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位置定位王破解版(苹果 AR 眼镜,应该快来了)
虚拟位置定位王破解版文章列表:
- 1、苹果 AR 眼镜,应该快来了
- 2、用实力解锁创意 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评测
- 3、不融资,靠内容营销从0做到$2000万ARR?解析ClickUp早期的三套增长组合拳
- 4、跃我 GTR 4 体验:更全面,更精准,它想重新定义千元表
- 5、核电仪控维修师陈永伟:成为核电站的神经科医生
苹果 AR 眼镜,应该快来了
初代 iPhone 是在 2007 年的 MacWorld 大会上由 Steve Jobs 发布,并于 6 月份正式上市,由此开启了 iPhone 的时代。
▲ 2007 年 MacWorld 大会上正式发布 iPhone 图片来自:Mashable
经过十几年的迭代更新,iPhone 也渐渐成为苹果公司业绩的中流砥柱,自 2012 年之后,iPhone 稳定地为苹果带来了超过了 50% 的销售收入,而 2016 年 ~ 2018 年期间,这个数字更是接近了 70%。
另外,近年苹果不断 Mac、iPad、iPhone 等三大产品不断细分,以挖掘更大的市场潜力。
M 芯片的到来,以及 Mac 转向 Arm 架构,更优异的能耗比以及成熟的平台转换策略,让 Mac 重新振作,逆势增长。
只不过,M2 系列产品的出现并未延续增长的势头,随着全球 PC 市场的继续下跌,苹果在 2022 第二季度也下降了 22.5%,出货量仅为 480 万台。
而在 2018 年之后,iPhone 的销售占比也逐步回落到 50% 左右。曾经 Steve Jobs 时代创立的几大硬件支柱的红利似乎正在消退。
想维持苹果市值持续增长,Tim Cook 势必要找到 iPhone 时代后,苹果的下一个主要增长点。
不仅是苹果,硅谷内许多科技公司都在寻找后智能手机时代的新领域。而「虚拟现实」则被普遍认为会取代智能手机开启新时代。
Tim Cook:惊喜马上就来
在今年 WWDC 之后,Tim Cook 在采访中几乎明示了苹果 AR 设备的存在。
▲ 图片来自:Cult of Mac
AR 领域是「我们每天关注的重点」,App Store 中已经有了超过 14000 个 ARKit Apps,以及「对于 AR 领域,我们对其带来的机遇感到非常兴奋」。
「请继续关注,你将会看到我们所带来的产品。」
而在几个月之后,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演讲时,Tim Cook 再次在公开场合谈起 AR,并认为它会触及我们生活的一切,它对世界的影响将会与互联网一样影响深远。
「未来的我们可能无法想象生活中没有了 AR 会是什么样子。」
除了对苹果在 AR 领域布局造势之外,Tim Cook 也对竞争对手直接更换公司名称,并宣传「元宇宙」概念发表了相左的看法。
「大多数普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元宇宙,更别说生活、工作其中。」
不止是 Cook,Snap 的 CEO Evan Spiegel 和亚马逊的硬件设备负责人 David Limp 也认为「元宇宙」这个概念几乎就是个 Meta 的营销词汇,在大众的眼中,它并没有一个「共同的定义」,过于虚无缥缈。
▲Spectacles 眼镜 图片来自:gfycat
即便如此,苹果、Snap 和亚马逊均已经开始在虚拟现实领域布局,后两者已经开始推出相关产品,而苹果相关的产品也箭在弦上,只欠东风。
苹果产品处处都有 AR 的影子
其实在 2007 年的 Macworld 大会上所演示的 iPhone,实则是几台富士康试产的原型机。
为了能顺利通过演示流程,且不会出现 bug,iPhone 开发团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流程,比如只播放歌曲或者视频的一部分,先发送电子邮件再上网等等。
除了软件系统,初代 iPhone 在硬件上也并非是完整形态,比如早期触控屏幕的保护层其实是塑料,很容易划伤。
为了带来更好的体验,Steve Jobs 决定更换为玻璃材质,而在接下来不到 6 个月的时间,联合康宁研发出适合智能手机屏幕的保护玻璃,并最终随着 iPhone 一并上市。
从现在回看 iPhone 的诞生,处处都在「冒险」,将许多超前的想法融入到 iPhone 里,而后再考虑如何优化并提升使用体验。
回到 Tim Cook 口中值得期待的 AR 领域,根据 Macrumors 整理的时间线来看,早在 2015 年苹果就开始组建 AR/VR 相关团队。
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通过并购以及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工程师不断地扩大虚拟现实领域的版图。
▲ 苹果开发者官网上的 RoomPlan app 图片来自:Apple
大概也就在这个时间,苹果开始逐步在 iPhone、iPad 上开始布局 AR,将 AR 的一些较为明显的应用引入大众视野。
AR 相关的 app 和游戏也频繁登上发布会的演示环节,并且也在 Metal 游戏引擎里,加入了对 AR 虚拟现实的支持,逐步引导相关开发者。
再往后,具有景深感知的 LiDAR 激光雷达成为 iPad、iPhone Pro 系列的标配,明面上是帮助摄像头对焦,但实则更像是为了后续 AR 设备上的必备测距功能。
在 AirPods 等无线耳机上力推的「空间音频」,其实也是虚拟现实领域一个必备的虚拟空间定位技术。
在主要产品线上悄悄布局 AR 部分技术,是苹果生态布局的一小部分。
VR 头盔与 AR 眼镜,双管齐下
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布局,许多知名分析师频繁爆料,称苹果 AR 团队内部其实有两套方案,也分别对应着当下虚拟现实领域两大主流产品。
一个是头盔,一个是眼镜,分别对应着 VR 和 AR。
此前,The Information 看到过 VR 头盔的原型机,并据此做了一套渲染图出来。
它其实与当下一些主流的 VR 头盔相差不大,重量大概约 200~300g,但苹果最终的目标其实是 200g 以内,但显然遇到了一定的技术问题,仍旧在「打磨」。
在硬核规格上,为了能够达到足够沉浸的体验,苹果打算在 VR 内塞入一枚 M 芯片或者更强的 A 系列芯片以驱动两块 4K OLED 定制屏幕。
▲ 有点像头号玩家里面的 VR 眼镜
但频繁的图形渲染,会产生积热问题,为了散热不排除会加入散热风扇等装置。
一方面是更轻更薄,另一方面要更好的散热,苹果正在寻求一个平衡点,或许这也是 VR 头盔一直延期问世的一个原因。
▲ 纯粹的假想图
至于 AR 眼镜,则要比 VR 头盔更具未来感,与传统眼镜类似,主要依靠识别手势动作来操控。
著名爆料者 Jon PrOSser 表示,苹果的 AR 眼镜看起来就像雷朋太阳眼镜,或者与 Tim Cook 现在佩戴的眼镜十分接近。
但根据彭博社的消息,AR 眼镜还处于开发的早期,甚至可能还停留在设计阶段,并未有原型机出现,而其具体发布时间节点也没有那么明朗。
无论哪款产品,苹果都为它们申请了相应的商标,它们可能会被命名为 Reality,成为 iPhone、iPad、Mac 之后苹果另外一条重要的产品线。
另外,在 iOS 源代码中,一些开发人员发现了 rOS 的命名,或许也是苹果为了虚拟现实设备开发的一个全新的虚拟操作系统。
同时,在 rOS 内,苹果也会创建一个 App Store,并专注于游戏、流媒体内容以及视频会议。
而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形象就是 iPhone 上的 Animoji,流媒体内容则会与 Apple TV 服务集成,游戏方面则来自 Apple Arcade。
无论是苹果 VR 头盔的硬件,还是现阶段的 rOS 系统,几乎就是当下苹果硬件和系统服务的集大成者。
至于最终的效果是否会像 Tim Cook 一直强调的那般惊喜,暂时谁也说不准。
只不过蹉跎了许多年的 VR、AR 领域,是需要一个科技巨头入场,带来一些不同的思路和想法。
Cook 赞美 5 年,网友并不买账
Tim Cook 大概自 2016 年开始,也就是苹果成立 AR/VR 团队后的一年,便开始积极地在采访、圆桌会议以及财报当中发表一些对 AR 技术的积极看法。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率也变得密集起来。
▲ 图片来自:frontpagetech
在 2021 年,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Cook 就表达了增强现实将会是「苹果未来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将会取代智能手机,在未来各行各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频繁的「赞美」,给 Reality Pro 苹果将要发布的 AR 设备带来了足够的关注度和期待值,但似乎并没有给大众带来信心。
在相关新闻和资讯的评论区,声音几乎一边倒,大众并不认为打磨许久的苹果会凭借着几款设备「力挽狂澜」。
▲ 任天堂 Switch:内容超越硬件
对于 AR 或者 VR 行业来说,起到关键决定性作用的实际是「内容」,而非是硬件水准。
到目前为止,苹果虚拟现实领域更多的也是在硬件或者生态上布局,内容侧依靠的是当下已有的服务,而非是从零打造一整套虚拟现实强相关的内容。
倘若把 2015 年亮相的 HTC Vive,作为虚拟现实技术走入消费领域的起点,如今历经七年,许多产品已经摆脱线缆的束缚,并大幅降低成本,门槛大幅降低。
最近大火的 Pico 4 也被许多人认为会引起新一轮的 VR 虚拟现实设备普及潮流。另外,明天凌晨举行的 Connect 大会,也可能发布 Quest Pro AR 设备,会与去年发布的 Quest 2 VR 设备一样,成为一个普及之作。
但无论这些设备如何的改良和优化,在内容上依然没能找到决定性的领域。Pico 4 价格足够良心,性能也达到了主流级水准,发布会上所谓的三体和一些游戏并未与设备一同发布,而是被规划到了明年。
▲ 同事已经吃灰的 Quest 2,希望能以旧换新,升级到 Quest Pro
而曾经的一些 VR 头盔到如今,在大众眼里它们只不过在大型商场里取代了一些游乐设备,但在猎奇之后,并没能转化以及走入普罗大众的生活当中,虚拟现实技术仍处于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状态。
这也是在 Tim Cook 赞美过后,许多人仍旧不看好、不买账的原因,它有些像 5G 技术,我们都心知肚明它们会在近未来会扮演重要的角色,但重量级的应用似乎仍然没有被挖掘出来。
▲ VR 游戏的天花板《半衰期:艾历克斯》
无论是曝出苹果 VR 头盔渲染图的 The Information,还是 Macrumors 搜罗的苹果 AR/VR 消息汇总,亦或是 The Verge 整理的 「库克语录」,多是硬件、软件系统的消息,而重量级的消费内容仍旧不太明朗。
▲ 图片来自:forbes
苹果 AR、VR 虚拟现实设备被看成与初代 iPhone 有着类似的地位,可能会是行业里程碑一般的产品,而对于 Tim Cook 而言,被称为 Reality Pro 产品的成功与否,也影响着他是否能与 Steve Jobs、Jony Ive、Steve Wozniak 这些苹果传奇人物齐肩。
只不过,Reality Pro 远比初代 iPhone 诞生更具挑战,做好硬件、设计、系统甚至生态只是个基础,虚拟现实的决定性内容才是苹果颠覆之旅的唯一「东风」。
用实力解锁创意 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评测
在数字化和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新媒体与智能制造行业飞速发展,工程师、设计师、数据分析师、视频剪辑师等纷纷成为了时下的热门职业。这些新的工作需求对手中的生产力工具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一台优秀的移动工作站成了创意设计人群不可或缺的工作伙伴。
提起移动工作站,人们往往有着又大又厚又沉的刻板印象,它虽然不像商用本和游戏本一样被用户熟知,但它其实在市场中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各大厂商纷纷把自己尖端的技术、高档精致的做工以及扎实的堆料应用其中。
今天要介绍的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就是当下产品种类繁多的市场上的一个佼佼者,其拥有专业级别可靠性和强悍性能,并且具备较为出色的移动性,同时在外观上也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那么,全新升级的它是如何保障专业人士运行各项工作负载的呢?看完下面的评测,相信各位的心中一定会有答案。
本次送测的这款产品主要硬件采用了全新AMD锐龙R7-6800H标压处理器,全新“Zen3 ”架构,8大核16线程,6nm工艺,最大主频4.7GHz,带来澎湃算力,助飞视频剪辑等CPU高负载下的工作内容。
显卡方面,其配备一块NVIDIAT600专业图形显卡,896个CUDA核心,4GBGDDR6高频显存,全面支持OpenGL专业设计软件加速。
存储方面,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提供PCle4.0SSD SATA硬盘位,至高支持32GBDDR5双通道内存。
除了硬件配置外,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还通过了丰富的ISV认证,CATIA、SolidWorks、AutoCAD、Inventor、3dsMax、MAYA、Revit、Pro/E等行业软件均包含在内,这也证明,它可以保证专业软件的流畅运行,减少卡顿与闪退,提高用户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面上一般的工作站售价都在万元左右,而这款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的首发价仅为5899元,这个价格与常规笔记本电脑相当,再加上锐龙7处理器和专业图形显卡的加持,更加凸显了超高的性价比。
当然,价低并不代表质劣,积攒大量用户口碑的惠普战99移动工作站之所以能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在保证硬件配置足够优秀的前提下,其外观设计以及材质用料也毫不含糊,完美表现出了工作站应有的产品力。
一、外观介绍
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依然保持了惠普这两年的设计语言,凌厉的切角设计,极具科技美感。A面的金属材质配以简约的银色,简洁明了的Logo,没有任何多余的设计,大气高端。
值得一提的是,惠普战99移动工作站还通过了MIL-STD810H(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环境应力)测试,对振动、湿度、跌落、高海拔、低温等一系列严苛的环境也有着很高的抗性。这对于需要去工地、工厂以及特殊条件下短期工作的设计师来说,无疑是非常贴心的设计。
在屏幕方面,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配备了15.6英寸IPS的窄边框大屏,并且拥有144Hz的刷新率,这样的配置,可以让用户在看图、剪辑视频的时候都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的键盘依然值得称赞,回弹干净利落,打起字来十分舒适,长时间使用也没有疲劳感。其采用了全尺寸键盘,小键盘为经常需要输入数字的用户提供了便利,在使用设计软件时及时定位素材位置、颜色等也非常快捷。同时该键盘还拥有防泼溅设计,三档可调背光。键盘上方是扬声器,立体菱形的外形设计颇具艺术感。
在接口方面,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设计有USB2.0、USB3.1Gen1、HDMI2.0、网口、SD卡接口、耳麦复用插孔以及USBType-C接口,非常丰富。其中,SD卡接口是一大亮点,尤其是在面对专业工作者摄影摄像颇多的情况时,一个SD卡接口的存在,能够解决不少麻烦事。
二、硬件介绍
本次送测的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搭载了AMD锐龙76800H处理器,Zen3 架构,拥有8核心16线程,加速频率可达4.7GHz。这颗CPU在移动平台可以说属于中高端配置,所以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的性能释放非常值得期待。这颗CPU的加持,也让惠普战99移动工作站有了更高的性价比。
在显卡方面,我们手中这台战99搭载的是一块英伟达T600Laptop专业显卡,显存为4GB,具体规格如图。可以看到,这款显卡拥有896个流处理器,显存位宽为128bit,并且配备了GDDR6显存。
可能很多朋友对于专业显卡比较陌生,不同于常见的游戏显卡,专业显卡主要面向的是专业的工程制图、3D建模软件等应用,拥有额外的指令集支持,在稳定性和效率上都远高于普通显卡。如此看来,战99的配置可以说是非常豪华了。
本次测试除了常规的基准测试外,笔者还会加入更贴近内容创造者工作环境的生产力测试程序,通过使用AdobePhotoshop、AdobePremierePro、SPECviewperf2020等专业软件来模拟真实使用环境,看看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能否胜任高性能生产力工具这一身份。
三、基准性能测试
●CPU-Z
首先看一下CPU-Z自带的基准测试。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搭载的锐龙76800H单线程分数为628.6、多线程分数为6087.7,性能十分出色。
●CinebenchR23
再来看一下常见的Cinebench,作为基于Cinema4D开发的测试软件,Cinebench测试简单直观而广泛流行,目前已经跟随Cinema4D一起更新至R23版本。
在CinebenchR23测试中,锐龙76800H处理器多线程分数为12873pts,单线程分数为1527pts。凭借着Zen3 架构的加持,其表现可圈可点。
●Geekbench5
GeekBench是一款适用于多平台的测试软件。它提供了快速的基准设计一套全面和准确地衡量处理器和内存性能。旨在使基准易于运行,易于人们理解。此项测试中搭载锐龙76800H处理器的惠普战99移动工作站单线程分数为1528,多线程分数为8433,可以说十分出色。
●3DMarkCPUProfile
3DMark也推出了独立的CPUProfile项目,用于测试处理器不同线程下的性能,以更好的对应不同类型的游戏负载。在此项测试中,最大线程得分6871,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3DMarkTimeSpy
除此之外,笔者还在3DMark的TimeSpy模式下对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的NVIDIAT600Labtop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虽然3D图形处理并不是这类专业制图显卡的强项,但其得分依然可以帮助大家大致了解其性能。在此模式下战99锐龙版的显卡得分为4003分,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
●PCMark10
PCMark10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测试项,涵盖现代办公场所中的各种任务,是被广泛认可的计算机综合性能测试软件,除了处理器以外,内存、显卡、固态硬盘性能也会影响分数。从6846的得分,也可以看到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的优秀表现。
四、生产力性能测试
●BlenderBenchmark
CPU渲染
GPU渲染
Blender是一款开源的跨平台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从建模、动画、材质、渲染、到音频处理、视频剪辑等一系列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此环节笔者分别用CPU和GPU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专业显卡NVIDIAT600Labtop在渲染过程中每分钟采样率远超CPU,这大大提升了生产力。
●V-Ray5Benchmark
V-Ray是由专业的渲染器开发公司CHAOSGROUP开发的渲染软件,是业界非常受欢迎的渲染引擎。本次使用V-Ray5独立的benchmark进行测试。
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的CPU渲染啊俺分数高达9548。GPUCUDA加速得分为260,说明其拥有高效的物理渲染能力,在3D渲染、建模等方面能够提供非常出色的性能支持。
●PCMark10应用程序
PCMark的办公性能测试是基于微软Office办公套件,在运行过程中会调用Word、Excel、PowerPoint、Edge,测试项目会细分为打开关闭程序速度、导出导入文件、计算公式等,可以准确衡量现代办公条件下的处理器实际性能。经过测试,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在PCMark10应用程序得到了13797的总分,其中Word为7785、Excel为25812、PPT为13014、Edge浏览器为13857。如此高的得分,能够轻松应对日常的文档办公。
●ULProcyon办公
ULProcyon是一款专门测试文档表格办公、视频、图片编辑等生产力软件的自动化测试程序。
其中ULProcyon办公室生产力基准测试使用微软Office应用程序来衡量电脑的办公生产力工作性能。基准测试工作负载的特点是使用微软Word、Excel、PowerPoint的相关真实任务。对于该项测试项目,因为负载不大,所以对于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来说非常简单轻松。
●ULProcyon照片编辑
在照片编辑基准测试中,测试方法是将数字负片(DNG)图像文件导入AdobeLightroomClassic,然后应用各种预设。一些图片被裁剪、拉直和修改。在测试的第二部分中,将多个编辑和图层效果应用于AdobePhotoshop中的照片上。基准测试分数用来衡量电脑执行这些任务的速度。
结果也并不意外,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取得了6589的高分,这意味着对于设计师工作者群体来说,无论是对图片应用预设,还是对其进行裁剪、拉伸、修改操作,或是对大量图片进行分批处理,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都拥有极快的处理和响应速度。
●ULProcyon视频编辑
视频编辑基准测试则会首先导入两个视频项目文件。项目时间表包括各种编辑、调整和效果。每个视频项目以H.264编码的全高清格式导出,并再次以HEVC(H.265)编码的4KUHD格式导出,基准测试分数基于导出所有四个视频所用的时间。因为有了NVIDIAT600Labtop专业图形显卡的加持,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4247的得分要远超常规类的消费级笔记本,也就是说它更适合处理视频渲染工作。
●SPECviewperf2020
最后是针对专业工程的综合性能测试程序SPECviewperf2020。该程序会模拟测试众多工业设计或专业应用软件,主要包含针对三维设计的MAYA、3dsMax,针对工程模型、医疗等应用设计的SolidWorks、CATIA、SiemensNX、Medical、Creo(Pro/E)等软件的性能模式测试。所以选购专业工作站或者专业显卡的用户也都会关注这些项目测试。
通过测试可以看到:搭载NVIDIAT600Labtop专业显卡的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在MAYA、snx等测试上有着优异的表现,这也是此类专业显卡的价值所在,即便是规格数倍于其的普通消费级显卡,也不能提供比它更好的性能。
五、烤机测试
在使用专业软件时,高负载是免不了的。那么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在高负载下的表现如何呢?此测试环节,笔者使用AIDA64FPU和Furmark进行双烤测试,来看看其在高负载下的表现。
经过近30分钟的满负载测试,其CPU功耗保持在了45W,GPU功耗也保持在了45W,性能释放既平稳又出色。同时,整机的散热系统运转十分安静,其主要键盘输入区域和掌托部分没有烫手的情况出现,仅有键盘右侧及数字键区域有一定热量,整体表现良好。
关于内存,本次送测的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采用了16GBLPDDR54800MHz的双通道配置,通过AIDA64中的Cache&MemoryBenchmark测试工具可以看到,内存的读写速度分别为32971MB/s和32516MB/s,复制速度为32474MB/s,延迟为85.4ns,表现中规中矩。
硬盘方面,在CrystalDiskMark实际测试中,这块硬盘的读取速度达到了6734.38MB/s,写入速度为4825.61MB/s,即便在PCIe4.0固态硬盘中也属于第一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配备了双内存插槽,最高可升级到32GB的内存容量,这样一来,应对Adobe、AutoCAD、3dsMax、Maya等大内存应用需求时,不仅可以避免因内存不足造成的性能瓶颈,还能进一步提高运算效率。
除此之外,在硬盘扩展方面,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支持PCle4.0SSD SATA的插槽位,可以进一步满足专业用户对存储容量的需求。
六、总结:
随着设计行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创意工作者有了移动办公的需求。对于他们而言,一台专业的移动工作站既满足了商务办公的使用需求又为工作带来了强劲的生产力,而通过今天的测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的专业性可以保障运行各项工作负载。
作为一款专业向领域的细分化产品,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在升级了最新的硬件配置后,在整体性能上有了大幅提升,同时在模具上也保留了金属机身、双风扇双热管等优秀设计,为用户带来了舒适流畅的使用体验。再加上不到6000元的起步售价,可以说其拥有了超高的性价比。
总体来看,价格适中的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既拥有工作站级别的专业性和高扩展性,又有着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便携设计和坚固机身。如果你的预算有限并且还需要一台能够进行专业创意设计的生产力工具,那它一定是个绝佳的选择。
目前,正值双十一大促,惠普战99锐龙版移动工作站在惠普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正进行特价预售秒杀活动,低至5499元即可拥有,并可享12期白条免息活动,评论晒单还送原装包鼠,赶紧来看看吧!
点击链接
不融资,靠内容营销从0做到$2000万ARR?解析ClickUp早期的三套增长组合拳
内容营销究竟能获利多少?免费的内容也能换来付费用户吗?一起来看内容营销操作方法论!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ClickUp冷启动组合拳的方法论营销模式,使用大量案例和数据进行展现,对内容运营和内容营销感兴趣的童鞋一定不要错过!
随着2021年秋的C轮4亿美元融资到账,上线不到4年的ClickUp估值跃至40亿美元。而2年多前,名不见经传的创始人Zeb Evans还在为公司的生死存亡发愁。
几天前,我在《火车司机如何打造40亿美金SaaS火箭?带你回顾PLG卷王ClickUp的前世今生》文章里介绍了这个神奇的创业故事。和本文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今天,让我们来尝试解析ClickUp白手起家的增长绝活:
如何用内容营销获取海量精准流量?
如何确保每周发布新版本而不翻车?
免费的承诺如何换来付费的用户?
欢迎回来,我们继续!
一、ClickUp冷启动组合拳
组合拳1:需求共情 内容营销
I started with Basecamp, then we had Jira for engineering, Trello for boards, Asana for marketing teams, Google Docs, Google Sheets, Slack, Confluence for Wiki… we had 10 different productivity applications. 我从Basecamp开始,研发用Jira,看板用Trello,营销用Asana、谷歌文档、表格、Slack ,Wiki用Confluence……加起来有10多个不同的生产力工具。
I’m a huge design and user experience person, it became insanely frustrating for me using JIRA and Asana. I felt like Asana was far too little whereas JIRA was way too much in terms of complexity and features set. 我是个非常关注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人,却被Asana和Jira搞得身心俱疲。Asana功能太简陋,而JIRA又太繁琐。
I felt like no one was paying attention to details, to the things that actually mattered to make people more productive. 我觉得没人关注细节,没人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能让人们更有效率的事情。
上面这一连串灵魂吐槽,都是创始人Zeb Evans的亲身经历和直观感受,毕竟作为一个卷王,对时间和效率的极致追求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这也是为什么ClickUp能这么快达到PMF。
创始团队对用户的共情是产品的灵魂除了CEO本人,CTO Alex Yurkowski 也深有同感。因为整个公司团队本身都在用这个产品,所以即使是身居后端的研发团队也随时都能体会到产品价值,更容易受到激励。
此外,为了保证产研团队的积极性,公司会把用户的积极反馈也传递给研发团队,而不是整天只收到bug报告之类的负能量。直击痛点的功能 进一步优化的体验 = 高速增长最扎实的底座。在此基础上,内容营销几乎是唯一的制胜法宝。
正如前面提到的,Blogging积累的内容资产,几乎可以永续性地带来线索和流量。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Zeb总是轻描淡写的说“我们比较重视SEO”。实际上,卷王是不会走寻常路的。常规的内容营销做法会尽量避免直接推销产品,而是旁敲侧击的激发用户对产品的兴趣;SEO方面也会优先挑选长尾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比如Notion)。
但是ClickUp选择开局就啃硬骨头,硬广为主、软文为辅,靠大量直白的内容在“任务管理工具”、“免费项目管理软件”之类的红海关键词上常年霸榜。
图:ClickUp 的铁头SEO策略
为了实现这点,Zeb把袖子都快撸到肩膀上了,日更博客!恨不得把全谷歌的“How…”和“What…”都挂上ClickUp的链接,席卷了超过6万个关键词。
图:ClickUp 早期博客页面(19-20年)
(1)敏捷
话题:What is Agile Marketing ; How Do You Implement It?、How to Apply Scrum to Personal Projects
(2)功能与集成
话题:Gantt Chart Milestones: Ultimate Guide、How to Use ClickUp to Set Goals for Your Team
(3)生活方式
话题:How to Make ClickUp Unicorn Chip Cookies、3 Things I Learned Bootstrapping ClickUp to $20M ARR in the World’s Most Competitive Industry
(4)生产力
话题:5 Tips to Increase Your Sales Team’s Performance、How to Automate Tasks in 2020 (Ultimate Guide)
(5)项目管理
话题:How to Build a Project Management Dashboard (2020 Guide)、The Ultimate Guide to Google Project Management
(6)远程办公
话题:The Role of Real-Time Connection in Remote Work、The 7 Key Benefits of Remote Teams
(7)软件
话题:Top 8 Annotation Tools (Features, Pros, Cons, Pricing)、Monday.com Review 2020 (Features, Pros, Cons, Pricing)
除了用SEO解决流量问题,公司还投入大量资源做教程和研讨会增加留存和转化:
图:ClickUp 第一方产品教程
图:针对不同层级用户设计了对应的“网课”
这种高强度的内容输出持续了好几年,直接结果就是源源不断的自然流量。
当然了,也不至于100%的辛苦工作都是in-house完成,实际情况是以内部团队为主导,辅助外部机构作为杠杆(承担部分写作工作和资源导入)来完成。
其实在2年前注意到ClickUp的时候我还有点疑惑,这种铺天盖地的直白硬广难道不会起反效果吗?要知道,做ClickUp案例研究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凡只要沾点关键词的边,搜索结果就铺天盖地的全是官方的软文和硬广,甚至连“ClickUp Sucks”这样的关键词搜出来的结果,也是软文……
难道当一个用力过猛的策略猛到一定程度,用户反而就接受了这种奇怪的设定?
光靠蛮力显然不行,核心技巧在于定向更新,剑指关键词。
Think of high intent terms that have high traffic and low competition.
意图越明显的关键词具有越高的流量/竞争比。
例如,“OKR”的搜索量可能远小于“如何设定年度目标”,但是前者的流量更精准,最终产生的商业价值也更高。所以,务必坚持定期定量复盘不同内容的效果,要确保意图能转化为商业结果。同时再配合一些重定向投放,比如给看过OKR文章的用户追加投放产品广告,效果会更明显。
靠前面这些朴实无华的内容策略,公司顺利达成了白手起家的阶段性胜利。在2020年连续完成融资之后,粮草充足的ClickUp也开始了文体两开花,线上活动、社交媒体、视频造梗……
图:ClickUp 的年度线上活动 “Level Up”
例如,2020年开始每年都搞线上虚拟活动,脸不红心不跳的“王婆直播卖瓜”:
ClickUp公司如何使用ClickUp产品
重要功能上新介绍
ClickUp的营销策略
各种类型用户是如何用ClickUp的
行业KOL经验分享
在平日时间里,CCO带领的创意部门也是全速运转,在Youtube上发布的#ReturningToWork和#WorkSchooling两个系列视频好评如潮,配合ListenUp(ClickUp的用户大使)持续造梗玩梗,收获了大量的自然流量和线索。
当然了,梗也不是随意制造的,目的都是把产品和搜索意图尽力关联。
总而言之,ClickUp的第一套组合拳是在需求共情的基础上做出一款好产品,然后围绕这些共性痛点持续输出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是最难但最正确的事!
组合拳2:快速发布 客户服务
通常意义上讲,一款2B的软件在版本更新和功能上新的决策应该是极其审慎的,一方面要尽量确保不会对用户产生负面影响,避免过多打扰用户,另一方面也必须反复测试排除Bug。
我个人也一直信奉好产品要做减法多于做加法。
典型的案例就是一直保持克制心态的Notion,在四年里版本号只更新了不到20次,每年发布的新功能屈指可数。
但是,爱刷存在感可能是刻进Zeb和ClickUp基因里的特点,不光体现在营销策略上,甚至也融入了产品研发的流程里。
Don’t be perfect, just ship something try something and then fix it later.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尽快发布,尽力试错,出了问题再解决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放飞自我的心态卷起来了!
ClickUp早期的发新版节奏是:每!周!五!
以周为单位规划版本,在2B软件领域几乎是闻所未闻。在一次采访中,CTO Alex聊到一个正在规划的新功能,主持人顺口问了一句何时上线,答曰2周后。
主持人当场震惊:我视频都来不及剪
例如,Loom曾是ClickUp团队内部的高频应用,奈何当时常有Bug,于是有个工程师毛遂自荐,花了几天时间就研发完成并发布上线。
为了响应Zeb灵感频发的脑洞,公司还专门设置了Zeb小分队,由Zeb亲自带领5个研发负责探索实验性功能,快速上线试跑几天,如果数据反馈不好就果断砍掉。
这种小步快跑式的产研节奏背后,还有很多特立独行的设定:
图:ClickUp 的 产研理念
Zeb坚信(早期阶段)技术债都是扯淡,没有一家公司是因为技术债挂掉的,更多是死在产品没做出来,真出了问题到时解决也来得及
不用做前端自动化测试,因为自动化测试覆盖不全而且产品迭代太快,所以还不如干脆跳过
喜欢自己造轮子,毕竟需求都比较非标,比如为了能汇总用户24小时内的付费订单而自研计费系统,为了做好服务和促销而自研CRM
反对远程办公,效率折损太大,要卷都来公司
在这种边开车边换轮子的节奏里,上线首年的 ClickUp 就发布了287项新功能,随后一年又推出了230多项功能和升级,此后一直保持着每年超过300个功能发布或升级的迭代速度。
调侃归调侃,无论做产品还是做内容,Zeb还是个莽中有细的创业者。ClickUp之所以莽到今天还没有大翻车,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用户画像和用户服务。
用户画像:小B和大C
从营收数据和用户规模可以大致推算出,ClickUp用户的平均团队规模在10人左右,以小B和大C用户为主。这个规模的团队群体,正是PLG产品冷启动的舒适区,用户的思维模式更接近C端。
Zeb承认,快速发布的确会带来用户疏远的风险,但他也坚信,只要能持续提供有价值的更新,用户最终还是会选择原谅的。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产品功能,避免用户“迷路”,ClickUp根据不同新用户的身份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新手界面和上手路线。如果是个人用户或者小团队,一些复杂的功能就会默认折叠,藏深一点,确保产品足够轻量、易上手。
正如前文所提,在产品架构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点了,每个功能板块在开发的时候都是完全独立的,用户可以自由开关,连database都被分别设计了好几种,以尽可能兼顾效率和性能。
在小B大C的视角里,有时候体验比功能更重要。
图:PLG is all about user experience. PLG比的就是用户体验
用户服务:及时响应和反馈闭环
为了最大化用户体验,ClickUp在非常早期就花大力气组建了7×24客服团队:
官方渠道提供30秒内的响应速度
新用户有30分钟免费上手指导额度
不定期举办线上教学活动
在公司团队在120人规模的时候研发只占了20%左右,剩下团队超过一半都是运营和客服;而到了1000人团队规模的时候,研发被稀释到了15%以内,大量扩充运营和客服,包括在爱尔兰、菲律宾、波兰等全球多地增设团队。
即使面对的是小客户,在SaaS的天平上,ClickUp也选择把砝码从Software往Service倾斜。
Zeb把这个理念归结于迪斯尼的工作经历,后来演化成了ClickUp的核心理念之一:重视用户体验,投入用户服务,积极与用户沟通。
注:虽然早期确实这么做了,但面向小客户重金投入人力服务ROI很难做高,事实上到后期公司也逐渐淡化了这种极致的服务体验,转而辅助以视频、引导提示、教程和模板等复用性更强的手段来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除了服务,ClickUp也非常重视用户沟通和反馈: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Zeb都会亲自查看每条用户反馈和评论
只做60秒以内的调研,用户更容易接受,也能倒逼团队提炼核心问题
坚信用户是最好的顾问,让用户推着产品团队做加法
为了密切和用户保持沟通,ClickUp借助了一系列工具和平台,通过Canny、Pendo、问卷、社区(Facebook、Twitter等)收到的所有反馈都被汇总到一个系统中统一分析。
图:Canny可能是公司为数不多没有选择自研的工具
如果某个高票需求与公司的愿景一致,就会被收录到产品路线图中。
Just ship it and see what happens.
发布就是了,看看会咋样
快速发布确保产品能快速跟上用户需求,而客户服务则兜住了快速发布产生的风险,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合力之下才能确保这台高速运转的增长机器平稳运行。
组合拳3:收费墙 积极促销
ClickUp曾在2021年初的时候披露过一组详细的经营数据:
30万团队用户,大约10%的付费率,MRR刚破200万美元
付费用户CAC约3000美元,但只占全部付费新增的不到5%
月流失率1-2%,NDR(金额续费率)高达150%
首先不得不说,即使打磨了半年,公司当时在付费投放上优化的还不够好,对比目前的水平(CAC回收期12-18个月)还有巨大的差距。但是好在还有大量的免费流量,带来了95%的付费用户,大幅拉低了整体CAC。
而从另外一个维度,月流失率1.x%,意味着大约20%上下的年度流失率,再参考高达150%的NDR和爆发增长的MRR,可以猜测ClickUp有优秀的付费新增和用户增购。
总用户涨得快,付费转化也做的好。
ClickUp如何让用户越陷越深?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ClickUp独特的PayWall(收费墙)设计——既不是Free Trial(免费试用)也不是Freemium(免费增值)——很多付费功能被设计成了限次体验,免费或者低级别用户可以使用有限的xx次。
这个做法的“套路”在于,用户往往不知不觉的开始用,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付费功能,等到用习惯之后,就已经深度感受到产品价值了,就能换来很高的付费率。当然,促销手段也要快、准、狠!
图:ClickUp 从不遮掩自己是竞品的低价平替
复习一下ClickUp的产品定位:花1份钱,得到N份工具的价值——对小客户来说,性价比永远是刚需。在这个理念下,ClickUp几乎永远在“促销”。除了和收费墙配合的限时优惠,还有很多常驻促销和折扣机制,包括年付费价格直接打到55折,以及新用户完成一系列动作都会送代金券等等。
产品在2018年上线后的第一次促销活动就带来了10万美元收入,付费率一度冲上40%,效果拔群。以至于在早期的时候,公司几乎每周都搞打折促销活动。甚至在价格页面直接给用户开了一个砍价的入口:嫌贵?别走啊,留下资料,咱们私聊。
图:ClickUp 的定价页面与砍价入口
核心目的在于降低用户付费的心理门槛:
有价值的内容
↓
简单好用的产品
↓
快速迭代的功能
↓
超预期的体验
↓
便宜的门票
↓
“套路满满”的收费墙
↓
用户:憋说了,我买,我买还不行嘛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一个个用户就这样在漏斗里“越陷越深”。
二、ClickUp的挑战与鸡汤
Zeb把多年创业的精神凝练成了9条核心价值观:
不局限为业内第一,要给用户提供此生最棒的服务;同时也帮自己解决问题
唾弃平庸
进军完美
竭尽脑力与体力
每天增长1%
直截了当
牢记痛点,打造系统
随缘行善
保持焦虑和乐观
图:ClickUp 的公司价值观
这种充满鸡血和进攻性的风格与当前北美SaaS圈“创新、克制、抱团”的普适审美显得那么格格不入,Zeb也曾被员工抨击为一个反常的自恋狂。这种争议性在也间接反映在了公司估值上——ClickUp的收入规模大概是Notion的1.5-1.8倍,但估值只有后者的40%。
在业务方面,用户和员工规模双双快速扩张的ClickUp也陆续遇到不少“成长的烦恼”:
产品功能持续做加法的情况下,会不会越来越臃肿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如何突破“小客户瓶颈”,产品如何打开中大型团队或者企业级客户市场?
在开启全球化招聘之后能否维持公司独特的公司文化与氛围?
如何寻找激进增长与普适审美的平衡点,从而拿到更高的估值溢价?
很期待Zeb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但不管怎么说,纵观ClickUp的前四年,已经不可否认的成为一个教科书级的增长案例了。
选择一个已经被证明的方向,只要市场还在增长就不怕红海竞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解决遗留的痛点,一两个足矣,尽量彻底解决
PLG:勤写博客、重视体验、倾听反馈、快速迭代
先NPMF,再融资放大
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冷启动阶段,也许是可复制性最高的增长剧本,值得每个创业者反复研读。
而我自己在整理ClickUp的增长故事时,仿佛也喝了一碗浓浓的鸡汤:做好一款Global SaaS产品也许并不依赖什么奇技淫巧,用脑做产品,用心对用户,努力是不会骗人的!
完整参考资料:
https://www.ai-bees.io/articles/zeb-evans-productivity-platform-ceo-helping-the-world-save-more-time
https://kareemazees.com/the-clickup-growth-strategy-scaling-to-20m-arr-in-2-years-in-the-competitive-work-productivity-category/
https://www.toplyne.io/blog/clickup-the-product-led-productivity-tool
https://storychief.io/blog/clickup-content-marketing-strategy
https://hop.online/digital-strategy/clickups-video-market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Q3MfOxWOE;ab_channel=SaaStr
https://clickup.com/blog/3-things-i-learned-bootstrapping-clicku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6imOav2gao;ab_channel=EICAgenc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vqR1nBqdYA;ab_channel=PAPERLESSMOVEMENT®
https://blog.getlatka.com/productivity-software-company-clickup-hits-almost-3-million-in-monthly-revenue-from-300000-custome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_wRAc7JatI;ab_channel=InTheir20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VouHaO6so;ab_channel=NathanLatka
https://moderncto.io/270-alex-yurkowski-cto-co-founder-at-clickup/
https://soundcloud.com/meetdemio/how-clickup-reinforces-their-product-led-growth-engine-with-ppc-and-attribu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syDN9WP9y0;ab_channel=HeyDigit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2FhE8TMB0;ab_channel=MoreSaaSt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WF__hIjZV8;ab_channel=HopOnli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9FsaxmLxlg;ab_channel=ZenPilo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FkjaIS6DBA;ab_channel=Traction-ACommunityforInnovators
作者: 觐开JK;微信公众号:随机小分队(ID:randomclub)
本文由@随机小分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跃我 GTR 4 体验:更全面,更精准,它想重新定义千元表
一款手表可以给你带来多大的幸福感,在智能手表出现之前,手表只是看时间的工具,如果要给手表加上幸福感这一衡量指标的话,那它要么够潮,要么够贵。
▲大荧幕中最懂手表的男人
而在智能手表出现之后,这个品类的产品自带幸福感属性,因为它能进行健康监测、追踪运动成果,帮助身体分泌内啡肽,代替公交卡和钱包,在你心脏出现不适之前做出警示……
这妥妥是一个手表型的健康顾问,即便想象力丰富如青山刚昌(《名侦探柯南》作者),应该也想不到一块手表还能有这么多的功能吧。
智能手表诞生十余年,总的出货量就已经超过了传统手表,抹去了智能手表诞生之初外界对这一品类的一切质疑。
然而目前智能手表的出货量远未及人手一只的水平,真想要帮助每个人提升幸福感,就得先把智能手表的功能体验做得优秀且价格还得足够亲民。
做到「既要又要」很难吗?很难。
但有人就迎难而上了,譬如 Amazfit 跃我这个品牌。
千元级,但功能不马虎
千元出头是个奇妙的档位,早十年甚至可以买到次旗舰级手机,现在呢,买个好一些的 TWS 真无线耳机可能都够呛。
放到智能手表领域,对应的产品往往可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跃我 GTR 4 大概就是想改一改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现状,做一个设计和工艺兼顾、功能全面的智能健康助手。
经过多年迭代,跃我 GTR 4 逐步提炼出刻在产品基因中的设计思路。
和一日一换,可精彩可夺目的衣物不同,智能手表日日陪伴,更讲究在兼顾好看和耐看,从这点来说,跃我 GTR 4 算得上「出众」,这种「出众」的设计质感并不是说它有多么吸睛,相反,它坚持走低调路线。
跃我 GTR 4 表身由一体化铝合金打造,轻盈且坚固,我们在城市环境中工作生活,大概率是不会把它弄坏的。
正面是一块 1.43 英寸 AMOLED 屏,细腻度不错,如果你喜欢使用一些细节爆炸的表盘来模拟经典腕表,那么这块高清屏幕可以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
屏幕外面有一圈黑色刻度表圈,我一度以为只是常规的聚碳酸酯材质,摸上去才发现,其实是 AG 玻璃。
这种常用于旗舰智能手机的材质和工艺并不常见于智能手表,但不得不说,玻璃本身的剔透,与 AG 蚀刻磨砂的质感,让手表的档次感更上一层楼。这种不着痕迹的设计小把戏出现在千元级产品上,有点意外。
跃我 GTR 4 表身通体深灰,属于不会出错的颜色,或许正是为了「打破无聊」,跃我给手表仅有的两枚按钮加上了红色元素作为点缀。
这种大红色,极易让人联想到法拉利红,让人瞬间精神百倍,这也很符合它的自身定位:平时通勤百搭,必要时它也能陪你动起来。
这也是智能手表的优势所在,大部分时间里,它跟传统手表一样,都是配饰,但当你有需要的时候,它可以一秒变智能。
但这里所说的一秒智能,背后其实是一众复杂传感器建立起的数据基础,确切地说是底部这块 BioTracker 4.0 PPG 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贡献了大部分的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量较上代提升 33%,运动时心率监测准确度提升 5%。
这枚传感器可以说是 Amazfit 跃我的立身之本,有了它,才让一块小小的手表有了对 150 多种运动进行监测的能力,还可监测心率、血氧、心肺能力等生理指标,有需要的话,佩戴者甚至还可选择加入血压筛查研究,准确度与家用血压计相差无几。
实现了这一切,跃我 GTR 4 还能保持两周中度使用的续航表现。
作为一款千元出头的手表,跃我 GTR 4 提供了极具可玩性的底子,能将它发挥到何种程度,得看佩戴用户了。
好比一辆有着优秀底盘的车,但能让它体现出价值的,永远是掌控这方向盘的那位车手。
另一款同样定位都市时尚系列的跃我 GTS 4,则拥有更高的辨识度,一眼便知是为女性用户专门打造的智能手表。
外形优雅大方,中框至表耳一体成型,设计更为简洁,通体只有一枚表冠按钮。屏幕采用方形设计,因而屏幕尺寸更大,达 1.75 英寸,其他功能与跃我 GTR 4 看齐。
消费电子圈里不是流行这么一句话嘛,「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显然跃我的工程师把这句话记到心里去了。
运动百项全能
有了好的底子,跃我 GTR 4/GTS 4 这次聚焦在一些细分功能上,这些新增的功能,用户在第一时间不一定能有所感知,但时间长了,就会发觉越用越好用。
前面已经说过,它支持 150 多种运动模式,但只是堆量显然没有太大意义,只是解决了「聊胜于无」的问题,如何再进一步,Amazfit 跃我给出了解决方案。
Amazfit 跃我这次关注到了竞品都会忽略的健身房场景,在力量训练模式中加入肌肉识别功能。
佩戴者开启力量模式后可以直接进行训练,组间休息时在手表中调整重量、次数即可。
看到这,你心中是否萌生出一丝疑惑,而我很清楚你想问什么:用户是不是还要自己输入做了哪些动作?
答案是并不需要。
跃我 GTR 4 通过检测肌肉电信号和动作,自动识别发力部位,目前支持智能识别 25 种动作类型,包括常见的自重深蹲、俯身划船、哑铃飞鸟、硬拉、俯卧撑等等。
健身人练完知道自己练了啥,练了多久,练完之后打开手机,就能在训练记录中查看近期练了哪些部位及训练频率,方便调整训练计划。
以后去了健身房就能把手机直接放柜子里,排除一切干扰项,让训练更高效。我用后不经感叹:终于有智能手表关心起健身人了。
表身右侧的数字表冠,与金属表圈形成了信号回环,这是华米首创的金属机身右旋圆极化天线专利,配合 L1 L5 双频六星卫星定位,户外识别更快速精准。
差点忘了说,我那天戴着它下跑道场地进行训练,惊喜地发现它还可自动记圈数。
这刚好对应了我在前文所说的「好底子」理论,跃我 GTR 4 的可玩性之高,即便与之相处再久,我也能在某一天发现新的惊喜。
越苛刻,越满足
智能手表发展至今,在纵向有大的突破,于是只能在横向上寻找新的成长点。
好在跃我并没有把路子走偏,升级重心都放在了用户痛点上,尤其是一些细分功能上,在市面上很难找到能与之匹敌的竞品。
另外相比起同类竞品会选择在千元级别产品上,做这样那样的阉割处理,跃我 GTR 4/GTS 4 系列反其道行之,尽情堆料,让用户花尽量少的价钱,享受到尽量多的服务,几近全能。
这样的加法并非无意义,毕竟谁会不喜欢一款「既能又能」的全能产品呢?
可以说跃我 GTR 4 和 GTS 4 的诞生,就是为了满足大家对一块千元表的期待:你对一款千元表的要求越苛刻,你在跃我新品上得到的满足感就越强。
两款手表的售价均为 1199 元,正如文章所强调的「千元出头」。
很高兴 Amazfit 跃我坚持着走这一路线,能让更多人体验到腕上健康的价值。
核电仪控维修师陈永伟:成为核电站的神经科医生
在很多人眼里,拥有堡垒般外壳的核电站,一直都是一个庞大、复杂且神秘的系统。但对在 “堡垒”深处工作的陈永伟来说,他13年来的日常却简单到可以概括成两件事:大修和准备大修。
他是中国广核集团运营公司首席维修技师,负责核电站各种仪控设备的检修。通常,他的工作是每18个月固定循环一次——这是核电站更换燃料的常见周期,他和同事们必须在二三十天内确保经手的任何一个仪表都万无一失。
从这方面看,他的工作又是极其复杂的:每座核电站都有1万多个大大小小的仪表,它们分布在各个角落,测量精度往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数;检修时,他和同事们会拿起直径只有14毫米的扳手,也会用“像针一样细”的螺丝刀给仪器做“体检”。
每次大修时,在无限接近核电站核心的位置,都会上演这样的场景:上千个人蹲着、站着,或者躺卧着,锤子的敲击声和砂纸的打磨声混杂在一起,键盘噼里啪啦,电焊闪出弧光。
大亚湾核电站一共有6座核反应堆,其中的两座已经完成了今年的大修。所有检修都结束后,汽轮机重新轰鸣,那是陈永伟最想听到的声音。
“核电站神经科医生”
在核电系统内部,仪控工程师常被称为“核电站神经科医生”。
如果把核电站的控制系统比作人体的中枢神经,分布在核电站各个角落里的传感器,就是敏感的神经末梢。“它感知着核电站每一处的冷、热、粗糙、光滑”,陈永伟解释说。
反应堆堆芯是核电站的心脏,它在充满冷却剂的液体环境中运行。由于外围包裹着厚厚的金属壁,心脏跳动是否正常,只能通过变送器来确认。
陈永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给“堆芯液位变送器”的膜片精准定位。这是个堪比外科手术的操作,就像真的在处理心脏上的神经末梢——由于膜片处于密封状态,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两根高度差只有0.5毫米的小针来协助定位,整个过程需要双手充分协调。
“这个精度要求是0.1到0.2毫米,考验的是耐心和手感。”陈永伟说。
2022年,陈永伟在技能中心进行堆芯液位变送器抽真空充液操作。受访者供图
“仪控系统比较敏感,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可能触发一些逻辑,导致阀门关闭,甚至反应堆停堆都有可能。”陈永伟记得,有次同事在调试系统时出现了失误,触发了保护程序,消防系统的喷淋瞬间启动,淋了一身。这已经是最小的损失。
耐心和手感的最大训练成本就是时间。2009年7月,23岁的陈永伟从浙江大学电气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进入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仪表计算机部工作。
他和同届的“新生”被拉到技能中心,在这里做模拟训练。有时,新生们也会拎着工具跟着老师傅去现场观摩,被师傅催着“多练,尽快上手”。但等到能真正动手去做简单工作时,已经是一年之后了。
老师傅付敬强第一次见到陈永伟,就觉得他有“灵气儿”:他非常有主见,做事情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总是会提出各种建议。不过刚毕业的男孩还是稚嫩了些,需要不断打磨。
实操从最简单的测量开始,等到手不再抖了,数据不再出现错误了,才算入了门。可门后等待他们的,是核电站里的1万多个仪表,光是沿着这些仪表巡检一遍,一天也走不完。
陈永伟逐渐意识到,和成为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一样,这项工作不仅要求精细,还要求体力——在换修核主泵时,人只能钻进去蹲着,“有时候一连蹲八九个小时,出来膝盖酸得直不起来”。碰到特殊的检修,还要背着氧气瓶,戴着面罩进去。
唯一能让自己舒服些的方式就是有一副好身体。现在,陈永伟的工装下面,是八块腹肌。他每天雷打不动地走2公里,经常爬山,为此还组了个登山队,目标是爬完深圳所有的山。附近的梧桐山、七娘山、马峦山已经被他们征服,陈永伟计划着下一次出发,无奈大家总是出差,不容易聚齐。
在严谨中寻找创新
13年来,核电站里的规律生活,以及对精细的极致要求,磨出了陈永伟自律、克己的性格。他比以前更爱整齐,甚至有点“强迫症”。一出门他就会惦记着家里的煤气、插座、窗户,回去检查,即使99%的情况下都是关好的。家里的书本、水杯、纸稿、电脑,都要放在固定的位置,歪了就要摆好。看到同事的办公桌上堆满东西,他的心里就像抓痒一般。“好想帮他们收拾一下。”
当严谨内化到日常中后,真正的“灵气儿”开始释放出来。
核电站仪控系统里有着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板卡”,这些类似集成电路板的组件,在一个发电机组就会有两三千块。陈永伟和同事们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调板卡”。
按照流程,检修时每一块取回来的板卡都需要连接到校验台上,校验精度。以往校验台上密密麻麻都是线,手工连接很繁琐,极有可能忙中出错。“连错了就要抽丝剥茧,拆了重来,很烦人,就像织毛衣一样。”
陈永伟用两年的时间,研究出了一台机器,实现了连接过程的电子化,把板卡插在仪器上,通过屏幕,就可以实现直观地半自动操作。以往需要半个小时的工作,现在只要5分钟。
每次大修期间要校验一两百张板卡,用上这台机器,效率提升了83.3%。每次节省的时间叠加在一起,也能像核反应堆一样,产生裂变般的效益。
2022年,陈永伟在技能中心进行仪控板卡调校。受访者供图
大亚湾核电基地里共有6台核电机组,每天可以产生约1.2亿度电,这相当于深圳这座城市平均半天的用电量,以及6000万元的经济价值。
陈永伟发明的16项智能化工具,广泛应用于中广核20余台核电机组,通过科技创新累计创造价值2.33亿元。
坎坷国产路
来到大亚湾核电站的人们,都会清楚地记得这段历史:1987年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初期,中国用接近一个成年人体重的黄金价值,分批派了113名学员前往法国、英国接受培训。
当时的大亚湾核电站使用的核电机组,99%都是国外技术和设备,甚至水泥都是进口的。
长期以来,更换堆芯液位变送器组件的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这个更换维修工艺复杂,对技术要求极高,有67道不可逆工艺,需要7天24小时连轴转,其间只要有一个步骤未到位,结果可能就是颠覆性的,造成设备的损坏。
以往每次更换,核电站都是请外方工程师过来,他们会搭建一个小帐篷,全程都在里面操作,防止中方“偷学工艺”。因为技术难度高,每次的维修费用要100万元左右。
后来,陈永伟和团队突破了这项技术,现在五至七天便能完成一次变送器更换。不仅可以自己更换,通过技术创新,他们甚至可以让过去“一次性使用”的机器,维修后复用。从有这个想法到做出成果,他花了三年时间。
2022年,陈永伟在岭澳核电站办公室,给同事讲解变送器设置及更换关键点。受访者供图
付敬强坦言,在遇到自己这个徒弟前,自己没有想过创新工具。“大家习惯了国外成熟的产品,没有再去开发一套新产品的想法。”
事实上,国产化的道路上布满了坎坷,工匠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小小的“历险”。
今年5月,陈永伟在大修前,在实验室对一个新的国产板卡进行试用,试用成功后,就可以在大修时替换国外板卡。这个板卡在反应堆保护通道上,可以帮助检测出异常。
设备刚开始“跑”,红色的报警灯就疯狂地闪,发出“啪啪”的响声。即便已经工作了三四年,陈永伟的徒弟胥籽任还是吓坏了。
“暂停,籽任”,机器停止,陈永伟很冷静地把板卡拔出来,安上旧板卡。让机器再跑一遍,就发现了隐藏的问题。
检查发现,生产商把板卡上的参数“张冠李戴”。按照此前的流程,这个参数不用测试,所以成为了“漏网之鱼”。陈永伟把它揪出来后,生产商很重视,及时更改了。
仪控检修工程师的工作就是及时消缺,不让异常发生在核电站运行之后。
徒弟熬成师傅,工具淘汰、换代,更新的思想替换掉了陈旧的技术。如今,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华龙一号”平稳运行,我国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产的道路在一步步走深走远。
平稳与活力
大多数时间,核电站里的技术人员面对的都是程式化的枯燥任务。诸如在大修时,要校验两三百块板卡和七八百个仪表。一个板卡的校验就要重复两三遍,每一遍都要在检修表上完整地记录。
陈永伟常跟同事打比喻,大修就像电影《恐怖游轮》:每到一定时间就会开启循环。
工作需要规律、平稳,陈永伟就在生活上制造一些新鲜感。他养成了一个习惯:种菜。之前他的寝室在顶层,天台都是他的菜地。找几个木箱子,从寝室楼下装了泥土,插上秧苗就去种。番茄、草莓、生菜、水萝卜,在他的精心栽培下都长势旺盛。
平日里,他一般会在早晨6点起床,沿着海岸线跑步,跳进海里游泳。有时候他会赶早爬山,看日出。路上,他不会错过树林里面的白鹭,静静地录上一段鸟鸣。
他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他有个专门的笔记本,记录着今天必须完成的工作。
他也习惯“一心多用”,手里还有十几个同时进行的项目。十几年的沉淀不仅体现在检修速度上,还有那十余篇SCI论文。为了拓展知识面,2019年他考上了中南大学先进制造专业的博士,“争取明年毕业。”
大亚湾核电站距离深圳市区不足60公里。这座以活力著称的大都市,“变化”是最让人着迷的气质之一。但在核电站里,每个人都在努力保证这个庞大系统的平稳运行——这里的平稳,最终保证了都市的活力。
喧嚣蔓延不到这个平静的小港湾,陈永伟更喜欢这里。这里有海洋和沙滩,有嬉戏的鱼儿和螃蟹,还有将要变成现实的一个个想法。他会觉得,这很有价值。
人物简介
陈永伟,中共党员,1986年出生,浙江海宁人,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控制副主任工程师,曾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深圳市技能菁英等称号。
他专注核电站反应堆控制及保护技术13年,累计出版著作3部,申请及获得专利近70项(其中PCT专利4项)。在职期间,他通过技术攻关,实现核电关键重要设备国产化36项,产品在大亚湾反应堆重要保护和控制系统覆盖率达90%以上。
同题问答
新京报: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守的?
陈永伟:工作13年来,核安全是我一直在守护的。我们是核电站的维修工,只要仪表、板卡、探头可靠稳定地运行,我心里就踏实。
新京报:什么是你认为最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陈永伟:走在半路看不到结果的时候最艰难。不如意是常态,困难会接踵而来。各种问题足够多的时候,我就会询问自己:“这个到底能不能成?”能坚持下去,是因为我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而且我相信自己,相信我能寻找到这些方法。
新京报:你希望未来还要取得怎样的成就,对于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陈永伟:现在核电站的检修、运维方式都很繁琐,如何实现智能化,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希望能像我之前发明的仪控板卡自动校验诊断装置一样,搭建起一个更安全、经济、有效的智能化维修体系。
新京报:你感觉自己获得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陈永伟:我很开心现在还有精力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开拓自己的人生,把路走深、走广,这样生命的密度就会变大,有限的生命就会被拉长,活得就更精彩。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实习生 郑欣怡
编辑 杨海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