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黑光人才网(中国空间站这套写真,是他拍的)
北京黑光人才网文章列表:
中国空间站这套写真,是他拍的
仰望星空
约400公里之上的中国空间站
每天绕地球飞行16圈
你想看清它的“身形”吗?
这组从地面上拍摄的
中国空间站“天宫”动态图像
记录下中国空间站建设
从“一”型到“L”型
再到“T”型的构型变化完整过程
无数网友看后怒赞
“热泪盈眶,这就是中国空间站!”
“致敬这份热爱与坚持”
拍摄者是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
他凭借自主开发的光学跟踪技术
成功拍出迄今为止天文爱好者中
最高清的中国空间站特写影像
累计拍摄几十万帧视频素材
“我想全程跟拍中国空间站的建设
记录下中国空间站逐渐建设壮大”
△视频来源:纪录片《我与星空有个约会》
想完整记录中国空间站壮大过程
他经历多次挫折后终于成功
今年是中国空间站密集建设的一年
刘博洋想实现
中国人记录自己空间站的愿望
“我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激动
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航天”
而在地面上跟拍空间站并不容易
空间站每90分钟可以绕地球一圈
过境时的移动速度将近每秒8公里
如果望远镜固定不动
不到半秒钟,空间站就飞过去了
靠人力实现稳定跟踪几乎不可能
因此,刘博洋需要通过自动控制程序
让跟踪装置自动识别出空间站
然后由望远镜捕获、跟踪、拍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他开始尝试自主编程
今年3月
他用第一版程序尝试跟踪拍摄
高速飞行的国际空间站
不料望远镜走出了异常的轨迹
实验惨遭失败
此时,距离中国空间站
过境北京只有30天
那段时间
刘博洋每天通宵工作
经过不断失败、调试
当中国空间站过境北京
“天宫”被稳稳地捕获在画面中
天和核心舱的节点舱、柔性太阳翼
机械臂等全都清晰可见
刘博洋的心愿终于达成
自从4月拍下中国空间站开始
刘博洋和团队半年来开启“逐天模式”
从天舟三号撤离空间站
到天舟四号、神舟十四号发射
再到问天舱、梦天舱对接成功
在北京、海南等多地
他50余次追拍中国空间站特写影像
并把这些构型变化完整记录下来
△刘博洋和团队在国家天文台密云观测站旁展示拍到的中国空间站。
“我一定兑现追拍的承诺
把星辰大海的故事讲给每个人”
1990年,刘博洋出生在内蒙古
从小就对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
有段时间
他每晚都在自家阳台观测星空
△儿时的刘博洋参观北京古观象台。
高考那年,刘博洋如愿考入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
从大学时期开始
刘博洋就参与到天文科普项目中
给乡村小学的孩子们上天文课
让他至今难忘的是
即便在偏远的山区
孩子们对星空也有强烈的好奇心
如今
刘博洋选择从事天文科普工作
“希望能播撒热爱天文的种子
让更多人去看看满天星光”
△今年3月,刘博洋给乡村小学的孩子们远程讲授天文课。
拍摄空间站之余
刘博洋还是一名星空摄影师
拍下了许多令人惊艳的作品
△刘博洋在地面借助望远镜拍摄的月亮特写。
△这是刘博洋的天文摄影作品《彩月》。他将月面图像与月面元素分布相比较,发现红色、蓝色区域与富铁、富钛区域高度匹配。
刘博洋告诉总台记者
目前,他正在准备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
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跟拍计划
他的目标是要拍摄空间站
从最小构型到完全体的成长历程
“用更多方式探索星空
把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故事讲给每个人”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号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动员部署会召开
9月7日,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动员部署会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潘岳在北京主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侍俊参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秘书长赵辰昕,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邱小平进行部署,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作发言。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指出,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立足“相互嵌入”,坚持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推动各民族实现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会议强调,要扭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落地见效。一是加强东西对接,要纳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推动东西部政府部门之间、市场主体之间、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进行对接。二是抓好示范引领,抓出一批示范城市、学校、企业,以点带面。三是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培训服务、法律服务,充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四是强化政策支撑,用好用足现有政策,研究出台新的政策,引导西部群众到东部就业创业,引导东部群众到西部创业发展,实现双向流动。
会议要求,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同配合;要落实地方主责,发挥东中部和西部各自优势;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久久为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管根本的工作。
国家民委机关各部门及相关委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族工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统战、发改、人社、公安、国资、工商联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率先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的城市相关负责同志,国家民委京外直属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来源:民族团结促进司 摄影/民族画报社 列来拉杜、陈涛)
来源:“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她的讣告,选择了一张彩色照片……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感光材料专家,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邹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9日凌晨4时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邹竞,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感光材料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她研发的三代乐凯胶卷曾圆了全中国人一个彩色的梦。2022年6月9日,她在天津走完了她多彩的一生,享年86岁。
把居里夫人当偶像的女孩
邹竞,193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平湖,是江南古镇乍浦望族邹氏之后。她是娇小玲珑的大小姐,从小家境优渥,幼时因战乱和家人迁至苏州生活,在苏州最好的学校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业。中学时期,她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那个充满革命激情和理想的年代里成长起来,并树立了人生理想:像居里夫人那样,去探索奇妙无穷的化学世界。
1954年,高中毕业的邹竞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18岁的她在高考志愿表上全部填写了化学和化工院系。高考揭榜时,她被录取为留苏预备生,成为苏州高级中学(现江苏省苏州中学)54届6名留苏预备生中的唯一女生。专修一年俄语后, 1955年夏,邹竞赴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攻读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电影胶片制造及洗印加工专业。这个涉及照相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有机化学等多种化学学科的专业让邹竞着了迷,这也让她和堪称“精细化工皇冠上明珠”的感光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时期的邹竞,学习之余生活也丰富多彩。她喜欢看芭蕾舞剧和话剧,听音乐,阅读俄罗斯名著,参观博物馆,还喜欢结伴出游。大学三年级暑假,她本计划回国探亲,但当列宁格勒留苏学生会号召留苏生为祖国捐献一架飞机时,她毫不犹豫地把两年节衣缩食省下的回国探亲路费全部捐了出去。也正是在这年,邹竞在位于乌克兰肖斯卡市的苏联第三胶片厂实习时,遇到了国内派来的实习团并得知,国内第一座大型现代化胶片厂——保定电影胶片厂(现为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建,这也是被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在困境中坚守的女科技工作者
正是这样的机缘,让邹竞在1960年完成学业回国时,毅然选择了生活条件艰苦的北方古城保定。当时的保定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新建的电影胶片厂位于西郊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进厂第一顿饭是用粗黑的陶瓷大碗盛着的吃起来牙碜的地瓜干和胡萝卜汤,十几个人睡大通铺,从小衣食无忧的她尝到了吃“瓜菜代”的饥饿滋味……而此时比生活条件更为艰难的是,还没有建成的胶片厂正面临苏联撤走专家,停止供应关键设备的困境。
来到保定电影胶片厂,邹竞被分配到刚组建的特种感光材料研究室从事军工胶片的研究,她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特种红外军工胶片的研制,这是国防科委下达的紧急军工任务。而此时,刚刚24岁的她面临的科研条件却是:没有资料,没有设备,实验室工作条件极差。
但,即便这样又如何,邹竞硬是带着两名18岁的青年工人,在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窟的暗室中,开始了高、精、尖特种红外胶片的研制。依靠在大学里学到的胶片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在攻关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她们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从1960年底到1965年底,在短短五年内先后研制成功了多种型号的红外胶片,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当时国防军工的急需,而邹竞的科研能力也初露锋芒。
为圆国人“彩色梦”不断登攀的女科学家
在天津大学档案馆,邹竞院士写于1978年的两份手稿格外珍贵。在这两份名为《国外彩底发展的动向及试制Ⅲ型彩底的初步设想》和《彩底Ⅲ型试制方案》的手写稿中,邹竞详细阐释了当时国外彩色电影胶片的情况及技术发展动向,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研发构想。
在这两份手写稿中,邹竞写道:“如果我们能在最近两、三年内到1980年,拿出相当于德国伊斯曼5247-Ⅱ型彩底水平的彩底器型,就能把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十五到二十年的差距缩小一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如今,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彩色电影、彩色照片早已不陌生。但当时世界上能生产彩色胶片的只有美国、日本和德国。在当时的中国,一卷小小的彩色胶卷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研制国产彩色影卷的蓝图开始绘制,而邹竞正是这幅蓝图的主画手。
为了完成这份“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邹竞带领团队经过七年的科研攻关,到1985年终于研制出中国第一代国产高温快速加工彩色电影负片和民用彩色胶卷。1986年,乐凯100日光型彩色胶卷(Ⅱ)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实现了国产彩卷零的突破,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彩色胶卷的历史。
为尽快缩小与国外名牌产品的差距,邹竞带领团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又先后研制出乐凯BR10彩卷、BR100彩卷,GBR100彩卷等。这些国产的乐凯彩色胶卷,记录了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运动健儿们的雄姿,记录了1993年海峡两岸珠峰联合登山活动的壮观景致,更记录了中国千家万户一个个美好生活的瞬间。乐凯胶卷的问世并逐步在技术和效果上追平国外品牌,不仅使进口卷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明显低于其在本国和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也使彩色摄影在上世纪90年代走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寻常百姓家庭。
归于校园潜心育人的师者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数字成像技术逐步取代传统银盐照相技术,胶卷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已届古稀之年的邹竞快速调整了主攻方向,带领年轻科技团队将研究领域转向功能薄膜材料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她还把培养青年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2003年开始,邹竞在天津大学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2010年她全职任教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专门从事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创立了天津大学印制电子材料研究方向,引领了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在高端功能化学品领域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邹竞带领团队推动了化工学科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为突破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海洋防污等重大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我国功能材料领域培养、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作为师者,学生眼中的邹竞院士和蔼可亲,“她从不跟学生着急,总是深入浅出地引导你。”2009年跟随邹竞院士攻读博士学位的吕丽云说,邹老师跟学生们强调最多的一是做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她推荐的一本如何做研究的书至今还放在实验室;再就是特别强调做学问一定要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常常是,做事情必须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而更让大家感受深刻的是和邹竞院士交往中如沐春风之感。化工学院的王虹老师从2003年开始担任邹竞院士的科研助理,让王虹感受深刻的是邹竞院士身上的平和之气和君子之风。“那时候她还住在保定,我每次去,她都会提前到楼下等我,笑着接我上楼。”王虹说,她没有大学者的架子,非常容易接触,如果和她一起出差,她还会处处为你考虑。此外,在王虹眼中,邹竞院士是个特别爱美,非常注意自己妆容的人,头发总是一丝不乱,衣服总是整整齐齐,出门也一定要化个淡妆,而每到一地,她都会抽时间去逛逛当地的博物馆,科研之外,邹竞是个喜欢文学和艺术的人。
近两年来,邹竞因为深受帕金森等多种疾病的困扰,深居简出。2021年的10月2日,也是天津大学校庆日这天,已是85岁高龄的她一头银发,化了淡妆,身着亮丽的红色上衣,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校内的北洋广场。女儿谢红用手机给她拍摄了一张照片。谢红说,母亲一生爱美,喜欢音乐,即便是人生最后的日子,只要响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她还能用俄语跟着哼唱,而家里大部头的俄文文学作品,也是她多年珍藏的最爱。
她的来路战火纷飞,她的归途繁花似锦。一路走好,邹竞院士。
(按照家属意愿,为缅怀邹院士对我国感光材料和彩色胶卷事业的突出贡献,讣告和通稿均使用彩色照片。)
(总台记者 杨煜 夏震宇 素材来源:天津大学)
银发族就业成热潮90后开始为退休父母找工作
来源:广州日报
“90后”开始为退休父母找工作
越来越多父母选择退休再就业 帮子女分忧、发挥余热、缓解焦虑
程依伦
王师傅退休后从老家来广州再就业,在一座公寓从事保安工作。
前不久,本报“深锐周刊”刊登了文章《“90后”开始担心父母变老》,引发了不少“80后”“90后”的共鸣。在这些年轻群体中,当同时面对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规划时,他们该如何实现两者间的“动态平衡”?
一位“90后”读者将文章转给了自己父亲,以便于探讨十年后的“养老课题”,然而今年刚满50岁的父亲却告诉她自己早已预定好了方案:“退休再就业”。而在拥有8万多名用户的某关于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话题的豆瓣小组中,“退休再就业”也成为一个热门主题词,它与“带娃”“入住养老院”等一同成了父母们寻找养老方案时的备选路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除署名外)
“银发族就业”成热潮:年轻人纷纷关注父母再就业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占比18.7%;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人口老龄化无疑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变化,也正因如此,从去年11月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便明确,要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
根据此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指出,全国有9000多万的60岁以上老年在业人口;同时报告显示,老年人力资源储量正在逐年上升。
而在网络上,关于“老年人退休再就业”的问题更是屡见不鲜——
“母亲来我所在城市才两个月,今天自己去打听找工作了,大家有推荐适合中老年人的工作吗?”
“爸妈马上退休了,提出想要重新进入职场。他们再找工作会有多难?”
“对于老年人创业,大家有什么观点和方向指引?”
“退休人员再就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记者搜索时发现,提问的多为子女,他们之中约80%的父母有“退休再就业”的自主需求,有的父母是出于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的父母则是将退休再就业视为一项社交活动;当然也不乏一些父母是通过退休再就业增加家庭收入,以缓解子女的经济压力,同时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还有一部分则是为缓和父母退休后的焦虑情绪,子女主动建议父母重新走入职场。
如此旺盛的“银发族就业”潮背后透露出怎样的养老需求?作为子女,如何帮助父母规划退休生活才更为合适?记者就此采访了几组家庭。
为子女分忧、实现自我价值 他们选择重回职场
“母亲退休后当起了保姆”
林先生的母亲今年58岁,自前几年从单位退休后,她便很快通过线下招聘的形式找到了一份在老家的家政工作,并持续干了三年。林妈妈属于住家型保姆,一周中有至少五天在雇主家负责保洁、三餐以及接送孩子等事务,一个月的工资三四千元,再加上退休金,每个月共有五千元左右的收入。
林先生今年30岁未婚,在他看来,比起收入,他更在意母亲在这份工作中所获得的体验:“母亲喜欢小孩,然而我眼下还不能满足她的心愿。给别人带小孩,可以给她带来一些陪伴。”
林先生也表示,相比精神需求,母亲选择再就业也有物质上的原因。今年年初,父母一起出首付为林先生在广东贷款买了一套房子:“母亲之所以去选择做家政,一方面是因为太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我分担经济压力。”
退休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也是父母在帮子女减轻养老负担?对于这个问题,不少来自三四线城市普通家庭的独生子女都表示认可。
今年29岁的小宇刚离婚,带着一个女儿,她告诉记者,自己父亲原本最大的爱好是自驾游和摄影,在他退休之前,小宇特意送了父亲一台相机,然而没想到,退休后父亲仅仅出去玩了一趟就再也没出行过,反而选择了再就业,去一家养老机构当起专班司机,说“要继续发光发热”,每个月薪酬有5000元,只是偶尔需要值夜班。对此小宇有些不忍心,“我觉得有些愧疚,父亲本该颐养天年,却为了帮我分忧而再就业。”
记者在某主流招聘网站上看到,在招收退休老人的职位信息中,通常出现的都是服务业相关岗位,如企业或商场保洁人员、城市环卫工、养老护理员、社区护工、超市售货员、保安人员、绿化管理员等,用人方往往会强调“年龄40~60岁之间”,同时更偏好本地户籍或懂本地方言的退休老人。这些岗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普遍较低,薪酬则在2000元~5000元不等。
“事业型父母”望发挥余热
也有部分原本拥有一定技能的“事业型父母”,他们退休再就业甚至如同迎来事业“第二春”。
网友梓恒就明显感觉到,如今进入重新回归教育行业的母亲正变得越来越开朗和自信。梓恒的妈妈是一名有着30年教龄的初中语文老师,去年刚退休。“我妈妈当了很久的班主任,算是忙习惯了,所当她刚退休时我明显感觉到她的焦虑。”恰好去年梓恒在家准备考研究生,每天她都要面对来自母亲的碎碎念:“她会把我当成她的学生,要么批评我没有时间概念,要么教训我不够刻苦努力。她还会表现得很情绪低落,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教学理念,但是已没了用武之地。”
为了帮母亲缓解焦虑,梓恒时不时鼓励她走出去活动。今年春节之后,梓恒的妈妈尝试去到家附近的一家辅导班应聘,没想到竟然成功了,主要带中考考生,“这极大地增加了她的自信心,一方面觉得自己还有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会有成就感。”
事实上,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退休老人来说,他们更容易重回职场,尤其是在教育、医疗、会计等行业中,这些“技术型老人”不仅能成功实现再就业,并且可以获得相对体面的薪资待遇。
市民小杨的父亲退休已经四年,他如今被返聘至某私立医院担任胸腔外科医生,平时需要负责一些门诊以及小手术,每个月工资也挺可观,不过对于小杨父亲来说,再就业并不是为了这份收入,“多救一人,多一份福报。”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他认为自己如今还有很大的剩余价值,如何让自身剩余价值发挥最大作用才是他所关心的。
小杨的母亲同样在医疗系统,明年即将退休的她在看到丈夫的退休安排后,也早早地为自己做了规划,前年刚考取了高级药师证。“明年的退休生活她已经计划好了,要么持证去一些药房上班,要么就返聘去一些医院。”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直播、游戏、短视频等业态也开始出现部分老年人就业群体。“比如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音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从事了一份计算机工作。”65岁的赵大叔告诉记者,退休以后子女为他报名了老年大学,让他重新学习乐器,而他还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技能拍摄制作一些演奏视频,如今赵大叔偶尔会和其他同学一起接一些商业演出,虽然收入不高,但他自得其乐:“也算弥补了人生中的遗憾。”
子女与父母“共进退” 一起提前规划退休生活
需调整心态,适应身份转变
与此同时,对于部分父母来说,退休再就业也并非易事。
“我们父母这一辈大多都缺乏强烈的个人爱好和兴趣。”网友贝拉说。贝拉的父母在21世纪初从体制内下岗,为了维持生计,夫妻俩共同开了一个实体服装店;但随着网购兴起,夫妻俩便索性关了门店,摆起菜摊当起了个体户。直到2018年,贝拉的母亲身体抱恙,贝拉又终于大学毕业,贝拉的父亲索性也退出了生意,50岁出头便过上了养老生活。“虽然家里的经济压力不算太大,但当他们一同退休之后,家里的气氛就变了。比如我爸就开始变得不敢消费,每天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一些琐事上。”为此,贝拉感到无所适从。“实话说,我挺希望他能够重回职场,但是当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被其他家里人反对,认为是折腾老人家。”
与贝拉的情况类似,网友甜甜今年也碰到了父亲“退休再就业”的难题。甜甜的父亲今年50岁,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甜甜父亲曾当过大学助教,随后又离开高校独自创业,并白手起家经营起了一家公司。近几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50岁的他便已经失业。“我们劝他先去尝试做安保、物业之类的工作,等有了资金后再重新创业,但是他目前还没有放下架子。”
由此可见,老年人想要实现退休再就业,还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挑战,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还需要突破一些观念上的固有认知。
支持父母当群演、开玩具店
但不论是“退休再就业”还是“退休后颐养天年”,最为重要的便是子女与父母能形成一致的规划。记者发现,在那些沟通良好的家庭关系中,在子女的影响之下,父母也更倾向于拥有更丰富兴趣爱好以及更广阔的就业思维,同时也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对于一些懂得与父母提前沟通养老问题甚至就业问题的年轻人来说,父母的退休生活不仅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反而会成为一种动力。
市民小邓的母亲今年53岁,还有两年她也即将从会计岗位上退休。早在50岁的那一年,邓妈妈就开始为她的退休生活做准备——当一名群众演员。
小邓说,母亲的人生上半场一直走的是一条相对“平稳”的路,然而在一次聊天中,她获悉原来妈妈从小有一个演员梦,从那之后她便开始为实现妈妈的梦想而努力:考研时她选择传播专业、并通过接触影视圈积累人脉;而邓妈妈也同样在暗暗努力,她在网络上搜索群众演员的招聘信息,并学穿搭、练习仪态和歌唱,这些成了邓妈妈闲暇时的“梦想预备工作”。
“尽管我们都知道当群演会非常辛苦,但是我能够想象,在妈妈为这一切作准备的时候,她是充实而快乐的。”小邓说,她已经和妈妈针对两年后的退休生活做出了一致的规划:两年后,小邓研究生毕业,母亲正式退休,两人共聚广州,在这里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
同样在为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做准备的还有小雄的爸爸。今年50岁的他前半生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但对于父亲的退休生活,此前小雄从未深究过:“我一直以为很遥远,直到有一次我带爸爸去东山口的一家玩具古着店玩的时候,他才告诉我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退休后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老年玩具店’。”
这一个想法瞬间激发了小雄的动力,他开始与父亲构想店里的陈设:里面既包括适合老人的玩具,如预防老年痴呆的积木、象棋,锻炼老年人手脚肢体的投壶等,也要包括属于父亲这一辈“70后”情怀的老玩具。
“但是现在开实体店必须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雄爸说。为此,在工作之余,他不断与时俱进地研究微信公众号编辑、视频剪辑、抖音拍摄等技术手段,雄爸说,五年之后可能这些技术手段还会发生变化,但是他保持自己对信息的敏感性,紧跟时代脉搏,就是为未来作准备。雄爸告诉记者,退休后再就业越早规划越好:“年龄本来就不应该成为人生的限制。相反,当你经过了年轻时候的迷茫和遗憾之后,你年纪越大反而能活得越充实。人这一生,总有一个先后顺序,对于未来的事不过分担忧,也不打无准备的仗,抓住眼下就好。”
“至于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赚够给我爸开店的钱。”小雄笑称,尽管以他目前的收入以及父亲的养老金来看,这一切似乎还有点远,但并不妨碍这个梦想带给他们足够的快乐和满足。
黄家林谈外祖父赵元任:好玩儿的大师
石凤丽/整理
在赵元任的外孙黄家林眼中,赵元任是一位语言学大师,同时也是作曲家、翻译家、科普先行者,他终生追寻真理,追求宁静、淡泊、与世无争的生活,是最能接受新科学、新观念、新工具的人文学者。在他充满探索精神的一生中,涉及了包括数学、哲学、物理学、心理学、天文学、音乐、语言学、戏剧、摄影在内的诸多领域,他总是用好奇的心态从事研究。
作为中南大学教授、工程师,黄家林从事过诸多严谨的专业研究工作,并非文史相关,参与整理出版赵元任的影集则是受母亲赵新那的影响。母子二人合作整理完成的影集《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录数百张由赵元任拍摄的珍贵照片,一方面记录赵元任先生治学的一生,一方面也为当时的中国和世界留下了生动的视觉记录。关于影集名字的由来,黄家林表示曾与陈来先生讨论过,他认为好(hǎo)玩是别人看着,好(hào)玩是自己喜欢,因此任何一种读法都可以。
《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赵元任摄,赵新那、黄家林整理,商务印书馆,2022年4月
黄家林教授于6月7日应邀在中南大学做了题为《好玩儿的大师——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讲座,讲座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彬召集和主持,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讲座中,黄家林教授围绕赵元任先生以及现代以来与其有关的人和事进行了讲述。以下内容整理自黄家林教授的报告。
黄家林先生讲座现场
赵元任与照相机
赵元任从小对新鲜玩意儿感兴趣。他到美国留学后,很快就跟同学一起买了一部照相机,从此迷上了摄影,与照相机相伴一生。赵元任先生以拍照的方式,留下了近一个世纪的数千张影像资料,记录下他治学的一生,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生动的视觉记录。抗战时期,赵元任夫妇决定将照片日记寄到美国托同学保管,此举使得大量珍贵史料得以保存。
1911年赵元任在康奈尔大学校园
1910年赵元任参加清华游美学务处第二批留学美国的公费留学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1934年3月,胡适从竺可桢那里得到了第二批公费留美学生名录榜,请章希吕先生抄录后,希望能作为教育史料保存下来。黄家林先生先是向听众展示1959年3月赵元任在台湾参加清华第二批留美学生(1910年招考)同学会的照片,照片包括赵元任、陈伯庄、胡适、程远帆、周象贤、杨锡仁六人;后又展示了清华第一批(1909年招考)和第二批留美学生在台湾聚会的照片,梅贻琦、胡适也在其中。黄家林先生为照片中的人物标注了对应的考试批次和名次,这让听众对当年的历史和人物有了更加准确深刻的认识。
赵元任的日记
捐赠给清华大学的赵元任书稿清单包括日记、食谱、论文、零散资料、书和录音带。赵元任从1906年开始写日记,除了因生病或战争等原因中断了少数几天外,一直坚持到去世前不到一个月。他的日记里既记有很多有趣的记事,也有不少流水账(尤其是后期的日记)。赵元任的日记原件(约8箱)保存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Bancroft Library,该图书馆可以提供给读者查阅,但是不能借出。
捐赠给清华大学的赵元任书稿清单
赵元任第一次写日记在1906年4月15日,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日记中经常会有一些他自创的符号和音符。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失事当天赵元任也写了日记,他在当天新闻报纸上的报道上标注:(其中一名遇难者)“是徐志摩!!!”(见下图)。他一生中最后一篇日记是在1982年1月26日写的,该篇日记最后一句话是“起迟,上午睡一觉,下午又睡一觉。”
赵元任日记
赵元任与中国科学社
从现在国内公开发行的资料来看,都认为中国科学社是在1915年10月25日成立的。其实根据赵元任的日记,在1914年6月10日(星期三),由胡达、周仁、赵元任、秉志、章元善、过探先、杨铨(杨杏佛)、金邦正、任鸿隽等9人为发起人在任鸿隽的房间里开会,决定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科学社(后改名为中国科学社)。这群年轻人,他们认为祖国之所以孱弱,莫过于科学不发达,所以请朱少屏在上海负责出版《科学》月刊,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
1914年,中国社会科学社的部分成员在美国合影
1914年8月11日,赵元任在日记里写道:“晚上召开‘科学会’董事会,我主持。拟出会议章程,选出董事,任鸿隽被选为董事长,我被选为秘书,秉志,会计。余下两位董事为胡明復和周仁。”黄家林先生认为,从这时起,中国科学社就正式成立了。1914年夏,中国社会科学社的部分成员于美国纽约州绮色佳合影。后来,蔡元培先生为《科学》创刊题词,赵元任先生为《科学》创刊号创作钢琴曲。
黄家林先生展示了从1915年到1918年《科学》(创刊号)的特目,其中包括用数、永动机、催眠术解惑、音乐等板块,从特目可以看出赵元任的投稿数量之多和兴趣范围之广。
赵元任收藏的《科学》杂志合订本四卷
讲座现场
关于赵元任的投稿,黄家林先生分享了一则有趣的故事。1915年9月,赵元任转学到哈佛大学,当时杨杏佛是编辑部长,他在康奈尔主持编辑工作,常向赵元任索稿。曾写有一首打油诗寄给与赵同在哈佛的胡明復:
《寄胡明復》
自从老胡去,这城天气凉。
新屋有风阁,清福过帝王。
境闲心不闲,手忙脚更忙。
为我告“夫子”,《科学》要文章。
(注:“夫子”是赵元任的绰号)
赵元任见诗也回他一首:
《寄杨杏佛》
自从老胡来,此地暖如汤。
《科学》稿已去,“夫子”不敢当。
才完就要做,忙似阎罗王。
幸有“辟克匿”,那时波土顿肯白里奇的社友还可大大的乐一场!
(注:“辟克匿”:Picnic,野餐;肯白里奇:Cambridge,剑桥)
赵元任说长沙话
在陪罗素坐船从南京到长沙的途中,赵元任跟同行的湖南方面的赞助人杨端六学说长沙话。10月26日晚,赵元任用学了不到一个星期的长沙话给罗素的讲演做翻译。会后,一个听众上来问赵元任:“您是哪个县的人?”,以为赵元任是个官话讲得不好的湖南人。
赵元任与地球背面的人通话
1939年6月21日是赵元任夫妇难忘的一个日子。据赵回忆,6月20日Harold Smith先生邀请他们夫妇两人到檀香山北边Kokohali看他自己组装的一个业余电台。Smith 已约好将于21日与赵元任的朋友、广西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李所长对话。赵说,看见 Smith 组装的又大又粗糙的一堆玩意儿,Smith搬搬这个开关,动动那个按钮,便开始呼唤: “Hello! this is K6OQE, hello! this is K6OQE.”
但多次呼唤也没有听到李先生的回音。正当Smith 先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听到来自昆明的电台里似乎在呼叫: “Calling Mr. Chao Yuen Ren, Calling Mr. Chao Yuen Ren.” “This is Tsing Hua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station, Kunming calling Mr. Chao Yuen Ren.”赵元任觉得呼唤人的声音熟悉,他与夫人从呼唤人的口音断定是清华大学物理系任之恭的声音。于是赵元任向对方通告了自己的姓名,双方都觉得十分惊讶。
后来赵元任在Family of Chaos书稿中也提及这次通话,他说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与地球背面的人直接对话是个了不起的经历:“talking with people in the antipodes is a great experience.”而任之恭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记录了这次不可思议的空中谈话,不过将时间错记成了8月。
赵元任与炒鸡蛋
二战期间,美国大陆的食品供应比较紧张。杨步伟看到美国人把很多很好的食材都扔掉了,觉得太浪费,很可惜,于是在一些朋友的鼓动下,写了一本怎样利用各种食材和配料做中国菜的书,书名叫“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但美国人做事很叫真,凡事都讲究量化,教美国人做菜,不能说放一勺盐,必须说放多少克盐,美国人才听得懂,学得会。为了写这本书,杨步伟买了一套量具,把书里所有的菜至少做了一遍,把各种食材和配料的用量记录下来,书里还对各道菜的吃法和文化背景进行了介绍,才最终写成了这本书。这本食谱由胡适和赛珍珠作序,出版后,杨步伟还多次应邀在电台介绍她写的食谱。
杨步伟用中文写的这本书,然后由亲朋好友翻译成英文,而赵元任坚持要经过他的过目和修改后才能发表。可经过他的修改后,这本书的英文就带上了学究式的赵氏风格,以“炒鸡蛋”这道简简单单的菜为例,把锅铲写成了“一个带把子的金属薄平板”,使人看上去忍俊不禁。
讲座中
黄家林先生向听众展示了赵元任“炒鸡蛋”的手稿:
炒鸡蛋(Stirred Eggs)
(以下为杨步伟说)
炒鸡蛋这份儿菜可以说是用最普通的材料、用最普通的做菜方法、每天都吃的最普通的菜。学做炒鸡蛋可以说是做菜技术的ABC。由于这是我丈夫唯一能做好的菜,而他还说要么就不做,要么他就做的好,那我就让他说说炒鸡蛋是怎么做的。
(以下为赵元任说)
取6个平均大小的新鲜鸡子儿(因为这是我炒鸡子儿时一次炒的最多的数目),
3 克食盐(或者以4克台面用盐代替)
SOc.c.新鲜油(大约相当于4平调羹的油)
1根大约30cm长的中国葱(如果没有中国葱可以用大葱代替),直径约7mm(这个配料是任选的)
打碎有壳或没脱壳的鸡子儿的方法就是用一个敲打另一个,随便什么顺序都行(注:由于将两个鸡子儿碰撞时,只会有一个碎,因此需要取第7个蛋用来打碎第6个蛋。如果第7个先碎而不是第6个,也是常有的事情。一个办法就是用第7个蛋,把第6个蛋放回去,另一种做法就是,把数数字的过程推后,等第5个鸡子儿被打碎之后,再碎的那个鸡子儿就叫做第6个),但一定不要忘记搁一个碗在下面接蛋壳里掉出来的东西。用一双筷子又快又使劲地打这碗里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打鸡子儿”动作,这一动作当然不只是就做一次,而是要反复多次。
检查这道菜是不是做得好,观察吃这菜的人。如果他发出双唇音鼻音,带有慢慢降音的声调,意思就是菜好,如果他反复地发出 yum 的音节,就是说这道非常好——Y.R.C.注。
(以下为杨步伟说)
炒鸡蛋实际上很容易做。 做比讲怎么做容易得多。当不速之客来时,上这道菜非常方便。记住,只有用猪油或其它动物油做这道菜才合适。所以要趁热吃,不吃剩的。
杨步伟在《杂记赵家》一书中曾提到,1944年胡适到哈佛大学讲学半年,几乎每天都要到赵家至少吃一餐饭。胡适有个嗜好,喜欢吃大块的肉,可二战期间计划供应的牛肉根本不够他吃的。杨步伟每天做红烧马肉给胡适吃,还把多买的马肉做成肉松,让胡适带回去下酒,胡适吃后直呼好吃。
之后,黄家林先生向听众分享了一则趣事:有一天,赵家请胡适到哈佛大学的教工食堂吃马排,胡适吃完之后说:“别的倒还好,就是马肉有点酸。”杨步伟大笑说:“你在家里吃了好几个星期的马肉,怎么没听你说马肉酸?”胡适想了半天说:“还是中国菜好吃,而且赵太太做的更好。”
“炒鸡蛋”的相关图片
赵元任的部分证件原件
黄家林先生向听众展示了赵元任先生的部分证件原件。二战期间,别的人都是从国外往国内走,而赵元任是从国内往国外走。但实际上,赵元任在美国为国内赈灾募捐,做了很多事情。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表彰赵元任在抗战时期的勋绩,特颁发了胜利勋章一枚。后来,国民政府派赵元任为中国参加联合国教育文化会议,并颁发代表状。
赵元任的证书
讲座之后,湖南大学汤志辉老师首先就赵元任先生日记出版的计划发言提问。黄家林先生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没有相关背景和语境的人很难看懂;母亲赵新那曾经花一年时间整理了赵元任一年的日记,大概只整理出70-80%。有很多日记是用英文写的,翻译难度很大,目前没有出版计划。黄家林先生还分享了他与外祖父的两次会面经历,分别是在1973年和1981年。1973年,赵元任夫妇在阔别35年后回国探亲访问,黄家林先生一家先到广州接应,未果,后来又赶到北京才得以见面。1981年,89岁高龄的赵元任由赵如兰、赵新那、赵小中三个女儿陪同再次回乡探亲。
线上听众对《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影集出版前后的故事颇感兴趣。黄家林先生说,影集整理最先是由母亲赵新那开始的,后来看到母亲白内障,需要戴着四百度的眼睛,拿上放大镜和手电筒才能勉强工作。赵新那女士“玩命”式的决心影响到黄家林先生,两人一起用照片把事件串起来,共同讲述影集背后的故事。黄家林先生表示,照片整理前后花费了近十年时间,除了目前的学术篇,之后还会有“风光篇”、“家庭篇”及“伯克利岁月篇”三本影集陆续问世。黄家林先生特别讲到,辨认图片的艰难,尤其是二十年代之后,照片上几乎没有记录任何信息。赵元任先生曾将一张教堂的照片错写成了“巴黎”。黄家林先生表示,他看到这张照片左下角有用瓦做成的屋顶,而瓦是中国特有的,于是进行了大量的图片对比和资料查找工作,最后确定图片所在地是“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洁在线上对黄家林先生一家向图书馆、档案馆所捐赠黄培云院士相关书籍资料表示感谢,并谈到当时上过赵新那老师的课,希望能获得赵新那老师目前还遗留的物件和资料;还说起《黄培云口述自传》所记载的“吃柜子”典故。黄家林先生则表示,放冰棍的两个广口保温瓶和碗柜,应该还在。
现场有同学问及看起来比较特殊的家庭对黄家林先生是否有影响。黄家林先生分享了自己儿时对航空知识的兴趣,回忆起父亲黄培云为其借阅相关书籍的经历。但当年因为海外关系的缘故,大学不能报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同时,由于父亲的工作需要保密,所受到的家庭影响主要集中于小事,父亲当年所工作的内容很多并不知晓。
最后由易彬教授做总结发言。一是感佩赵新那女士和黄培云院士作为理工科学者耗费七八年的时间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赵元任年谱》,而黄家林先生作为工程师,又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协助母亲整理赵元任先生遗留的照片和文字。这无论对其家庭还是学界都是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第二,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我们大多聚焦于文字,但近年来学界逐渐认识到图片的重要性,看图识人的工作正在逐步应用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说,《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乃是一种出版典范,印刷精美,图片丰富,而且每一张照片都有关于人物和背景的说明。这些生动可感、信息丰富的图片打开了我们认识赵元任先生和现代中国提供了新的路径。第三,新的相关研究工作确是充满难度,但还值得期待。将要出版的另外三本赵元任影记自不待言,赵元任先生的日记,目前可能没有条件出版,将来说不定也有机会影印出版。这些出版物无疑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前景和可能。
黄家林先生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