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危机弹头秘籍(让我们重温一下,经典的科幻题材射击类游戏孤岛危机系列)
孤岛危机弹头秘籍文章列表:
- 1、让我们重温一下,经典的科幻题材射击类游戏孤岛危机系列
- 2、玉渊谭天丨反复无常的美国:俄美领导人会晤前解
- 3、游戏杂谈关于游戏中的那些恐怖的核弹~~~上
- 4、业内丨奥斯卡主席颁完小金人就来北京,约吗?
- 5、美军上将坦言:这三个人,令西方国家再也不敢轻易招惹中国
让我们重温一下,经典的科幻题材射击类游戏孤岛危机系列
《孤岛危机》系列游戏是由德国游戏开发商Crytek制作开发的一款以科幻为题材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并由美国艺电发行,这部作品已经发布了三部。今天让我们重温一下《孤岛危机》系列游戏。
孤岛危机1》
《孤岛危机1》是2007年11月13日由美国艺电发现的一款科幻为题材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孤岛危机1》是一直为玩家津津乐道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孤岛惊魂》的续作,这是德国游戏开发商Crytek继《孤岛惊魂》之后,精心打造的第二款热点大作。该作是《孤岛危机》系列游戏三部曲的第一部。
游戏剧情:2019年,一颗庞大的小行星堕落地球,朝鲜政府迅速封锁了事发岛屿,并宣称该行星属于朝鲜,与此同时,美国也派出了一支精英小组前去探查,就在两国政府关系日益紧张的时候,那颗小行星突然爆开,从中飞出了一只高度约2KM的超级大飞船,该飞船制造出一个庞大的圆形力场,冻住了小岛的大部分区域,而且改变了地球的气候,外星人也开始入侵地球。
玩家扮演三角洲特种部队中暴龙小队的成员──诺曼(Nomad)进行搜索和撤离的任务。
昔日的敌人变成了盟友,美朝两国开始联手抵御外星人的进攻,拯救人类的命运。玩家将在游戏中带领一个爆破小组进入茂密的热带雨林,残酷的冰封之地,最终进入外星飞船的心脏地带和异型展开殊死搏斗。
《孤岛危机:弹头》
《孤岛危机:弹头》是2008年9月18日由艺星发现的《孤岛危机1》中的一个角色—赛可的外传。《孤岛危机:弹头》中最后带回的那个装有外星人的箱子就是《孤岛危机1》最后在航空母舰上准备研究的外星人尸体。
《孤岛危机:弹头》就不多做介绍,就算是《孤岛危机1》的外传。
《孤岛危机2》
《孤岛危机2》是2011年3月22日由美国艺电发现的一款科幻为题材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该作是《孤岛危机》系列游戏三部曲的第二部。
游戏背景:故事发生在距一代3年后的2023年。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大片区域挑起了战争,各大城市都遭到攻击,人口锐减,玩家将在纽约进行捍卫地球的末日战争。
《孤岛危机2》的主角变为了阿卡特兹,一位海军陆战队员,在与的战斗中,他被前作中生化装特种部队的队长劳伦斯·巴恩斯少校救起,普费由于在孤岛危机1的剧情战斗中已经感染了不可治愈的孢子病毒,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在自尽前留下了生化装给阿卡特兹,阿卡特兹穿上生化装,开始与CEPH和C.E.L.L作战。
《孤岛危机2》的世界将比起原作更加的凶险和刺激,画面更加清晰真实。
《孤岛危机3》
《孤岛危机3》是2013年2月19日由美国艺电发现的一款科幻为题材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该作是《孤岛危机》系列游戏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
《孤岛危机3》故事发生在上作《孤岛危机2》之后,纽约已经包裹在Nanodome当中的城市,成为热带雨林,长满树木,茂密的沼泽地和湍急的河流,其中分成为七个不同的和变化莫测的环境。
《孤岛危机2》当中的先知,研发出一个致命的复合弓箭,增强的纳米服和毁灭性的外来高科技,成为这个星球上最致命的猎人。
纽约树立起了巨大的保护屏障来保护城市,政府宣传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不受外星人的影响和袭击,实际上这个保护屏障的背后是CELL企图用武器和科技征服世界的野心。
因此二代中继承了先知名字和意志的主人公——本名阿兹卡特的陆战队成员跟随前暴龙小队成员,在《》中担任主角的Psycho一起在该作中挑起抵抗的重任。
在经过两代三作的《孤岛危机》系列,《孤岛危机3》欲将实现1代与2代的完美结合,自由的沙盒模式 可垂直作战的大都市环境。同时3代的都市并非只有生硬的高楼建筑,而是要创造出一个真真正正的有丛林,沼泽,草地,峡谷等各种丰富元素的都市雨林。
如果想重温一下科幻为题材的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孤岛危机》系列的玩家,可以私信我。
玉渊谭天丨反复无常的美国:俄美领导人会晤前解
再过一个星期,俄美领导人就要在瑞士举行会晤。这次会晤,还是2019年以来的首次,自然关注不少。
对于这场会晤,美国总统拜登看起来格外上心,从4月初就一再发出邀请,称美俄双方的沟通十分重要。最近,即将进行欧洲之行的拜登,还专门在《华盛顿邮报》发了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行程和目标。
文章中,又一次重述了自己对两国关系的“重视”:美国并不寻求冲突,愿意与俄罗斯建立稳定的关系,并在军控和战略稳定等问题上与俄罗斯展开合作。
美国嘴上一直都是两国关系,但稍稍看看实际行动就知道,美国的心里都是生意。见面前两周,拜登在一场演讲中突然提到,对于俄罗斯人权问题不会袖手旁观。除了威胁,美国新任政府已对俄罗斯宣布多轮制裁。
一般来说,大国会晤前,至少应该保持基本的互相尊重,给彼此释放善意,但美国对俄的套路,却是以邀约会晤之名,行加紧破坏之实,战略佯动要对话,战术直插俄腹心,算盘不可谓打得不响。
可在普京面前,这是再熟悉不过的配方了。
普京早早就表态,对俄美会面有实质性成果不抱有任何期待。紧接着,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发出警告,俄美关系的恶化程度已经超出最严峻时期。
面对俄罗斯,美国的底牌,图穷匕见。
时间拨回到原点,谭主重新梳理这场会面的时间线,发现了美国对俄罗斯的三个连环套路。
套路一:主动释放善意
4月13日,拜登主动给普京打了电话。电话里,拜登突然提议,想与普京在第三国举行峰会,讨论双边关系。
不少媒体用“低姿态”一词,形容这通电话,俄罗斯《观点报》甚至用了《拜登何事有求于普京》的标题。
看起来,拜登在试图避免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
套路二:寻找合作空间
会谈的行程还没确定,美国就早早甩出了会谈要讨论的议题——美俄将就军备控制、战略稳定和不扩散问题开展进一步对话。
这个问题,看起来可以谈:就在两个月前,美俄才续签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项旨在限制美俄核武库中弹头、导弹和发射器数量的条约,美国前任政府曾经拒绝续签,而拜登政府同意延长。
主动邀请,又主动提出可以合作的领域。打完这两张牌,美国人觉得,道义制高点,够高了。
套路三:极限施压
5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见了面,这本是双方的第一次线下会晤,但会上,布林肯说了这样一句话,美俄在各种问题上存在分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俄罗斯有威胁性的行动,美国将捍卫自己和盟友。
敲打的意味,不言而喻。两周后,拜登又在一次演讲中声称,美国不会任由俄罗斯侵犯人权,并且,拜登表示,自己会当面向普京施压。
逐步施压,逐步加码,美国三番五次地抢先发难。美国也不必担心俄罗斯会翻脸,即便施压失败,那美国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将“破坏合作”的锅,甩给俄罗斯。
美国的套路,普京早已看清。当美国极力渲染美俄对谈的氛围时,俄罗斯官员的表态,出奇一致,对会晤不抱有任何期待。
而当美国开始施压,俄罗斯都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击。
在美国同俄罗斯关系持续紧张之际,原定在6月结束的以美军为首的“欧洲防卫者2021”军演再度举行,北约大部分成员国都参加了这场演习。
这场演习,是让靠近俄罗斯的北约盟友相信,他们在受到攻击的情况下会得到帮助。
美国出招,俄罗斯拆招。北约这边刚一军演,俄罗斯就宣布,要在北极举行跨兵种战略演习,并在9月举行重要联合演习。
俄罗斯传递的信息,也很明确,如果真的有国家甘愿做美国的“马前卒”,主动挑起同俄罗斯的争端,他们会不会得到美国的帮助不好说,但一定会承受俄罗斯的怒火。维护自己的利益,俄罗斯永不退缩。
美国驱逐10名俄外交官后,俄罗斯除了对等的制裁措施,还直接将美国列入“不友好国家”清单,毫不手软。
▲俄罗斯外交部长宣布,俄罗斯将驱逐10名美国驻俄外交人员,以回应美方日前对俄实施的新制裁。
当拜登喊话讨论人权问题,俄外长拉夫罗夫回怼拜登,要讨论人权问题,首先得说说美国。
当美国试图通过包装好的议题,重新占领道义制高点时,俄罗斯,总会用相同的方式,发出一系列让美国“难受”的信号,并撕下美国的遮羞布。
几天前,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这样的信号,俄罗斯还会继续向美国释放。此时,距离双方会面只有两周时间了,但对于美国,俄罗斯早已经冷眼旁观。
美国一系列连环套路下来,俄罗斯看得很清楚。什么合作,什么会面,都是假的。美国的想法只有一个,先从中作梗,继而占领道义高地,然后继续大摇大摆对俄扣帽子、揪辫子、打棍子。
当然,除了笑里藏刀的新手段之外,美国也拿出了外交领域的老套路,包括最拿手的经济制裁。
6月14日,也就是拜登同普京会面的前两天,美国对俄罗斯发起的金融制裁,将正式实施。此次制裁的缘起,是4月15日拜登签署的一份行政令,其中包括限制美国投资者参与俄罗斯联邦债券的相关措施。
类似的措施,俄罗斯已经见怪不怪。迄今为止,俄罗斯有400多名个人、500多个实体被列入美西方制裁名单,涵盖官员、企业家、银行、能源公司、军工企业、媒体等。
按照中国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的话说:
俄罗斯现在应对制裁的方法越来越多,它的经济已经实现了在制裁环境下的稳定。
当然,俄罗斯也清楚,美国试图利用美元霸权将俄罗斯陷于金融孤岛,一系列去美元化的组合拳也在会面前打出。
6月3日,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就放出消息,如果美国继续实施有针对性的经济制裁,(俄罗斯)这个石油和天然气丰富的国家可能很快就会放弃以美元计价的能源合约。同一天,俄罗斯也宣布正在从其1860亿美元的国家财富基金中削减美元。
两天之后,一场面向世界主要通讯社负责人的视频会议上,普京直言,使用其他货币结算,意味着我们正在形成新的金融体系。普京接着抛出了一句:
“美国正在锯断自己坐着的树杈。它最终会掉下去。”
美国的经济制裁,更像是虚张声势的恐吓。这在美俄之间一直龃龉的“北溪-2”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关注国际政治的媒体人陶短房专门研究过这条连通俄罗斯与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他告诉谭主:
2019年12月,美国参众两院相继以悬殊票数通过针对“北溪-2”工程相关实体和个人的制裁法案,迫使“北溪-2”“搁浅”18个月之久。
但在今年5月19日,美国国务院突然宣布,取消对“北溪-2”的制裁。一个让美国很“无奈”的原因是,制裁并没有有效阻碍“北溪-2”的进度,到今年4月,“北溪-2”已经建设完工95%。
美国当然也心有不甘。一天后,美国财政部牵头,又对参与“北溪-2”项目建设的五家俄罗斯实体及多艘铺设管道的远洋船只实施制裁。这些船,正是铺设“北溪-2”管道的主力。
结果是,这个月初,俄罗斯列宁格勒州州长亚历山大·德洛兹坚科宣布,列宁格勒地区的“北溪-2”项目天然气管道设施将于下周试运行,为向德国供应天然气作准备。
几轮交锋后,普京对美国一系列的威胁和制裁做了总结性的回应——美国太过自信。
反俄,是美国人根深蒂固的习惯。
欧洲之行出发前,拜登特地“线上”拜访了一家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给自己的出访出主意。
▲新美国安全中心官网
主持交流会的,是该中心的研究员肯德尔-泰勒。拜登一上任,她就被提名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和中亚事务主管。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最高级别的外交事务咨询机构,同时,它也受美国总统直接管理。
泰勒对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要在意识形态的框架下与俄罗斯竞争,她认为,这将会是一场关于世界未来的根本性辩论。5月份,她还专门就与俄罗斯竞争的问题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从拜登提名的其他官员名单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1月11日,拜登宣布提名威廉·伯恩斯担任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曾经参与了美国对叙利亚的干预以及利比亚战争。
这两项行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削弱俄罗斯在当地的影响力。作为主要参与者的伯恩斯,实质上是个对俄强硬派。
5天后,拜登提名维多利亚·纽兰担任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而纽兰,是美国制裁俄罗斯相关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
美国想要的,是把俄罗斯树立为全世界的敌人,向俄罗斯施压要价,并迫使其逐渐坍塌。这样的路数,美国很熟悉。
而这种思想的毒害,已经让美俄关系,走向“死循环”。
心里盘算着左右互搏的美国,应该记得,普京可是过来人。
所以,看尽美国演技的普京,才会发出那句发人深省的感叹:
这是帝国处理问题的方式,问题越来越多,总有一天美国将无法应付。美国正以自信且坚定的步伐,走在没落帝国的老路上。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需要向别人证明,应该怎么样活着。
游戏杂谈关于游戏中的那些恐怖的核弹~~~上
核弹在射击类游戏以及战略性游戏里是经常出现的对象,有的是剧情需要,有的可以玩家自己控制。
而我们这期来谈谈那些架空的游戏世界中恐怖的核弹,以及现实中近现代核弹的实际威力~
这次上半部分我们主要看下游戏中那些爆炸威力与真实接近的核弹~~
以下感想都是以小编自己接触过的游戏为主,也欢迎大家来留言和我们的QQ群里来讨论~
红警2
这是可能就是我最早接触的带有核弹的游戏了,也可能是威力最小的核弹了,毕竟连个采矿车都炸不毁。
但每次核弹的警报声,都让人心头一紧。
不过在过场CG中可以看到此核弹爆炸威力的一瞬间
使命召唤4
前段时间港服会免了《使命召唤4重制版》,我又重新上手了一把,以海军陆战队队员杰克逊的视角,重回了一趟第八关“浩劫之后”,当时导致3万美军以及无数平民死亡的核爆战场。
原版《使命召唤4》的核爆画面
《使命召唤4重制版》的核爆画面
而此次核爆也使美国在国际上地位下降, 直接导致了这三万名士兵的直属上司《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2》里面的谢菲尔德将军的叛变。
而在后面关卡,阻止从发射井发售的核弹,此核弹是两颗装有六颗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型号为白杨-M。
白杨-M导弹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公里,长22.7米,壳体最大直径1.86米,重47.1吨,弹头重1.2吨(长5.2米),但是,白杨-M导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其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装成多弹头的导弹,而且其分弹头还可以单独制导。
白杨-M导弹的发射井
战地3
战地3中在巴黎爆炸的微型核弹,导致了8万人丧生。游戏中没有像使命召唤4那样直观看到核弹画面,但我们能在过场CG的照片中看到~
而在爆炸前,我们在游戏中会一直追赶一个携带核弹的人物,但是根据剧情需要我们是不可能追上他的。
不过这里就有个疑问了,是什么样的核弹体积如此之小,重量如此轻盈,人还可以背着跑,爆炸后的威力也非常惊人。
这枚核弹的大小我们在最后一关抢夺另外一枚微型核弹可以看到,就是一个小型垃圾桶大小,和在地铁站检查的那个诱饵大小一样。
核爆范围可以从中间过场动画的图片可以看到,中间最小为火球半径,所有东西直接是气化,再往外则是轰爆半径,人的死亡率基本是100%;最大的圈应该是冲击波第二区域以及热辐射区域了。
不过现实中还没有发明出如此便携以及威力如此巨大的核弹,这也就出现在游戏里了~~
孤岛惊魂5
《孤岛惊魂5》的核爆结局我们可以看到共3颗核弹爆炸,当然也吐槽下这群人眼睛居然都没瞎。
之后的《孤岛惊魂:新曙光》就是以这个核爆结局为基础,讲的全球核灾末日17年后的故事,关键是,终于可以杀圣父了~~
孤岛危机核弹mod
孤岛危机里玩家自制了很多核弹mod,堪比真实核弹,爆炸范围广,气流冲击波强,能把人推老远,没有开无敌基本就会挂掉。
德军总部:新秩序
《德军总部:新秩序》游戏背景设定在纳粹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60年。玩家在游戏中将扮演熟悉的美国战争英雄B.J.Blazkowicz,肩负发动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反击”任务,从抗纳粹军团手里夺回世界的控制权。
在这个背景里纳粹甚至占领了美国本土,在宣传片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纳粹在胜利女神像旁核爆的场景,依靠核武战胜了美国。
辐射4
在辐射开始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辐射前的世界,蓝天白云,家用机器人普遍,但当核爆来时,却也只有少部分人可以进入避难所。
辐射的核弹导致了世界重洗,并且多重辐射污染甚至导致了物种变异等等,不过其实现实中来说,辐射还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在《辐射4》的开场CG甚至还可以看到1945年的广岛原子弹爆炸动画~
那现实中存在的核弹到底威力如何呢,我们下期就主要来看看现存的这些核弹的威力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业内丨奥斯卡主席颁完小金人就来北京,约吗?
导语:首届中美电影产业峰会将于3月25日在中信国安第一城举办。届时,奥斯卡主席等好莱坞顶级大咖悉数到场,敬请期待。
谢丽尔•布恩•伊萨克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奥斯卡奖评委会)主席。历任派拉蒙公司的全球宣传行政副总裁、新线公司的电影市场经理、美国奥斯卡奖评委会第一副主席、市场咨询公司CBI的总裁等职,2013年起任美国奥斯卡奖评委会主席,成为学院历史上首位黑人主席和第三位女性主席。
加里•卢切西
美国电影界最具权威,并且对每届奥斯卡评奖有着重要话语权的美国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席主席;同时也是知名独立制片公司湖岸影业(Lakeshore Entertainment)现任主席,公司从创立之初到现在创作了40多部影片,其中有不少影片在奥斯卡获得了 提名和重要奖项。代表作品:《黑夜传说 》(与幕 宝合拍)、《百万宝贝》、《落跑新娘》、《防弹武 僧》、《魔力女战士》《德州电锯杀人狂前传》《怒 火攻心》《名扬四海》。
伊丽莎白•戴利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院长,任期达25年,世界知名教育专家。在其任期内开发开设多个学院学术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全球影响力。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是全美最古老,最大的电影学院,该院校是洛杉矶电影工业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与美国电影工业共同成长发展。知名校友包括《星球大战》系列的导演乔治•卢卡斯、《达芬奇密码》的导演朗•霍华德、《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等。
兰道尔•华莱士
第68届(1996)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获奖无数的多面手电影人、编剧、畅销书作者,著名作品包括《勇敢的心》《我们曾经是士兵》《珍珠港》。
唐•翰
曾制作多部成功动画电影,包括《美女与野兽》(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以及《狮子王》、《沉睡魔咒》等。获得包括第64、7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在内的18项奥斯卡奖提名。
比尔•伯顿
好莱坞一线制片人;现任米粒影业总制片人。 BillBorden担任周星驰电影《美人鱼》前期监制,《功夫》、《碟中谍3》、《歌舞青春》制片人,其中《美人鱼》票房已创中国影史纪录,并因《歌舞青春》获得2006年美国艾美奖。
迪克•库克
DCS影业主席,拥有40余年电影行业从业经历。曾任奥斯卡财务负责人。
2002年至2009年,曾任职迪士尼影业公司董事局主席;2011年曾任传奇影业董事会成员。他是第一个看到3D电影市场潜力巨大并通过3D电影收获第一桶金的人;2012年威尔•罗杰斯年度先锋奖获得者;他任职于迪士尼影业公司董事长期间,监督137部电影发行,并在全世范围内创造了超过240亿美金的票房;同时,他也是最先将中国故事搬上世界银幕的好莱坞第一人。现任美国DCS影业公司创始人。
霍克•科奇
好莱坞著名电影制片人,资深电影制片人,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前美国制片人工会主席。科齐曾参与过50多部电影的制作,其中不乏影史经典《霹雳钻》《唐人街》《反斗智多星》《佩姬苏要出嫁》《天堂可以等待》《罗斯玛丽的婴儿》等。
贝蒂•托马斯
美国女演员,导演和制片人。以扮演艾美奖获奖电视剧《山街蓝调》中的角色获得业界广泛认可。代表作品为《鼠来宝:明星俱乐部》、《约翰•塔克必死》、《金牌间谍》等。
迈克尔•诺吉克
从业25余年的资深制片人,制作多部获奖电影作品。其制片作品、罗伯特•瑞德福导演的《机智问答》曾获学院奖(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迈克尔•诺吉克与保罗•哈吉斯在2008年共同组建了属于他们的电影制作公司——“61号高速公路”。
凭借《幕后谎言》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凭借《摩托日记》获得第5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非英语片;
凭借《摩托日记》获得第5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凭借《幕后谎言》获得第4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斯图尔特•福特
好莱坞首屈一指的国际销售公司IM Global创始人、CEO。IM Global总部位于洛杉矶,参与制作、发行多部电影。2013年开设北京代表处,加入华语电影国际发行领域;目前,刚刚与华谊签署影片海外销售协议。
布鲁斯•亨德里克斯
好莱坞著名电影制作人、编剧、导演;娱乐产业资深人士,既担任过大型制片公司的高管,也有担任制片人和导演的经验。在担任华特迪士尼制片厂生产办总裁期间,亨德里克斯先生曾监管公司真人电影事业部的各个环节,总计监制了超过250部电影长片的制作,在30逾国进行拍摄。其中包括大片如《灵异第六感》《绝世天劫》《勇闯夺命岛》以及《爱丽丝漫游仙境》等。现任美国DCS影业公司副总裁。
李威达
李鼎(Leeding Media)传媒创始人、CEO,业内成就最高、经验最丰富的沟通中美电影娱乐市场的企业家之一。李鼎传媒通过院线与线上方式营销过的电影包括:《爆裂鼓手》《夜行者》《分歧者:异类觉醒》《分歧者2:绝地反击》。李鼎传媒拥有旗下公司李鼎经纪,一家为中美两国精英艺人提供演艺机会的全方位艺人经纪管理公司。李鼎经纪现有客户有中国传奇电影人、演员姜文,即将出演星球大战外传电影《星球大战:侠盗一号》中极具开创性的角色。
皮特•迪科姆
美国好莱坞百大律师 DCS副董事长,国际顶尖娱乐法律师。曾代理过多位好莱坞大鳄的法律事务,其中包括乔治•卢卡斯、保罗•哈吉斯、基伦•埃弗瑞•韦恩斯、杰瑞•布鲁克海默、约翰•特拉沃尔塔、罗恩•霍华德、罗伯•莱纳、安迪•戴维斯、罗伯特•唐尼以及拉里•戈登等。曾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美国百强律师”、被《首映》杂志评为“好莱坞最有权势50人”之一。Peter Dekom上榜福布斯律师100强名人榜,好莱坞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鲍礼诚
亚提森格拉维(亚洲最大影视咨询公司)创始人及总裁,曾任AMC娱乐亚洲区副总裁。亚提森格拉维是业界领先的电影与影院商务策略与发展咨询顾问,正在处理的业务客户横跨十国、价值约20亿美元。提供的咨询顾问服务包括投资、商业合作,国际市场开发,商务发展与调查服务等。
主要项目包括:代表EDKO电影公司及百老汇院线,取得AMC品牌国际授权;.拥有几十亿美元资本的美国投资人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寻得投资伙伴;Cinemark Inc.、Rave 工作室(美国)、Hoyts电影院(澳大利亚);CJ CGV (韩国)、星美集团、橙天嘉禾(中国内地)、英皇电影(香港)等公司提供市场信息分析与项目投资服务。
科莱特•克斯特
好莱坞三大独立电影制片公司之一传奇娱乐电影制作公司商务执行副总裁。Kisker创办并担任一家媒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该媒体公司专注于生产优质电影、电视节目和体育内容。Kisker曾经监制过美国影片《Parker》。
斯蒂芬•沙夫
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美迈斯律师事务所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在美国、亚洲和欧洲共设有14个代表处,拥有约900名律师和其他专业人士。Stephen是业界公认的最有创意的交易经手人,特别对于那些存在非常复杂的交易流程的电影融资、制作、发行以及娱乐媒体公司的创办、资本化、收购和销售有着丰富的经验。《综艺报》提名他为“50位改变游戏规则的娱乐产业律师”,并且分别在2009, 2010, 2011年《综艺报》都把他认定为“交易促成家”,同时《好莱坞报道者》连续八年将他列在娱乐产业“重量级律师”名单之中。Stephen正是2015年及狮门影业和湖南电广世纪合作的幕后重要推手之一。
施维特•耶里
柯莱特克(Crytek)创始人、CEO。柯莱特克,获奖无数的游戏开发商、发布商、技术供应商,致力于不断探寻开发游戏的未来。柯莱特克的技术包括内容生产与软件开发,在VR(虚拟现实)开发领域拥有重要地位。
开发的游戏包括孤岛惊魂(Far Cry)、孤岛危机(Crysis)、孤岛危机:弹头(Crysis Warhead)、多人联机部分:孤岛危机:战争(Crysis Wars)、孤岛危机2 (Crysis 2 )、孤岛危机3(Crysis3)、战争前线(warface)。
帕特里克•弗瑞特
美国权威影视杂志《Variety》亚洲区总裁;《Variety》是美国最权威的电影杂志,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好莱坞专业杂志,内容涉及电影、电视、音乐、行业等行业,读者定位其为娱乐业顶级的专业人士。《Variety》是流通最广的娱乐行业杂志。
更多重量级嘉宾,敬请期待...
【关于峰会】
首届中美电影产业峰会将于2016年3月25日在中信国安第一城隆重举行。本次峰会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携手北京电影学院共同主办,中信国安集团与美国DCS影业公司、嘉视年华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
中信国安集团:
王梦Olivia: 18501361381
wangmeng@gatz.citic.com
美国DCS影业公司:
Heidi Trotta: (323) 785-5040
Heidi.trotta@dickcookstudios.com
Winston Baker公司:
Stephanie Shefler : (519) 871 - 5191
stephanie@winstonbaker.com
招商合作
顾伟:13601336165
guwei@gatz.citic.com
媒体合作
杨玥: 1369130028
欢迎关注中美电影产业峰会官方微信:
美军上将坦言:这三个人,令西方国家再也不敢轻易招惹中国
1964年,我国完成了首颗原子弹的试爆,但之后的情况却并不乐观,因为国外的核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所以单单靠原子弹,还不足以抵御外侮。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不过,在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中,中方并没有被吓退,而且随着3个人的挺身而出,彻底地改变了国际地位。
就连一位美军上将也感叹道:这三人的出现,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让西方国家自此不敢招惹东方大国。
首先第一人,自然是“两弹一星”获得者、“航天之父”:钱学森。
“航天之父”钱学森
钱老出身于浙江杭州的钱氏,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吴越王钱镠,在上千年的历史里,这个家族一直是能人辈出。
到了近现代,更是留下了“三钱”的美谈,钱老就是其中之一。
1935年,年仅24岁的钱老赴美留学,第二年就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取得硕士学位。
取得硕士
取得硕士之后,钱老又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航天工程学家之一:西奥多·冯·卡门的得意门生。
3年后,钱老已取得博士学位,1945年他又参与调查纳粹德国火箭科技的机密任务,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
当时,钱老在美国的年薪高达20万美元,并且他还是美国航天航空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能随意进入美军极为保密的国防部五角大楼。
美国五角大楼
然而当时间来到1949年,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后,钱老和夫人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国的旅程。但是,当时的美国高层一听,立马就变得无比紧张。
美国的海军部副部长甚至放下狠话:“一个钱学森抵得上美国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东方去!”
钱学森值五个师
所以,美国断不能放任他顺利回国,然而美方的威逼利诱都遭到了钱老的无视,气急败坏下,就直接将他关押了起来。
并且,为了使钱老屈服,美国人竟然用探照灯24小时不停地照射,又每隔10分钟制造一次噪音,目的就是让钱老始终无法休息。
在这种精神折磨下,钱老虽然只被关押了15天,却暴瘦了30斤,最终夫人蒋英四处奔走,这才筹到1.5万美元的保释金,将钱老救了出来。
钱学森和妻子蒋英
但此后钱老的一切行动都受到限制,他写出的每一封信,看过的每一本书,甚至连垃圾桶都会被美国人仔细检查。
而且钱老不能参与任何研究,每个月还必须要汇报自己的行踪,毫无自由和隐私可言。
这种被软禁的生活,直到1955年才出现转机,钱老从报纸上看到了时任副委员长的陈叔通先生,而他又是自己父亲的好友。
陈叔通先生
于是钱老悄悄写了一封求救信,拖回国的好友转交给陈叔通先生。
随后这个消息又很快传到了周总理的耳中,对此他非常重视,亲自下令外交部向美方抗议,并要求释放钱老。
但美国不仅死不承认,而且在被拆穿谎言后,还是坚持不放人。
直到最后,中方提出用15名被俘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才让美国松口,钱老也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
被释放的美军飞行员
钱老回国后,就马不停蹄地奔赴祖国航空导弹事业的建设中去。
而那个时候的中方,即使正处于建设困难时期,但依旧想尽了一切办法支持航天事业的发展。
有了钱老的加入,中方只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将国防尖端技术,达到了世界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具备的实力。
钱学森教学
1960年11月5日,东方大国的第一个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在第一颗国产原子弹试爆成功后,钱老又主持了“两弹结合”的相关试验工作。
1966年,我们又成功发射了首枚国产导弹核武器。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又发射成功,东方大国成为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发射卫星的国家,极大提高了在世界上的威望。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而钱老留下的“钱学森弹道”理论,更是让各国都忌惮不已。
钱学森弹道,指导弹的弹头经过特殊设计,能够保证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不断产生向上的升力,让导弹像打水漂一样飞行。
这种滑翔式的弹头能够进行机动变轨,很容易躲避敌方反导系统的拦截。即使被发现,也能迅速摆脱敌方拦截弹的拦截,以避开敌方拦截系统,号称不可被拦截的奇迹存在!
钱学森弹道
这项技术,连军力强盛的美俄都还在摸索,尚未成型,然而中方却已经取得了相当领先的地位,回想当初,外国人还在质疑“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
而钱老用实际成果证明了,东方大国不但搞得成,还能搞得比谁都好!
“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
接下来,第二个让美国无比忌惮的人,是同样获得了“两弹一星”奖章的“氢弹之父”:于敏。
他是中方核力量的奠基人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研究核武器的团队中,于老几乎是唯一一个没有出国留学的人,在接到该任务前,也没有接触过核武器技术。
但即便如此,于老的人生履历也相当传奇。
“氢弹之父”于敏
1944年,于老考入了北大物理系,但他也十分热爱数学,经常去数学系教室旁听。
而在有一年的数学考试中,因为考题难度极高,所以数学系的最高分也才只有60分,但一直旁听的于老,却考出了100分的惊人成绩, 轰动了整个北大。
于是从此,于老就在同学眼中成为堪比“学神”的存在,他的各科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力压所有实力超群的校友。
年轻的于敏
因此,他受到了国内科技界高层的重视,在毕业后直接被调进国家新组建的近代物理研究所。自此,他放弃了最开始学习的理论物理,投入进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去。
不出9年,他便打破了中方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一片空白的尴尬局面,但就在即将取得重大成果的前夕,上级却让于老放弃一切,从头开始研制氢弹。
研究氢弹
这是一种极其艰难的“跨界”行为,与他之前的研究方向可谓是相隔千里,也让不少人开始怀疑,这是否成为“学神”的第一道坎,但是接下来,于老就将创造奇迹。
他积极地响应了伟人高瞻远瞩的号令:“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他将“快”字融入了到生命中,为了补上氢弹理论知识,他没日没夜地进行研究,光是轰炸物理、中子物理等学科高深莫测的名称,就足够让人头大。
研究资料
很快,于老就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如何验证一组国外权威数据?
因为在新的截面实验里,涉及到了氢弹设计的重大难题。
虽然不久前,有外国学者在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了现成的数据,但是要做一次实验论证,将耗费大量资金和数年时间,而且盲目引用,一旦失误,就将造成灾难性后果。
和同事讨论
于是他决定,用自己刚刚搭建的氢弹理论框架,去验证国外的数据。此后,于老就开始了反复的分析与论证,一度累得茶饭不思,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在这样的压力下,于老迅速憔悴,让陪伴在侧的妻子心疼不已,而在一个夜里,他服下了安眠药,但是依然无法入睡,开始起床思索,直到天色微亮,他兴奋地喊到:“我知道了!”
理论正确
但他的论证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跟国外的权威数据完全相反!其他人不得不怀疑,这个半路出家的科学家的结论是否可靠,要知道,尚在襁褓中的中方氢弹计划,可经不起折腾。
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才让其他研究人员不得不佩服,国外权威期刊刊登了一则消息:原先数据有误。而于老的数据无疑才是正确的,为研究氢弹避免了许多弯路。
1967年6月17日,氢弹空投试验成功!
中国第一颗氢弹
东方大国只用了2年8个月时间制造出了氢弹,比美英法苏等国家研制时间都要短。
之所以能实现这个奇迹,和于老的功劳绝对是密不可分的。
但在成功研发出氢弹后,于老还没有停下脚步,又向更难的中子弹研究发起冲锋。1984年,东方大国的首次中子弹原理实验获得成功。
中子弹结构
三年后苏联解体,美国为稳固世界第一的宝座,开始呼吁世界禁核。从此其他国家要想发展核武器,只会千难万难。
可以说,于老以一己之力,在美国关闭核俱乐部的大门前,将东方大国带了进来,从此终于拥有了和西方对抗的“杀手锏”。
至于第三个被美国上将认为抵得上千军万马的人,就是“核潜艇之父”: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老的一生,可以说完全奉献给了中方核潜艇事业,1958年,34岁的他突然消失,就连亲生父母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而让他消失的原因,正是中方的核潜艇绝密计划。
为了完成任务,他进入了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这所设计所位于一座荒岛之上,岛上不能同外界通话,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黄旭华年轻照
更残酷的是,当时黄旭华只研究过常规潜艇,连核潜艇的门都没摸过,国内又没有经验和技术,就连相关资料,也被外国严密封锁。
所以,对于东方来说,研制核潜艇,难度如同“无中生有”。但黄旭华和研发团队,丝毫不气馁,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他们成为了国家的希望。
黄旭华和研发团队
因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黄旭华团队对国内的科研技术进行了大摸底,同时如大海捞针般从国外的报纸杂志中,搜罗任何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然后从中推算出一点有用的数据。
而为了验证这些数据的准确性,黄旭华又带领其他专家一起,用木头按照1:1的比例,做了一艘核潜艇模型。
由于缺乏计算机,专家们只能用算盘和计算尺,来计算潜艇复杂的各种数字模型。
计算尺
而为了保证准确,黄旭华将团队分成三组,单独进行计算,如果结果不同,就重新再算,直到得出一致的数据为止。
几经寒暑后,奇迹终于诞生了,黄旭华团队独立研究出了完整的核潜艇设计。
只是,没有经过实测,谁心里都没有底,但此时国家的经济还很困难,无法耗费巨资进行测试。
核潜艇研究
正当团队全体发愁之际,一个来自美国的玩具,却在无意中帮了他们大忙。
原来,一个美国玩具厂商不知从哪里搞来的数据,竟然完美复刻了美国华盛顿级核潜艇的全部构造,并作为一款模型玩具远销海外。
恰巧一位中方外交官在回国时,就买了一个准备送给孩子。
于是黄旭华就抱着好奇的心情拜访了这位外交官。
玩具模型
在见到核潜艇模型后,他顿时激动地大喊:“天赐我也!”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随后,经过对这个玩具核潜艇的全面测绘与对比,黄旭华终于确认,中方自主设计的核潜艇完全正确!
于是,在历时十余载奋斗后,1970年,东方大国的第一艘核潜艇横空出世!
中国核潜艇与黄旭华
自此,东方大国成为了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并实现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
而西方看到这些消息后,无一不目瞪口呆,令他们无法理解的是,在自己的技术封锁下,中方竟然真的实现了“无中生有”的巨大突破。
不过,当黄旭华再回到家中时,已经是1988年,他已经离家整整30年了。在看到了90多岁的母亲已经满头银发后,他跪在地上泪流不止。
黄旭华与母亲
黄旭华在陪伴了母亲一段时间后,又投身于潜艇事业中去了。
此后,他一直在为祖国的潜艇事业添砖加瓦,且再也不需要隐姓埋名,因为此时的东方大国,足以让西方忌惮不已!
钱学森、于敏、黄旭华,这三位是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的国之栋梁,也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强大,从此令西方各国不敢轻易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