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返航中爆炸解体7人全部罹难
对于航天事业的探索和研究,是每个国家应尽的职责所在。每次的探索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因此试验的成功与否都是在所难免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更是其中的经典例子,它的失败是对过去探索的一次转折,也是对航天事业的又一次推动。
哥伦比亚号:返程中从未出事故的飞机
1981年4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执行了代号STS-1的任务,正式开启了太空输送计划。2003年2月它执行了代号STS-107的第28次任务时,于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了联系,不久后在德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发生,机上的7名人员全部葬身火海。
早在18世纪,帆船哥伦比亚号第一次对环绕世界一周航行进行了勘测,为了纪念这只美国籍船只,并为航天飞机命名为哥伦比亚号。它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属的航天飞机之一,是美国的航天飞机机队中第一架正式服役的飞机。在美国多年的航天事业研究中,还未出现过在返航时出现事故的飞机。
哥伦比亚号能装载36吨重的货物,外形像大型的三角翼飞机。机尾装有三个主发动机和一个巨大的推进剂外贮箱。它能借助气动升力作用让其滑行上万公里的距离。在安装时将原本配套的助推火箭拆卸下来,增加了新的助推火箭,在这一拆一装过程中,有关人员的操作对燃料箱的表面材料形成伤害,造成绝缘材料脱落击中航天飞机左翼。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发生。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时,指挥员试图启动推进器进一步修正自己的位置,但这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在休斯顿地面控制中心和哥伦比亚号失去了最终的联系。只见天空中有无数碎裂的小块,在空中划过一条长长的白烟。这是在美国多次的成功发射后,第一次在返程中出现爆裂的飞机。由于技术障碍和航天飞机调配问题的存在,致使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发射升空时间延后到2003年。此号飞机是6个国家共同探讨的结晶,
哥伦比亚号失事:绝缘材料是内伤
2003年,哥伦比亚号发射升空后,在距地面280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收到地面控制中心的绿灯信号后,准备重返地球大气层。到达太平洋上空144公里的位置,这是火箭发动机以每小时27000公里的速度高速运转着。经过大气层后,它开始降落,减缓飞行速度。在飞近新墨西哥上空时,休斯顿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与航天飞机左翼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之间的联系。
由于技术障碍和航天飞机调配问题的存在,致使航天飞机的发射时间延后到2003年。此号飞机是6个国家共同探讨的结晶。事后美国宇航局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进行了分析,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这种增强碳-碳隔热板材料,在飞机返航时,经过剧烈摩擦,温度直线上升,导致致使机翼和机体融化,这是造成整起事故的罪魁祸首。
对于航天飞机失事,另一位研究者表明这不是泡沫材料的问题,他认为是用喷枪在燃料箱外敷设泡沫材料的过程所导致的结果。经委员会的调查,主要还是超高温空气从机体表面缝隙入侵隔热瓦下部四处乱窜,最终造成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解体坠毁,七名宇航员丧生。
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后,最后发生的翻滚显现,和大小碎片的出现,就是左翼前端保护层丢失造成的。使用特殊的材料导致这起飞机的严重失事。告诫了航天研发者,在制造和研究的过程中,要全方位的考虑飞行所出现的问题,所选材料更不能经不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