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开心网开心城市(Soul发布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近6成人认为当下很快乐)

导读 开心网开心城市文章列表:1、Soul发布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近6成人认为当下很快乐2、申博成功二十周年 上海世博会为我们带来了什么?3、全球连线 | 有这条路,山不再高,路不再远

开心网开心城市文章列表:

开心网开心城市(Soul发布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近6成人认为当下很快乐)

Soul发布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近6成人认为当下很快乐

快乐,是人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对时下的年轻人而言,什么才是他们的“快乐源泉”?哪个城市的年轻人快乐程度最高?

为探索这些问题,近日,Soul App旗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Just So Soul研究院,聚焦当代年轻人,通过选取海量相关文本分析和调研问卷,发布深度洞察《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以下称“报告”)。该报告分析了时下年轻人对快乐的看法,以期解析当前的“快乐密码”。

报告表明,年轻人普遍认为当下就很快乐,近6成年轻人为现阶段的快乐程度打分超过60分,而超一成的年轻人快乐程度达到90分以上。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快乐并不相通,甚至超出很多人意料,90后比00后更快乐,或许被认为承担多重压力和焦虑的前者也更能洞察和珍惜生活中的小快乐。

由于风景宜人、生活节奏舒适,三线城市湛江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超越“北上广深”成为“最快乐城市”。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妈妈”为他们种下了更多“快乐因子”。

近6成年轻人认为当下很快乐,90后比00后更快乐

#85后用手绘记录生活的可可爱爱 、#90后男生全款4万买房移居鹤岗 、#95后开心比工资更重要 ……近些年,关于快乐和生活方式的热搜中总少不了85后、90后、95后,乃至00后的身影。从这些热搜中可以发现,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快乐,也有各自对快乐的表达。

在为现阶段的人生快乐程度打分时,近6成年轻人超过60分,认为当下就很快乐。从不同年龄段来看,90后为当下的快乐程度平均打分甚至高于00后。报告显示,31~35岁、26~30岁和18~22岁的快乐程度平均打分分别为65.42、64.47和60.21。

图源:Just So Soul研究院《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相对而言,95后、00后是在“富起来”的过程中成长的一代,他们喜欢自由、追求个性,物质与精神的双高要求,让他们感受快乐的成本更高。反观90后,他们事业处于稳定上升阶段,虽然面临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在日常生活中敏锐捕捉到快乐,也学会了在生活中珍惜、感受每一份“小快乐”。

不同年龄段的人,因谁而快乐的因子也不一样。00后最喜欢和朋友相处,简单而纯粹的陪伴会给他们带来快乐;90后更在乎自己的“小世界”,不管是和爱人的“二人生活”,还是一个人的“独处时光”,都能让他们快乐起来;85后则更加注重家庭和精神诉求,他们感觉和家人相处时更快乐。

年轻人的快乐“大本营”在哪?湛江超越北上广深荣登最快乐城市

居住城市提供的幸福感,是人们快乐指数的重要“加分项”。在年轻人看来,生活成本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交通的便捷度、饮食的丰富度,是所居住的城市幸福感高低的关键。

图源:Just So Soul研究院《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从小快乐相关内容的人均发帖量城市排名来看,湛江、北京、大连、海口、上海、大庆、厦门、青岛、天津、柳州上榜“小快乐城市”Top 10。值得注意的是,快乐城市榜单中,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占比不足一半,三线城市湛江超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成为“最快乐城市”,此外,厦门、青岛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城市也位列其中。

湛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湛江进入发展快车道。生态环境方面,“湛江蓝”成为该城市一张亮丽的名片。同时,湛江拥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和全面的社会保障等,让居住在湛江的年轻人感受到浓浓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来自湛江的Soul用户发布的瞬间

而根据另一个维度的数据,来自广州的年轻人“小快乐”相关发帖总人数居全国首位,这从侧面证实了居住在广东省的年轻人普遍能感知到快乐,也让广东省成为全国“最快乐省份”。

为什么是广东省?从一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窥探其中奥秘。据广东省统计局消息,前三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超9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除了经济,广东省在环境、科技、文化、医疗方面都表现不俗。相比北京、上海,居住在广东地区的生活压力更小一些。过往报道中,常有广东朋友“11点吃早茶”“穿裤衩人字拖”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广东地区的宜居性,幸福指数普遍较高。

女性搞钱更快乐,男性多期望拥有一间清吧

工作可以实现人生意义,也代表了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然而,在这届年轻人看来,工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吗?答案:有人欢喜有人愁。

报告指出,60.7%的年轻人认为当前的职业总体比较快乐。其中,女性从工作中努力搞钱的时候更能感到快乐,63%的女性从目前的工作中感受到快乐。

图源:Just So Soul研究院《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如果不考虑收入和生活压力,提及从事什么行业更开心时,34%的年轻人选择“开间小店”。在“开间小店”选项里,花店、清吧/酒吧和书店是年轻人的开店选择Top3,女性更偏好开花店,男生更期待拥有一间清吧/酒吧。

排在“开间小店”之后的选项便是“自由职业”和“创业”,这侧面证明了这届年轻人追求独立,也勇于尝试和挑战。

Souler(Soul用户)@Jessie Ho,是一位95后外贸公司女老板。父母一直希望她毕业后接手家里的生意,但Jessie Ho却坚持“最大的安全感来源于自己”,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创一代”。创业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公司成交量极少,但她在Soul认识了许多有成功运营案例的大佬,便跟随他们学习如何运营网站、撰写博客文章,一步步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也得到了父母的认可。

当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或者向往的事情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欢愉。数据表明,29.3%的年轻人认为“干自己热爱的事情”是最快乐的,其次是“在社交媒体认识同好”(28.8%)和“发工资、赚到钱”(27.7%)。

其中,男生和女生的快乐感知也有差异。对女生而言,对“存到一笔满意的积蓄”、“生活在自己的节奏里”的快乐认知高于男生。

图源:Just So Soul研究院《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妈妈是“快乐制造机”,近6成年轻人相信未来会更快乐

每个人的快乐因子各有不同。报告分别从饮食、音乐、运动等领域剖析了年轻人的喜好差异。在饮食方面,奶茶多是女性的“快乐源泉”,其他饮食喜好依次为火锅、小龙虾、草莓、螺蛳粉,男性则偏爱海鲜、烧烤、葡萄、咖啡、啤酒。

图源:Just So Soul研究院《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在音乐方面,半数年轻人觉得听流行乐会快乐,轻音乐(43%)和民谣(34%)也为年轻人带来了愉悦。运动方面,跑步、爬山、滑雪等是年轻人较喜欢的运动。

社会普遍认为,对父母而言子女的快乐是他们最大的幸福。而此次报告传达出一个双向奔赴的温情数据,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妈妈是他们的“快乐制造机”。在Soul上,经常可以看到年轻人与妈妈的暖心日常:用户@磨人的小搓澡巾 在Soul分享,“回到家就有妈妈牌大蒸饺,温馨的时刻”;用户@淼仙儿Tina 同样倾心于妈妈牌晚餐,“冬天里最香的饭,是妈妈做的”;还有用户@简单爱 和妈妈同一天生日,他在Soul写下对妈妈的祝福,“很幸运和妈妈是同一天生日,祝妈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Soul上与妈妈有关的快乐瞬间

最快乐的人是什么样子?她或是一位居住在沿海城市湛江的90后女生,将自己的爱好做成了事业,拥有一份满足的收入。她有三五好友,但也完全享受独处时光。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她与朋友相约火锅或烧烤,迎着落日,吹着晚风,享受这一刻的惬意与美好。

其实,快乐的答案千千万,每个人都能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最快乐的自己。在Soul,年轻人通过图文、视频、语音等形式记录着生活中不同的快乐和美好。撸铁女孩@小羊羊在Soul写道:“和姐妹一起健身,是冬天最快乐的事”;Souler@自言自语 的快乐来自一套新茶具,开始练习泡茶技术;生活达人@Kepler乐天 则每天过着充实的日子,她对快乐的理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很有意义”。

图源:Just So Soul研究院《2022年轻人小快乐报告》

珍惜当下的快乐,面向未来,年轻人也普遍持乐观态度,报告表明,近6成年轻人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快乐。

作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平台,Soul是年轻人的“小快乐”收集器。平台基于兴趣图谱,为年轻人营造轻松、快乐、自在的氛围,做年轻人的“快乐老家”,提供满满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Soul,年轻人不仅可以自在无压力社交,还能与志同道合的伙伴相遇,获得认同、共同成长,开启奇遇人生,在分享和交流中创造更多快乐。无论开心或不开心,在Soul,每个人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小快乐”。

申博成功二十周年 上海世博会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成员国大会上,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在世博历史上以及国展局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20年前,围绕着世博会申办究竟发生过哪些激烈的竞争?在世博会申办的过程中,有哪些故事至今让亲历者历历在目?上海世博会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时任国际展览局主席,以及上海世博会从申办到举办全过程的亲历者,吴建民大使对其意义和艰辛深有体会。我们来回顾这篇吴大使生前的专访,一起来重温那段难忘的申博岁月。

申办:1999年昆明园博会后开始

“申博从1999年就开始了。”吴建民大使回忆说,1999年,我国昆明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当时的上海市领导邀请国际展览局秘书长到上海去谈申博事项。在事先进行了沟通、得到国际展览局认可的情况下,中国正式提出要申请举办世博会。“与奥运会是城市申办行为不同的是,世博会的申办是国家行为。”

2002年,在正式递交了申办报告后,根据国际展览局的安排,考察团开始到上海进行考察。吴建民大使回忆说,当时有6个国家参与角逐。“开始,角逐的国家有阿根廷、中国、韩国、俄罗斯、波兰、墨西哥,后来阿根廷由于国内金融危机退出了,就由5个国家申办,5个国家同时申办世博会这在世博会申办历史上是破纪录的,竞争非常激烈。”

竞争:俄罗斯请来世界小姐助阵

对于世博会的申办过程,国际展览局是有明确规定的,那就是世博会最后决定性投票前要经过4次最后陈述。吴建民大使回忆说,给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2001年11月30日的那次陈述。当时的陈述中,首先是上海市领导讲话,吴建民大使则代表中国政府作发言。为了能够在陈述当中给投票者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各个国家都使出了“绝招”,对此次申博异常重视的俄罗斯,不但总理亲自到场,甚至请来了他们的世界小姐助阵。

轮到中国做陈述时,吴建民大使作为主持人第一个上去讲话。吴建民走上讲台,使用法文演讲,嗓音不大,但简明扼要的几句话就说明了中国申办世博会的优越性。陈述之后,国展局秘书长私下对吴建民说,他的讲话对会场有一种感染力。“我想我的感染力来自于国家的感染力,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崛起势头一直在上升。在过去100多年中,世博会都是在发达国家举办,我说如果在中国上海举行,就意味着世博历史上的一个转变。”

插曲:上海领导职务变动引起误解

就在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突发事件,那就是代表上海申博陈述的上海市领导于2002年1月辞职了。一个多月前还在国际展览局大会上亮相演讲,一个多月后就辞职,这对上海申博产生了一些影响。

“当时,巴黎满城风雨,说这位领导辞职是因为此前答应得过头了,被撤换了。”吴建民回忆说,为了及时澄清误解,他找到了很多国际展览局的代表进行沟通,“告诉他们这个事没有影响的,传闻也不属实,而这位领导之所以辞职是因为对其工作有新的考虑。”但仍有一些人对此心存疑虑,“

后来我们提议,在2002年3月邀请国展局考察团到北京、上海考察时,能否让这位已辞职的领导亮相,后来国内采取了这个建议,再次平息了一些误解。”

中国举办的世博是个文明的盛会

记者:我们说奥运会结束后有个“后奥运时代”,相信也将会有个“后世博时代”,您认为,后世博时代会给中国留下什么?

吴建民:我想后奥运时代和后世博时代是不一样的。我认为,这次世博会有三大背景:

其一,全球化和与全球化相适应的城市化的迅猛发展。1800年时,全球城市人口只有2%,2007年这一数字已达50%,今后二三十年,全球城市人口可能会达到60%甚至更高,这个城市化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其二,世界上有一股大的潮流出现了,那就是一批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这说明世博会是追逐世界大潮的,到中国不是个偶然。

其三,中华文明绵延千年,是世界上唯一的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是由中华文明的固有的特征决定的,是因为中华文化包容性非常强。我想,世博会是个文明的对话,而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则是个文明的盛会。

对话吴建民

1 通过上海世博找到一条

适合中国人城镇化道路

记者:在上述三个背景的影响下,您认为后世博时代将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吴建民:在上述三个大背景下,后世博时代两个影响不可忽视。

其一,城市化应该如何进行。今天,我们到中国各地走走,就会发现中国各地的城市化都不大相同,这更多取决于当地主要领导的理念。比如,有的城市公园不收费;有的城市人行道变成自行车、行人、摩托车分享,人行道越来越窄,马路越来越宽;有的城市确实是城市化了,但空气污染严重;有的城市高楼越来越密集,绿地变成了盆景;有的城市炸掉大楼种青草;这都是不同的理念导致的。

这带给我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做法是否可行,城市化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下去?

就这一点而言,世博会的主题很好,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理念是要以人为本,如果人不开心就不是好的。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看,世博会肩负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有了城市,人类文明进步出现了飞跃,我想,世博会也可以推动世界城镇化走得更好。因为,全世界都把自己如何进行城镇化的理念拿到中国来展示,其重点不是来卖东西。我想,后世博时代对中国的一大影响是,可以推动世界的城镇化向更适合人的生存的方向前进。

其二,我希望,通过上海世博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的、有中国特点的城镇化道路,这可以造福子孙后代,就这方面而言,世博和奥运会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记者:是否说明它会给中国未来城镇化找到一种更加理想的模式?

吴建民:对,就是更适合人生存。到城市里,人生活得比较开心,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人和人的关系也更加和谐,这二者是有联系的。如果人们住得很拥挤,很不舒服,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和谐吗?

2 上海世博是围绕城市

主题的最大头脑风暴

记者: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您认为世博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吴建民:我想它会留下它的痕迹,因为每次世博会之后,都对创新有很大的推动,会出现新的创新浪潮。

今天,我们的城市化面临很多难题,如,垃圾焚烧如何解决?空气质量不好如何解决?城市污水如何处理?城市化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城市化的模式是应该摊大饼,越摊越大,还是应该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形成交通枢纽连接的城市网络,适当化解大城市的压力?等等,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难题,这些难题要靠科技和创新来解决,我想世博会以后一定会出现很多科技创新。因为,创新需要思想碰撞。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上海世博会是全球围绕城市主题最大规模的头脑风暴。它会产生很多好的思想,它不仅是看,还有论坛,有交流,此外,它还有艺术的元素,有几千场全球最好的演出,全球各国把最好的艺术精品都汇聚到中国展出,这都是史无前例的,所以说,世博会是文明的盛会,这样的交流一定会推动创新,这也是它和奥运会最大的不同之处。

3 能源革命必然带来产业

革命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记者:世博会主题的确定是否也和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关系?

吴建民:世博会主题的确定是由上海最先提出的,是先有英文,“BETTER CITY BETTER LIFE”,然后有中文的翻译,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话很简单但是意义很深刻。

目前世界处在“三大革命”的前夜,所谓的“三大革命”是新能源革命、新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这是环环相扣的。气候变化推动新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必然连带着产业革命,此外,还有生活方式的革命。

目前我们的生活方式大体上是发达国家创造的,这可以持续吗?发达国家崛起时有全世界的资源支持,但是现在33亿人都要崛起,地球上有那么多资源吗?所以,我们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改变,这是环环相扣的。而三大革命的主战场在城市,因此,世博会可以推动三大革命的发展。

来源: 澎湃新闻网

全球连线 | 有这条路,山不再高,路不再远

“发车!”去年12月3日,在中国和老挝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老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一年来,一列列流线型外观、色彩亮丽的列车奔驰在老挝土地上,为当地带来可见可及的发展变化。全长1035公里的铁路跨越山河,成为中国同沿线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写照。

这张11月25日的航拍照片显示,“澜沧号”动车组行驶在老挝万象郊外的中老铁路老挝段上。

“言必信,行必果”的有力见证

2019年4月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签署以来,中老双方凝心聚力,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将中老铁路打造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

中老铁路建成前,老挝仅有一段长约3.5公里的铁路连接泰国。如今,中老铁路货物运输覆盖老挝、越南等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运货种类繁多,沿线主要车站附近人来人往,已成为城市商业与人流的聚集地。

“中国不是第一个说要来老挝修铁路的,但却是唯一实实在在来老挝修好了铁路的。”沧桑巨变面前,老挝当地媒体感慨万千。

列车员胡坚是中老铁路开通时昆明—磨憨段的首发列车员。他说:“每次出勤我都能在中老铁路沿线车站看到第一次乘坐火车的旅客。旅客脸上的好奇和赞叹之情,怎么都看不够。这时,我心里就在想,火车通了,路不再远,大家的心更近了。”

11月25日,乘客准备进入老挝万象火车站乘车。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项目,承载着老挝发展和繁荣的梦想,也见证中老友谊的温度与厚度。

“中老铁路开通是一件很大的事,体现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到了我们老挝。”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言必信,行必果’最好的见证就是中老铁路,这只有中国能做到。”

让梦想照进现实的青春机遇

中老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得益于中老铁路修建,年轻人当上了火车司机和工程师,一批批当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随着这条铁路的开通迅速成长。

在中老铁路的通车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特别提到几位老挝年轻人。他们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铁道工程专业第一届的老挝留学毕业生。

2018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启动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教育合作,首批9名老挝学生来到上海接受本科教育。这也是中国首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铁路技术人才。

12月1日,在老挝琅勃拉邦,中老铁路双方员工共同维护线路。

李磨是第一批到中国学习铁路技术的老挝留学生之一。他告诉记者:“以前没有中老铁路,我们就走13号公路,弯弯曲曲的,从这里到琅勃拉邦、磨丁那里,都要十几个小时,现在坐动车组,只要1个多小时就到琅勃拉邦了,更方便了,而且很安全。”

“这条铁路(上的列车)坐起来又舒服又快又安全。我心里很开心,也很骄傲,因为我是这里的员工,维保这条铁路。”李磨说,“我的梦想就在中老铁路上。”

同样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宋小麦曾在中老铁路负责轨道的维修养护工作。“我的梦想就是这条铁路能够带动老挝经济增长,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我希望能够继续在中老铁路工作,教授下一代老挝铁路人专业知识,带领他们一起投身到铁路建设和发展中,为老挝铁路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宋小麦说。

驶向命运与共的光明未来

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会谈。双方强调,要秉持“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全面合作”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政治上互尊互信、经济上互惠互利、人文上相知相亲,不断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中老两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平等相待,相互扶持。近些年,随着中老发展战略对接加速,两国合作早已驶上快车道。

中国援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项目一期工程顺利移交,开展中老减贫示范合作项目、中国电建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项目,共同建设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携手打造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理念。

这是11月11日在老挝首都万象拍摄的玛霍索综合医院外景。

“老中两国有着共同的理想,互相密切帮助,共同庄严地站立在世界舞台。”老挝蓬那帕学校副校长安玛腊·奔舍那说。

在老挝计划投资部工作了整十年的宽坎·穆康绍说,目前老挝正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处于同一时期。老挝在制定“九五”计划时,研究和借鉴了中国五年规划的内容与经验,调整后应用到自己国家的五年计划中。

同样的使命,同样的梦想,将中老两国的前途牢牢相系、命运紧紧相连。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不断前进。

策划:倪四义 李银

监制:冯俊扬 王长山

统筹:谢鹏 闫珺岩 韩墨

记者:鲁豫 章建华 丁怡全 王安浩维 杜大鹏(报道员) 许博文(报道员)吴猛(报道员)

剪辑:王沛 王玉珏

编辑:陈杉 张代蕾 钱泳文 王科文 马淮钊 程大雨 汪楠 徐晓蕾

鸣谢: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新华社国际部 云南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二十大精神在基层|重庆巫溪: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重庆市巫溪县,冬日暖阳下,漫山遍野的彩叶织就一幅幅美丽油画。

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一片片果园郁郁葱葱,平整宽阔的柏油路两旁,坐落着一座座白砖青瓦的小洋楼。“85后”老板徐春梅正在自家的“四时奶茶”店里忙碌着。

在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徐春梅(左)在自己经营的奶茶店内忙碌。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现在农村和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在农村喝奶茶不再是新鲜事啦。”徐春梅笑着说。

一番忙碌后,徐春梅坐下与记者聊了起来:“以前我在县城和镇上开汉堡店,后来听说龙池村要搞乡村旅游,反复考察后,就把奶茶店开到了村里,生意挺不错的。”

不只是奶茶店,娱乐设施齐全的大型游乐场、能品尝正宗原浆啤酒的啤酒花园等城里有的东西,龙池村也有。

“这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亚于城市,又远离城市的喧嚣,一到节假日就游客爆满,城里人还羡慕我们呢。”通城镇党委书记杜森林说。

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新貌。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我们感到很振奋。”巫溪县委书记李卫东说,这一直是巫溪发展的主攻方向,如今新技术、新业态、新理念正不断涌入农村,农文旅的“协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红池坝镇九坪村,群山之间云雾缭绕,牛羊散见于高山草甸,古朴的民宿点缀其间。

红池坝镇以峡幽水远、风景秀丽的特色,吸引着投资者。镇里打造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业态:装潢精致的现代酒店、抬眼可见星空的露营基地、怀旧色彩的原乡民宿……

“这里的生态‘颜值’真正变现为‘产值’。”红池坝镇党委书记唐庆说,如今,大量城市游客慕名而来,旺季“一房难求”,当地农特产品也借此走出大山、身价倍增。

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九坪村民宿。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九坪村村民段中菊将自家房子改建成“冬菊客栈”,今年夏天收入2万多元。有的客人一住就是半个多月,还跟着她学喂猪、种菜、煮柴火饭……

“我觉得既稀奇又开心,现在农村真不一样了,城里人来了都说,很喜欢这里的田园生活。”段中菊说。

“我们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认识到,报告提出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更高要求。”在李卫东看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是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普惠可及、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还应包括治理科学有序、文化繁荣发展等多重内涵。

巫溪县在9个乡镇试点组建“幸福家园互助会”,通过广泛选树榜样、构建奖惩机制等方式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在龙池村,村民们踊跃加入“幸福家园互助会”,组建起互助小组和公益服务队,协助村委会开展乡村治理,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也有了自己的爱心“对子”。

60岁的独居老人俞大珍长期卧病在床,村里公益服务队知晓后,队员们轮流上门照顾她饮食起居,如今这位老人的健康状况正在好转。“他们经常来照顾我,我不仅身体好些了,也不那么孤独了。”俞大珍感激地说。

杜森林告诉记者,“幸福家园互助会”治理模式实现了“民事民管、民事民办”, 让村民们意识到乡村振兴不只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截至目前,巫溪县共组建“幸福家园互助会”30个,召开院坝议事会200余场,开展各类调解380余起。

“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向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迈进。”李卫东说。

记者:王金涛、赵宇飞、周思宇

编辑:廖翊、王薇

我眼中的公益金 | 擦亮公益底色 四川体彩不负时代的十年答卷

你知道吗?每买一注2元的超级大乐透彩票都有0.72元成为体彩公益金,一张2元的体育彩票的背后都有一股股汇聚成河的能量,在默默支持着社会公益事业。

近年来,在四川,一个个现代化健身场馆拔地而起,一批批运动健儿脱颖而出。“15分钟健身圈”覆盖城乡,全民健身蔚然成风,这都离不开体彩公益金的长期投入与支持。从老人到孩子,从城市到乡村,为老百姓的健康生活谋福利,公益体彩始终“不忘初心,回报社会”。

十年砥砺奋进,十载春华秋实。从2012年到2022年,这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取得非凡成就的十年,也是四川体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更是四川体育强省建设奋进的十年。为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四川体彩出实招谋实效,助力解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能适应广大群众需求等问题,全力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川体彩一直秉承体育彩票“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发行宗旨。这十年,四川体彩累计销售超682亿元,筹集公益金超181亿元。源源不断、与日俱增的公益金被广泛应用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以及补充社保基金、教育助学、法律援助、城乡医疗救助、扶贫、赈灾救灾等多项社会公益事业中。

十年开拓创新

筹集公益金超181亿元

这十年,四川体彩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的公益事业助力全省体育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贡献了非凡的体彩力量。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这十年来,四川体彩累计销售超682亿元,筹集公益金超181亿元。实体渠道突破10000个,依法治彩水平持续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责任彩票建设不断加强,销售渠道类别不断完善,公益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实现27年无事故安全运营。

销售渠道拓宽作为体育彩票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新时代背景下显得至关重要。四川体彩多维度、全方位创新发力。积极探索体彩销售渠道的多样化、多业态、多结构的全新发展模式,持续推进网点形象提档升级工作,为购彩者提供更舒适的购彩环境;不断优化渠道布局,提升网点覆盖率,建立了市、县、镇(乡)全覆盖的实体店销售网络;积极探索行业渠道合作模式,推动不同类型行业的合作和沟通,在红旗超市、天猫、眉山宏远超市等合作的2300余个连锁便利小微渠道网点上线销售,不断填补市场空白区域,为购彩者提供更舒适的购彩体验。2018年,全国首家商业综合体展示体验中心在成都试点建设,2022年,35家商业综合体展示体验中心已在14个市(州)落地开花,覆盖率达到70%,有效提高了体育彩票的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产品创新合作上,也走出了新路子。2019年,四川体彩申报发行了首款成都大运会主题即开型彩票,截至2022年9月,大运会主题即开型彩票在四川累计销售超过2.71亿元,为提升成都大运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示成都魅力和四川形象贡献了体彩力量,被体育总局彩票中心领导评价为地方彩票运营典范。

2021年,四川体彩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体彩中心签订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体彩协同发展框架协议》。2022年1月1日,“巴山蜀水”主题即开型彩票上市销售,截至9月,销售7100余万元。

四川体彩厚植为民情怀,牢记公益彩票定位,紧跟国家发展步伐。从公共体育场馆的援建,到助力全民健身活动,体彩公益金持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1年四川体彩公益金筹集额316624.9566万元,全省各级体育部门共计使用公益金84097.0948万元,主要用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其他体育支出。

十年不忘初心

公益事业遍地开花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城市中的体育公园、全民健身路径,各类体育院校里的训练场馆,甚至小区楼下的健身设施,背后都有一张张中国体育彩票的献力。

近年来,体育彩票公益金广泛用于建设健身广场和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修建了遍布城乡的健身路径,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幸福健康生活指数。全民健身氛围愈加浓厚,群众健身热情日渐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运动中来。

同样,在四川各地,集体育竞赛活动、群众健身、文化交流、休闲娱乐、应急避难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体育中心也少不了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不断汇聚微光,传递温暖。

“感谢体彩公益金把健身器材送到我们家门口,茶余饭后有时间的话都可以出来运动一下,非常方便。”这是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三观社区不少居民的心声。在成都市桂溪生态公园,不少在这锻炼的老年人表示:“地方比较宽敞、空气也好,我们退休工人锻炼身体又有了好地方,感谢体育彩票公益资助的运动场地和健身器械”。同样,由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的桂溪生态公园全民健身路径项目运动场也成了当地足球、篮球运动爱好者们的一个好去处,“我们经常在这里打篮球、踢足球,环境很好,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还能结识不少新朋友,很开心。”

此外,在扶贫助困、助学育人、抗震救灾等社会公益方面,四川体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公益使命。

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为支援灾区,四川体彩捐款50多万元用于震后重建。2019年,出资85万元定向用于武胜县和雷波县的200多名贫困学生,帮助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助其圆学业梦。2020年,为补齐马边彝族自治县体育设施方面的短板,在该县人口相对集中且场地条件具备的村民小组增配体育活动设施,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为马边县攻坚脱贫贡献了体彩力量。2022年“9·5”泸定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泸定县、石棉县分别捐赠40万元抗震救灾款,用于灾后体育场馆重建和体育设施补充,助力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十年来,四川体彩公益金充分体现了“来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发行宗旨,公益金也被广泛应用于民生各领域,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十年追光前行

助力建设体育强省

一张张2元的体育彩票,一份份拳拳爱心。十年来,体育彩票筹集的公益金,为全省体育事业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

2022年8月8日是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也在乐山正式开幕。乐山体育中心作为承办省运会的重要场地和中心城区唯一具有多功能场馆设施的全民健身场所,其改造项目备受大家关注,这其中,体彩公益金扮演着重要支撑角色,为省运会添彩不少。

群众体育要发展,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是龙头。2021年,川渝两地16支队伍200余名网球爱好者参加了成渝双圈网球团体赛,激发了广大网球爱好者的运动热情、“中国体育彩票杯”川渝友好城市气排球巡回邀请赛的举办,为成渝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类赛事活动越来越丰富,西南地区篮球交流赛、奥运争光计划专项资金、四川省“三大球”联赛参赛经费等都有体彩公益金的身影;足球场、室内篮球馆、室内健身房、游泳馆、网球馆与日俱增,这也离不开体彩公益金的长期投入与支持……

在四川各地,充分利用体彩公益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从经费、场地、时间、竞赛、教练指导等方面支持群众体育发展,持续推广举办以社会力量为主的各类活动,为建设体育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育彩票是体育事业的“生命线”。这十年, 52亿元体彩公益金被用于体育强省建设。群众体育实现新突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3年底的0.82平方米提高至2021年底的2.07平方米,2019年以来年均举办县级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7000场(次)以上,平均每年吸引4000万以上人次参与。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四川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夺得世界冠军64个、亚洲冠军56个、全国冠军130个。组织各级体校教练员参加各类培训1.2万余人次,举办省级培训班90余场次,青少年体育取得新发展,举办青少年体育竞赛240余项次,参与人数7万余人次。组织青少年(儿童)冬夏令营活动、亲子活动230余项次,吸引约250万人次参与。

十年虽短,却是极不平凡,成绩斐然的时光,十年很长,始终昂扬着奋发进取的精神。非凡的十年,四川体彩给出了关注民生,扶助民生的答卷,还将继续书写更多华丽篇章,擦亮公益底色,不断为体育强省注入蓬勃动力,为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四川新闻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