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神仙道十九妹战报(王建科:金瓶梅与明清家庭、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

导读 神仙道十九妹战报文章列表:1、王建科:金瓶梅与明清家庭、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2、心动公司02400两日暴涨20%,次新股蓄势待发?3、全唐诗 共计900卷148——150卷刘长卿大全2 4、山

神仙道十九妹战报文章列表:

神仙道十九妹战报(王建科:金瓶梅与明清家庭、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

王建科:金瓶梅与明清家庭、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

中国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社会结构,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家庭家族类小说戏曲创作形成的历史基础。

家庭家族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作家、读者、观众每天生存其中,对其有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社会的变化往往迅速、敏感地反映在家庭家族问题上。所以,描写家庭家族也就是描写人生社会。

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是作家对社会人生进行生命体验的产物,它与作家心灵、读者心灵相契合。

叙事结构及其小说戏剧的叙事艺术表面看起来是外在形式技巧问题,实际上与人的生存体验紧密相连,与叙事内容息息相关。

家庭家族是人生存的具体环境,对人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法国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庭是最古老、最深刻的情感激动的源泉,是他的体魄和个性形成的场所。”[1]

家庭家族与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叙事模式存在着血肉相连的紧密联系。

一、中国社会的家庭家族及其表现

中国文化是政治伦理型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作为中国叙事文学之主体的古典小说戏曲,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因而必然染上中国文化之特色。

因此,要理解中国古典叙事文学及其相应的叙事模式,应先理解中国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理解中国文化之基础和核心。

从世界范围看,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依国别而论,则有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法国文化、美国文化等。

钱穆先生认为,各种文化精神的不同,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区别,从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2]

冯天瑜先生认为“地理环境经由物质生产方式这一中介,给各民族、各国度文化类型的铸造奠定了物质基石,各种文化类型因而都若明若明若暗地熏染了地理环境提供的色调”,“地理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性格面貌”。[3]

中国文化的诞生地领域广大,气候多样,但中国文化的摇篮是黄河流域及其支流地区。

从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角度去看,中国文化属于农耕文化。建立在农耕这一生产方式之上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则重秩序、重等级、重血缘。

“农耕民族与耕地相联系,膠著而不能动,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祖宗子孙世世坟墓安于斯,故彼之心中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中国文化“则曰天长地久,福禄永终”,[4]形成一种现实人生的和平文化。家族意识,家国同构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

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柱石,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是中国文化类型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结构发生过种种变迁,然而,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迁却长期保留着。在中国传统的宗法意识里,宗与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族”指全体有血统关系的人,并无主从之别;“宗”则指在亲族中奉一人以为主,《白虎通义》说:“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宗有根本,主旨之意。

由宗族长者,直接引申为政治统治者。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以母系为中心、由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母系大家庭。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夫权家长制家庭随之而生。而父权制家庭也经历了种种变化。

史凤仪先生说:“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家庭,实际经历了宗—族—家三种形式的历史演变,而宗与家、族与家则是长期想伴存在的。”[5]

西周宗法制度是血亲族权和政治权力的双重结合,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模式。

虽然典型的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在西周末年已开始瓦解,但构成中国社会基石的,始终是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性组织——家族。

即是说,由血缘关系维持的宗法制度的遗存和变种却长期存在着。先秦的宗法制度,在秦汉以后的几千年中一直有遗迹存在。

由汉到唐到宋明清,崇尚祠堂祭祀,修继家谱、门阀、谱系,就是显著表现。中国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族权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强大影响。

族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权力,在西周宗法制度下,族权与政权完全合一,秦汉以后,国家权力以下的政权与族权渐趋分离。

但宋明以后,家族制度日趋完善,族权在社会生活中作用日益深刻。由汉到唐崇尚门阀谱系。

宋代理学家多提倡恢复宗法,张载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自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古人亦鲜有不知来处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张子全书》卷四《宗法》)

南宋以后,家谱之学又盛行起来。家谱详细记载全族的世系源流、子嗣系统、婚配关系、祖宗墓地、族产公田、族规家法,它主要用于从精神上引导族众的“尊祖敬宗”。家谱体例和视角对中国小说有很大影响。

家庭、家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家庭在社会上处于真正的中心地位。

朝代可以变迁,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但家庭却可以跨越朝代,历经社会制度变迁而以基本常态的面貌流传下来。

在中国古代,家庭成为社会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家庭满足人们在性、情爱、生儿育女等物质、精神方面的需要,具有血缘关系的小家庭共聚于一个村落,成为一个家族结构。

历史上对家庭作过改革试验,但大都又回复到传统的家庭模式与功能上去了。

如柏拉图提出要取消家庭,前苏联的集体农庄,以色列的集体公社,甚至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大食堂,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创建的小型公社,都企图取消家庭,但基本上以失败告终。[6]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认为:“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传统家庭或许已动摇不定,但家庭机构却可能比现有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历时更长。

家庭机构不像军队、教会或国家那样强大,但它却是最难征服的,也是最难改造的。

任何一个具体的家庭可能是脆弱而不稳定的,但家庭制度就其整体而论,却是坚不可摧、富有活力的。”[7]因此他认为家庭在社会上居于中心地位。

结合中国的历史情况,家庭在古代社会有何重要意义和社会职能呢?

中国古代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都建立在家庭基础上,家庭、家族是古代社会的细胞与基石。具体说来:

首先,家庭、家族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单位、经济实体。

其二,家庭是生儿育女、生命体验、休养生息的重要场所。

其三,家庭、家族是传播文化知识、生产技能和伦理道德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在古代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四,家庭是封建伦理、规范的执行单位。

综上所述,中国是血缘伦理型文化,家庭、家族在古代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家庭、家族的重要角色是与中国宗法制度、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特征分不开的。

钱穆先生在论述中国文化中的家族观念时说道:

“家族是中国文化一个最重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的一切。……

中国的家族观念更有一个特征,是父子观之重要性超过了夫妇观。家庭缔合之终极目标应该是父母子女之永恒联属,使人生绵延不绝。短生命融入长生命,家族传袭,几乎是中国人的宗教安慰。”[8]

对以汉族人为主的中国人来说家庭、家族的延续已成为许多中国人生存价值的底线,是一种不可再向后退的生存限度。中国人在获得家族的持续生存后,就要谋求家族的不断发展。

从传统角度说,这种发展有这样一些层次:丰衣足食以立身,达官显贵以立功,书香门第以立言,最后是帝王世家以立天下。

最后一个层次是家庭、家族发展的一个特殊极限状态。

家族的繁衍与繁荣,是中国人最为基本,最为持久的生活欲望,是许多人念念不忘的生存目的。

这种家庭、家族意识经世代相传且不断演化而成为民族性格中的一部分,沉淀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中国社会的运转也正是以家庭、家族关系为中轴的,家族、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真正核心。

家庭家族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作家、读者、观众每天生存其中,对其有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社会的变化往往迅速、敏感地反映在家庭家族问题上。所以,描写家庭家族也就是描写人生社会。

中国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社会结构,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家庭家族类小说戏曲创作形成的历史基础。

叙事结构“意味深长地暗示出人对生活和宇宙的观照角度,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思维模式。换言之,我们不仅应当弄清作品是怎样结构的,而且要进一步探明他为何这样结构,到此,我们才算真正理解了结构。”[9] 中国文化样态和社会结构模塑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叙事结构及视角。中国人的家国意识、中国社会的家国同构特征与明清戏剧小说的叙事模式存在着血肉相连的紧密联系。

明·灯会

明清小说戏曲大多表现出一种结构模式,即家庭家族兴衰史结构。这种结构之所以被广泛采用的深层原因是:

其一,这种结构与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相契合,与中国人恋家思国的情感相一致;

其二,这种视角与中国人长久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相联系;

其三,家庭家族式结构和视角便于叙事,由个人—家庭—家族—社会—国家,既微观洞察个人生活的一食一饮、一情一爱,又可宏观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个人家庭活动的大背景;

其四,家庭家族式视角和结构形成三种具体结构形态:家庭中个人串珠式(大多用于短篇中篇)、家庭半网状式、家庭家族社会全网络式。

家庭家族及其相关的婚恋问题在中国文学中有较为充分的表现。

《诗经》中的《生民》讲的是履帝迹生子的神话,可以说是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的曲折反映。[10]

《卫风·氓》是一篇结构完整、具有浓厚抒情意味的家庭问题叙事诗。诗中以女主人公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叙述了自己恋爱、结婚、负心、被弃、怨怒、坚强面对的全过程。

《左传》是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奠基之作。其中虽叙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作者着笔最多的是以家族为中心的贵族群体,家族人物群像成为作者思想倾向和审美追求的主要载体。

《左传》展示了春秋时期各个家族的演变过程,描写了外交世家、军功世家、内政世家等不同的家族类型。

《史记》、《汉书》作为我国纪传体历史著作,在叙事写人时具有强烈的家族意识。

《史记》以前,“《世本》谱牒之类的著作已经存在”[11],司马迁写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家谱族谱。

这使得《史记》从思想内容到叙事方式,都受到家族意识的影响。[12]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列异传》中的“谈生娶妇”和《搜神记》中的“韩凭夫妇”都是描写家庭爱情的名篇。

唐代传奇里已涉及家庭生活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爱情婚姻的篇目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但家庭亦只是作为故事矛盾冲突的背景,没有专门展开家庭内部的描写。《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都是写情爱的名篇。

《莺莺传》中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崔氏是高门大家,张生没有功名,但并不是专门描写家庭生活,只是作为故事背景来写。

宋话本中写家庭的多一些,是对六朝志怪、唐传奇的继承和发展。

有些小说已具备家庭生活的雏形,如《快嘴李翠莲》、《碾玉观音》、《错斩崔宁》、《刎颈鸳鸯会》等。

但宋元话本并没有展开对家庭生活的连续描写,只是一些家庭片断。

元杂剧和宋元南戏中的家庭剧已较为成熟,对家庭问题的思考和展现要比小说深入,时间上要比明清小说早,但对这一问题小说史家和戏曲史家关注不够。

在现存的《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都是反映家庭问题的南戏。

元末明初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是家庭叙事典范性作品。[13]

元杂剧现存150多种全本剧作中,有关家庭家族类的作品占2/3强。[14]

按内容及母题分,元杂剧中的家庭戏有以下九类:

第一类是反映与家庭紧密相关的男女性爱情爱纠结和家庭中男女悲欢离合的作品,这类作品有四十多种。如《拜月亭》、《谢天香》、《望江亭》)、《破窑记》、《潇湘夜雨》。

第二类作品是反映子女教育、家业传承和亲人(父子、母子、兄弟)之间情感的作品。如《陈母教子》、《东堂老》、《九世同居》。

第三类剧作涉及母慈子孝、兄弟相亲等家庭伦理问题。

如《赵礼让肥》,《蝴蝶梦》、《救孝子》等。

第四类是反映家庭血亲的嫡庶、亲疏成员财产纠纷与继承问题的作品。《老生儿》、《灰阑记》。

第五类是反映青楼女性与婚姻家庭关系的作品。现存元杂剧中表现妓女生活的作品有十多部。

它们多方位、多视点、多层次的展现了元代青楼女子的生存抗争和悲剧命运,显示了元代剧作家对于这一社会群体的认识和关注。

第六类是反映书生家庭生存困境和命运穷通的作品。这类作品往往把书生的生存困境与他们的功名焦虑结合起来,展现他们在具体家庭的人生状态和命运穷通。

第七类是家族复仇故事。家庭家族及其相关的血亲复仇,是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母题。

元杂剧也不例外,并且具有民族的、时代的特点。复仇故事有多种多样,而源于血缘亲情的复仇在文艺作品中最为彰著。

第八类是通过家庭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来反映社会问题及场景。此类大多以公案戏的外壳,或声讨权豪势要破坏良民家庭幸福,或反映地痞流氓横行的不法社会。

第九类是展现作家对家庭兴衰和人生命运的宗教思考的作品。郑廷玉的《布袋和尚忍字记》(简名《忍字记》)一般认为是神仙道化剧,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品把家庭、子女等问题提升到宗教的层面加以思索。

《桃花女》是一部较多反映婚俗的作品。

二、《金瓶梅》家族叙事的艺术成就

如果说中国古典戏曲在宋元时已出现了成熟的描写家庭家族的作品的话,那么《金瓶梅》则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中家庭家族类作品从内容到叙事结构的成熟。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写家庭为中心的长篇小说的典范之作,它的叙事结构在中国长篇小说史上也具有开创新结构模式的近代意义。

郑振铎先生曾敏锐地指出:“《金瓶梅》是一部名不愧实的最合于现代意义的小说。”“不论其思想,其事实,以及描写方法,全都是近代的。”[15]

但美籍学人夏志清先生认为《金瓶梅》的叙事结构是凌乱的,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五章论《金瓶梅》时写道:

它包括许许多多的词曲和笑话、世俗故事和佛教故事,它们经常损害了作品的自然主义叙述的结构组织。因此从文体和结构的角度来看,它当被看作是至今为止我们所讨论的小说中最令人失望的一部。[16]

在同书的后面夏先生继续写道:“一部文学作品在结构上显得如此凌乱,我们也就不可能指望它会具有思想上或哲学上的连贯性了。”[17]

笔者不同意夏氏的观点,反倒认为《金瓶梅》在叙事结构方面是完整的,兰陵笑笑生在构思上有整体的思考。

《金瓶梅》在叙事模式方面的创造和成就有以下几点:

第一,选择和描写了一个具有很强叙事张力的西门家庭。

西门庆由破落户财主,到开生药铺的商人兼流氓,再到官僚兼商人,他是富商、官僚、恶霸三者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人物。

由于他身份的多面性,生平的传奇性,家庭的复杂性,生活方式的独特性,使得这一人物本身就富有“故事”。

而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他的广泛的社会关系和交际圈,使得他及其他的家庭具有极强的叙事张力。

《金瓶梅》的故事由《水浒传》中第23至27回“武松杀嫂”等情节演化而来,但西门庆及其家庭已有许多不同:

(1)家庭所在地由阳谷改为清河,地点的变化有利于展开西门庆的活动,便于扩大西门家族的社交圈。

韩南认为清河有皇家砖厂,在《金瓶梅探源》中说“清河县同它附近的城镇,特别是繁荣的运河码头临清,在小说中占有相当重要性。”[18]

在同文注释第六说:“明代临清有一所大规模的砖厂。见宋应星《天工开物》第一三七页,一九五四年上海版。现代读者可能从小说所写两太监主管的砖厂中辨认出来。”[19]

芮效卫认为清河是黄河清,在《汤显祖创作〈金瓶梅〉考》中写道:

“顾名思义,清河意指清澈的河。古代中国人有一种说法,黄河之水只有到圣人在位时才会变得清澈。《荀子》卷十二《君道》篇对这种信仰作了明确的解释,那里写道: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20]

台湾魏子云认为清河是重要地方,许多朝代在这里设郡。

据一些学者考证,清河远比阳谷繁荣,由于临近运河,交通也十分便利。把西门庆安排到清河这一通商大县,便于塑造这一商人兼官僚形象。

(2)家庭人口结构有所改变。

《水浒传》中西门庆家只有“三五七口人吃饭”,人不是很多,《金瓶梅》中西门庆家人口有一妻五妾,女儿儿子以及众多的丫环使女仆人,大约有四十多个。

(3)西门庆身份地位有所不同,两书的着眼点已有不同。[21]

《水浒传》中写西门庆“满县人都饶让他些个”,《金瓶梅》中写“满县人都惧怕他”,“人多不敢惹他”。西门庆在《水浒传》中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较为富足的小商人兼恶霸,到了《金瓶梅》中,他以财渔色(如与潘金莲、宋惠莲之关系),又以色渔财(如娶孟玉楼、李瓶儿);以财渔官(如与蔡京、宋巡按、李邦彦等人的交往),又以官得财(如交通官员得到三万盐引),成为上交朝中显宦,下连地痞流氓的官商。

第二,由一家而及天下。

《金瓶梅》不仅仅描写和复制了明代的一个妻妾众多的官商家庭,而且通过西门庆家庭的广泛社交圈,涉及并描写了清河县以及天下国家的社会现实。

张竹坡在《第一奇金瓶梅读法》中写道:

“《金瓶梅》因西门庆一分人家,写好几分人家。如武大一家,花子虚一家,乔大户一家,陈洪一家,吴大舅一家,张大户一家,王招宣一家,应伯爵一家,周守备一家,何千户一家,夏提刑一家……凡这几家,大约清河县官员大户,屈指已遍,而因一人写及全县,吁!一元恶大惇矣。”[22]

实际上,小说中通过西门庆与蔡京、蔡状元、宋巡按等人的联系和交往,由“西门一家而写及了天下国家”。[23]

萧相恺先生对此深有心得:“一部《金瓶梅》,以清河县里的西门大官人一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几乎写了整整一个社会,涉及到八百多人,有名有姓的也近五百人。”[24]

《金瓶梅》崇祯本·序

具体说来,西门庆的社交圈是以家庭网为中心,基本上由七个交际圈组成:

(1)家庭交际圈。由西门庆和他的妻妾构成:陈氏已故,一房吴月娘,二房李娇儿,三房卓丢儿,死后孟玉楼续补,四房孙雪娥,五房潘金莲,六房李瓶儿。还有西门大姐、官哥。家庭交际圈的叙事焦点在于展示妻妾争宠和作者对情欲的思考。

(2)婚外女人圈。主要描叙西门庆与婚外女性的交往,叙事焦点在于展现西门庆强烈的肉体占有欲,展现西门庆的情欲状态。

(3)亲属交际圈。因为西门庆父母俱亡,西门庆的亲属圈主要由西门庆的妻妾引出了一系列人物。

亲属圈在叙事文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亲属本身,而且还在于它具有强烈的辐射性,形成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

《金瓶梅》绘画·西门府的女人

(4)帮闲篾片圈。以应伯爵、常时节等十兄弟为代表,这一交际圈展开了对市井生活的描写,通过十兄弟把西门庆的家庭生活与家外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家庭场景与妓院、酒馆、茶馆等场景贯通起来。

(5)商业交际圈。西门庆的父亲西门达就是商人,他不同于父亲的是,靠官商勾结、巧取豪夺来迅速发财。

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从一间生药铺到开了许多商铺,做着各种各样的买卖,成为拥有几万两家资的豪商。

这一交际圈与官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中晚明甚至明清中国商人的独特的生财方式。

(6)官场交际圈。西门庆由一个商人,靠散漫使钱,拉上了与当朝宰相的关系,最初列衔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后又升为正千户、山东等处提刑所理刑。官商结合,狼狈为奸是西门庆官场交际圈的最大特色。

(7)僧道交际圈。这一交际圈展现了明代中国宗教对西门家族精神生活的影响,“它既展示了僧俗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展示了人神之间的信仰关系,既扩大了作品主要人物的活动范围,也展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25]

明·市井图·算命

最值得注意的是,西门庆与胡僧的交往,对人物命运、故事结局都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写西门庆沉溺性事、荒淫好色,另一方面淫极生悲,潘金莲使他服药过量,脱阳而亡。作者对情欲、命运、因果报应等人生思考在这里加以体现。

第三,与西门庆广泛的交际圈相联系,《金瓶梅》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网状叙事结构。

与以前单线结构、串珠型的《水浒传》、《西游记》不同,《金瓶梅》以西门庆为中心,但又具有多头叙事线索。

潘金莲、李瓶儿、春梅、陈经济等人既是书中的重要人物,又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它不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而是按照生活的错综多变的样态,一回之中多线交叉并进,形成网状叙事结构。

第四,聚焦西门家庭的同时,写出这一家庭的发迹和变化的过程,具有叙事的历史感。

具体有四个阶段:第七回西门庆娶孟玉楼,第十九回娶李瓶儿,娶妇而得横财,这使得西门庆在财富上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是第一阶段;

第三十回西门庆向蔡京行贿,西门庆加官,同时李瓶儿生子官哥,这是西门家族的第二阶段;

第七十回西门庆为蔡京心腹,因此受到皇帝加赏,升迁为正千户掌刑,这是第三个阶段,亦是西门家族最为兴盛的时候。

《金瓶梅》绘画·西门庆之死

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身亡,妾李娇儿趁乱偷元宝,被打发回妓院;后来,应伯爵等帮闲投靠新主人张二官,仆人韩道国和其妻王六儿拐银千两逃走;

伙计来保偷盗价值八百两银子的货物;春梅被卖给周守备为妾,潘金莲被王婆领出待嫁,孙娥多经坎坷,被变卖为娼;吴月娘所生、西门庆的遗腹子孝哥出家为僧。

“树倒猢狲散”,这是西门家族的衰败阶段。需要一说的是,有学者认为后二十回与整体故事和结构是游离的,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从家族兴衰式叙事结构看,后二十回是前八十回的自然延伸,描写的还是从西门家走出去的人物。

西门家族七个交际圈的中心是家庭亲属交际圈,其它五个交际圈也是由西门庆和家庭亲属交际圈延伸出去的,家庭是叙事的中心,家庭场景是主要场景和“聚焦点”。

家庭网与社会网相连,形成点面结合,家国一体的叙事格局。

戴敦邦绘 · 西门庆

西门庆就生存在这一复杂的家庭、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依赖于这个关系网络而真实地生活。

他的生存交际圈也就自然地成为兰陵笑笑生的叙事线索,并以此构成他的小说结构。

李时人先生说:“在《金瓶梅》中,西门庆一家的兴衰荣枯,仅仅是作为作品描写的结构中心,而非作品内容的全部,作者通过这一家庭成员的种种社会活动,实际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时代生活的大千世界。”[26]

李先生的文章指出了西门家族及其交际圈的结构叙事作用。

三、家族叙事的典范之作——《红楼梦》

受《金瓶梅》的影响,明末清初出现两类《金瓶梅》的异流。

一类是艳情小说,专注于男女情欲的描写,基本不涉及人物生存的社会;一类是才子佳人小说,着眼于青年男女的情感世界,也不关涉男女之外社会人生。

实际上,这两类小说并未理解和领会《金瓶梅》以一家而及天下的叙事结构之匠心。

在长篇家族小说《金瓶梅》之后、《红楼梦》之前的近二百年中,“《玉闺红》、《醒世姻缘传》及稍后出现的《林兰香》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成为联结这两部煌煌巨著的‘链环’。”[27]

《玉闺红》产生于崇祯年间,小说命名仿照《金瓶梅》,取书中三人姓名中的一字组成,三人是监察御史李列年之女闺贞、丫环红玉、尚书府公子金文玉。

《醒世姻缘传》一名《恶姻缘》,成书于顺治年间,以一对夫妇的两世姻缘为中心,叙事眼光上至当权太监、朝中官员,下至州县官吏、商人、地主、农民、僧道,展现了一个纲常颠倒的世界。

在作者看来写家便是写国,“家纲”不振,“国纲”也就无从谈起,承继了《金瓶梅》的构思和写法。

鲁迅评论《醒世姻缘传》时说:“就其大意而言之,则无非以报应因果之谈,写社会家庭之事,描写则颇仔细矣,讥讽亦或深刻矣。”[28]

《林兰香》大致成书于康熙中期。书名由三个女主人公的姓名组合而成,“林”指林云屏,“兰”指燕梦卿,“香”指任香儿。

故事从明洪熙元年(1425年)开始到嘉靖八年结束,历经一百年。

这是一部以家庭盛衰为叙事框架的小说,写勋旧之家耿郎与五个妻妾的故事,并通过家庭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歧路灯》假托明嘉靖年间,实写作者生活的康乾之世。

《歧路灯》大约始作于作者42岁那年,71岁脱稿于新安,以抄本流传。《歧路灯》创作时间稍晚于《儒林外史》,又较早于《红楼梦》。

这部小说也以谭绍闻之家来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小说的叙事视角也是从谭家的社交圈来展开的。

《红楼梦》的叙事结构较为复杂,但主体是家族兴衰式结构。

《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所发展,成为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叙事结构的典范之作。

曹雪芹抓住家族这一联系社会和个人的中间环节,在叙事上可放可收。向贾府以外,可以通过家族网透视和联结整个社会;向贾府以内,可以细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青年女子的青春悲剧,苦闷社会的人生悲剧。

《红楼梦》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结构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第一,基本框架为家族兴衰式模式,展现了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通过一些大的事件和场面展示了这一过程,如秦可卿之死(第13—14回)、元春省亲(第17回—18回)、两宴大观园(第39—41回)、贾府过年(第53—54回)、抄检大观园(第74回)、中秋夜宴(第75—76回)、黛玉之死(第98回)、查抄荣国府(第105回)、贾母之死(第110回)、王熙凤之死(第115回)等。

《红楼梦》人物·剪纸

《红楼梦》通过家族盛衰故事的描述,一方面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联结日常生活与社会时代大事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为众多的人物故事、纷繁的情节线索方方面面的矛盾冲突,建立起符合作者、读者生存体验的叙事结构。

第二,《红楼梦》中的贾府人口众多,交际圈更为广泛,具有更强的叙事张力,以一家而及天下的特点越加明显。

贾府的交际圈和叙事张力主要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来展现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元春、刘姥姥、湘云、妙玉等人具有很强的叙事张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王熙凤、刘姥姥的叙事作用很值得研究。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在叙事结构上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设计。在人物叙事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又是贯串始终的叙事中心。

贾府既是一个大家族,更是一个大社会,而作者还通过元春、刘姥姥等人物的叙事功能,展示了一个更大的社会,并和大观园形成对比。

《红楼梦》绘画

第三,《红楼梦》在开始贾府故事以前,先有一个叙事总纲。

关于《红楼梦》的总纲,以前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在第四回的“护官符”上,有人认为是在第五回的太虚幻境里,还有人认为是在第一回。

笔者同意刘上生先生的观点:“前五回是《红楼梦》的叙事总纲”[29]。第一回相当于楔子,交代创作意图,基本写法,总体构思;略述了艺术主张,创作过程。

第二回到第四回一方面说黛玉母亲仙逝扬州城,黛玉进贾府,宝黛见面;另一方面又由贾雨村判案引出“护官符”,交代贾府的社交圈。

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曲》,暗示人物命运以及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红楼梦》人物·绣品

《红楼梦》之后的《歧路灯》,1777年左右成书,以河南祥符县的谭家为中心,围绕谭绍闻的人生道路,展现了各个社会阶层。

可以说《歧路灯》是中国第一部家庭教育小说,子女教育问题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清末《蜃楼志》写的是商人之家,以广东十三行商总苏万魁和他的儿子苏吉士为中心,辐射官府衙门、商业活动、其它家庭,连接了整个社会。

总之,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家族小说创立了中国式的家族叙事模式。

这种叙事模式的要件基本包括以下四点:

首先,以家族家庭为中心,描写家族主要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感受,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如贾府中的贾宝玉、王熙凤。

其次,通过家族的亲戚圈和社交圈,反映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生图景,即“以一家而及天下”。

第三,与简单的线形结构不同,家族叙事形成可放可收、收放自如的网状结构。

向家庭之内,可以见微见细,详尽描叙与家庭相关的性爱、情爱、个人功名、家庭伦理以及妻妾争斗等内容;向家庭之外,可以通过家人以及交际圈反映社会的风云变幻,世态百相。

网状结构不再是一事叙完再叙一事,而是人事交叉向前推进。

第四,从时间角度看,明清家族叙事主要展现家族兴衰或者衰兴的过程,表现家族的沧桑巨变,以历史的、时间的流程传达作家对人生、对社会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刻感悟。

明清家族叙事模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如巴金的《家》、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梁斌的《红旗谱》、张炜的《古船》、陈忠实的《白鹿原》等都属于家族叙事的典范之作,受到明清家族小说滋养

《红楼梦》人物·绘画

[参考文献]

[1] [法]安德列·比尔基埃等·家庭史:第一卷上册[M].袁树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

[3]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 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 冯尔康.20世纪中国社会各界的家族观[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0(2),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6] [美]W·古德·家庭[M].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7] 张跃生、阎海峰.中国古典小说“缀合”结构与传统思维模式[J],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1(1)。

[8]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9]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胡益民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 秦修容整理.会评会校本《金瓶梅》[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1] 向楷.世情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2] 盛源等.名家解读金瓶梅[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13] 张俊.清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14]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5] 徐朔方编.金瓶梅西方论文集[M].沈亨寿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6] 王瑷玲,胡晓真.经典转化与明清叙事文学[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

[17] 罗书华,苗怀明.中国小说戏曲的发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8] 傅修延.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9] 王建科.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研究[M

注 释:

[1][法]安德列·比尔基埃等:《家庭史》第1卷上册,袁树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版,第2页。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精装1册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31页。

[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版,第3页。

[5]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6]参见美国学者W·古德著《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1页。

[7] [美]W·古德著:《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8]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版,第42—43页。

[9]张跃生、阎海峰:《中国古典小说“缀合”结构与传统思维模式》,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142页。

[10]参见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1版,第106页。

[11]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76页。

[12]参见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谱牒研究—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中国谱牒研究会编:《谱牒学研究》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12月。中国谱牒研究会编:《谱牒学研究》第四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3]宋元话本和南戏中的家庭叙事本应放在元杂剧只后作详细研究,但因篇幅原因,不能在后面展开详细论述,只好先附在这里,简略论之。

[14]明臧晋叔《元曲选》和近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共收剧本162种,其中有6种为元明间作品。或谓现存元杂剧作品有150多种,约占现存剧目的四分之一,而没有剧目流传下来的,则无法统计。现存剧作,见于《元刊杂剧三十种》、《脉望馆钞校本元明杂剧》、《古名家杂剧》、《柳枝集》、《酹江集》和《元曲选》等明刻本。明臧晋叔《元曲选》是明末以来最通行的选本,选刊杂剧一百种,其中六种为明初人作品。近人隋树森汇编的《元曲选外编》收录不见于《元曲选》的剧作六十二种。台湾台北世界书局1963年出版了杨家骆编的《全元杂剧外编》,收录了《元曲选》和《元曲选外编》未录作品62种,但这些作品的成书年代并不能肯定说是元代的。

[1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36页。

[16] [美]夏志清英文原著、胡益民等汉译:《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71页。

[17] [美]夏志清英文原著、胡益民等汉译:《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84页。

[18]韩南:《〈金瓶梅〉探源》,见徐朔方编选校阅、沈亨寿等译《金瓶梅西方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19]韩南:《〈金瓶梅〉探源》,见徐朔方编选校阅、沈亨寿等译《金瓶梅西方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20]芮效卫:《汤显祖创作金瓶梅考》,见徐朔方编选校阅、沈亨寿等译《金瓶梅西方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页。

[21]参见王启忠:《古代小说中复制出的第一个家庭环境——〈金瓶梅〉家庭描写的历史价值》[J],《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6期。

[22]秦修容整理:《汇评汇校本金瓶梅》,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11页。

[2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170页。

[24]向楷:《世情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65页。

[25]朱越利:《论〈金瓶梅词话〉中的佛道教描写》,载盛源等选编《名家解读〈金瓶梅〉》,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201页。

[26]李时人:《金瓶梅:中国十六世纪后期社会风俗史》,见《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第105页。

[27]张俊:《清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55页。

[28]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书信》,1924年11月26日《致钱玄同》,编号24112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32页。

[29]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472页。

文章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本文由作者授权刊发,原文刊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第1期。转发请注明出处。

心动公司02400两日暴涨20%,次新股蓄势待发?

导读:

冬去春来,蓄势待发:纳指再创新高,沪指站稳3000点,作为估值洼地的香港股市经过半年的震荡筑底,月线级别双底形成,在南下资金和海外资金的双重加持下,也开始逐步发力。

恒生指数

01心动公司(02400)两日累计涨超20%

大环境向好,很多在港上市不久的优质次新股也开始了第二轮的表演,其中这两天表现最为抢眼的当属中资游戏股-心动公司(02400),继上周五大涨11.8%之后,今天盘中一度又再次涨超12%。

心动公司(02400)

心动公司是中国及海外开发及运营优质游戏,亦运营TapTap(一家中国领先的游戏社区及平台)。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运营42款网络游戏,包括主要游戏类别的多款热门游戏,比如【RPG(《仙境传说M》及《神仙道高清重制版》(Shen Xian Dao (HD))、CCG(《少女前线》(Girls Frontline))、SLG(《横扫千军》(Heng Sao Qian Jun))及战术竞技游戏(《香肠派对》(Sausage Man))。亦运营12款付费即玩的付费游戏,如《艾希》(ICEY)及《喵斯快跑》(Muse Dash)】。

02心动公司(02400)业绩良好

心动公司是五大中国游戏运营商之一,在2018年的营收为18.87亿。虽然营收和A股市场的头部游戏公司有不小差距,但心动游戏的利润率最近三年逐年增高,从2016年的5.6%,2017年的9.9%,到2018年狂飙至20.4%。

心动公司(02400)利润率

同时,心动公司近三年的负债总额也逐年下降,分别为1.5亿、3.2亿和3.2亿,负债率分别为23%、24%和19%。

心动公司(02400)负债率

03心动公司(02400)海外市场收入成营收担当

早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心动公司。从2017年开始挖掘海外市场,此前海外市场收入在2016年只有1.6亿元,占比2.1%;2017年则增长至1/3比重;2018年实现翻转,营收9.8亿占比61.5%,成为心动游戏的营收担当。

方德证券研究所观点

近期港股市场中表现好的次新股不止心动公司一家,滔搏(06110)、保利物业(06049)、康熙诺生物-B(06185)等股价也是表现强劲。绩优次新股的集体走强,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行业。这或许是前期港股市场整体环境低迷,导致这些公司的股价被低估,现在市场转暖,股价开始正常回升了。港股市场绩优次新股值得重点关注。

全唐诗 共计900卷148——150卷刘长卿大全2

简介:《全唐诗》,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全唐诗》共收录唐代诗人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诗,一千五百五十五条句子,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 《唐诗》的基础上采集残碑、断碣、稗史、杂书增补遗漏。《全唐诗》将唐代诗歌汇集在一起,为研究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由于成书仓促,存在问题也很多,如缺漏多、误收、编排混乱、不注出处等。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 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接着是《联句》、《逸句》、《名媛 》、《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等。

目录:卷148刘长卿 卷149刘长卿

卷148刘长卿

卷一百四十八

卷148_1「夏口送徐郎中归朝」刘长卿

星象南宫远,风流上客稀。九重思晓奏,万里见春归。

棹发空江响,城孤落日晖。离心与杨柳,临水更依依。

卷148_2「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声卷149刘长卿

卷一百四十九

卷149_1「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刘长卿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

卷149_2「毗陵送邹结先赴河南充判官」刘长卿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卷149_3「送徐大夫赴广州」刘长卿

上将坛场拜,南荒羽檄招。远人来百越,元老事三朝。

雾绕龙山暗,山连象郡遥。路分江淼淼,军动马萧萧。

画角知秋气,楼船逐暮潮。当令输贡赋,不使外夷骄。

卷149_4「九日题蔡国公主楼」刘长卿

主第人何在,重阳客暂寻。水馀龙镜色,云罢凤箫音。

暗牖藏昏晓,苍苔换古今。晴山卷幔出,秋草闭门深。

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年年画梁燕,来去岂无心。

卷149_5「送荀八过山阴旧县,兼寄剡中诸官」刘长卿

访旧山阴县,扁舟到海涯。故林嗟满岁,春草忆佳期。

晚景千峰乱,晴江一鸟迟。桂香留客处,枫暗泊舟时。

旧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剡溪多隐吏,君去道相思。

卷149_6「奉饯元侍郎加豫章采访兼赐章服(时初停节度)」刘长卿

任重兼乌府,时平偃豹韬。澄清湘水变,分别楚山高。

花对彤襜发,霜和白雪操。黄金装旧马,青草换新袍。

岭暗猿啼月,江寒鹭映涛。豫章生宇下,无使翳蓬蒿。

卷149_7「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赴汝南行营」刘长卿

星使三江上,天波万里通。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

梅吹前军发,棠阴旧府空。残春锦障外,初日羽旗东。

岸柳遮浮鹢,江花隔避骢。离心在何处,芳草满吴宫。

卷149_8「送贾侍御克复后入京」刘长卿

对酒心不乐,见君动行舟。回看暮帆隐,独向空江愁。

晴云淡初夜,春塘深慢流。温颜风霜霁,喜气烟尘收。

驰馹数千里,朝天十二楼。因之报亲爱,白发生沧洲。

卷149_9「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刘长卿

粉壁衡霍近,群峰如可攀。能令堂上客,见尽湖南山。

青翠数千仞,飞来方丈间。归云无处灭,去鸟何时还。

胜事日相对,主人常独闲。稍看林壑晚,佳气生重关。

卷149_10「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刘长卿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卷149_11「金陵西泊舟临江楼」刘长卿

萧条金陵郭,旧是帝王州。日暮望乡处,云边江树秋。

楚云不可托,楚水只堪愁。行客千万里,沧波朝暮流。

迢迢洛阳梦,独卧清川楼。异乡共如此,孤帆难久游。

卷149_12「题灵祐上人法华院木兰花(其树岭南,移植此地)」刘长卿

庭种南中树,年华几度新。已依初地长,独发旧园春。

映日成华盖,摇风散锦茵。色空荣落处,香醉往来人。

菡萏千灯遍,芳菲一雨均。高柯倘为楫,渡海有良因。

卷149_13「宿严维宅送包佶(一作皇甫冉诗)」刘长卿

江湖同避地,分首自依依。尽室今为客,惊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深宜共醉,时难忍相违。何事随阳雁,汀洲忽背飞。

卷149_14「送从弟贬袁州(一作皇甫冉诗,题作送从弟豫贬远州)」刘长卿

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游吴经万里,吊屈向三湘。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名羞黄绶系,身是白眉郎。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忧来沽楚酒,老鬓莫凝霜。

卷149_15「无锡东郭送友人游越」刘长卿

客路风霜晓,郊原春兴馀。平芜不可望,游子去何如。

烟水乘湖阔,云山适越初。旧都怀作赋,古穴觅藏书。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江湖无限意,非独为樵渔。

卷149_16「送邵州判官往南(一作皇甫冉诗)」刘长卿

看君发原隰,驷牡志皇皇。始罢沧江令,还随粉署郎。

海沂军未息,河兖岁仍荒。征税人全少,榛芜虏近亡。

新知行宋远,相望隔淮长。早晚裁书寄,银钩伫八行。

卷149_17「出丰县界寄韩明府」刘长卿

回首古原上,未能辞旧乡。西风收暮雨,隐隐分芒砀。

贤友此为邑,令名满徐方。音容想在眼,暂若升琴堂。

疲马顾春草,行人看夕阳。自非传尺素,谁为论中肠。

卷149_18「别陈留诸官」刘长卿

恋此东道主,能令西上迟。徘徊暮郊别,惆怅秋风时。

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行人望落日,归马嘶空陂。

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

卷149_19「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刘长卿

爱尔含天姿,丹青有殊智。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

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

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

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此中一见乱人目,

只疑行到云阳台。

卷149_20「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刘长卿

中州日纷梗,天地何时泰。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论利害。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因君欲寄远,何处问亲爱。空使沧洲人,相思减衣带。

卷149_21「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征君」刘长卿

南风日夜起,万里孤帆漾。元气连洞庭,夕阳落波上。

故人烟水隔,复此遥相望。江信久寂寥,楚云独惆怅。

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

卷149_22「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刘长卿

故人千里道,沧波一年别。夜上明月楼,相思楚天阔。

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湖色淡不流,沙鸥远还灭。

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岁晏空含情,江皋绿芳歇。

卷149_23「送沈少府之任淮南」刘长卿

惜君滞南楚,枳棘徒栖凤。独与千里帆,春风远相送。

此行山水好,时物亦应众。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

相期丹霄路,遥听清风颂。勿为州县卑,时来自为用。

卷149_24「严子濑东送马处直归苏」刘长卿

望君舟已远,落日潮未退。目送沧海帆,人行白云外。

江中远回首,波上生微霭。秋色姑苏台,寒流子陵濑。

相送苦易散,动别知难会。从此日相思,空令减衣带。

卷149_25「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刘长卿

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

伫立白沙曲,相思沧海边。浮云自来去,此意谁能传。

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寒塘起孤雁,夜色分盐田。

时复一延首,忆君如眼前。

卷149_26「初至洞庭,怀灞陵别业」刘长卿

长安邈千里,日夕怀双阙。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

谁堪去乡意,亲戚想天末。昨夜梦中归,烟波觉来阔。

江皋见芳草,孤客心欲绝。岂讶青春来,但伤经时别。

长天不可望,鸟与浮云没。

卷149_27「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刘长卿

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沉沉众香积,眇眇诸天空。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卷149_28「同姜濬题裴式微馀干东斋」刘长卿

世事终成梦,生涯欲半过。白云心已矣,沧海意如何。

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春风骑马醉,江月钓鱼歌。

散帙看虫蠹,开门见雀罗。远山终日在,芳草傍人多。

吏体庄生傲,方言楚俗讹。屈平君莫吊,肠断洞庭波。

卷149_29「赠元容州」刘长卿

拥旌临合浦,上印卧长沙。海徼长无戍,湘山独种畬。

政传通岁贡,才惜过年华。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

累征期旦暮,未起恋烟霞。避世歌芝草,休官醉菊花。

旧游如梦里,此别是天涯。何事沧波上,漂漂逐海槎。

卷149_30「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刘长卿

关西杨太尉,千载德犹闻。白日俱终老,清风独至君。

身承远祖遗,才出众人群。举世贪荆玉,全家恋楚云。

向烟帆杳杳,临水叶纷纷。草覆昭丘绿,江从夏口分。

高名光盛府,异姓宠殊勋。百越今无事,南征欲罢军。

卷149_31「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刘长卿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窗闻汉宫漏,家识杜陵源。

献替常焚藁,优闲独对萱。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江湖难自退,明主托元元。

卷149_32「湖南使还,留辞辛大夫」刘长卿

王师劳近甸,兵食仰诸侯。天子无南顾,元勋在上游。

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风景随摇笔,山川入运筹。

羽觞交饯席,旄节对归舟。莺识春深恨,猿知日去愁。

别离花寂寂,南北水悠悠。唯有家兼国,终身共所忧。

卷149_33「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刘长卿

元气浮积水,沉沉深不流。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卷149_34「北游酬孟云卿见寄」刘长卿

忽忽忘前事,事愿能相乖。衣马日羸弊,谁辨行与才。

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止,懔坎难归来。

慈母忧疾疹,室家念栖莱。幸君夙姻亲,深见中外怀。

俟子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卷149_35「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东」刘长卿

迁客投百越,穷阴淮海凝。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

寂寂连宇下,爱君心自弘。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

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

卷149_36「南楚怀古」刘长卿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卷149_37「上湖田馆南楼忆朱宴」刘长卿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白云如有意,万里望孤舟。

何事爱成别,空令登此楼。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

鹤唳静寒渚,猿啼深夜洲。归期诚已促,清景仍相留。

顷者慕独往,尔来悲远游。风波自此去,桂水空离忧。

卷149_38「送姚八之句容旧任,便归江南」刘长卿

故人还水国,春色动离忧。碧草千万里,沧江朝暮流。

桃花迷旧路,萍叶荡归舟。远戍看京口,空城问石头。

折芳佳丽地,望月西南楼。猿鸟共孤屿,烟波连数州。

谁家过楚老,何处恋江鸥。尺素能相报,湖山若个忧。

卷149_39「睢阳赠李司仓」刘长卿

白露变时候,蛩声暮啾啾。飘飘洛阳客,惆怅梁园秋。

只为乏生计,尔来成远游。一身不家食,万事从人求。

且喜接馀论,足堪资小留。寒城落日后,砧杵令人愁。

归路岁时尽,长河朝夕流。非君深意愿,谁复能相忧。

卷149_40「杪秋洞庭中,怀亡道士谢太虚」刘长卿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青枫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怅客中月,徘徊江上楼。心知楚天远,目送沧波流。

羽客久已殁,微言无处求。空馀白云在,容与随孤舟。

千里杳难望,一身当独游。故园复何许,江海徒迟留。

卷149_41「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鱼竿。

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卷149_42「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刘长卿

县城苍翠里,客路两崖开。硖石云漠漠,东风吹雨来。

吾兄此为吏,薄宦知无媒。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折腰五斗间,黾勉随尘埃。秩满少馀俸,家贫仍散财。

谁言次东道,暂预倾金罍。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

卷149_43「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刘长卿

楚郭微雨收,荆门遥在目。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绿。

霁华静洲渚,暝色连松竹。月出波上时,人归渡头宿。

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渔父自夷犹,白鸥不羁束。

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不见眼中人,相思心断续。

卷149_44「九日岳阳待黄遂、张涣」刘长卿

别君颇已久,离念与时积。楚水空浮烟,江楼望归客。

徘徊正伫想,仿佛如暂觌。心目徒自亲,风波尚相隔。

青林泊舟处,猿鸟愁孤驿。遥见郭外山,苍然雨中夕。

季鹰久疏旷,叔度早畴昔。反棹来何迟,黄花候君摘。

卷149_45「题王少府尧山隐处,简陆鄱阳」刘长卿

故人沧洲吏,深与世情薄。解印二十年,委身在丘壑。

买田楚山下,妻子自耕凿。群动心有营,孤云本无著。

因收溪上钓,遂接林中酌。对酒春日长,山村杏花落。

陆生鄱阳令,独步建谿作。早晚休此官,随君永栖托。

卷149_46「晚次湖口有怀」刘长卿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

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卷149_47「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刘长卿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馀态。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卷149_48「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刘长卿

洛阳别离久,江上心可得。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

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沧海空自流,白鸥不相识。

悲蛩满荆渚,辍棹徒沾臆。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

帝乡片云去,遥寄千里忆。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

卷149_49「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刘长卿

天涯望不尽,日暮愁独去。万里云海空,孤帆向何处。

寄身烟波里,颇得湖山趣。江气和楚云,秋声乱枫树。

如何异乡县,日复怀亲故。遥与洛阳人,相逢梦中路。

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倚棹对沧波,归心共谁语。

卷149_50「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刘长卿

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羊肠留覆辙,虎口脱馀生。

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一言知己重,片议杀身轻。

日下人谁忆,天涯客独行。年光销蹇步,秋气入衰情。

建德知何在,长江问去程。孤舟百口渡,万里一猿声。

落日开乡路,空山向郡城。岂令冤气积,千古在长平。

卷149_51「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刘长卿

建隼罢鸣珂,初传来暮歌。渔樵识太古,草树得阳和。

东道诸生从,南依远客过。天清婺女出,土厚绛人多。

永日空相望,流年复几何。崖开当夕照,叶去逐寒波。

眼暗经难受,身闲剑懒磨。似鸮占贾谊,上马试廉颇。

穷分安藜藿,衰容胜薜萝。只应随越鸟,南翥托高柯。

卷149_52「哭魏兼遂」刘长卿

古今俱此去,修短竟谁分。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闻。

一门同逝水,万事共浮云。旧馆何人宅,空山远客坟。

艰危贫且共,少小秀而文。独行依穷巷,全身出乱军。

岁时长寂寞,烟月自氛氲。垄树随人古,山门对日曛。

泛舟悲向子,留剑赠徐君。来去云阳路,伤心江水濆。

卷149_53「负谪后登干越亭作」刘长卿

天南愁望绝,亭上柳条新。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

生涯投越徼,世业陷胡尘。杳杳钟陵暮,悠悠鄱水春。

秦台悲白首,楚泽怨青蘋.草色迷征路,莺声伤逐臣。

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

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

卷149_54「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刘长卿

寥寥此堂上,幽意复谁论。落日无王事,青山在县门。

云峰向高枕,渔钓入前轩。晚竹疏帘影,春苔双履痕。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虚牖闲生白,鸣琴静对言。

暮禽飞上下,春水带清浑。远岸谁家柳,孤烟何处村。

谪居投瘴疠,离思过湘沅。从此扁舟去,谁堪江浦猿。

卷149_55「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怀天台陆山人」刘长卿

远屿霭将夕,玩幽行自迟。归人不计日,流水闲相随。

辍棹古崖口,扪萝春景迟。偶因回舟次,宁与前山期。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吾亦从此去,扁舟何所之。迢迢江上帆,千里东风吹。

卷149_56「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刘长卿

绝巘东林寺,高僧惠远公。买园隋苑下,持钵楚城中。

斗极千灯近,烟波万井通。远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宫。

绀宇焚香净,沧洲摆雾空。雁来秋色里,曙起早潮东。

飞锡今何在,苍生待发蒙。白云翻送客,庭树自辞风。

舍筏追开士,回舟狎钓翁。平生江海意,惟共白鸥同。

卷149_57「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见寄一首…数事率成十韵」刘长卿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惊年一叶落,按俗五花嘶。

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报恩看铁剑,衔命出金闺。

风物催归绪,云峰发咏题。天长百越外,潮上小江西。

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暮帆千里思,秋夜一猿啼。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若能为休去,行复草萋萋。

卷149_58「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刘长卿

日望衡门处,心知汉水濆。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群。

间气生灵秀,先朝翼戴勋。藏弓身已退,焚藁事难闻。

旧业成青草,全家寄白云。松萝长稚子,风景逐新文。

山带寒城出,江依古岸分。楚歌悲远客,羌笛怨孤军。

鼎罢调梅久,门看种药勤。十年犹去国,黄叶又纷纷。

卷149_59「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刘长卿

访古此城下,子房安在哉。白云去不反,危堞空崔嵬。

伊昔楚汉时,颇闻经济才。运筹风尘下,能使天地开。

蔓草日已积,长松日已摧。功名满青史,祠庙唯苍苔。

百里暮程远,孤舟川上回。进帆东风便,转岸前山来。

楚水澹相引,沙鸥闲不猜。扣舷从此去,延首仍裴回。

卷149_60「关门望华山」刘长卿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卷149_61「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刘长卿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

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苍苔绝行径,飞鸟无去迹。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任情趣逾远,移步奇屡易。

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卷149_62「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刘长卿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

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

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

卷149_63「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刘长卿

寥寥禅诵处,满室虫丝结。独与山中人,无心生复灭。

徘徊双峰下,惆怅双峰月。杳杳暮猿深,苍苍古松列。

玩奇不可尽,渐远更幽绝。林暗僧独归,石寒泉且咽。

竹房响轻吹,萝径阴馀雪。卧涧晓何迟,背岩春未发。

此游诚多趣,独往共谁阅。得意空自归,非君岂能说。

卷149_64「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刘长卿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

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

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脉脉。那堪岁芳尽,更使春梦积。

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家人想何在,庭草为谁碧。

惆怅空伤情,沧浪有馀迹。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卷149_65「登扬州栖灵寺塔」刘长卿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卷149_66「湖上遇郑田」刘长卿

故人青云器,何意常窘迫。三十犹布衣,怜君头已白。

谁言此相见,暂得话畴昔。旧业今已芜,还乡返为客。

扁舟伊独往,斗酒君自适。沧洲不可涯,孤帆去无迹。

杯中忽复醉,湖上生月魄。湛湛江色寒,濛濛水云夕。

风波易迢递,千里如咫尺。回首人已遥,南看楚天隔。

卷149_67「雨中登沛县楼,赠表兄郭少府」刘长卿

楚泽秋更远,云雷有时作。晚陂带残雨,白水昏漠漠。

伫立收烟氛,洗然静寥廓。卷帘高楼上,万里看日落。

为客频改弦,辞家尚如昨。故山今不见,此鸟那可托。

小邑务常闲,吾兄宦何薄。高标青云器,独立沧江鹤。

惠爱原上情,殷勤丘中诺。何当遂良愿,归卧青山郭。

卷149_68「灞东晚晴,简同行薛弃、朱训」刘长卿

客心豁初霁,霁色暝玄灞。西向看夕阳,曈曈映桑柘。

二贤诚逸足,千里陪征驾。古树枳道傍,人烟杜陵下。

伊余在羁束,且复随造化。好道当有心,营生苦无暇。

高贤幸兹偶,英达穷王霸。迢递客王程,裴回主人夜。

一薰知异质,片玉谁齐价。同结丘中缘,尘埃自兹谢。

卷149_69「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刘长卿

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

萧条主人静,落叶飞不息。乡梦寒更频,虫声夜相逼。

二贤纵横器,久滞徒劳职。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

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

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且复顿归鞍,杯中雪胸臆。

卷149_70「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刘长卿

故人南台秀,夙擅中朝美。拥传从北来,飞霜日千里。

贫居幸相访,顾我柴门里。却讶绣衣人,仍交布衣士。

王程遽尔迫,别恋从此始。浊酒未暇斟,清文颇垂示。

回瞻骢马速,但见行尘起。日暮汀洲寒,春风渡流水。

草色官道边,桃花御沟里。天涯一鸟夕,惆怅知何已。

卷149_71「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刘长卿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

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栗。

南楚有琼枝,相思怨瑶瑟。一身寄沧洲,万里看白日。

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临风但攘臂,择木将委质。

不如归远山,云卧饭松栗。

卷149_72「哭张员外继(公及夫人相次没于洪州)」刘长卿

恸哭钟陵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独继先贤传,谁刊有道碑。故园荒岘曲,旅榇寄天涯。

白简曾连拜,沧洲每共思。抚孤怜齿稚,叹逝顾身衰。

泉壤成终古,云山若在时。秋风邻笛发,寒日寝门悲。

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旧宾伤未散,夕临咽常迟。

自此辞张邵,何由见戴逵。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

卷149_73「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刘长卿

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

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

变化非一状,晴明分众容。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

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偶闻真僧言,甚与静者同。

幽意颇相惬,赏心殊未穷。花间午时梵,云外春山钟。

谁念遽成别,自怜归所从。他时相忆处,惆怅西南峰。

卷149_74「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刘长卿

何事浮溟渤,元戎弃莫邪。渔竿吾道在,鸥鸟世情赊。

玄发他乡换,沧洲此路遐。溯沿随桂楫,醒醉任松华。

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兵锋摇海内,王命隔天涯。

钟漏移长乐,衣冠接永嘉。还当拂氛祲,那复卧云霞。

溪路漫冈转,夕阳归鸟斜。万艘江县郭,一树海人家。

挥袂看朱绂,扬帆指白沙。春风独回首,愁思极如麻。

卷149_75「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刘长卿

职副旌旄重,才兼识量通。使车遥肃物,边策远和戎。

掷地金声著,从军宝剑雄。官成稽古力,名达济时功。

肃穆乌台上,雍容粉署中。含香初待漏,持简旧生风。

黠吏偏惊隼,贪夫辄避骢。且知荣已隔,谁谓道仍同。

念旧追连茹,谋生任转蓬。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恋土函关外,瞻尘灞水东。他时书一札,犹冀问途穷。

卷149_76「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刘长卿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

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篱。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

白首看长剑,沧洲寄钓丝。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卷149_77「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刘长卿

石门媚烟景,句曲盘江甸。南向佳气浓,数峰遥隐见。

渐临华阳口,云路入葱蒨.七曜悬洞宫,五云抱仙殿。

银函竟谁发,金液徒堪荐。千载空桃花,秦人深不见。

东溪喜相遇,贞白如会面。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

一从换仙骨,万里乘飞电。萝月延步虚,松花醉闲宴。

幽人即长往,茂宰应交战。明发归琴堂,知君懒为县。

山水云梦 古韵悠悠

在古人的观念里,山是水的生命之源,山水相连,山生水,水养万物。茫苍苍的群山是天地支柱,是一切生命的阳性之根。山将水分割开来,框定起来,鬼斧神工般雕刻出惊险奇绝的峡谷险滩,千尺飞瀑,将万千的生命姿态赋予本无定性的流水。水将山拥抱起来,描绘起来,使层峦叠障的群山长青苍翠,虎啸猿啼,鸟语花香。名山大川相依存的地区,必生出天地灵气,孕育出非凡人物,流播着瑰丽的故事。云梦山不就是这样吗?历经岁月流逝,静静的诠释着山与水,诠释着那份美丽与智慧。

云梦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县冀家村乡石板房村北。于2000年开始接待游客,2014年9月开始全面提升改造,其中落成的游客中心是河北省南部目前部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游客服务设施。迄今已走过整整18年。18年的旅游发展使这里的百姓脱贫致富,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

云梦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河北省著名风景名胜区。东距邢台市50公里,交通便利。该景区属北方山岳类型,主峰1384多米,为河北、山西分 水岭。面积2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95%,珍稀动植物100余种。7、8月份日平均气温23℃左右。人进入景区,恍如进入一只大肚茶壶中,只见四面山势峭拔,赤壁翠崖,头顶一片似葫芦形天空,神秘莫测,故称“壶天仙境”,自下而上分为4层,分别 为碧溪幽谷“下壶天”、峭崖飞瀑“中壶天”、水帘仙洞“上壶天”、鬼谷羽化“天外天”。

云梦山山清、水秀、谷幽、洞奇,是八百里太行山区自然生态资源最为优质,旅游光要素最为集中的景区。千百年来,一直沉睡香闺深处。期待八方游客一睹其秀美景致,探究其神秘与传奇。

中华第一奇人鬼谷子曾在此隐居修道,并在这里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学院校和外交学院,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军事家和纵横家。鬼谷子名王禅,又名王诩,道号鬼谷,战国赵人,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术。他在云梦山聚徒讲学,并著《鬼谷子》十三卷兵书传世。《史记》云:“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先生学术”;《东周列国志》载:“鬼谷子和墨子曾到云梦山采药”;清雍正六年重修王禅庙碑铭记云:“王蝉老祖隐于云梦山洞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在此拜王禅为师”。民国三十一年修毛遂殿碑铭记载:“云梦山鬼谷先生隐是也”。邢台县志载有“山腰有水帘洞,东周列国时鬼谷子在此修练。山中还有孙膑洞、庞涓洞、毛遂洞。”

鬼谷先生,何以到云梦山隐居讲学?盖因鬼谷子与孙膑祖父孙武子是至交,孙武子用了多年心血,著兵书十三篇,意欲献给齐王富国强兵,但齐景公不学无术,视兵书为粪土。后把兵书献给吴王阖闾,自己仅存手稿。吴楚交战,吴王依兵书作战,大败楚军。楚昭王得知阖闾有此宝书,便悬赏重金搜寻,吴王把兵书藏于姑苏台。越兵破吴,火焚姑苏,兵书被烧。于是楚王要挟齐王交出著书人,孙武子深恐仅存手稿落入野心勃勃的楚王之手,便拜托鬼谷子保管。

鬼谷子不负重托跋山涉水,隐于家乡百里之外的云梦山,在那大争之世,民不聊生使鬼谷子认识到要救世人于水火,必须强兵富国,扶持正义,战胜邪恶。便在云梦山聚徒讲学,并把孙武子的兵法发扬光大。

梦云山生于北方却长于流水,那丰沛的水源造就其特殊神韵与风采。即不乏北方山岳之雄伟壮观又不失南方山峰之秀美婀娜。行走期间,白龙飞腾、银练飘舞、栖鹰瀑、龙吟瀑、扭身瀑、梳仙瀑等“九瀑十八潭”星罗珠串、飞瀑鸣响、流水淙淙,素有“太行水世界”“北方九寨沟”之美誉。

今天,旅游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好的馈赠。巍峨的大山、奔流的江河、清澈的泉水、嶙峋的怪石,大自然经历千百年甚至亿万年镂刻完成的杰作令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但仅限于此,似乎又显得太过沉闷。于是,那些参天的树木、绚丽的花海,还有数不清的动植物,如同精灵一般,和我们共享这份美好,令一切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这些可爱的生命是大自然也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走进景区,云梦山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路顺溪前行,一路溪水不断,叮咚之声不绝于耳,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行至山脚之下,云梦湖以那秀美无暇的身姿等候您的到来。时而波光潋滟;时而平静似镜倒映山川;时而飞鸟掠影鱼跃深渊,给您呈现多姿多彩的美丽。山青青水清清,正是云梦山喜人之处。融融春日,游玩期间,不禁让人身心清爽怡然自得。感悟苍山的伟岸,亲吻涓涓细流的温柔,闭目聆听夜莺的鸣啼,深深呼吸青山的味道。这一切不禁让人产生一种爱,爱自然、爱生命、爱家人、爱朋友、爱这世间的一切。

驻足云梦湖畔,眺望远山仰视苍穹,大好景色不禁令人感叹:顶摩碧汉,峰接青霄。漫眼绿树翠影新,来往飞莺鸣啾啾。山上神仙鬼谷子,碧水潭中有白龙。春夏时,琪花瑶草馨香;秋冬时,红叶银装烂漫。峻岭上,时有樵夫山中歌;绿水中,偶有垂翁泛轻舟。好一派太行奇景,好一派大美之地,好一派云梦仙境!

湖畔多诗意,云梦湖也不例外。然则,每年7月的云梦湖风情万种、热情奔放。夏日炎炎,三伏难耐,云梦山景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此时盛大推出北方泼水节,为京幾百姓提供了避暑、清爽、交友、娱乐的绝佳之地。

云梦山的泼水节已成功举办了十多届,已成为华北夏季不可多得的旅游名片,令游客趋之若鹜。泼水活动分为文泼区和武泼区,文泼区是身穿异域服饰的小姑娘,一手持盆一手以柳枝蘸水洒向游客表示祝福。武泼则是大小水盆,各种水枪尽皆可用,图的是那份酣畅淋漓、舒畅痛快。当天最响亮的口号是:“喜欢你才泼你”。泼你的人越多,说明你的人缘好、福气大,泼掉一身晦气,泼出你的豪情与祝福。另外,傣族小姑娘那美丽的孔雀舞,那奔放的竹竿舞,湖面竹筏一曲悠悠古琴,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无不令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行至一溪谷,名曰:“白龙溪”。但见巨石之上翠林掩映处若隐若真三个古字,不知何人、何年、何月所题写。溪水溅起洁白的水花湍急而下,时而穿过嶙峋怪石;时而把古树盘绕其中;时而飞奔跳跃;时而蜿蜒盘旋银光如练,真如一条白龙下山而去。

说来也奇,2014年夏季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过去,清晨村民刘海魁山上放羊,就在白龙溪附近发现一条无头巨蟒。据村民们介绍他们当时还特意对白蛇进行了测量:“蛇身直径达14.5公分,剩下的半截蛇身长达3.8米”。当年也算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国内多家媒体,网络平台来此采访报道。因为蟒蛇一般只栖居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从林中,属于我国南方物种。这条白色巨蟒竟生活在北方高山之上,真是令人啧啧称奇。刘海魁说:“根据当时的天气,还有现场留下的痕迹判断,白蛇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而亡。现场有一口深25厘米,宽40厘米大坑,疑因雷电击中造成。至于蛇头去向,根据现场遗留野猪脚印判断,蛇头或被野猪吞食。我们估计这条蛇至少也要4米多长。”还有村中年长者讲:“传说云梦山中有两条大蟒一黑一白,守卫着鬼谷子栖身的水帘洞。之前水帘洞口有似巨蟒的两块巨石,60年代乡里修路爆破时不慎炸坏了,实在可惜啊。”至于水帘洞有多长、有多深村民们谁也说不清楚,只是知道行走几十米后,水深无法通行。

云梦山山中有水,水从洞出。自古未曾断流,使这里动植物异常繁多,地理地貌十分特别,不知云梦山还隐藏着多少秘密等着当世之人去探索发现。

走出树木阴翳,清流湍急的“白龙溪”谷。来到平整宽阔的电梯广场,四周皆是悬崖峭壁。左手边是古道青石台阶,抬头仰望直插云端。其窄只能容一人通行,其陡只能四肢爬行,没些体力和胆量还真似难于上青天,故被称为“天梯”。相传鬼谷子师徒上山下山皆走此道,故又被村民称为“神仙道”。行走此道正是对体力与毅力的考量,有时爬山的意义就在于此。右手边是2018年建成的华北最高玻璃观光电梯和5D玻璃天桥。为游客提供了轻松游山的选择,也让那些老人、儿童等身体不好的游客游山不留遗憾。远观一横一纵的玻璃建筑与山石结为一体,别有一番美丽与壮观。

此外,四壁悬崖东西两侧飞瀑汇流于广场边的“碧波潭”,胜似翡翠玛瑙碧绿至极,水深数米。不知此潭中可曾住过当年的白龙?东瀑名曰“七叠瀑”,落差约为130米水量较小,流势较缓,折叠七次才流入“碧波潭”。每年一到冬天,由于其特点“七叠瀑”就被冻成了悬崖百丈冰,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攀冰运动爱好者来这里攀冰比赛,享受这种时尚的运动项目。云梦山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冬季攀冰运动节,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游客们提供了新颖的冬季观赏项目。西瀑名曰“龙吟瀑”,巨大的水柱在一峡谷之中从上而下,如一条白龙正在潜身于“碧波潭”,轰鸣之声回荡山谷,真是“千仞浪飞喷碎玉,一泓水响吼山风。”这里被评定为国家地质遗迹,你看那道一线天似的峡谷,山体光滑,见证了时间的久远与水流的力量。山能将水分割开来,框定起来,水亦能将山分割开来,框定起来。这就是自然的神奇,山水的智慧。道理来源于生活,而哲理则来源自然。

毛主席有诗云:“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征服“天梯”的险峻或是乘观光电梯走过刺激的玻璃天桥,便可看到远处的鬼谷子讲经洞。此时我们已从碧溪幽谷“下壶天”来到峭涯飞瀑的“中壶天”。

顺着山间青翠的林荫小路前行,时而有鸟儿在你头顶鸣啼;时而有小松鼠在你身前亦或身后窜过;时而有美丽的蝴蝶寻觅不知名的野花。空山白云,逍遥山水,好生羡慕这些小动物们啊!

山行几里,峰回路转,来到“清幽谷”。步入此谷顿觉清新幽幽与世隔绝,尘世间的熙熙攘攘被洗涤一空随风而去无影无踪。谷中佳木秀而繁阴,野草发而幽香,流水多姿而又曼妙,谷风习习而又沁人心肺。此谷溪流特点不同于“白龙溪”,她更加婉约曼妙、秀美动人,她一瀑连一潭,一潭一风情,水流潺潺珠罗星串。看那一道湍急水流,像婀娜的少女翩翩起舞时扭动的腰身,故叫“扭身瀑”。扭身瀑下是一泓青翠的潭水,故叫“映翠潭”,它如同一个碧绿色的舞台托起少女翩翩起舞。一道瀑布折回而去,故叫“滚姣瀑”,在水面溅起片片水花,故叫“飞雪瀑”。“仙梳瀑”如同佳人沐浴秀发飘飘洒洒令人陶醉。“浣药潭”相传鬼谷子师徒在此浣洗采药探究医道。此间的水不禁想让我去亲近她,鞠一捧泉水洗一把脸,喝上一口纯天然的山泉水,倍觉精神焕发一扫轻微疲惫继续前行。清凌凌的水,蓝蓝的天,巍巍的高山,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于是这里有很高的负氧离子,是一个修养生息的绝好地方。故不远处石壁之上有人题诗:“一山风景一山水,山山水水总关情。借得此山避世哗,云梦山中梦陶令。”

行至谷口得遇“问水间”度假村。地处山腰茂林之内,旁边泉水潺潺甘咧醇清,百米之外飞瀑溅玉蔚为壮观,毗邻鬼谷子讲经洞常年香火绵绵唱经悠悠。真正满足了一些游客滞留山中,做几日隐士参几日禅道的愿望。

整洁的木屋干净的院落,在此品一盏山茶或喝一杯自酿啤酒。然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情境,茶盏与酒杯里所累积的情趣和风韵却是迥然不同。这样的好山、这样的好水造就了醉人的茶香与酒香。徜徉美景之余,呷一口茗茶,斜靠在山庄长凳之上,看“巍峨青山依旧在,白云千载去悠悠”。试想留宿一宿,看那都市难觅的满天星斗,伴着皎洁的月光,静听潺潺流水,若有笛与萧岂不是一曲别样的生活乐章吗?

远离尘世沉浸自然方能参悟人生。人活一世,其实是一场物质与精神的对垒,是一种困扰与解脱的抗争。别把人生当作一段物欲的盛宴,当你大肆咀嚼的时候,损伤的是身心的健康、空耗的是宝贵的时光,一生空忙什么都无法流芳。有些东西,要学会应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放而莫伤;有些境相,要持守尘而不染;有些选择,要遵循道德至上!

风景幽幽思绪悠悠。那不远处飞瀑的轰鸣打断了我的沉思,拿起手杖继续前行,一路风景一路歌,奔向云梦山最大瀑布“栖鹰瀑”。愈行愈近瀑布轰鸣之声也愈加震耳,抬头仰望其身姿影影绰绰就在前方。紧走几步登上台阶,绕过几处嵯峨巨石,行过几株百年树,“栖鹰瀑”其声其色真实的呈现在我的面前。两道水柱飞流直下,砸在岩石之上水雾弥漫三四十米之外,真是“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氤”。

“栖鹰瀑”栩栩如生,似正要展翅高飞的雄鹰,两道水流从鹰之翅膀飞流直下,真似银河倒泻气势如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在这里不禁被人们托口而出。没有人不爱水,更没有人不爱壮观的瀑布。正如所说“水遇绝境成飞瀑,人遇绝境是重生”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向人们展示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道理。瀑布的壮观是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黑夜到来后弥漫的。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栖鹰瀑”的水是汇合了,水帘仙洞“上壶天”和鬼谷羽化“天外天”的泉水经此悬崖流下,流入“清幽谷”,流入“白龙溪”,流入“云梦湖”,流出云梦山,终究流入河流东入大海。“上壶天”、“天外天”有无数的泉眼和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现在正在开发中,期待不久的将来给人们揭开其神秘面纱,一睹云梦山更为美丽的风景。

“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琴。”这一路走来不正是云梦山的真实写照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样的大美之山岂可无仙。不远处飘来悠悠的经声丝丝入耳,那苍翠掩映处必是令人神往的“鬼谷子讲经洞”。

让我们走进“讲经洞”聆听2500多年前圣人的智慧与韬略,追忆我中华先贤的伟大及丰功伟绩,赞叹我中华文明的渊源博大。

步入此洞,开阔明朗,面积大约有500平方米,高度近10米。其中供有鬼谷子及其徒弟孙膑、庞涓、张仪、苏秦的石像。弟子分列两侧,好像在聆听老师讲课一样。香火绵绵萦绕间。“鬼谷子讲经洞”最为奇妙之处在于,从洞中向外望去,整个天空呈葫芦形状。“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道教“壶中日月”、“壶天仙境”一类的圣境即与葫芦有关。葫芦不仅象征着仙境,后来葫芦本身也演变成为道教仙境了。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长生久视,得道成仙,因此仙境也就是道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了。道教同其他宗教相比,它的勇敢之处在于执着追求今生幸福,“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这样的仙境,他们在尘世中也找到了相对应的洞天福地,那么壶天也应该是道教仙境的又一个具像了。小小葫芦,犹如洞天,别有天地,在这葫芦世界里,洋溢着灵妙的气氛,透着非凡的想象力。这是一种超凡的人生意境,蕴涵了道教关于理想境界的仙境意识。一个真真切切、独一无二的“壶天仙境”就在云梦山,难怪鬼谷子在此修练授徒。其弟子也个个丰功伟绩,在历史长河中灿若流星。

仙境似梦,遥想当年。那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的剧烈变化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那个时代名将辈出、人才如云、英主迭起,中华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卷进了这场全面彻底的大争之中。创造的各种奇迹最多,涌现的伟大人物最多,这些都是后来时代无法与之比肩的,甚至无法想象的。

鬼谷子正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最为光辉、最为传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深深的影响着春秋战国的政治格局与时代进程。时至今天他的学说仍令世人高山仰止、望洋兴叹。孔子作为同时代的伟大教育家,虽说首倡“因材施教”,可他的学生在那个时代并无太大影响,都是一种风彩一个味道。鬼谷子不同,他的学生每人都是一家之精华,世人所知的庞涓、孙膑是兵家,张仪、苏秦是纵横家,商鞅、李悝是法家,更有阴阳家、道家诸多学生尚为世人所不知。鬼谷子寻觅天赋之才,所治何学完全是根据其性情、志趣、意志、天赋确定,且都是单独或同门传授,非同门学问者从不相通。鬼谷子究竟有几多弟子,大约永远没有人知晓。

伫立洞中,向鬼谷子师徒深深行一古礼。魏国的首先称霸离不开李悝的变法,弱秦最终一统六国离不开商鞅变法的根基。孙膑的“围魏救赵”,从此智慧与计谋在战争中大放异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成为战争长河的奇观。张仪、苏秦洞察天下大势,纵横捭阖 于列国之间呼风唤雨、叱嚓风云。缅怀我华夏先贤,令人倍感自豪!岩壁一诗:“高山流水瑶草香,壶天仙境有传奇。问道何需武当山,纵横捭阖胜太极。连横合纵安天下,兵道奇正方为始。阳谋春秋功业伟,允诚天下怀壮心。”

今年春季云梦山景区将隆重举办第四届鬼谷子文化节。7月22日至23日又成功举办了“云梦山海峡两岸鬼谷子文化高端论坛”特邀台湾鬼谷子文化学会创会会长张益瑞与现任杨极东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房立中名誉会长,中国鬼谷子研究著名学者燕昭安,临漳谷子文化园主任申振平,淇县云梦山景区负责人吕春阳等国内鬼谷子文化研究权威人士和社会各届名流,共聚云梦山交流探讨。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打造“智慧之山、纵横道场”这一响亮名片。活动期间还邀请书画大家现场创作,武术大师精彩表演,大型祈智纳福活动百姓喜闻乐见。

拜别圣贤 ,离开“鬼谷子讲经洞”。便开始了下山之路,一路上漫山野生的黄栌、五角枫等树种格外茂密葱郁。每到十月,这里就成了最佳红叶观赏区。蓝天白云下的云梦山就进入了梦幻般的世界,多彩的树林,灵动的潭瀑,构成了美丽动人的画面。那山坡上,那沟谷里,那山路的两边,无数棵红叶树在蓝天白云下,在朝晖夕阴中,描绘出一个绚丽的色彩天地。若漫步在通幽曲径上,便会看到棵棵黄栌似红衣少夹道迎宾。两边 树枝搭连,又似红色长廊。放眼远望,一簇簇,一片片,加之翠柏点缀其间,颇显风韵,若是清晨,又遇朝阳甘露,更像红色绸缎上撒满了颗颗红色珍珠,亮晶晶光闪 闪。这热烈的景色犹如红杏出墙,逗得众多游人前来观光,一睹其风采。绵绵秋雨之后,那片片红叶已是萧疏飘零。有的飘摇于枝头;有的散落于秋草之中点缀大地;有的落于秋水顺溪远去。四季更替,时光流逝,一部“佳能”又岂能定格万千风景,一纸一笔又怎能镂刻碎碎牵念。

“相思并非南国物,太行红叶更醇情”。一种相思、一种乡愁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愫。每年值此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层林尽染、漫山红透,云梦山便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红叶节,热情欢迎四海宾朋、八方游客一睹祖国江山之美!期间举行的摄影大赛,参与人数之多,收到作品之多,作品水平之高,是红叶节举办最成功的一个环节,深受社会各界人士所喜爱

不知不觉来到了“千尺滑道”,从山腰坐上这成人版大滑梯,瞬间便到达了山下。把孩提时代没有玩够的遗憾,在此给您得到了补偿。您看那下来的游客谁人脸上不是洋溢着童年的快乐。

乘上电瓶车,驶向云梦山假日酒店。一路回味云梦山绰绰风姿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对于此山,“云梦”是一个多么绝伦的名字。水在天为云,在山为泉,梦又似流水难以挽留如幻似真。只有一个多水的高山才配称为“云梦山”。古时南有云梦泽,北有云梦山,自古以来就是名人贤士向往的地方。留下了多少美丽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现云梦泽已经消亡,而云梦山依旧雄伟沧桑、梦幻瑰丽、源源流长。

来到云梦山假日酒店犒劳一下饥肠辘辘的自己,三个小时左右的行程张弛有度令人身心愉悦。酒店建设初期就秉着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为宗旨,为游客提供最温馨的服务。云梦山假日酒店投入使用的这两年得到了众多游客的认同与接受,酒店在经营理念和模式上大胆突破与创新,与今天的消费习惯接轨,深受更多消费者喜爱。在冀南景区中 ,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并坚决杜绝出现“青岛虾”、“哈尔滨万元鱼”等恶劣事件。在最核心的餐饮、住宿服务上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2018年邢台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厨艺大赛中,云梦山假日酒店不负众望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住宿环境更是舒适整洁,宽敞明亮的房间,家居电器一律采购高端品牌。

云梦山景区于2014年开始全面提升改造,又经历了2016年7.19洪灾,始终用扎实勤勉、顽强拼搏的作风打造一流景区,以开放的态度和社会各届朋友精诚合作。在中长期规划中明确制定了自己的目标:以生态建设为前体,以休闲度假为核心,建设以现代服务标准为衡量体系的观光、度假、健康、养老、科普、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并且要科学规划、有序实施,吸引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为进一步打造国内著名风景区而努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时代同行,相信在云梦山团队不懈努力下,云梦山这朵太行之花,定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光芒四射!。最终实现服务社会、造福一方的社会责任与自身价值!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35卷16卷汉诗篇五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国先秦至隋的诗歌总集。今人逯钦立(1910~1973)编。共135卷。除《诗经》、《楚辞》外,凡先秦魏晋南北朝各代的诗歌谣谚概予收录,详注出处及版本异文,每位诗作者前均列小传,是研究中国诗歌史的重要参考书。裒集先秦、汉、魏、六朝诗歌的总集,明代有冯惟讷的《诗纪》,近代有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前者失之芜杂,真伪不辨;后者虽然力纠前失,但匡谬未尽,又失收先秦的歌谣逸诗。二书均不标注引录出处。此书的优点是:①取材广博。隋代以前的作品,除《诗经》、《楚辞》外,凡歌诗谣谚,悉数编入。②出处详明。每诗必注明见于何书何卷,无一例外。③异文翔实。各书的异文,或一书不同版本的异文,乃至前人的校勘成果,凡足资参考者统予记录。④考订精审。书中按断多有独到见解。⑤编次得当。依据作者生卒先后分卷编次。该书在同类总集中是最完善和使用最方便的一部。

大汉帝国

“汉朝”一般是指“大汉帝国(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后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楚汉相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之治。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开创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帝 王刘邦、刘恒、刘彻、刘询、刘秀等

主要城市成都、睢阳、邯郸、南阳、临淄等

货 币半两钱,汉五铢等

人口数量6300万(西汉),6500万(东汉)

国土面积609万平方公里(元始二年)

别 称汉、大汉、汉帝国、天汉、炎汉

都 城长安、洛阳

目录:

卷16汉诗卷九

汉诗卷九

【乐府古辞】【相和歌辞】〖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晋荀勖采旧辞施用於世。谓这清商三调歌诗。即沈约所谓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者也。唐乐志云。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之遗声。汉世谓之三调。总谓之相和调。张永元嘉技录云。有吟叹四曲。亦列于相和歌。又有大曲十五篇。分於诸调。唯满歌行一曲。诸调不载。故附见於大曲之下云。《晋书》乐志曰:凡乐章古辞今之存者。并汉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子、白头吟之属是也。〗

【相和曲】

【箜篌引】〖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其妻郦玉。郦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名曰箜篌引。○逯案。宋乐志巾舞歌诗有公莫舞一篇。沈约谓琴操有公莫渡河曲。其声所从来已久。乐录非之曰:今三调中自有公无渡河。其声哀切。首入瑟调。不容以瑟调杂於舞曲云。据此。公无渡河曲兼为瑟调曲。〗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文选》遗作坠。《初学记》堕上有公字。)河而(《白帖》作公堕河。)死。当柰公(《初学记》无公字。乐府解题同。)何。(○《初学记》十六。《白帖》十八。乐府古题要解下作公无渡河。《乐府诗集》二十六。《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二。《诗纪》六。○逯案。《白帖》谓此歌出琴操。)【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类聚》作荷。)叶何田田。鱼戏莲(《类聚》作荷。)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类聚》作荷。)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六。《文选补遗》三十四。《诗纪》六。又《类聚》八十二作古诗。引莲、田、间、西四韵。《白帖》三十作古诗。引鱼戏莲下一句。《御览》九百九十九作古诗。引莲、田二韵。)【东光】〖古今乐录曰:张永元嘉技录云。东光旧但弦无音。宋识造其歌声。○逯案。技录云云。似此曲西晋前尚无歌辞。宋识始造新诗。应再考。〗

东光平(乐府作乎。《诗纪》同。)仓。(《诗纪》作苍。)梧何不平。(乐府作乎。《诗纪》同。)仓(《诗纪》作苍。)梧多腐粟。无益诸军粮。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乐府云。在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七。古乐府四。《广文选》十二。《诗纪》六。○逯案。平字乐府作乎。疑误。仓。《诗纪》作苍。非。歌中光、梧皆当是声字。无义。似原作东平仓何不平。仓多腐粟。无益诸军粮云云。汉人阳庚为韵。故平与粮伤叶。)

【薤露】〖亦曰泰山吟行。丧歌。崔豹《古今注》曰:薤露、蒿里。并哀歌也。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作悲歌。言人命奄忽如薤上露。易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於蒿里。故有二章。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亦呼为挽歌。〗

薤(《后汉书》注作□。)上露。(《初学记》露上有朝字。《文选》注、《古今注》、合璧事类、草堂诗注同。《文选》注露上有或有零字。)何易(《白帖》作朝日。)。(《御览》或作稀。)露(《御览》无此二字。事类赋同。)明朝更(《后汉书》注作还。)复落。(《初学记》作结。《御览》或作露。《古今注》作滋。)人死一去(《御览》或无一去二字。事类赋同。)何时归。(○《古今注》中。《后汉书》周举传注。《文选》二十八挽歌诗注。《初学记》十四。《御览》十二。又五百五十二作古辞。《乐府诗集》二十七。事类赋露赋注。合璧事类六十八。草堂诗笺二十四故秘诗注。《诗纪》六。又《文选》二十四赠白马王彪诗注、《白帖》一、《御览》九百七十七俱引首一句。)

【蒿里】〖《诗纪》作蒿里曲。〗

蒿里谁家地。聚(草堂诗注作收。)敛魂(《御览》作精。草堂诗笺同。)魄(《御览》作魂。)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乐府要解作今乃。)不得少踟蹰。(○《古今注》下。《文选》二十八挽歌诗注。《初学记》十四。《御览》五百五十二。《乐府诗集》二十七。乐府古题要解上。草堂诗笺二十四故秘诗注引《古今注》。合璧事类六十八引干宝《搜神记》。《诗纪》六。)

【鸡鸣】

〖《诗纪》云。此曲前后辞不相属。盖采诗入乐合而成章雅邪。抑有错简紊乱邪。后多放此。〗

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通志作巷。)中。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刑法非有(《文选》遗作所。)贷。柔协(《文选补遗》作叶。)正乱名。黄金为君门。璧(乐府云。一作碧。)玉为轩阑(《诗纪》无阑字。注云。古我府有阑字。)堂。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刘玉(乐府作王。《文选补遗》、《广文选》、《诗纪》并同。)碧青甓。后出郭门王。(《文选补遗》作望。)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文选补遗》误作难。)列自成行。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宋书》作箱。古通。)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足傍。黄金络马头。何煌煌。桃生(事类赋作种桃。)露井上。李树(《类聚》无树字。)生桃(《类聚》桃下有树字。)傍。虫来啮(《御览》作食。事类赋同。)桃根。(《御览》作桃桃。)李树代桃僵。(《宋书》作僵。《类聚》、《御览》、事类赋并同。)树木身相代。兄弟(《类聚》作骨肉。《御览》同。)还相忘。(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二十八。通志乐略。《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二。《诗纪》六。《类聚》八十六作古歌辞。引傍、僵、忘三韵。《御览》九百六十七作古歌辞。引傍、僵、忘三韵。事类赋井赋注作古诗。引傍、僵二韵。○逯案。歌中刘玉碧青甓后出郭门王十字。有脱误。《书钞》百十二引乐府歌云。名倡刘碧玉。疑即此上句原文。今本殆以上句倡字而脱去名倡二字。并倒碧玉为玉碧也。又新五代史三十七伶官传。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云云。疑此郭门王亦倡人名。上言刘碧玉。下言郭门王。所以眩邯郸倡乐之佳也。)

【乌生】〖乐府云。一曰乌生八降子。《诗纪》同。〗

乌生**子。端坐(《御览》无此二字。)秦氏桂树间。(《初学记》作昔。)我。秦氏家有游(《初学记》无此字。)遨(《御览》作游。)荡子。工(《御览》作立。《初学记》无此字。)用睢阳强(《宋书》作强。《御览》同。《初学记》无此字。))苏合弹。(《御览》只作弹丸二字。)左手持强(《宋书》作强。)弹两丸。出入乌东西。我。一丸即发中乌身。乌死魂魄飞扬上天。阿母生乌子时。乃在南山严石间。?我。人民安知乌子处。蹊径窈窕安从通。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复(《御览》无复字。)得白鹿脯。(《御览》作脯腊之。)我。黄鹄(《御览》作鹤。)摩天极高飞。后宫尚复(《御览》无复字。)得烹(《宋书》作亨。)煮之。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钓钩尚得鲤鱼口。我。人民生各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八。《文选补遗》三十四。《诗纪》六。又《文选》二十七从军诗注作古乌生**子歌。引黄鹄摩天极高飞一句。《初学记》三十引间、弹两韵。《御览》三百五十引间、丸二韵、九百六引白鹿以下四句。又九百十六作魏武乐府。引黄鹄以下二句。)【平陵东】

〖乐府解题曰:平陵东。汉翟义门人所作也。义为丞相方进少子。为东郡太守。以王莽篡汉。举兵诛之。不克而见害。门人作歌以怨之也。〗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六。)

【陌上桑】〖乐府云。一曰艳歌罗敷行。崔豹《古今注》曰:邯郸女子姓秦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於陌上。赵王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这。罗敷乃弹筝作陌上之歌以自明焉。乐府解题曰:古辞言罗敷采桑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以拒之。与前说不同。〗

日出东南(《类聚》作海。《御览》或作方。)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玉台作言名。《初学记》、《御览》或同。)罗敷。罗敷善(《类聚》作喜。《广文选》同。《御览》或作好。乐府作熹。)蚕(《初学记》作采。《白帖》或同。)桑。(《御览》或作好养蚕。)采桑城南隅。(书残卷作南陌头。)青丝为笼系。(玉台作绳。《类聚》、《初学记》、《白帖》、韵补、事文《类聚》、合璧事类同。《御览》或同。)桂枝为笼钩。头上倭(《类聚》作□。《初学记》作发。《御览》或同。)堕髻。耳中(草堂诗注作边。)明水珠。缃(玉台作绿。《诗纪》同。《书钞》作湘。《御览》或作绀。)绮为下裙。(玉台、《类聚》作裾。《初学记》或同。《初学记》作裳。《御览》或同。)紫绮(《白帖》或作锦)为上襦。行(玉台作观。《初学记》、事文《类聚》同。)者见罗敷。下担(《宋书》作儋。)捋髭须。(《宋书》作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玉台作巾。《后汉书》注、乐府、事文《类聚》、合璧事类同。《御览》或同。)著(《后汉书》作□。初学作幞。《御览》或作绡。)头。耕者忘其犁。(《宋书》作耕。玉台、合璧事类同。)锄(孙氏玉台考异谓《初学记》作刈。)者忘其锄。来归相怨(玉台作喜。《初学记》同。)怒。(《宋书》作怒怨。乐府、《广文选》同。)但坐观罗敷。(《宋书》。一解。乐府、广《文选》同。)使君从南乘。五马立踟蹰。(《宋书》作峙[山屠]。玉台同。)使君遣吏往。问此(《宋书》作是。《类聚》、乐府、《广文选》同。)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玉台作未满。事文《类聚》同。《类聚》作未然。)十五颇有馀。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事文《类聚》作亦。合璧事类同。)致(《宋书》作置。玉台、乐府同。)辞。(《类聚》作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宋书》。二解。乐府、《广文选》同。)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玉台作以。)识夫婿。白马从(《御览》或作紫。)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玉台作骆。)马头。腰(事文《类聚》作要。合璧事类同。)中(玉台作间。《御览》同。)鹿(事文《类聚》作忄甚。合璧事类作湛。)卢剑。可值千万馀。十五府小史。(玉台作吏。《类聚》同。)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玉台作髯髯。《类聚》作鬓鬓。)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宋书》。三解。前有艳辞曲。后有趋。乐府、广《文选》同。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广文选》同。○《宋书》乐志作艳歌罗敷行。玉以新咏一作日出东南隅行。《乐府诗集》二十八。《广文选》十二。《诗纪》六。又《书钞》二十九作古诗。引襦一韵。《类聚》四十一作古陌上桑罗敷行。引楼、敷、隅、钩、珠、襦、蹰、姝、馀、不、愚、夫、头、驹、头、馀、夫、居、须、趋二十韵、《初学记》十九作陌上桑行。引楼、敷、隅、钩、珠、襦、须、头、□、敷、蹰十一韵。又二十六作古乐府陌上采桑。引敷、襦二韵。《白帖》二作古诗。引襦一韵。《白帖》二十三作古诗。引隅、钩二韵。《御览》三百四十四作古诗。引馀一韵。三百八十一引楼、敷、隅、钩、珠五韵。六百八十八作古诗。引隅、头二韵。六百九十五作古诗。引隅、襦二韵。六百九十六引敷、襦二韵。八百十四作古乐府歌诗。引隅、钩、驹、头四韵。八百十六作古诗。引襦一韵。八百二十五作古艳歌。引楼、敷、隅三韵。又韵补一作古日出东南隅诗。引隅、钩二韵。草堂诗笺四丽人行注引珠一韵。○逯案。头或作□头、□头。皆通。而《初学记》引作幞头则非。广韵幞字下云。幞头。周武帝所制。裁幅巾出四角。据此。幞头之制始於北周。两汉无此物。)

【同前】〖《楚辞》钞。〗

今有人。山之阿。被服薜荔带女萝。既含睇。又宜笑。子恋慕予善窈窕。乘赤豹。从文狸。辛夷车驾结桂旗。被石兰。带杜衡。折芳拔荃遗所思。处幽室。终不见。天路险艰独后来。表独立。山之上。云何容容而在下。杳冥冥。羌昼晦。东风飘遥神灵雨。风瑟瑟。木搜搜。思念公子徒以忧。(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六。)

【吟叹曲】

【王子乔】

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参驾白鹿云中遨。下游来。王子乔。参驾白鹿上至云戏游遨。上建逋阴广里践近高。结仙宫过谒三台。东游四海五岳上。(《初学记》作山。《广文选》同。)过蓬莱紫云台。三王五帝不足令。令我圣朝(乐府作明。)应太平。养民若子事父明。当究天禄永康宁。玉女罗坐吹笛箫。嗟行圣人游八极。鸣吐衔福翔殿侧。圣主享万年。悲今皇帝延寿命。(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乐府诗集》二十九。《广文选》十二。《诗纪》六。)【平调曲】

【长歌行】〖事文《类聚》引作颜延年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李善本《文选》作行。六臣本注云。善作行字。)日。阳春布德泽。万物(《书钞》作里。)生光辉。(《文选》作晖。《御览》、文章正宗同。)常恐秋节至。黄华叶(李善本《文选》作蕊。)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李善本《文选》作乃。《文选》注同。六臣本注云。善作乃字。)伤悲。(《文选》注或作悲伤。○《文选》二十七。《类聚》四十二。《乐府诗集》三十。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六。又《书钞》百五十四引辉一韵。《文选》四十三与吴质书注引悲一韵。《文选》四十五秋风辞注引伤一韵。《御览》二十引、晖二韵。事文《类聚》前集六引辉一韵。)

【同前】

〖乐府合山上亭通为一首。《诗纪》分为二首。注云。乐府通作一首。严沧浪云。苕苕山上亭以下。其义不同。当别为一首也。《诗纪》又於山上亭以下跋云。《类聚》载魏文帝明津诗与此大同而逸其半。○逯案。乐府古辞。多杂他人诗歌。今仍从乐府作一首。另将山上亭以下列入魏文帝集。〗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二句《御览》作导我奉上药。览之获无疆。)来到(《类聚》作至。)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乐府体下有一字。《广文选》同。《诗纪》云。一有一字。)日康强。(《类聚》作强。《御览》同。)发白复(乐府无复字。《广文选》同。)更(《御览》作还。)黑。延年寿命长。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驱车出北门。遥观洛阳城。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文选》注作鸣。)相追。咬咬弄音声。(《文选》注作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乐府诗集》三十。《广文选》十二。《诗纪》六。《类聚》八十一作古诗。引长、箱、强、长四韵。《御览》九百八十四作乐府歌。引长、疆、箱、强、长五韵。《文选》二十四秀才入军诗注作古诗。引音一韵。)

【君子行】

〖《诗纪》云。曹子建亦载此首。○逯案。合璧事类引作颜延年诗。〗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白帖》、合璧事类作整。《御览》或同。)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类聚》作人。)称圣贤。(○六臣本《文选》二十七。《乐府诗集》三十二。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六。《类聚》四十一作陈思王曹植君子行。引间、冠、餐、贤四韵。《白帖》四、二十八、九十八各引间、冠二韵。《御览》九百七十八引间、冠二韵。合璧事类别集四十二引间、冠二韵。又外集二十四引第四句。○逯案。《白帖》二十九《文选》诗瓜田不纳履云云。证唐时《文选》实载此诗也。又案合璧事类引此皆作延年诗。不知何据。)

【清调曲】

【豫章行】

〖乐府云。古今乐录曰:豫章行。王僧虔云。荀录所载古白杨一篇。今不传。乐府解题曰:陆机泛舟清川渚。谢灵运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傅玄苦相篇云。苦相身为女。言尽力於人。终以华落见弃。亦题曰豫章行也。〗

白杨初生时。乃在豫章山。上叶摩(《类聚》作拂。)青云。下根通黄泉。凉秋**月。山客持斧斤。我□(四库本乐府作心。《诗纪》注。阙。)何皎皎。梯落□□□。(四库本乐府作叶渐倾。《诗纪》注。阙。)根株已断绝。颠倒严石间。大匠持斧绳。锯墨齐两端。一驱四五里。枝叶自相捐。□□□□□。(四库本乐府作弃捐句复道。《诗纪》注。阙。会为舟船燔。身在洛阳宫。根在豫章山。多谢枝与页。何时复相连。吾生百年□。(四库本乐储作事。《诗纪》注。阙。)自□□□(四库本乐府作与浮云。《诗纪》注。阙。)俱。何意万人巧。使我离根株。(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乐储诗集三十四。《诗纪》六。《类聚》八十九作古诗。引山、泉二韵。○逯案。四库本乐府补阙字多处。不知根据何本。又大匠二句。似有窜乱。应作大匠持斧锯。绳墨齐两端。)【董逃行】

〖乐府云。崔豹《古今注》曰:董逃歌。后汉游童所作也。终有董卓作乱。卒以逃亡。后人习之为歌章。乐府奏之以为儆诫焉。○《宋书》作董桃行。〗

吾欲上谒从高山。山头危险(《宋书》作□。乐府同。)道路难。(《宋书》作大难言。乐府同。)遥望五岳端。黄金为阙,班。但见芝草叶落纷纷。(一解)百鸟集来如烟。山兽纷纶麟辟邪其端。鸡声鸣。但见山兽援戏相拘攀。(二解)小复前行。玉堂未心怀流还。传教出门来。门外人何求所言。欲从圣道。求一得命延。(三解)教敕凡吏受言。采取神药若木(《宋书》作若水。《类聚》只作山字。《御览》作山之。)端。玉(《宋书》作白。《类聚》、《御览》、乐府、《广文选》同。)兔长跪(《类聚》无长跪二字。《御览》同。)捣药(《类聚》无药字。《御览》作成。)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服此药可得神(《宋书》作即。)仙。(四解)服尔神药。莫不欢喜。陛下长生老寿。四面肃肃稽首。天神拥(《宋书》作[扌□]。)护左右。陛下长与天相保守。(五解○《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四。《广文选》十二。《诗纪》六。《类聚》九十五作古歌诗。引端、丸、三韵。《御览》九百七作乐府歌诗。引端、丸、三韵。)

【同前】

年命冉冉我遒。(○《文选》二十二宿东园诗注引古董桃行。)

【相逢行】〖乐府云。一曰相逢狭路间行。亦曰长安有狭斜行。乐府解题曰:古词文意与鸡鸣曲同。晋陆机长安狭斜行云。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则言世路险狭邪僻。正直之士无所措手足矣。唐李贺有难忘曲。亦出於此。〗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知何年少。(玉台作如何两少年。)夹(玉台作挟。毂问君家。君家诚易知。易知(《初学记》作悠悠。)复难忘。黄金为君门。白(《类聚》作璧。)玉(《文选》注作璧。)为君堂。堂上置(《文选》注作上有双。)樽酒。(《初学记》作罗酒樽。)作使(玉台作使作。《初学记》同。)邯郸倡。中庭(《御览》作庭中。)生桂树。华镫何煌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文选》注作侍中郎。)五日一(《类聚》作因。)来归。(玉台作游。)道上自生光。黄金络(玉台作骆。)马头。观者盈道(玉台、《文选》注作满路。)傍。入门时(《类聚》作一。)左顾。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音声何。鹤鸣东西厢。大妇织绮罗。(玉台作罗绮。)中妇织流黄。小(《广文选》作少。)妇无所为。(玉台作作。)挟瑟上高堂。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玉台作未遽央。匡谬正俗同。《类聚》作调弦未遽央。乐府注云。一作调丝未遽央。○玉台新咏一作相逢狭路间。《乐府诗集》三十四。《广文选》十二。《诗纪》六。《类聚》四十一引车、家、忘、堂、煌、郎、光、傍、鸯、黄、堂、央十二韵。《初学记》十八作古乐府诗。引忘、堂、倡、煌、郎、光、傍七韵。《文选》十四舞鹤赋注作古乐府。引堂、倡二韵。二十二古意酬到长史注引郎、傍二韵。《御览》百七十六作古诗。引堂、煌二韵。)【长安有狭斜行】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适逢两少年。夹毂问君家。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绮。(乐府注云、一作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御览》或作作。)挟琴上高堂。丈人(《御览》作夫。乐府同。)且徐徐。调弦讵(《御览》作遽。)未央。(○《乐府诗集》三十五。《诗纪》六。《御览》八百十六作古歌诗。引黄、堂二韵。又八百二十六作古歌辞。引黄、堂、史三韵。○逯案。相逢行挟瑟。此作挟琴。考《宋书》礼志徐邈上《书》曰:是故双剑之节崇。而飞白之俗成。侠琴之容饰。而赴曲之和作。据此。作挟琴亦不为误也。)

【瑟调曲】

【善哉行】〖《诗纪》云。此篇《宋书》乐志亦作古辞。或以此为子建诗。按子建拟善哉行为日苦短云当来日大难。则此非子建作矣。〗

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一解)经(《类聚》作径。韵补同。)历名山。芝草翩翩。(《类聚》作翩翩。韵补同。)仙人王乔。奉药一丸。(二解)自惜袖短。内手知寒。惭无灵辙。(《类聚》、乐府、广《文选》并误作辄。)以报(《宋书》作救。《类聚》同。)赵宣。(三解)月没(《宋书》作落。韵补同。)参横。北斗阑干。亲交(《宋书》作友。《类聚》、《初学记》、《御览》同。)在门。饥不及餐。(《初学记》作忘寝与餐。《御览》同。四解)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何以(乐府作以何。)忘忧。弹筝酒歌。(五解)淮南八公。要道不烦。参驾六龙。游戏云端。(六解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六。《广文选》十二。《诗纪》六。《类聚》四十一作魏陈思王曹植。引乾、欢、翩、丸、寒、宣、干、餐八韵。《初学记》十八引干、飧二韵。《御览》四百十引干、餐二韵。吴韵补二作曹植。引宣、干二韵。又翩、丸二韵。)

【陇西行】

〖乐府云。一曰步出夏门行。王僧虔技录云。陇西行歌。武帝碣石、文帝夏门二篇。○《诗纪》云。此篇之辞。前后不属。首四句乃与步出夏门行同。而辞意复备。逯案。《诗纪》此说甚善。细勘之。陇西行与步出夏门行实同属一篇也。一、步出夏门行辞云。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过谒王父母。乃在太山隅。离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揽辔为我御。将我上天游。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伏趺云云。文义不完。且与陇西行之前段大同小异。二、宋志、乐府皆言陇西行一曰步出夏门。是二调古辞亦原为一篇。特标题不同耳。三、凤皇鸣啾啾。一母将九雏二句。今属陇西行语。但《文选》注引歌录。二句正作步出夏门行。尢证陇西行、步出夏门行之原为一辞。四、九代乐章所载步出夏门行较今为备。十四句后又有凤皇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四句。亦证二者同属一篇。节取又有不同。依此。今并二者为一篇。以符原歌旧貌。〗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过谒王父母。乃在太山隅。离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揽辔为我御。将吾天上(乐府作上天。)游。天上何所有。历历(《御览》或作历历。误。)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伏趺。(玉台作道隅。《文选补遗》同。乐府、《广文选》或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文选》注作从。)九雏。(《白帖》此二句作凤皇何啾啾。三母将九子。)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广文选》作腴。)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广文选》作否。)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此二句《御览》或作请客上北堂。坐毡及氍[臾毛]。)清白各异樽。酒上玉(各书作正。今从韵补作玉。)华疏。酌酒持(韵补作待。)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促令办鹿饭。慎莫使稽留。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取妇得如此。齐姜亦(《文选补遗》作有。)不如。健妇持门户。亦胜一(玉台作胜一大。草堂诗注、西溪丛话、《文选补遗》同。)丈夫。(○玉台新咏一、《乐府诗集》三十七、《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二、《诗纪》六俱引天上何所有以下。《乐府诗集》三十七、《广文选》十二、《诗纪》六作步出夏门行。引邪径过空庐至青龙对伏趺等句。又《白帖》二十九作古诗。引凤皇何啾啾二句。《文选》十八笙赋注作步出夏门行。引雏一韵。草堂诗笺二十二水槛诗注作陇西行。引夫一韵。《御览》二作古乐府。引榆一韵。七百八作古乐府。引[臾毛]一韵。苕溪渔隐丛话十二作陇西行。引夫一韵。韵补一作陇西行。引疏、持二韵。)

【同前】

行行重行行。白日薄西山。(○《文选》二十四赠徐干诗注。)

【折杨柳行】

〖乐储云。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折杨柳行歌文帝西山古默默二篇。今不歌。○《诗纪》云。《宋书》作大曲。〗默默施行违。厥罚随事来。末喜杀龙逢。桀放於鸣条。(一解)祖伊言不用。纣头悬白旄。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二解)夫差临命绝。乃云负子胥。戎王纳女乐。以亡其由余。璧马祸及虢。二国俱全墟。(三解)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卞和之刖足。接舆(《宋书》作予。)归草庐。(乐府作芦。四解乐府云。右一曲魏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作大曲。《乐府诗集》三十七。广《文选》十二作折杨柳。《诗纪》六。)【西门行】

〖乐府云。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西门行歌古西门一篇。今不传。○《诗纪》云。《宋书》作大曲。〗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文选》注作今日尚不乐。当复待何时。)逮为乐。逮为乐。(《文选补遗》不重句。)当及时。何能愁怫郁。当复待来兹。酿美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忧愁。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行去去如云除。弊车(《文选补遗》作裘。)羸马为(《文选补遗》无为字。)自储。(乐府云。右一曲本辞。○《乐府诗集》三十七。《文选补遗》三十四。《诗纪》六。又《文选》二十公燕诗注作古乐府歌。引时一韵。)

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一解)夫为乐。为乐当及时。何能坐愁怫郁。当复待(《宋书》缺待字。)来兹。(二解)饮醇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忧愁。(三解)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广文选》作苦。《诗纪》同。)夜长。何不秉烛游。(《宋书》云。一本烛游后作去之如云除。弊车羸马为自推。无自非以下四十八字。四解)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五解)人寿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六解乐府云。右一曲晋乐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七。《广文选》十二。《诗纪》六。)

【东门行】

〖乐府云。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东门行歌古东门一篇。今不歌。○《诗纪》云。《宋书》作大曲。〗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御览》作罂中无斗米。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诗纪》云。一作女。)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糜。上用仓浪天敌。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乐府云。右一曲本辞。○《乐府诗集》三十七。《诗纪》六。又《文选》二十一咏史诗注作古出东门行。引衣一韵。《御览》七百六十五作古诗。引衣一韵。)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储。还视桁上无悬衣。(一解)拔剑出门去。儿女牵衣啼。他(《宋书》作它。风雅翼同。)家但愿宝贵。贱妾与君共?糜。(二解)共?糜。上用仓(《文选补遗》作沧。)浪天故。下为黄(《宋书》误作哉。)口小儿。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三解)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行。吾去为迟。平慎行。望君(《宋书》作吾。)归。(四解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七。《文选补遗》三十四。风雅翼补遗下。《广文选》十二。《诗纪》六。)【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诗纪》作饥。)且寒。有过慎莫苴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卖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诗纪》无儿字。)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乐府诗集》三十八。《诗纪》六。)

【孤儿行】

〖乐府云。孤子生行。一曰孤儿行。古辞言孤儿为兄嫂所苦。难於久居也。歌录曰:孤子生行。亦曰放歌行。〗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诗纪》云。一作扉。)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诗纪》作与。)校计。乱曰:里中一何。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乐府诗集》三十八。《诗纪》六。○逯案。诗中大兄之大。为土之讹字。当属上句。作面目多尘土。土与前后韵贾、鲁、马、雨皆叶,今土讹大。则断尘为句。失其韵。又土讹大。连下读为大兄。后人遂不得不於嫂字上亦添大字。使篇中兄嫂辞例亦乱。应添土字。去两大字。)

【雁门太守行】

〖乐府云。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雁门太守行歌古洛阳令一篇。后《汉书》曰:王涣。字稚子。广汉妻阝人也。少好侠。尚气力。晚改节。敦儒学。习书读律。略通大义。后举茂才。除温令。讨击奸猾。境内清夷。永元十五年。还为洛阳令。政平讼理。发摘奸伏。京师称欢。以为有神算。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旁祠。惟存卓茂与涣祠焉。〗

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宋书》无蜀字。)民。(后《汉书》注作人。)少(《文选》注作小。)行宦(《后汉书》注作官。)学。通五经论。(《宋书》作纶。一解)明知法令。历世(《后汉书》注作代。)衣冠。从温补洛阳令。治(《后汉书》注作化。)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二解)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文选》注作课。)民富(《文选》注作不。)贫。移恶子姓。(《宋书》此下有名五二字。《后汉书》注同。《诗纪》云。《宋书》有名五二字。)篇(《文选》注作偏。)著里端。(三解)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禁鍪(《宋书》作镏。)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四解)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财用钱三十。买绳礼(《诗纪》云一作理。)竿。(五解)贤哉贤哉。我县王君。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六解)临部居职。不敢行恩。(草堂诗笺注作私。)清身苦体。夙夜劳勤。治(《后汉书》注作化。)有能名。远近所闻。(七解)天年不遂。早就奄昏。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后《汉书》注作代。)莫不称传。(八解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九。《诗纪》六。又《后汉书》王涣传作古乐府歌。引君、人、论、冠、贤、仁、端、宽、勤、闻、昏、西、传十三韵。《文选》五十九故安陆王碑文注引仁、贫、端三韵。草堂诗笺二十一送梓诗注引私、闻二韵。○逯案。歌中民作人。世作代。治作化。皆系唐人避讳。)【艳歌何尝行】〖乐府云。一曰飞鹄行。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艳歌何尝行歌文帝何尝、古白鹄二篇。○《诗纪》云。飞鹄行。《宋书》作大曲。○逯案。此诗《诗纪》分为两篇。念与君离别以下另为一首。不著解数。不曰右一曲为晋乐所奏。仅於题下标曰二首。篇后附《广文选》歌辞。不免自乱其例。今据《宋书》及玉台新咏所载。以次列奏曲本辞。〗

飞来双白鹄。(草堂诗笺作鹤。)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被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草堂诗笺作十。)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峙[山屠](草堂诗笺作踟蹰。)顾群侣。泪落纵横垂。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玉台新咏一。《广文选》十二。又草堂诗笺二十九暇日诗注引来、徊、开、颓、离、垂六韵。)飞来双(《类聚》无双字。)白鹄。(修文馆《御览》作鹤。《类聚》、《御览》、黄氏杜诗注、事类赋同。)乃(修文馆《御览》无乃字。《类聚》、《御览》、事类赋同。)从西北(黄氏杜诗注作南。)来。(事类赋作方。《诗纪》同。)十十五五。(《类聚》作十五十五。是。)罗列(《类聚》作逻。)成行。(一解)妻卒被病。行(修文馆《御览》无行字。《类聚》同。)不能相随。五里一(修文馆《御览》无一字。《御览》同。)返(《御览》作还。事类赋作还一。)顾。六(《白帖》作十。)里一(修文馆《御览》无一字。《御览》同。)徘徊。(二解)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类聚》作日。事类赋同。)摧颓。(三解)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踌顾群侣。泪下不自知。(四解)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各各(《初学记》作言。)重自爱。道远归还难。(《初学记》作远道归来难。)妾当守空房。闲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重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念与下为趋。曲前有艳。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三十九。风雅翼补遗下。《文选补遗》三十四作飞鹄行。《诗纪》六。又《类聚》九十作古诗。引来、行、随、徊、开、颓六韵。鸣沙石室修文馆《御览》及《御览》九百十六俱作古歌辞。引来、行、随、徊、开、颓六韵。《初学记》十八作飞鹄行。引言、难二韵。《白帖》二十九作飞来双白鹤。引徊一韵。黄氏集千家注杜诗补遗十铜官诗注引来一韵。事类赋鹤赋注作古歌辞。引方、行、随、徊、开、颓六韵。)

【艳歌行】〖乐府云。古今乐录曰:艳歌行非一。有直云艳歌。即艳歌行是也。若罗敷、何尝、双鸿、福钟等行。亦皆艳歌。王僧虔技录云。艳歌双鸿行。荀录所载双鸿一篇。艳歌福钟行。荀录所载福钟一篇。今皆不传。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篇。荀录所载罗敷一篇。相和中歌之。今不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玉台作荡。韵补同。类书残卷作分居。)在他县。故衣谁当(玉台作为。《诗纪》云。一作为。韵补作谁当。)补。新衣谁当(韵补作当谁。)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我纟旦。(玉台作绽。《广文选》、《诗纪》误作组。)夫婿从门来。斜柯(《诗纪》作倚。)西北眄。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玉台新咏一。《乐府诗集》三十九。《广文选》十二。《诗纪》六。又鸣沙石室古籍丛残类书残卷作古诗。引见、县二韵。韵补四作古艳歌。引县、绽二韵。)

【楚调曲】

【白头吟】

〖乐府云。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曰:白头吟行。歌古皑如山上雪篇。西京杂记曰: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御览》作日。)沟水头。躞蹀(《御览》作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玉台作。)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乐府云。右一曲本辞。○玉台新咏一。《乐府诗集》四十一。《诗纪》二作卓文君白头吟。《御览》七十五作古诗。引头、流二韵。)

皑(《宋书》作晴。《御览》作皓。合璧事类作晓。)如山上雪。皎如(玉台作若。《御览》同。)云间月。闻君(合璧事类作良人。)有两意。故来(合璧事类作与。)相决绝。(合璧事类作别。一解)平生共城中。何尝斗酒会。今日斗酒会。明旦(《御览》作日。乐府、合璧事类同。)沟水头。蹀躞御(合璧事类作向。《诗纪》云。一作向。)沟上。沟水东西流。(二解)郭东亦有樵。郭西亦有樵。两樵相推与。无亲为谁骄。(三解)凄凄重凄凄。(《文选》集注作妻妻。)嫁娶亦不(《文选》集注作不须。合璧事类同。)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四解)竹竿何尿尿袅袅。鱼尾何离。男儿欲相知。何用钱刀为。[齿玄]如(乐府云。如下或有五字。《宋书》如下有五字。又注云。一本云。词曰:上有紫罗。咄咄奈何。《广文选》、《诗纪》云。或有下五字。)马啖箕。川上高士嬉。今日对乐。延年万岁期。(五解)(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四十一。风雅翼补遗下。《广文选》十二。《诗纪》二作卓文君白头吟。又《御览》十二作乐府歌。引雪、月、绝三韵。合璧事类二十八引月、别、头、流、啼、离六韵。《文选》集注五十六白头吟注引啼、离二韵。)

【怨诗行】〖《诗纪》云。一曰怨诗行歌。〗

〖乐府云。古今乐录曰:怨诗行歌东阿王明月照高楼一篇。王僧虔技录曰:荀录所载古为君一篇。今不传。〗

天道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嘉宾难再遇。人命不可续。齐度游四方。各系太山录。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狱。当须荡中情。游心恣所欲。(○《乐府诗集》四十一。《广文选》十二。《诗纪》六。)【大曲】

【满歌行】

〖乐府云。乐府解题曰:古辞云。为乐未几时。遭时。其始言逢此百罹。零丁荼毒。古人逊位躬耕。遂我所愿。次言穷达天命。智者不忧。庄周遗名。名垂千载。终言命如凿石见火。宜自娱以颐养。保此百年也。○逯案。《诗纪》此曲先载本辞。后著奏曲。今依乐府移置。〗

为乐未几时。遭时。逢此百罹。零丁荼毒。愁苦难为。遥望极辰。天晓月移。忧来填心。谁当我知。戚戚多思虑。耿耿殊不宁。祸福无形。惟念古人逊位躬耕。遂我所愿。以兹(乐府无兹字。)自宁。自鄙栖栖。(《广文选》作扌妻々。)守此末荣。暮(乐储作莫。)秋烈风。昔蹈沧海。心不能安。揽衣瞻夜。北斗阑干。星汉照我。去自无他。奉事二亲。劳心可言。穷达天为。智者不愁。多为少忧。安贫乐道。师彼庄周。遗名者贵。子遐同游。往者二贤。名垂千秋。饮酒歌舞。乐复何须。照视日月。日月驰驱。轲人间。何有何无。贪财惜费。此一何愚。凿石见火。居代几时。为当欢乐。心得所喜。安神养性。得保遐期。(乐府云。右一曲本辞。○《乐府诗集》四十三。《广文选》十二。《诗纪》六。○逯案。《广文选》此辞分解书之。与下奏曲混淆。)

为乐未几时。遭世。逢此百罹。(《宋书》作离。)零丁荼毒。愁懑难支。遥望辰极。天晓月移。忧来填(《宋书》作阗。)心。谁当我知。(一解)戚戚多思虑。耿耿不宁。祸福无刑。唯念古人。逊位躬耕。遂我所愿。以兹自宁。自鄙山栖。守此一荣。(二解)暮(《宋书》作莫。)秋烈(《宋书》作冽。)风起。西蹈沧海。心不能安。揽衣起瞻夜。北斗阑干。星汉照我。去去自无他。奉事二亲。劳心可言。(三解)穷达天所为。智者不愁。多为少忧。安贫乐正道。师彼庄周。遗名者贵。子熙同。(《诗纪》作□。)往者二贤。名垂千秋。

(四解)饮酒歌舞。不乐何须。善哉照观日月。日月驰驱。轲世间。何有何无。贪财惜费。此何一愚。命如凿石见火。居世竟能几时。但当欢乐自娱。尽心极所嬉(《宋书》作熙。)怡。安善养君德性。百年保此期颐。(饮酒下为趋。乐府云。右一曲晋乐所奏。○《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四十三。《诗纪》六。)

【舞曲歌辞】【杂舞】

【淮南王】〖《诗纪》云。乐府列在晋拂舞歌。〗

乐府云。崔豹《古今注》曰:淮南王。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淮南王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方士相携俱去。莫知所往。小山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曲焉。)

淮南王。自言尊。(《宋书》作尊言。)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汲寒浆。(《文选补遗》少此三字。)饮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贤。扬声悲歌音绝天。我欲渡(《宋书》作度。)河河无梁。愿化(南《齐书》作作。《晋书》、《文选补遗》同。)双黄鹄还故乡。还故乡。入故里。徘徊故乡苦身不已。繁舞寄声(《晋书》作奇歌。《文选补遗》同。)无不泰。徘徊桑梓游天外。(○《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四。《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二。《诗纪》六。又南《齐书》乐志引尊、连、梁、乡四韵。)

【铎舞歌诗】

【圣人制礼乐篇】〖《诗纪》云。《晋书》乐志曰:铎舞诗二篇陈於元会。〗

〖《唐书》乐志曰:铎舞。汉曲也。古今乐录曰:铎。舞者所持也。木铎制法度。以号令天下。故取以为名。古铎舞曲有圣人制礼乐一篇。声辞杂写。不复可辨。相传如此。○逯案。曲中吾、许、来、邪、意、帝、武、尊、来、咄等皆声字。治路万善道明金圣皇八音善草供国皆有叠辞。今将声字及叠辞皆以小字侧书之。〗

昔皇文武牙(邪)弥弥舍善谁(吾)时(吾)行(许帝)道衔(来)治路万(邪治路万邪)赫赫(意)黄运(道吾治路万邪)善道明(邪)金(邪善道明邪金邪近帝武武邪邪)圣皇八音(偶邪尊来圣皇八音及来)义(邪)同(邪乌及来义邪)善草供国(吾咄等邪乌近帝邪武邪近帝武邪武邪)应节合用(武邪尊邪应节合用)酒期(义邪同邪酒期义邪善草供国吾咄等邪乌近帝邪武邪近帝乌乌邪邪)下音足木上为鼓(义邪)应众(义邪)乐(邪邪)延否已(邪乌已)礼祥(咄等邪乌)**有绝其圣(乌乌武邪○《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四。《诗纪》六。○逯案。此曲声辞相杂。不易诠释。然若较以傅玄拟作。则尚有可解者。傅玄云门篇云。黄云门。唐咸池。虞韶舞。夏夏殷。列代有五。振铎鸣金延大武。清歌发唱形为主。声和八音协律吕。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周其叙。时奏宫角。杂之以徵羽。下餍众目。上从钟鼓。乐以移风。与德礼相辅。安有失其所。今以古曲比较傅作。则见圣皇八音即声和八音之所本。应节合用酒期即应节合度周其叙之所本。下音足木上为鼓。即下餍众目上从钟鼓之所本。乐延否已礼祥。即乐以移风与德礼相辅之所本。皆异中有同也。傅玄晓音。善拟旧曲。然亦非全袭旧辞。如身不虚动。手不徒举二句。傅作有而古曲无之。赫赫皇连一句。古曲有而傅作无之。古曲为有绝其圣。傅则改为安有失其所。皆证古辞与拟作又有不同。)

【巾舞歌诗】〖乐府云。《唐书》乐志曰:公莫舞。晋宋谓之巾舞。其说云。汉高祖与项籍会鸿门。项庄舞剑。将杀高祖。项伯亦舞。以袖隔之。且语庄云。公莫苦。楚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汉人德之。故舞用巾。以象项伯衣袖之遗式。《宋书》乐志曰:按琴操有公莫渡河。然其声所从来已久。俗云项伯。非也。古今乐录曰:巾舞。古有歌辞。讹异不可解。江左以来。有歌舞辞。沈约疑是公无渡河曲。今三调中自有公无渡河。其声哀切。故入瑟调。不容以瑟调离於舞曲。○逯案。沈约谓巾舞曲与项伯无关。所见甚是。谓即公无渡河。亦非。此曲当是西汉人形容寡妇之舞诗。其辞与后人咏陶婴之黄鹄曲极相类似也。〗(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茂时为来婴)当思明月之士转起(吾何婴土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土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何)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门淫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昔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吾)度四州洛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四海吾哺声)西马头香(来婴吾洛道吾洛)五丈渡汲水(吾噫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钱健步(哺谁当吾求儿母何吾哺声)三针一发交(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头巾母何何吾)复来推排(意何零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可零子以邪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诗纪》六。○当思乐府作当恩。土《宋书》作上。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乐府作吾何婴海何来婴、○逯案。巾舞辞有可训释者。公莫当即公姥。故下文转唱即为姥字茂字。莫茂皆姥音之转。城上羊下食草。即鲍照所谓踯躅城上羊。攀隅食玄草义。洛四海洛。即略之借字。钱健步。钱即遣之借字。《三国志》有遣健步语。三针。针乃箭之借字。他如推排转轮等。亦汉人习语。又篇中有平门淫涕下语。知诗为西汉作。)

【散乐】

【俳歌辞】〖乐府云。一曰侏儒导。自古有之。盖倡优戏也。南《齐书》乐志曰:侏儒导。舞人自歌之。古辞俳歌八曲。前一篇二十二句。今侏儒所歌。摘取之也。古今乐录曰:梁三朝乐第十六。设俳伎。伎儿以青布囊盛竹箧。贮两?委子。负束写地歌舞。小儿二人提沓?委子头读俳云。见俳不语。言俳涩所。俳作一起。四坐敬止。马无悬蹄。牛无上齿。骆无角。奋迅两耳。半折荐博。四角恭。〗

俳不言不语。呼俳所。俳适一起。狼率不止。生拔牛角。摩断胃耳。马无悬蹄。牛我上齿。骆无角。奋迅两耳。(○南《齐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六。《诗纪》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