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圣徒4mod(黑道圣徒重启版—恶搞版GTA好玩吗?游戏体验+A卡性能测试)
黑道圣徒4mod文章列表:
- 1、黑道圣徒重启版—恶搞版GTA好玩吗?游戏体验+A卡性能测试
- 2、辐射4:新维加斯MOD新图 展示重制场景与UI
- 3、玩家自制资料片规模MOD辐射:伦敦发布新视频
- 4、RTX 40显卡乐无忧,鑫谷昆仑KL-1250G电源评测
- 5、经典游戏中比较有意思的绰号,蒂法为什么被称为耶路撒冷
黑道圣徒重启版—恶搞版GTA好玩吗?游戏体验+A卡性能测试
圣徒们可等等
8月份除了《漫威蜘蛛侠》以外,近期发售还有《黑道圣徒》重启版这款PC游戏,因为个人比较喜欢《四海兄弟》、《热血无赖》、《黑道圣徒》等具有GTA风格的开放世界游戏,硬核也是同样收入囊中,《黑道圣徒3》是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款,滑稽和恶搞程度达到了巅峰水平,两年前开发商还重新复刻过《黑道圣徒3》,两年后的今天《黑道圣徒》重启版它终于来了。
不过遗憾的是,《黑道圣徒》重启版发售初期存在太多无形BUG,目前硬核的游戏进度才30%,就遇到过一些主线任务受阻碍的BUG,确实很影响游戏体验,它目前标准版接近200元售价,真的有兴趣可以等候打折和优化补丁上线再购入,唯一欣慰的是,个人使用AMD平台在性能体验方面还算不错,这款游戏本身也是偏向AMD优化。
游戏近期有一个差不多6GB的更新补丁包,至少有一些内容和BUG得到优化了,建议圣徒们赶紧更新,下面是正文部分,先给大家分享一下硬件需求和游玩感受是怎么样的,首先是介绍相关测试硬件,如不需要了解性能测试部分,也可以跳转至游戏体验分享部分。
核心测试硬件介绍
第一款是代表着旗舰级的蓝宝石RX 6900 XT超白金极光特别版(卡暂不在手上,实际使用RX 6950 XT测试,性能差距并不大),除了Boost频率高达2365Mhz和拥有高品质的用料以外,它还有全覆盖式的ARGB灯效、风扇快拆设计、双BIOS 软件切换功能等卖点,定位仅次于发烧级的毒药系列,是高于超白金OC的。
第二款是代表着高端级的蓝宝石RX 6750 XT超白金,Boost频率达到2623Mhz,同时显存频率也升级到18 Gbps,比高端的RX 6700 XT非公性能还要好一些,它的ARGB灯效覆盖在肩部和背板一部分区域,同样作为超白金家族,风扇快拆设计、双BIOS 软件切换功能等特色一脉相承。
第三款是代表着中高端级的蓝宝石RX 6650 XT超白金,Boost频率达到2694MHz,相对于前两位三风扇选手,它的显卡长度只有260mm,但超白金家族的基本特色它一样也不少,外观风格设计也是类似。
第四款是蓝宝石RX 6500 XT白金版OC,是目前AMD千元级的老大哥产品,它是作为RDNA 2架构首款采用台积电6nm新工艺的产品,Boost频率达到2825MHz(实际超频之后可无限接近3GHz),实际显卡长度为194mm,对于小机箱而言兼容性还不错的。
五款是蓝宝石RX 6400白金版,是目前AMD千元级的次级替补选手,Boost频率达到2321MHz,最大的优点就是半高和ITX规格的产品很多,便于入门级用户组建更小体积的主机,尤其是RX 6400白金版这款,作为半高卡,它的内部散热结构居然还有热管加持,它的长度也只有170mm。
测试CPU分别是Ryzen 7 5700X(主力)和Ryzen 5 5600(辅助对比),Ryzen 7 5700X在简单超频之后,性能就约等于5800X了,除Ryzen 7 5800X3D以外,相比更多核心的5900X,Ryzen 5700X/5800X其实也更适合各种游戏的性能发挥。
搭配主板是微星MPG X570S EDGE MAX WIFI刀锋,采用12 2相增强供电,即便搭配最高旗舰的R9 5950X也是轻松应付,主板还拥有三条M.2插槽,均带有独立的冰霜铠甲,而X570S属于后期版本的工艺升级,其PCH芯片采用0噪声的被动式散热设计,是一款综合素质都不错的中高端AMD主板。
本次最高规格的硬件搭配是Ryzen 7 5700X RX 6950 XT,故使用的电源是微星MPG A1000G(额定1000W),80PLUS金牌认证,搭载全日系电容,支持40%负载以下风扇停转,支持十年售后质保,能满足RX 6950 XT三个8pin接口和整卡供电需求。
游戏测试自然就涉及4K分辨率,这款是御用的微星MPG321UR-QD,可称之为“4K电竞大金刚”,显示器整体是三边窄框设计,支持旋转、倾斜和高度多种角度调节,它拥有4K 144HZ的高端参数,支持NVIDIA G-SYNC技术,背部I/O接口是带双HDMI 2.1的组合也是相当丰富,背面是ARGB灯带,可支持微星Mystic Light同步。
游戏选项、画面赏析和光追
安装的是Adrenalin 22.8.2 Optional (WHQL)显卡驱动以及最新版本的芯片组驱动,该版本显卡驱动针对《黑道圣徒》重启版有深度优化,操作系统是Windows 11 21H2最新版本,Ryzen 7 5700X/Ryzen 5 5600使用默认PBO AUTO状态,搭配两根DDR4 3600 8GBX2组成双通道,并在BIOS中开启SAM技术提升一些显卡性能。
游戏的图形选项菜单,整体预设方案可分为极致、高、中和低多种方案,视野最大可以拉到110(本文测试时为75,比较合乎个人习惯,此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性能),《黑道圣徒》重启版支持光线追踪环境光遮蔽(也可分为多种预设可选),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游戏后的画面选项中UI是呈透明化,在调整某些选项时可以看到即时效果,这种人性化设计是值得所有游戏开发者去学习的。
高级显示选项有17个之多,大部分都是开发世界游戏常见的,也有全局照明和多种反射渲染方式加持,其抗锯齿是比较少见的TSSAA,实际上它属于时间性抗锯齿的一种,个人觉得效果还不错,《黑道圣徒》重启版属于AMD合作向游戏,官网表明是支持FSR 2.0技术的,不过发售后暂时还没有见到,还需等待一段时间吧。
4K预设极致 光追画质下,《黑道圣徒》重启版采用Volition自主研发的游戏引擎,整体画面放在2022年的今天,按照3A游戏标准还算不错的水平
个人比较喜欢日落和夕阳时分,玩家每次载入游戏进度天气都是随机的,但没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夜晚的街道细节也还不错,尤其把带有灯光氛围的车开到沙漠区域,很细腻的氛围感
可进入的建筑群体,比如说武器店的设计和细节就和GTA 5是一样的
不过新城区高层的建筑质感就很一般,尤其是在空中视角会很明显,和旧城区的低矮建筑差距很远
高层建筑里面的细节很贴图化,个人觉得比同期发售《漫威蜘蛛侠》复刻版的还差一些
4K预设极致 光线追踪环境光遮蔽关闭
4K预设极致 光线追踪环境光遮蔽极致
《黑道圣徒》重启版只选择了光线追踪环境光遮蔽来增强画面真实感,开启后环境的阴影更真实了,物体也会呈现该有的立体感,反射效果倒是在这款游戏很少能呈现,毕竟它并不像《漫威蜘蛛侠》复刻版那样在大楼之间频繁穿梭,而且本身已经有三种反射渲染方式加持,光线追踪在游戏中的应用就该如此,只取所需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游戏并没有内置基准测试,故选择了在游戏地图旧城市场区域进行测试,具体过程是从教堂基地驾驶直升机飞行至附近威胁区域,降落至楼使用MDI-101多管发射器、技能手榴弹和机关手枪清理敌人,整个测试流程覆盖载具驾驶和打斗环节,是比较贴合实际游玩情况的,测试固定是一种天气,每款显卡测试两遍取最好的帧数,默认使用预设极致画质,视显卡表现而逐步降低画质。
帧数表现和CPU简单测试
1080P分辨率,在不开启光追情况下,使用RX 6650 XT就能达到平均97帧,追求高刷新率效果建议RX 6750 XT以上为佳,开启光追后RX 6650 XT和6750 XT大概会有20%帧数损失,RX 6950 XT损失更少几乎不影响任何体验,三者都能满足60帧以上的流畅水平。至于RX 6500 XT和RX 6400,能在预设中画质下获得远超60帧以上的性能表现,但不建议使用高画质以上的预设方案。
RX 6400使用1080P高预设画质只有平均38帧,RX 6500 XT因为也是4G显存,导致瓶颈状态帧数也差不多,内存占用也超过15GB了,这款游戏1080P预设极致至少得6GB显存以上。
2K分辨率,RX 6650 XT无论光追是否开启,都能基本满足流畅水准,完全超乎这款显卡1080P极致画质的定位,而RX 6750 XT基本就是一个保稳的选项,至于旗舰级RX 6950 XT就是符合高刷新率效果的显卡,光追开启后也有平均100帧的性能表现。
4K分辨率,不开启光追RX 6650 XT平均35帧,只能算是勉强应付玩一下,符合预期定位,毕竟它最多也就是2K分辨率的显卡,RX 6750 XT适合不开光追进行流畅体验,RX 6950 XT能基本满足60帧很流畅的需求,游戏后期增加FSR 2.0技术后,其实RX 6750 XT要达到平均60帧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以期待一下。
Ryzen 5 5600 RX 6950 XT平均帧数为126帧,Ryzen 7 5700X RX 6950 XT平均帧数为129帧
简单测试一下《黑道圣徒》重启版的CPU性能,结果表明需求并不强,在1080P预设极致画质和RX 6950 XT搭配下,Ryzen 7 5700X和Ryzen 5 5600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只有2%差距,而且核心占用率也不高,两者几乎是无限接近的CPU占用率,所以目前市面上主流千元六核处理器就可以满足游戏需求了。
不完全幽默和荒唐的重启版
如果说《黑道圣徒3》是幽默和荒唐的巅峰之作,那么《黑道圣徒4》就属于彻底推向系列结局的感觉,毕竟都扯到外星人和撒旦这种离谱设定了,重启版的风格设定又回归到原点,但也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黑道圣徒3》的元素,有玩家可能觉得还是喜欢更纯粹的《黑道圣徒3》风格,个人觉得开发商是考虑后续游戏发展,并不能一开始什么都给你,除非这次真的只是重启版没有后续。
本作剧情就是采用了一个老大回忆的视角——从菜鸟开始逐渐进化,这一点在游戏中表现还是很明显的,比如说以上两段剧情截图同样是酒馆场景,可见菜鸟语气和态度是客气的,但变成老大时已经是嚣张和硬气的,这跟大多数电影剧本稳步推进是一样道理,三代和四代就是一上来就给你整高潮了。
幽默和荒唐的风格虽然是收敛了一些,但是对话中的美式幽默还是随处可见的,除主角团之外,尤其是想法得到很多人共鸣的偶像派(混乱与无序统治一切),偶像派的服饰更怪异,帮派出场次数也更多,更符合这种风格的存在,而豹子帮和马歇尔就属于典型人狠话不多的定位,这也算是游戏中想展现幽默荒唐的一部分。
当然这种风格也会体现在一些任务当中,比如说毁掉偶像派营地这个环节——居然是通过拖拽厕所里的偶像派进行,可惜并没有制作一个过场动画,比如说这个偶像派从被抛弃的厕所出来,面对其他偶像派的场景,虽然有点恶心。
郊外有路人NPC会放烟花
三代和四代你也许会完全沉浸幽默和荒唐之中,而在本作你还是能体会到开放世界游戏的一些特征,会停下脚步来发现和欣赏,比如说即便存在处于城市里面,能看到银河和流星这种脱离现实的设定,你依然会感到一丝浪漫,开放世界的氛围感更强了,不会一路只顾着突突突。
任务繁多丰富,需要自己探索
游戏存在马歇尔、豹子帮和偶像派三种帮派组织,主角是作为圣徒来逐渐吞并他们,加上存在感不太强的警察就姑且算四股势力,所以主线和支线任务挺丰富的,硬核达到30%游戏进度完成主线任务已经有十几个,游玩流程是挺长的,随着主线任务才会循序渐进解锁更多内容,游戏中的一台手机就能了解所有可以做的事情,高情商的说法就是需要玩家自己去探索。
个人觉得开发商留给玩家引导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有些主线任务是需要你设置或者完成犯罪事业才能开启,第二种则是顺其发展的方式,因为在游戏前期,硬核发现光靠主线任务获得的经验值和金钱极少,那么自然就会接触到犯罪事业或者其他支线来获取。
犯罪事业是除主线外最重要的游戏内容,设定是极其丰富的,比如有骗取保险金、盗取指定的车辆、卡车运送有毒废物等十几种不同类型,尤其是武器和载具都需要大量金钱去升级和改造,犯罪事业能带来每小时收入的显著增加,你就会主动去玩这些内容。
支线任务是随着主线逐渐开放的,在游戏里面称之为兼职工作,比如说小马快递、翼装破坏行动、直升机抢劫、副驾驶座保镖等,这些任务除了金钱和经验以外,和犯罪事业一样,部分兼职工作还会解锁一些载具或者其他奖励,这些是光靠主线任务得不到的体验,只是需要你去探索和发现,对于一些玩家来说引导性太弱可能也有弊端。
手机还有一个独立的事件叫做悬赏任务,大多数都是奖励金钱和经验,一般都是悬赏对方人头,也有一些比较荒唐和幽默的情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帮助老奶奶击杀盗取信用卡的人,结果确实是一样,但在此过程中你能体会到老奶奶对话的风趣之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游戏中大致的任务类型(30%进度左右所接触到的),不分主线、兼职工作和犯罪事业,只谈个人体验感受。
帮派之间的战斗,无论哪种帮派,他们中都会有人呼叫增援,如果没有及时击杀,敌人数量只会越来越多,倘如你牵扯到多个帮派,比如说去任务途中惹到警察,那么最终结果就不只是双方的战斗场面了,硬核还试过被增援过来的偶像派撞飞,也见过偶像派撞飞警察的,而且在一些主线任务中,如果有圣徒伙伴参与,他们被干掉你必须要复活,否则任务就失败了。
护送任务,难度没有很高,敌人数量有限,血量被打残迂回一下没问题,比如古抄本这环节,敌人优先攻击目标是主角,而不是抢古抄本,设定其实是不太好的。
随着剧情的推进,你能解锁呼叫小弟这操作,一起完成一些特定事件(威胁任务),带着小弟去踩地盘,确实会有产生一种当老大的感觉,不然叫什么黑道圣徒呢?
机关枪和火箭筒环节,这种任务安排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管让你轰,激发肾上腺素让你爽快
车辆拖拽任务,这种玩法也是相当于护送,不过需要你边开车边解决敌人,还需要保证货物不被损毁
犯罪事业中的碰瓷骗取保险金,挺荒唐的玩法设定,不止是轻轻或者直接迎面撞击车辆,而是鼓励玩家像弹球一样经过多次碰撞获取更多空中连击,最好引起多辆车爆炸演出,这样就能获得巨额保险,挺有趣的小游戏
攀在车顶战斗的环节在游戏中出现很多,同时要保证主角和车辆的血量,挺讲究Timing的,因为进入车内可以回血,在车内战斗力没那么强(比如视角和武器限制),在车顶战斗力强也要保证自身血量。
直升机抢劫,比如说吊着装甲车会带来重力失控,完成难度不高,只是想快速完成这个任务是讲究操作的
翼装飞行,只要有制高点就可以起飞,这是要比任何空中载具都要爽,本身这款游戏的风景也有一定魅力
除了陆地和空中以外,还涉及到水上战斗,不过在游戏前期中是不存在的,硬核俯瞰过游戏整个地图,有水域的区域其实并不多
还有一些拍照寻宝、垃圾箱寻宝(黑道老大干这个就离谱)、探索历史支线,这种就属于慢节奏的事件,个人不是太感兴趣
延续强大的自定义系统,但有一些改动
《黑道圣徒》重启版延续了系列的优良传统,拥有大量自定义元素,包括武器、技能、载具和人物风格四大方面,这是《黑道圣徒》重要玩法之一。
先讲讲武器方面,开发者把一半心思都放在了外观和视觉效果上,包括颜色、材质和图案等选项,极其追求个性化,但是确实相比《黑道圣徒3》收敛了不少,没有了那些奇奇怪怪和恶搞的武器装备。
每把武器都具备不同属性和专属能力,还可以使用金钱对武器进行升级,专属能力则是通过完成一些成就达成,前期武器确实手感差一些(同时记得调节灵敏度),一开始会感觉很难用,第三人称没有瞄具,敌人也会翻滚躲避,但通过升级属性和解锁专属能力会逐渐适应,这款游戏的武器系统没有采用模块化改造(比如说枪管、枪托、弹匣这种),更多是通过你去战斗和完成任务(金钱来源)就能达成条件。
武器类型也有很多,拥有近战手枪、微冲、步枪、霰弹枪、重型火炮等多种类型,武器店初期就开放给玩家,只要你有金钱就可以购买,初期看到只有少量武器时请不要失望,因为每个类型分支下随着游戏推进会解锁新的武器,前期每次执行任务前记得检查弹药是否充足,否则你遇到非常尴尬的一幕——任务很长完成一半却发现弹药不充足了,又不能保存任务进度。
《黑道圣徒》重启版中有20种技能可学习(被动技能主要是血量和气量值提升),最多可以装备4种技能,越到后期技能会越好用,比如说19级就有一招百花齐放乱射一通,耍帅必备技,技能需要消耗气量值,射击敌人能获得气量值,主动技能相比三代和四代更多了,相当于丰富了战斗环节。
在《黑道圣徒》重启版中,终结技改版了不再是近战QTE,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冷却或者打击敌人会加速蓄满释放槽,终结动作还是随机的,依然很炫酷,只是恶搞程度远不如三代,有些老玩家可能无法适应吧,毕竟之前的近战QTE并不需要等待。
还有一些技能是在手机的福利界面里,严格来说这部分才属于被动技能,通过完成一些任务就可以解锁,但是福利居然分为次要、主要和精英三种槽位,还要使用大量金钱才能解锁,个人不能接受的是双持武器能力居然是在隐藏这里,而且没有任何引导(硬核是在游戏载入界面中的小贴士看到才发现),这是引导玩家去发掘和完成更多任务吗,这一点确实做得不好。
《黑道圣徒》重启版的载具类似于武器系统设计,每一辆载具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专属能力,个人比较喜欢带弹射座椅专属能力那辆车,它能够大大增加战斗时的灵活性,载具的解锁也是通过推动游戏进度进行的,越到后期就越离谱,称之为军事级载具库一点都不过份。
载具的自定义也只是针对外观进行个性化改装,没有任何实质的属性增加,这方面和武器是一样的,只不过载具的个性化性质更强
除了属性和专属能力升级,载具还能装备一些能力,比如说氮气加速,三代是通过主角能力升级就能获得所有车辆的氮气加速,本作其实就是鼓励玩家完全更多任务赚取更多金钱。
飘移是最常见的操作,而且越野套件个人也是强烈推荐升级,本作地图相当一部分是沙漠地区,在追逐的时候能发挥实则性作用
自定义系统还有一项就是主角老大的风格设计,可玩性依然是很高,这种类型的游戏捏脸数据大家都爱分享,因为不止步于简单的服饰层面,也涉及到鼻子这样的精细部位调整,当然节制设置也是有的,完美满足某些玩家对于MOD的幻想。
总结
本作幽默和荒唐的风格收敛了不少,画面和细节的进步,硬核也更愿意在游戏里面看风景了,相较于前作来说有些机制存在改动(部分确实不太合理或者引导性弱),丰富的任务和自定义系统是这款游戏的最大卖点,当然前提是撇开游戏发售初期众多的BUG,《黑道圣徒》重启版才算得上值得购买的开放世界游戏,现在建议是可以等待优惠打折和BUG修复,或者期望某天Epic平台赠送也不是不可以。游戏性能优化方面,就AMD平台而言,像RX 6650 XT这样的甜点级显卡就能畅玩2K,后期游戏还会支持FSR 2.0,更是锦上添花的节奏。
辐射4:新维加斯MOD新图 展示重制场景与UI
《辐射4:新维加斯》MOD制作团队近日发布项目新图。这些截图展示了重制之后的场景以及全新的用户界面。
《辐射4:新维加斯》顾名思义,要在《辐射4》引擎里面重现《辐射:新维加斯》。该MOD将提供原版任务、剧情和内容,还将加入全新的玩法元素和系统。
可惜的是,MOD团队当前尚未提出预计发布日期。
游戏截图:
玩家自制资料片规模MOD辐射:伦敦发布新视频
玩家自制《辐射4》资料片规模MOD《辐射:伦敦》近日发布最新视频,展示了敌人、载具、音乐和场景等内容。
开发团队表示,这款MOD的规模相当于《辐射4》的原版联邦部分,并加入了一些全新派系,玩家可以体验全新天气效果“酸雨”。
不过,《辐射:伦敦》尚未公布具体发布时间。
https://player.youku.com/embed/XNTkxMjQzNTM0MA==?client_id=5a73c0df8eb0d91d
RTX 40显卡乐无忧,鑫谷昆仑KL-1250G电源评测
自NVIDIAGeForceRTX40系列显卡发布之后,各大机电厂商纷纷推出了符合ATX3.0电源规范、标配12VHPWR16Pin供电接口的电源产品。而作为机电厂商中的新兴势力,鑫谷对旗下的昆仑与GM系列电源都进行了升级,而今天我们要为大家带来的是鑫谷昆仑KL-1250G电源的评测。
昆仑KL-1250G电源,就是那款在RTX4090FE首发当时使用上的电源。在首发之前,其实我们就已经知道,RTX4090FE默认的TDP设计就已经达到了450W,同时更换上12VHPWR16Pin供电接口后,使用转换线?还是原生线材?结果我们找上鑫谷送测新一代的昆仑KL-1250G电源。当然现在离RTX4090FE首发已经有一定时间了,此款电源的评测也是姗姗来迟。
作为首批上市符合ATX3.0电源规格的电源,昆仑KL-1250G电源硬参数是相当猛,额定功率1250W、80PLUS金牌认证、原生12VHPWR16Pin供电接口、 12V单路104A、日系电容等。尤其是原生12VHPWR16Pin供电接口,可以满足NVIDIA最新的RTX40系列显卡600W变态供电需求。
从外观上来说,昆仑KL-1250G电源延续了同系列电源产品的设计,只不过这一代在贴纸底印上增加了更多的元素。而尺寸上,昆仑KL-1250G电源长度同样是18cm,算是加长型的ATX电源,对机箱电源仓空间有一定的要求;虽然说大部分的机箱都已经加大的电源仓的空间,但是追求极致空间的用户,那此款电源的长度就显示不太友好了。
铭牌和两侧的贴纸都在底层上增加了不少昆仑的元素。
从铭牌上可看到,昆仑KL-1250G电源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以及多个国内外的安全认证。电源采用了大单路 12V输出的设计,其中最大的额定电流能达到104A,相当于1248W输出功率,占整个电源额定功率的99/8%。而 5V与 3.3V则是通过DC-DC电路转换而来,最高输出电流值分别为15A与16A,两路输出额定功率为103W。
尾部是AC电源输入接口,并带上开关。
而电源开关下面就是电源i-Stop功能的开关,Normal为标准档,而i-Stop功能开启后可以让电源风扇实现智能启停功能,在电源较低负载的情况下,电源风扇牌停转状态,与显卡的智能启停技术有异曲同工这妙。
昆仑KL-1250G电源采用了全模组的设计,其实每个功能块的模组区都有明确的划分,例如28Pin主板供电就在上侧,而CPU与PCI-E供电则是采用了分组的设计,两组CPU,与6组PCI-E供电,余下的就是IDE/SATA接口,大家可以放心的是每个功能块的模组都有着不同的接口,很好区分,盲接也错不了。
昆仑KL-1250G电源提供了两组12VHPWR16Pin接口,可以满足更为高端的非公版RTX4090显卡,当然电源只赠送了一条12VHPWR模组线,想使用两个接口就得额外购买了。
防伪标签纸
售后与保修卡
由于我们收到的是早期的测试版本电源,所以电源的外观、标配的模组线与零售版本有些差别,这里笔者给大家一看官方提供的各模组线的图给大家作参考。模组线材方面,昆仑KL-1250G电源采用了黑色的扁平线材,共提供了两条4 4PinCPU供电线,一条24Pin主供电线,两条PCI-E2*(6 2Pin)供电线,两条PCI-E6 2Pin供电线一条600mm长的12VHPWR供电线,三条4*SATA供电线、两条3*IDE供电线,以及一每次小4Pin供电线。
拆解
18cm长度的电源自然是得配上14cm的风扇,昆仑KL-1250G电源风扇是由东维丰提供的无刷电流风扇,在噪音控制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
昆仑KL-1250G电源采用了目前高端电源中较常采用的主动式PFC 半桥LLC谐振 同步整流 DCtoDC结构。而由于电源额定功率为1250W,所以PCB布局与元件的采用要比一般的电源更为大,且更为高规格。
一级EMI直接焊接到AC接口上。
二级EMI则是在主PCB板上,包括有1对Y电容、2个X电容以及2个共模电感,MOV与NTC齐全,其中还有独立的继电器与保险管。
整流桥、PFC开关管、PFC二级管采用了同一块大面积的散热鳍片。
正反两个整流桥,具体的型号看不清楚;旁边的是开放式的电感。
两个PFC电容,规格为分别是400V/560μF/105℃与400V/680μF/105℃,完全满足1250W额定功率的要求。
主变压器与LLC电路
CM6901X芯片直接弄到单独的PCB主板上。
DC-DC电路, 5V与 3.3V分别为独立的DCPCB电路。
旁边的是同步整流输出滤波电路。
而电源的 12Vmgk同频整流电路部分其实是被放到了PCB背部,利用导热垫对MosFet管进行辅助散热。
同时这角度可看到整个电源的背部做工还是相当不错的,焊点饱满,基本不会出现有手工焊接的位置。
电源模组接口上均配上了独立的固态电容进行滤波处理,而模组板背部更是有透明的档板进行电路保护。
装机
刚好来了一个鑫谷的昆仑御风机箱,那么我们就一并进行装机测试。
背入式的电源仓
带上600W丝印的12VHPWR16Pin模组线
电源装好之后的效果,由于模组线为扁平线所以可以轻松的进行背部走线处理。
插电开机
这就是装好机后的效果。
原生的12VHPWR16Pin模组线,不再怕烧卡了。
我们再用OCCT来烤机看看,45分钟的烤机,处理器功耗为276W,而RTX4090显卡的功耗达到了445.9W,12VHPWR供电接口输入功率为433.7W,稳定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长期稳定性方面相信大家也不用担心了,笔者大部分的RTX4090显卡都是采用此款电源来测试的。
总结
作为一款高端的电源产品,昆仑KL-1250G电源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在成熟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ATX3.0规范的支持,配上了独立的12VHPWR16Pin供电接口,轻松应对RTX4090这种用电大户。
目前此款产品已经在电商平台上架,1299元的零售报价对于一款高性能的电源来说已经性价比很高了。同时其还能享受10年质保服务,可以说真正的用到过保也坏系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电商平台上购买。
购买链接:点此购买
经典游戏中比较有意思的绰号,蒂法为什么被称为耶路撒冷
还记得在十年前,《英雄联盟》正是最火爆的时候,当时我们走进网吧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在玩这款游戏,成为了当时非常罕见的现象级游戏。
不过也正是因为游戏太多了,各种各样的角色都参与其中,这也就导致游戏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小学生联盟》
此时几乎所有人家里都已经配备了电脑和网络,不需要去网吧就能玩到游戏。门槛的降低,导致不少年龄不大的小屁孩也加入到了征战之中。
对于每个玩家来说,遇到“小学生”都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他们风骚的走位,毫无逻辑的章法、让人完全看不懂的神操作,甚至这边在团战,他就在旁边还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了,这种操作并非只有小学生才干得出来,很多经验不足的玩家也有可能会犯。但大概率还是小学生。
每当寒假、暑假,以及周末的时候,玩家们总是忧心忡忡,生怕一个运气不好又给匹配到了小学生,那玩起来又累又受气,还稳输。
当年我们玩过的游戏都有不少的故事,甚至衍生出了各种梗和绰号。
《暗黑破坏神》大菠萝
记得在《暗黑破坏神3》发行之初,国内当时没有代理,因此玩家们想玩的话都需要使用一些手段。此时《暗黑破坏神3》的内容比较原汁原味,在某些媒体眼中充斥着血腥、暴力。因此部分平台对《暗黑破坏神》相关的话题进行打压。
其实《暗黑破坏神》这个名字,是国内通过游戏内容而意译命名的,如果是直接音译的话,那就是迪亚波罗。
有意思的是波罗和菠萝是一个音,而迪亚听起来有点像是“大”,于是后期就有了大菠萝这个叫法。通过这个绰号发出来的游戏资讯是正常显示的,在各大论坛使用也毫无压力,因此渐渐流行了这种称呼。
原本霸气十足的“暗黑破坏神”,被人用水果来替代,是不是瞬间破功了呢?
另外,当年泰瑞尔被多少玩家称之为:秦端雨;都瑞尔被称为:都瑞雨
泰瑞尔变成人类之后,玩家们亲切地称呼为:泰巴马,看上去和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确有几分相似。
李三光、王阿姨
《生化危机》系列的里昂一直被玩家们称之为李三光,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里和李非常接近,加上他所经过经过之处必定会鲨光抢光烧光,基本上所到之处寸土不生。
因此才会得此殊荣。这个绰号是从4代开始叫出来的,一直被沿用至今。
其实对于很多有强迫症的玩家来说都是如此,必须将场面上所有的怪物清理得干干净净,然后将地面、房间,以及能触碰的位置全都搜罗一次,确保一个鸡蛋都不会留下才离开,离开之前顺手一把火,头也不回多潇洒啊!
而李三光刚好可以满足你的这个愿望。
因为是主角的关系,里昂和几乎所有的女NPC关系都比较亲密,而身边的队友又一个一个离开了。因此后期他成为了李五光。
艾达王由于出场的时间比较早,加上游戏中设定的年龄偏大,因此被玩家们亲切地称之为:王阿姨,算是一种调侃,也是一个搞笑的梗。其实在该系列中年龄真的不是问题,即使王阿姨已经40岁了,看上去仍然是风华正茂!
蒂法、耶路撒冷
蒂法的人气多年来一直高居不下,在《最终幻想7重制版》发行之后,更是让所有玩家为之疯狂,轻松抢到了3D去扛把子的位置。目前已经被世界玩家们公认为最有魅力的游戏女性角色,二创作品在ACG圈子中也是No.1.
在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3D区不能失去蒂法,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当然了这句话也是有出处的,电影《我的1919》陈道明饰演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不难看出蒂法在观众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之后,就有了蒂法和耶路撒冷的梗,近些年一直广为流传。
其实每个年代玩家的审美都是不同的,如今《最终幻想7重制版》中的蒂法脸型比较圆润,对于年青一代的观众来说应该是零门槛的喜爱;而对于老玩家们来说,怀念的应该还是蒂法早年的形象,毕竟她每次出现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少女卷轴
很多玩家一直很好奇“老滚”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其实这就是当年汉化组偷懒使用机器翻译导致的。说实话,我们能够玩到汉化版已经非常幸运了,得感谢那些默默付出的大神们。
《上古卷轴》系列在历代版本中都会出现一些比较搞笑的翻译梗,老滚这个绰号还仅仅是其中之一。
《上古卷轴》明明是一款史诗级的角色扮演游戏,且拥有超高的自由度和恢弘庞大的世界观。却被玩家们硬生生玩成了一款限制级游戏。甚至连名字也从《上古卷轴》变成了《少女卷轴》。
虽然《上古卷轴5》发行已经超过了十年,但是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中玩家们可从来没有闲着。各种精美的MOD随时都被推出,最初的MOD仅仅是美化,发展到后期已经可以进行动作设计,甚至还有不少不可描述的动作。基本上从装上这款游戏开始的那一天就注定了万劫不复。
《上古卷轴》被玩家们更名为《少女卷轴》也算是实至名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