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打印机驱动官方(来自未来的武器大师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评测)
三星打印机驱动官方文章列表:
- 1、来自未来的武器大师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评测
- 2、影驰RTX 3070Ti HOF PRO评测 常态化高端系列
- 3、高通骁龙 8 Gen 1 移动平台全面解析:新时代的开始
- 4、内置国产高集成氮化镓方案,睿能宝35W双USB-C充电器拆解
- 5、打不死的小强,骂不倒的三星
来自未来的武器大师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评测
等等党终于不用再等了!就在最近几日们终于迎来了GeForce RTX 3070 Ti的发布。至此,GeForce RTX 30系游戏卡“Ti家族”的成员全部补齐,也让还在苦等显卡的玩家有了更多的选择,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的显卡评测。
一说到“将”系列,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多年以来影驰“将”系列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以及硬朗的外观,一直是影驰销量最好的系列。在评测开始之前,相比大家对这款显卡也是有许多期待。按照国际惯例,让我们先来总结一下这款显卡的几个核心亮点:
1.造型采用枪械元素,侧面有弹孔装饰,尾部有枪托结构,顶部RGB logo灯,外观拉风。
2.11片三折静霜扇叶,背板几何镂空加鱼尾型散热孔设计,提供贯穿式风流,强效散热。
3.8 8pin供电接口,强力稳定供电。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
新推出的GeForce RTX 3070 Ti与GeForce RTX 3080 Ti分别为4499元起和8999元起,尽管消费者可能无法以这样的价格购买到公版显卡,但是非公显卡的大量铺货也填补了市场上如今一卡难求的空白,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我手上的这块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从本质上讲显卡降价也只是时间问题。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
市场价格过高还是要从让玩家苦恼的“挖矿潮”说起,不过根据NVIDIA此前的官方博客说明,这批显卡已经限制了以太坊的算力。另外GeForce RTX 3070 Ti这一批的非公版显卡,在包装上不会有任何限制算力的标注,“Lite Hash Rate”或者“LHR”的说明只针对已经发售的显卡,后续为了方便区分才会在包装上进行标注。
也就是说算力的限制能让矿工不再那么急于入手,玩家们也有机会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显卡,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显卡在进行哈希算法的时候显卡就会自动降低显存频率来锁住算力。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玩游戏是不会受到影响的,所以不需要有担心。
01 GeForce RTX 3070 Ti GA104核心的第二张显卡
在核心架构上,GeForce RTX 3070 Ti是采用GA104核心的第二张卡,官方白皮书上对比的对象为GeForce RTX 2070 SUPER,相较于上一代的NVIDIA Turing架构,NVIDIA Ampere架构下的GeForce RTX 3070 Ti每个时钟执行2次着色器运算,而Turing为1次,RTX 3070 Ti的着色器性能达到22 TFLOPS单精度性能,而Turing为9 TFLOPS。
RTX 3070 Ti 新老两代显卡算力对比
NVIDIA Ampere架构翻倍了光线与三角形的相交吞吐量,RT Core达到42 RT TFLOPS,而Turing为24 RT TFLOPS。而且第二代光线追踪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性能提升,还增加了对游戏中运动模糊部分场景的光线追踪计算加速。
第三代Tensor Core可自动识别并消除不太重要的DNN权重,处理稀疏网络的速率是Turing的两倍,算力高达174 Tensor TFLOPS,而Turing为72 Tensor TFLOPS。
GeForce RTX 3070 Ti采用了GA104核心,与GeForce RTX 3070相同,不过NVIDIA官方并没有给出GA104核心架构图,我们仍以GA102来做讲解。
完整的GA102核心
完整的GA102 GPU包含7个GPC(图形处理集群)42个TPC(纹理处理集群)以及84个SM(流处理器)组成,而GeForce RTX 3070 Ti的CUDA数量是6144个,共有48个SM单元,也就是3个GPC 24个TPC,而刚刚发布的GeForce RTX 3080 Ti共有40个TPC 80个SM单元,这也是两款芯片的差距所在。
公版显卡参数表
为了查询方便,笔者将这几款显卡的核心参数列出,可以看到GeForce RTX 3070与GeForce RTX 3070 Ti的差距不大,相差的两个SM单元,和刚刚发布的GeForce RTX 3080 Ti情况基本相同,也就是1组TPC,256个CUDA。只不过GeForce RTX 3080 Ti更接近GeForce RTX 3090,而根据参数来看GeForce RTX 3070 Ti与GeForce RTX 3080还有一定差距。
GDDR6X
另外GeForce RTX 3070 Ti的显存虽然依旧是8GB,但已经由GDDR6更换为GDDR6X,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频率和带宽上,同频下实现更高的显存带宽可以降低成本和功耗,另外在相同时间内GDDR6X可以比GDDR6传输多2倍的数据。这对于需要大量数据负载的工作尤为重要,如光线追踪的游戏、AI学习和8K视频渲染。
02 NVIDIA Ampere架构GA104解析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采用了GA104核心,拥有174亿(17400 million)个晶体管,392平方毫米的面积,基于三星的8nm NVIDIA定制工艺,来自Micron的GDDR6X显存,这里与GeForce RTX 3070的GDDR6有所区别。
本次NVIDIA Ampere的SM在Turing基础上增加了一倍的FP32运算单元,这使得每个SM的FP32运算单元数量提高了一倍,同时吞吐量也就变为了一倍。
而通常我们计算显卡的CUDA数量,并不是把SM中的所有单元加起来计数,而是只统计FP32单元的数量,所以这样一来,SM中的【FP32 : INT32】 从 1:1 变为 2:1。
GeForce RTX 3070 Ti共有6144个CUDA,其实它有3072个INT32单元,但由于内部的FP32数量翻了一倍,所以最终实现了6144的CUDA数量。
而这样粗暴的提升CUDA数量对于游戏其实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常在游戏中浮点运算相比整数计算要常用的多,图形、算法以及各种计算操作中着色器工作负载通常需要混合使用FP32算数指令,而FP32的加速也有助于光线追踪降噪着色器。
在去年与GeForce RTX 30系显卡一同发布的还有一项新技术——RTX IO。目前很多游戏动辄几十G甚至百G的安装空间,对于存储空间的负担暂且不提,但存放在硬盘中的数据,如果显卡想要读取到,需要先由CPU从硬盘中读取压缩过的数据,经过解压缩再发送到显存中。
虽然随着NVMe SSD的推出,读取速度相较机械硬盘能够快20倍,但受制于传统I/O限制,NVMe高达7GB/秒的高速读写对于CPU是极大的负担。
传统的数据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会占用多个CPU核心,压力急剧增大,占用较多的内存,而此时其实GPU是处于闲置状态的。RTX IO的作用就是越过CPU解压再传输数据这一步,直接从PCIE总线读取硬盘上经过压缩的数据,并且完成无损GPU解压,降低CPU占用,变向提升了性能。
RTX IO可以极大解放CPU负担
当然这项技术作为系统底层的运行方式改变,还需要借助微软发布的DirectStorage来实现,对于目前容量的游戏来说,RTX IO的改善效果有限,但假以时日等游戏容量上百G成为常态的时候,这项技术将会发挥巨大的功效。
同时搭配新增的HDMI 2.1接口,可以支持单线8K的视频输出,而上一代HDMI 2.0仅支持4K 98Hz的视频输出,如果想要连接8K电视,则需要更多的线缆支持。
03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外观
影驰上一代的将系列卡身以黑色为主,工业风格更明显,而这次的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显卡在外观方面做了全面改版,显卡导流罩采用香槟色和黑色搭配,表面采用金属拉丝工艺。并且表面点缀了枪支元素,更符合黑将的身份。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显卡在尺寸上也有明显的增大,将会占用3槽空间。不过考虑到机箱兼容性的问题,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在包装内还附赠了一个2槽接口的挡板可供替换,玩家可按需更换。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散热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在风扇方面的改版也尤其明显,新的显卡采用3个90mm的特殊风扇,每个风扇有11片三折扇叶,加大空气流通量,增强散热。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的显卡尾部有可发光的LOGO设计,也算是为整个金属质感增添了些许的活力。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背板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显卡的背板十分有科技感,我们能在其中发现很多科技元素的线条。四个圆孔型的散热孔可以有效的为显卡芯片燃热。
镂空散热处理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这次将前端设计了大面积的镂空处理,正面的风扇直接吸入冷气吹过散热鳍片,将热气流排出,更加又利于使用过程中的显卡性能稳定。
弹孔枪头
值得一提的是,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显卡顶部有4个枪口设计,有一种像是未来武器的科技感,让显卡整体更加具有个性。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接口
在供电接口方面,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采用8 8pin的供电,没有采用公版的单12pin,对于用户来说不用做任何前期准备就能用上最新的显卡了(不过要注意电源功率,建议600W及以上)。
04 3DMARK 理论性能测试
首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为了保证此次评测能够发挥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显卡的最佳性能,主板和CPU采用了目前桌面旗舰级配置,具体如下。
在测试成绩上,基准测试采用3DMARK,游戏性能测试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同时为了减小误差,每项测试成绩均测试3遍取平均值。
GPU-Z参数
首先看一下GPU-Z的参数,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采用GA104核心,三星8nm工艺,芯片面积392平方毫米,拥有6144个CUDA,Boost频率为1800MHz,而公版为1770MHz频率。采用8GB GDDR6X显存,位宽为256bit,显存带宽达到了608.3 GB/s,光栅单元和纹理单元为96和192。
下面先进行的是用来衡量显卡DX11理论性能的3DMARK FS套装:FS,FSE,FSU三者分别对应显卡在1080P、2K、4K的理论性能,取显卡分数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3D MARK FS套装测试
在针对显卡DX11性能的3DMARK FS套装测试中,我们选择了上代和本代的5张显卡进行分值对比,以便能更好的反映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的性能水平。
可以看到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的性能显然更接近GeForce RTX 3070,整体提升11%左右;对比GeForce RTX 3080的差距为17%左右,看来即使强如GeForce RTX 3070 Ti,可仍然和GeForce RTX 3080有一定差距。
3D MARK TS套装测试
而在针对DX12环境下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测试中,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的分数提升稍弱,相比GeForce RTX 3070提升8%左右,对比公版提升则不是很大,基本在百分之1以内,可见GeForce RTX 3070Ti公版的做工和散热都相当不错。而这次对比GeForce RTX 3080的分数差距为21%左右;对比上一代GeForce RTX 2070 SUPER的分数要高出43%左右。
3D MARK 光追测试
PortRoyal是3DMARK中专门针对光追性能的测试项,在这组测试中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的分数表现更贴近GeForce RTX 3070,分数提升为8%左右,相比公版基本也是在百分之一以内;对比GeForce RTX 3080的分数差距为29%左右;对比上一代GeForce RTX 2070 SUPER的分数提升则非常大,约为52%。GeForce RTX 3070比上代产品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性能提升。
05 游戏性能测试
在游戏性能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德军总部新血脉》、《孤岛惊魂5》、《刺客信条:英灵殿》、《无主之地》,国产游戏《边境》、《光明记忆:无限》的benchmark跑分软件。
另外在游戏测试中,由于显卡驱动的版本更新和游戏更新非常影响游戏帧数,所有benchmark跑分成绩均以本次成绩为准。
《刺客信条:英灵殿》游戏测试
在游戏实测中可以看到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和GeForce RTX 3070的帧数差距平均下来为3%左右。而对比GeForce RTX 3080的分数差距整体在10%左右。
《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测试
《德军总部新血脉》并且由于自带两个benchmark,所以我们的数据取跑分均值,另外这款游戏几乎每更新一次驱动或者游戏版本升级都会导致分数的巨大差异,在本次重新测试中,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与GeForce RTX 3070的差距约为4%。
而相比GeForce RTX 3080的帧数差距综合为13%左右,但可以发现其实在1080P分辨率下,CPU已经限制了显卡的发挥,而在4K分辨率下GeForce RTX 3080能领先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约22%的帧数。
《孤岛惊魂5》游戏测试
《孤岛惊魂5》同样算是优化比较到位的3A大作,在这款游戏中CPU的瓶颈更加明显,1080P分辨率下三款显卡的成绩几乎相同,在2K和4K分辨率下比较能反应真实水平,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相比GeForce RTX 3070提升约为8%。
《无主之地3》游戏测试
《无主之地3》是一款采用了卡通渲染风格的游戏,它对于性能要求的下限很低而上限又很高,并且这款游戏的跑分也很符合三款显卡的性能规律,其中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相比GeForce RTX 3070提升为7%;相比GeForce RTX 3080的分数差距为24%。
《光明记忆:无限》游戏测试
《光明记忆:无限》是由飞燕群岛工作室开发的《光明记忆》新系列,目前还没有游戏提供试玩,不过benchmark的跑分软件官方已经提供,玩家可以在steam上自行下载。另外我们在测试的时候由于无法关闭光追选项,故所有测试成绩均为“RTX 最高/DLSS 质量”模式下进行。整体的分数分布情况与《无主之地3》非常相似。
《边境》游戏测试
在另外一款国产游戏《边境》的跑分软件中,情况基本与《光明记忆:无限》相同,测试条件均在“RTX最高/DLSS质量”下进行。
06 功耗及温度测试
功耗测试中,我们选择FurMark软件进行拷机测试,并采用GPU-Z检测温度,功耗仅计算显卡自身。
功耗测试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经过我们的实测在满载状态下单卡功耗为300W左右,建议搭配650W及以上电源。
温度对比
温度方面,本次的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经过15分钟左右的拷机,温度稳定为72℃左右,相比公版低了6℃左右,看来三风扇加鱼尾型散热孔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07 部分游戏光追及DLSS效果展示
上面我们测试了部分游戏的光追和DLSS性能表现,这些效果具体在游戏中是什么表现,下边笔者选择了几款游戏给大家展示一下。
RTX ON(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RTX OFF(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在《赛博朋克2077》中,光追效果随处可见,而在游戏中也运用到了不同的光追效果,包括最常见的光追反射、阴影,还有环境光遮蔽、漫反射照明以及全局光照等比较高级的效果。在上图中同样有复杂的光线追踪效果,近处的霓虹灯管有明显的漫反射效果,通过墙壁的反射,整体光线更强。可以看到地面和右侧的墙壁在开启光线追踪时能反射出门框和灯管的倒影,而关闭时就只有灯光了。
RTX ON
RTX OFF
在网游《逆水寒》中,由于光追效果正处于试验阶段,并没有如宣传片一样的水面反射。但画面整体的阴影更加真实,如头顶树木的阴影,以及水面上荷叶的效果。而且由于光追效果较少,在打开该功能后帧数并没有明显下降。
《堡垒之夜》RTX ON
《堡垒之夜》RTX OFF
堡垒之夜的光追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加入了反射、全局照明和路径追踪等效果。卡车车身上的反射较为明显,角色身上的环境光在打开光追后更为写实,另外仔细看的话远处建筑物的玻璃同样有光线的反射,整体画质改善非常明显。
《魔兽世界9.0》RTX ON(点击查看大图)
《魔兽世界9.0》RTX OFF(点击查看大图)
《魔兽世界9.0》同样作为一款卡通渲染的网游来说,魔兽的年代更加久远,此次加入光追效果在整体视觉上没有堡垒之夜明显。不过如远处的树木阴影,以及近处石台下方的阴影都比较明显。
《控制》RTX ON
《控制》RTX OFF
《控制》这款游戏所采用的引擎物理效果非常出色,同时光追开关的对比也是肉眼可见的明显。包括玻璃上的人物反光,远处地面的植物反光都比较清晰,同时打开光追后屋顶处的明暗对比也更加明显。
DLSS模式对比
DLSS的对比测试我们选择《赛博朋克2077》这款游戏,2K/RTX ON/DLSS关闭 原生画质下作为标准,在打开DLSS质量模式后可以看到整体画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广告牌的字样边缘依然很清晰。在DLSS平衡和DLSS性能模式中依然有着不错的状态,整体相较原生画质并无二致。
《逆水寒》DLSS模式对比
画质说明
在《逆水寒》的DLSS测试中,我们将画面设置为4K分辨率,画质为预设最高。通过关闭、快速、超级性能,3种不同模式来进行帧数以及画面的对比。
首先在关闭DLSS中,游戏帧数为26帧原生画质,打开DLSS快速模式后为41帧,而打开DLSS超级性能模式后为57帧。通过放大图片不难发现原生画质和DLSS快速模式的区别很小,而DLSS超级性能模式中角色背后的装饰会变模糊,以及木条箱的纹理边界会有较明显变化。但帧数提升却非常明显。
08 软硬兼施 铸就Ampere
好的硬件没有软件的加持,相当于空有长柄没有枪头,想要发挥十成威力则必须软硬搭配,反之亦然。此次随着发布会共同推出的还有以下几项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NVIDIA Reflex
以往我们关注延迟大多从显示器上了解到几毫秒极速响应,但那只是作为最终端的显示输出效果,你是否想过从系统内部到实际看到的画面有多大延迟?
NVIDIA Reflex
在20系显卡中NVIDIA反复提及的“帧能赢”,在30系显卡中也做了更进一步的突破,除了NVIDIA将推出自己的电竞显示器NVIDIA 360Hz G-SYNC ESPORTS,还有NVIDIA Reflex技术。
以往如果想测量系统延迟需要高速相机以及定制的LED鼠标电路。而使用带有NVIDIA Reflex技术的显示器将内置精确的延迟分析工具,可在CPU和GPU中优化渲染管道,极大减少延迟时间,将系统延迟整体降低至30ms以下。不过就像图中所示,为此你需要一个支持反射延迟分析的鼠标。
NVIDIA Broadcast
NVIDIA Broadcast是一款易用且专业的直播软件,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主播不再需要任何的背景布置,只需要一个普通的摄像头和一张GeForce RTX系列的显卡即可。
宠物派对直播
这款软件可以让你杂乱无章的房间立即变成直播间,其内置了音频降噪、背景虚化、虚拟背景、头部追踪等功能。NVIDIA Broadcast的工作原理是利用AI算法通过DGX超级计算机深度学习而来。
NVENC编码
同时RTX 30系显卡拥有目前最好的硬件解码器,大部分用户的电脑在直播时打开OBS推流后CPU占用会直接飙升到50%左右,而基于GPU的NVENC解码可以极大地减轻CPU负担。
NVIDIA Studio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提到软件可能大部分只会想到内容创作的相关软件,但NVIDIA专为内容创作者推出的NVIDIA Studio驱动则是承担着连接创作软件和显卡功能的关键。
NVIDIA Studio
NVIDIA Studio驱动经过更新与优化,对于最新版本的Adobe系列软件支持更为稳定,同时附带更出彩的创作功能。利用NVIDIA CUDA技术,GPU加速特效可实现更快的实时视频编辑并加速渲染输出,并让原本只能进行软件编码输出的视频轻松得到硬件的支持。另外在AI计算方面的优势,包括自动标记片段、特效追踪和人脸识别等功能,都有显著的速度提升。
以GPU渲染为14.98秒 而CPU渲染为11分钟
当然NVIDIA Studio的加速创作绝不止Adobe一家,DaVinci、Keyshot、Blender、D5等专业软件中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不仅能提供强大且稳定的运行环境,更能以GPU加速,有效提升创作效率。
09 金属撞色 漆黑枪王
“金属撞色 漆黑枪王”,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在外观添加了枪支元素,并且导流罩点缀弹孔、枪托等元素,战争气息十足。正面金属的拼色设计,也让整张显卡更加有质感,配合独到的外观设计,宛如一把来自未来的科技武器。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
背面金属背板不仅增加整体的质感,配合尾部的鱼尾型散热孔,能够输送贯穿式风流,为显卡充分散热。另外很多人担心金属外观背板会增加显卡的重量,实际上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采用一体式金属压铸加固中框设计,可让散热器直接锁固在机箱上并由机箱承重,可以预防PCB因过重弯曲变形,所以没有必要一直使用显卡竖装模块。
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
外观出众,个性十足。配合GeForce RTX 3070 Ti的优秀性能,影驰 GeForce RTX 3070 Ti黑将 OC的确能给玩家带来不少的惊喜。至于玩家们一直担心的售价问题,随着芯片产能的增长和对算力的限制,相信不久以后大家都能以亲民的价格入手30系显卡,改善游戏体验指日可待。
影驰RTX 3070Ti HOF PRO评测 常态化高端系列
近期笔者一直在关注显卡市场,连日的高价和缺货甚至让大部分厂商的旗舰店都面临无货可卖的局面。另外在勘察所有型号的显卡时,可以发现自从推出了Ti系列的显卡后,RTX 3070/RTX 3080等原型卡几乎绝迹,至于原因我们下面会稍加分析。今天将要评测的则是一款来自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至于为何RTX 3070越来越少,也很容易理解,目前芯片供应短缺,RTX 3070和RTX 3070 Ti都采用了GA104芯片,一个价格更高性能更强,自然后者更受厂商的青睐。当然其中最大的因素应该还是来自NVIDIA的决策,Ti系列的推出似乎就意味着取代原型卡。
其实不光RTX 3070,在电商页面上RTX 3080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有货,价格也都在9000多元左右。相比发售时的5499元,相差甚远。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根据NVIDIA 2022财年Q2季度财报显示,65.07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大涨65%,24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比增282%。具体来说,第二季度游戏业务营收为30.6亿美元,同比大增85%;第二季度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为23.7亿美元,同比增35%;第二季度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为5.19亿美元,同比大增156%;汽车业务营收为1.52亿美元,同比增37%。
毫无疑问,NVIDIA上季度的优秀业绩与显卡大卖有关,特别是挖矿用的显卡,尽管NVIDIA公开否认加密货币对显卡销售的重要影响。
但矿工们对于NVIDIA推出的专业CMP矿卡似乎并不感冒,销售业绩也远没有达到预期。至于原因,矿工们不傻,CMP矿卡砍了视频输出,保修只有3个月,售价也不便宜,矿工还是青睐RTX 30系列显卡,毕竟是完整功能的,而且随时可以出二手回血,CMP系列矿卡就只能砸手里。
这也就导致随着RTX 30系显卡的挖矿算力被部分破解,矿工们再次一窝蜂瞄准了游戏卡市场,缺货加上矿工,造成了目前显卡价格再次走高。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我们说回今天评测的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该系列与HOF Extreme同属于影驰名人堂产品,两条线同为高端系列。在评测开始前,笔者先将这款显卡的特点列出方便大家阅读:
1.从内到外纯白配色
2.影驰HOF高端系列
3.天使羽翼外观设计
总的来说,此次影驰推出的HOF Pro产品,主要作用是作为常态高端产品系列售卖,HOF Extreme固然足够高端,但更多的意义是超旗舰产品。诚然有一部分用户能够负担得起这种超旗舰的规格,但大部分用户更注重的还是性能和外观这两点。
价格方面,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的发售价格为7999元,虽然公版的首发价格为4499元,但……大家也都知道不太可能,影驰只是做了目前的市场定价。至于今后有没有下降的空间,还要看全球芯片供应,以及虚拟货币的走势了。
01GA104核心解析
在核心架构上,GeForce RTX 3070 Ti是采用GA104核心的第二张卡,官方白皮书上对比的对象为GeForce RTX 2070 SUPER,相较于上一代的NVIDIA Turing架构,NVIDIA Ampere架构下的GeForce RTX 3070 Ti每个时钟执行2次着色器运算,而Turing为1次,RTX 3070 Ti的着色器性能达到22 TFLOPS单精度性能,而Turing为9 TFLOPS。
新老两代显卡算力对比
NVIDIAAmpere架构翻倍了光线与三角形的相交吞吐量,RT Core达到42 RTTFLOPS,而Turing为24 RT TFLOPS。而且第二代光线追踪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性能提升,还增加了对游戏中运动模糊部分场景的光线追踪计算加速。
第三代Tensor Core可自动识别并消除不太重要的DNN权重,处理稀疏网络的速率是Turing的两倍,算力高达174 TensorTFLOPS,而Turing为72 TensorTFLOPS。
GeForce RTX 3070 Ti采用了GA104核心,与GeForce RTX 3070相同,不过NVIDIA官方并没有给出GA104核心架构图,我们仍以GA102来做讲解。
完整的GA102核心
完整的GA102 GPU包含7个GPC(图形处理集群)42个TPC(纹理处理集群)以及84个SM(流处理器)组成,而GeForce RTX 3070 Ti的CUDA数量是6144个,共有48个SM单元,也就是3个GPC 24个TPC,而刚刚发布的GeForce RTX 3080 Ti共有40个TPC 80个SM单元,这也是两款芯片的差距所在。
公版显卡参数表
为了查询方便,笔者将这几款显卡的核心参数列出,可以看到GeForce RTX 3070与GeForce RTX 3070 Ti的差距不大,相差的两个SM单元,和GeForce RTX 3080 Ti情况基本相同,也就是1组TPC,256个CUDA。只不过GeForce RTX 3080 Ti更接近GeForce RTX 3090,而根据参数来看GeForce RTX 3070 Ti与GeForce RTX 3080还有一定差距。
GDDR6X
另外GeForce RTX 3070 Ti的显存虽然依旧是8GB,但已经由GDDR6更换为GDDR6X,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频率和带宽上,同频下实现更高的显存带宽可以降低成本和功耗,另外在相同时间内GDDR6X可以比GDDR6传输多2倍的数据。这对于需要大量数据负载的工作尤为重要,如光线追踪的游戏、AI学习和8K视频渲染。
02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外观
首先来看这款显卡的外观,这款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的外观和RTX 3080 Ti相同,都采用了大天使之翼的造型。相比HOF Extreme的包装更为简化,采用经典的双层软硬包装,不过为了符合HOF系列的身份,内侧的硬纸盒同样为白色。
包装内的配件方面,1个全金属显卡支架,2条30cm白色电源延长线,另外还有1条5V 3pin的ARGB同步线。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正面导流罩采用了天使羽翼的设计理念,中间风扇两侧分别延伸出两对羽翼,并且在显卡侧面也有独特的羽毛纹理。另外虽然同为白色,但HOF Extreme则属于珍珠白,而HOF Pro为纯白色,也更加符合天使羽翼的造型。中间风扇的4个蓝色装饰块巧妙地很,让显卡凭空多了几分高达的感觉。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的整体尺寸为303×133×64mm(不含挡板)。三个风扇全部采用90mm的11叶静霜扇叶,并搭载智能启停技术。所有风扇均采用三折设计,工作时可有效增加风压,输送更强劲的气流。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上机效果
通电后,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正面中间的风扇口内搭载了ARGB灯效,默认彩虹渐变效果,所以这款显卡极其推荐竖装。另外支持HOF Ai和最新Aurora Sync Pro软件灯效控制,可调节灯光效果。同时显卡内置了5V ARGB插口,同步主板灯效。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供电接口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采用了,10相GPU供电,2相显存供电,10层白色PCB,延续HOF家族传统。
在散热方面采用了大天使散热系统,GPU镀镍铜底,6根6mm镀镍复合热管并采用回流焊工艺,以保证显卡良好散热以及温度控制。
另外这款显卡的TGP为310W,搭载了8 8pin的合金加固供电接口,推荐电源为750W。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金属背板
在背板上,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采用一体成型金属背板,背板尾部及芯片部位均做了大面积镂空处理,并且从镂空的部位可以看到内部的白色PCB板同样采用了镂空设计,极大限度的增加热空气流动性,散热效果更强。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视频输出接口
视频输出接口采用DP1.4a*3 HDMI 2.1*1的四接口设计,另外由于新的HDMI 2.1协议,最高已可支持单线8K的视频输出。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033DMARK 理论性能测试
首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为了保证此次评测能够发挥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的最佳性能,主板和CPU采用了目前桌面旗舰级配置,具体如下:
在测试成绩上,基准测试采用3DMARK,游戏性能测试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同时为了减小误差,每项测试成绩均测试3遍取平均值。
GPU-Z参数
首先看一下GPU-Z的参数,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采用GA104核心,三星8nm工艺,芯片面积392平方毫米,拥有6144个CUDA,1860MHz频率。采用8GB GDDR6X显存,位宽为256bit,显存带宽达到了608.3 GB/s,光栅单元和纹理单元为96和192。
下面先进行的是用来衡量显卡DX11理论性能的3DMARKFS套装:FS,FSE,FSU三者分别对应显卡在1080P、2K、4K的理论性能,取显卡分数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3D MARK FS套装测试
在针对显卡DX11性能的3DMARK FS套装测试中,我们选择了上代和本代的5张显卡进行分值对比,以便能更好的反应参测显卡的性能水平。
可以看到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的性能更接近GeForce RTX 3070,对比提升10%左右;对比GeForce RTX 3080的差距为16%左右;相比上一代的GeForce RTX 2070 SUPER提升46%左右。
3D MARK TS套装测试
而在针对DX12环境下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测试中,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的分数相比GeForce RTX 3070提升12%左右。而对比GeForce RTX 3080的分数差距为17%左右;对比上一代GeForce RTX 2070 SUPER的分数要高出55%左右。
3D MARK 光追测试
PortRoyal是3DMARK中专门针对光追性能的测试项,在这组测试中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的表现更贴近GeForce RTX 3070,分数提升为11%左右;对比GeForce RTX 3080的分数差距为25%左右;对比上一代GeForce RTX 2070 SUPER的分数提升则非常大,约为57%。
04游戏性能测试
在游戏性能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德军总部新血脉》、《孤岛惊魂5》、《刺客信条:英灵殿》、《无主之地》,国产游戏《边境》、《光明记忆:无限》的benchmark跑分软件。
另外在游戏测试中,由于显卡驱动的版本更新和游戏更新非常影响游戏帧数,所有benchmark跑分成绩均以本次成绩为准。
《刺客信条:英灵殿》游戏测试
在游戏实测中可以看到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和GeForce RTX 3070的帧数差距并不明显,平均下来为3%左右。而对比GeForce RTX 3080的分数则相差较大。
《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测试
《德军总部新血脉》并且由于自带两个benchmark,所以我们的数据取跑分均值,另外这款游戏几乎每更新一次驱动或者游戏版本升级都会导致分数的巨大差异,在本次重新测试中,不难发现在1080P分辨率下三款显卡差距很小,其实在低分辨率下CPU已经限制了显卡的发挥,而在4K分辨率下GeForce RTX 3080能领先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约21%的帧数。
《无主之地3》游戏测试
《无主之地3》是一款采用了卡通渲染风格的游戏,它对于性能要求的下限很低而上限又很高,并且这款游戏的跑分也很符合三款显卡的性能规律,其中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在1080P分辨率下,相比公版成绩提升不大,但在高分辨率下提升明显。另外可以看出即便是超频版RTX 3070 Ti,但在芯片规格的差异下,仍无法与RTX 3080相提并论。
《光明记忆:无限》游戏测试
《光明记忆:无限》是由飞燕群岛工作室开发的《光明记忆》新系列,目前还没有游戏提供试玩,不过benchmark的跑分软件官方已经提供,玩家可以在steam上自行下载。
另外我们在测试的时候由于无法关闭光追选项,故所有测试成绩均为“RTX 最高/DLSS 质量”模式下进行。
《边境》游戏测试
在另外一款国产游戏《边境》的跑分软件中,情况基本与《光明记忆:无限》相同,测试条件均在“RTX最高/DLSS质量”下进行。
《孤岛惊魂5》游戏测试
《孤岛惊魂5》同样算是优化比较到位的3A大作,在这款游戏中CPU的瓶颈更加明显,1080P分辨率下只有RTX 3070分数较低,在2K和4K分辨率下比较能反应真实水平。
05功耗及温度测试
功耗测试中,我们选择FurMark软件进行拷机测试,并采用GPU-Z检测温度,功耗仅计算显卡自身。
功耗测试(点击查看大图)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经过我们的实测在满载状态下单卡功耗为310W左右,建议搭配750W及以上电源。
温度测试
温度方面,本次的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经过15分钟左右的拷机,温度稳定为67℃左右,峰值温度在68℃,显存温度处正常水平,为80℃左右。
06常态化高端系列
此次影驰推出的HOF Pro产品,笔者认为主要作用是作为常态高端产品系列售卖,HOF Extreme固然足够高端,但更多的意义是超旗舰产品,奢华的做工用料,甚至包装都是奢华的。诚然有一部分用户能够负担得起这种超旗舰的规格,但大部分用户更注重的还是性能和外观这两点。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而本次HOF Pro的推出则完美解决了上述问题,虽然在规格上相较HOF Extreme有一定缩减,但整体而言依旧算得上旗舰产品,相对于星曜、GAMER、金属大师、黑将等系列还有一定拔高。
关于RTX 3070 Ti这款产品的定位,相信大家也比较迷糊,在玩家的认知中70型号定位中高端这没错,而RTX 3070 Ti对于原型产品的提升中规中矩,性能上并不足以横跨在RTX 3070和RTX 3080之间。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不过如果将后发布的RTX 3070 Ti和RTX 3080 Ti对比来看,两者的提升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因为RTX 3090相较RTX 3080本身相差就不大,故而显得RTX 3080 Ti更实惠一点。但别忘了RTX 3080 Ti的发售价格为8999元,相较RTX 3080的5499足足贵了3500元。
另外想必大家都发现,在Ti系列显卡发布后,原型卡已经很少在电商中“露面”了,其中一部分原因大体猜测还是RTX 30系显卡首发价格太低了,RTX 3080这种性能翻倍的显卡只卖5499元,而RTX 3060这种足以媲美上一代中端型号的显卡只要2499元,如果没有矿潮,可能NVIDIA也就忍一忍了,但现在的情况是全球范围的一卡难求,涨价在所难免。
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显卡
而另一方面则是显卡型号正常的迭代更新,毕竟以往还没有哪一代显卡7个型号一起卖,只不过RTX 30系的迭代有点过快了。
性能上本次评测的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无需多言,在2K分辨率下几乎可以通吃任何游戏,即便是对配置要求苛刻的3A大作,对画面稍作降低也可以达到流畅标准。
价格方面,影驰GeForce RTX 3070 Ti HOF Pro的发售价格为7999元,虽然公版的首发价格为4499元,但……大家也都知道不太可能,影驰只是做了目前的市场定价。至于今后有没有下降的空间,还要看全球芯片供应,以及虚拟货币的走势了。
07附录1-部分游戏光追及DLSS效果展示
上面我们测试了部分游戏的光追和DLSS性能表现,这些效果具体在游戏中是什么表现,下边笔者选择了两款游戏给大家展示一下。
《赛博朋克2077》RTX ON(点击查看大图)
《赛博朋克2077》RTX OFF(点击查看大图)
在《赛博朋克2077》中,光追效果随处可见,而在游戏中也运用到了不同的光追效果,包括最常见的光追反射、阴影,还有环境光遮蔽、漫反射照明以及全局光照等比较高级的效果。
RTX ON(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RTX OFF(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在网游《逆水寒》中,由于光追效果正处于试验阶段,并没有如宣传片一样的水面反射。但画面整体的阴影更加真实,如头顶树木的阴影,以及水面上荷叶的效果。而且由于光追效果较少,在打开该功能后帧数并没有明显下降。
《堡垒之夜》RTX ON(点击查看大图)
《堡垒之夜》RTX OFF(点击查看大图)
堡垒之夜的光追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加入了反射、全局照明和路径追踪等效果。卡车车身上的反射较为明显,角色身上的环境光在打开光追后更为写实,另外仔细看的话远处建筑物的玻璃同样有光线的反射,整体画质改善非常明显。
《魔兽世界9.0》RTX ON(点击查看大图)
《魔兽世界9.0》RTX OFF(点击查看大图)
《魔兽世界9.0》同样作为一款卡通渲染的网游来说,魔兽的年代更加久远,此次加入光追效果在整体视觉上没有堡垒之夜明显。不过如远处的树木阴影,以及近处石台下方的阴影都比较明显。
《控制》RTX ON(点击查看大图)
《控制》RTX OFF(点击查看大图)
《控制》这款游戏所采用的引擎物理效果非常出色,同时光追开关的对比也是肉眼可见的明显。包括玻璃上的人物反光,远处地面的植物反光都比较清晰,同时打开光追后屋顶处的明暗对比也更加明显。
《赛博朋克2077》DLSS模式对比
DLSS的对比测试我们选择《赛博朋克2077》这款游戏,2K/RTX ON/DLSS关闭 原生画质下作为标准,在打开DLSS质量模式后可以看到整体画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广告牌的字样边缘依然很清晰。在DLSS平衡和DLSS性能模式中依然有着不错的状态,整体相较原生画质并无二致。
《逆水寒》DLSS模式对比
画质说明
在《逆水寒》的DLSS测试中,我们将画面设置为4K分辨率,画质为预设最高。通过关闭、快速、超级性能,3种不同模式来进行帧数以及画面的对比。
首先在关闭DLSS中,游戏帧数为26帧原生画质,打开DLSS快速模式后为41帧,而打开DLSS超级性能模式后为57帧。通过放大图片不难发现原生画质和DLSS快速模式的区别很小,而DLSS超级性能模式中角色背后的装饰会变模糊,以及木条箱的纹理边界会有较明显变化。但帧数提升却非常明显。
《永劫无间》DLSS模式对比
在《永劫无间》的DLSS对比中,原生画质大家可以注意角色发带的编制质感,每一根发丝边缘都较为清晰,同时肩部的服装花纹也有较为明显的凹凸感。在DLSS打开后,由于其工作原理就是缩放后,再由AI算法放大进行边缘重建,所以在质量模式中,发丝就会丢失部分细节,但如果不细看很难发现,同时发带的细节也保留的相当完好。
而在DLSS性能模式中,头发的质感则更差一些,并且发带的编织感有明显下降,另外腰间的配置边缘也会变模糊。最后在DLSS超级性能模式中,角色整体则会较糊,无论是头发还是服饰,所以如果不是非常追求高帧数的玩家,不建议开启DLSS超级性能模式。
08附录2-软硬兼施 铸就Ampere
好的硬件没有软件的加持,相当于空有长柄没有枪头,想要发挥十成威力则必须软硬搭配,反之亦然。此次随着发布会共同推出的还有以下几项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NVIDIA Reflex
以往我们关注延迟大多从显示器上了解到几毫秒极速响应,但那只是作为最终端的显示输出效果,你是否想过从系统内部到实际看到的画面有多大延迟?
NVIDIA Reflex
在20系显卡中NVIDIA反复提及的“帧能赢”,在30系显卡中也做了更进一步的突破,除了NVIDIA将推出自己的电竞显示器NVIDIA 360Hz G-SYNC ESPORTS,还有NVIDIA Reflex技术。
以往如果想测量系统延迟需要高速相机以及定制的LED鼠标电路。而使用带有NVIDIA Reflex技术的显示器将内置精确的延迟分析工具,可在CPU和GPU中优化渲染管道,极大减少延迟时间,将系统延迟整体降低至30ms以下。不过就像图中所示,为此你需要一个支持反射延迟分析的鼠标。
NVIDIA Broadcast
NVIDIA Broadcast是一款易用且专业的直播软件,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主播不再需要任何的背景布置,只需要一个普通的摄像头和一张GeForce RTX系列的显卡即可。
宠物派对直播
这款软件可以让你杂乱无章的房间立即变成直播间,其内置了音频降噪、背景虚化、虚拟背景、头部追踪等功能。NVIDIA Broadcast的工作原理是利用AI算法通过DGX超级计算机深度学习而来。
NVENC编码
同时RTX 30系显卡拥有目前最好的硬件解码器,大部分用户的电脑在直播时打开OBS推流后CPU占用会直接飙升到50%左右,而基于GPU的NVENC解码可以极大地减轻CPU负担。
NVIDIA Studio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提到软件可能大部分只会想到内容创作的相关软件,但NVIDIA专为内容创作者推出的NVIDIA Studio驱动则是承担着连接创作软件和显卡功能的关键。
NVIDIA Studio
NVIDIA Studio驱动经过更新与优化,对于最新版本的Adobe系列软件支持更为稳定,同时附带更出彩的创作功能。利用NVIDIA CUDA技术,GPU加速特效可实现更快的实时视频编辑并加速渲染输出,并让原本只能进行软件编码输出的视频轻松得到硬件的支持。另外在AI计算方面的优势,包括自动标记片段、特效追踪和人脸识别等功能,都有显著的速度提升。
以GPU渲染为14.98秒 而CPU渲染为11分钟
当然NVIDIA Studio的加速创作绝不止Adobe一家,DaVinci、Keyshot、Blender、D5等专业软件中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不仅能提供强大且稳定的运行环境,更能以GPU加速,有效提升创作效率。
(7755780)
高通骁龙 8 Gen 1 移动平台全面解析:新时代的开始
高通在 12 月 1 日举行的骁龙技术峰会上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 —— 骁龙 8 Gen 1(下面直接简称骁龙 8),这是骁龙品牌独立后推出的第一款旗舰移动平台,产品名称也比以往更简单,一切都像是新的开始。
同时在 12 月 1 日峰会的技术解析环节,高通对骁龙 8 的技术细节进行了透彻的解析,值得关注的信息还是比较多的。IT之家这里将骁龙 8 移动平台的深度技术细节一文汇总如下,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款即将在明年各大旗舰手机中出镜的处理器芯片。
一、Kryo CPU,ARMv9 架构,性能提升 20%
随着骁龙 8 移动平台命名整体的简单化,其内部各个功能模块的名称也得到了简化,比如 Kryo CPU,今年开始就只叫“Kryo CPU”,后续的叫法也是跟着骁龙 8 平台整体的命名走,例如明年推出骁龙 8 Gen 2 的话,就叫“骁龙 8 Gen 2 的 Kryo CPU”。
…… 有没有感觉比过去更拗口了(手动捂脸)。
具体来看 Kryo CPU,它是基于最新的 ARMv9 架构,采用三星 4nm 制程工艺。Armv9 架构是面向未来的新一代 CPU 指令集架构,采用的架构名称变为 Matterhorn 架构及 Makalu 架构,拥有 30% 以上的 IPC 性能提升。同时,ARMv9 架构的内存延迟从 150ns 降至 90ns、频率最高可达到 3.3GHz、内存带宽从 20GB/s 提升到了 60GB/s、此外还加快了缓存的存储速度。
再看 Kryo CPU 的核心架构为:
1 个 Cortex-X2 核心,最高主频 3.0GHz ,1MB L2 缓存,3 个 Cortex-A710 核心,最高主频 2.5GHz ,512K L2 缓存,4 个 Cortex-A510 核心,最高主频 1.8GHz,6MB L3 缓存。
Kryo CPU 支持 LPDDR5 3200MHz,没有支持 LPDDR5X,对于此,高通给出的解释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成熟的 LPDDR5X 产品。
综合起来,Kryo CPU 的整体性能提升幅度为 20%,能效提升幅度为 30%。在 BenchMark 系统性能测试中,骁龙 8 随着测试时间推移,性能输出的强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竞争对手和上一代骁龙 888。
二、Adreno GPU,性能提升明显,新功能拉满
全新的 Adreno GPU 采用全新架构,旨在显著提升明年游戏和 XR 设备以及 3D 密集型游戏应用的性能和能效。
整体来说,Adreno GPU 的图形渲染能力提升 30%,并且游戏时的能效提升 25%,还是够看的。
除此之外,Adreno GPU 还整合了更多图形渲染已经开发、应用的新技术、新特性。包括:
1、Vulkan 优化
Adreno GPU 对 Vulkan 图形驱动进行多项优化,使移动游戏性能提升高达 60%。
2、Adreno GPU 控制面板
对于硬核玩家,高通推出了 Adreno GPU 控制面板,让玩家能够在他们最爱的游戏中自定义关键 GPU 参数,按照他们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
3、可更新 GPU 驱动
广大用户可以通过下载可更新 Adreno GPU 驱动来提升游戏性能、增加全新游戏特性并提升电池续航。
4、VRS Pro
去年高通在骁龙 888 上首次引入可变分辨率渲染(VRS)技术。这一特性能让开发者更好地分配图形资源,减少 GPU 工作负载,带来显著的性能和功耗提升,并且无需降低游戏的视觉效果。
在骁龙 8 上,高通对 VRS 性能进行了升级,带来了 VRS Pro 系统(可变分辨率渲染进阶版),该系统现已支持基于图像的 VRS。
VRS Pro 还支持开发者基于屏幕位置设置渲染分辨率,能够更加高效地渲染大像素组和小像素组。
具体来说,VRS Pro 能够为游戏开发者在调优游戏性能时提供更精细的颗粒度控制,并且无需降低视觉质量。现在,游戏内容创作者可以决定环境中的哪些特定部分需要应用 VRS。
例如下面的演示图,如果玩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近处的神庙上,开发者就可以通过给远处的植物分配更少的资源来提升能效和性能。
5、Adreno 图像运动引擎
在全新 Adreno GPU 上,高通还引入了一项独特技术,即 Adreno 图像运动引擎。该技术可以通过利用历史帧数据和 GPU 优化运动估计,支持该特性的游戏能够生成更多帧,让游戏以双倍帧率运行,同时保持近乎相同的功耗。
通过演示可以看出,Adreno 图像运动引擎能够在提供超流畅帧率的同时保持低功耗。
6、立体渲染
和 Adreno GPU 直接相关的,是骁龙 Snapdragon Elite Gaming 特性,高通在骁龙 8 移动平台上还加入了一项新特性:立体渲染。
烟雾特效在游戏中很常用,在这些粒子图形方面的进步将使游戏实现全新水平的逼真度。而骁龙 8 借助 Adreno GPU 实现了端游级立体渲染,支持打造逼真的烟雾效果,烟雾能够在环境中飘散和流动。当玩家在骁龙 8 上进行游戏时,将更加身临其境。
7、骁龙游戏工具包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体验,高通还借着骁龙 8 移动平台的发布,推出骁龙游戏工具包(Snapdragon Game Toolkit)。它包含高通技术公司游戏和图形图像专家多年的工作成果和示例代码。
比如,在 Snapdragon Game Toolkit 中,高通提供了骁龙遮挡剔除插件。当应用于 GPU 帧零时延的游戏时,该插件能够利用基于 CPU 的自定义光栅化引擎,使处理速度提升高达 16 倍。这能够支持游戏开发者在现有性能和功耗预算内创建更细致、视觉特效更丰富的游戏环境。
8、首个支持虚幻引擎移动版
高通和 Epic Games 的合作由来已久,而本次发布的骁龙 8 移动平台,将是首个支持高度优化的虚幻引擎 5 移动版的平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在虚化引擎中针对环境观遮蔽做了特别优化,与 UE4 标准方案相比,该优化能够将性能提升 60% 以上。在骁龙 8 平台上,高通还将虚幻引擎的时域抗锯齿技术(TAA)的性能提升 50%。
三、5G:骁龙 X65 下行 10 Gbps
在无线通信网络连接方面,骁龙 8 移动平台搭载的是高通第四代 5G 调制解调器骁龙 X65。它是全球首个支持下行 10Gbps 5G 速率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也就是说它可以在 5G 环境下首次实现超过万兆的网速。此外骁龙 X65 上行也能达到 3.5Gbps 的传输速率。
同时,骁龙 X65 也是首个符合 3GPP Release 16 规范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
除了这些,骁龙 X65 还具有更多关键特性,比如可升级架构功能。该功能支持跨 5G 各细分市场进行增强、扩展和定制;并通过软件更新,支持即将推出的全新特性、功能,以及 3GPP Release 16 新特性的快速部署。
特别是随着 5G 扩展至计算、工业物联网和固定无线接入等全新垂直行业,该可升级架构可以支持基于骁龙 X65 打造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以支持全新特性的采用,延长终端使用周期,并有助于降低总拥有成本。
此外,骁龙 X65 还支持 AI 天线协调技术、全新一代功率追踪解决方案、5G PowerSave 2.0 技术、高通 Smart Transmit™ 2.0 等技术,并采用第 4 代高通 QTM545 毫米波天线模组。
骁龙 X65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上述创新以及其它诸多性能提升,旨在通过更快的蜂窝通信速度、更广的网络覆盖以及全天电池续航,提供卓越的 5G 体验。
除了骁龙 X65,骁龙 8 移动平台在 Wi-Fi 方面则集成了 FastConnect 6900 网络解决方案,Wi-Fi 速度则翻倍到 3.6Gbps。
四、第七代 AI Engine,性能能效双翻倍
全新骁龙 8 移动平台在 AI 方面集成了第七代 AI Engine 人工智能引擎。在第七代 AI Engine 上,高通着重提升了 Hexagon 处理器的性能,实现了性能翻倍的表现,同时对共享内存进行了翻倍。
具体来看,第七代 AI Engine 在广泛的 AI 模型用例中的推理时间比前代 AI 引擎快 4 倍,同时 AI 能效比前代提升 1.7 倍。这使得骁龙 8 的 AI 性能在 inceptionv3、mobilenet_v2、Resnet50、VDSR 等 AI 测试中能实现最高 4 倍的提升。
第七代 AI Engine 能够实现如此量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AI 软件性能的提升。除了 Hexagon 处理器性能翻倍,其 AI 软件性能也提升了 2 倍。
在峰会现场,高通展示了虹软基于第七代 AI Engine 开发的摄像头 AI 特性应用,可以看到,摄像头人脸检测支持更出色的自动对焦、自动曝光和自动白平衡(3A)与细节,手势检测让用户无需按下任何按键即可拍照,还有基于 AI 的视频背景虚化等先进特性。
另外第七代 AI Engine 值得关注的就是它的传感器中枢模块,骁龙 8 中,高通在传感器中枢里引入了全新低功耗 AI 子系统。该系统为多核架构,由专用 AI 处理器、DSP、外加自有内存组成,用于处理情境数据流,包括语音、音频、传感器和连接。
同时在传感器中枢模块,骁龙 8 还独创性的加入了一枚始终开启的 ISP,这枚 ISP 可关联终端的摄像头,实现相机的始终在线功能,从而带来一些安全特性,比如当终端感应到有人在隔着用户肩膀偷看手机,终端就会自动锁屏。同时,高通也承诺这枚 ISP 在工作时可确保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全新低功耗 AI 子系统的辅助下,传感器中枢模块的 AI 性能提升 75 %,功耗降低 50%。
同时在峰会上高通还宣布了在 AI 层面和徕卡的合作:未来骁龙移动平台将支持由高通 AI 引擎赋能的 Leitz Looks 模式,后续还会有更多基于其他传统徕卡镜头的 Leitz Looks 模式加入进来。
在骁龙 8 移动平台上,高通还将 AI 技术融入到调制解调器和射频系统中,带来了首项 AI 天线调谐技术,可检测用户握持终端时手部的位置,增强天线调谐能力,旨在实现更快数据传输、更佳网络覆盖和更久电池续航。
最后,高通还和谷歌合作,将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引入骁龙平台,并集成进第 7 代高通 AI Engine。NAS 研究可以将要使用的硬件以及其他设计参数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实现最优设计,自动设计神经网络模型。从根本上绘制硬件蓝图并利用 AI 充分发挥那些特性以产生最优结果。此外,它能够考虑时延、网络规模或精度等目标,将初始网络作为起点并全面搜索优化网络以便在该硬件上针对性约束内运行得更快。
五、Spectra ISP,18-bit,三管齐下
和前面 Kryo CPU 以及 Adreno GPU 一样,骁龙 8 上的 ISP 也将名称简化为 Spectra ISP。
1、18-bit
今年骁龙 8 移动平台上的 Spectra ISP 拥有重要突破,它是高通 Spectra 系列中首个支持 18-bit 的 ISP,也是首个支持 18-bit ISP 的智能手机 ISP。18-bit 技术超越了许多专业相机的配置,影响数据项相比之前提升达 4096 倍。
18-bit 为影像表现带来的,不仅是色彩丰富度的大大提升,动态范围也显著提高。它能够为画面带来额外 4 个比特动态范围,将让用户能够在图像最暗和最亮的部分看到更多细节。
18-bit ISP 的管线能够提供更宽的数据通路,甚至能够让常规的 10-bit 图像传感器变得更出色。例如在暗光区域进行 10-bit 长曝光,通过短曝光和中曝光处理更明亮区域,然后合成一幅 18-bit HDR 的精美图像。
Spectra ISP 的强大还体现在疯狂的像素吞吐能力,它能够每秒捕捉 32 亿像素, 与前代相比速度提升 19%,为移动端最快。而且他还能够用单个摄像头以 30fps 捕获 1.08 像素的画面,或者三颗摄像头每颗分别以 30fps 捕获 3600 万像素的画面。或者,按键一次在一秒内捕获 240 张 1200 万像素画面。
在低光环境下,全新 18-bit Spectra ISP 还支持“超级多帧引擎”,能够捕获 30 张画面,再将它们合成为一张照片。低光条件下拍摄的照片将具有超级锐丽度、超级丰富的色彩和超级的亮度。
在这个特性的加持下,全新 Spectra ISP 在拍摄运动状态物体时,能够在每张照片中精准地追踪每个像素细节(上一代只能捕捉 4×4 像素的细节)。有了这个计算视觉能力,Spectra ISP 能够助力终端拍出“光影流动”的效果。
2、融入 AI 能力
除了 18-bit,Spectra ISP 还引入了 AI 的能力,利用 AI 实现实时人脸识别,即使用户的拍摄对象被部分遮挡,处于侧面,或戴着面具,也能更准确地识别人脸。还有如果用户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人脸显示比例较小,也能够准确识别。
不仅如此,Spectra ISP 对人脸细节的识别也更加出色,它采用的全新人脸特征引擎可以检测到 300 个特征点,而且神经网络还针对更多的人脸特征进行训练,包括眉毛、嘴唇、下颌线等,因此 Spectra ISP 可以检测拍摄对象的表情,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情绪。
还有就是,Spectra ISP 能够利用三 ISP 中的两个 ISP 拍摄类似全景图像的画面,即拍摄一次便可获得无畸变且达到极宽的 140 度视场的照片,搭载骁龙 8 移动平台的智能手机将能够支持这一特性。
3、视频拍摄
在视频拍摄方面,高通最新的 Spectra 18-bit ISP 将率先在智能手机上支持 8K HDR 视频拍摄,同时 8K HDR 视频还能以 HDR10 格式进行拍摄,并且与前代产品相比,在 HDR10 视频拍摄使用场景下,Spectra ISP 功耗降低达 50%。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传统 8K 视频捕获的每帧都是 3300 万像素,而 Spectra ISP 能够以 30fps 捕获 6400 万像素的画面。当摄像头出现抖动时,Spectra 能够抵消这种抖动,从而保持稳定。
而且,18-bit ISP 的超大带宽支持用同一图像传感器同时拍摄 8K 视频(每帧 3300 万像素)和拍摄 6400 万像素的照片。
六、音频:骁龙畅听技术带来出色声音表现
在音频方面,骁龙 8 移动平台则搭载了 Snapdragon Sound 骁龙畅听技术,这是高通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技术,在骁龙 8 平台上,高通为它引入了诸多新技术。
1、CD 级品质的无损无线音乐
在骁龙 8 移动平台,高通首次将蓝牙无损音频功能引入 Snapdragon Sound 骁龙畅听技术,可通过蓝牙支持高达 16-bit 44.1kHz 的 CD 品质无损音频,从而满足消费者对无损音频播放的需求。
同时 Snapdragon Sound 骁龙畅听技术还支持高通 aptX Lossless 特性,可保留音频的全部原始内容,从而完整呈现母带般的音乐。
2、超清晰语音通话
Snapdragon Sound 骁龙畅听技术还支持高通 aptX Voice 技术,实现了超宽带 32kHz 语音通话质量,带来更丰富、更清晰的通话。
3、低功耗音频技术
在骁龙 8 移动平台上,高通还将低功耗优化平台与低功耗音频及传统蓝牙技术结合,帮助业界赋能全新音频体验,实现了以下功能:
音频分享和广播,用户可以轻松分享其音频流或收听其他人的串流。
立体声录音,面向创作者,支持立体声录音内容,同时保持非常稳健可靠的连接
面向游戏聊天的语音同步回传功能,可支持低时延游戏模式。骁龙 8 还进一步降低了时延,减少手机和耳塞间的延迟,带来真正的沉浸式体验。
此外,骁龙 8 还加入了其他全新蓝牙音频技术特性,如多点连接,可支持音频在源终端间无缝且便捷地切换。
4、针对游戏音频的强化
一个典型的 3A 级游戏大作可以支持多达 128 个不同的音频对象,它们都会有独特的声音效果,这需要大量的处理。
在骁龙 8 移动平台,高通与 Audiokinetic 和 Wwise 软件进行合作,将这些额外的 CPU 任务转移到高通 Hexagon 处理器进行处理。这释放了 CPU 负载,使其能够通过超高音质声音和 360 度空间音频等特性提供更好的音频质量。
七、安全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骁龙 8 移动平台的安全特性。
去年高通在 Android 操作系统之下引入了深度保护层 – 高通 Hypervisor。今年,高通在 Hypervisor 之下,又增加了一层信任管理引擎(Trust Management Engine)。这是一个能够确保在骁龙平台内妥善隔离最敏感数据和应用的硬件信任根(Root-of-Trust)。
借助这个全新隔离层,骁龙 8 能够在黑客面前设置更多的防线来防止数据暴露和被滥用。在信任管理引擎的加持下,全新一代骁龙 8 移动平台能够支持 OEM 厂商满足新建立的 Android Ready SE 联盟的要求。
另外,因为信任管理引擎的存在,加上高通提供的其他安全组件,使骁龙 8 成为首个支持创作者直接在骁龙智能手机上铸造 NFT,然后将其投放到比如 OpenSea 等 NFT 市场的骁龙移动平台。
这里IT之家解释一下,目前全球有一股创作和收藏数字艺术品的潮流,并通过叫“非同质化代币”(NFT)的安全措施进行保护。NFT 利用最新密码技术对内容盖印,以表明其独特真实性,并将信息利用区块链保存在账簿中。这个被称为“铸造”的过程,通常仅能够使用桌面电脑创建。而骁龙 8 将之带到了移动端。
骁龙 8 移动平台还极大增强了蜂窝安全性,能够保护用户免遭多类伪蜂窝基站攻击,包括 Stingray 伪基站,可以识别恶意蜂窝网络并确保用户终端不会连接到这些网络和分享数据。
在 SIM 卡方面,高通也考虑到了安全性。骁龙 8 移动平台引入了集成式 SIM 卡,让 OEM 厂商能够打造更小更简便的终端,组件更少、潜在问题更少。同时,它也支持更高性能和更多内存,让体验更快更简单。
八、结语
以上就是今年骁龙 8 移动平台的核心技术细节和几乎所有的升级点了,总体来看,今年的骁龙 8 并没有特别巨大、极具代表性的功能升级,但是在 AI、安全、音频、游戏、影像等方面偏细节性的体验提升点却非常丰富,而这其中,又以 GPU、AI、影像的升级为核心。
可以预见,明年的旗舰手机,应该会在拍照、视频、游戏、智慧化等综合使用体验层面上有更多的创新,整体产品会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至于实际体验怎么样,就要看终端厂商们实际的产品表现了。
扩展阅读:
《高通骁龙 8 Gen 1 芯片正式发布:采用三星 4nm 工艺,CPU 性能提升 20%,GPU 提升 30%,搭载全新 X65 基带》
《高通与索尼打造联合实验室,为骁龙 8 Gen 1 平台定制图像传感器》
内置国产高集成氮化镓方案,睿能宝35W双USB-C充电器拆解
前言
伴随着苹果掀起的双USB-C充电器风潮,知名跨境电商品牌RAVPOWER睿能宝推出了一款35W双USB-C充电器。这款充电器采用白色外壳,配合折叠插脚,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外壳采用平直切面设计,贴合度更好。并加入指示灯,能够时刻了解充电状态。下面充电头网就带来这款充电器的拆解,看看内部的方案与设计。
睿能宝35W充电器开箱
包装盒正面印有RAVPOWER品牌、R字母标识以及产品名称。
背面是充电器名称、型号、制造商等信息。
包装内含充电器和用户手册,充电器外套防尘塑料袋。
充电器采用PC阻燃材质白色外壳,方块扁平造型,顶部微凸,机身表面磨砂抗指纹。
顶面中心印有RAVPOWER品牌,靠近边缘处设有指示灯。
机身两侧内凹设计,方便用户插拔。
底部外壳印有充电器参数
型号:RP-PC1031
输入:100-240V~50/60Hz 1.5A
USB-C1/C2单口输出:5V3A、9V3A、12V2.91A、15V2.33A、20V1.75A
USB-C x2 双口输出:20W 15W
20W:5V3A、9V2.22A、12V1.66A
15W:5V3A、9V1.66A、12V1.25A
总输出:35W Max
制造商:深圳市丹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器已经通过了CCC认证。
充电器配备可折叠国标插脚,携带方便且不会刮伤包里其它设备。
输出端配备双USB-C接口,绿色胶芯。
测得充电器机身长度为48.86mm。
宽度为48.92mm。
厚度为24.59mm。
和苹果35W充电器对比,显得更“薄”一点。
拿在手上的大小直观感受。
另外测得充电器净重约为77g。
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蓝光。
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2C测得其中一个USB-C口支持QC3.0、PD3.0、PPS、QC4 、Apple 2.4A充电协议。
此外PDO报文显示C口还具备5V3A、9V3A、12V2.92A、15V2.33A、20V1.75A五组固定电压档位,以及3.3-11V3A一组PPS电压档位。
测得另一个C口支持PD3.0、PPS、QC4、Apple 2.4A、Samsung 5V2A充电协议。
PDO报文和另一个C口的相同。
睿能宝35W充电器拆解
对睿能宝这款35W双口充电器有了基本了解后,下面继续进行拆解,一起看看内部方案和用料如何。
首先从充电器插脚侧外壳接缝拆开充电器,内部电路板为倒装,折叠插脚错开电解电容和变压器位置,充分利用空间降低整体厚度。
取出内部PCBA模块,涂有蓝色导热胶与外壳接触散热。
外壳内部粘贴麦拉片绝缘。
电源输入导线为焊接连接。
清理掉导热胶和胶水,输入端焊接保险丝和共模电感。
使用游标卡尺测得PCBA模块长度约为44.43mm。
PCBA模块宽度约为43.78mm。
PCBA模块高度约为19.64mm。
充电器内部PCBA模块由两块电路板焊接组成,充分利用空间。
背面镂空焊接一颗电解电容,降低整体厚度。
PCBA模块正面一览,左侧焊接两颗高压滤波电容,缠绕胶带绝缘,右侧焊接变压器。在顶部为延时保险丝和共模电感,共模电感下方为一颗高压滤波电容,底部小板为二次降压电路,焊接电感和滤波电容等。
PCBA模块背面焊接合封氮化镓芯片,整流桥,光耦,贴片Y电容,同步整流管和同步整流控制器以及一颗单片机,用于输出功率自动分配控制。
通过观察发现,这款充电器采用反激开关电源设计,采用合封氮化镓芯片配合同步整流,固定电压输出。输出电压通过两路独立的降压芯片,根据负载需求,调节输出电压。下面我们就从输入端开始了解各个元器件的信息。
变压器和电容之间凹陷处为保险丝和共模电感,与折叠插脚穿插设计,降低厚度。
输入端延时保险丝规格为2A 250V。
共模电感采用漆包线和绝缘线绕制。
整流桥为贴片封装,丝印LSR 50M。
三颗高压滤波电容均来自永铭,其中两颗规格为27μF400V。
另外一颗规格为15μF400V,总容量为69μF。
充电器内置氮化镓合封芯片来自华源智信,型号为HYC3605H,是一颗智能多模式反激控制器,内部集成650V耐压,365mΩ导阻的增强型氮化镓开关管,数字多模式反激控制器,通过合封的方式消除寄生参数对高频开关造成的干扰,并减小外部元件数量,为氮化镓快充提供精简高效的电源方案。
HYC3605H内置自适应氮化镓栅极驱动器,可平衡开关损耗和EMI,抖频功能可改善EMI性能。芯片采用副边反馈,满足快充所需的宽电压范围输出。内置有丰富的保护功能,包括LPS, VCC供电过压保护、变压器磁饱和保护、过热保护、过载保护,输出过电压保护等。
HYC3605H待机功耗小于75mW,具有低启动电流。并支持频率反向控制技术,能够提升高压输入的转换效率。可用于充电器、USB PD快充,电视机及显示器待机电源、笔记本适配器等应用,支持30-40W应用范围,提高能效并降低成本。
华源智信 HYC3605H 详细资料。
为主控芯片供电的滤波电容来自永铭,规格为10μF63V。
变压器磁芯采用胶带严密缠绕绝缘,侧面粘贴信息标签。
两颗贴片Y电容来自四川特锐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色,非常适合应用于氮化镓快充这类高密度电源产品中。料号均为TMY1471K。
特锐祥专注于被动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注册资本1亿元。旗下有自主电容品牌两类:SMD TRX及DIP TY电容器,TRX将致力于陶瓷材料的研究,以拓展更多品类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充电头网了解到,特锐祥贴片Y电容除了被倍思高通QC5认证100W氮化镓快充、麦多多100W氮化镓、OPPO 65W超级闪充氮化镓充电器、联想90W氮化镓快充、努比亚65W氮化镓充电器、倍思120W氮化镓 碳化硅PD快充充电器等数十款大功率充电器使用外,也可应用于海陆通、第一卫、贝尔金等品牌20W迷你快充上,性能获得客户一致认可。
CT1018光耦用于输出电压反馈。
同步整流控制器来自华源智信,型号HY913,是一颗数字自适应多模式同步整流控制器,适用于DCM/QR/CCM运行模式。芯片内置电荷泵,可以在低输入电压时将驱动电压升高,确保同步整流管完全导通,输出效率更高。并支持开机下拉功能,支持预关断功能,加快关断速度,具有10ns关断延迟,支持CCM工作模式。HY913在轻载时关闭驱动,进入绿色模式,降低待机功耗。
HY913内置积分功能,可以防止同步整流误开通,芯片支持3~25V供电范围,满足PPS供电范围,芯片内置初级和次级MOSFET同时导通保护,漏极检测引脚耐压高达150V,并支持内部供电电压钳位,无需外置绕组,外围元件精简,并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华源智信 HY913 详细资料。
同步整流管来自扬杰,型号YJG60G10B,代理商为宇昊。这是一颗耐压100V,导阻7.5mΩ的NMOS,采用PDFN5060封装。
充电器输出侧一览,输出小板垂直焊接,小板上还焊接降压电感和滤波电容,两路电路对称。
输出滤波电容来自湖南盛通,规格为560μF 25V。
输出小板正面焊接两颗降压电感,输出滤波电容和USB-C母座。
小板背面焊接降压主控芯片和输出电流取样电阻。
智融 SW3526是一颗内置协议功能的同步降压转换器。芯片内部集成3.5A高效率同步整流降压转换器,支持PPS、PD、QC、AFC、FCP、SCP、PE、SFCP、低压直充等充电协议,支持CC/CV模式,外部仅需少量器件,即可组成完整的高性能多快充协议充电解决方案。
这款充电器内部使用的两颗SW3526,代理商也是宇昊,用于双USB-C接口输出,得益于芯片的高集成度,将传统降压方案中协议芯片,同步降压控制器和降压MOS管全部集成在一个封装内部,极大的简化了多口快充的电路设计。
智融 SW3526 详细规格资料。
充电头网拆解了解到,智融SW3526已被航嘉100W氮化镓双认证安全快充、华科生230W 4C1A氮化镓桌面充、倍思30W超级硅Pro充电器、HYPER JUICE 100W氮化镓快充等多款产品采用,此外智融的快充芯片还可用于USB PD快充移动电源、快充车充等领域。
另一个USB-C口的降压芯片也是智融SW3526。
磁环降压电感特写,焊接在PCB镂空中,节省空间。
输出滤波电容来自湖南盛通,规格为120μF 25V。
输出USB-C母座采用过孔焊接固定,绿色胶芯不露铜。
一颗P3712单片机用于输出功率分配和指示灯灯光控制,代理商同样为宇昊。
全部拆解一览,来张全家福。
充电头网拆解总结
RAVPOWER睿能宝35W双口充电器采用折叠插脚,体积小巧便携。充电器为白色外壳,美观大方,并内置电源指示灯。其中双USB-C口均支持35W输出,双口同时使用时支持功率自动分配,双口均支持快充。PPS快充的加持,对手机快充的兼容性更好,一个充电器满足笔记本和手机的充电需求。
充电头网通过拆解了解到,这款充电器内部采用两块PCB焊接组成,开关电源方案采用华源HYC3605H合封氮化镓芯片和HY913同步整流控制器,固定电压输出。输出使用两路智融SW3526进行降压输出,做工用料扎实。
打不死的小强,骂不倒的三星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三星,9年来第一次手机销量跌破3亿部;
一年股价上涨60%的三星电子,市值突破5700亿美元,紧追台积电,三季度再创史上最高613亿美元季度收入;
一季度半导体业务销售额涨幅22%、二季度手机销售额暴跌20%、三季度电视销售暴涨27%,四季度预计利润再增25%。
自家首款5nm移动芯片发布、8nm工艺量产英伟达30系核弹显卡、代工骁龙888被曝发热严重,“真假5nm”争论上演……
一系列瞩目的成绩夹杂着数不清的负面信息滚滚而来,三星的2020年,着实显得有些魔幻。
现在每年批一顿三星,似乎成了年底科技行业的惯例。但静下心来,扔掉噱头性十足的文章,细细观察三星每一项业务的发展,不禁感叹:三星可能正憋足了劲,要在2021大干一场。
资本,似乎已经嗅到了一丝气息。
一、最赚钱的是半导体,被喷的最惨的也是半导体
三星到底是做什么的?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说韩国人的一生无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
的确,三星集团的业务触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但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其实更多的是集团旗下的三星电子,而三星电子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手机。
三星电子的主要业务可以大致分为电视、半导体、手机、显示面板四大部分,而这其中的收入大头是手机,但最赚钱的却是半导体业务。
半导体业务的利润占比一般在三星总利润的六成以上,去年第二季度最高的时候一度来到了67%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利润奶牛的半导体业务,在最近几个季度一直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并且利润同比增速在三季度达到了最高的80%,对于三星的体量来说,增幅相当可观。
拆开来看,三星的半导体业务其实有很多我们非常熟悉的面孔,比如手机、平板、PC、服务器主机都要用到的各类内存芯片、闪存芯片;比如手机SoC芯片、相机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低调的产品,比如指纹识别芯片、手机安全解决方案、显示驱动芯片等等,其实都是手机中必不可少的硬件,可以说,三星在手机硬件层面的布局已经到了“毛细血管”的程度。
了解三星的半导体业务构成,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三星这块业务产生了哪些催化作用。
疫情之下,在线办公、在线上课、云视频、云会议、居家娱乐等等一系列需求的快速爆发,让许多在线APP用户暴涨,给服务器造成了巨大压力。
服务器的扩容,需要大量的内存、闪存硬件产品。另一方面,笔记本、平板电脑的销量高涨也带动了内存、闪存需求的提升。而三星则是全球存储领域毫无疑问的一哥。
三星内存颗粒
三星电子给出解释,虽然疫情的封锁导致手机销量有些下降,但是手机和笔记本都在向存储“大容量化”发展,16GB的手机内存已经成为常态,而64GB的闪存已经基本消失在旗舰手机中。
更高容量的内存、闪存产品,都提升了单品利润。并且手机、平板、PC等产品在疫情中后期都迎来了需求的显著反弹,也带动了三星SoC、存储等产品的出货。
就算抛开疫情的刺激,三星半导体业务在今年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表现。
比如在今年的全球游戏市场中,三星就狠赚了一笔。游戏市场主要分为手机、PC和主机三大部分。手机自不必说,三星大约占据了移动存储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今年索尼和微软的新款游戏主机相继开售,其主机使用的存储硬件三星均占大头 。另外,英伟达最新推出的RTX 30系消费级显卡,全部采用的是三星8nm工艺生产。
英伟达RTX 3090核心芯片
在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CIS)方面,三星也在不断缩小与索尼的差距,他们已经在计划将一条内存生产线转产CIS芯片。
目前三星的CIS芯片产能约为每月10万片晶圆,而预计内存生产线转产之后会提升到每月12-13万片晶圆的水平,与索尼每月13.7万片晶圆的产能差距已经明显缩小了。
除了产能,在CIS技术方面,三星押宝超高像素,今年1亿像素传感器受到小米的青睐,被多次用在了旗舰手机中,自家的S20系列也有使用。之前有报道称三星正在开发6亿像素CIS,不过还有许多技术层面的难题需要克服。
当然,提到三星半导体,今年年底,自骁龙888 SoC发布以来,被业内热议最为广泛的话题就是三星5nm工艺“翻车”。
骁龙888单核、多核功耗均高于骁龙865,数据来源:极客湾
目前骁龙888同样规格的核心在能效比上的确要逊色与上一代采用台积电7nm工艺的骁龙865,这样的结论已经被多家科技媒体测试验证。
在SPECint06测试中,骁龙888的小核功耗为0.393W,而骁龙865的小核功耗为0.338W,两者使用的均为1.8GHz的A55小核,架构相同,功耗相差14%。
更高的功耗也带来了更高的发热,实测搭载骁龙888的小米11在长时间重度游戏负载的场景下,机身温度可以达到48℃甚至更高,而搭载骁龙865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游戏温度通常只有43度左右。
数据来源:极客湾
骁龙888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颗“火龙888”了。
其实业内早有消息称,三星为了拿到高通订单,不惜大幅压低5nm工艺报价,不仅显著低于台积电5nm,甚至接近台积电7nm工艺。
而高通对此还特别强调说,“从技术、成本、功能性三个方面,三星工艺能都能满足要求。”的确,高通很实在,技术上确实实现了,但功耗却“翻车”了。
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中,台积电一直以超过55%的市占率远超三星的16%,但这位“老二”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大哥”的挑战。
每次台积电宣布新的工艺制程,三星也会紧随其后,不管有没有量产,什么时候能量产,总之,先要证明“我也有”。
目前两者都已经推进到3nm工艺阶段,不过之前有消息称台积电和三星都在3nm的研发中遭到了不小的技术挑战,实际量产的时间点可能要延后,但台积电还是表示可以在明年开始量产。
台积电的3nm和3nm 工艺均采用FinFET技术,但三星却提前使用了GAA技术。GAA相对而言技术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成本也会提升,台积电则要等到2nm才会使用GAA技术。
FinFET与GAA技术简单结构示意图
简单来说,FinFET技术中栅极与沟道之间的接触是“三维”的,而GAA技术中的沟道则是四面都被栅极环绕,栅极对沟道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减少漏电。
2020年年底ASML高管来三星半导体工厂参观,三星就表示希望优先获得ASML更先进的高数值孔径(High-Na)EUV光刻机,该设备价格比现在的EUV设备贵2-3倍。
可以看到,不论是甘愿冒风险采用技术实现更难、工艺尚不成熟的GAA技术,还是与ASML拉拢关系希望得到优先设备供货,三星都在追赶台积电的路上显得有些急切。
这次的骁龙888 5nm工艺“翻车”,就可以让三星借此好好冷静一番。
二、手机仍是中流砥柱,但四面楚歌
说完了三星最赚钱的,我们来看三星营收规模最大的业务——智能手机。手机业务大约占据了三星整体营收的半壁江山,2020年通常在45%-47%左右,表现非常差的第二季度占比也有40%。
不过今年三星的手机业务的确遭遇了“滑铁卢”,2020年成为了三星九年以来,手机销量第一次不足3亿部的年份。
三星给出的说法是,疫情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因为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因为疫情而进行了封锁措施,线下门店普遍关停,这对于手机销量的影响还是非常显著的。
相比中国手机厂商,三星的优势一般在于全球布局,而疫情则将这个优势变为了劣势,因为三星占比不到1%的国内市场,反而是全世界恢复最快的消费市场。
也正因如此,三星手机销售额在2020年二季度暴降了20%。
既然量保不住了,三星采取了保利润的政策。2020年前三个季度,三星手机业务的利润都呈现同比增长的态势,并且涨幅在三季度达到了52%之高。
提升5G手机和旗舰手机的占比是三星今年比较明显的策略,同时三星也在今年接连推出了三款折叠屏手机,价格都在万元以上,其中Galaxy Z Flip更是成为了首款主打女性用户的折叠屏手机。
在折叠屏手机市场,三星一家独揽接近90%的份额,今年三星还计划推出四款折叠屏手机。
这些操作都在拉高三星手机的均价。有业内人士告诉智东西,其实这些策略都是卢泰文接棒高真东担任手机业务一把手以后做出的调整,2021年三星手机销量依旧不会明显增长,但利润会大增。
三星电子现任移动业务主管卢泰文
不过三星也没有放弃中低端机,在印度市场,三星的中低端手机还是出货情况良好,稳居印度市场第二的位置。并且今年中印边境摩擦导致的印度国内部分人抵制“中国制造”情况也让三星从中大赚了一笔。
因为印度手机市场前六之中,只有三星一个不是中国品牌。
当然,对于三星的手机业务而言,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三星押宝的折叠屏手机市场目前看来仍然规模不足,年销量只有200-300万部。而三星的S系列、Note系列销量更是面临一代不如一代的窘境。
三星的S20系列、Note20系列从产品设计、硬件规格到软件系统层面都没有明显短板,但动辄6999元起步,超大杯万元以上的售价,都让三星在对“性价比”非常敏感的中国手机市场举步维艰,份额一直在1%左右徘徊。
目前,华为虽然没有停止麒麟芯片的研发,但受限于美国芯片禁令,华为手机的缺货现象已经非常严重,而华为空缺出来的这一大块中高端手机市场,谁能吃掉更多成为了各家争夺的焦点。
苹果iPhone 12系列目前销售情况火爆,供应链反馈2021年还要继续加单,可以说iPhone 12增加5G却“不加价”的做法,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而言,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
在全球市场布局都非常稳固的厂商仅有三星和苹果,而在5G手机的推进过程中,苹果的势头明显要超过了三星。
TrendForce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产量及市场份额情况,数据来源:TrendForce
国内厂商这边,小米的增长势头十分迅猛,三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40%,并且小米也在加强全球市场的建设,尤其是欧洲市场,小米已经在50多个国家中销量排名前三。
2020年全球5G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仅有19%,而根据TrendForce预计,这个数字在今年将来到37%,5G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将达到5亿大关。
5G这块大蛋糕,三星究竟能吃下多少,无疑将成为2021年左右三星手机命运的关键变数之一。
三、容易被遗忘的电视业务,疫情中暴涨
大家都知道三星是最大的手机厂商,却常常忘了,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电视厂商,2019年,三星电视销量达到了4270万台,在如此体量下实现了9%的同比增长。销量占比17.8%,位列全球第一。
2020年Q3电视出货量排名,数据来源:TrendForce
今年根据Omdia预计,三星电视销量有望达到4900万台以上,实现接近15%的同比高速增长。而2020年,也是三星稳坐全球电视销量冠军的第十五个年头。
尽管电视业务表现颇为亮眼,但是整体营收情况相较于手机和半导体业务要稍弱,占三星总营收约20%,在三星四大核心业务里排名第三。
电视业务由于是传统家电,利润也相对更薄,2020年前两个季度的利润不到万亿韩元,而占比也仅为三星整体利润的7%-12%。
三星电视销量的暴涨离不开疫情的推动,居家时间增长导致电视需求量明显上涨,根据Omdia预计,2020年也将成为自2015年以来,全球电视销量最高的年份,总销量将达到2.38亿台。
电视的核心就是屏幕,而在电视面板领域,三星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是LG,因为LG掌握着大尺寸OLED面板的关键技术和专利,形成了比较高的技术壁垒。
三星转而押宝QD-OLED和MicroLED电视,QD-OLED其实就是量子点(QD)与OLED技术相结合的显示技术,最终实现量子点电致发光,在面板材料上相较传统OLED有一定优势,不过该技术难度较大还未实现商用。
而MicroLED如果简单理解,就是传统LCD技术的“超级加倍升级”版本,通过极高密度的LED灯珠规格实现“像素级”调节的一种显示技术。其显示效果和功耗都要明显优于传统LCD面板。
其实,量子点技术既可以与LCD结合,也可以与OLED结合,我们常看到的QLED电视,通常就是量子点与LCD结合的产物。
三星预计他们的QLED电视最早可以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商业化,有市场研究人员预测,三星的8.5代产线的QD-OLED面板产能将达到每月3万片,用于生产55、65、78和82英寸的大尺寸电视。
就在2021 CES展会的线上预览中,三星就发布了Neo QLED电视新品,分为8K和4K两款,通过量子点技术和MiniLED技术的结合,实现更好的画面效果和更精细的背光控制。
不管怎样,三星的QLED和LG的OLED,仍然是目前高端电视两种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
四、三星难逃LCD涨价“真香”,手机面板遭中国厂商挑战
三星在电视行业取得的成绩,与他们在面板领域的积累密不可分。如果说三星最顶级的零部件是什么,屏幕一定能排到前三。但是三星的显示面板业务其实是四大主要业务里目前行进的最艰难的一个。
三星面板业务的销售额占比仅有三星整体营收的十分之一,而利润频频游走在亏损边缘,一季度就亏损了0.29万亿韩元。
在传统的LCD面板领域,近几年来国内如京东方、TCL华星等厂商的产能都有大幅提升,而TCL的大尺寸LCD面板也在自家电视中多有应用,而TCL也是全球第二大电视厂商。
产能提升迅速,但电视市场的需求却增长缓慢,价格随之下降。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告诉智东西,其实国内屏厂在LCD这块“内卷”严重,甚至在亏钱做,卖的比成本低,压价非常狠。
也因为国内厂商这样的操作,三星已经在LCD面板业务领域连年亏损,LCD业务也部分出售给了TCL华星。
原本三星计划在今年年末停止LCD面板生产,结果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带动了电视、显示器等产品的销售,全球LCD面板需求激增30%,LCD电视面板价格也涨了接近30%,于是三星马上打脸:宣布将无限期延长LCD面板的生产。
可见,利益终究是核心驱动力,三星也难逃“真香”。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尺寸面板领域,三星有着LG这个强劲的对手,但是在移动端的小尺寸AMOLED屏幕领域,三星可以说是难逢敌手。
“三星屏”目前已经约等于“手机顶级AMOLED屏幕”,在这块市场中,三星一人吃去全球85%以上的份额。三星昨天刚刚注册了了“Sumsung OLED”这个品牌名称,这也足以说明三星在这个领域的底气和野心。
不论是手机高刷新率的普及,还是手机高分辨率屏幕的落地,抑或是折叠屏手机的大规模落地,几乎手机屏幕领域每一次标志性的事件,都离不开三星的屏幕。
就在大家感慨iPhone 12系列只有60Hz屏幕的时候,韩国媒体直接报出,三星将成为苹果iPhone 13系列Pro机型120Hz屏幕的独家供应商。苹果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一向“只求最好,不计成本”,这足以说明三星屏幕的地位。
根据TrendForce预计,2020年智能手机AMOLED屏幕的渗透率在30%左右,而IHS预计到2021年渗透率将达到35%。
手机AMOELD市场,仍然有很大的机会,也正因如此,国内屏幕厂商都在努力追赶的路上,目前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深天马等头部屏厂都已经实现了AMOLED屏幕的量产出货。
华为、小米等厂商均已在自家最顶级的旗舰智能手机中使用了国产AMOLED屏幕,尽管初期会遭遇一定的市场质疑,但随着国产屏显示素质的实质提升,缩小与三星的差距,加之外部环境影响,国产屏幕替代已经是大势所趋。
上个月月底就有消息称,京东方已经正式出货苹果,为iPhone 12系列部分机型提供AMOLED屏幕。
国内屏企人士告诉智东西,其实三星的优势主要在于柔性AMOLED,这块国内良率还跟三星有一定差距,但是刚性AMOLED,国内厂商已经基本赶上来了。
三星即使在AMOLED领域,也能感受到危机感。三星自己也说,他们会探索更多的定制化路线,通过提供新的外形尺寸和应用程序扩大应用场景。
说人话就是:加钱,做定制,做最好的、独家首发。
结语:你三星还是你三星,但2021只会更难
许多人都用“魔幻”这个词来形容2020年,也就是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都真正发生了。而三星的业务也在2020年几经波折,有的夹缝求生、有的乘上了高速列车,还有的四面楚歌。
手机业务缩量保利,但面对苹果5G领域的强劲攻势,中国手机厂商各种“性价比神机”的频频猛锤,三星真是要丢车保帅,还是做个成年人“我都要”?
半导体存储业务虽然坚实,但对手美光、海力士都在加大研发力度,新产品节奏也逐渐加速,而三星自己的5nm工艺在保守“翻车”诟病后,能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后续的制程之路是否会走的相对保守?
同时,三星电子在2020年的绝处逢生,甚至超预期的业务表现,证明了三星在电子领域全产业链布局形成的特有护城河威力,这仍然是崛起中的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玩家所缺失的。
三星的2021年,同样会面临诸多挑战,但正如开篇所说,没有人会轻易放弃,何况巨头如三星。
都说船大难掉头,但别忘了还有一句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三星还肥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