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疯狂猜成语两个太阳(惨绿少年、空心汤圆、酒店猛狗……这些竟然都是成语?考考孩子,认识几个)

导读 疯狂猜成语两个太阳文章列表:1、惨绿少年、空心汤圆、酒店猛狗……这些竟然都是成语?考考孩子,认识几个2、看图猜四字成语:烧脑的考题,烧出什么尴尬3、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

疯狂猜成语两个太阳文章列表:

疯狂猜成语两个太阳(惨绿少年、空心汤圆、酒店猛狗……这些竟然都是成语?考考孩子,认识几个)

惨绿少年、空心汤圆、酒店猛狗……这些竟然都是成语?考考孩子,认识几个

孩子的书桌上

少不了一本《中华成语词典》

他们的脑袋里

也装满了一箩筐的成语素材

但正所谓“学海无涯”

还有不少“冷门”的四字成语

一般人闻所未闻、不知其意

甚至怀疑“这竟然也是个成语?”

不信就往下看

考考孩子认识几个? “食物”类

空心汤圆——空心的汤圆?哀梨蒸食——把伤心的梨蒸着吃?这些夹着食物字眼的成语,却和食物没多大关系。

擦擦嘴角的口水,打开你的脑洞,猜猜它们的意思吧!

/ 释义 /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 出处/

茅盾《“九一八”周年》

/ 释义 /

晋朝时期,金陵哀仲家种的梨味道鲜美,入口便化解了,如果蒸一下就会变了味道。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

/ 释义 /

商朝初年,商汤外出,见野外有人张四面网网动物,他对天而祷告:“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商汤笑着说:“可以了。”就命人去掉三面网,说:“想左就左,想右就右,一切都入网。”诸侯们听说后称赞商汤德行很高,能自动网罗一切。泛言普施仁德。

/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人物”类

面色惨绿?手捧荷花?瘦得像羊?这些带“人”的成语,描述的究竟是什么人?悄悄透露一句,“无肠公子”竟然指的是动物!

绿

/ 释义 /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 出处/

唐·张固《幽闲鼓吹》

指夏时衣着华美,冬季却因冬装价昂而无力置办冬装的人。

/ 出处/

清《冷眼观》

/ 释义 /

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太学博士非常重视,每逢腊月三十,就特别下诏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有一年遇到分羊难题,众人争论不休时,博士甄宇径直牵走了其中最小最瘦的羊。因此,“瘦羊博士”形容能克己让人的人。

/ 出处/

南朝·范晔《后汉书·甄宇传》

/ 释义 /

指螃蟹。

/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

/ 释义 /

战国时期,晋国勇士冯妇敢赤手空拳打老虎,后来他宣布再也不打老虎从此专心读书。一天他与朋友去郊外玩,看见很多人在围攻一只老虎,但不敢上前。冯妇走上前去抓住老虎一摔就把老虎摔死了,他的朋友说:“你又重操旧业了。”因此,该成语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 出处/

战国《孟子·尽心上》

“动物”类

酒店里的猛狗,药店里的飞龙,夜哭的蛤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词典里缺少的。成语里的“动物世界”真令人摸不着头脑!

/ 释义 /

古时有一个卖酒的人,使用的器皿很清洁,挂出的招牌也很醒目,酒却因卖不出去而发酸,于是向附近邻里询问其中的原因。

邻居说:“您家的狗很凶,别人拿着酒器进入(您家的酒店),狗就迎上来咬他,这就是您家的酒会卖不出去而发酸的原因啊。”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猛狗”不远离,再好的“酒”都会变酸。人要注意“审择左右”,亲贤者远小人,以趋利避害。

/ 出处/

春秋时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 释义 /

烫猪,指杀死猪后用开水烫,以便去毛。比喻白出力,无效果。

/ 出处/

沙汀《淘金记》

/ 释义 /

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出处/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 释义 /

比喻人瘦骨嶙峋。

/ 出处/

南朝·宋·乐府《读曲歌》

鹿

鹿

形容平庸,无作为。

/ 出处/

清·陆陇其《答曹微之进士书》

/ 释义 /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 出处/

宋·苏轼《艾子杂说》

比喻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 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怪奇怪”类

冬日可爱——冬天为什么会“可爱”?灯火可亲——可以靠近的灯火?看似毫无关联的汉字组合,竟然是从古书中流传至今的成语。不过,它们的实际意义可就难猜喽~

/ 释义 /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

/ 释义 /

指秋夜凉快,不觉灯火之热,为读书之好时节。

/ 释义 /

意思是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 出处/

唐·《晋书·郤诜传》

/ 释义 /

弄:玩耍。意思是年幼时不爱玩耍。

/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

/ 释义 /

旧时哀悼人去世的话。

/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

“不像成语”类

还有一些四字成语,我们明明成天挂在嘴边,却总把它们当作是口语表达。今天,就为它们好好证明一下“身份”!

出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下·旧说崔慎为瓦棺寺僧后身》。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出自汉·刘向《说苑·杂言》。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谨慎。

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形容关系十分亲密。

意思是由于不像样、不中看或经不起挑剔而不好意思亮出来。

见于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指出嫁的女儿心思朝外,向着丈夫。

西

指没有东西吃,空着肚子,只能喝着冬天寒冷的风度日。

比喻利用现成的条件办事。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等着米来下锅烧饭,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一溜看下来,你是不是也在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呢?毕竟,抛开成语们的含义不谈,只判断是否是成语,就可能耗尽我们毕生的力气和知识。

最后送上一个彩蛋,考考自己究竟掌握了几个有趣的冷门成语呢?

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来源: 湖南教育网

看图猜四字成语:烧脑的考题,烧出什么尴尬

成语千千万万,想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成语,实在太难。用图形的方式来展现成语,不但容易记忆,更大的好处是能提起大家学习成语的兴趣。下面这些用图形展现的成语,非常有趣,不但能学知识,还能开发想象力哦!一个比一个有趣,你能猜对几个呢?

1、云,喜,太阳,猜猜

2、曲,娶,工工,是什么

3、日,爱,憎,月是什么词语

4一个扰字

5、笨,鸟猜一个成语

6

7

8

9

10、炙猜猜什么成语

11、美妙的图画是什么猜猜

看图猜成语:“烧脑”的考题,“烧”出什么尴尬。有时间一起和孩子们玩这个四字成语游戏,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跟孩子促进感情。

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

作者:陈正洪(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教授级高工)

春分刚过,清明将至。在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往复中,时光荏苒。从夏朝到周朝逐渐建立起的二十四节气概念,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其中不仅包含当时先进的科技知识,促进和服务了历史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今天的气象学研究也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气象学是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作为宝贵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其作用与价值有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进一步挖掘与感知。

二十四节气,记录了物候,人们也习惯按照节气安排农活。新华社发

从诞生到成型,二十四节气的科技历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常识,也是世界汉字文化圈中的背景知识。历史上,二十四节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华文明的早期,先民生产能力增长和人口繁衍,促进了天文气象、农业科技的进步。他们努力探索周围天气和环境变化的原因,用朴素的自然观解释世界,在观察天象、探知节气、形成谚语、识别自然等方面都有初步的发展。

与二十四节气关系最紧密的,首推天文学。中国古代有发达的天文学观测,促进了古代气象学的发展,使得中国古代气象学某种程度上带有天文学的思想体系和特色。应该说,二十四节气既有气象意义,又有天文历法意义,这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气象学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古代中国人很重视对天文气象的观测,在对天观测中自然就有了对气象的观测。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就是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代表。它属于龙山文化陶寺遗址,考古专家确定其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100年左右,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遗存的古观象台遗址。通过实地模拟观测,专家们确定,陶寺早期遗址的夯土柱是用来构建观测缝的,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观日出、定节气,可能还有观测其他天体现象的功能。这说明,先民利用两根土柱之间的缝隙观察太阳变化,从而推测季节变化和节气。

这在当时属于“高科技”内容,或者说代表着很强的“硬”实力。因为这样的观测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空气能见度、经年累月的位置变化、节气记录的可靠性与对比等等,这既需要天文、气象、地理、数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也将反过来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而且这种观测方法,是从散漫观看日出转折到在特定参照物和固定模式中的观察,甚至是从定性走向部分定量的飞跃——这在四千多年前是相当了不起的科学技术!

二十四节气并非生而如斯,也经历过变化。

尧舜时期,先人在生活经验中逐渐发现节气在一年中的循环变化,口口相传中提出一些节气概念,后逐渐出现在文字记载中。其中很多名称与今天不同,比如“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至、启、闭、日夜分、春分、秋分、冬日至、夏日至、夏至”等,这些节气名称有的就慢慢消失了。《尚书·尧典》就有关于节气的早期记载,其中包括“日中、日永、宵中、日短”这些词,这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节气词。

《夏小正》可能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历书,民间用农历有时也会叫“夏历”,某种程度可能受到这部历书的影响。这部书中,根据天象历法,出现了不少节气名称,比如《夏小正》中记录“正月”。这些名词逐渐吸收到二十四节气中,而夏历一直被广泛应用直到今天,因其能够促进农业活动,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一。

周朝,中国先人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节气的词语更加丰富。《管子》中提出“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表明当时社会对气象等季节因素的重视及应用。《管子》中还记载了诸多节气系统和其他气象相关知识。当时的节气系统里,有三十节气系统,划分给春秋两季各8节,冬夏两季各7节,每个节气12天。这是二十四节气早期的形态。《管子·君臣下》中说“审天时”,意思是说人类只有认识了天地间万千气象、包括节气的规律,才能够不违背这种规律并服务好农业生产。《管子》中还论述了把气象规律应用于军事战争,从气象方面推进了齐国霸业。

节气本质上反映了一种客观规律,因此大家的认识和称呼趋向一致,逐渐有了比较一致的二十四节气概念。《淮南子·天文训》篇中出现了中国最全、最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和名称,记载了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变化。《淮南子》是由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撰写的,很多人熟悉它是因为其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但其实,书中有许多有关自然现象的论述,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气象学的贡献较多,不仅首先完成二十四个节气的论述,还记载了风及湿度的观测等。

节气与天文观测息息相关,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历法、农业、气候学……二十四节气对中国古代产生多方位影响

二十四节气产生以后,逐渐形成了严密的知识体系,在中国古代对于社会多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里,我们仅以其对历法、农业和气候学方面的影响为例。

二十四个节气对于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深刻印记到中国历史长河中。它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心理论之一,逐渐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西汉的《太初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其中编入了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及畜牧业生产与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太初历》还以无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比此前的年终置闰法更为合理。

节气对农业的影响就更大了,比如,对冬至时刻的细致推算,有利于安排来年的农业生产。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冬至具体时刻有所差异。例如,南宋朝廷南迁后,冬至的日影长度就与中原地区有区别。古代著名典籍《数书九章》中也有天文历法方面的问题,涉及二十四节气的推算。比如“推气治历”题:“问太史测验无道。庆元四年戊午岁冬至三十九日九十二刻四十五分,绍定三年庚寅岁冬至三十二日九十四刻一十二分。欲求中间嘉泰甲子岁气骨、岁余、斗分各得几何?”其中的“气骨”就是指冬至时刻。

其他的节气也是如此。农业史学者曾雄生指出,秦九韶的书中对冬至等节气有详细计算。在“揆日究微”中讲到这点,题目是“问历代测景,惟唐大衍历最密。本朝崇天历,阳城冬至景一丈二尺七寸一分五十秒,夏至景一尺四寸七分七十九秒,系与大衍历同。今开禧历,临安府冬至景一丈八寸二分二十五秒,夏至景九寸一分,欲求临安府夏至后,差几日而景与阳城夏至日等,较以大衍历暑景所差尺寸,各几何?”这就是需要算出当时的临安府,就是今天杭州市,在夏至后多少日的日影长度与阳城(今河南登封)的夏至日的日影长度相等——两个地方在地球上的纬度不一样,日影长度就会不一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农业气象科学较早萌芽并快速发展。在二十四节气逐渐出现后,更加具体的七十二候与之对应,主要通过综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五天一候,一年365天为七十二候,三候为一节气。几千年前出现的反映季节和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今各种描述、预测天气的谚语还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影响。

二十四节气同时也反映了物候变化。唐高祖时代,令狐德棻在编撰著作《周书》中记载了“惊蛰……桃始华”等节气与物候现象。正是根据这个记载,再辅以其他文献,许多气象学家和气候学家认为,唐朝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比较暖和。而这样的发现,让今天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有了更深远的历史坐标——古代节气与物候知识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当代大气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挖掘传统气象科技文化遗产,促进现代气象研究

气象科学技术通史研究表明,中国气象学的历史发展与世界气象学发展既有共同处,更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一方面,中国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古代气象学的地域特色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使得中国古代气象学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重视从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积累气象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后,又得到了非常重要的实际运用。这在二十四节气领域体现的比较明显。

中国古代气象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天”与“气”同源,使得中国古代气象学从一开始就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走上了与西方同时期的从哲学思想出发的西方气象学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其文化和地域特色构成了古代4000多年的中国气象史的基调。其中,又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既有天文含义又有气象含义,流传数千年,成了中国典型文化遗产的载体。

中国古代气象学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代表之一。科学史界公认,中国有传统天学、算学、农学、中医学等四大传统学科。但是,气象科技史学者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中国传统古代气象学理所当然成为第五大传统学科。其中,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传统气象科技知识等,对于形成这个结论功不可没。

我国古代浩繁的文献典籍广泛记录了古人观察自然、认识气象的重要信息。伴随农耕文明的发展,他们发明了测度风力、湿度、降水、物候等古代气象仪器,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相雨、观天、候气等气象理论,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积累形成了很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气象科学知识体系,在其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气象遗存,即气象科技文化遗产。

笔者甚至认为,四大传统学科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或多或少失去原先特色。然而,中国古代气象学在今天并没有完全消失,特别是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核心的古代气象知识框架依然流行于华夏社会,并发挥着重要的实际作用。

对于今天的气象研究和业务而言,二十四节气更具有深远影响与启示。四千多年历史的气象科学发展至今天,形成枝繁叶茂的学科群。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气象科技史、物候研究、农业气象、气象科普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对于气象预报与公众服务研究有启示。比如中国民众喜爱的二十四番花信,就直接和二十四节气知识相关。各地花信有所差异,同一地方每年也略有差异,对与此相关的旅游和经济活动,准确预报就显得非常重要。继续深入研究二十四节气、应用其中科技知识及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发挥其现代价值。

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挖掘二十四节气在内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对实现气象现代化和气象科技创新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气象强国建设。同时,深入认识二十四节气,可以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气象科技发展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为世界气象科技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构建中华气象科技文化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和气象科技文化内涵,服务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强国的需要。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31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15个看图猜成语,网友:最难的是第12题

【成语普及】:挥戈退日: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

小伙伴们你们认识这个成语吗!

成语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用到,下面15题看图猜成语,看看你能猜出几个?

1、抽空去看看

2、伏

3、打靶

4、肆、伍

5、其、乐

6、风

7、舌、嘴

8、101、了

9、正经

10、花、锦

11、早、晚

12、beg inEnd

13、短、兵

14、水、战

15、义、章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能猜出来几个呢!分享给家人、孩子、朋友们一起猜一猜吧!人多力量大!

【想要知道答案的朋友们。我在我的微头条公布了答案哦,请查收!】

(本文为本人原创,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古路之路背后,站着大半个中国——写一个彝族乡村的振兴之路

【著书者说】

作者:陈果(青年作家、《古路之路》作者,该书2020年6月入选中宣部办公厅“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

编者按:

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曾关切过古路村脱贫攻坚的进展。

2020年,站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节点,古路村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古路之路,是四川雅安峭壁上,一个彝族乡村的脱贫与振兴之路。

《古路之路》,是作者陈果借由体察一个村庄的脱贫之路,感知整个中国乡村体温的心灵之路。

站在北京的街头,我与两个“村”相遇

天地出版社漆秋香女士邀我为古路村写一本书,起因是我写的短文《古路飞歌》发表后恰巧被她看到。

古路村的村民,围着炉火在交谈。郭红松据廖仕林拍摄的照片绘

古路村,孤悬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大渡河峡谷峭崖之上。过去几百年间,村里人出行要靠藤条上下,像表演杂技般惊心动魄。作为曾经被遗忘在世界尽头,刚刚用上电灯、至今不通汽车、十年前还人迹罕至的偏远山村,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数千万元资金持续输入,古路村和古路人的环境变迁、命运逆转、梦想起飞,书写了置放在整个时代幕景上也堪称惊艳的传奇。

我无法不为这样的大手笔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而感染而激动,我也无法做到心中有歌而笔下无声。然而,这就是古路村吗?这就是古路村给予时代的全部影像吗?这就是读者进入古路的所有道路吗?

如果答案确凿无疑,我就不会踏上寻觅它命运的道路。那是2018年9月,我在北京参加一个短训班。那天课后,站在中关村大街的天桥上,我想起一位教授在课堂上波澜不惊的话:以一套房一百平方米算,一不小心,我们也是身家千万的人了;而我想起古路村时任村支书骆云莲提供的数字:古路村2017年人均纯收入为3900元。这意味着,全村436人仍要2.5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下教授口中的一套房。

我想,此刻与我遭逢的,是最中国的两个“村”了,一个雄踞北方一个地处西南,一个闪亮在四通八达的首都,一个坚守在崇山峻岭的腹地,一个被高科技和现代文明高高托举,一个在兴家立园的道路上负重前行。完整的中国是这两个“村”的融合体,但眼前的“村”里人流如织,如织人流对于远方的那个村无暇旁顾——而且,这个“村”里的多数人,其实来自另一个“村”。

古路不仅仅是一个村,她的背后站着大半个中国——作为一个有着近6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有7.4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到2020年剩余的人口将完全脱贫。没有农村的强盛,中国是跛脚的中国;没有乡村振兴,城市就失去了前行动力。想到这里,我决定去古路村了。我相信,从一滴水里可以看见大海,攀上一棵古树,看到的将是大片森林。我也相信,我的困惑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一旦进入现场,我的双腿将不再只是我的双腿,我的眼睛也将不再只是我的眼睛。

由天堑进入,因为不想与古路“闪婚”

2018年国庆假期第一天,我驱车两个半小时来到大渡河峡谷一线天,从那里徒步三小时,经过癞子坪,抵达古路村村部所在地咕噜岩,开始了《古路之路》的行走。之后整整一年,除了春节,所有假期我差不多都去了古路。

多数时候,我选择从一线天步行上山,只是为了更深地走进这个村庄的肌理,走进村民的情感世界与心灵空间。古路可以追溯的历史有三四百年,而索道只三分钟长,没有同时间匹配的纵深感,没有可供捡拾的脚印,也就找不到古路的来路,看不清古路的去路,也就无法真切感知来来往往于这条路上的人们的心跳,无从把握一个村庄的呼吸与脉搏。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对一个采访者而言,坐索道进村如同闪婚,没有真正了解对方,没有和对方产生共鸣,也就没有建立起可靠的感情基础。

从一线天上山,当地人走得快,两个小时也就到了。外来者很少走这么远的山路,花四个小时也算正常。我属于不快不慢的,耗时大概在三个小时。而这只是一线天到咕噜岩的距离,从咕噜岩出发,到五组马鞍山还要一个多小时,到一组流星岩还要三四个小时。不光远,路还超出想象的陡。2019年5月1日的那次进村,过癞子坪不到十分钟我就感到自己快被晒化了,而体力和汗水,还在大股大股从身体里逃离。初夏的太阳战斗力业已生成,人走在无遮无掩的骡马道上,装备了强烈紫外线的日头显得淫威十足。那次回来,见我晒得黢黑,儿子打趣说:你这几天是拉三轮儿去了吧?一周后我手上开始脱皮,接下来脸上、脖子上也都长出了一层新肉。

那次采访有一个收获,咕噜岩的申绍兵曾经破罐子破摔,他儿子吐槽说:连我家喂的猪都跟着他一起受罪。闻听此言,不由得想起,此前去马鞍山,头晚一直下雨,陡狭的路上全是稀泥,脚下每一步都在负重前行——鞋是真的太重了。鞋重是因为稀泥糊不上墙,糊起鞋底却很有一套,才刚借路边石头剐蹭掉,没走出几步稀泥又卷土重来。这一来不仅人狼狈不堪,连穿在脚上的鞋也跟着我一起受罪。脚和泥竞相斗法,一只鞋半途上难过得张开了嘴巴。跟人都差不多报废相比,损失一只鞋倒也没有什么。为去流星岩寻访全组仅有的两个留守老人,我和六十七岁的向导李国银在几近荒废的羊肠小道上来回折腾了整整一天。回程路上,偷偷喝过大酒的李国银恰好头晕病犯了,宽不盈尺的路挂在绝壁,像有人拿粉笔在墙上画了根线,要是刮阵大风,没准那根线就被吹断了,没准我和李国银会成了飘在空中的粉笔灰……

古路,接纳了我这个没有故乡的人

《古路之路》是四川省作协“万千百十工程”重点创作项目,也是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照我理解,“深入”意味着“身入”,意味着在场。但仅是如此还远远不够。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在参与“人民”的构成一样,我们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生活之中,郑重其事地把“深入生活”作为一种范式,其实是号召作家进入别人的生活,在“身入”的同时做到“心入”,与脚下的土地贴合,融于周遭一切,细致、周密、热情地与他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对话,以审视自己的命运。

古路村索道。郭红松据李依凡拍摄的照片绘

古路之行,如果借得来一点胆量,我兴许可以大言不惭地讲,我是做到了“心入”的。这里有一个契机、一个背景。契机是“精准扶贫”成为最具热度的词语,与之对应,唱衰乡村的论调在某些圈层大行其道。这激起了一个从乡村出走,又觊觎着有朝一日回归乡村的人极大的好奇心。所以,用心体察古路的体温,我体察的也是当下中国无数村庄的体温。

选择古路而非其他村子,则因为古路那么寻常又那么不同寻常,是巧合,也是有意为之。背景则是,十年之前,生我养我的与古路同为汉源县治下的海螺村因为兴建电站成为水下泽国,我成了没有故乡的人。一个回不到故乡的人心里的空虚落寞,大约也是无家可归的空虚落寞,回望故乡、寻找回家的路,也便成了他生命里充满痛感又乐此不疲的习惯。

二十年前,我因机缘巧合去过古路,后来,同样因为工作关系,我又不止一次去过那里。村庄的面相不尽相同,但飘散在村子上空的气息、刻画在村口老树上的乡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简净、纯粹与通透却和一条河流两岸的大地一样,色彩、纹理、气息无不趋近统一——尤其对于多年以前的、被崇山峻岭把商业社会阻隔开来的边远山区来说。随着身体的渐渐楔入,不知不觉间,古路成了我精神上的故乡,又或者是一只乡愁的寄居蟹。当我被陌生而又熟悉,而且陌生越来越多地被熟悉替代的感觉包围起来,“心入”也从姿态成了状态,从下意识的自我要求,变成无意识的情感自觉。

一年多来,我在古路的行走,我和古路的互动,动了真心也用了真情。一个人拄着棍子顶着烈日走在悬崖路上时,我把古路当成海螺,进而告诉自己,乡村养育了你,你不能让看着你长大的眼睛看扁了你。打着电筒走进村民家中,围着火塘听他们讲家长里短,同他们聊起往事、聊起日常、聊起一切愉快和不那么愉快的事,我似乎也是在回望父辈和自己的乡下时光,而我从古路带回家中的烟火味,同样让我想起老家的伙房,想起从灶膛逸出的炊烟在我侍弄下从轻薄变得粗壮。我和许多古路人加了微信好友,我同他们互相在朋友圈点赞、留言,我因他们的欢欣而欢欣、伤感而伤感……这些时候,我都在内心里觉得,他们原本就是我的父老乡亲,他们是我那被不可阻挡的河水冲散的乡情的偿还或替身,归拢与重聚。

我说这些,并非想借此标榜我有多么重情重义,实际上,我是想感谢古路,在我向她靠近的同时,她把一段情义深重的田园生活归还与我,让我找回消失的故乡,找回同故乡一起消失的乡村况味、人情冷暖,找回这些年里同炊烟一样变得稀薄起来的,对于朴素、厚道、友善、诚挚、耿直的期待与信任。也许我永远也忘不了,古稀之年的李国银陪我在绝壁上整整走了一天,当我们在暮色里告别,当我们的身影被一个山包从彼此眼眶里抹掉,他的声音从背后追了上来:小陈,慢走啊,找个时间再来,我们杀一只鸡,好好喝一台酒;九十岁的兰明秀婆婆担心我没吃饭(实际上我刚刚放下碗筷不大一会儿),不由分说地将冒出碗口,又高高堆满腊肉的一大碗饭颤巍巍端到我的面前递到我的手上,非要守着我一口一口吃完;在我走出一里多地后,黄安洪打电话让同我结伴下山的小儿子黄川把我堵在路上,一路小跑追上来,问我为啥要偷偷摸摸留下些钱,非要一分不剩塞还给我。也许我永远也忘不了,有那么几次,碰到我的村民用意外或是自然的语气说,你又回来了,好像我不在的这几天才是离家出走!

古路是一轮旭日,也是一株幼苗

与两条腿同步,或者略有延时,我用两只手展开了《古路之路》的丈量。我把眼睛和耳朵看到、听到的古路村压实在厚厚的三个笔记本里,让我讲述的一切,都有坚实的依据;我从史籍和村中老人的记忆里扒拉出有关古路的过往,让历史的底料与现实的沸水互相渗透、彼此激荡;我让古路的风翻动我的思绪,让古路的山抬高我的视线,让古路的大道小路连通我的血管,我借助于键盘和十指,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把古路村的出行之路、脱贫之路、未来之路复印在纸上,用一个个现场、一张张面孔、一场场对话、一个个细节,立体呈现古路村的进步与变化,真实刻画古路人的内心与表情。

正如书中所记录的:

2015年8月21日,以索道代公路的建造思路初次提出、初步确定;

2015年10月19日,古路村索道工程采购公开招标;

2016年4月22日,总投资二千四百三十万元的索道正式启动施工;

2016年8月1日,索道承重绳、牵引绳、载人机箱及牵引设备、站房建设基本完成;

2016年10月21日,省市媒体发布图文报道,古路村索道调试进入尾声。

路是通往未来的希望。路通了之后,旅游业开始进驻这个此前与世隔绝的村庄。彝家变化、天边小学、云上村寨、大峡谷奇观……吸引着游客,一一探寻。随之而上涨的,是村民的收入。

古路是一轮旭日,也是一株幼苗。作为旭日的古路,蓬勃且炽热、明媚且鲜活。作为幼苗的古路,则是因为,村民的收入中,退耕还林的钱也好,粮食补贴的钱也好,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都是吃不饱、饿不死的“稀饭钱”,都是今天有、明天无的“救济款”。真正能让腰包鼓胀、日子饱满的还是自己的双手双脚,是一条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之路。将根须深扎进古路的土地,经济作物花椒树、核桃树一开始踌躇满志,然而面对市场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却也显得摇摆不定……

古路准备好了吗?那些注视并牵引着古路向上生长的目光,准备好了吗?

给出答案也许容易,难的却是栉风沐雨时思想明澈,披荆斩棘时行动坚执。

古路还很年轻,还远远不是一棵华盖如伞的大树。这让人为之牵挂,也因之释怀。牵挂是因为风雨无常,释怀是因为她生机勃勃。

当《古路之路》终于抵达终点,我的被设置成了“免休模式”的节假日、被重新分配了长度的白昼与夜晚,由此恢复正常。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如释重负地伸一个懒腰,艰难跋涉的路上,我曾无数次向这一刻遥望。当这一刻真实降临,我也的确如此松弛、如此愉悦,可自己的情绪很快就被留恋、不舍和淡淡的失落攻占,这是我不曾料到的。

从纸上古路抬起头来,这个与我互相陪伴了一年有余的村庄,像古路村接通了电源的索道轿厢,渐渐变得遥远,变得模糊起来。而我知道,这种遥远与模糊,只是物理上的距离,与内心的感受无关。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一张张古路人的面孔,像雕刻在硬岩上的骡马道一样在我面前凸显出来,他们每一个人的奋斗故事、古路村史诗级的出行之路嬗变历程,以及这个村庄脱贫路上的跨越与追赶、兴奋与纠结、亮色与痛点,也都像一部高画质电影,变得具体、清晰、可感可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把来自深山里的声音记录下来、传之未来,我是如此急切、如此兴奋,又是如此从容、如此平静。希望《古路之路》折射的,是当下整个中国乡村,脱贫与振兴的时代缩影。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4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