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蚂蚁庄园9月17日答题答案汇总 蚂蚁庄园2020年9月17日正确答案最新)

导读 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文章列表:1、蚂蚁庄园9月17日答题答案汇总 蚂蚁庄园2020年9月17日正确答案最新2、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新论3、蒋氏牙科民间故事4、融入生命的文化传承丨案

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文章列表:

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蚂蚁庄园9月17日答题答案汇总 蚂蚁庄园2020年9月17日正确答案最新)

蚂蚁庄园9月17日答题答案汇总 蚂蚁庄园2020年9月17日正确答案最新

蚂蚁庄园小课堂9月17日今日支付宝答案!相信很多玩家都不知道这个答案,答对就可以领取到180g小鸡饲料。以上是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2020年9月17日的题目,那么你们知道答案是什么吗?

蚂蚁庄园9月17日今日课堂答题答案:

1、人们常称那些不被重视的人为坐冷板凳,“冷板凳”来源于哪个行当?

正确答案:梨园行

2、小鸡宝宝考考你,切蛋糕时,怎么做可以使切口平整且不粘?

正确答案:拿热水烫一下刀

来源:中国小康网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新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动力。

近年来,“科研人员、企业家也应有工匠精神”的说法非常普遍,工匠精神日益成为各行各业从业者共同遵守的职业信条和行为操守。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贡献智慧。

执着专注。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实际上,得心应手的技能、巧夺天工的技术和出神入化的技艺,正是来源于专注。工匠始于学徒、技工,应学会干实事、细事、小事。选择了某个行当,就应沉潜下来,不能心猿意马。要在一个领域精雕细琢、精耕细作,必须不忘初心、坚守理想,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精益求精。工匠们练就了炉火纯青之技,成为行业“绝活”的创始人、传承者。在技术创新的各领域,有那么一群“隐形冠军”企业,他们瞄准细分市场,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沪东中华造船公司焊工张冬伟手工焊缝长14公里厚0.7毫米的内胆,先修“心境”而后达“技境”。古人说“熟能生巧”,正是因为不断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自我超越。

一丝不苟。工匠必须具有严谨的态度,必不能造伪器。每一项具体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扩散,往往都具有严格的规程和标准,来不得半点马虎将就,走捷径搞变通是行不通的。就像拧螺丝这种简单技术,拧几圈回几圈以及施加多大扭矩都要遵守严格规定,否则就可能造成严重误差。“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一丝不苟、倾注匠心,才能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精品。

追求卓越。当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持续以单一时间要素投入获取的技能提升增量会逐渐下降。此时就要通过改变要素投入组合,改变其他投入要素的量,或者投入其他要素,实现工艺改造和产品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快,技术生命周期呈现出新旧共性技术演绎创造性破坏的特征。正因此,弘扬工匠精神就要追求卓越、敢于创新,永不满足于现有水平,永不停滞于当前状态,而要向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

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因为它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车间,把高质量发展体现于每一道工艺,我们就能以更多微观创新汇聚起转型升级的宏观动能。

(胡立君 吴俊熠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蒋氏牙科民间故事

过去牙科不像现在发达,牙医也不像现在赚钱,和兽医差不多。

牙科主人姓蒋,祖上有镶牙拔牙手艺。蒋先生的父亲蒋老先生民国年间从北平学了手艺回来,在半片街开起“蒋氏牙科”。当时有钱人喜欢镶个金牙银牙的,蒋老先生活做得细,能在牙齿上打钻镶小米粒大小的金豆子,这手艺据胡二先生说来在北平也不多见。胡二先生学问大,又在北平住过洋学堂。蒋老先生后来回乡伺母,就在半片街上开了牙科,附近州县,包括太原那边的人也过来找蒋老先生。可惜蒋老先生寿短,把手艺传给蒋先生以后就归西了。蒋先生经营“蒋氏牙科”没几年,赶上公私合营,收起“蒋氏牙科”的木匾进了国营医院,医院设立口腔科,蒋先生理所当然地当了主任。蒋先生的儿子小蒋,从小耳濡目染,看多了父亲拔牙镶牙的事儿,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在医院干起了临时工,给父亲打打下手。

不久,半片街“蒋氏牙科”重新开张,坐堂的是小蒋,小蒋把爷爷当年的匾额挂出来。小蒋在牙科坐堂,打的却是蒋先生的旗号,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蒋氏牙科”的牌子挂起来,看牙的人就不往医院跑了,去医院也是找蒋先生,不如来“蒋氏牙科”方便。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镶牙是自掏腰包,单位不给报销。“蒋氏牙科”就稳稳当当地开起来了。

半片街乃至易水的人,都是奔着蒋先生这个招牌去的,当然也是奔着国营医院的大主任去的。所以,“蒋氏牙科”坐堂的小蒋先生,做的事是每天把门板摘下来,简单搞一下卫生,穿上白大褂,喝茶,看报纸。坐在给病人准备的摇椅上,头朝后仰,一张报纸盖住脸,呼噜就响起来。和左邻右舍熟了以后,小蒋就蹲在门前和隔壁照相馆的老强杀一盘,两个人都是等各自的生意来了就散伙,老强那边生意多,小蒋相对消停。

小蒋睡着的时候,拔牙的人进来,敲敲窗玻璃或桌子,小蒋就把大脑袋抬起一点,翻转身,抹一把挂到嘴边的口水,点头让来人坐到一进门的长条椅上,简单地问诊。严重的再让病人坐到摇椅上,翻开对方的嘴唇拿手电筒照照,再用镊子把病人的牙逐个敲敲,病人龇牙咧嘴,不停吸气。小蒋放下镊子,说知道了,左侧或者右侧,上牙或者下牙,一颗或者两颗,潦草写在纸上。病人小心翼翼地问,蒋先生来吗?小蒋就说,等会儿。

蒋先生基本每天都会来诊所照料一下,镶牙的人,大都是提前约好了。拔牙简单,小蔣也常操作,有人怕疼,小蒋就会在牙床上打一点麻药,牙就轻轻取下来了;要镶牙的人,小蒋用一张印兰纸直接让病人咬出牙印,放到玻璃柜里保存档案,约好一周以后过来。有点名蒋先生的,小蒋就不操作,自顾自看报纸,打盹;蒋先生来了,病人才仰到摇椅上,蒋先生看牙,小蒋伺在一边,等蒋先生发话,递钳子、镊子、漱口杯、酒精棉。大部分进“蒋氏牙科”的人都是等蒋先生,小蒋基本坐冷板凳。

光阴荏苒,蒋先生踏入暮年,牙科这个行当,和中医正好相反,看小不看老,一般过了五十岁,眼花了手抖了,操作上精细度就差了点,业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过了四十五岁,不上手术台。

把小蒋推上手术台的一方面是蒋先生的岁数,另一方面是小蒋婚后换了个人样。

当初小蒋的婚事是蒋先生的安排。蒋先生感觉儿子做事差那么点,找个有心计的婆姨照应着比较好。还真遂了蒋先生心愿,媳妇过了门,就把小蒋管起来了。联系了北京有名的口腔医院,自费学习。一年后回来,小蒋在诊所遇到病人不再推诿,大胆地接过了老蒋手中的钳子。

小蒋这次走出去,不仅学习了口腔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开了眼界,知道了牙科不是拔牙镶牙那么简单,里面的学问和赚钱的门道多着呢。

小蒋开始和媳妇鼓捣起来,去银行申请贷款,置办了一套超声洗牙设备,让半片街的人开了眼。有个长着满口黄牙的姑娘悄悄溜进诊所,出来张嘴一笑,白灿灿的晃人,像当年蒋老先生能做出满口金牙一样,小蒋做出一口白牙。半片街上的人对这个新生事物充满了期待。有人专门上门体验,机器呜呜响着,不过半个小时,牙齿就变白了,干净了,这真让人惊奇不已。

易水水质硬,碱性大,含氟高,多数人都是氟斑牙,小蒋给牙齿做贴面,把黄牙藏在里面。街上的人遇见了,不说话,先咧嘴笑着。

半片街的人开始对小蒋刮目相看,老瞎子福寿说,小蒋是笨狗脑袋细狗心。小蒋把从老蒋那里学来的传统镶牙手艺又丢给了老蒋。小蒋用机器磨牙,牙齿的形状、颜色都有色板,顾客像逛街挑东西一样,这让蒋先生愤愤不已,搬了椅子在诊所旁边晒太阳,看着人们出来进去,却很少有人注意他。和老福寿拉话,福寿说,“蒋氏牙科”的牌子还在不在?蒋先生说,在呀,福寿说,这就对了。蒋先生想想也对,气就消了一大半。

融入生命的文化传承丨案例

点击 “宣 讲 家 网” 可以订阅!

——记“北京榜样”年榜人物、北京安海之弋

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彩画工作室主任吴书瑞

“这羽毛可以再概括一点儿,因为是从下面看,太细就连成一片了”,吴书瑞在他的工作室,正在指导一个学生。“我当学徒的时候师傅也是在细节上一点点地给你讲、帮你抠,把所有的细节连在一起就是一套完整的工艺了”。

吴书瑞出生在工匠世家,从事古建彩画工作已40个春秋,参与了国内外诸多文物保护和仿古建筑营造修缮工程。故宫博物院的乾隆花园、天坛的长廊和双环亭、中南海瀛台、天安门城楼……都默默地记录下这位彩画大师的坚韧付出和贡献。

近年来,吴书瑞探索尝试让传统建筑彩画艺术原汁原味地从皇家园林走入千家万户,他使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创作的“金韵葫芦”巧夺天工,在2016年北京国际文创产业博览会上获得“最佳展示奖”;他所领衔的古建筑彩画技师团队已被评为“大兴区吴书瑞首席技师工作室”。

文化传承,就是一份坚守

古建彩画光彩夺目,但这个行当却倍加艰辛;这是一个学起来难、干起来苦的行当,“我们很多同事学着学着就改行了”,吴书瑞感慨道。

记得有一年三月在无锡《水浒》影视城工地,乍暖还寒的季节又遇上寒流。吴书瑞说:“当地有俗语:冰人不冰木。虽然春天临近树木发芽,但大部分人都给冻坏了”。广州的中山堂纪念工程正值盛夏,气温连续三十七八度,“我们在室内顶部隔着玻璃不透风,每天四十多度”。共和国成立35周年前夕,天安门城楼彩画修缮。天安门城楼属于重檐古建,吴书瑞负责修缮的彩画位于第二檐,相当于12层楼高。夏季酷热,烈日炙烤;吴书瑞和同事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吴书瑞说:“上得了脚手架,坐得了冷板凳,是做古建彩画的基本功”。

更苦的,其实还是“学”。吴书瑞的祖父专事象牙雕刻,那蝈蝈似乎颤动的胡须和白菜上清晰可见的叶脉,给少年吴书瑞留下深刻印象。耳濡目染的他庆幸自己中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古建公司,和老师傅学习古建彩画;但真正画画儿却是10年以后。头三年干最苦最累最单调的基础活儿;出徒后学三年“规矩活”;最后学三年绘画的活儿。“真是十年磨一剑!10年过来,才真正感受到绘画的魅力”。

吴书瑞对彩画历史充满敬畏之心,他说中国的历史有多长,彩画的历史就有多长,每一个朝代都有用彩画纪录的历史。“不能坚守就学不到真经”,这一坚守,就是一世情缘。

几十年坚守,吴书瑞也经历了不少“风光”。最让他骄傲的,还是“牌楼外交”。当年在美国华盛顿唐人街,有一个“华府牌楼”工程,那是中国建筑的象征,“我们作为大国工匠参与修建获得赞誉特别自豪。”

尊重历史尊重文物,是必须遵从的原则

相对前三十年的“冷板凳”,吴书瑞说近年来古建彩画重拾尊严,公司创造了出席文博会等各种展会的交流机会,作品亮相每每获奖饱受赞许,各级政府也给予了他实实在在的支持和鼓励。更欣慰的是,自己培养了一批徒弟,有不少中央美院、建筑大学的优秀学子。

“今年公司承接的甘肃兰州清代举院致公堂文物工程,完全按照原规制、原材料和原工艺进行,对年轻人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过硬锻炼,会在技术传承上有重大飞跃。”

“规制”,是吴书瑞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专有词汇。“文物修复就得按照原来的规制走”,吴书瑞说,“宋代有宋代的,清代有清代的;不同等级的建筑用什么样的比例、图案,都规定好了。”

在吴书瑞工作室的四壁,挂满了各式彩画小样,这些小样都是按照原规制、原比例缩制的,一放大就是施工图。“和玺彩画是清代等级最高的彩画,规制高,做工精致,工艺繁琐;什么龙啊凤啊,能画好需要很多年的锤炼。”

在吴书瑞的技术要求中,按照传统规制传统工序走是必须的,不能有半点偷工减料。故宫里大量运用的和玺彩画,单单一个小样制作就需要一个月。从现场勘查、揣摩图样,到制作图谱、沥粉贴金,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非凡的手工技艺、超出常人的体力和毅力,很难有所造诣。

单说“沥粉贴金”。要把胶和一些辅料调成糊状,然后再“拍谱子”,在那“谱子”上面把龙啊凤啊那些纹饰都要“沥出来”,这就是“沥粉”;然后刷色,最后再贴上金箔,龙凤的图案才能显现出来。

“不破坏文物的历史信息,把人为干扰降到最低”,吴书瑞说,这是古建修复必须要遵从的原则。已经拜师学艺十余年的刘锦刚坦言,正是吴老师这样不变的追求和初心,才让更多的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工匠精神得从根儿上说起

“近年来大家都提‘工匠精神’,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首先,你得发自内心的爱这个,然后从根儿上学。知道传统才能继承发展,这才是匠人的匠心。”吴书瑞这样定义“匠心”。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冬天,还是学徒的吴书瑞在师父的指导下尝试在建筑上沥粉作画。调沥粉关键在于把握好加水量,冬天滴水成冰,吴书瑞入行不久经验不足,总感觉不如平日润滑,不知不觉,水就加多了。“这哪成啊!沥粉沥不好,刷色、贴金都白费,铲了,重新做!”

平日慈眉善目的师父,竟大发雷霆。吴书瑞心里委屈又不敢顶嘴,只好返工。事后,吴书瑞才体会到师父的良苦用心,“这是在教我精益求精呀。”吴书瑞说,老匠人的精益求精,就是现在常说的“工匠精神”。

吴书瑞至今不忘祖辈对他的影响。文革前爷爷的作品主要围绕着宫廷,文革后,爷爷开始雕刻工农兵,照样栩栩如生。“把古老的技艺用到满足新的社会需要上,就是传承”。

“爷爷的话让我对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今年龄越来越大了,吴书瑞最大的愿望就是带徒传艺,“把传统文化和老祖宗的手艺传下去!”当今社会快餐文化盛行,为了让老祖宗的手艺能为大众随时欣赏,吴书瑞刻意创新,潜心移植;但在“规制”上,他始终不越雷池一步。

启示与思考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古都北京,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北京榜样”以真情真行助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吴书瑞就是榜样群体中的代表,他以精湛的技艺和文化底蕴,用担当精神展示着古都风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北京榜样”组委会给吴书瑞的颁奖词写道:“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文物保护,技艺传承。以油饰彩画谱写人生,把古老文明留在北京”。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就是要自觉“学榜样、我行动”,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北京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倡导人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人人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着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文明风尚。

文物修复师杨柳:40载巧手回春为古书续命

杨柳修复的古籍

大洋网讯 古籍修复是一个稀罕职业,如今,全国专业的古籍修复师也不过数百人。四会市图书馆副馆长杨柳从事古籍修复已有近40年,她的身上有种独特的书卷气。经过拆页、清洁、补破、压实、订线等工序进行修复后,一部部珍贵的古籍文献在她的巧手修复下延续着生命。杨柳每天都要在修复室内独自坐上十多个小时,日复一日,白发也爬上了她的两鬓。书库里,浩如烟海的典籍等着她妙手回春,而她已经是一位快60岁的老人。“这个工作工资不高,需要耐心,要坐得起冷板凳,我就这样坐了一辈子冷板凳。”杨柳微笑着说。

杨柳

记者来到四会市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时,杨柳正屏息凝神用竹板轻压着案板上的泛黄纸张,手上则用放大镜观察着纸张破损处的纹路,用色泽和材质相近的手工纸修补古籍的破损处。再用鬃毛刷将书页中的虫卵之类的清理干净。杨柳笑言,这是自己的“手术台”。

从事古籍修复40载

“修古书一定要细致入微,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给古籍造成致命的伤害。”杨柳跟一旁的弟子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杨柳就来到四会图书馆,开始接触到古籍修复。到了1999年,她经过培训后成了一名专职的古籍修复师。算下来,她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已经有将近40年时间,可以说,她把毕生都献给了古籍修复事业。

杨柳告诉记者,古籍常见的病害情况有书口开裂、破洞、虫蛀、酥化、发霉、表面污损等。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古籍修复师也有自己的“手术刀”——镊子、鬃毛刷、锥、挑针、排笔、木槌、尺板、木锉、剪刀、毛笔等几十件。

杨柳说,古籍修复需要慢工出细活。有时,把古籍领回来,光仔细检查“病情”就要两天时间,要先摸清楚知道书的病根在哪里,再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每一本古籍在修复前都要测量酸碱度。如果修补方案不当,会对古籍造成二次破坏。比如说,脱墨的古籍不适合喷水压平,已经出现“酥化”的古籍,不能再喷涂糨糊、胶水或其他化学试剂。

一天枯坐十多个小时不敢喝水

修复古籍也讲究“修旧如旧”,不仅在材质上要与被修复古籍一样,连“破旧”的颜色上也要与原书一模一样。修复前杨柳会先找到与古籍纸张颜色相似的竹纸,然后与古籍颜色进行比对,再逐步对纸张颜色进行微调,为了调整色差,有时需要先把纸张泡在普洱茶或柠檬水中,晾干后再观察颜色,然后根据纸张颜色不断调整“溶液”的浓度,感觉就像是在做化学实验一样。比如说,有些古籍已经出现很多细如针眼的破洞,而书本本身已薄如蝉翼,这时,就要借助镊子将修复纸撕成破洞的形状,这个过程尤其考验耐心,也很需要眼力。常年盯着书看,对视力损害很大。再加上长时间坐着,对腰椎和颈椎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只要一开始工作,一天都不敢喝水,因为喝了水就要上厕所。”

“这个活看起来好像很轻松,坐在桌子前补书,实际上,工作时我们高度紧张,容不得一点差错。”

修古籍如同做手术 有十多道工序

“古籍修复不是简单地给旧书‘补窟窿’,这是一门需要很多学科知识的精细活。”说起自己老本行,杨柳顿时来了兴趣。她说,修复古籍通常需要多达十多道工序——拆书、清洁、配纸、补书叶、托书叶、修书皮、压平、折叶、栽齐、打眼、订线、穿捻、填写档案。

来到古籍收藏室,杨柳拿出一本修复好的古书给记者看,只见古书装订整齐,修复纸与古书融为一体,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出已被修复过。

古籍修复有“修旧如旧”“最少干预”“抢救为主、治病为辅”三大原则。有些线装书,能不拆线的尽量不要拆线。

四会图书馆里馆藏的古籍有1000多本,其中不乏一些珍贵古籍。杨柳必须对馆藏古籍根据其受损程度进行分类,先对那些“危重”的发病古籍进行修复。“就好像医生做手术一样,必须先抢救那些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她介绍说,虽然科技日益发展,但修书并不能轻易使用机器和化学材料,到现在,基本上还是通过手工的方法。

即使工资只有几十元也坚持下来

从事古籍修复将近40年时间,杨柳已经记不清自己修复了多少被虫蛀、鼠咬、风化的破损的“酥皮”书、“砖头”。她说,装订结束的时刻,也是她内心最激动的一刻,就好像医生医治好了一位重病号一样,那种愉悦无法用语言形容。

古籍修复很难说规定一个进度,有时候,遇到珍贵但又破损严重的古籍,一连好几天都补不好一页。即便一名修复师从早到晚满负荷工作,一本古籍修复也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她修复过的最古老的一本古籍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尔雅》。从接手任务,到最终完成任务,她整整花了4个月的时间。

杨柳说,起初从事古籍修复行业,可不像现在这么“吃香”,那时,修补图书是一个冷门职业,上世纪80年代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即便到了上世纪90年代,每个月也只有不到200元工资。“甚至还没有我们图书馆的看门的工资高。”她笑着说。

但她还是被古籍修复这份工作的魅力所吸引。“就像变魔术一样,残破无比的书,经过修复后就焕发了生命力。”

杨柳的古籍修复室里不仅有面粉,还有蒸锅、冰箱,看起来像一个厨房,而这些都是工作工具。有些古籍因为受潮,书页会粘连在一起,没法打开。这时得先用锅把书蒸一下,用蒸汽来润书,然后再用针一点点剥开。如果遇到有虫卵的,除了把虫卵清理干净外,还要把书放在冰箱里,把温度调到最低,把虫卵冻死。

像大熊猫一样珍贵

因为收入低、知晓度低,在2007年之前,全国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士不足百人,堪称像大熊猫一样珍贵。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各地成立了古籍保护中心,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有了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古籍修复这门古老的行当才逐渐开始复兴。即便如此,现在全国的古籍修复专业人员,也不过数百人。随着古籍修复经验的积累和时代的发展,古籍修复这门技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几十年下来,虽然跟着她一起学习古籍修复的人不少,但愿意干这个的人却不多。古籍修复工作辛苦枯燥,晋升空间狭窄,要一直待在小房子里坐“冷板凳”,工资水平也比较低,收徒一直比较困难。

如今,有一位弟子专门跟着她学习古籍修复。杨柳说,自己招徒弟,首个要求就是要热爱这份工作,要能静得下来心做事情。她经常提醒学生要以敬畏之心善待古籍,因为古籍历经千年风雨,流传到现在实属不易。“尽量延长它们的寿命,也算为我们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做一点事情。”

现在杨柳已经退休。她希望有热爱这份事业的年轻人,以匠人精神,将这份充盈着墨香的事业传承下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徐紫祺 通讯员杨明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