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战火英雄2中文无敌版(经典战争影片战火中的青春:根据一个女战斗英雄真实故事改编)

导读 战火英雄2中文无敌版文章列表:1、经典战争影片战火中的青春:根据一个女战斗英雄真实故事改编2、英雄连3北非战役试玩:那天夜里,我和盟军打了一仗3、英雄的生命开鲜花4、1993年

战火英雄2中文无敌版文章列表:

战火英雄2中文无敌版(经典战争影片战火中的青春:根据一个女战斗英雄真实故事改编)

经典战争影片战火中的青春:根据一个女战斗英雄真实故事改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拍摄了许多部青年题材的优秀影片,热情讴歌了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展示了青年人在战斗、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精神风貌和青春情怀,使更多的青年人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经典影片。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战争影片《战火中的青春》,导演王炎,主演王苏娅(副排长高山)、庞学勤(排长雷振林)、张辉(连长)、林农(团长)等。影片根据陆柱国同名小说改编,讲述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烈士的女儿、区小队长高山,女扮男装参加人民解放军的故事。

高山被上级派到青年英雄排担任副排长,排长雷振林见高山年轻且身材矮小,大失所望,心里有几分看不起她。但细致、机警,又坚持原则的高山逐渐得到全排的认同。雷振林有个人英雄主义,战斗中经常涉险冒进,高山直言相劝,但雷振林并不接受。一次战斗中,雷振林因好胜被敌人包围,情势危险、后悔莫及。高山冒着生命危险,将雷振林救出,自己却身负重伤。雷振林代表全排战士探望高山,得知她原来一直女扮男装,震惊之余,由衷感到钦佩。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人民解放军仗越打越大,青年英雄排跟随大部队参加更大的战斗。雷振林将心爱的指挥刀送给前来送行的高山,高山深情地叮嘱雷振林:“常写信来,我等着你的胜利消息……”

《战火中的青春》剧照:雷振林(庞学勤饰)和高山(王苏娅饰)

影片以传奇性的情节,轻松愉快的喜剧格调,展示了解放战争中期的战斗生活场景,塑造了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高山和排长雷振林两个青年革命军人的英雄形象。影片洋溢着一同出生入死的青年军人之间纯真的战友情、同志情和朦朦胧胧的爱情,影片放映后引起很大反响。

《战火中的青春》片段

这部影片故事的原型,即真实版的高山,名叫郭俊卿,14岁那年,为替父报仇,隐瞒性别、虚报年龄,女扮男装参加解放军,共立战功8次。战火,让郭俊卿历练成长,成为一名钢铁战士。

1950年4月,郭俊卿因病到医院治疗,医生发现了她的“女儿身”,并如实向部队通报了情况。这是一个惊人的消息,部队首长立即放下手上的事,赶到医院核实。郭俊卿自知难以再瞒,她躺在病床上,第一次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流下了泪水,向首长讲诉了身世和隐情。军长贺晋年得知郭俊卿女扮男装后说:“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这一年,郭俊卿19岁。

郭俊卿(前排左三)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与战斗英雄代表合影,这是郭俊卿第一次穿上裙子(50式女夏服)。

1950年9月郭俊卿到北京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被授予“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见。朱德总司令拉着她的手说:“你是当代军中花木兰。”朱总司令与战斗英雄代表合影时,特地把她安排在自己身旁。会后,郭俊卿的事迹得到了广泛宣传。

朱总司令与郭俊卿

后来,根据组织的安排,郭俊卿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山东省曹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1983年9月23日,这位传奇英雄于南京病逝,葬于常州市烈士陵园,年仅52岁。新华社发布讣告,称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2009年,郭俊卿与刘胡兰、向警予、江竹筠、赵一曼等女英模一道,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战火中的青春》导演王炎:1922年生于山东烟台,1937年入八路军总部鲁艺实验剧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后任八路军一二○师战斗剧社、延安西北电影工学队、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1954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编导的影片有《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扮演高山的王苏娅:1938年生于北京,满族。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少年艺术队、战斗文工团和西南军区文工团任舞蹈、歌剧演员。1954年在电影《猛河的黎明》中担任女主角。1955年调昆明部队歌舞团。195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1958年毕业后任云南省话剧团演员。

王苏娅

1959年,王苏娅主演影片《战火中的青春》受到好评。为拍摄影片,王苏娅剪去心爱的长发,成了“假小子”,为此她整天哭哭啼啼,扮演雷振林的庞学勤于是买来糖果哄她,才使她破涕为笑……同年王苏娅还出演了《五朵金花》炼钢厂金花。1974年后,又参加了《海霞》《海上明珠》《七月流火》《海上生明月》等影片的拍摄。她出演的角色以强悍、泼辣著称。如《五朵金花》中的炼钢厂金花、《战火中的青春》中的高山、《海霞》中的阿洪嫂等。

王苏娅在《战火中的青春》饰演高山

扮演雷振林的庞学勤:江苏省阜东县人,1929年出生。1944年,15岁的他投身革命,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苏北军区文工团演员,曾随军南下,挺进大别山,参加过淮海战役。他在部队当过文化教员、文工团员、炮兵连指导员。1952年进入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班学习。1954年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1971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

庞学勤在《战火中的青春》饰演雷振林

庞学勤的代表作品有《边寨烽火》《战火中的青春》《甲午风云》《兵临城下》《古刹钟声》《烈火中永生》等。他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活跃于中国影坛上的一位独具风貌的“正派小生”。1962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电影22大明星。

影片《战火中的青春》里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就是《战斗进行曲》。这首歌原本创作于解放战争初期的1946年,作词韩塞,作曲佩之(原名王佩之)。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藐视敌人,对胜利充满信心的豪情,传唱至今。

1946年6月,蒋介石纠结158万兵力向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解放军沉着应战,8个月歼灭敌军70余万人。这首《战斗进行曲》诞生在解放军战略防御阶段的1946年10月。与此前抗战时期大多数军歌的凝重、威武不同,这首歌轻快、活泼,以战士的口吻唱出了解放军的高昂士气与必胜信念。歌曲一推出就得到了我军广大指战员的喜爱,由于第一句是“我擦好了三八枪”,许多战士干脆就把它叫做《我擦好了三八枪》。这首歌与同一时期另一首充满战斗精神的歌曲《说打就打》成为解放战争流传最广的军歌,也是我军保留的队列歌曲。

解放战争结束后,作为弘扬战斗精神的歌曲,《战斗进行曲》仍继续传唱,曾出现在许多音乐出版物中,并被多次演出和录音,还被改编成手风琴曲、木琴曲、钢琴曲等多种器乐曲。1959年作为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中的插曲,长影乐团演唱,领唱李世荣。在同年10月出版的《解放战争时期歌曲选集》中,《战斗进行曲》的曲谱又作了一些改动。改动后的《战斗进行曲》更有弹性,更活泼、更跳跃,也更具有战斗性。

1970年2月1日,《战斗进行曲》和《大刀进行曲》等5首革命历史歌曲作为推广歌曲,一起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并由中央乐团演唱灌制了唱片,从而再次在全军乃至全国传唱,并从此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1970年《战斗进行曲》唱片

影片《战火中的青春》所描述的战争年代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是《战斗进行曲》所弘扬的战斗精神永远与军队相伴相随!

歌曲《战斗进行曲》

(作者系军史专家)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作者:徐平

编辑:霍雨佳

英雄连3北非战役试玩:那天夜里,我和盟军打了一仗

1941年,兵锋正盛的纳粹德国染指北非,十万德军挥师南下,兵锋直指昔兰尼加。隆美尔元帅一代天骄,在他的带领下,德军和意军这两支作战风格截然不同的队伍紧紧凝结在了一起,其装甲攻势之凌厉、兵种配合之娴熟令人侧目,打的英军防不胜防。

受世嘉官方的邀请,我有幸在不久前参加了《英雄连3》的线上媒体活动,而这次试玩和展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轴心国方面的新阵营“北非军团”,正是这支由德军和意军所组成的劲旅。

不义联盟

在那个战火四起的年代,能将两支来自不同国家,文化、信念和作战方式均有较大差异的军队,打造成一头凶悍无比的战争猛兽并非易事。可一旦有人能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这两支军队便会用各自所擅长的方式,狠狠地咬向对手。

在炎炎烈日下,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神出鬼没的“北非军团”让盟军头疼不已。

现如今,能借得一代名将的东风,在《英雄连3》中指挥这样一支特色独具的部队,对我而言无疑是一番弥足珍贵的体验。

本次试玩内容仅为“北非军团”战役的一关,流程约为30分钟,所以我并未体验到该阵营的所有单位。以下有关阵营定位和单位强度的内容,均为我基于个人游戏经验做出的判断,至于“北非军团”在多人对战中的具体表现,还得等到游戏发售后才能下结论。

首先,“北非军团”在前两部《英雄连》作品中并未出现,有着大量的新单位、新机制以及新战术供我探索游玩。其次,指挥一支“联军部队”作战,能够更为明显的感受到协同配合的爽快感觉。

在前作《英雄连2》中,我的主力阵营是东线德军,每天下班后前往“汉堡港”与喀秋莎对炸,潜入“利恩森林”与科曼德肉搏便是我最大的乐趣,对于东线德那军“结硬寨,打呆仗”的基本打法早已烂熟于心。可当我在《英雄连3》里以同样的方式指挥作战时,这一屡试不爽的招数却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广阔的沙漠地带易守难攻,凭我一己之力无法看住每个方向。

《刘子·兵术》中有云:“兵无成势,水无定形,观形而运奇,随势而应变。”想要在这种缺乏掩体的沙漠中展开防守并非易事,但大量的开阔地却为装甲部队的机动提供了优秀的条件。

而以大量轻、中甲为部队核心的北非军团,恰恰就是这样一支奇兵。

德军的三号坦克造价平滑,性能均衡,配合能抗能打的装甲掷弹兵,能够很好的支撑起战线的强度;而三号突击炮D型的优势在于火力,一发榴弹下去便能将敌方步兵砸的七零八落。

北非军团的这些德军装甲,就像是一把灵活的短刀,拿装甲贫瘠的它们去和敌人的长枪大棒对拼或许占不到什么优势,但当我将他们集中起来,狠狠的扎向盟军部队的背后或侧翼时,便能迅速冲散敌方防线。

到了这时,就该意大利部队大开杀戒了。

意军LC/40轻坦装甲孱弱,但能跑能打,可以快速抵达战场上的任意位置,升级喷火器后清理敌方的步兵集群的速度更加大有提升。至于意大利爆破营,则是巷战和肉搏战中的一把好手,只要瞅准敌军机枪射界的死角,或是利用烟雾弹制造一些视障区域,他们便能乘机一拥而上,用喷火器和MP40冲锋枪给敌军步兵放血。

当具有一定抗线和袭扰能力的德军和专注近战与突破的意军加以配合时,北非军团强大的进攻能力才能得以彰显。尽管这次媒体活动中的试玩关卡并没有放出北非军团的全部单位,我也没能体验到一直心心念念的多人对战,但这种“一加一大于二”的化学反应,仍让我感到惊喜不已。

根据我的经验判断,这支极具侵略性的机械化部队,应该能和更加偏向于防御和消耗的“德国国防军”阵营形成互补,就像《英雄连2》里的“东线德军”和“西线德军”的组合那样,在多人对战中发挥出十足的威力。

游戏与历史

除了德军和意军之间的配合外,另一个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是游戏在“还原历史”方面所做出的细致考量。

无论是之前A测中出现过的英军、美军和德国国防军,还是这次所展示的北非军团,目前游戏中所披露出的单位,均在历史上的北非战场有出现过。就连坦克的涂装印花、士兵的武器装束,都与时间线相吻合。

《英雄连3》并不像《战地5》那样,拥有一大堆“穿越”的武器装备

如果仅仅是这种程度的考究,其实并不足以称奇,真正难能可贵的是,“水雷社”竟将这些历史细节完美融入到了阵营特色中。

比如,历史上隆美尔在北非作战时,地中海就始终处于英军的控制之下,所以“后勤不济”便是迟滞他机械化部队推进速度的元凶。而游戏中北非军团的步兵单位,均可坐在坦克上伴随机动,这一设计既符合游戏里“快速突击”的阵营特性,又和历史上缺乏步兵运输载具的北非德军做法相吻合。

历史上北非军团“步兵搭乘坦克”的现象相当普遍

除了后勤问题外,当时困扰非洲军团的还有北非沙漠的高温所带来的机械故障。那时的士兵们不仅要承受烈日的炙烤,还得自己动手修理坦克和装甲车。针对这一点,《英雄连3》赋予了北非军团的大部分步兵单位“维修”技能,还回归了一代中那兼具维修和恢复装甲残骸功能的“维修车”。

游戏中的Famo维修卡车

历史上的北非德军,正利用维修车修理虎式坦克

而当年隆美尔在北非重镇“萨卢姆”,将八十八毫米的Flak 36防空炮放平打坦克的壮举,也很好的表现到了《英雄连3》里。在试玩过程中,那能被欧宝305卡车牵引布置到关键位置的“八八炮”,是我麾下的反甲支柱,它能像刀子切黄油那般对盟军坦克进行“降维打击”,是我用来防御和设伏的不二之选。

这一系列结合历史所做出的设计,不仅丰富了玩家的对敌手段和战术选择,更是为游戏带来了极强的历史代入感。听着战机的嘶吼和炮弹的呼啸,看着坦克履带扬起的滚滚黄沙,屏幕前的我仿佛真的置身于炮火纷飞的北非沙漠中,指挥着一支军队展开搏杀。

《英雄连》的魅力,尽在于此。

总评

回想起当时同事告诉我《英雄连3》即将发售的消息时,我激动的几乎快要跳起来。在这样一个RTS日渐式微的年代,“水雷社”能够不忘初心,将这一系列坚持做下去实属不易,而这次“北非军团”的展示,更是让我对《英雄连3》的多人对战充满期待。

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这次的媒体试玩和对“水雷社”的采访,我看到了《英雄连3》玩法上的创新和技术上的进步,也对游戏目前的完成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希望它能早早早早一些与我们见面!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位哲学家说:“为国献身的英雄,是将生命价值发挥到顶点的人。”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这样的英雄,灿若群星;这样的生命,光昭日月。

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以身堵枪眼,壮烈牺牲。黄妈妈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在自家院子里种下一棵梨树,想儿子了,就在树下念叨几句。之后,她又把最小的儿子黄继恕送到了朝鲜战场,并嘱咐道:“你哥没做完的事情,你替他去完成。”

胜利归国前,黄继恕特意来到哥哥牺牲的地方,捧起一把土,哽咽地说:“我要回国了,妈让我把你带回家。”回到家,黄妈妈用颤抖的手接过这捧夹杂着弹片的泥土,小心翼翼地培在梨树根下,并对在场的家人说:“从今天起,咱们黄家要立个家规,不管男女,只要到了年龄,就必须参军,保家卫国。”

如今,在梨树下长大的黄家子孙,已有16人参军入伍。年年岁岁梨花开,逝去的英雄再也回不来,但“英雄的生命开鲜花”,黄继光的精神早已化为火种在黄家代代传承,化作一个个“黄继光”、一支支“黄继光连”,赓续红色基因,争当英雄传人。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生命如蜡烛,价值如灯光。生命是有限的,价值是无限的。生命是一条线段,价值是一条延长线。生命可以终止,而价值不会消失,如日月之恒,光照千秋。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并不知道革命能否成功,甚至到死也没有看到一个光明的未来,但他们坚信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英雄的生命在革命中冶炼,价值在革命中体现,精神在革命中发光,“宛如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走向刑场的路上,赤脚踏着满地的鲜血回眸一笑,从容赴死的身影让人泪目——生时少年,死时少年;生于黑暗,留下光明。“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如今,以二位烈士命名的“延乔路”,路牌下堆满鲜花,尽头直通“繁华大道”。这是英雄生命绽放的繁荣之花,这是英雄精神铺就的奋进之路。

“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的有价值。”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即使走向终点,但使命仍在肩上,信仰仍在胸中,毅然拼尽最后一把力,流尽最后一滴血,做一束光照亮前路,做一团火点燃希望。王孝和烈士就义前写下血书:“有正义的人士们!祝你们身体健康!为‘正义’而继续斗争下去!前途是光明的!那光明正在向大家招手呢!只待大家努力奋斗!”地下党员李白牺牲前乐观地对妻子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待革命彻底胜利后,你和孩子以及全国人民都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那该有多好啊!”活得顶天立地,死得感天动地,这样的生命价值高于天、重如山,发挥到了顶点,燃烧到了极致。

有评论说:“《觉醒年代》有续集吗?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走过风雨飘摇的岁月,走进家国安宁的年代,远离了硝烟战火,没有了刀枪压颈,但英雄生命绽放的鲜花依然香飘大地,沁人心脾。一代代共产党人继承先烈遗志,视国事大于家事,视使命重于生命,视大我高于小我,就算如流星陨落,也要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出最后一道亮光。

生命有限,奋斗不止。“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的铿锵誓言,也是他矢志报国的人生写照。“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即便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的肺腑之言,也是他治病救人的庄严承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论是雷锋、张超,还是焦裕禄、孔繁森;无论是钱学森、孙家栋,还是黄文秀、黄大年……他们的生命有长有短,但一样的怒放,一样的精彩,似火红的太阳,炽热灿烂;似奔腾的江河,生生不息。

有一首赞美汗血宝马的诗句:“生命不停地自燃,流尽最后一滴血,用筋骨还飞奔一千里。”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拉伸它的宽度,提升它的高度。无论年龄大小,无论何种岗位,只要将能量释放到极致,将潜力发挥到极限,将意志拼搏到极点,就一定可以获得人生价值的“最大值”。

(王庆文 栾新伟)

来源: 解放军报

1993年杨虎城遗孀去世,临终前提一违规请求,陕西政府:批准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

1993年的冬末,八十九岁的张蕙兰最终还是没能抗过病痛的折磨,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弥留之际,她用颤巍巍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遗愿:希望去世后可以葬在丈夫杨虎城的身边。

张蕙兰的子女们都知道,烈士家属死后是不被允许埋在烈士陵园的。但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子女们还是慎重地向陕西政府提出了这项“违规”请求。

没过多久,陕西政府便同意了这一请求,那么,陕西政府为什么会为张蕙兰破例呢?她的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十五岁的小媳妇

张蕙兰是陕西蒲城孙镇人,父亲张养清是一名中医,家里开着一间不大不小的药铺。

(张蕙兰)

杨虎城的母亲孙一莲也是孙镇人,后来嫁到了离娘家有十公里远的甘北村,然后生下了杨虎城。

长大后的杨虎城很早就加入到革命队伍,还曾在张养清的药铺里处理过伤口,二人因此结下莫逆之交。

1914年,已经退伍返家一年的杨虎城,因为召集村民打死恶霸李桢,惹怒了与李桢有腌臜事的官府,被迫离家。

杨虎城的离开给孙一莲带来了不小的打击,身体骤然倒下,不得已回到了娘家养心修身。

张养清得知孙一莲的情况后,时不时会抓点药来看望,和孙一莲聊聊天。

但毕竟张养清是一位男子,而且还要忙着药铺的事情,因此,后来他就让自己的闺女张蕙兰代替他去给孙一莲送药。

十几岁的小姑娘正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时候,且张蕙兰乖巧能干,孙一莲对张蕙兰极其喜欢。

一日,孙一莲与家人闲聊提起张蕙兰,满口称赞:要是蕙兰能做我的儿媳妇就好了。

不知怎么的这句话就传到了张养清的耳朵里,张养清本就很欣赏杨虎城,能亲上加亲自然是锦上添花。

1916年,张养清就将懵懂的张蕙兰送到了杨家,并对孙一莲说:当不成媳妇也可以当个女儿,实在不行是个丫鬟也成。

凭着孙一莲对张蕙兰的喜欢,怎么可能委屈她做个丫鬟呢。

次年,孙一莲让小儿子杨茂三将已经成为了陕西靖国军左翼军支队司令的杨虎城喊回了家。

(杨虎城)

杨虎城怎么也没有想到母亲会找来一个比自己小了11岁的媳妇,况且他已经有了一位妻子:罗佩兰。

杨虎城与罗佩兰于1916年成为夫妻,正处于新婚时期。

而对于张蕙兰这门母亲单方面认同的婚事,起初杨虎城的坚决拒绝的。

但杨虎城低估了母亲对张蕙兰的喜爱,也没有想到张养清即便知道自己已经娶妻,仍然愿意将小女儿嫁过来。

面对母亲和好友的执念,无可奈何的他只好娶了张蕙兰。

1919年,年仅15岁的张蕙兰嫁给了26岁的杨虎城。

(杨虎城和张蕙兰)

婚后,杨虎城还不太能将张蕙兰当做妻子来对待,加上战事吃紧,两个人并没有相处多久,杨虎城就回到了部队。

带着“情敌”找丈夫

回到部队的杨虎城本想继续带着罗佩兰奔波于战火之中,但不料罗佩兰怀孕了。

同时,杨虎城也接到了上级命令:尽快带领部队抵达陕北榆林。

有孕的罗佩兰自然不可能跟着部队前往榆林,思前想后,杨虎城决定将罗佩兰送回老家,拜托张蕙兰照顾。

身为杨虎城的母亲,孙一莲自然很是高兴怀着孕的罗佩兰的到来,但另一方面,她也很担心罗佩兰与张蕙兰之间是否可以和平相处。

实际情况是,张蕙兰对罗佩兰的到来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还与孙一莲一样很是欢迎。

罗佩兰一进家门,张蕙兰就请她上座,并按照旧礼敬茶:姐姐,请喝茶。

(罗佩兰)

张蕙兰的态度显然也是出乎罗佩兰的意料,一时之间愣住了,还是孙一莲在一旁提醒,罗佩兰才接过了这杯改口茶。

罗佩兰的整个孕期都是在张蕙兰的精心照顾下度过的。

1922年的最后一个月的中旬,罗佩兰顺利生下了她与杨虎城的第一个儿子。

家里每个人都非常开心,第一时间就写信给杨虎城。

十二天后,得知罗佩兰安全产子的杨虎城往家里寄了信,为自己的长子取名为杨拯民。

两年后,杨虎城从家书中得知杨拯民已经会开口叫爸爸了,心潮澎湃的他迫切希望能见一见儿子。

想着儿子自出生还没有见过爸爸,罗佩兰便想随了杨虎城的意,带着儿子去找他。

但那时的蒲城北面的多个县城具在北洋军阀的管制下,且通往榆林的路上要途径延安、绥德、米脂等多有土匪的地方。

仅凭罗佩兰母子二人是不可能见到杨虎城的,这时张蕙兰就站了出来,提出陪同。

将家里的事物安顿好后,张蕙兰带着罗佩兰和杨拯民出发了。

别看张蕙兰未曾出过远门,但她也是极其的心思缜密和胆大。张蕙兰想着既然北面之路多危险,那就绕道而行。

两个女人加上一个稚儿先是向东到达山西,然后从韩城禹口接着东行到晋南。

再顺着汾河北上,途径太原等地,最后顺利进入榆林。

罗佩兰母子在张蕙兰的照顾下耗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平安见到了杨虎城。

(罗佩兰)

见到儿子的杨虎城在激动之余也不忘向张蕙兰表达了谢意。

毕竟,如果这两年来罗佩兰母子没有张蕙兰的照顾和陪伴,杨虎城也不会没有后顾之忧坚守在阵地上。

在榆林待了没几天,张蕙兰便向杨虎城提出了辞行。

虽然杨虎城有挽留张蕙兰,但她的心里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在老家的婆婆孙一莲。

随后在杨虎城安排的两位士兵的护送下,张蕙兰回到了蒲城。

我守家,你守国

两年后,罗佩兰再次怀孕。

与大儿子杨拯民出生时的情况不同,这一胎,罗佩兰是在跟着部队转战关中的路上生下的。

女儿杨拯坤的出生让罗佩兰元气大伤,身体一下子垮掉。见此,杨虎城只能忍痛将罗佩兰母子三人留在了三原县东里堡。

不幸的是,罗佩兰被确诊为传染性极强的肺结核。为了不让儿子杨拯民被传染上,罗佩兰将其送回蒲城,再次由张蕙兰照看。

说来张蕙兰的生活也是充满了苦涩,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两年,就得逼着自己带着这一老一小躲避追捕。

1926年的春天,杨虎城带着五千人冲进了西安城区,与驻守在此地的陕西督办李虎臣一同抵抗刘镇华的十万镇嵩军。

有杨虎城和李虎臣坐镇的西安并不是那么好拿下的。

为了赢得胜利,刘镇华派出人手在杨虎城的老家大肆搜索孙一莲和杨拯民的踪影,但始终是无功而返。

因为张蕙兰早已带着二人来到三原县东里堡,与罗佩兰汇合。

令张蕙兰痛心的是,罗佩兰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咳出来的全是血,感觉随时都会离去。

而罗佩兰认为,东里堡仍然不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

罗佩兰对张蕙兰说:拯坤太小,我将她送去了一户村民家。你带着婆婆和拯民继续跑,越远越好。

至于我,你就别管了。真有那一刻,我会自行了解,绝不拖虎城后腿。

对于罗佩兰的病情,张蕙兰无能为力,她能做的,就是听从罗佩兰的建议,带着婆婆和杨拯民继续东躲西藏。

10月份,苦苦死守在西安的杨虎城终于等来了冯玉祥、于右任的支援,胜利就在眼前。

(于右任)

张蕙兰带着祖孙二人又回到了东里堡,四岁的杨拯民还不知道,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罗佩兰。

一日,罗佩兰无意间听到镇嵩军在西安城外垒砌炮台,准备最后一搏的消息。

罗佩兰十分担心还在城里的杨虎城,情绪一波动过头便昏了过去。

醒来的罗佩兰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她撑着一口气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张蕙兰后,便断了气。

11月27日,西安历时八个多月终于安全了。但这一战,西安城中的荷花池里出现了三万多具无土覆盖的尸骨。

在悼念完英魂后,无颜面对西安人民的杨虎城带着参谋曹润华和两名勤务兵隐居在富平县的一个朋友家里。

杨虎城的“消失”引起了两方人的注意。一方是久久等待杨虎城归来的家人,一方是仍旧需要杨虎城上阵杀敌的国民党政府。

为了让杨虎城献身,国民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下令:所有报社必须报道罗佩兰去世和杨虎城母亲寻儿的文章。

果不其然,在罗佩兰的葬礼上,穿着黑袍的杨虎城出现了,不可置信的扑倒在棺材上,悔恨不绝。

于右任也参与了这次葬礼,但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杨虎城回到部队里。

因而他送去的挽联上写着:“有灵为我促杨虎,多难思君吊罗兰。”

葬礼结束后,杨虎城再次陷入纠结中,国家需要他,亲人也需要他,他哪一方都割舍不下。

且杨虎城心中还压着一块大石头,那就是如果他再次加入到战争中,能否确保西安那三万尸骨的悲剧不再发生?

罗佩兰已经去世,各种烦心事堆在一块的杨虎城只能找张蕙兰吐露忧思。

杨虎城本以为张蕙兰给不到他什么有用的建议,却没成想张蕙兰的一番话让他茅塞顿开。

张蕙兰在明白杨虎城的心事后,哭着说:是我爹看错了人,以为你是个英雄,其实是个懦夫!

你让那三万牺牲的人知道了会不会心寒,我们娘几个四处颠簸不也是为了让你安心打仗?

是我嘴笨,如果佩兰姐还活着就好了,她两三句就能说透你。

张蕙兰的这一番话字字砸在了杨虎城的心坎上,他似乎第一次认识了眼前这位与之相处不多的妻子。

不堪承受的多重打击

1927年,杨虎城成为了国民军第十军军长,在这里他认识了在十军做宣传工作的谢葆真。

彼此欣赏的两个人很快陷入热恋,且相识不足一年便在安徽太和结了婚,婚后不久谢葆真生下了杨虎城第二个儿子杨拯亚。

但这个儿子在出生不久后,就因为杨虎城的部队调动,在转移过程中被留在了南京,托付给了杨虎城的一位胡姓部下照看。

到了1929年,杨虎城的工作重心又转移到了胶东地区。而此时在东里堡的张蕙兰等人正处于四周都是土匪的危险中。

为了安全起见,张蕙兰一行人只好决定离开潼关去依靠杨虎城。

而孙一莲年事已高,不宜再经历长途奔波,与小儿子杨茂三转去投奔亲戚。

当张蕙兰带着两个孩子来到莒县,站在杨虎城面前时,双方都十分激动。

对于谢葆真的出现,张蕙兰仍然没有丝毫意见,因为她看得出谢葆真将杨虎城照顾的很好,这就足够了。

张蕙兰在莒县住了十来天后,杨虎城决定让副军长、参谋长外出考察。

因想着张蕙兰和拯民、拯坤都还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国家,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带上这母子三人好好享受一番。

但在那个战争四起的年代里,张蕙兰哪里能安安心心的享福呢?

张蕙兰一行人先去的南京,她听闻谢葆真的第一个孩子因着杨虎城工作繁忙的缘故,还一直被寄养在这里,就想着去看一眼。

没成想看到了一个高烧不退、患上白喉的可怜小娃,张蕙兰的心都要碎了。

张蕙兰在医院不眠不休照顾了杨拯亚好几天,但这个孩子还是逃不过夭折的命运。

张蕙兰再伤心也还是不能耽误一行人的进程,快速收拾好心情后,张蕙兰和孩子们来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们又差点遭到了抢劫,出于安全考虑,一行人再次转移,去到了杭州。

恰巧赶上了杭州进入雨季,自小在干燥的北方长大的拯民适应不了湿润的环境,居然感染了肺部。

张蕙兰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回去找杨虎城,夫妻二人一起将拯民送到青岛治病。

张蕙兰要照顾生病的拯民,就难以分心照顾拯坤,杨虎城便将拯坤交给谢葆真看护,而他自己必须立刻投入到战斗中。

九月,杨虎城需率部队移防到河南南阳,带着女儿拯坤终究不方便,且拯民的健康已经稳定,便将拯坤又送到了青岛。

1930年冬季,杨虎城在西安暂时稳定了下来,且与谢葆真又有了他的第二个儿子杨拯中。

杨虎城认为是时候将张蕙兰母子三人接到西安过安稳日子了。

1931年初,张蕙兰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西安,在长巷公馆住了下来。

次年,张蕙兰终于在与杨虎城结婚十三年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是杨虎城的第三个儿子杨拯仁。

可惜,随着1936年西安事变的发生,杨虎城的的母亲被敌人掠去,虽然救了回来,但身心到底受到了磋磨。

而在西安事变结束后,杨虎城的心脏经过长时间的负荷也发出了危险信号。

此时,谢葆真正和拯民、拯中在北平忙着俩孩子上学的事情,家里能顶事的就只有张蕙兰一人。

于是,忙着照顾杨虎城的她却忽视了亲生儿子拯仁的健康。

等张蕙兰抽出精力去关注拯仁时,才猛然发现5岁的拯仁得了猩红热。

(猩红热症状)

即便拯民特意从北平赶回来,以最快的速度将弟弟送往医院,但还是为时已晚。

张蕙兰彻底扛不住了,儿子的去世让她精神村乱,意识恍惚。

面对日渐消瘦的张蕙兰,让铁骨铮铮的杨虎城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西安的医疗条件有限,为了让张蕙兰恢复健康,杨虎城决定让大儿子拯民带着张蕙兰去北平看病,同去的还有大女儿拯坤。

而他则因为工作上的原因,不得不带着谢葆真和二儿子拯中离开中国。

此次一别,就是天人永隔。

重新振作,义举感天动地

1937年发生了七七事变,北平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尽管张蕙兰仍旧没有痊愈,但拯民还是决定带着母亲和妹妹回到西安。

有一天,拯民拿着报纸高兴地对张蕙兰说:全国都抗战啦!

张蕙兰一听到打仗的消息,奇迹般的清醒过来,忙问拯民:你爹呢?新娘(谢葆真)呢?

拯民告诉她杨虎城带着谢葆真和杨拯中出国了,很快就能回来了。得到答案的张蕙兰安下了心。

后来她又得知谢葆真在出国前曾将四个女儿寄养在娘家里,便陆陆续续将其接到了自己的身边,静静等待全家人团聚的那一天。

然而,张蕙兰终究没能等到杨虎城抗战胜利归来。

杨虎城一行人一回国便被国民党控制住,关进了牢里。

1949年9月17日,杨虎城被杀害于重庆。

随他一同被害的还有谢葆真、杨拯中以及八年前在牢中出生的女儿杨拯贵。

骤然失去四个亲人的张蕙兰在伤痛欲绝中再次病发,但这一次,张蕙兰凭着一股难以消磨的意念再次清醒过来。

张蕙兰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杨虎城建一座陵园。选来选去,她最终在长安县韦曲乡杜公祠西侧买下了七亩地。

从1950年开始,到1956年结束,修路、种树、挖排水沟、立碑等等诸多事宜,几乎都是张蕙兰一人在支撑。

建成杨虎城陵园后,时间就来到了西安事变二十周年,张蕙兰决定将这陵园移交给政府管理,最后名字变更为“杨虎城烈士陵园”。

除了建立丈夫的陵园,张蕙兰的后半生大都从事着公益事业。

不仅为支持抗美援朝购买公债,还出钱创办了托儿所,向图书馆捐赠杨虎城生前收集的四库全书。

张蕙兰的种种善举得到了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多位中央同志的关注与关心,也被西安当地人民大为赞颂。

此后,张蕙兰还多次被推举为西安人大代表,担任过西安和陕西的政协委员,一如既往的为中国、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终点。

结束语

张蕙兰这一生劳心劳累,作为杨虎城三位夫人中与之相处时间最少的那一位,她并没有感受到很多来自丈夫的宠爱。

但这位心怀国家的女人并没有任何怨言。亲子、丈夫、姐妹的相继离世,也并没有将她打垮。

张蕙兰就像是军嫂的典型代表,所有的苦自己咽下,只为支持丈夫心无旁骛为国效力。

张蕙兰的贡献不比她的丈夫杨虎城的小,且杨虎城陵园本就是由她一手打造的,陕西政府自然是会批准张蕙兰的子女们的请求。

张蕙兰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

参考文献

    李伶. 张蕙兰:令杨虎城下跪的贤妻[J]. 党史博览,2004(12):21-25.

    吕春. 杨虎城和他三位夫人的爱情传奇[J]. 文史月刊,2009(02):11-12.

    张文惠. 杨虎城的三次婚姻生活(二)[J]. 武汉文史资料,2004(10):25-28.

    高峰. 杨虎城和三个妻子[J]. 党史天地,2008(01):38-40.

    鹿儿. 铁血将军杨虎城的烽火岁月[J]. 金秋,2015(19):49-50.

当鲜活的生命变成一具具尸体,才明白不应该拿他来开玩笑

几天之内,世界变了。

我们习惯了享有的国际和平环境,轰然被凿出一个缺口。

想来想去,Sir觉得该把这部1930年的片拿出来说。

够老。

为什么还要提这么老的片?

因为它早已说出了血的教训。

往后的人,只不过是在一遍遍不辞辛劳地重蹈覆辙。

它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反战电影”。

然而它的伟大,又总是如此容易地被撕碎:

《西线无战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年上映。

改编自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同名小说。

1916年雷马克以学生身份被应召入伍,带着无比的热情与自豪,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小说记录的是他从一个战争狂热分子,到被真实的战争毒打,最后如梦初醒的过程。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这场战争共造成了1000多万名士兵牺牲,600多万名平民死亡。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遇到这样大规模、热武器、绞肉机般的屠杀。

可是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依然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

《西线无战事》,朝着很多热情洋溢的人脸上,狠狠打了一记清醒的耳光。

醒了吗?

那响亮的声音,今天仍在回荡。

01

1916年,德国。

列队在游行,民众在狂欢。

他们在欢呼的不是奥运会。

但在他们当时的理解中,战争和奥运会也没什么差别

就是要和外国选手一较高下,赢得比赛,为国争光。

是的,战争并不生来就是个贬义词。

校园里,老教授慷慨激昂地演讲:

“孩子们,你们够爱国吗?

爱国的青年,就应该此时此刻踏上战场,保家卫国。”

战争,已经变成了一种氛围,是一项全民投身的事业。

就算是决心不够坚定的人,也很快被周围人感染,裹挟入这种无意识的激情里。

孩子们站上课桌,唱起了爱国歌曲《守卫莱茵》。

书本纸张飞向天空,教室里教室外,德国人民的战争热情达到了最高潮。

战争是什么?

众人眼里出现的画面是:

胜利女神在前方向你招手。

每个人都接受召唤,向光辉处走去。

男主保罗和他的同学们,都在期待着凯旋归来,荣耀加身。

而且,战争就是男人证明自己的游戏啊。

会变得更健壮,可以拿枪,可以骑马,多么威武雄壮……

民众群情激奋,政府的宣传一点就着,几百万年轻人就这样一无所知踏上了战场。

年轻的他们还不知道。

眼前的胜利女神。

只不过是死神一副高超的伪装。

02

醒悟,往往是需要吃点苦头的。

最开始打破孩子们想象的,是恶劣的条件。

行军累了想吃东西,老兵告诉他们,只有干草。

然后很快他们发现。

与自己的热情相比,老兵们显得那么厌倦。

“要是把你胳膊摔断了,你不就能回家了?

总比身上被射几个窟窿好”

接着,是一颗突如其来的炮弹。

曾经和他们一起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毫无征兆变成了一具尸体。

他们藏在战壕里,外面是持续不断的轰炸。

没有吃的,不知道炮弹什么时候会落到头顶。

于是,有人在无法宣泄的恐惧与绝望中,生生疯掉。

前线两军交战,更是惨烈异常。

士兵们前仆后继,然后又大批倒下。

他们被一股巨大的、盲目的力量驱使向前,祭献掉自己。

战场上,除了随时可能送命,还背着杀戮。

弹坑里,保罗在和一名法国士兵的搏斗中刺伤了对方。

看着他躺在自己身边奄奄一息,保罗却忍不住想要救他。

听着法国人的痛苦呻吟,保罗陷入巨大的良心谴责。

法国士兵的手指上还戴着戒指,保罗从他的衣服里,翻出了家人的照片。

那一瞬间,他开始怀疑那些国家灌输给他的仇恨。

法国人真的是仇人吗?

这仇恨从哪里来呢?

他和这位法国人如果脱下军服,相遇在战场之外,可能会一起走进酒馆喝一杯。

可一旦进入弹坑,就成了你死我活仇敌。

战争就像这弹坑,一个残酷的陷阱。

那么,是谁挖了它?

03

后来我们从历史中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欧洲帝国们之间,因为争夺利益而不惜大打出手。

但那时候的各国的年轻战士们和人民,没有人怀疑这场战争的正当性与正义性。

当它被当权者披上某些崇高的光环,没有理由的狂热就诞生了。

电影中一个情节意味深长。

一名士兵在冲锋时惧怕了。

保罗让他向前冲,他不为所动。

但长官让他向前冲,他就立马双眼放光,像打了鸡血一般冲上前去。

注意这个镜头,长官的面目模糊,一闪而过,并且采用仰拍视角。

“长官”,无疑是某种象征隐喻。

战争中有多少人的疯狂,源于盲目信仰那些高高在上的力量?

在厌倦战争之后,一群士兵们聚在一起讨论一个问题。

到底是谁挑起了这场战争?

是法国?是英国?

好像每个国家都说是对方的错。

有人说,是一个国家触怒了另一个国家,战争就发生了。

可是法国的田野不会触怒德国的山谷。

那就是两国的人民互相交恶?

大家都说应该恨英国人,可是自己明明都没见过英国人,为什么却又那么坚定地恨着英国人?

所以,才有了书中这一段对话:

卡特耸耸肩:“一定有人从战争中获利。”

“好吧,我可不是其中一员。”加登露齿而笑。

“你不是。这里的人都不是。”

他们不清楚是谁发动了战争,也没有得到战争的好处,而是成为了战争的代价。

电影里一条清晰的主线,是主角保罗的心态转变。

从一开始对战争的幻想,对成为英雄的向往。

到看破骗局,心灰意冷。

在一次受伤后,他被允许休假回乡探亲。

这距离他参军,又过了快两年光景。

与他离开时城市的热闹繁荣相比,物是人非。

街道冷清,三两游荡着残疾的士兵和失去男人的孤儿寡母。

注意一个镜头,极具讽刺意味。

街边一个黑袍女人,带着一个身穿大人军装 ,摆弄着刀的孩子

年少的孩子依旧成长在国家编织的谎言里,做着沙场杀敌的梦,而他还不知道自己永远失去了父亲。

酒馆里。

没上战场的老男人们抽着雪茄,拿着一张地图对战事侃侃而谈。

保罗反驳他们,战场上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

人家回:这里讨论的是大局。

在这些隔岸观火的人眼里,战争不过是他们舒服坐在酒馆里的谈资,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更讽刺的是。

讨论着战局,他们竟然就这样吵了起来。

而亲自参战的保罗,就这样默默走开了。

回到学校,他发现,教授依旧在煽动着更多年轻的学生走向战场。

和他们当年一样,孩子们的眼里闪烁着向往。

在教授面前,保罗问:

“已经有上百万人在那里为国捐躯,可是换来了什么?”

这是的保罗,已经和刚走出学校时不一样了。

他看见了前线的尸骨。

想要阻止更多的年轻人上战场送命。

而下面的学生非但没被吓怕,还群情激奋,都骂他是个懦夫。

在这样一个举国编造的巨大谎言里,在这样一种被蒙蔽的疯狂里。

没有亲身经历最惨痛的真相,大概是难以醒来的。

验证更多来源于电影之外。

1930年,《西线无战事》上映后,原作者雷马克被纳粹党盯上,被迫离开德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雷马克的作品被纳粹销毁并禁止。

紧接着,二战爆发。

显然,大家没有从这部电影里得到教训。

而电影表达的那种绝望,在现实中得到了延伸。

如同电影里一位士兵说。

“我觉得战争更像一场流行病

没有人想要生病

但又在一瞬间,大家都被传染了”

《西线无战事》的主题,今天已经毫不新鲜了。

因为任何一部合格的战争片,本质上都是反战片。

我们已经看过了太多次,太多次,太多次。

然而多可悲,反战片从来不会过时。

因为无论多么惨痛的教训摆在眼前,人们好像永远无法平息此起彼伏的战争激情。

没有人能永远活在对战争美好的幻想里。

但永远有人在幻想着。

如果说在《西线无战事》的年代,大众缺乏对战争的了解。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

战争的惨状,以图片和视频方式可以直达每个人。

我们看过一部部揭露战争,向往和平的电影。

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反复被教育要铭记历史,反对外来侵略,战争是如何给我们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

可是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会惊讶仍然有这么多人,崇拜于战争的耀武扬威。

他们把反对战争的声音,当成同情泛滥的“圣母”。

把战火下的平民,说成是“活该”。

那些长期以来,被我们认为是最基本的反战立场。

今天越来越像一个笑话。

是的,比起灾难,有些人更关心的还是笑话。

乌克兰的女性,成了好玩的“梗”。

只崇拜力量。

只关心自己能捞到什么好处。

是非也无足轻重。

在和平年代,依然有人如此没有心理负担地,就从人最起码的底线,滑向了为战争应援捧场的阵营。

如果说《西线无战事》中的青年走上战场,是愚蠢的勇敢。

而今天网线上的战争啦啦队,则是因为懦弱的得意。

当年的狂欢引发了战争。

今天部分人的狂欢,大概率比一次自渎更快偃旗息鼓。

他们的得意不是向往战争。

而恰恰是他们不会上战场,也不是女人,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不会在战火下被人等着瓜分。

他们都是战争的幸存者。

是被和平惯坏的人。

却用讽刺和平、炫耀战争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高瞻远瞩”和“实力”。

动辄便是国际大棋。

以为这样,便是政治博弈中的一员了。

漠视乌克兰的平民。

乌克兰老妇当街痛哭,问自己该去哪?

评论回:

“怕不是演员”“问你们总统为什么挑衅俄罗斯”?

漠视俄罗斯的平民。

莫斯科街头,上万人在进行停战游行。

这边的网友却忙着思想教育,说人家都是“败家子”“怎么能不支持自己的国家”。

也是漠视同为平民的自己。

明明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

有些人却把自己摆在了东道主的立场。

战火离我们很远。

但和平局面的突破,让未来承受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货币贬值、股市受挫、失业危机、粮食紧缺、物价上涨……都有可能在全球化贸易中,传导到每一个人身上。

有人便自信地认为。

自己的命运,不是和那些战争下悲苦、无助的平民连接在一起。

而跟顶层指挥家是不分彼此的共同体。

他们到底是活在现实中。

还是活在沙盘中?

或许只有一次真正的战争,才能让他们幡然醒悟。

只是。

一部分人,一次的醒悟。

就要用所有人来当做代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就是凶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