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网站你懂我意思吧2020(太极400年,出生就能打丨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斌VS功夫演员吴樾)

导读 网站你懂我意思吧2020文章列表:1、太极400年,出生就能打丨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斌VS功夫演员吴樾2、超恶心的国产App!用完我直接吐了3、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4、聚

网站你懂我意思吧2020文章列表:

网站你懂我意思吧2020(太极400年,出生就能打丨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斌VS功夫演员吴樾)

太极400年,出生就能打丨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斌VS功夫演员吴樾

新京报体育×新京报动新闻联合出品

这是一场跨界对话,一位是太极拳传承人,一位是知名影视演员;这又是一场武术人的切磋,一位是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拳师,一位是曾经的全国武术冠军。

陈斌,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第12代嫡宗传人,河南省太极拳协会主席,其父亲是太极拳“四大金刚”、“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吴樾,全国武术冠军,1997年以表演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这样的专业习武、科班表演经历在演艺界中并不多。

太极拳的源流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至今约有400年历史。两位不同领域的名家,因为太极拳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戏本科毕业论文,吴樾的选题正是论太极拳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从艺以来,吴樾塑造过多位经典的武术名家,其中就包括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后者正是陈家的九世祖。

2022年仲夏,北芦草园胡同,陈斌和吴樾展开了一场关于太极拳的对谈。

在小桥流水的景致下,吴樾(左)和陈斌演练太极拳。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入门教学不能死板,培养兴趣最重要

陈斌:您在几岁时和武术、太极拳结缘,走上“习武之路”的初衷是什么?

吴樾:我5岁开始习练武术,当时体弱多病,我父亲就去找了一个教授形意拳的民间师傅,跟着学站桩和一些形意基础动作。后来体校教练觉得我的品质和骨骼特别适合练表演性武术,于是就进了张家口体校,就这样慢慢进了专业队。

那会儿是在北京队训练,但我代表的是宁夏武术队,算是优秀人才对西北的输出。在宁夏武术队是我体育生涯最辉煌的时期,先后拿到过全国少年组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世界邀请赛冠军等。

真正练习太极拳是在我13岁时,我6岁时认识了河北大学武术教授武淑清先生,她是吴式太极拳的名家。先生对我特别好,觉得我虎头虎脑的,想收我为徒,但她年龄比我爸都大很多,跟蔡龙云老师、吴彬老师、张文广教授都是一辈儿的。如果收我为徒,那这辈分就太高了,于是就让我叫她干奶奶。小时候我们都是练套路,一开始看他们练得很慢,自己也静不下心来。先生教了我几招后,顿时觉得受益匪浅,慢慢就喜欢上了太极拳。

后来有一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看到陈家沟的一位老师打陈式(太极拳),觉得很漂亮。那个时候才发现太极拳还有进攻型招数、刚柔并进。我特别喜欢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就又学了陈式。后来《叶问4》扮演万宗华时,我又吸取了孙式、吴式、杨式的一些特点,包括学习吴鉴泉(吴式太极拳定型人)吴老的一些招法,受益颇深。

陈斌:您刚才也提及拿过很多武术冠军,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吴樾:我第一次拿全国冠军是在井冈山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一共参加了6个项目,除了集体基本功没拿到名次,其他几项成绩都还可以。

我是1994年进了国家集训队,虽然代表宁夏队比赛,但大部分时间在北京训练。前段时间,我跟卡力等几个师兄弟聚了一下,还给吴彬老师打电话,大家都处得特别开心。运动员生涯对我来说是一辈子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又自信、又骄傲,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做人做事的基础。

吴樾表示,运动员生涯让自己受益匪浅。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吴樾:陈老师,您是太极名家,我也问您几个问题。如果我是一个“小白”想练太极拳,从接触到入门需要多长时间,建议保持怎样的练习频率?

陈斌:简单来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个是专业版,一个是养生版。专业版要求你全身心投入,如果将来想走职业化的话,肯定天天都得练,跟上班似的一天练几个小时,进步会很快,可以说一天一个样。这样的话,有个把月就能上手。

但大部分人都是以养生为主。每周固定一个时间,比如一周两次课的频率,差不多需要3到6个月入门。当然,这还要看个人的理解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等。

如果用太极拳的术语,怎么叫入门?我们行话说“以得气为准”,什么时候你找到了气感,什么时候就入门了。

吴樾:我打太极拳的时候,我女儿觉得挺好看。当我教她的时候,她就不是那么专注了,觉得太慢。让她去学习跆拳道、击剑,她就觉得很好玩。那如何设身处地让小朋友们喜欢上太极拳,提高他们的兴趣?

陈斌: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咱们也都是从那个年龄过来的。太极拳不会限制人的天性,而且真正的太极拳也不是只有松、柔、慢。一说起太极拳,很多人就想到公园、广场的那些老大爷、老奶奶。太极拳不是只有那一面,也有它刚、快、猛的一面,讲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

我们传统太极拳套路,有一路拳,也有二路拳。一路拳以柔为主,二路拳以刚为主,全都是震脚、发力、跳跃,每招每式的攻防含义非常明显。像这些,孩子就会感兴趣。所以在太极拳入门教学时不能死板,不能像教成年人一样从柔入手、从静入手,我们可以把顺序对调下。比如先把太极拳里吸引孩子的一面,提前教给他们。甚至我们可以先不学拳法套路,想玩器械也没问题,咱直接学个刀,学个剑都可以。

吴樾:说到这儿,我有个切身体会。我们邻居有好几个小孩,我又是个孩子王,经常带着他们一起做游戏。我带他们练习推手时,要求他们就用一只手,谁把谁推动了就算赢。有时候我跟他们推,他们一发力,我就假装被推出去了,孩子们很感兴趣,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好的推广方式。我拍电影《张三丰》,就是想让更多小孩、年轻人都爱看,他们爱看就容易去学。我们小时候也是看了人家的电影,喜欢才去摸门,才越来越好的。

陈斌:我们有少儿太极拳班,设置课程时也会融入很多游戏,增加一些寓教于乐的环节,跟太极拳都是相关联的。就跟你刚说的和小朋友相互推手,不管是考验下盘还是反应,这些游戏都能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情绪。

陈斌认为,“去僵求柔”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太极拳就是最早的正念冥想

吴樾:咱继续太极拳学习的话题,一般初习太极拳的人,动作都比较生硬,这个“去僵期”一般要多久?

陈斌:从我们专业角度来说,“去僵求柔”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没有止境。不管你练了多少年,哪怕成再大的名、再大的家,也没人敢说我“松”到家了。碰到一个功力比你深的,两人一搭手,高低立判、胜负立分,彼此心知肚明。你只要比对方“僵”一点,你在对方那里就是透明的。你看着对方没用劲,但无形中就会给你压力,你不得不用点劲去扛着。

吴樾:说到“去僵期”,我想到我的中戏毕业论文,就是论太极拳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去僵还柔的状态是一辈子都要追寻的目标。表演的放松要内心的放松,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看到他的这句话,我就在想怎么能够放松?只要上了舞台,多大的演员都有紧张的时候,这特别像太极拳。

在舞台上,你的口齿、声台形表、舞台魅力,给人的磁场和感觉,甚至说往心里扎的台词和表演如何能给到,这就是太极拳意识的一个延伸。舞台上讲究松而不懈。老师也经常跟我说,你的头顶上方一把剑。松不是塌架子,太极拳讲究抱圆合一、虚领顶劲,这些跟艺术都是相通的。

陈斌:确实,刚练太极拳时浑身都是拙劲,这种劲要把它消化掉,还是要以得气为主。这个时间基本得一年半载,要知道用身体去理解太极拳的这些要求,比如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屈膝松胯,你要用身体去感受。到那时,身体的柔和感、协调感、顺随劲自然就出来了,咱们说的气感,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吴樾:现在特别流行的是正念冥想,其实太极拳就是最早的正念冥想。起势时,我这一提手,拽起来的是山河大川、阴阳相对,很有意思。

陈斌:天地之间,浑然唯我。

吴樾:网上有很多您讲解陈式太极拳的视频,其中不乏很多基础教学、步法训练的内容。作为一名太极传承人,会不会觉得烦琐?

陈斌:老话说“门里出身、自带三分”,即便我出生在一个太极世家,也不敢说一点时间都没耽误,一点弯路都没走。曾经也有过疑惑不解,也没人给你及时解惑的时候,就在那原地转圈。回想起这些,咱多点耐心,多去从事点基础性教育,这样就可以让很多初学者少走弯路,少耽误功夫。我认为基础教育非常重要,有它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个阶段,你多说这么一句,多示范一遍细节,对他来说可能就节约了大量少走弯路的时间。

陈斌表示,多做点基础性教育,可以让初学者少走弯路。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拍《叶问4》,吴樾专门学习古法太极拳

陈斌:作为一名会武术的演员,在影视表演这条路上,哪部作品、哪位前辈对您影响最大?

吴樾: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电影《少林寺》,实在太经典了,影响了一代人。后来又看过成龙大哥的一些电影,就更喜欢动作片了。我跟成龙大哥合作过很多次,大哥对我关爱有加,我也多次参加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包括李连杰大哥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我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跟李连杰大哥一起拍戏。

陈斌:传统武术和影视剧中呈现的“功夫”,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吴樾:传统武术是内外兼修的一个状态,影视则是把这些内外兼修的东西来用镜头语言、画面来表达。同时,影视会有专业的动作导演、武术指导、专业的器材,再进行稍微的艺术夸张。当然,它还是要基于传统武术的基础,再进行了一些艺术夸张,用镜头、用剪辑来表现。

陈斌:我们知道,在影视剧中武术演员经常要做危险系数很高的动作。从影20多年来,您觉得哪部作品的动作难度最大,对哪次受伤印象最深?

吴樾:有两次印象特别深,一部是2009年拍的《西游记》,我演孙悟空,有很多危险动作。有一次头冲着地吊威亚,要是轻轻给你吊起来它没有力,而且当时还没有那么先进的特效手段,地面又不能铺胶,就铺了一层薄薄的纸板。拍摄的时候,我自己都能听到,咚咚咚撞了十几下。纪录片里还有当时的画面,我整个人就撞晕了,人直接对折过去了。

还有一次我跟古天乐在泰国拍《杀破狼·贪狼》,我演一个警察。当时跟两个泰国的武行在屋里对打,说好了他一脚踹我脸,我用胳膊硬扛一下就过去了。我一直在等着他,但他起腿慢了,我就被晃了一下。就这一个空隙,他腿就过来了,而且没有奔我脸来,直接踹我胸口上了,那一脚下去当时就动不了了。

之后去医院拍片子,发现骨裂了。但当时这个景就剩3个镜头就杀青了,又不能拖。我从医院打了一针封闭,整个前胸绑了一圈,回来继续又拍了6个小时。

陈斌:您在拍《叶问4》时为了能跟甄子丹的咏春拳对打起来,拜师研究学习了很多古法太极拳,呈现的效果又好看又实用,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武学大师王培生是吴式太极拳(北派)第3代传人。 图/张全亮

吴樾:其实我当时有一个太极拳老师赵泽仁先生,他是武学大师王培生先生的徒孙,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太极拳真是打人的。赵泽仁先生出访过很多国家,也是吴式太极拳传承人,同时兼修了太极拳和八卦掌。赵泽仁先生的太极拳以击技为主,有很多拿、靠、反擒拿、搬拦锤、肘、头等。只要你进入到太极拳的世界,那真是一个浩瀚的海洋。

我当时的一个想法就是,在《叶问4》里面展示不一样的太极拳。我们的腿法讲究高不过腰,你抬腿速度越快、杀伤力越强,这种低鞭腿是非常有杀伤力的,而且太极拳里有很多招数是别着劲去打的。后来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看上有点不一样,但又不知道哪儿不一样。

陈斌:我们很多武术界的人看了您的那段对打,都赞不绝口。都说这段吴樾下功夫了,肯定是从民间学真本事了。想要拍好一部太极、武侠电影,最难的点在哪里?今后想要突破是不是越来越难?

吴樾:现在武侠片包括动作片,确实是走到了一个瓶颈,因为方式方法太多了。比如说有成龙大哥、李连杰大哥,传统武术和现代功夫结合到巅峰了,你怎么去破很难。还有日本的《浪客剑心》,韩国的一些小刺刀,还有马伽术、巴西柔术,东西太多了,都集合在了一起。这种分门别类的东西多了,怎么去再寻找到一个特别巧妙的突破口,这是我们一直在寻求和琢磨的地方。

我们要追求细节的扩大化,让真正不懂的人看完这个片子,觉得有点懂了,上道了;让真正懂的人呢,说这是个好东西。

这里说到徐浩峰导演,他也一直在寻求突破。浩峰导演虽然不以武术家自居,但他是咱们武林中人,我请教了他很多东西,他的知识很渊博,我很喜欢。

另外,我觉得民国期间的很多的大武术家,包括他怎么练功、怎么做人,值得挖掘。现在我也在做着这方面的工作,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很好的动作片和武侠片奉献给观众。

陈斌和吴樾在切磋前行礼致敬。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内外兼修天地合一,方成万拳之首

吴樾:5岁就练习家传的太极拳,您在节目中吐过槽小时候并不是很情愿,是什么契机完全投心进去了?

陈斌:我5岁开始习武,男孩子嘛,安静不下来,我也是比较调皮捣蛋、活泼好动的那种。虽然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但我经常跟父亲辩论,难道从其他方面取得成绩就不能光宗耀祖了吗?我为啥非要去受这份累,吃这份苦?为什么人家寒暑假都能出去玩,我就要被关在家里练拳。当时觉得自己连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都没有,很可悲。

那时候,我父亲说大道理你懂得越来越多,甚至都说不过你了,但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得练。父亲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你现在所学的所有本事、所有文化知识,将来都是要为太极拳服务的,因为这才是你此生应该做的事,此生必须走的路。要不然,你早晚会发现,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子孙后代会骂你的。”

至于什么时候开窍扭转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小学四五年级时,有一次上体育课,有两同学打架。我是班长,就上前拉架。其中一个身高马大的同学有点烦,就想抓着我给撂一边。他这一抓,我本能地跟着他往下一沉,下面一晃,他没拎动。他再拎我时,我就随着他很自然地往回一打,咕咚给他摔一边了,撂出去很远。当时,同学们包括我自己都惊呆了。就那一瞬间,我知道我练的东西是有作用的。

还有一件事是初中毕业上高中的那个暑假,当时我父亲带了一个日本团队封闭训练。他们每次一待就是二十多天,从早练到晚,不旅游、不逛街、不购物。那个时候主要学两方面,一是学推手,一个学新架。新架是发科老(陈发科)在北京教拳时创编的一个新的拳法套路,过去的那个叫老架。发科老创编新架的心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老架里很多隐于内而不露于外的东西表现出来。

发科老可以说是我们陈家近代练功刻苦的典范式人物,老架这一遍拳练下来快的话也得十二三分钟,正常一遍十五六分钟。发科老从15岁到45岁,30年期间日练30遍,年打万遍拳,30年如一日,没有松懈。发科老在北京的地界留下了那么多关于他的传说,有太多人都是带艺投师。

这都是我的直系祖上,一听他们的事迹,再一学这些就觉得特别奥妙。学习推手时,父亲跟我们解读“掤(读péng,与捧同义)、捋、挤、按、采、挒(liè,转击之劲)、肘、靠”太极八法,说这么多招法就在一个圈里,慢慢转去吧。当时我对创拳的陈王廷先祖,那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随着年龄增长,再去想父亲当时经常对我们说的,“你们呀,身在福中不知福,人处宝山不识宝。得到太容易了,往往都不珍惜。”这些话再去翻篇琢磨,就觉得有味了。总之,这些方方面面的影响,一点一滴地敲打你的心,在让你从思想上、行为上去做转变。

陈斌:除了太极拳,您还练过南拳、八极拳等多种武术门类,它们之间是否有相通之处,能否提升对太极拳的理解?

吴樾:我平常喜欢看一些武林旧事、往事的书,包括一些老前辈的自传。随着年龄增长和阅读量的增大,最近确实也有了一些感悟。我去年拍了一部武侠电影叫《张三丰》,今年年底会做《张三丰》第二部,主创阵容也会更强。但我们最近刚刚又推翻了剧本,重新开始写第6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武术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知道,太极、形意、八卦统称为内家拳。外家拳呢,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诸如铁砂掌、少林拳等,更多是外在的。其实外家拳也有站桩、也有行气。相比之下,太极拳特别有意思,之所以为万拳之首,就是因为它讲究内外兼修、天地合一的状态。

太极拳被归为道家内养生息的一种拳法的外在体现,集大成形成了太极拳。我现在对于太极拳和其他拳的概念,它们是必然相通的。几大门派的老前辈们都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总结下来就是“拳与道合”。

那所谓的道又是什么?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关于道,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就讲了至纯至真的道理。所以我的感受是天下武术是一家,哪个门派都不能跳出任督二脉、小周天、大周天。

传统武术跟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我之所以特别佩服陈式太极拳的各位前辈,他们不是一介武夫,他是要休养生息,易经、八卦、中医都得知道,这也是太极拳的魅力所在。

陈斌表示,练太极拳“开窍”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5岁开始习武,看了霍元甲都想做英雄

吴樾:刚才您说起陈王廷,我也演过他。剧本写他是带刀侍卫,去陈家沟后看到大家练的拳,当时还不叫太极拳。陈王廷结合陈家沟的拳,创造了陈式太极拳,真实的情况是?

陈斌:陈王廷是我们家的九世祖,上面还有八代人。现在我们官方认定的是太极拳起源于陈家沟,就是陈王廷创编的,他是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根据一生游历,博采众长所得。这其中,受到过戚继光《纪效新书》里面的拳经三十二式影响很大。

过去,我们都叫陈家拳,只是还没有名堂,还没有形成体系。它需要酝酿,需要有一个文武兼修、文武兼优的人去总结归纳,陈王廷就是这个人。

陈斌:咱们都是5岁开始习武,这些年不管是习练太极拳,还是其他拳种,对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吴樾:可以说武术从3个方面改变了我:心、身、神。

心是让我懂得了安静,尤其太极拳。此安静非彼安静,安静是真正让心觉得安静。这些年一直慢慢在修,真是在修心。而且我觉得练武术能让人正气正心。止戈为武,这“武”字侧着看,就是正心。

身,是让我的筋骨、反应、感受和形体非常地灵敏,这是习练武术多年最大的一个益处。让我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抱着一种正念冥想的态度,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也要有一个强壮的思想。我为什么用“强壮”二字,因为人都会在一定过程中有一定的不如意,会很烦。我觉得最大的安乐、最大的幸福来自你不烦。只要不烦,就是“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武术对我来说不仅修身,还养神,这个神很重要。我喜欢书法、绘画,喜欢这些传统的东西,对于它们展示的所有东西的延伸,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陈斌:吴老师当年放弃了上北体大的机会,却以表演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中戏。这个经历足够神奇,幕后一定有很多故事吧。

吴樾:一个武术运动员想去考中央戏剧学院,而且还考上了,这里面的故事可能三天三夜讲不完。我爸很文艺,从小就受他的影响,喜欢看书、看电影、听音乐。我特别喜欢电影,尤其珍爱动作电影、武侠电影,喜欢成龙大哥、李连杰大哥,从小都是看他们的戏长大的。那个年代,武侠是每一个男孩子的梦想,小时候看了霍元甲之后都想做英雄。

我第一次触电是陈家林导演的《贺兰雪》,当时我还在宁夏武术队训练。那时候我接触了很多中戏、北电的老师,才知道还有专门学习表演的地方。这之后,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动作演员也是需要表演的。当然,从替身、从武术指导做起进入演艺行,也是一条路。

其实,当时如果上其他学校,我是可以带工资上学的,特殊人才嘛。我从小独立性就强,很小就开始挣钱养家,有一定的社会阅历,考试时有观察生活练习就用上了。在代表宁夏参加完八运会后,我最终以表演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97表演系本科班。2001年毕业后,我考进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当年底,青艺跟实验话剧院合并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如今我已经是国家话剧院21年的老员工了。

我一直觉得受到了上天的眷顾,单从动作、形象来说,比我强的人太多了,放眼望去一片一片的。上过中戏,戏比咱好的人也太多了。但两者兼而有之的,目前我在努力,可能这也是我身上发生的一个奇迹吧。

吴樾当年以表演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中央戏剧学院。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武术入奥有希望,太极传承要与时俱进

吴樾: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是表演项目,这些年武术入奥的声音一直没断过,陈老师对此怎么看?

陈斌:咱们都是武术中人,对武术都有一份热爱。对武术入奥,我们都非常期待,也很想去推动,但是在多年尝试屡屡不得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反思。我挺认同我们业界的一位长者,是咱们前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张耀庭先生,他是发掘出我们陈家沟四大代表性传承人的伯乐,对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做了很大贡献。

张耀庭先生说,其实人家的规则确实不适合咱的项目,咱为啥非要硬着头皮往里挤,而且又不讨好?实际上,我们传统武术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我们的习练人数、受众群体远远超过很多奥运项目。咱为啥不按照我们的武术标准、行业规则搞一个全世界的武林大会,相当于武术界的奥林匹克嘛,我个人非常认同张先生的这个思路。

当然,咱说观点归观点,实际上我们还是非常期待武术走向奥运,也非常愿意去推广入奥发展。目前,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势头也在好转。现在,武术已经成为青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未来也是大有希望的。

吴樾:2020年底,太极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那一刻,您在做什么,说说当时的感受吧。

陈斌:当时我就在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我的父亲陈正雷先生作为太极拳唯一代表在北京的主会场。记得那一天是12月17日,晚上10点多了,天也挺冷的。当那一瞬间到来时,我们在现场那是欢欣鼓舞,大家都非常激动。作为传承人在接受采访时,我当时说了一句话,“从家传技艺到民族瑰宝,再到全人类共享,今天太极拳三级跳圆满了。”

现在再说到这一刻,依旧感觉很振奋,这个过程挺不容易的。太极拳从产生到现在,一步步为人类做着这么大的贡献,创造了这么大的服务。申遗成功,也说明太极拳真正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吴樾:从2008年到2020年,太极拳历经6次申遗终获成功。12年一个轮回,这中间是否动摇过?我猜您有过疑虑,但肯定不会放弃。

陈斌:我们的心路历程跟您说的那种感觉很像,一开始大家都满怀希望,觉得顺理应当,毕竟太极拳在全世界已经有数亿爱好者,影响广泛。结果没想到,这条路竟然走了12年,前5次都以失败告终。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客观原因,那不是我们人为努力的因素。另外,我们提交的申遗材料,每一次都得重新去准备,文字、图片、视频,还得翻译,翻译过程中又涉及很多专业词汇。一不小心,你就没有按照人家的要求标准来。你把人家搞迷糊了,这个事就不好办了。

12年呀,这里面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我们负责这些工作的政府部门领导都换了几茬。我30岁时跟着父辈在忙,他们冲在前面,我去做一些协助性工作。现在,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这代人手里,终于把它完成了,这段经历很是值得回味。

我们自己的信念非常坚定,从没动摇,就觉得这个事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这是个有意义的事,而且它已经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履行一个程序。

吴樾:接力棒已经到了你们这一代手里,在成为陈式太极拳第12代嫡宗传人前后,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陈斌:大家总是说传承、传承,对我们来说这个顺序应该颠倒过来,叫承传。你先得继承,然后才能往下传。你要先从上一辈那里全面接过来,把知识吸收过来,先体会到自己身上。继承好了,才能再去行使你这一代人的使命。

这个过程中,你得做好一辈子全身心投入的心理准备,要不然肯定做不好。在传播发展上,你还要考虑时代的变化,要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师傅带徒弟,一成不变地去教。人家心说,我就锻炼个身体而已,你把我折腾成这样?所以,该简化的简化,顺序该调整的调整,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练太极拳而受益。既要守好这个根,把灵魂的东西守住,同时该创新创新、该变化变化,这样才能发展好。

新京报体育×新京报动新闻联合出品

同题问答

新京报:说起太极拳,两位老师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陈斌:人生责任、历史使命。

吴樾:首先,一个神奇的好东西;第二就是跟张三丰息息相关,我要拍电影。

新京报:如果可以的话,你们最想在什么场景下打太极拳?

陈斌: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带着一大帮徒子徒孙、爱好者在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的太极祖祠,向历代先师汇报表演。

吴樾:我的想法可能比较奇怪,我想到月球上面打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讲究重力、平衡、气的感受。当在外太空的时候,我觉得可以有一套。

新京报:最喜欢的一部和太极拳有关的影视剧是什么?

吴樾:必须是《太极张三丰》。另外,我特别想拍一部电影,这之前我演过陈王廷的电视剧,还没有拍过陈王廷的电影,陈发科先生也没拍过。

陈斌: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就是(吴樾)这部电影。

新京报:太极拳有十年不出门一说,如何看待它的实战效果?

陈斌:武术界有一些顺口溜,其中就有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因为它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我之前的祖辈,可不像现在以传帮带或者教拳为生,过去那是不可能的,第一是轻易不外传,第二没有市场怎么可能养活人?我们家族在明清时期逐渐衍生出两大产业,一个是中药材生意,一个开镖局。尤其是走镖这事儿,真要碰上土匪响马,但凡功夫稀松点,命就没了。过去对“(太极)出门”的标准,为什么设得这么高、定得这么严?因为那真的是看家护命,是安身立命之本哪。太极拳从一开始站桩、溜腿都得各学半年,这叫打根基。我们陈家沟自古有“站半年桩、溜半年腿”之说。真正学上拳,讲究三年一小成、九年一大成,十年才能出门。这样一般的情况下,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咱从历史这一块回顾,太极拳产生时毕竟还是冷兵器时代,它的这些招式都是实用的。

吴樾和陈斌在太极拳对谈中“过招”。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吴樾:陈老师说了很多真实的故事,很多武林前辈也都当过镖师。咱们许世友将军在少林寺学过拳,周恩来总理也学过太极拳。我是亲眼所见,我的老师(赵泽仁)用太极拳的劲力瞬间破过巴西柔术。我借用一件事来讲太极拳到底能不能实战。张伟丽跟乔安娜二番战时,打了一个转身鞭拳,这完全是一个散打技能。张伟丽也学过太极、学过通背,她学鞭稍、打通背的劲儿都是传统武术。这个转身鞭打是散打的专业术语,如果换成了传统功夫,是不是也可以叫柳暗花明,是不是也可以叫白猿探路?所以我觉得它还是有势,尤其是陈式太极拳,因为我演过,我知道陈家拳有很多发力、顶肘,这些都是实战的。

新京报:很多男孩子都有一个武侠梦,两位老师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陈斌:我们也是从这个年龄过来的,应该说咱中国的男孩子们不会有一个例外。我很想分享的一个感受是,一个真正的侠客,甭管你身上有多少过人之处,更重要的是就像刚才吴樾老师说的要心存正念,再去注重文化知识和技能本领的学习,从而文武兼修,并且往文武兼优的方向去努力。侠之大者,爱国爱民,要心怀天下,大爱无疆。只有这样,你用平生所学去造福一方时,可能就是圆梦时。

吴樾:说点真心的感受,对于年轻人,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该提倡的德智体美劳这些就不用再说了,这些都是正念。作为太极拳的推广,作为武术的推广,中国人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如果)您还没学明白,甚至都没学过,怎么能诋毁它呢?要爱护它、要琢磨它、要进入它,再评价它。这就是我想说的。

新京报体育新闻部出品

对谈嘉宾

吴樾

影视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入选过中国武术国家集训队,全国武术冠军,获武英级运动员称号。代表作《精武英雄陈真》《连城诀》《西游记》《杀破狼·贪狼》《叶问4》等影视作品。

陈斌

陈氏二十世,陈式太极拳第12代嫡宗传人,5岁师从父亲陈正雷习练太极拳。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拳师,陈家沟(陈正雷)太极拳馆馆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太极拳专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太极拳协会主席。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陈荻雁

(记者张坤玉对此文亦有贡献)

超恶心的国产App!用完我直接吐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哔哥他老人家是个不折不扣的路痴。

在地铁线复杂交错的广州,如果没有地图App的帮助,哔哥能在地铁里头绕个两三圈。

等手中的羊城通卡余额被刷完了,他都不一定能找到公司的路。

也因如此,哔哥总会感叹科技的美好。

光是地图App自带的地铁路线功能,就足以让哔哥幸福感拉满,成为每天早上最有冲劲儿的打工人。

但很奇怪的是,哔哥最近总是迟到,来的时候还絮絮叨叨的,像是在骂街。

小雷上前一问才知道,他老人家最近是换了个不太好使的地图App来用。

以前他是百度高德换着用,现在倒好,全给他卸载完了...

只留下一个名为【北斗导航地图】的App。

我问起哔哥到底是啥情况,他还理直气壮地跟我说:“你懂啥啊,我这是支持国产!”

聊到这儿,小雷总算知道是咋回事儿了。

原来单纯的哔哥,被套壳 伪装成国产之光的山寨地图App给忽悠了。

当用户们一边开着App导航,一边散发着民族自信之时,这山寨App的作者也正在翘着二郎腿数钱...

有小伙伴可能会说,你凭什么断定【北斗导航】就是山寨呢?

嗯,其实很简单。

因为北斗官方压根就没推出过相关App,市面上那一堆“北斗XX”App,可以说都是贴牌蹭热度的。

喏,小雷就拿哔哥下载的【北斗导航】做个简单体验,大伙往下看就知道,这App做出来到底是图啥...

首先,在【北斗导航】的应用宝介绍页上能看到,它目前已有483万下载量。

看来被“北斗”二字忽悠下载的沸腾网友还挺多。

评论区内更是纯度拉满,不少老哥以为这是北斗官方导航App,还没开始用久直呼“中国人的骄傲”。

也有人对里面的收费行为嗤之以鼻:北斗这样“宰”国人,格局未免太小了吧?

好家伙,北斗官方要是看到这事儿得多委屈啊。

再从具体的软件介绍来看,这App也毫不避忌自己的蹭热度行为。

国际上数一数二的精准,感叹国家进步迅速了吧?”

瞧这自豪的介绍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北斗导航卫星是它研发的呢...

不过吐槽归吐槽,该做的软件体验,咱们还是不能落下。

小雷满怀期待地打开了【北斗导航】,想看看这“国货之光”到底有何特长。

结果它开屏就给我整了个广告,它真的,我哭死。

更骚的是,如果你不手动点击右上角的【跳过】,广告界面将会永久定格在在此。

也行叭,那我就手动跳过一波。

进入主界面,这里看着还挺正常,毕竟主流地图App也是这么设计的。

但小雷正打算测试下导航功能时,【北斗导航】的嘴脸便迎面而来。

它直接提示我注册登录,否则无法使用导航功能。

蒜泥牛鼻,那我注册登录一下总可以了吧。

结果...还是不行。

【北斗导航】直接给我来了套乞讨充值拳法。

“你看你平时都愿意花几十块钱抽烟和咖啡了,现在有一个如此优秀的作品摆在你面前,你都不舍得打赏个几十几百吗?”

它明明可以直接抢钱,现在却愿意用言语来打动我们。

而小雷作为专业白嫖党,自然是拒绝充钱。

毕竟人家百度和高德下载就能用,核心功能也没见收费过。

反倒是一个毫无技术含量,没有官方背书的纯套壳山寨App,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恰烂钱,属实是脸都不要啦。

当然,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小雷还是得拿出点证据,给大伙看看这App的操作有多骚。

先来点简单直接的料,从LibChecker中能看到,【北斗导航】调用了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的SDK。

在加固防破解方面,则是用了360加固,这玩意儿老司机都懂的,用了会影响App运行流畅度。

要小雷说啊,软件本来就没啥技术含量,再掏钱搞加固纯属没必要...

咱们再回到重点。

既然【北斗导航】都内置高德百度两大地图的SDK了,那它的地图数据,有没有可能用的就是这俩家的呢?

想要查清楚也并非难事,小雷用了个抓包工具来监控App的数据。

而在打开【北斗导航】的一时间,我就抓到了这样一条内容。

只见里面出现了“api.map.baidu.com”域名。

嗯,冲浪老手们都懂的,这就是百度家的地图数据接口。

再往下继续抓包,小雷又看到了高德的地图接口“amap.com”。

到这儿基本可以下个定论,这个名字让人热血沸腾的【北斗导航】App,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技术。

像是核心的地图导航功能,都是通过调用百度和高德提供的免费接口实现的。

用着大厂的免费接口向普通用户收费,能看出开发者有着极其娴熟的割韭菜经验。

不过这里又有一个问题,百度和高德的地图API虽然是免费的。

但如果调用方用来搞商业化用途,是需要高德和百度官方同意的。

大伙可以猜一下,这App用人家免费的接口来收费,有没有经过同意呢?

我不敢想,我也不敢说。

但至少可以肯定,这样一款蹭北斗热度的山寨App,如今已赚得盆满钵满。

已知使用导航需要付费至少20元,按照应用宝四百多万下载量,哪怕只有1%的付费转化率,该App都能赚个80万左右。

除此以外,这App还有各种嵌入式广告,说句赚麻了都不为过。

至于这份钱赚得是否合理,相信各位小伙伴心里都有答案。

小雷只希望国内的应用商店们能加大审核力度,别给山寨App太多流量,让它们蒙混过关捞大钱。

最后呢,咱们再来聊聊,北斗导航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

在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被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

这也意味着中国北斗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全球短报文通讯和国际搜救等服务。

咱们作为用户,其实不用特意去做些什么。

因为咱们的手机会自动搜寻北斗导航信号,比如小雷就用Cellular-Z软件收到了很多颗北斗卫星的信号。

用人话说啊,能搜到北斗的信号,就代表着咱们在享受北斗提供的服务了。

像百度和高德等主流地图App,也是老早就支持了北斗、GPS、伽利略和GLONASS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能用正版地图享受的服务,干嘛要掏钱买难受呢。

最后再提醒一下大伙嗷,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有推出过官方App,只是开放了接口控制文件的下载。

接口≠App,接口≠App,接口≠App,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小雷很理解某些网友支持国产的急切心情,但接着国产热度割韭菜的套路App同样无处不在。

在掏钱支持之前,咱们还是得擦亮眼睛,了解清楚对方的真面目。

总之,市面上所有“北斗XX地图”App都不值得付费,这下大伙应该清楚啦。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本报记者陈青冰、周思宇、蒋彪

无声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有人回答,是黑白分明的世界。

一句真诚的“我太感谢你了”,和一句充满讽刺的“我‘谢谢’你”,对于聋人而言,都是一个意思。在他们眼中,所有“谢谢”都是善意,不会有戏谑、讽刺等其他含义。

正因如此,误解、矛盾,才能轻松隐匿在黑白之间的无声地带。

谁能为他们带去一束光,照亮无声地带,让聋人看清世界的同时,也被听到?

2020年,作为中国第一位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聋人,谭婷在16.2万考试合格者中,在全国近3000万聋人中,举起了她的手。

“普法是一辈子的工作”

“我的使命,就是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无声的角落里。”

备考3年,成功通过法考后,面对铺天盖地的采访、无数耀眼的聚光灯,谭婷屡次提到这句话。

不过,有人也提出质疑:“她连庭都出不了,何谈正义?”

就连她自己,也曾拿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找老师唐帅求助。“我通过考试后,又能干什么呢?我都没有办法出庭。”虽然谭婷可以说话,但因为听障,需要依靠手机语音转录才能顺利交流。

唐帅是中国第一位为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手语律师,他深知如今聋人获得公共法律服务的难点,不仅在寻路无门,更在法律意识淡薄。

离婚怎么离?怎么才能让别人还钱?由于不懂法,一些简单的问题都能成为聋人生活中极大的困扰。

唐帅回答谭婷:“出庭只有几十分钟,但普法却是一辈子的工作。普法的意义远大于出庭。你就是星星之火,既可以为聋人群体普及法律知识,又可以带动更多人为聋人提供法律服务。”

星星之火,谭婷记住了。

她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定期推出普法短视频和直播讲解。越来越多的聋人找到谭婷。现在,谭婷手机里的微信好友人数已经将近4000人,全是找她咨询的聋人。而她帮助过的人数,远大于这个数字。

很多聋人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有时间咨询,所以谭婷时常需要在夜间接听视频通话。咨询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

在镜头前,两人无声地交流着。有时候几十分钟,有时候几小时。

尽管咨询不收取任何费用,她却丝毫不因额外的工作感到负担。“这怎么会是负担呢?每一次帮到别人,我都很开心啊!”说这话时,她的脸上浮现出温暖、爽朗的笑容。

谭婷分享了近期的一个咨询案例。一位聋人因为听信朋友的话,在借贷平台上帮朋友借了钱,一心以为这笔钱最后是由朋友直接偿还,与自己无关。当聋人发现问题时,还受到朋友威胁,“如果你找律师,那你就是共犯”。

聋人找到谭婷。谭婷马上联系律所里的律师,帮他打赢了官司,钱最后由其朋友赔偿。

面对因为不懂法而被他人“钻空子”的聋人朋友,谭婷打心底为他们着急。“聋人朋友其实很需要法律知识的普及。上次有位朋友专门过来感谢我,说要不是我,他都不知道原来高空抛物是犯法的。”

谭婷以前帮助过的人,现在也在跟着她一起学法律。上个月,一位住在江苏的聋人守在谭婷的直播间,问她是否还对自己有印象。在他说出自己名字后,谭婷惊讶地用手语问道:“这么久了,你还记得我呀?”

这位聋人也随即回复:“你帮过我,我当然记得。我非常感谢你,有机会我要来重庆请你吃饭。”

原来,2018年这位聋人遇见抢劫,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和沟通不便,无法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警察解释清楚。他辗转联系到谭婷,经过数小时沟通,谭婷帮他写了事情经过,让他打印下来交给警察,成功立了案。

当聋人朋友感动于谭婷的认真时,谭婷也总是被他们的真诚感动。“聋人朋友很朴实,有的会把自家种的水果寄给我,有的就像这样一直记得我。这些小举动成为我坚持的动力。”

谭婷和同事的努力,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唐帅说,大家在直播间问的问题也不一样了,以前可能问怎么离婚,现在会问离婚后夫妻双方的财产如何分割。

“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作为中国第一位通过法考的聋人,谭婷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学霸”。

听到这个称呼,谭婷大笑起来,连忙否认。她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8岁因为一场医疗事故丧失听力。那时,她二年级还没有读完,只能每天在家看其他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

“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去上学啊?”她反反复复地问父母。

父母总是说:“等你把药吃完了,就可以去了。”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虽然年纪还小,但她渐渐明白,学校可能回不去了。

“那段时间,我还经常做噩梦,梦见自己背着书包去上学,但听不到大家说话,被校长赶了出来。”谭婷说,当时她每天心里都特别难受。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成了她的希望。她每天翻着字典,对着拼音自己学认字。

13岁时,父母了解到西昌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于是将谭婷送过去学文法手语。

一开始,她被要求从二年级学起,但她坚持要去上五年级的课程。她觉得自己年龄大,去上二年级不合适。老师和父亲都不同意,她想方设法“抗议”。父亲拗不过她,找老师说情让谭婷读了五年级。

虽然一开始跟不上,但是她把生活中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成功成为班级第一。

“读书肯定要努力,如果我不奔跑,谁来替我奔跑呢?”说这话时,她脸上又一次露出温暖的笑容。

后来,谭婷转学到乐山特殊教育学校时,已经能从七年级跳到高一了。

求学过程中,她一直在加速奔跑。求知若渴是一方面,另一个原因是她“不想父母太辛苦,虽然读书不要学费,但是生活费、路费也是钱”。

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开过拖拉机,做过木工;而母亲除了种菜卖菜,还要为家事操劳。“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他们一直都非常支持我读书。他们觉得女生应该自立自强,学习更多知识,做到经济独立。”谭婷说。

2013年,她通过高考进入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同年级4个考生中,只有她一人考上本科。也正是那一年,她的父亲去世了。

“我那时整个人都不行了,崩溃到大哭,人直接昏了过去。”谭婷说。

父亲去世了,但谭婷知道,求学路还要继续,并且必须继续。

在她接触的聋人里,女性聋人常常被轻视,婚姻被认为是她们最好的归宿。有的人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叫“领证”,就被家里人带去民政局,稀里糊涂在结婚证上签了字。

但谭婷一路走来,父亲对她的前途从没有半点犹豫。

“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句话一直深印在谭婷心里。

“中国第一手语律师”的困境

2017年,谭婷大学毕业,她首先考虑的是要不要去当老师。

同年,唐帅情绪陷入低谷,“中国第一手语律师”的头衔压得他喘不过气。

唐帅可以做第一,但他不想做唯一。可是现实是,他既是第一,也是唯一,许多聋人办理案件都会想办法来找他。

他想过改变,曾经把一批年轻律师送去学手语,希望可以培养更多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从业者。

“半年时间过去,我发现他们学了等于没学。”唐帅解释,“首先,手语分为‘普通话版’和‘方言版’,你如果只掌握文法手语,很有可能无法和只掌握自然手语的人沟通。其次,他们不懂聋人思维,会手语也没有用”。

唐帅精通手语,是因为他的父母是聋人。“我的初心就是来自我父母,我对聋人群体有一颗同理心。”

聋人朋友称呼唐帅,不用“唐律师”,而用“唐法师”。唐帅解释,因为大多数聋人当时都分不清律师、法官两个身份,索性“合二为一”,简称“法师”。

“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们是尊敬我的,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们有多需要帮助。”唐帅无奈地说,“但我只是一个平凡人,没办法为所有聋人提供帮助”。

一个深夜,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唐帅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惊人的想法:“为什么不让聋人来学法律呢?只有聋人最懂聋人啊!”

说干就干。第二天,唐帅就动用了自己在业内所有的资源,联系到中国4所法律专业顶尖的学校,试图找出正在学法律的聋人。但是他失望地发现,没有一个学校的法律专业招收聋人。

聋人考上本科都难,就算选了法律专业,又由谁来教呢?

“我自己来吧。”唐帅开始了他第二次尝试,2017年面向全国聋人,招收律师助理。

唐帅可能没有想到,他为聋人做的事,如同一颗掷入水中的石子,已经激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谭婷就是被“涟漪”影响的一朵“浪花”。她看过相关报道,知道有位唐帅律师,一直在为聋人发声,但从未想过自己会和他产生交集。她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惊喜地报了名。

“我当时想,唐律师这么厉害,为我们聋人发声,我要跟他学习。”谭婷说。

那年,唐帅一共招聘了30名聋人律师助理,谭婷是其中之一。

备考之初犹如“听天书”

一开始,谭婷并没有想过参加法考,或是从事相关职业。

改变她的不是唐帅,而是一群又一群来找唐帅咨询的聋人。

“我有时候看见他们着急,我也跟着着急。我很想帮他们,可是他们问的问题,我也不懂。”谭婷说,看见所有聋人都围着唐律师一个人转,她恨不得把唐律师“拆”成几个,“一个聋人分走一个唐律师”。

看见聋人把手语律师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谭婷迫切地想学习法律知识,帮助他们。

谭婷知道,通过法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但哪怕对健全人而言,法考都不是易事。她不仅不懂法,更不懂法的逻辑。

打开视频,打开书本,谭婷最初觉得自己在“听天书”。她举例,看到“法人”两个字时,她还以为是一个具体的人。后来上网查资料,才知道“法人”是组织,而非一个人。最难理解的是法律背后的逻辑,比如,律师为什么要给坏人辩护?

通过学习,她才明白,“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也有被法律保护的权利”。

如今说起这些轻轻松松的她,3年来,却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6点起床,11点睡觉。

“我基本上靠看视频学习,有字幕的视频还好办,没有字幕就只能自己看书。看书看不懂,我就只能一遍一遍再看。”谭婷说。

曾经准备了两年法考的网友小叶看了谭婷的事迹深受感动。他表示,法考的科目数量多、内容大,时常需要把视频开成2倍速、3倍速,快速过完内容。“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有字幕的辅助,大概懂意思了就过。我无法想象,谭婷怎么对着视频一遍遍消化这些生涩的内容。”小叶说。

第一年,谭婷的主观题差10分,第二年差4分。虽然每年都离目标近了一步,但是在第三年时,命运又和她开了一次玩笑。考试前一周,谭婷的母亲确诊为癌症晚期。

她想放弃考试,但是母亲却坚持让她参加。

每次谈到母亲,称自己是“小太阳”的谭婷,还是会忍不住落泪。她一边流泪,一边回忆:“一辈子居住在大凉山的妈妈,在求医时才第一次知道汉堡长什么样,看到高楼大厦都特别惊讶。”

今年,谭婷有了自己的女儿,这也让她更清楚母亲的辛苦,也更加感激母亲的支持。

父亲、母亲、唐帅、聋人朋友……一路上,谭婷都不是独自在奔跑。也正因为一路上获得了数不清的支持与爱,如今在接到一个又一个咨询电话时,她都会耐心解答。

“谭婷的成功,给了我很多信心,让我觉得这件事是有人可以接着做的,同时也给了很多聋人信心,让他们多了一个渠道发声,同样也有榜样可以学习。”唐帅说。

从2017年到现在,迎着“正义之光”向律所走来的谭婷,最终也成为其中的一束光。这束光更为特别,直接照进了聋人群体的无声地带。她用她的可能,换得了一种更大的可能。

越来越多的“谭婷”将出现

谭婷如同一个杠杆,撬动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激起的不只是涟漪,而是更大的波浪,将影响更多人。

谭婷通过法考,就是巨石落入水中的那一刻。许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出现了。

唐帅主动联系到他的母校西南政法大学,希望能够从学校层面,开始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会手语的新时代复合型法律人才。

“谭婷就是我做这件事情的底气,我可以大胆地说这件事是有必要,并且可行的。”唐帅说。

2021年1月,西南政法大学2020级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正式开班。这不是一个临时的兴趣班。实验班是固定专业,学制为4年,学生需要优中选优,上千名新生中只遴选40名学生进班学习。

谭婷和唐帅目前均是该实验班的外聘教师。唐帅笑道:“实验班的同学需要修满16个手语学分,手语考不过毕不了业。”

去给学生们上课的谭婷,感到非常开心。“他们都比我优秀。看见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来帮助聋人,我也更有力量了。”

作为首届实验班的学生,20岁的马文睿同样也被谭婷的热情和事迹感染着。“在进入实验班前,我和父母都观看过谭婷老师的视频,深受感动。当我知道她会来给我们上课时,心情也很激动。”马文睿说。

谭婷老师也受到班上学生的一致好评。她开朗、热情,能迅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从不吝啬鼓励和夸奖,并且有问必答,她的课堂总是“热热闹闹的”。在教导手语的过程中,她也经常跟学生讲述聋人如何思考,该如何和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推广公共法律服务是我的初心。进入这个班之后,我也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希望我可以让更多听障人士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马文睿说。

此外,唐帅律所所在的重庆市大渡口区残联也主动联系到唐帅,希望能购买他们的普法服务,让手语普法能够触及更多聋人群体,同时也提出为特困聋人群体在法律服务上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几年时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参与其中,他们共举“同一把伞”,为聋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唐帅再也不是中国唯一一个手语律师。在不远的未来,谭婷也将不再是中国唯一一个聋人律师。

如今,律所的一位助理已经通过了法考客观题考试,有望成为中国第二位聋人律师。

“当然,两个手语律师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按照1万个聋人需要有1个手语律师的比例,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社会上出现3000个手语律师,3000个手语检察官,3000个手语法官。”唐帅说。

关于未来,正在读大二的马文睿也深知前方有许多挑战,但她认为:“挑战也意味着一种方向,才能让我们知道应该在哪方面发力,更何况还有谭婷老师这样的榜样给我们力量。她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都能成为律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了这3000万聋人努力呢?”

(参与采写:唐奕、李爱斌、周文冲)

本期主持:黄臻、刘金海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聚焦蟹卡蟹券:卡券消费有套路 买蟹还需多留心

“秋风起,蟹脚痒”,时下,生鲜超市、电商平台、海鲜市场、农贸市场中的大闸蟹成为热销产品。《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大闸蟹销售方式多种多样,有线下直接售蟹的,有线上购买蟹卡蟹券后到线下提货或快递卡券到家的,有通过电话销售的,还有线上直接购买现货邮寄到家的……同时,大闸蟹产品价格多变,产品型号令人眼花缭乱。

那么,产品型号就是售卖价格吗?购买蟹卡蟹券后能及时提到货吗?线下直接购买和线上购买蟹卡蟹券后再提货的螃蟹有区别吗?商家宣传的蟹重与实际情况相符吗?针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上述问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江苏 卡券种类多 价格各不同

金秋时节蟹正肥。国庆期间,记者针对市场上参差不齐的价格、五花八门的蟹卡蟹券展开了调查。

螃蟹市场价格“水深”

阳澄湖大闸蟹历来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青睐。10月4日至5日,记者前往苏州市区和阳澄湖养殖基地进行了采访。

10月4日,在苏州市吴中区吴中东路上的“吴王阳澄湖大闸蟹店”,店员跟老板正在忙着捆扎螃蟹装盒发货,以公蟹4.5两、母蟹3.7两为例,要价每对200元,买10赠1,也就是打9折;买券也是10张券送1张券。老板向记者推荐蟹券,券上直接标明了实际价格。

10月5日,记者来到阳澄湖美人腿半岛。一上岛,就看到有个专门卖螃蟹的市场,200多米的路边有近百家卖蟹棚铺,谈好价格可顺丰发货,零散的也卖。记者首先来到路口一家棚铺,仍以公蟹4.5两、母蟹3.7两为例,店家开价35元1只,记者还价到30元1只,买了2对。与前一天在市区价格差距较大。

听着旁边的叫卖声,提着4只螃蟹继续往里走,记者却越走越“后悔”。一位看着像本地的蟹农直接对记者说:“留个微信,你别还价了,我给你20元1只,要是大些的蟹王你再加点价。”边上众多棚铺老板都表示,买卡送人或者直接谈好价发货都可以。

跟着导航,记者来到了距离棚铺不足2公里的苏蟹侬阳澄湖大闸蟹养殖体验基地,四五辆车停在门口。进门后,老板热情地指着人工螃蟹池介绍道:“你看看我们的螃蟹个头。以公蟹4.5两、母蟹3.5两为例,1盒10只螃蟹只需要1788元,包含运费。”老板自豪地说,每天他们直播都能卖出去不少。记者这时才看见原来包装台上架着手机正在直播。同一个地方,螃蟹价格也相差好几倍,原来是互联网助螃蟹升值了。

塘蟹、田蟹“变身”湖蟹

10月4日,在东苑路菜市街的蟹天蟹地蟹业专卖店,陈姓女老板向记者坦言:“我家卖的是吴中本地塘蟹,现在基本上你买不到正宗阳澄湖里养殖的蟹。为了市民饮用水取水以及环境保护,可供养殖螃蟹的湖水面积越来越小,阳澄湖周边的农田开发成了池塘养蟹,引用湖水养殖,本地人俗称田蟹、塘蟹,口感不如湖里的。我给你的吴中本地蟹口感肉质不比田蟹差。”

记者在店里看到,这家店只对外标称“大闸蟹”,而不说是阳澄湖的大闸蟹。记者指着店里几摞印有“阳澄湖大闸蟹”的盒子问:“这也卖吗?”老板说,假如客户需要,也可以提供,盒子每个20至40元,都配有防伪标识蟹爪扣,外地人大多弄不清这些情况。老板问记者:“你是送人还是自己吃?如果送懂行的人,建议还是用普通盒子。”事实上,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类似售卖阳澄湖大闸蟹盒子及蟹爪扣的情况不在少数。

记者随后又来到苏州团结桥附近的阳澄湖大闸蟹(苏苑店),看到店里写着“清水大螃蟹”。店家告诉记者:“我家的螃蟹是阳澄湖的水养殖的,在清水村(阳澄湖边的一个村庄),也就是所谓的田蟹。”同时,店家表示有对应价格的蟹卡,每个螃蟹都有防伪扣。

蟹卡蟹券套路多

记者调查发现,在苏州的螃蟹店里,大多数都可以买蟹卡蟹券,这些预先制作好的卡券种类繁多,有的直接印上价格,有的写着型号。现场谈价买的蟹卡都是事先制作好的,有好几种,上面标称988型、1688型等,貌似价格,其实不然。

蟹主会主动问你想买多少价格的送人,比如1688型900元的卡会发4.5两的公蟹和3.5两的母蟹各5只,600元的卡会发4两的公蟹和3两的母蟹各4只。记者询问1688型最少450元能不能卖,蟹主劝说:“太难看了,太小了,你拿1188型吧。”

记者又走访了南京各大市场,看到也有不少商家售卖螃蟹。10月8日,记者来到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街55号一家叫云鸿水产的门店,店门头上写着“阳澄湖大闸蟹南京旗舰店”。店家告诉记者,目前4.5两的公蟹、3.5两的母蟹是130元一只,并表示品质绝对保证。记者询问蟹卡价格,商家表示“豪华C1388型”实际价格也是1388元,其中包含4.0—4.5两的公蟹4只、3.0—3.1两的母蟹4只。

然而,距离该门店1公里左右的凤凰西街89号的一家“阳澄湖大闸蟹”门店的“福星高照3288型”的蟹卡售价1958元一份。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今年大闸蟹销售更多转战视频平台。但记者调查发现,线上销售存在产地难确认、卡片只有型号无金额等问题。

记者在网上醉卧阳城旗舰店中看到,标注“4.5两公蟹4只、3.5两母蟹4只”的蟹卡售价798元,咨询客服获知,该款产品对应2688型,卡面上标注型号、蟹重、只数和提货信息,但是没有金额。旗舰店内有满减、首单优惠、蟹券满5送1等活动,优惠后665元。

在苏湖港旗舰店中,4.5两公蟹4只、3.5两母蟹4只,标注售价458元,客服表示该款为3188型,卡上只有型号和总只数,蟹重在提货时的页面会有显示,购买20份每份可优惠20元。当记者追问卡上没有蟹重,提货时如何核对确认,存在自行修改系统的可能时,客服称:“提货系统都是固定的,随意修改不就露馅了。”

记者向多个商家确认螃蟹是否阳澄湖大闸蟹,商家大多以有蟹扣可以查询来说明螃蟹出自阳澄湖。在阳澄生活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记者询问是否阳澄湖大闸蟹,商家拿出了一份检验检测报告,并表示每只螃蟹均有蟹扣,放心去拍。好蟹汇生鲜旗舰店客服回复是阳澄蟹,而阳澄蟹是什么意思客服并未解释,仅强调自家的螃蟹一蟹一码,有专用防伪码可以查验。

●链接

江苏省消保委:将持续关注大闸蟹消费难题

近年来,江苏省消保委一直密切关注大闸蟹领域消费问题。针对网购大闸蟹,江苏省消保委及部分地市消保委多次组织开展了大量测评、调查、调解等工作。2020年10月,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网购大闸蟹消费体察报告;2021年,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电商销售大闸蟹品质服务标准》,为大闸蟹消费市场“立规矩”。

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苏省消保委持续关注大闸蟹消费问题,并针对市场乱象等开展全省大闸蟹消费调查,同时,还将对《电商销售大闸蟹品质服务标准》进一步优化完善。

浙江 老券提货难 蟹重有出入

随着秋意渐浓,大闸蟹也“爬”上了餐桌,成为一道美食,蟹卡蟹券也迎来销售热潮。10月7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别前往浙江省杭州市的张德洪阳澄湖大闸蟹、王氏大闸蟹、周氏大闸蟹等店铺进行了蟹卡蟹券提货消费体验,发现部分品牌存在老卡老券提货门槛较高,公蟹母蟹实际重量与商家宣传不符的情况。

张德洪老券只能到总店提货

记者在体验过程中发现,在张德洪用往年的蟹卡蟹券只能在总店提货,且不能通过二维码预约线上发货。10月7日上午,记者拿着一张1600型蟹券前往张德洪阳澄大闸蟹潮鸣店,工作人员告知记者此券是老券,只能去总店提货。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建国北路的张德洪总店,店内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提货,但不能通过扫券上的二维码线上提货。问其原因,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因品牌内部调整而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从而造成2022年以前的蟹券只能在总店现场提货。

此外,工作人员还告知记者,2022年的新券已取消1600型,现只有C1588型,因此老券的1600型要按照2022年的新券相近的C1588型提货,再额外补1只3两的母蟹。也就是说,原来老券的1600型可提到5只4两公蟹、5只3两母蟹,现如今变成了4只4两公蟹、5只3两母蟹。然而这一问题在王氏、周氏店内并未发生,不管是今年的蟹卡蟹券,还是往年的蟹卡蟹券,均可在王氏、周氏任意门店提货,线上预约配送也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因国庆假期凭蟹卡蟹券提货的人较多,部分型号的螃蟹存在提不到货的情况,例如张德洪建国北路总店内的6两公蟹已无货。

螃蟹实重与宣传有出入

记者在张德洪建国北路总店提了往年的1600型4只4两公蟹、5只3两母蟹,在王氏凤起旗舰总店提了2022年的C1588型4只4两公蟹、4只3两母蟹,在周氏凤起路旗舰店提了2022年的1688型4只4两公蟹、4只3两母蟹。

随后,记者回家将大闸蟹称重,发现张德洪带棉绳、蟹扣的公蟹重量分别为3.96两、4.04两、4.14两、4.52两;带棉绳、蟹扣的母蟹重量分别为2.74两、2.92两、3.12两、3.28两、3.4两,其中棉绳总重量为2.22两。王氏带草绳、蟹扣的公蟹重量分别为4.24两、4.3两、4.4两、4.44两;带草绳、蟹扣的母蟹重量分别为3.1两、3.12两、3.14两、3.18两,其中,草绳总重量为1.18两。周氏带棉绳(无蟹扣)的公蟹重量分别为3.66两、3.7两、3.82两、3.86两;带棉绳(无蟹扣)的母蟹重量分别为2.62两、2.7两、2.72两、2.84两,其中绳子总重量为2.08两。值得一提的是,张德洪和王氏的每只大闸蟹均有蟹扣,扫描二维码可溯源,而周氏大闸蟹则无蟹扣。

此外,在各种品牌的蟹卡蟹券上都标明了“798型”“1588型”“2288型”“3688型”等字样,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型号是否代表着螃蟹实际价格?为此,《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别咨询了张德洪、王氏、周氏店内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均是型号和价格没关系。不管是“798型”“1588型”还是“2288型”“3688型”,代表的是大闸蟹数量、重量、公母等ABCDEF套餐,并不代表实际价格。随后,记者采访了正在提货的两位消费者,对方均表示对“798型”“1588型”等型号字样容易产生误解,误以为“798型”大闸蟹价值798元。

同一张蟹券价格多变

10月4日,记者在网上搜索杭州本地的蟹卡蟹券,在排名相对靠前的王氏食品旗舰店,记者看到共有6款蟹券在销售。标称原价688元的688型提货券售价为240元,标称原价1088元的1088型提货券售价为380元,标称原价1588元的1588型提货券售价为555.8元,标称原价2288元的2288型提货券售价为800.8元,标称原价2888元的2888型提货券售价为1010.8元,标称原价3688元的3688型提货券售价为1659.6元。在售价基本为标称原价的3.5折—4.5折之间。各型提货券的差别主要是螃蟹数量和重量上。

与此同时,记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多个微信账号也在销售“王氏”提货券。记者向销售人员询问蟹券价格,得到的回复基本一致:按蟹券所标型号2折价格销售。这个价格比王氏食品旗舰店中的价格又便宜了将近一半。

记者询问如此折扣的原因,其中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受今年天气因素的影响,前段时间天气一直比较热,螃蟹的成熟期推迟了,错过了中秋和国庆销售旺季,所以今年的价格较往年便宜了不少,往年一般折扣在4折左右。为进一步体验提货流程,记者以440元的价格购买了2张1088型提货券。

10月7日,记者拿到蟹券后,来到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登云路299号的“王氏”专卖店,向店内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可以现场提货。工作人员接过记者的蟹券查看后表示,记者所购买的1088型蟹券是4只3.6两公蟹和4只2.6两母蟹,目前店内只有母蟹,如果想提公蟹需要提前预约,或者在第二天上午11点前到店提货。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消费者选择公蟹的比较多,他们门店拿到的公蟹数量又比较少,所以急着提货的话最好选择母蟹,可以当场提货。

随后,记者向店内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可以在门店购买蟹券,是否有折扣?工作人员表示,门店现场就有蟹券可以直接购买,价格为标称的2.6折。

同样一张蟹券,在线上、经销商、门店得到了三个不同的价格,而且彼此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消费者对此又如何看?记者采访了门店附近的几位消费者,他们表示,粗看提货券,很容易被上面标称的型号误导为价格,他们基本不会选择购买蟹券的方式,而是直接到农贸市场购买。在他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附近的和睦农贸市场和杨家门农贸市场。在水产摊,记者看到,4两到4.5两的公蟹售价在每斤50元左右。摊主在称重时也是以螃蟹的净重计算,称完后再用棉绳绑住蟹腿,便于消费者烹饪加工。(薛庆元 施本允 郑铁峰)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郑小瑛:爱乐人生,幸福交响

今年生日,郑小瑛(左)和老伴的合影。采访对象供图 本报记者许雪毅

10月1日是国庆节。61年前,郑小瑛在克里姆林宫剧院指挥了她的首场交响音乐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周年。

10月1日又是国际音乐日、国际老人日。

在福建厦门,这位同时与国际、音乐、老人有关的传奇人物,几天前庆祝了自己93周岁生日。

郑小瑛,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是一位不一样的“90后”:6月,她为孩子们献上“璀璨童心·六一儿童节专场交响音乐会”;7月,她和钢琴家殷承宗联手在厦门演绎红色经典,又在第二届中国(杭州)合唱指挥大会上执棒《黄河大合唱》;8月,她在抖音直播上为大家讲解中文版的歌剧《茶花女》;9月,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音乐厅修缮工程全面启动,她收获了人生中第93个秋天……

93岁的年轻人

她的身体里,她的血液里,也有黄河一样奔腾不息的激情、一路向前的蓬勃活力。她说,只要还能“扑腾”,就要继续站上舞台

“90后”郑小瑛,携手“80后”殷承宗,7月1日在厦门献上“时代华章·铸就辉煌”七一交响音乐会,成为一段佳话。

她是女指挥家,是祖籍福建永定的客家人,把表现客家人奋斗发展的交响史诗《土楼回响》带入西方的交响音乐世界。他是钢琴家,是生长于厦门鼓浪屿的闽南人,把展示中华民族拼搏进取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奏响世界五大洲。

这两位中国古典乐坛的知名人物,一起见证了浴火重生的新中国,有着共同的国外留学经历。

演绎红色经典,致敬峥嵘岁月。郑小瑛激动地在朋友圈写道:“郑加殷=174!!!”那是他们的年龄:一位93岁,一位81岁。

年岁的增长,意味着逐渐告别。今年,郑小瑛已在微信朋友圈里“沉痛悼念”了4位老友。

她自己,也得过3次癌症。

可她,依然活得生机勃勃。她说,只要还能“扑腾”,就要继续站上舞台。

“拼命哪!莫胆寒!”郑小瑛7月25日在朋友圈写道。那是《黄河船夫曲》里的歌词。

前一天晚上,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满头银发的郑小瑛身着黑色燕尾服走上舞台,全场掌声如潮。当《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响起,观众们被荡气回肠的“黄河礼赞”所打动,也被指挥台上的“女司令”深深折服。

“致敬郑老师,她的身体里,她的血液里,也有黄河一样奔腾不息的激情、一路向前的蓬勃活力!”有观众在“郑小瑛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留言。

9月27日,郑小瑛93周岁生日。这一天,她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位陌生朋友的来信”。

署名“zhaoping”的医学工作者提到,两个多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郑小瑛今年七一指挥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视频,为郑小瑛敏锐的思维、如同年轻人一样洪亮的声音所震撼。

来信写道:“当我也即将进入老年人行列,正在为‘过两年退休后做什么’而迷茫的时候,突然发觉,您就是我心中要追逐的那颗星!”

在来信者眼里,郑小瑛93岁高龄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分享给我们的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人生拼搏的意义;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的感动,更是激励我们进取向上的力量。

郑小瑛很感动。她在朋友圈里隔空回应:陌生人!你的深情厚谊一定会让我多活20年!

此前2天,9月25日晚,为庆祝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音乐厅修缮工程全面启动和郑小瑛93岁生日,一场简单又温馨的庆祝活动在郑小瑛工作室举行。

“寿星”向到场嘉宾介绍,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今年1月11日正式注册成立以来,克服了没有固定排练和办公场所、遭遇多次疫情等种种困难,为市民们奉上了多场具有高水准的歌剧、交响乐音乐会和线上线下公益讲座。

办好了心中一件大事,郑小瑛高兴得像个“90后”女生。她亲手制作鸡丝凉面招待朋友,在朋友圈“晒幸福”,配图里有一张“布告牌”,上面的主标题是“时光郑好,面向未来”,副标题是“郑氏面馆今日开张”。

“传奇”是这样成长的

33岁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公演了一场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

郑小英到三线工厂演出,大婶大姐们围着她:“瞧你的胳膊这么一抡,大老爷们都得跟着你转,好解气啊!”

郑小瑛哈哈大笑。

上世纪90年代,郑小瑛在哈佛大学讲学。美国记者问她:“你是怎么战胜那些男性站到指挥台上去的?”

在男性主导的指挥行业里,郑小瑛脱颖而出,历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等职务。她说,我没有遭遇性别歧视,但也没有因为性别得到优待,我感谢我的祖国,感谢我的人民。

潜移默化中,她受了母亲的影响——在女人裹脚的年代,母亲放开裹脚从重庆跑到上海学女子现代体育,又冲破家庭追求自己的爱情。

去年,郑小瑛发起“华人女指挥致敬三八国际妇女节”公益宣传活动,找到30位全球华人女指挥。今年同样的节日,她登台指挥,致辞说女性应该是“坚强勇敢的铿锵玫瑰”。

这一生,郑小瑛遇到很多挑战。1929年她出生在上海,6岁学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家逃难到重庆、成都。

从小参加合唱团,郑小瑛选择唱低声部。“为什么喜欢低声部?因为它比较难,要配合主要旋律,有挑战性,很有意思。”

19岁,郑小瑛怀抱革命理想,冲破父母3次阻挠,奔向解放区,从刚学会解剖蚯蚓的医学生变成敲锣打鼓的文工团员。

今年9月,郑小瑛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珍贵视频:70年前的她,扎着两条长辫子,在广西大瑶山英姿飒爽的样子。

“我从来没梦想过当指挥家,是祖国培养和造就了我。”郑小瑛说。

31岁时,郑小瑛被公派留学苏联进修交响乐、歌剧指挥专业,33岁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公演了一场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

第二天新华社播发了报道。郑小瑛的妈妈在上海拿到报纸,特地给她寄了过去。“这份报纸我至今珍藏着。”她说。

各种挑战之外,郑小瑛与疾病狭路相逢。1997年她查出直肠癌,2014年和2015年又查出肺癌。化疗、放疗,很快她又挥起指挥棒。她说:“人早晚是要走的,走之前我要争取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69岁,第一次癌症刚做完手术,郑小瑛应邀来到厦门,组建厦门爱乐乐团。

她心怀感激:“厦门给了我平台,让我可以试验我的一些理想。”

如今,已过鲐背之年的她,忙得不亦乐乎。朋友圈以每月10多条的频率在更新,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排练、演出、讲座。

郑小瑛说:“我喜欢这样的人生。”

“追星者”与被热爱的人

得到大家发自肺腑的尊重和感谢,郑小瑛说,并不是我的指挥艺术多么高超,而是因为我总喜欢把好的东西和大家分享

“我去大山里追星了!”

2019年9月,亲朋好友在厦门准备为郑小瑛庆祝90大寿,老寿星却张罗着“下乡进山”。

两个月后,郑小瑛来到云南一个苗族村落。她鼓励那些优秀的民间合唱者说:“一定要坚信你们唱的是好的、对的。”她又补充道,“我是你们的追星族啊!你们很了不起。我不会哄你们的,我都90岁了。”

她问大家,你们怎么能唱得这么好。有位苗族大婶说:“我们在合唱里学会了退让。”“哇,真了不起,追求和谐,必须互相倾听,彼此退让!这么朴素、有哲学意义的解释。”她赞叹。

前阵子,有位厦门人当面告诉她:“郑老师,您为我们拨开迷雾,原来严肃音乐不是那么可怕。”

“指挥说话了!”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杨绿荫记得10多岁时听“郑式讲解”的场景。“这么大一位指挥家,大作品也讲,小作品也讲,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大家听得入了迷。”

阳春白雪,和者日众,是郑小瑛毕生的追求。

上世纪70年代末,郑小瑛到工厂区演出,《茶花女》凄凉的序曲响起,观众席却一片闹哄哄,还有人嘎嘣嘎嘣吃榛子。郑小瑛认为,中国的戏园文化是看戏、聊天、嗑瓜子,大家不懂得欣赏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歌剧很正常,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呢?

于是,每场歌剧演出前先讲解20分钟的“郑小瑛模式”诞生了。她提前挤公交车,带着砖头录音机、演出服,夹着总谱,一讲几十年。一开始有人不理解,说她“好出风头”,但观众的回应非常热烈,有人没听全,会退了火车票重进歌剧院,就为再听一遍完整的“郑式讲解”。

“音乐来自人民,大众需要音乐。”郑小瑛说,“艺术家不要摆臭架子,你多付出一点,帮大家捅破那层窗户纸,就能换得人们对你劳动价值的理解和尊重。”

2021年4月,郑小瑛在国家大剧院指挥《土楼回响》。结束后,突然有人高喊“郑老师,我爱你”,一连三遍,全场应和。郑小瑛热泪盈眶。

她想着,自己离开北京20多年了,年轻一代应该不认识自己了,为什么大家还一直念叨着她?

得到大家发自肺腑的尊重和感谢,郑小瑛说,并不是我的指挥艺术多么高超,而是因为我总喜欢把好的东西和大家分享。“这一点感情,大家理解了,所以念叨我。”

今年8月27日,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与抖音直播携手,为全国观众带来云上歌剧《茶花女》中文版,在线人数迅速突破300万。在两个半小时的直播过程中,郑小瑛坐镇直播间与网友互动。

“啊!一次崭新的导赏体验!”郑小瑛在朋友圈里写道:“坐在观众席里,耳朵听着台上,眼睛盯着手机屏幕上观众的各种提问,脑子飞快想出简明扼要的导赏词,手指忙乱地点着键盘,生怕漏答了一个好问题。原来竟可以如此高效率地为成千上万的爱乐观众交流啦!太好玩儿啦!”

不老传奇,跳动着一颗年轻的心。郑小瑛保持敞开状态,随时愿意接触一切新鲜事物。

2020年,91岁的她在抖音开设“郑小瑛工作室”,加上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的“瑛乐知音”,已发布数百个视频。

此前一年,90岁的她在喜马拉雅、蜻蜓等APP上开设交响乐导赏《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带你欣赏交响乐——“让耳朵更聪明”》,持续到今年7月,已讲了50课。听众催她更新,问她“郑老师是不是搞饥饿营销法”,她哈哈大笑。

郑小瑛实在太忙了,但仍记挂着网上课程。“学院派的音乐名词大家一听就头大,我的特点是比较大众化,中小学教师很喜欢,说对音乐欣赏备课有用。”

想做的事很多

“中国人在交响乐领域也做出了成果”。她数着几部歌剧的演出计划,已经安排到了明年

2007年,郑小瑛携厦门爱乐乐团,到被誉为“音乐圣殿”的柏林爱乐大厅演出。出发前,她写了一篇文章,说要到“关公门前耍大刀”,因为德国是贝多芬的故乡,那里有耳朵最挑剔的听众。结果演出大获成功,返场持续了10多分钟。

那一次,郑小瑛指挥的是《土楼回响》。这部40分钟5个乐章的交响诗篇,迄今已被她带到亚欧北美等12个国家、演出77场,创下中国交响乐套曲演出纪录。

柏林爱乐大厅、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音乐厅、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大厅,美国旧金山戴维斯交响音乐厅……每次,郑小瑛都奔着世界一流音乐厅而去。她希望西方主流社会看到,“中国人在交响乐领域也做出了成果”。

“你有心来我有情,不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还有造桥人!”说到动情处,郑小瑛哼唱起《土楼回响》中脍炙人口的客家山歌。

2000年,郑小瑛第一次回到父亲出生地福建永定,见到了客家人为繁衍生息、保卫家园而建的标志性建筑——土楼。应她邀请,作曲家刘湲为当年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创作了《土楼回响》。

“我们的青年音乐家努力用西方交响乐手法讲述中国故事。”郑小瑛认为作品很成功。

这位指挥家努力推动“洋戏中唱”——用中文演唱西方经典歌剧。5年前,她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中文版的马勒交响曲《尘世之歌》。有一次,懂汉语的意大利朋友上门请教“客家女”话题,被她“借来”校对《茶花女》的意大利文翻译。

现在,郑小瑛很想带几个徒弟一起把中文译配做下去。“你帮我留意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加盟?”她对来访的杨绿荫说。

郑小瑛想做的事情很多。她数着几部歌剧的演出计划,已经安排到了明年。

她还想学开车。亲朋好友劝阻:“郑老师还是等无人驾驶吧。”

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专访时,郑小瑛坐在客厅椅子上,一口气从上午10点谈到下午1点半。桌上的矿泉水动都没动。阿姨炒菜的声音响起又静默下去。老伴刘恩禹坐在一旁,默默陪了3个半小时。

郑小瑛曾成功在20多个国家指挥,演出中外歌剧和交响音乐会1600余场。客厅里摆满郑小瑛的照片、画像、海报,还有各种模型和纪念品。

在里面,记者看到了郑小瑛和女儿的合影。

在莫斯科指挥第一场歌剧公演时,郑小瑛曾把女儿照片夹在总谱里。“指挥完翻到最后一页,照片上女儿正对着我笑。”她回忆。

郑小瑛有些遗憾。女儿小时候不在身边,再见面时母女俩已过了亲热年龄。如今,女儿在美国,两人只能微信联系。

去年7月1日,郑小瑛在朋友圈晒了老伴合影,附文:加起来180岁,“光荣在党”129年的两个老党员。

今年生日当天,老两口照例拍了合影,两位白发老人在蛋糕和鲜花丛中笑得开心。

傍晚,这对银发夫妻常常相伴在小区散步。“人生已到尾声,还能自理,还能这样一起生活,我很幸福。”郑小瑛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