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开学第一课2020年直播视频(2020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在武汉录制,主持人是撒贝宁和朱广权)

导读 开学第一课2020年直播视频文章列表:1、2020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在武汉录制,主持人是撒贝宁和朱广权2、CETV1直播报道!田园外小开学第一课3、童眼看小康,江苏青少年晒梦想!2020新学

开学第一课2020年直播视频文章列表:

开学第一课2020年直播视频(2020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在武汉录制,主持人是撒贝宁和朱广权)

2020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在武汉录制,主持人是撒贝宁和朱广权

2020年《开学第一课》在武汉录制,主持人是撒贝宁和朱广权

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9月1新学年开学之时,央视和教育部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都会在晚上8点准时与全国的中小学生见面。很多中小学校的老师甚至把收看《开学第一课》,作为硬性要求传达给自己的学生,并且还有相当部分的老师会要求学生写观后感,连带着很多家长也成为了《开学第一课》的忠实观众。

现在正值暑假,离9月1号还有20多天,据网友路透,2020年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已于近期在湖北武汉录制,现场录制照片被曝光,布置简单却很有仪式感。主持人是撒贝宁和朱广权,这点从朱广权在社交平台最新动态定位也得到了证实。两位都是在央视走才华路线的,人气不相上下,有过多次合作经历,此次西装革履看着更帅了。

把录制地点选在武汉,节目组肯定有特殊的用意,主题多少跟抗疫有关。每年一个不同的主题,是《开学第一课》的一大特点,比如:2019年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2018年是“创造向未来”、2017年是“中华骄傲”、2016年是“先辈的旗帜”。不管主题是什么,都在为全国中小学生上一堂生动而意义重大的教育课。

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开讲的嘉宾,都是在各行各业有杰出成就的人,不仅有明星,也有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者。比如:2018年,时年64岁的“功夫之王”香港演员成龙,分享了自己一身伤疤还在拼命追梦的故事。2017年,一位时年91岁高龄的退休英语老师潘其华,讲述了自己为教育奉献一生的经历,让孩子们深受教育和感动。

说到主持人,《开学第一课》有它不同于其他节目的地方。既然是给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上课,主持人实际上担当了班主任和老师的角色。像撒贝宁开场一般介绍自己,都是说“我是你们今天的老师撒贝宁”,何炅也说“我是你们今天的班主任”。除了撒贝宁是固定的很多年的老师,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的班主任加入,像董卿、王小丫、李佳明、方琼、欧阳夏丹、张泉灵、何炅等都来过。

除了给青少年朋友讲课的嘉宾,节目中还会适当穿插安排几个表演,增加节目的观赏性。比如:凤凰传奇、TFBOYS、平安、蔡国庆、侯勇、李云迪、谭维维、莫华伦、戴玉强、魏松……众多人气明星都不止一次参加过《开学第一课》节目录制。给全国的青少年朋友带来了精彩的表演,为课间休息时间增添了一些娱乐效果。

2020年,是《开学第一课》开播的第13个年头,这台大型公益节目之所以能坚持这么多年还能这么火爆,就是因为它所传达的内容确实对全国的青少年朋友有实际教育意义,也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CETV1直播报道!田园外小开学第一课

开学啦!

背着书包上学堂喽!

这不,开学第一天

CETV1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

就来直播田园外小啦!

厚植家国情怀,根植红色基因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显得尤为重要。“四史”学习教育也正不断走进学校课堂,走入青少年心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学期,一起看看田园外小的同学们开学第一课如何学“四史”。

当盛夏的酷热渐渐褪去,秋风携着一丝期盼吹入校园,田园学子们在九月一日这一天,终于迎来了阔别已久的开学日。大家沐浴着晨光,在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中,踏入了久违的校园。新一年级的小同学们,在家人们送别的目光中,满怀着信心与朝气来到温馨的田园大家庭,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征程。

早上7:30,校门口就出现了不少可爱的身影,孩子们在护导老师、家长志愿者和保安叔叔们的引导下,佩戴着口罩,有序地通过测温仪。大家还收到了精致的开学礼——印有校徽的纪念扣,迫不及待地挂在了自己的书包上。

田园外小还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另一份特殊的礼物——“开学第一课”。本次开学第一课通过“谈古明志学‘四史’”、“论今立向悟‘当下’”、“践行勤俭逐梦想”、“乘风破浪新气象”四个板块,分享“四史”研学感悟,学习防疫抗洪精神,科技兴国展望未来。

赵瑛群校长有幸接受了来自中国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新闻广播等多家媒体和栏目的记者采访,拍摄了学校“开学第一课”的活动,分享了“四史教育”的实践经验,以及通过多元活动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做法。

特殊的2020年,我们遭遇了疫情、洪水等各种困难。其中,涌现了一批批英雄人物,他们为保卫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田园娃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年级用彩纸制作一份份特殊的献礼。

瞧,一二年级制作的护士帽、三年级制作的医生服和四五年级制作的口罩,共同拼贴成了一幅幅“医护人员制服”。大家把亲手制作的勋章贴在了医护服上,借此表达对英雄们辛勤付出的由衷感谢和崇敬!

开学日互动怎能少了“体能锻炼大PK”?

经过假期不懈的锻炼,

小健将们摩拳擦掌、大展身手……

韵律十足的特色“京韵操”,

活力四射的跳绳大比拼,你更擅长哪样?

希望在新学期,同学们依旧坚持每天锻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断增强体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新学期的序幕已经拉开,新学期的钟声已然敲响。迈向新征程,让我们扬起知识的风帆,在学海中乘风破浪!祝愿每一位同学在新的学年里奋发有为,“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做有责任担当、能团结奋进、有科学精神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迈出坚实的步伐!

童眼看小康,江苏青少年晒梦想!2020新学年开学第一课来啦

小康是什么?“小康是创新走向高精尖”“小康是能在绿水青山中徜徉漫步”“小康是爷爷带褶的笑脸,是奶奶在广场上的快乐舞步”……9月1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广电总台联合打造的“全面小康 追梦成长”——2020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在优漫卡通卫视首播,并在荔直播、中江网、江苏文明网、紫牛新闻、扬子读写网、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名师空中课堂等媒体同步播出,45分钟的节目中,孩子们用红领巾寻访、暑期实践报告等丰富形式,感受“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丽画卷,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立志向、有梦想,争做时代新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璟 王雪瑞 李晨

梦圆小康

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晒高质量发展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早在2500多年前,古人就用“小康”一词,寄托对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古老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基本实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个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伟大梦想正在成为现实图景。

来自苏州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洪玉、李俊锋等10位同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讲述了在亨通集团的暑期经历。同学们感受于中国光纤光棒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艰辛过程,惊讶于细如发丝的一根光纤却能同时传输两亿人的通话容量,自豪于亨通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已覆盖到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苏以人均GDP全国省区第一,百强县有25个上榜、前十名独占一半的表现,诠释了江苏的“经济强”。课堂互动中,学生们也以中车浦镇高铁复兴号制造、沪苏通大桥建设等为例,图说了心中的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

在今年“红领巾寻访”实践中,来自连云港的少先队员们深入到灌云县张兴村,寻访了“卖瓜书记”丁先锋。他不满足于村庄的整体脱贫,还探索持久致富路。

我爱家乡

“孩子们眼中的幸福小康”微视频暖心登场

在今年的“全面小康 追梦成长”青少年征文大赛中,12.2万中小学生书写了对小康生活的热爱,对未来成长的期盼。在众多的投稿中,大赛组委会选取三个真实的“小康”故事,拍摄制作成《孩子们眼中的幸福小康》微视频,通过中小学生的视角,描绘出“幸福小康”动人模样。这个微视频也被搬到了开学第一课的节目中,吸引了众多关注。

情景音诗画《我的美丽家乡》选取了来自南京、徐州、南通、泰州的几位学生作品,天更蓝、云更白、山更绿、水更清、老百姓幸福感更强的美丽江苏新景象,在孩子们的笔下跃然纸上。

来自徐州的小学生周诗涵,用孩子的视角,带领大家来到徐州市贾汪区马庄,从早上6:00的潘安湖湿地公园看到晚上7:00的文化礼堂,从室外的广场与码头看到室内的香包文化大院,一同感受马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幸福小康味道。

走向未来

“红领巾寻访”细数江苏之美

“红领巾寻访”还走进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通农业园、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孩子们在这里长知识、长见识,愉悦身心、历练成长。3位“新时代江苏好少年”,也讲述了自己传播红色文化、立志创新创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江苏新时代青少年立志向、有梦想,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在课堂开讲中,以千古传诵的诗词作引,从外在美到内涵美、从环境美到人文美,在与现场学生的不断互动中,细数江苏之美,让一幅有形态、有情调、有韵味、有温度的美丽江苏画卷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来自全国文明校园—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学生黄若璇,现场讲述了该校大爱善举的志愿服务故事。10年来,南京一中的学生每年都要坚持做一件事:用10个小时沿着35.267公里的南京城墙走一圈,每公里可募集善款1元,活动已累计募集善款11.4万元,捐助9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初高中6年学业。他们在奉献中获得成就和愉悦,也在奉献中展现了文明江苏的美好未来。

点击可回看: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908568747?shareuid=0&v=1598952995506#/

央视开学第一课听武汉伢讲述战疫故事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9月1日,武汉市中小学及幼儿园迎来新学年全面开学。当晚8点,所有中小学生都会收看《开学第一课》,这也是持续了12年、每年新学年开学季的“同一堂课”。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在北京、武汉同时设置电视课堂。

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曾经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家“方舱医院”,2020年《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搬到这里,这对武汉这座抗击疫情的“英雄之城”而言,意义非比寻常。

8月31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了解到,一群亲身经历了疫情的武汉孩子也走入洪山体育馆,参与了《开学第一课》的录制。

央视《开学第一课》:

听武汉伢讲述“方舱战疫”故事

武汉市三十九中的高三毕业生付巧,是武昌“方舱医院”1124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中的一员。痊愈归来,学校复学,她很快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高考前夕,很多曾帮助过付巧的热心人给她捎来了鼓励。带着大家的祝福,付巧从容走进了高考考场。天道酬勤,最终付巧的高考成绩进步很大,高出了本科线几十分。

“每年都看《开学第一课》,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到这个舞台上,给全国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付巧说,当时他们一家四口都被病毒感染,自己又面临着高考,“非常焦虑,压力很大,但帮助我的人太多了”。

付巧说,在那里,医护人员、志愿者、远在千里之外的退休教师都成了她的代课老师。彼时,她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圆梦。

武昌实验小学和武昌实验寄宿小学南湖校区的学生们,也作为武汉的小学生代表,参与了节目录制。武昌实验寄宿小学学生刘芷嫣感慨,看到从新闻里走出的那些“战疫勇士”,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运送蔬菜的工作人员……每个人的故事都让她感动万分。学生秦于斯说,听了“逆行者”们的讲述,她真正明白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孩子剧团”表演大合唱

“小记者”云端采访张宏文

来自武汉市长春街小学的30多名同学们也参与了《开学第一课》录制,他们通过合唱和连线采访的方式,展现武汉少年的风采。

长春街小学的“孩子剧团”去年参加了军运会开闭幕式的演出,受到好评。在2020年《开学第一课》中,“孩子剧团”春天合唱团的30多名同学演唱了为这次活动创作的歌曲《草》。

“我觉得这首歌中的‘草’象征着我们中国人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六年级学生张珂铨说,每次唱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眼前就浮现出疫情防控期间,武汉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抗疫的情景。“录制的时候,我看见主持人朱广权、撒贝宁都非常感动,我自己也非常骄傲。我的爸爸妈妈也曾是抗疫志愿者,每天都在外面奔忙。正是有了无数人的无畏付出,我们才终于迎来了开学的日子。”

节目中还有一个环节是长春街小学两名学生当小记者,视频连线采访医疗专家,提出武汉儿童关心的一些问题。六年级女生闵雅思向张文宏教授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我身边的小伙伴得了新冠肺炎,他现在好了,那么复学后我们可以在一块玩吗?”闵雅思说:“张教授看起来非常和善,他告诉我,如果病好了就没有问题。我之前就从新闻里知道张教授,当我知道可以采访张教授的时候,我可激动了,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闵雅思在现场聆听了付巧把“方舱”看作临时课堂的故事,非常受触动,“她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还能坚持学习,我想今后我也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长春街小学校长杨红此前在录制现场聆听了歌曲《草》,“从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武汉和英雄的武汉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希望能把这种力量传达给所有的孩子们。”除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长春街小学还将有自己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心怀家国,做更好的自己”。杨红还把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请到学校,“希望孩子们近距离看一看身边的英雄,了解现在的安定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武汉课堂课代表陈琪方:

邀请全国观众来武汉做客

今年2月初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长江日报-长江网发出报道《“医二代” “医三代”为前线打气:“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此后新闻联播播出了特写报道《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16岁的武汉学生陈琪方用一封公开信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陈琪方受邀参与央视《开学第一课》录制,是作为武汉课堂的课代表出场的,她分享了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感受与成长。

武汉市二十九中学生陈琪方的妈妈和外公都奋战在疫情一线,当时她用一封公开信表达了对患者的鼓励和对医生家人的牵挂,“哥们,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

陈琪方说:“我作为一名学生和医生家属感到非常激动。”录制过程中,主持人问陈琪方:“把妈妈和外公借出去,你舍得吗?”陈琪方说:“我心里是舍不得的,但那些患者更需要他们。”她还向全国的观众发出邀请:“武汉已经恢复了生机勃勃的面貌,希望更多的人来武汉做客。”

对于那封公开信,陈琪方说:“我当时心情其实很矛盾,一方面担心妈妈和外公,另一方面又希望患者们坚持下去。所以,这封信既是想给患者们坚持下去的力量,同时也是想给自己鼓劲……以前我不太理解妈妈的工作,还曾经羡慕别的孩子的妈妈有更多时间来陪伴。但现在,我理解了医生这份职业的神圣,也更加理解了妈妈的爱。”

录制完《开学第一课》节目后,陈琪方就去北京参加传媒影视方面的培训,还准备参加艺考,现在每天晚上都学习到9点多。她告诉记者:“希望新学年好好努力,给自己交上一份不后悔的答卷。”(本文图片来自央视网、新闻联播、长江云)

(记者杨枫 施政 通讯员常莉 汪应耀)

【编辑:丁翾】

兰溪新闻网丨央视播出2020年开学第一课兰溪学子听陈薇院士说奉献担当

兰一中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记者 朱彦轩 摄

本网讯(记者 徐桢瑾)昨天是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晚上8时,兰溪全市中小学生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央视2020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主讲人中,就有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兰溪籍院士陈薇。

陈薇是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目前,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已进入三期国际临床试验阶段。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分“担当”、“团结”、“科学”三个篇章。陈薇作为“科学”篇章的主讲人之一,与钟南山、张定宇、张伯礼等共同讲述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

“同学们好,我是陈薇。我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晚上9时左右,“科学”篇章开启,陈薇通过“云课堂”,与孩子们分享疫苗的诞生故事和知识,讲述在前线和病毒作战的经历。

陈薇的母校兰溪一中也专门组织学生收看节目。陈薇说,2月26日,第一批重组新冠疫苗下线。“那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的上级给我发来了生日祝福。我当时的回答就八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军人的使命与科学的精神在陈薇身上合二为一。同学们听后很是振奋,不由自主地为之鼓掌。

该校高三学生陈扬告诉记者,“陈薇学姐这种担当奉献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舞台就在脚下。我以后想报考医学专业,成为像陈薇一样的人。”

兰溪一中校长助理蒋志明说:“陈薇是兰溪的骄傲,也是一中的骄傲。她的事迹必将激励着一代代一中人。”

来源:兰溪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