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钉子户大战拆迁队攻略(2014年山西15岁钉子户,断水断电也不搬,背后隐情感动拆迁队)

导读 钉子户大战拆迁队攻略文章列表:1、2014年山西15岁钉子户,断水断电也不搬,背后隐情感动拆迁队2、广州钉子户郭志明:30平米索赔1亿,坚守14年未搬,靠开滴滴为生3、日本为钉子户修建

钉子户大战拆迁队攻略文章列表:

钉子户大战拆迁队攻略(2014年山西15岁钉子户,断水断电也不搬,背后隐情感动拆迁队)

2014年山西15岁钉子户,断水断电也不搬,背后隐情感动拆迁队

前言

2014年,一则“山西15岁钉子户”的新闻在全网爆火,主人公张晋源的故事令无数看到新闻的观众都为之动容。

时隔8年,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关于他的故事呢?

今天,就让我们重回2014年的山西太原,走进张晋源的“钉子户”时光。

十五岁的“钉子户”

2014年,太原市的电视台收到了热心群众的电话,表示山西出了一个“钉子户”,而这名“钉子户”的年纪却仅有15岁。

很快,张晋源的故事引起了电视台的兴趣。

在得到了张晋源的同意后,电视台随即委派了记者前往群众所说的地点进行采访。

远远地,记者便看到了一栋屹立在废墟之中,与旁边宽阔平直的大道形成了鲜明对比的小平房。

这里,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内环西街的主干道。

从2011年开始正式动工向西扩展,到2014年,历经四年的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只差最后的收尾路段。

唯一的阻碍,就是眼前的这栋小平房。

但是据群众所说,这栋“钉子户”的背后实则另有隐情,他希望可以通过媒体的力量,帮一帮这个可怜的“钉子户”。

小平房的周围全部都是翻起的土堆,堆积瓦砾,完全没有平直的道路可以供人行走。

记者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绕到了这间房屋跟前。

只见屋子墙体的红砖裸露,一条巨大的裂缝从下往上贯穿至屋顶,宽度足以伸进一根手指,小平顶已经开始有所倾斜。

房子的窗户也是脏兮兮的,还破损漏风,只用一个纸壳子做了简单遮挡,破旧的木门摇摇欲坠,还得用薄薄的门帘挡着才不至于门户大开。

这样的地方可以住人吗?

在门外喊了几声,一个年轻的男孩打开门迎接了记者们。

这个看起来憨厚的男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张晋源。

进入屋内的记者,完全被屋子的简陋震惊到了。

脱落的墙皮,被熏得漆黑的墙角,狭小逼仄的阴暗环境,满是灰尘的破旧桌椅。

除了屋顶的电灯,满屋子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电器,真真诠释了“家徒四壁”一词。

张晋源,面对一股脑涌进来的记者、摄影师,表现得有些局促。

他只能通过,继续做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来缓解尴尬。

只见,他缓缓抬起床上妇女的双腿,熟练细致地帮她伸展着腿部肌肉。

床上的女子,对着记者用力地张开嘴巴,发出“嗬嗬嗬”的怪异声音,她近乎狰狞的面容吓到了记者。

但细看之下,便能发现妇女的眼底都是悲伤,眼角也划过了泪水。

正当记者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询问张晋源的时候,一个阿姨的到来揭开了张晋源的悲惨过往。

来人是张晋源的邻居陆阿姨。

她看到有很多人来了张晋源的屋子,生怕他们是来找张晋源的麻烦,所以连忙赶过来看看。

十五岁的顶梁柱

在得知眼前的人是记者之后,陆阿姨忙不迭地开始讲述起了张晋源的故事。

张晋源短短十五年的人生,在外人看来只能用三个词来形容,苦命、坚强和孝顺。

苦命是因为张晋源命途多舛。

虽然他只有十五岁,但是很多大人一辈子都可能碰不上的糟心事,他已经几乎尝遍。

2005年,张晋源刚满7岁,母亲就中风晕倒,不久就瘫痪在床,说不了话,手和脚都动不了,更别说起身干活了。

小小年纪的张晋源,在此时便失去了母亲的呵护。

为了治好母亲,他的父亲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可母亲的病情没有得到一点好转,还是躺在床上一动也动不了。

为了支撑妻子的医药费,也为了给张晋源攒学费和生活费,他的父亲在外拼命干活。

所以,年幼的张晋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帮助父亲给母亲喂食,帮她按摩全身肌肉,扶她上厕所,给她洗澡擦拭身体。

因为长期的劳作再加上营养不良,2009年,张晋源的父亲晕倒被送进了医院。

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并不是简单的营养不良,他被查出了肺癌,而且还是晚期。

2010年,年仅11岁的张晋源便又经历了父亲的离世。家里一下子就剩下他和瘫痪在床的母亲。

可以说,张晋源几乎是没怎么享受过父母的呵护疼爱,就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童年,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成为了家里顶梁柱。

认识张晋源的同学都知道,张晋源从来不做课间操,他会在那段时间神秘失踪。

同学们还知道,张晋源会在那个时间段狂奔回家,然后抓紧做一点简易的早饭,喂给母亲吃,顺便给自己填饱肚子。

然后再给他的母亲翻身,舒展身体关节肌肉,扶母亲上厕所。

做完这一切后,他再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接着上课。

中午放学了,他还要去菜市场,买最便宜的菜,他家附近的菜贩子都知道张晋源的家庭情况,每次都是半卖半送。

可即便是这样,完全依靠低保生活的张晋源,还是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什么好菜。

他和母亲最常吃的东西是豆腐干,因为有营养又便宜。

每天中午将上午的流程重复一遍后,张晋源还要抓紧时间看一会儿书,到了晚上放学,再继续重复相同的流程。

照顾一个完全瘫痪的病人,这是连成年人都很难坚持下来的艰辛。

可小小年纪的张晋源,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了整整4年。

他的坚韧和孝顺感动了所有认识他的人,学校还为他进行了募捐活动,为他筹集到了几千块钱的善款。

作为邻居的陆阿姨更是深感张晋源的不容易,经常会来给张晋源搭把手。

也是这位老邻居一点点的教会了张晋源如何更好的照顾自己和妈妈的生活起居,她是看着张晋源长大的人。

张晋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够照顾好自己和妈妈。

他父亲刚离开的那段时间里,11岁的张晋源经常吃不上饭,衣服也总是脏兮兮的。

陆阿姨时常能听到夜里张晋源妈妈的哭声。

说到这里,陆阿姨就忍不住开始抹眼泪,躺在床上的张晋源妈妈也是流泪不止。

反倒是当事人张晋源,表现得十分冷静,他只是淡淡地表示,那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自己现在可以很好地照顾妈妈和自己了。

张晋源表示,自己其实并没有陆阿姨说得那么悲惨。

他算是父亲的老来子,所以在他的小时候虽然家境贫寒,但是父亲和母亲对自己也是疼爱有加的。

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钱都花在了自己的身上,希望他能幸福成长。

现在的他的确很辛苦,但是有妈妈在身边,张晋源依然觉得很幸福。

张晋源还笑了笑,表示每个孩子都要回报父母的恩情,他只是早了一点而已。

而在张晋源的家里,记者还看到了学校颁发的孝敬父母的奖状,张晋源很仔细地将奖状,贴在了母亲睁眼就能看到的那面墙上。

张晋源的脸庞依旧稚嫩,可他的眼神却和同龄人完全不同,里面没有肆意飞扬的少年意气,有的是苦难生活给予他的无奈和哀伤。

张晋源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就只有政府的低保。

拆迁这件事情,原本对于张晋源来说是一件好事。他可以给母亲和自己换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在2011年消息刚刚传出的时候,张晋源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家的这间小平房地理位置不好,空间又狭小,阴冷潮湿的环境让他瘫痪的母亲吃了不少苦。

在特别冷的时候,张晋源就会在墙角生一堆火,这也是那里被熏得一片漆黑的原因。

张晋源早就暗暗盘算过。

根据政府的补偿政策,他家可以在西华苑分到55平的房子,扣除他家原有的20几平面积,只需要两万元买下剩余的平方面积,他就能和妈妈一起搬进新家。

可两万元对于张晋源来说无疑是一笔巨额费用。

那么,是因为这两万元,张晋源才会选择成为一个钉子户吗?

可张晋源给出的回答,又一次震惊到了记者。

“我不是想当钉子户,我是被困住了,被钉子户。”

被钉子户

记者一时间有点不能理解,是谁困住了张晋源?钉子户还有被当的吗?

而这一切还要追溯到,张晋源母亲健康的时候。

那个时候,张晋源的母亲在一家工厂供职,恰逢工厂房改,工人都能以极低的价格从工厂内部买到新房。

张晋源的母亲自然也想购买,可是他们的家庭十分贫困,家里根本拿不出买房的钱。

无奈之下,张晋源的母亲只好凭着自己在厂子里工作多年的资历,去恳求工厂的领导。

张晋源的母亲想着她家虽然买不起新房,但或许工厂有旧的房子能够分给他们。

当时,张晋源母亲的要求不高,只要能住人就行,她只是想有一个栖身之地。

工厂领导见张晋源的家境,的确特别的贫困,于心不忍的领导便同意了张晋源母亲的要求,分了一间旧房子给他们居住。

也就是张晋源现在住的这栋小平房。

同时,公司领导表示,让张晋源一家人先住进房子里,至于房产证的问题,以后再说也不迟。

一晃时间过去了十几年,张晋源的母亲也已经瘫痪在床。

她所在的工厂早就已经整改重组成为了公司,可属于他们家的房产证还是没有下文。

如今困住张晋源一家的,正是这一张本该多年前就在他们手里的房产证。

当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挨家挨户地签订拆迁补偿合同的时候,张晋源的家庭由于拿不出房产证。

所以无法证明这栋20多平米的房子是属于他们一家的。

因此从程序上来说,张晋源的家庭不能低价购房,也不能享受拆迁的福利。

即便周围所有的邻居都为张晋源家作证:

他们家的确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房子也是属于他们的。

这张拆迁补偿的合同,最终还是没能签订成功。

张晋源理解政府部门的难处。小小年纪的他,能做的只是尽量的想办法去解决房产证的问题。

为此,他数次来到母亲曾经工作的工厂,希望可以拿回自家的房产证。

可是他母亲所在的工厂早就已经重组为公司,过去的老员工也都纷纷离职,包括母亲曾经的工厂领导,更是不知道现在人在何方。

在没有任何人证、物证的情况下,公司根本不能确定张晋源说的是不是实话。

而且,这些年代久远的资料都伴随着工厂的重组,也早就已经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

总而言之,公司方面百般推脱,不能帮助张晋源解决房产证的问题。张晋源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

张晋源表示,自己并不愿意成为一个钉子户,给国家的工程添麻烦。

可眼看房产证无法要回,自己一家面临着不能低价购买拆迁房的窘境。

张晋源明白,一旦他们从这栋房子里搬出去,那他和母亲就将无家可归。

所以并不是张晋源不愿意离开,而是他没有办法离开。他被迫成为了这片土地最后的“守望者”。

拆迁带来的断水断电

其实成为一个钉子户,最受苦的还是张晋源和他的母亲。

拆迁工程刚开始的时候,为了施工安全,附近的水电就已经被全部断了。张晋源四处求人,希望可以恢复水电。

最终在邻居朋友的帮助下,他家勉强恢复了通电,让张晋源不至于一到天黑就什么都看不见。

可是水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没有办法,张晋源只能拿塑料桶去挨家挨户的敲门,接别人家的水来使用。

邻居们也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麻烦,反而十分同情张晋源的遭遇。

只要张晋源敲门就一定会大开方便之门,有时还会硬塞给张晋源一些蔬菜水果补贴张晋源家的生活。

后来随着拆迁房屋的脚步,慢慢的靠近张晋源家的小房子,噪音都只能算是很小的问题了。

对此,张晋源表示,这间房子已经很老了。

当大的压路机从自己房子边上开过去的时候,他都能感觉到房子在震动,墙灰扑扑的往下落。

更不用提那些冲击钻和挖掘机开动的时候,让他感觉自己家的房子也在跟着摇晃。

而记者在进屋之前,在外墙上看到的裂缝,就是施工对房子造成的毁灭性伤害。

这栋房子整体的结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坏,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张晋源也时常害怕自家的房子,会在某个深夜突然倒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在夜里都无法安睡,只能趴在母亲的床边,握着她的手,等待天亮的到来。

他想着,如果房子真的塌了,至少他还可以在最后一刻到来时,和母亲待在一起。

其实对于张晋源的这种情况,他周围的大人们都在竭尽所能的帮助他。

施工队的一位小领导,曾经来到张晋源的家里,想要做他的思想工作。

在了解了事情的具体情况之后,他也不忍心逼这对可怜的母子搬家,让他们无家可归,便直接离开了。

后来,拆迁队几度都将推土机开到张晋源家门口了,但谁也没忍心用推土机把张晋源的家给铲平。

就这样,双方一直僵持着。

直到有人提议给电视台打电话,让记者来报道,事情才迎来了转机。

张晋源从没有想过靠拆迁、靠和政府谈条件,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只是想要和母亲,有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过着安稳的生活。

可现实却往往如此的残酷。一张不知去向的“房产证”,让这栋阴暗逼仄的平房,成为了一座孤岛。

张晋源成为了这座孤岛上的“守望者”,一个被困住的钉子户。

八方援助

很快,电视台就将张晋源的故事报道了出去,事情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纷纷开始关心起这对可怜母子的生活。

张晋源的悲惨遭遇和他一直以来的孝顺坚强,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赏和同情。

离得近的好心人,自发的来到了张晋源的家中,为他送来了各式各样的援助物资,包括油米面蔬菜这样生活物资和更加直观的金钱援助。

离得远的好心人,也纷纷通过电话来安慰这个可怜的少年,或者通过其他渠道为他送来爱心捐款。

短短的一个星期时间里,张晋源就接收到了一万多元的爱心善款。

这些纷至沓来的帮助,让张晋源感觉“受宠若惊”。

而经历了许多苦难,成熟冷静的张晋源,也并没有被这些金钱迷住双眼。

虽然生活十分艰难,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艰难,就心安理得地去接受这些帮助,也并不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那些物资他没有办法去记录,但是每一笔送到他手上的钱款,他都会一笔一笔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来。

即便送来钱款的人坚持不肯留下姓名,他也会在上面记录:是不知名的好心叔叔或者阿姨,在哪一天送来一笔多少钱的款项。

张晋源告诉记者,即便他没有办法在以后,将这些钱全部还到那些好心人的手里。

但他也要把社会对他的帮助记下来,等他以后长大了,他要把这些再回馈给社会。

新闻一经播出,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便来到了张晋源的家里,了解并且核实房产证缺失的真实情况后,立刻将张晋源的事情上报给了区政府乃至市政府。

最终,经过市政府开会商讨,大家决定对张晋源的事情进行特例特办。

在没有房产证的现实情况下,政府仍旧将张晋源和其他拆迁户同等对待,保证其,可以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新房。

并且考虑到,拆迁房还在建造中,张晋源搬离现有的房屋后没有地方居住的实际情况。

区政府特意为张晋源家,准备了一套位于二楼的廉租房。房间不大,但是里面水电暖齐全。桌椅,煤气,床铺更是一应俱全。

在好心人和政府的帮助下,张晋源终于从阴暗破旧的小平房里搬了出来。住上了窗明几净的房间。

陪同他一起来到这里的政府区区房地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张晋源,这个房子是政府专门为家庭困难的老百姓准备的廉租房,一年的房租只有700余元。

并且他们已经提前在张晋源房间里的电卡里面,充了500度的电,这些足够他和母亲使用一段时间了。

镜头下的张晋源,头一次露出了笑容,他看着母亲躺在床上,沐浴着阳光。眼里的无奈与哀伤的神情,竟悄悄褪去。

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张晋源,开始对生活充满向往。

尾声

在这一场帮助“15岁钉子户”张晋源的爱心接力中,我们看到了,张晋源的拳拳孝心和坚韧不拔。

在面对生活给他的重拳时,他咬牙顶住了压力,这比许多成年人都要厉害的坚持,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忍不住为之动容。

而张晋源的成长,一直伴随着好心人的帮助。

前有学校,同学,邻居后有社会上源源不绝的爱心人士。就连一向“凶神恶煞”的拆迁队,都被张晋源所打动。

还有电视台和记者,他们用媒体力量,为张晋源一家发声,真切的帮助张晋源解决了他面临的难题,体现了当代媒体的“良心”。

市区领导更是专门开会商讨张晋源的事情,并决定特事特办,彻底解决了张晋源家的房子问题。

生活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学习张晋源学习,学习他的坚韧不拔、学习他的坚持不懈、学习他的孝子之心以及他的感恩之心。

多看看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和事,多铭记生命里的美好。

愿每一个经历过风雨的人生,都能得见美丽的彩虹!

广州钉子户郭志明:30平米索赔1亿,坚守14年未搬,靠开滴滴为生

拆迁总是在欢呼声与唾骂声中进行,究其原因也只是分配的满意与否。

而在这拆迁中,总会有些人倔强地等待着符合自己预期的赔偿。而他们因为迟迟不肯搬走,造成建设受到影响,被称为“钉子户”。

广州市海珠区就有一户人家,他们的房子矗立在立交桥的正中间,四周是360°由水泥钢筋建造的现代化产物。他们每日伴着汽车声入睡,又在汽笛声中醒来。

这家人就是郭志明家,空荡荡的大楼中只剩下他们一家住户,自立交桥规划建设到现在他们已经在这里居住14年了。

30平方艰难蜗居7人

“不是不想搬,是搬不了。”郭志明不知道对多少人说了这句话,他这么些年没有给家中添置新家具就是担心以后搬走了,家具不合适。

但要问为什么搬不了呢,郭志明则表示刚开始和开发商沟通时没有谈拢。

这个房子其实是郭志明父亲的,他的父亲从前是木材厂的工人,后来工厂改革,变为国有企业,厂里给他分配了一个小房子,也就是郭志明现在居住的地方。

这个房子高四米,只有三十平方,原本是个仓库,分给郭父后才成为住所。不过这个房子位于一楼,属于商铺性质,他们无法购买,因此并没有产权。

后来郭父去世,房子依然归郭家租住。

后来随着居住的人口增多,郭志明在房间中部加了一层隔板,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下面的部分,哥哥一家三口住上层,此外还有一位七十岁的母亲居住在这里。

虽然拥挤但是他们还是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后来社会发展迅速,广州人口量骤增,道路时常出现拥堵现象。

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广州市政府准备建设洲头咀隧道疏解交通问题。洲头咀隧道东起洪德路立交桥,下穿珠江航道,西至花蕾路,全长共3253.034米。

而郭志明所居住的那栋楼正好处于该项目的重要位置。小区发布公告时,同一栋楼的住户都很开心,毕竟这个楼房已经老旧了,他们都很期待住到干净的新房子里。

郭志明一家也非常欣喜,那些年来,不少地区拆迁,拆迁后暴富的人也时常耳闻。

郭志明也期望着自己能过得好一点,他们也早就不想住在这狭小逼仄的小房子里了。他们满心期待地等开发商张贴赔偿公告。

不久后赔偿方案公布,开发商提供了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按居住面积分配面积相同的新房子,另一种就是要把住房面积折合成现金给出补偿。

关于这种补偿,郭志明与哥哥都不能接受,因为换成同等面积一样的房子,他们七口人依旧无法居住,要是折合成现金他们也无法买下广州市的任意一套房子。

而且,分给他们的房子位置也会对家人上班,孩子上学的路程产生影响,这对他们来说得不偿失。因此,他们拒绝搬走。

而楼上的其他住户在早期购买了房子的产权,在得到拆迁消息后都断断续续地搬离这个地方,他们有的换到了干净敞亮的新房子,有的得到了一大笔安置费去了别的地方。

最后只剩下了一楼商品房的三家住户还在咬紧牙关坚持。

他们不肯搬走,开发商就迟迟不能动工,他们的负责人多次找到郭家商量解决办法,郭志明表示他们需要分配到三套房就马上搬走。

开发商对此只能摇头叹气,因为事先规划的原因,他们只能按照合同办事,关于郭家的要求他们实在无法满足。

况且其他住户都已经搬走,要是给郭志明家开了这个先例,对其他住户很不公平。

与此同时,开发商也在做两手准备,和设计师沟通如何越过郭志明家所居住的这栋楼房建设立交桥。

参考了多个建筑后,建议把原有的图纸改为环形的,也就是绕着郭家的那栋楼房建设。不过,这样修改会多花很大一笔费用。

建设迫在眉睫,郭志明一家也始终没有协商好。于是在2012年,开发商不再等待,开始按照新的图纸来建设。

建设立交桥需要挖一条深沟打下地基,因此需要切断地下的线缆。但是为了保障郭志明一家的正常生活,施工队把他们的水电线路预留了出来,不影响他们日常使用。

原本近二百人的住户,如今只剩下一家一户孤零零地在夜晚亮着灯。白天尘土与碎屑飞扬,每次出门他们都会落得满头满脸的灰。

郭志明的儿子还小,地上全是一些碎石砖块,为了防止孩子摔倒,带他出门时一定要抱在怀里。

挖掘机的声音轰轰作响,尽管已经用了降噪音的装备,在寂静的深夜依旧十分刺耳。那两年,郭家几乎没能睡得一个好觉。

索要1亿赔偿款

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还来找过郭志明,因为设计为环形,扬尘和噪音较大,并且有个房子在也不大美观,所以开发商想把这栋房子推了改成绿化带。

郭志明看附近已经在施工建设,开发商也几次登门拜访,表示会再多给一些补偿。

可是补偿的拆迁费根本不够他们一家七口买套新房。郭志明和家人商量后还是决定坚持他们的要求,或者多给他们一些拆迁赔偿费。

因此在开发商前来协商的时候,郭志明提出一亿元的赔偿费,三套房子的赔偿开发商都没有同意,更何况这真金白银的一亿元。

开发商当然没有同意,只表示按照规定能他们赔偿一套两居室。郭家想要争取更大的利益因此没同意,便继续僵持在那里。

以前的老邻居刚搬走时偶尔还会来看一看他们,后来因为不方便以及其他原因渐渐也都不来了。他们平日连个商量办法,闲聊唠嗑的人都没有了。

眼看着桥也已经即将修建完工,郭志明主动找到拆迁办和开发商沟通,相比之前他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能有两套大小合适的房子租住就可以了。

毕竟,这里的房租每月只要100元,他们住在这里以来那么多年都没有涨过价,分摊到每个人身上,每月不足15元。

郭志明的工作是开出租车,每月工资只有三千多块,他的妻子蒙丽霞在菜市场工作,一个月工资也只有两三千。因此,如果住房消费太高他们也负担不起。

他们的申请也得到了回复,拆迁办联系他说会给他安排两套地理环境都不错的房子。只是后来负责这个项目的人员一直变换,他根本不找到相关负责人,房子的事情也成了泡影。

就像郭志明后来在采访中说的:“不是我不愿意搬,是从始至终都是我不能搬。”没有办理好新的居住地,自己找房也不现实,因此他们只能冒着被碎石砸中的风险继续住下来。

虽然只剩郭家一户住在这里,但是他们除了居住环境得不到保障外,基本的生活条件还是没有被剥夺,施工队为了让他们进出方便,甚至还顺手修建了一条小路。

郭志明有些苦中作乐地说:“其实还好吧,毕竟日常生活没受到太大的影响,社区工作人员也会帮我们处理问题。”

2014年末洪德立交桥终于完工了,郭志明的房子还是没有着落,他甚至都不知道要去找谁解决问题。他们一家人在大桥的包围下过着自己想要逃离的生活。

不止是与其他家庭的环境不同,他们的社交也成了很大的问题,这里没有邻居,郭志明的儿子浩浩除了上学,平时没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每日最长最的事就是趴在窗户边上看窗外。

蒙丽霞对儿子感到抱歉,他们没有钱,没办法换新房子,也无法带儿子外出旅游。

立交桥完成后就开始投入使用,他们不再每日听着挖土机和大吊车工作的噪音入睡,可是汽车的行驶声和鸣笛声,又三百六十度无空隙的穿过楼层墙壁进入他们耳朵。

这样的环境不可谓不煎熬,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还不是最难的。最可怕的是下雨天,他们的楼房地势较低,而且还在一楼。

一旦下雨,整个住所就变成了天然的蓄水池,雨水混合着泥土枯叶倒灌进室内,各种生活用品飘荡在房间里,他们只得把日用品往楼上挪。

这样的状态下,30平米的房间里总会弥漫着一股发霉的气味,墙壁因为经常被水泡开始脱落,地砖也总是潮湿地冒着水汽。

不久后,郭志明的哥哥申请到了公租房搬了出去,这所小房子就只剩下郭志明一家居住了。

过了几年,郭志明开出租车换班的同事辞职了,没人和他搭档,不久他也辞职了,没有一技之长的郭志明不知道做什么,最后决定租车跑滴滴。

刚开始的订单还行,和他跑出租的钱差不太多,后来疫情爆发,他的滴滴只好暂停。

几个月后疫情得到控制,郭志明才又开始跑车,前几个月的订单量很少,有时候一天都跑不了几单, 郭志明只好延长自己的接单时间,回到家后首先就是查自己一天赚了多少钱。

“我除了等还能怎么办呢?我的工作、房子都得靠等。”郭志明对如今这种处境也很无奈。而且他的孩子浩浩年龄也逐渐大了,总不能一直和奶奶睡一张床吧。

他想着以后有了新房子,可以购买些合适的家具,再让家人住得舒服一些。只是现在他只能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生活,再努力赚点钱,为以后做准备。

意外成为网红打卡地

郭志明一直以为自己的这栋楼房是外人避之不易的地方,没想到却引来许多人的好奇。在立交桥建好不久后,驱车从上面驾驶过去的司机就发觉这个桥和别的桥不大一样。

中间围绕的竟然不是绿色植被,而是一栋外面涂着黄色墙漆的楼房。这栋楼房在夜晚被桥上的霓虹灯映照着,也意外多了几分建筑的美观,成为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而经过的人总会下意识看上两眼,他们一开始以为这里只是个无人居住的废弃小楼。后来有人发现楼下还在亮着灯火,才意识到还有人生活在这里。

这样特殊的居住环境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人的好奇心,不出意外的,郭家居住的这栋楼房竟然成了一个“网红”地,很多人都自发前来,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有些人会等到郭家人回来和他们聊天,了解了解他们的故事,还有些人好奇地拍两张照片就走了。

郭志明从没想过以这种方式出名,不过旁人也没对他的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他还是要照常工作,疲于生活。

作为别人口中的“钉子户”,郭志明如果说过得算是平凡,那么在距离他不远的广州环岛路上的一位屋主就称得上麻烦了。

在此之前郭志明一直担着“广州最牛钉子户”的名声,自从海珠涌大桥建成后,“最牛”这个标签又打到了,这个被称为“海珠之眼”的桥中房了。

郭志明的房子虽说也是在桥中央,从高处俯拍可以看出是特意留下了中间的位置,为了美观,还种植了一些绿色植物。

而这个“海珠之眼”从高处俯拍就像是一条笔直的路从中间被撕开了一条裂缝,里面隐匿着一栋细长的房子。

据屋主梁女士说他们也不是不配合政府工作,只是一直没有给他们安排好合适的房子,从建设到现在开发商就带他们看了两次房。

一次房子的户型不行,有着他们忌讳的“三尖八角”;还有一次是位置很不合适,屋子对着医院的太平间。因此这两次看房他们都觉得不合适,只好一直住在自家老房子里。

后来,不知怎么就火了起来,每天都有好多人来她家拍照围观,有的甚至趴在她家墙头往里看,这对梁女士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她的日常生活都被打乱了。

而且每天也有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不肯搬,是不是拆迁费不够。一开始她还会耐心解释,到后来她讲得头晕脑胀,不胜其烦听到别人叫她就心惊胆战。

记者也一波波的采访摄像,梁女士面对镜头再次无奈地解释:“不搬走不是为了钱......”“我现在只希望大家不要再围观了......”

现在梁女士也依旧住在那栋在桥之下的房子里,和相关部门继续协商房源问题。

而有着相似经历的郭志明对此抱有很大的理解,没有人不喜欢新的大房子,但是条件达不到自己的心里预期,那不如住着自家的老房子,虽说破是破了点,起码住习惯了。

还有人说郭志明的房子火了之后,肯定有人会找他打广告,然后赚一大笔广告费。

可郭志明拥有的只是其中的一户,而且也没有产权,具体会不会有人来找他,或者说来找之后能不能打广告都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这都不要重,重要的是他们不管怎样都要继续生活。

从2008年建桥开始到现在已经14年,郭志明一直在等待着,等着有人能和他协商,等着能给他一个合适的房子。

这些年来,他家的伸缩门已经锈迹斑斑,门口的路由平整到破旧又到平整,甚至用了很多年的钟表也在早些年永远停留在了8点。

原本以为会有刺耳的汽车声,其实开发商在建设的时候就做了隔音屏处理,现在听来其实也算不上太吵闹。

郭志明看着空荡荡的楼房,又无比熟悉的推门进入房间,坐在稍显低矮的门口饭桌前低头查着订单量。

看着躺在单人沙发上翻滚的儿子和用了很久的家具,郭志明在有些昏暗的灯光下叹了口气。

他坚持了这么多年,其实只是想让家人过得好一点,而现在这种情况,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过后悔。

参考资料

[1]《环球网》,《曾经,他是广州“最牛钉子户”,如今还在辛苦开滴滴》

[2]《时代周报》,《百年老街、过江隧道与钉子户》

[3]《大粤网》,《广州洲头咀隧道“圈中楼”最后的钉子户》

日本为钉子户修建专门公路,飞机绕行35年

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已经非常快速了。而钢筋混凝土的扩张必然挤占周边农业用地的面积,从而出现了很多当地居民和拆迁队之间的矛盾,钉子户这一名词就应运而生。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个最牛的钉子户!

话说在50年前的日本,有一个区域要拆迁进行城市建设,但是当地有几户居民世代居住在此地,故土难离,所以日本并没有强迫他们。当周围的建筑都已经拆除完毕时,就剩下这几个孤零零的房子。

后来日本规划在当地建设飞机场,由于尊重钉子户们的权利,就把飞机跑道绕过这几个民房,并且规定晚上11点到早晨6点之间不允许任何飞机降落或起飞,这样会影响钉子户的睡眠,这一搞就是35年。甚至为了方便钉子户们出行,还特地修建了专门的公路和隧道,不得不说日本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拆迁圈套多,我们都想做合法钉子户!

■点击右上角【关注】“贾素飞征地拆迁律师”头条号,私信回复“咨询”,即可享有一对一法律服务咨询。

■征地拆迁律师四有新标准:有专长;有态度;有口碑;有人情味

■拆迁维权有套路;高额补偿有妙招

面对轰轰烈烈的拆迁工程,大多数百姓都有着同样的感觉,就是心想,无论怎样,作为弱势群体的老百姓,都不可能斗得过拆迁组织的,因为大多数百姓的这种心理,在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心态,往往就在拆迁方的协议上草草签字,任天由命。而拆迁方呢,更是捉住了大多数老百姓的这种心态,把老百姓的利益使劲压榨,对于少数质疑的,除了各种威逼利诱,就是置之不理,甚至最后使用暴力手段,强制实施。

他们如此肆无忌惮,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在大多数都已经签完拆迁协议的情况下,少数人根本先不起什么风浪。所以,在拆迁协议之前,就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利益,细细甄别所有条款,对于侵害自己财产的地方,一定不要轻易妥协,大家集体拧成一股绳,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权益。一般情况,拆迁方会选择逐个击破,利用部分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小施恩惠,加上威逼利诱,诱导百姓签下协议。

这就是拆迁方最善用的套路,而拆迁方常用的套路,无非就以下这么几种,大家一定要熟悉。

1

不谈法律谈政策

拆迁就是一场博弈,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会使出浑身解数,你争我夺。此时,作为普通百姓的被拆迁人往往会生出很多无力感,觉得自己“无依无靠”。

其实,对于拆迁程序、补偿方式等问题,国家法律、法规早有规定,只要拆迁人依法办事,大多数被拆迁人都能得到不错的补偿。但是,对利益的追求永无止境,拆迁方不会满足于合法的土地收益,压榨弱势一方的被拆迁人就成了最佳选择。

如何给这种“压榨”披上“合法”的外衣呢?制定红头文件!几乎所有的拆迁方都是拿各种政策说事儿,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各类文件就是金科玉律,权威性远在国家法律、法规之上。被拆迁人稍有质疑:谁制定的?合法吗?合理吗?拆迁方马上指责你不支持政府工作,跟政府对着干!一顶顶高帽子压得你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接受,至此你就钻到拆迁人的圈套里了!

2

不谈补偿谈奖励

拆迁人为了让被拆迁人尽快搬迁,大多会使用“搬迁奖励”做诱饵。拆迁奖励是指拆迁人确定一个期限,如果被拆迁人在期限内搬迁,会得到“不菲”的奖励。

最初,搬迁奖励并不多,只是提前签约、尽早搬家的鼓励,后来却慢慢的变了味道,金额越来越高,期限越来越短。拆迁过程中,拆迁人不谈补偿是不是合理,张口闭口都是期限一过奖励就没。很多被拆迁人内心焦灼,担心得不到奖励,在不清楚补偿是否合法、合理的情况下糊里糊涂的签了协议。

其实,羊毛一定出在羊身上,高昂的奖励都是从被拆迁人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压榨”出来的,目的就是变相“胁迫”被拆迁人签协议。

3

不谈协议谈钥匙

在案件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被拆迁人拒绝出示正规的协议文本,只是由工作人员随意的写几项如房屋面积、单价、装修损失等内容,随意性极大。如果被拆迁人同意补偿价格,就先签协议,日后可以拿到钥匙;如果不同意就威胁别想拿到钥匙。在一些偏远地区,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大多老人都说不清楚补偿的具体内容,被忽悠着就签了协议。

其实,拆迁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5)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

(6)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等。

上述所有内容都事关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必须要仔细推敲、研究、琢磨。一门心思拿钥匙,最终只能住在面积小、位置差的房子里,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呢!

4

不谈原因谈违建

如果被拆迁人抵住了诱惑和压力,坚持要获得合理补偿,拆迁人就只能想“旁门左道”了。

先查房子有没有证?有没有新建、扩建?但凡有点瑕疵,就下个违法建筑认定,责令你限期拆除。

其实,由于历史原因,甚至是行政机关自身的原因,很多建房人都没有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概念。认定“违建”不过是一个逼迫被拆迁人签订协议的手段而已。

但是,如果真的走到了这个阶段,被拆迁人就要小心了,应当及时针对不同的法律文书(行政行为)提起复议或诉讼,否则一旦过了时效,任谁也无能为力了!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房子都是一辈子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它不仅仅代表着物质生活水平,有时也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面对拆迁,不说获得额外收益,最起码也要争取一个合理的补偿。在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后,被拆迁人就要为自己的目标付出行动,除了自己搜索法律、法规,研究市场房价外,还要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士。如果自己不明白,还不问明白人,那我们只能说您自求多福吧!

5

教你做一个合法的“钉子户”

生病住院,离家出走,找不到人,都可以。在拆迁的每一个环节上尽可能拉长时间,给他反反复复.时间就是胜利。

面对官府和暴力机关,单个被拆迁户是弱小的无力的,注意:要文斗不要武斗。和他们去拼是一定吃亏的。拿好所有的房产文件,拒绝在任何文件上签字,拒绝任何所谓“安排”。收集好一切证据,不能签任何字。

你的拆迁对手们一定有大量的弱点,抓住它们不放。尤其是他们大量违反的“公开、公平、公正”的拆迁原则。比如说:给某些有背景的被拆迁户巨额补偿费用,你可以要求同等待遇呀!

找律师咨询是解决拆迁案件的必要方式。拆迁问题涉及诸多行政机关及法律程序,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拆迁户单打独斗是不可取的,必须需求律师的帮助才能事半功倍。

告诉他们,你们支持拆迁,但反对违法拆迁,一定要把违法问题理顺才可以进行。记住,永远不先谈补偿问题,只谈他们的违法乱纪问题,一定要逼他们主动和你谈条件。以上5字诀应当贯穿整个拆迁过程,适时合理利用。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点赞、评论和转发;给小编加鸡腿、鸭腿、鹅腿。

◆本文出自“新小城故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东任性钉子户,坚守6年害怕搬迁,当地人拍手称快

山东“任性”钉子户,坚守6年害怕搬迁,当地人拍手称快

在近些年以来,我们国家的房价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有些房子的价格在10年之间翻了好几倍都不止,也有很多人正是吃了这个福利,所以才摇身一变变成富豪,实际上这些年来,我们国家还有一批人是通过拆迁而获得数额不小的赔偿,因此改变自己的人生,很多人都梦想自己家里能够拆迁。

虽然说大部分人都是很希望能够拆迁的,但是在拆迁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些钉子户,并不愿意轻易搬家,反而想要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今天想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位于山东的一个钉子户,他在自己家坚守了六年不肯搬迁,不得不说他还是比较固执的。

这个钉子户就位于滨州的长江三路,他所位于的位置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改成双向八车道,但是这个屋主却不愿意搬,没有办法之下,施工队只得绕开他的房子进行施工。

而他的房子所在的路段也变成了两车道,原本非常宽阔的路面,就这样变窄,因此这个地方经常发生堵车,而且还有不少的交通事故都是在这里发生的,不得不说这个钉子户不搬家的决定确实是害人不浅。

不仅仅苦了过路的司机,而且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身处马路中间,不仅仅自身很危险,而且非常的吵,来往的车带起来的灰尘也是相当的大。

终于有一辆车在没有看清楚路况的情况下一下子撞了这一户人家的后墙,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户人家的屋主才勉强同意了搬迁,毕竟如果不搬的话,很有可能后面还会有更大的车祸发生,也会危及到他们自身的安全。

这个屋主确实是比较固执的,因为他在这里坚守了足足6年之久,如果是一般人的话,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权衡利弊就会同意,而这个无主却非要自己吃尽苦头才同意拆迁,早知会这样,为何不当初就同意呢?

建设美好的城市需要每个人共同的努力,更何况这样的决定并不是牺牲自己利益,因为相关部门给出来的赔偿也是非常丰厚的,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学会取舍,只有做出一定的妥协才是对大家都有利的,自己可以得到一定的利益,也可以让大家得到便利,这才是双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