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物候特征(【二十四节气·大暑】 赤日几时过 清风无处寻)
2023-07-17 23:08:10
•
来源:用户投稿
导读 北京时间7月23日4时07分迎来大暑节气,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此时节,热浪滚滚,万物如同被蒸煮,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
北京时间7月23日4时07分迎来大暑节气,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此时节,热浪滚滚,万物如同被蒸煮,我国大部分地区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大暑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总结出每一候当中相对应的物候现象,也就是大暑三候的“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其中的二候为“土润溽暑”,意思是说土壤浸润,天气闷热,湿气很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土润溽暑”有解释:“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轼等文人墨客也都曾用“蒸郁”一词来形容大暑前后的闷热潮湿之感。
大暑前后由于气温偏高,人们极易发生中暑现象,建议避免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多喝清凉饮品,如凉盐开水、绿豆汤等。辛辣热性食物会加重阳气升发,导致伤阴耗精;冰镇生冷的食物会损伤脾阳,导致腹泻和食欲不振;肥甘厚味的食物会损伤脾胃。这三种食物应少食忌食。(编辑:路淑娟 责编:李晓兵 编审:王小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