袭分封制,而早在秦朝,中原地区便已推行相对进步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即郡县制,东兰足足晚了2000年才跨入郡县制的行列。由此我们知道,东兰人民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尊重这段历史,就不能以沿海和中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标准来同等地要求象东兰这样有巨大历史代沟的贫困地区,而只能根据其自身特点来寻求尽快发展的道路。
剔除愚昧、野蛮、落后、反动的一面,尚武、爱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勇于冲破封地禁锢,积极向外寻求发展、开拓的创业精神,便是韦氏土司留给东兰后人乃至边远地区人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一旦被正确的思想所引导,必然变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新民主义革命早期,东兰成为广西农民运动的策源地,继而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出现了数千人北上江西的伟大壮举,为寻求真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作出重大牺牲。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产生了韦拔群这样的领袖人物和众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校军官。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先进思想指导下,区域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的光辉典范。
土司搞的是世袭制,不管贤与不肖,以绝对的血缘关系定尊卑,这是土司衰落的根本原因。韦氏土司的衰落告诉我们,当前推行和强化领导干部异地交流多么必要。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久了,就有可能变成土司,就有可能走向衰败。韦氏土司的衰落警示人们,要从事业兴衰的角度来严肃看待任人唯亲和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的危害。历史决不应该再造韦兆象和龙云式的人物,更不能重蹈土司衰落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