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者声望怎么冲(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比诸葛亮版本更加现实)
游学者声望怎么冲文章列表:
- 1、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比诸葛亮版本更加现实
- 2、浙博将推蓝瑛特展,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一并亮相
- 3、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
- 4、影响中国未来历史的朱熹的理学为何在生前如此不受待见?
- 5、如果刘备在南阳草庐中遇到的是邓禹,而不是诸葛亮……
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比诸葛亮版本更加现实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豪族公子的眼光与奋斗
三国大争之世,各个集团,不乏谋士规划宏大的战略,比如孔明的隆中对。三国谋士中,鲁肃极易被低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让没用老实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他对东吴重大军事外交战略的形成,乃至孙权帝业蓝图,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连周瑜、诸葛亮这样的一时俊杰,也与他心心相惜。
鲁肃并非江东人士,是北方徐州临淮郡东城县的豪族子弟。他早年丧父,爱出奇计,不事生产,卖田卖地,用得来的钱粮,四处游荡,到处撒钱,结交各路朋友。中国古代,总是不乏这种不安分的灵魂。在家族中老一辈的人看来,这就是个败家子。
这些举动背后,其实来自他对天下局势的考量。鲁肃早就看出天下将倾,特别是当时徐州盗贼横行,又处于战略要地,各路军阀觊,战端一起难免生灵涂炭。到时候土地也带不走,不如换成钱粮,至少不愁吃穿,而结交天下朋友,可以获取信息、名声、关系,这些都是地方普通豪族缺乏的资源。
上图_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
年轻的鲁肃绝不缺乏眼光,连避难之所想好了。他把视野投向了长江以南,觉得沃野千里的江东,是避难的好去处。保全性命于乱世,这是人的求生本能,何况是动辄上下几百口人的大家族,更是要想好如何安置。
当然,这也与跟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有关。他觉得中原大地,未必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南方又何尝不能施展拳脚?当时的有志青年中,有类似认识的不少,最典型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曾经对一道游学的士人说,天下之大,哪里不可以建功立业,何必执念于回到中原故里。
毕竟北方人才多,存在着各种士人派系,以地域、师承、血缘等为纽带,关系盘根错节,圈外人要出头也不容易。说起来孔明与鲁肃,经常英雄所见略同,后来他们虽各为其主,但惺惺相惜,经常互相帮助支持。
上图_ 1994年版《三国演义》剧中的草船借箭 (诸葛亮、鲁肃)
周瑜与鲁肃
即使是英雄,也面临着是金子未必发光的困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发光总得遇上几个意义非凡的引路人。在鲁肃结交的各路人物中,周瑜就是这样的人。鲁肃虽然家资丰厚,不过是一个地方的土豪,影响力没有超出本乡本土,没有人引荐,很难有更好的发展。让鲁肃得以脱颖而出的人物,是东吴集团的顶梁柱周瑜。
周瑜与鲁肃不同,出身“二世三公”顶级士族之家,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袁绍。与袁绍类似,扬州庐江郡的周瑜,祖上两代,都有人担任过太尉这样的高官,门生故吏满天下,加之仪表不凡风度翩翩,是名望极高的偏偏公子。周瑜、孙策的关系也很不一般,两人同岁,少年时就情谊深厚,周瑜不惜把他家的一座大房子给孙家住,两家十分亲密。孙策母亲后来甚至对孙权说,我把周瑜当儿子看,你要把他当大哥看。
这种联系背后,有着非常现实的考量,周瑜希望借重孙氏家族的武力,成就功业,而出身扬州吴郡普通豪族的孙氏家族,一直被本郡士族轻视排斥,也要倚仗周家的声望,才能更好的招揽人才,乃至统治一方。此后周瑜一直积极支持孙策的事业,在孙策死后,又受命辅佐孙权,是支撑孙氏集团的核心人物。
上图_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
可以说结识周瑜之后,鲁肃的命运发生了巨变。
两人结识的契机,是周瑜向鲁肃借兵粮。鲁家有两个大粮仓,各三千斛米。周瑜一开口,鲁肃毫不犹豫地借出自己一半的存粮。汉代的一斛米相当于现在的60斤,三千斛差不多相当于18万斤。如此大手笔,让贵胄公子出身的周瑜也为之惊叹,说这是个豪杰啊,从此结为密友。
这时候, 鲁肃广结天下朋友的效果,也逐渐开始显现。先是在庐江的刘烨写信给鲁肃,说当今天下群雄并起,正是老兄你施展才能的时候。庐江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有个叫郑宝的,都纠集了一万多人马。很多人都将此事解读为刘烨劝鲁肃投奔郑宝。实际上刘烨对郑宝很不以为然,想必他在信中真正意思是,郑宝这样的人都能拉起一支队伍,何况是我辈呢。同时周瑜也没有忘记这位老友,也拉拢鲁肃加入孙氏集团,对鲁肃而言这是一次关键的人生抉择。
上图_ 孙策开拓江东图
当孙策政权在江东奠定基业时,周瑜就极力催促鲁肃来投奔江东。可并未重用的鲁肃,借归葬祖母之名,回到徐州故乡。孙权新立广招人才,为说服鲁肃,周瑜颇费了一番心思。他说当今天下,就像马援对汉光武帝说的那样,不光是君择臣,臣也择君。孙权礼贤下士,而且根据神秘的预言,取代汉朝的势力将在东南兴起。辅佐帝业成就自己的功名,机不可失啊,至于刘烨的话,你大可不必在意。
周瑜显然知道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前景,最能打动这位老友,果然鲁肃选择了再次渡江。虽然有张昭等人的轻视排挤,周瑜则向孙权极力推荐,说一定要重用鲁肃,否则让这样的人才又跑了。
后来鲁肃劝孙权不要投降曹操的话,就很能说明问题。鲁肃说自己回到乡里,按照在当地的名望,只能当一介郡吏,最后顶多官至州郡的长官。可是由于周瑜的推荐与孙权的赏识,鲁肃逐渐在孙氏集团中占据核心地位。
可以说是周瑜给了鲁肃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甚至可以说,没有周瑜,就没有后来的鲁肃。这背后即是士族与普通豪族的资源交换,也是鲁肃周瑜个人的心心相惜。
这两人互相欣赏,私交很深,但政见却并不完全相同,最让人感叹的是,他们之间的信任与相互推重,始终不变。
上图_ 1994年版《三国演义》剧中的周瑜
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
鲁肃的战略,随着局势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大致可以分为二分天下、联刘抗曹、天下三分三个阶段。
就像刘备初见诸葛亮,有番屏退旁人的深谈一样,鲁肃也获得了与孙权独对的机会,提出了自己宏大的战略方案。很多人都说鲁肃也提出了“天下三分”,或者叫东吴版“隆中对”。
其实鲁肃一开始的战略构想,与诸葛亮的“天下三分”并不完全一致,鲁肃说的是“天下二分”,这和周瑜的见解基本一致。鲁肃的方略是现实主义的,他对孙权做出了如下分析:
首先,北方有曹操,实力很强,取代他很不容易,所以你想当齐桓公晋文公,挟天子令诸侯称霸中原,那是不可能了。
其次,那你最现实的选择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沃野千里的江东发展,并积极向长江中上游拓展。趁着北方多事,曹操来不及南顾,从刘表手里夺得荆州。
最后,形成与曹操分庭抗礼的局面,等待时机,最后一举夺取天下,成就帝业。
上图_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
代汉称帝,这是惊人之语,就算孙权心里这么想,也不敢这么说。可窗户纸经鲁肃一捅破,孙权虽然面不改色,连说自己的期望不过是治理一方,辅佐汉室,重未想过称帝这回事,可心头仿佛有团火焰在燃烧。恐怕此时的孙权,已认定鲁肃深知己心,是可以依靠的谋臣良将。
随着局势的发展,天下二分的方略也随之调整,周鲁二人的分歧也逐渐显现。建安十三年(208年),统一中原的曹操剑指南方,在取得荆州后,想进一步吞并东吴。
这时候还是鲁肃,率先提出了主战的意见,而且还提出了给刘备借兵,结成孙刘联盟的具体方略,这可以视为鲁肃战略的第一次调整。
上图_ 央视版《三国演义》 里的刘备
与此同时,诸葛亮也有联合东吴,抵抗曹操的意思。然而双方要结成联盟,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当时的鲁肃面临两个难题:
1、张昭为首的多数东吴大臣,希望投降曹操。
2、虽然鲁肃、诸葛亮都有此意向,可如何取得联系,建立信任并达成具体协议?
关于第一点,孙权的本意是抗曹,可是面对主和派强大的声音,难免犹豫,更不便表态。他此时最希望的是,有人站出来坚定地主战。最后力排众议,支持孙权的,正是鲁肃、周瑜二人。这二人成为了东吴主战派的代表人物。
鲁肃在劝说孙权下定决心时,有段话最能打动孙权。前文已经提及,鲁肃说我们谁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独主公你不能,我投降照样有官做,最后当个郡守、刺史不成问题,将军你若投降,哪里是你的归宿呢?换今天的话说,打工人换个老板依然打工,老板破了产,恐怕想当普通打工人都不可能。鲁肃说出了孙权内心的忧虑,不得不说,他总是能窥见孙权内心真实的想法。
鲁肃为了打消孙权最后一丝顾虑,说将军要早下决断,不必在乎众人的意见。不久孙权从鄱阳召回周瑜,听到的也是坚定的主战论,于是下定决心不惜一战。周鲁两人虽然都是主战派,并且促使孙权做出抗曹的决策,但是不同的是,周瑜对于联盟刘备并不热心,虽然分歧,可后来周鲁二人在赤壁之战中配合依然完美。
上图_ 1994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 赤壁之战
关于第二点,孙权派鲁肃出使刘备,试探对方的意图。这次鲁肃的关系网,再次起到了大作用。在双方接洽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极有可能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这就要说到鲁肃诸葛瑾的交情,他们差不多同一时间投奔孙权,关系甚好。而诸葛兄弟分隔两地,却经常通信,书信中的内容,不乏各自集团的机密事项,可见虽然各为其主,但兄弟之间的纽带始终无法斩断。鲁肃见到了诸葛亮,当即表示我是诸葛瑾的朋友,很快就取得了诸葛亮的信任,从此两人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苦心维护孙刘联盟。这里可以做一合理的推测,恐怕诸葛瑾事先早已通过书信,与其弟进行了沟通联络。在达成合意后,诸葛亮随鲁肃出使,与孙权会面,最终孙刘联盟结成。
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的天下三分的策略,才最终成型。这是一个极具魄力的方案,他极力主张在刘备取得其他领地前,将荆州南部借给刘备,将刘备扶植为曹孙之外的第三方势力。当然,借荆州是东吴人的说法,其实按马植杰先生的考证,准确地说,江南四郡是刘备打下来的,东吴借出的只是江陵或南郡。
上图_ 三国鼎立
鲁肃对此是这样分析的:荆州人心未附,东吴在短时间内,要完全控制有困难,不如通过扶植刘备势力,使之成为对抗曹操的屏障。周瑜则认为这是养虎为患。孙权最终还是采纳了鲁肃的策略,毕竟按马植杰先生的分析,这一方案,有刘备作屏障,还可让东吴腾出手来,加强对岭南的统治与对山越的控制,这时鲁肃天下三分的构想,得以实现。
当正在写书信的曹操,听到这一消息时,心中一惊,笔都掉在了地上。就像日本学者渡边义浩先生说的,鲁肃版三分天下方案,比诸葛亮版更加现实,而作为这一方案针对的对象,曹操比刘备、孙权,更能体会它的杀伤力。
上图_ 94版《三国演义》剧照--曹操
最后的苦心维持
周瑜虽然将刘备视为眼中钉,并不以鲁肃的意见为然。可是他在临终前,写信给孙权,文字间有英年早逝的不甘,有对国事的忧心忡忡。他说北方有曹操贼心不死,寄寓的刘备无异于养虎为患。虽然存在政见分歧,他在信中依然推荐鲁肃继任大都督。他称赞“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替自己。最后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希望自己的临终进言被采纳。周瑜对鲁肃的推重与欣赏,至死不渝。
至始至终,周瑜都没有看错鲁肃。果然在刘备取得益州后,鲁肃单刀赴会,重申东吴对荆州的所有权。这番交涉后,加之局势变化,刘备同意将湘水以东的荆州之地交给东吴,而孙刘联盟从208年赤壁之战,直到217年鲁肃去世,都得以维系。虽然在具体方略上有分歧,两人着眼的,都是东吴的利益,而鲁肃一直在维护东吴利益与维持孙刘联盟之间,努力平衡,苦心经营。
上图_ 孙权题跋像
后来孙权登基的时候,向群臣感慨道,过去鲁子敬曾说我会有这一天,真是个洞悉天下大势的人啊。孙权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当年的战略设计者,以及他谈笑间纵论天下的样子。
作者:军机处打字员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陈寿 《三国志》 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渡邊義浩《三国政権と「名士」》 汲古書院2004年版
[3]马植杰 《三国史》 人民出版社2006版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浙博将推蓝瑛特展,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一并亮相
浙江省博物馆将于9月15日开展《 湖上有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展览不仅集中展示“武林派”画家蓝瑛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精品力作,还将展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等。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从浙江省博物馆获悉,浙博此番将展出蓝瑛及相关作品共计六十件(组)。由于蓝瑛曾经摹写过《富春山居图》,所以浙博馆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也将在此次展览中一并展出。据悉,自1957年《剩山图》卷入藏浙博以来,其展出的次数屈指可数,2011年,《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赴台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合璧展出,成为两岸文化界的一件盛事。本次展览还将展出吉林省博物院藏董其昌《昼锦堂图并书记》卷,此卷也是难得一见的董其昌青绿山水代表作。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 (局部)纸本墨笔 纵31.8厘米 横51.4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剩山图》卷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烬余本之前段。左上角有“吴之矩”骑缝白文半印,右下方有“其贞”朱文小印。是图虽为烬余本,火痕宛然可辨,然结构完整,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俨然富春在望。山势圆浑,树木葱郁,山头多矾石,山体以长短披麻皴画成,山脚、树根多以浓墨点苔,构成葱翠郁勃之态。随着江天逐渐开阔,山势也渐趋平缓,林间村舍旗亭掩隐,隔岸峰峦若隐若现,充分反映出大痴平淡天真,优美洗练的独特风格。
展览将分“渊源有自”、“澄怀味象”、“赏石雅观”、“嘉木幽禽”、“山高水长”五个单元,梳理蓝瑛早年与孙克弘、董其昌等人的师承渊源、绘画创作(包括山水、树石、花鸟)、对同时代及后世的影响。除了浙博馆藏的蓝瑛及相关作品,展品借展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国内十四家文博收藏机构。
明 蓝瑛《松岳高秋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渊源有自
自宋室南迁以来,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至入元,作为南宋遗都,遂为遗民隐逸之士聚集地,成为江南文化重镇。明代画派林立,出现以地域命名的绘画流派,初期有钱塘人戴进依托南宋院画传统创立“浙派”;中期吴门沈周承戴进遗绪,上窥宋元,开“吴门画派”之先河;后有松江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影响所及,有清三百年。钱塘人蓝瑛(1585—约1666)脱胎于松江画派,兼取宋元诸家之长,一枝独秀,开创“武林画派”,与稍后的“金陵画派”同时并存,相互影响。
明 蓝瑛《万壑清声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蓝瑛资质聪慧,从小喜爱绘事,得民间画师指点,训练有素,善山水,又擅人物、花鸟。蓝瑛成长的年代,杭州画坛原占有统治地位的南宋院体与浙派已经趋于没落,而曾经活跃于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也逐渐被松江地区的文人画风所取代。青年蓝瑛怀抱学习文人画理想情怀,离开家乡钱塘前往文人画中心松江一带游学,相继得到孙克弘(约1533—1611)、董其昌(1555—1636)、陈继儒(1558—1639)等名公硕儒的赏识与提携,跟随他们学习新兴的文人画理论和技法,在以后不断的交往中,他们都成为蓝瑛人生成长中的重要导师。
明 董其昌《昼锦堂图并书记》卷 绢本设色 纵41厘米 横180厘米 吉林省博物院藏
此图为董其昌根据北宋宰相韩琦所建昼锦堂和欧阳修所作《昼锦堂记》而创作。画面表现夏秋之交,一片茂林峦岫,意境平远开阔。此图技法独特,用笔细秀工整,山石轮廓线描很淡,几乎不见笔墨,而以深浅不同的颜色画成,用色以石青、石绿为主,兼用赭墨淡色,皴点晕染,色泽温润。气韵淡雅秀逸,是董其昌青绿设色山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卷珍贵之处还在于董其昌以行书抄录欧阳修《昼锦堂记》全文,使之成为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艺术杰作。
题识:宋人有温公《独乐园图》,仇实甫有摹本,盖画院界画楼台,小有郭恕先、赵伯驹之意,非余所习。兹以董北苑、黄子久法写《昼锦堂图》,欲以真率当彼钜丽耳。董玄宰画并题。钤印:董其昌印(白文印)。
董其昌倡导学习元人,对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推崇备至。受董其昌影响,蓝瑛师承宋元以来文人画的笔墨传统,尤其倾心于黄公望,由蓝瑛画迹可寻他三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学习黄公望,且贯穿其整个绘画生涯。
明 蓝瑛《仿张僧繇山水图》轴 无锡博物院藏
澄怀味象
蓝瑛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多以浅绛、设色为主,重彩青绿山水是其山水画构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大量蓝瑛存世画迹,我们可以把蓝瑛山水画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早期(二十岁左右至四十九岁)、中期(五十岁至六十五岁左右)、晚期(六十五岁以后)。
明 蓝瑛《溪山秋色图》卷 绢本设色 纵23.8 横180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蓝瑛山水以宋元为宗,在晚明托古的时代,倾其毕生洪荒之力,以深厚的笔墨功力,学习古人而又有所创新。作品多题仿某家之法,实则借托古之名,书写胸中丘壑,全是自家面貌。早期画风以冲和清简、笔法秀润见长,面貌与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颇相接近。中期由早期中锋秀润转向晚期侧锋粗笔的过渡阶段,呈现出一种综合的面貌,其画法糅合江浙两地不同风气。晚期是蓝瑛一生中最为精彩的时期,山水画已臻化境,到达艺术巅峰。而山水画中较难表现的水口流泉,蓝瑛仅寥寥数笔,即能绘出九曲叠瀑,声回空谷。
明 蓝瑛《溪桥话旧图》轴 绢本设色 纵172厘米 横61.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赏石雅观
中国文人素有赏石传统,灵璧石、英石、太湖石、崑石被列入四大观赏名石。宋代重文轻武,朝廷上下迷石者众,宋徽宗是史上最著名的观赏石收藏家,不惜人力、物力广泛搜罗奇花怪石,即为史上有名的“花石纲”。上行下效,使宋代成为赏石之风的第一个高潮。明代林有麟著有《素园石谱》,成为赏石雅观的集大成之作,掀起朝野上下赏石之风的第二个高潮。
明《蓝瑛荷石图》轴 四川博物院藏
现实生活中奇形异状之石难觅,而以奇石入画,配以象征品行澹泊高洁的松、兰、竹、菊,或装潢成轴悬之素壁,或裱成手卷、册页案头展玩,或画以折扇之上,轻风徐来,同样能感受到自然之趣、尚古之情、隐逸之志。许多文人画家也游艺于此,如杜大绶、孙杕等,都是画石的高手。蓝瑛善与文人士夫相交游,受时代风气鼓荡,自然乐在其中。蓝瑛喜爱画石,一生画石无数,无论是寒冬枯木竹石,或是盛夏荷花湖石,其笔下之石给人以奇秀之美,沉雄的笔墨又显示出遒雅的风致,呈现出浓郁的文人画格调,与其山水画相比别有一番韵味。
明 蓝瑛《芝石图》轴 嘉兴博物馆藏
嘉木幽禽
与山水画相较,蓝瑛在花鸟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加令人侧目,因此为众人所追捧。蓝瑛绘画技艺全面,山水之外,松竹、湖石、花鸟亦各俱胜长。较之山水、树石,蓝瑛的花鸟画呈现出另一种蓬勃旺盛、活泼自在的幽然之趣。蓝瑛花鸟画远宗宋代院体,近得同时代文人花鸟画风濡染,学习孙克弘撷取周之冕“勾花点叶”之法,又吸收吴门画派沈周、陆治、陈淳等工写结合的特色,推陈出新,线条勾勒,功力深湛,呈现出融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风格。蓝瑛以山水画的苍劲雄奇笔墨,运用于花鸟画创作,画风灵动而不跳脱,笔墨爽利而不粗鄙,配以稍显夸张的造型,使作品整体显得粗中有细,豪放中又透露出江南画师所独有的细腻。三百年后我们仍可从蓝瑛花鸟画中领略到鸟语花香,清新扑鼻。
明 蓝瑛《红叶秋禽图》轴 天津博物馆藏
明 蓝瑛《秋色梧桐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山高水长
谢稚柳在其《鉴余杂稿》中指出:“李寅画派出于蓝瑛,而袁江出于李寅。扬州画舫,除萧晨画宗仇十洲而外,其他则大都出于蓝瑛。尚有袁江山水一幅轴,其画笔亦极似蓝瑛,足见当时江浙之间,蓝瑛画派影响之大。”
清 蓝孟《洞天春霭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蓝瑛天资聪颖,成名较早,又广泛结交名流,其声誉高出时辈画家。他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画坛,开创“武林画派”,影响所及,如山高水长。以蓝瑛当时在江浙一带的声望,人物画家为雇主所绘人像,如有蓝瑛补景,其画作更受时人青睐。蓝瑛与写像高手谢彬、徐泰既互为画中社友,亦多有作品合作。当时崇尚蓝瑛画派的画家众多,仅浙江亲炙私淑,不计其数。蓝氏一门子嗣如蓝孟、蓝深、蓝涛、蓝洄;学生有刘度、洪都、陈璇、王奂、冯仙湜、顾星等。最负盛名的陈洪绶,其山水、树石、花鸟几乎无一不是出自蓝瑛。浙江之外,江苏地区也不乏蓝瑛画派传人,扬州李寅、袁江之外,金陵八家中龚贤、樊圻、高岑、吴宏等人的画迹中,多少都显示出与蓝瑛画派有一定的渊源。从中可以看出“武林画派”与“金陵画派”同时并存,在艺术上各有所长,共同影响的特征。
明 蓝瑛《江皋暮雪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 刘度《雷锋夕照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人才辈出,但名气最大的人物之一,当属诸葛亮,这位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谋士。
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创立蜀汉基业,抵抗强势的吴魏两国,足智多谋,智多近妖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
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三国演义》却毫无存在迹象,只有寥寥几笔记载,存在感微弱。
诸葛瑾
纵观史书记载,诸葛瑾没有诸葛亮般的聪明才智,但却能在人才众多的吴国步步高升,地位稳固,从未被动摇。
这个一生都没有办成过一件事的臣子,到底有何手段,才能封侯拜将,实现旁人难以匹及的目标。
被弟弟光环遮盖的重臣
人人皆知卧龙凤雏的名号,诸葛亮即便足不出户,也有求贤若渴的刘备千里迢迢前来拜访,多次拒绝也面不改色,诚恳相邀。
但诸葛瑾,似乎在三国时期是一位透明人,他有何功绩,生平如何,鲜少有记载。
事实上,作为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也绝非酒囊饭袋,在东吴一直身兼重任,颇受孙权倚重,官途顺畅。
诸葛瑾出身琅琊诸葛氏,这是三国时期名气很大的世家大族,他与弟弟诸葛亮同父,却不同母。
《世说新语》记载:“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其中分别指的正是诸葛家的三兄弟,诸葛亮,祖格静以及诸葛诞。
诸葛家彼时在琅琊颇有声望,是显赫的经学世家。其父辈诸葛珪与诸葛玄官任要职,俸禄足足有二千石。
早年诸葛瑾曾经外出闯荡,前往京师求学,可惜遭逢他的母亲去世,不得不中断学业,返回琅琊为母奔丧守孝。
诸葛珪身为官吏,后院又怎会空虚,很快他就娶了续弦,诸葛瑾也多了一位继母。
至于诸葛亮,原本是诸葛珪的妾室所生下的庶子,后来母子二人被扶正,诸葛亮才成为家族正统。
两人关系亲密,诸葛瑾年长诸葛亮7岁,对他多有照顾,尽管母亲去世后,自己被剥夺了继承人身份,两人之间依旧没有间隙。
彼时曹操即将前来征讨徐州,这位传言中心狠手辣的主公,让徐州上下皆人心惶惶,有能力离开的达官显贵,都开始想方设法逃跑。
诸葛亮和叔父诸葛玄一起,准备前往荆州,但诸葛瑾却有别样的想法。
他的好友劝阻诸葛瑾,声称自己会稽有关系,同太守王朗相熟,诸葛瑾便跟随张昭一同前往江东会稽。
在会稽的日子里,诸葛瑾结识了严畯、步骘两位好友。三人经常一起游学,商讨天下大事,交换读书心得。
建安六年伊始,三人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可闭门造车,还需出门长见识。他们一同结伴在吴各地游历,拜访名士,与其相交,逐渐声名初现。
一次机缘巧合,诸葛瑾与曲阿弘咨相遇,二人一见如故,倍感亲切。
曲阿弘咨赞叹诸葛瑾有栋梁之才,是块璞玉,爱才心切的他便向自己的妹夫孙权,举荐了诸葛瑾,言辞间满是称赞。
孙权干脆让诸葛瑾和鲁肃等人一同被奉为宾待,初步在孙权面前留下印象的诸葛瑾,随后又被孙权提拔为长史,此后成为中司马。
诸葛瑾在孙权账下初步崭露头角,步步攀升的时候,弟弟诸葛亮还在隆中隐居,等待一位有缘人的到来。
这个时期的诸葛亮,是个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潜力股。没人相信他真的胸有沟壑,是位栋梁人才,只觉得他太过高看自己
只有一同在荆州游学的三位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三人对他的真才实学坚信不疑。自己三人每次读书,都得全神贯注,不敢分心,尽心领会书中真意。
而诸葛亮只需要大略通读几遍,自然就能理解书中含义,三人常常自惭形秽。
建安十二年,被曹操大败的刘备只好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司马徽坦言,当今天下只有卧龙凤雏才担得起俊杰二字。
恰逢徐庶前来推荐诸葛亮,刘备爱惜人才,带着两位兄弟诚心前往隆中草屋拜访诸葛亮,诚心请教。两人在草屋中商议天下局势,诸葛亮顺势献上三分天下计策,被刘备招徕。
此后诸葛亮颇受刘备倚重,他也不负众望,创造了众多战役的胜利,管理军务后勤,让前线将士毫无后顾之忧。
诸葛亮功成名就之时,他的兄长诸葛瑾,还在孙权账下任职,勤勤恳恳,老老实实,自然被弟弟耀眼的光环覆盖,存在感微弱。
深受信任的重臣
孙权对诸葛瑾无比倚重,视他为左膀右臂,交付了极高的信任。
孙权曾对外人直言:“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如此诚恳的话语,尽显君主对臣子的看重,这是东吴其他臣子们,都没有的待遇。
刘备征讨吴国之时,诸葛亮和诸葛瑾之间的兄弟关系,难免被人拿出来议论。彼时诸葛瑾在吴国地位尴尬,他被孙权委以重任,治理南郡内务。
结果不少人都纷纷进言孙权,妄想挑拨两人关系,一时间流言纷纷扰扰。
大家都认为诸葛瑾肯定和刘备有私交,接着诸葛亮的关系往来,私底下互通有无,传递消息,毫无疑问诸葛瑾背叛了吴国。
若此时被进言的人是曹操,这位坚持“宁可我负天下人”理念,又无比多疑的君主,势必会有所行动。诸葛瑾免不了要被降职或罢黜,又或者直接被关押囚禁。
但孙权却不为所动,坚信诸葛瑾的为人,决不会背叛自己。他表示两人“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可谓是生死不渝,共事多年的信任绝非这些纷扰流言可以动摇。
实际上,早在建安二十年,孙权为了和蜀汉交好,还特意派遣诸葛瑾出使蜀国,面见刘备。
刘备十分大度,让诸葛亮在公馆中和诸葛瑾相见,兄弟两人再次见面,却是各为其主,抛弃兄弟感情,难免唏嘘。
孙权为了不让诸葛瑾有后顾之忧,在他出使前就曾直言不讳,若是被诸葛亮打动,他可以就此留在蜀汉,自己体谅他身为兄长的心情。
诸葛瑾当即拒绝,神情动容,表明自己一片赤胆忠心,誓死效忠东吴,绝不会有二心。
诸葛瑾对孙权吐露心扉,弟弟已经寻到誓死相随的主君,从没有二心。
“他不会离开蜀汉,正如我不会离开东吴。”
直白的语言,却打消了孙权的怀疑。于是此后的出使事宜,两兄弟只谈公事,并未叙旧,联络感情。
如今面对流言,孙权当然不会相信。事实上孙权打算同刘备求和,不愿兴起战事,委托诸葛瑾写信讲和。
诸葛瑾在信件中劝谏刘备,他深知此次战争是因为孙权夺走了荆州,谋害了关羽的性命。
但他请求刘备在心中权衡利弊,刘备同关羽的亲密度相比汉代先祖们,孰轻孰重;荆州的重要性和其他地盘相比,孰轻孰重。
孙权不愿大兴战事,是因为曹操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吴蜀相斗,最终让曹魏得利,这才得不偿失。
那么为何孙权深信诸葛瑾?
背后的原因是:他懂得说话的艺术,敢于当面直言相谏,却不会让君主深感不快,以至于君臣不欢而散。
诸葛瑾的为臣之道
每次诸葛瑾和孙权谈话之时,都不紧不慢,慢慢组织语言,略微表达自己在事务上的看法,从不把话说死,每次都点到为止。
就算两人政见不合,他也不会屈从孙权的威仪,或是直接出言反对,避免两人争锋相对。他会理智放弃自己阐述的内容,另辟蹊径,转换话题,而非一条路走到头。
他会聪明地更换别的话题,借着其他事例,用类似的事件来争取孙权的赞同,潜移默化扭转两人的争执。
孙权在诸葛瑾的引导下,也能开辟全新思路,对政务有更深入的理解。每当孙权心中郁闷之时,诸葛瑾每次都能敏锐察觉,开导君主。
孙权有位手下,吴郡太守朱治,曾经大力举荐孙权,对他恩德深重。
但人无完人,朱治也有不少错漏,时常引发孙权不满。他又碍于情面恩义,平日里便敬重朱治的孙权,不愿意当面斥责朱治,只能隐忍不发,把怨气都隐藏在心中。
诸葛瑾察觉到孙权的所思所想后,想方法开导他的情绪。
身为臣子,他不方便直接进言,劝导孙权放宽心,不要和老人计较。于是他干脆大笔一挥,给孙权送去一封信。
信件中诸葛瑾细致地阐述人情世故道理,套用别的话题迂回来分析孙权的想法,看完信件的孙权终于神情舒畅,解开心中的怨结。
尽管诸葛瑾在为人处世,揣摩主君心意,维护同僚关系方面十分优秀,可惜他缺少将领之才,在军事策略上要稍逊一筹。
他总共经历了5次战役,可惜要么运气好蹭到了别人的战功,要么毫无建树,久攻不下,要么被敌军击溃,兵败四散。
樊城之战中,吕蒙被孙权钦点为主将,他在此战中大放异彩。关羽败走麦城,连丢荆州三郡。诸葛瑾也参加这次战役,可惜留给他的记载只有“后从讨关羽,封宣城侯”,寥寥几字。
至于有何功绩,并未详细道明,若非吕蒙奇才,诸葛瑾又怎会蹭到功劳呢。
江陵之战中,将领朱然被曹魏敌军围困,形势危急。十万火急之时,诸葛瑾奉命率军前往救援,可惜这一次他做主帅,却败的一塌涂地。
本想乘船渡江的诸葛瑾,一时大意被夏侯尚一把火烧掉了船只,没了交通工具,渡江计划失败。
而后他选择水陆两军同时进攻,趁敌人应对猛烈攻击,疲惫露出破绽,就能冲破敌军的封锁线。
可惜分路作战计划也彻底失败,水陆两军交战,皆以失败告终。接连失败让诸葛瑾也无可奈何,孙权又只好派遣潘璋前来搭救。
他带领士兵们转移到魏军驻扎到地上五十里处,下令大军砍伐大量芦苇,捆绑制作大筏。
让点燃的大筏顺水流下,烧毁魏军搭建的浮桥,夏侯尚等人只好退走,这才解了围困之局。此战诸葛瑾无功无过,虽说惨遭失败,却也保全大军。
襄阳大战中,诸葛瑾率领攻打襄阳,结果行军返回途中遭遇司马懿,大败,还让韩扁被魏军抓获。
心急如焚的诸葛瑾,心知韩扁被抓捕后,肯定会吐露大军机密,一筹莫展之时,只能求助陆逊。最终还是陆逊略施小计,才确保大军安然撤回。
后两次战役中,孙权派遣四路大军围攻曹魏,诸葛瑾官任大将军,领军进攻祖中。没想到又遭逢司马懿,连败两场,毫无胜算,实在凄惨。
他曾自诩为武官,却屡次在战事中折戟,若不是侥幸得到同僚帮助,早就吃了败仗,被孙权责罚。
这样一位从未有过成功事的重臣,似乎有些德不配位,但他善于经营,和同僚之间关系友善,和孙权更是有深厚君臣情谊。
将领虞翻性情率直,常常祸从口出被盛怒的孙权责罚,只有诸葛瑾从旁劝谏,替他说情,让虞翻无比感动。
虞翻感念诸葛瑾的仗义执言,称赞他:“敦仁厚义,效法上天救活生灵”,足以见得诸葛瑾在同僚心中地位。
他相貌英俊,仪表堂堂,是个知书达理的温和性子,时人皆称赞他性情高雅。
毕竟人们对好看的事物总会多上几分宽容,高情商的诸葛瑾,靠着孙权的倚重,才步步高升,此后还被册封为左将军。
诸葛亮的名声,都集中在他的智谋无双上,屡创战绩,对蜀汉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后人撰写《三国演义》,也把蜀汉作为主角,笔墨着重描绘诸葛亮的聪慧形象。
反观诸葛瑾,光是名气就比不过身为丞相的弟弟,在东吴的职位也不算一人之下。
为此他在小说中几乎隐身,作者鲜少给予正面描写,也让后人过多误以为他是个酒囊饭袋的草包,毫无真才实学。
其实诸葛瑾不过是不善于率军作战,但在其他事务中,都有独到见地,多次劝阻孙权,还能让孙权诚心接受。
一个人不可能占据情商智商双重高地,就算是天才,也注定会在某一方面有不足,并非全能。
诸葛亮诸葛瑾两兄弟,发展道路不同,各自的才能也不同,根本无法比较。
尽管在外人看来,诸葛瑾的一生都是失败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备受倚仗的重臣。
影响中国未来历史的朱熹的理学为何在生前如此不受待见?
在中国文化史中有几位不得不提的的儒学承上启下的人物,其中汉朝的董仲舒和宋朝的朱熹可能是影响最大的两位,其中尤以朱熹最为重要,不同于王阳明的心学,朱熹的理学后来直接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哲学,然而朱熹的命运也和孔子的颇为相似,在生前尤其不受官方的待见,这又是为何呢?
这里先看一下朱熹生活的南宋是个怎样的时代,高宗南渡,建立南宋,后禅让于养子宋孝宗,开启了宋朝的一次中兴“乾淳之治”,后宋孝宗再禅让,其子宋光宗即位,但处于悍妇老婆李凤娘的逼迫,汲取武则天历史的经验,在位仅仅五年的赵惇“光宗内禅”,至此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宁宗来到历史的台前,而朱熹命运的悲剧也正是和这位宋宁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朱熹虽然出生在南宋,但从北宋遗留下来的儒学遗风并没有在宋人中中断,北宋周敦颐,邵雍,二程等人的思想朱熹很早就熟记于心,从而为其创立集大成的程朱理学提供了基础。朱熹踏入仕途做的都是小官,主要从事教育,但因为博学众家很有威望,曾经被宋宁宗的爷爷宋孝宗召见,提出了著名的三礼,“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不过这一套对崇尚佛学的宋孝宗自然作用不大,虽然朱熹的主战思想比较契合为岳飞平反的宋孝宗的想法,但终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年轻的朱熹未能在宋孝宗一朝施展宏图,继续做着自己的小官并潜心学术,并在自己三十九岁那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和新说”,并在同年年底母亲去世为母守墓的时间里开始著述自己学说,并通过多次的游学,朱熹的声望越来越高,而由此带来的则是朱熹在政坛上的进展,到宋宁宗的父亲宋光宗在位的时候朱熹已经做着知州一类的大官了,然而天不遂人愿,宋宁宗的即位以及后来的党禁将对朱熹和他的学说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宋宁宗即位的时候,朱熹已经六十四了,原本是到了看着自己的学说被门生们广为传播的年纪,却没想到新登基的皇帝和宰相韩侂胄对他的思想很是不感冒。1196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禁爆发,庆元党禁最先并不是文化事件,而是政治事件,宋光宗禅让后,拥立宋宁宗有功的宗室赵汝愚和大臣韩侂胄后来闹翻,而其中赵汝愚正是朱熹学说坚定的支持者,也是将朱熹调入首都临安任职的人,因此后来赵汝愚被诬陷要重新拥立太上皇被发配离朝时,朱熹自然也遭了殃,再加上之前朝廷中因为尊崇理学还是排斥理学早已形成了朋党。由此赵汝愚的失宠也成了反对理学的大臣向朱熹这一批人集体清算的契机,最终在不断革职,流放后,朱熹的门生和学说基本上已经彻底被边缘化。到朱熹1200年黯然去世,朝中大臣感觉差不多了,才上书宋宁宗“真伪已别,人心归正”,由此长达四年的庆元党禁才告结束。其实不管是宋宁宗的排理,还是宋宁宗堂侄宋理宗以及后来整个明清的推理,实质上都是在为统治集团做嫁衣,因为在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学术中尚且不存在一种能与政治完全脱钩的思想。
如果刘备在南阳草庐中遇到的是邓禹,而不是诸葛亮……
文| 黑瞳(读史专栏作者)
汉室子弟中兴汉朝有两个人物不得不提,一个是汉光武帝刘秀,另一个就是汉昭烈帝刘备。两人出身、起点、性格、政治策略有很多相似,但两人成就却相去甚远,这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今天我们单就两人核心智囊的差别探讨一番。
众所周知,刘备的核心智囊是古往今来闻名遐迩的诸葛亮,而刘秀的核心智囊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
在历史上,邓禹的名声虽远逊于诸葛亮,但邓禹内行萧何张良事,外有统军御敌功,为刘秀定宏观战略、引高端人才、合各方势力、弘仁君威名,可以说是从战略谋划、到人才结构,从内政安顿、到攻城略地,全方位的支撑了刘秀的霸业。
具体两三事可见邓禹之功。
1、定谋之功。邓禹初到刘秀帐下之时,同刘秀一见如故,两人彻夜长谈,邓禹向刘秀对当时天下形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当时王莽被杀,绿林军攻占长安拥立更始帝刘玄为帝,但山东河北尚有赤眉、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江淮蜀地还有刘永、公孙述等王莽朝残留的割据势力,天下并未安定,而刘玄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邓禹断定刘玄统治必不长久,断定各方势力胸无大志,无进取天下之心。
由此,为刘秀制定了“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基本上确定了刘秀集团的政治纲领和行动路线,即打出汉朝正统的旗号,通过争取民心和人才,在乱世中积蓄力量和政治声望,逐步统一天下。
这样的谋划,为刘秀集团在国内混战之中率先抢占道义高地,如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才士投奔,万民归心,因此深得刘秀认同,将邓禹比作高祖之萧何。
2、识人之功。一个公司的创立,需要一个宏伟蓝图,更需要一个实现蓝图的团队,邓禹构思了蓝图,更亲手打造出了刘秀集团人才团队。史载,邓禹十三岁背井离乡在长安学习时,见到同在长安游学的老乡刘秀,一眼便知此人有“真龙之相”。以至于后来刘玄多次征召邓禹为官,他不仅不从,反而长途跋涉去投奔几乎只身一人“闯荡”河北的刘秀。这样的眼光,让颇有识人之才的诸葛亮也不得不汗颜。
除了能识得“真龙”,邓禹还多识将才,刘秀任命诸将,多次询问邓禹意见;邓禹每次举荐的人,都有堪当大任的才能,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寇恂、冯异、贾复以及河北系的将领大多为邓禹举荐,刘秀评价他“以为知人”。
邓禹的识人之功为刘秀打造了一个黄金战队,顶级战将多到“分批上阵”,如后期攻蜀时(二十八将已有不少战将过世),蜀地军阀公孙述分别派人刺杀了北、东两个方面军总司令岑彭、来歙,但立即就有吴汉、刘尚接替,照样攻灭蜀国。
他还为刘秀平衡了内部派系争斗。在统一战争和天下平定之后,刘秀集团南阳系、河北系、归降系将领从未相互掣肘,内部矛盾多由邓禹从中调节。
3、征伐之功。邓禹既是谋臣,也是统军之将,在刘秀平定河北期间,邓禹只身一人征得千人士兵,仅靠千人的“新兵”,攻克乐阳县,大破铜马军,为平定河北立了汗马功劳。
之后,邓禹第一批率军进关中,一战斩更始大将樊参。二战遇更始元勋王匡、成丹,邓禹与之交锋,初战失利,但在军心不稳的关键时刻,坚持再战,后发制人的大破王匡“新市兵”,一举攻占河东。河东大胜之后,继续向西进发,攻下上郡、北地、安定三郡。
邓禹领军仁德为先,弘扬刘秀仁德,得到身处乱世百姓拥护,以至于兵不血刃,陇北郡县争相归附,公元26年,邓禹攻下长安,终于收复帝国的首都。
但邓禹并非常胜将军,在与赤眉军主力的一战中,因部将邓弘邀功心切,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与赤眉军主力激战,大败,死伤3000余人,只带24骑逃归宜阳。之后邓禹再无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历,可见其用兵有功,但也非他的长处。
相比邓禹在刘秀集团里的顺风顺水,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有点时不我就,力挽狂澜而不成的悲凉。
1、政治方面。诸葛亮以“隆中对”为刘备谋划了战略蓝图,即先取西川,壮大势力,联合东吴策应,再从汉中、荆州同时出击,击败曹操。
在当时生产力强大的北方大部分为曹操所有的形势下,利用荆州、益州、汉中之地养足实力,效法高祖暗度陈仓,的确是刘备集团能选择的一个不错的战略选项。但以同宗客人的身份谋取益州,却直接导致了刘备之前仁德君子的“人设”崩坏,也挤占了益州士族利益,造成了益州派的离心离德。
此外,诸葛亮隆中对的最大缺陷是没有提出政治纲领,没有利用汉献帝“衣带血诏”事件抢占刘备集团政治话语权,以至曹魏统治在民间快速巩固,六出祁山的时候,并未出现诸葛亮盼望的百姓父老喜相迎的场面,反而等待蜀汉军队的是坚城焦土,虎狼之师。
2、人才方面。历史上很多人在这一问题上诟病诸葛亮,说诸葛亮死后蜀中人才凋零,以至于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说法(廖化:我想骂脏话)。
这个锅确实有一部分需要诸葛亮来背,诸葛亮人才失策在于没有处理好派系平衡,他与益州派李严争权时损伤益州人士利益,使荆州派占据了蜀汉最多的政治资源。我们熟知的《出师表》内提到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南阳、襄阳人士,作为本地人的益州派自然对蜀汉政权有所不满。
荆州派人才济济,执掌政权也无可厚非,但英明一世的诸葛亮在自己接班人的选择上却犯了致命错误。出征祁山,诸葛亮倚重的不是小说里的姜维,而是杨仪、魏延。
魏延是蜀国首屈一指的战将,杨仪则是诸葛亮身边得力的谋臣,一文一武,都很有能力,但致命的是,两人不和。更致命的是,直至诸葛亮去世,都只是在调停两人的矛盾,而不是以自己的威望明定主次,最后导致魏延叛乱被杀、杨仪居功与蒋琬夺权被逐,使荆州派实力因内耗而大损。
杨仪和蒋琬的夺权,也导致本属荆州派系的蒋琬大量起用益州派,来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就让对蜀汉政权漠视甚至敌视的政客进入了蜀汉权力中枢,也导致了姜维北伐处处掣肘,无奈避祸屯军沓中,更直接造成邓艾偏师抵达成都城下,蜀汉能战之士无几,投降之人众多。主降派正是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派官僚,对他们来说,蜀国更多的是排挤,魏国大军抵达,以投降换自身利益才是正确的选择。
3、军事水平方面。邓禹和诸葛亮都是文臣出身,也都有统帅大军的经历,而两人作战方式却不尽相同。
诸葛亮用兵谨慎,原因在于军出祁山,后勤补给漫长,一招失策必定满盘皆输,在当时的情况下诸葛亮已经做到极致,在关中地区政治稳定的大前提下,兵出祁山实在是不得已的下下策,这也造就了他星落五丈原的悲惨结局。
而邓禹指挥大军团作战时,更注重心理战和宣传战,除了与王匡硬碰硬的一仗外,邓禹平定山西和陇北,所到之处,都是举城而附,这样的情况正说明邓禹的谋略在势不在利,占据了道义高地和民心,便有了所到披靡的轻松。这也许正是诸葛亮所欠缺的。
一个被神化的诸葛,一个被遗忘的邓禹,如果刘备在南阳草庐中遇到的是邓禹,是否会在赤壁之后,高举“奉旨除曹”的大旗,联合东吴之军,凝聚荆州之力,携赤壁之雄风,乘势北上,得还洛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