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给成年人看的童话故事
虽然对《鱿鱼游戏》的争议很大,无论有多么大的争议,都否认不了它是成功的这一事实。我的观点是你不看也不算什么损失,但是你如果是影视或者大众文化的相关从业人员或观察者还是要看的,这里面有需要你去思考的内容。
我认为《鱿鱼游戏》有其成功的内核在。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所能发现的。
儿童化的视觉设计
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简单。整个游戏的设计是儿童式的。包括:儿童游乐场一样饱和鲜明的颜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形状,人偶娃娃、小猪储钱罐、玻璃珠等儿童记忆中的玩具等。
这种简单符号具有极其良好的视觉识别效果,虽然内容是杀戮,但是观者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另外,这种简单并不是真的那么简单,比如这个如同无限上升的游乐园楼梯的场景:
就能够带给丰富的视觉感受,一方面是如入游乐园的放松,另一方面,是成人世界向上攀登的困顿、乏味。同时,这个场景也能让人很自然想到游戏《纪念碑谷》和埃舍尔的超现实主义绘画。这代表的是永无止境。
这个建筑可能也借鉴了西班牙建筑大师Ricardo Bofill 的a Muralla Roja
值得一提的是,Ricardo Bofill 的另一建筑Les Espaces d’abraxes是《饥饿的游戏2》的主要场景
儿童化的游戏内容
整个故事很简单,简单到没有多余的东西,一共就两条线,主角线主要是描写游戏内容和人物的选择。警察的线则是把视角给主角所看不到但是观众所需要的内容。不会像其他同类作品视觉特效或者动作场景给观众分心。
所有的游戏都是简单的儿童游戏。儿童化起到降低观众跨文化的观看障碍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想必是意料之外的。这是设计这场游戏的富豪的心理需求。从弗洛伊德的角度说,是对儿童时期未能满足的愿望的补偿,《公民凯恩》等著名的相关作品不胜枚举。
这个世界,对所有人唯一公平的是死亡。富人不满意这种公平,于是可以去做器官移植,可以买别人去死,可以去看别人以生命来为筹码来缅怀童年的美好时刻。
为什么童年是美好的,因为他要的很简单,不像成人那样人生八苦。赌场里面轮盘赌、老虎机等等也是简单的。人的残暴、冒险与对问题的不需要复杂思考的即时反馈根植于人类的基因。这是为了应对采集狩猎时期人们所需要的冒险和团队合作。即时反应和深度思考分别处于大脑的不同区域。
简单的人物性格
剧中人物性格都是相当好理解的。游戏的组织者对参加者有所选择。虽然有社会的原因,但是参加者欠下数亿韩元的债务,走投无路,大部分有自己性格能力的原因,否则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参与这种生存概率极小的游戏。大体而言,人物有以下特点:在正常环境压力下,对陌生人警惕、敌意多一些,对熟人友好多一些。极端环境下,你死我活的情况则会背后捅刀。
比如男主人公的发小,出身贫寒,考上名校,毕业后到证券公司上班,算是鲤鱼跃龙门,受到别人的羡慕,但是看到花花世界,还是要急于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挪用公款炒期货。从岛上出来,看到那位巴基斯坦哥们没钱打车,就给了他路费。但是两个人只能活一个的游戏时,就欺骗了他。
比如男主人公,公司裁员失业,干小买卖失败,只能去做代驾。在穷困的情况下,偷妈妈的钱赌马。期望这种期望为负的游戏改变命运就是不聪明的人。但是他本性不坏,能帮别人就帮别人,也不愿害人。最后结尾给了他升华一样,倒是和前面的人设不符,本来可以没有,但是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下一部留的尾巴。其他部分他的行为逻辑是很好理解的,他不愿看到别人死,有时能有热血冲动,迫不得已的时候也是优先自保。
逃北的妹子和巴基斯坦的小哥倒是纯被命运所逼,是剧中没有多少性格缺点的人。
剧中的一大特色,观众能够代入不同人的选择,剧中人物是有缺点的普通人,观众也是。
富豪们符号化,因为没用塑造的必要。唯一塑造的是喜欢亲身参与游戏的隐藏富豪。他看来不适什么坏人,甚至给了主角生的机会。
因为富豪们无论再吃人不吐骨头,但是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有欲望的普通人啊,也不觉得穷人的苦难有自己的错。
简单的隐喻
如果想要挖掘故事隐喻,每个人还是能够发现的。就因为隐喻对观众来说如此明显,我也不需要多说。只不过那些骂韩国是财阀控制的,脑子有点简单。
对于游戏设计者来说,游戏是民主的:
公平的:
但是,游戏最终只有一个人能活。任你智谋还是勇武,活下来的概率都极小。这是各项能力、性格与运气的综合概率游戏。主角能够活下来,有运气的因素,有灵机一动,但主要的还是由于主动靠近BOSS这一本能的善良。
唯一描写现实世界的一集叫作“地狱”,他们为何宁愿去参加这九死一生的游戏,是因为现实中更无活路。他们大都负债几亿韩元,折合百万人民币,使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这个故事引起共鸣很大程度上因为疫情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不过根据大热剧集大多虎头蛇尾的特点,对下一季能否成功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