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雾气缭绕的宝箱(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评测:开天辟地的原点之作)

导读 雾气缭绕的宝箱文章列表:1、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评测:开天辟地的原点之作2、老北京的清华园浴池上3、扬眉出剑第四十九章 谣言止于智者4、小说:他劝她放下仇恨跟他走,她却坚

雾气缭绕的宝箱文章列表:

雾气缭绕的宝箱(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评测:开天辟地的原点之作)

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评测:开天辟地的原点之作

作者:NGA-米娜皇后

注意!本评测不涉及任何剧情内容,仅从游戏的系统和其他方面着手,请放心阅读。

简单介绍一下

《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是2011年11月23日发售于Wii平台的《ゼルダの伝説 スカイウォードソード》的HD高清移植作品。(仅高清化而并非重置,游戏解谜剧情无变化。)

当年恰逢《塞尔达传说》25周年,《ゼルダの伝説 スカイウォードソード》凝聚了制作团队的心血和努力,以一种“从天而降”的姿态出现在了玩家们的面前。

在《塞尔达传说》的“宇宙”中,故事并非是按照时间线排序,所有“塞尔达”作品被分割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时空,以及不同的未来中。它们彼此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框架。

作为系列的原点作品,《ゼルダの伝説 スカイウォードソード》也详细的介绍了“塞尔达”世界的故事起源,与各种后续作品里的相关设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塞尔达传说》的故事线起到了“补足”作用。

介于当年Wii在国内的普及率和原作缺少中文的“历史遗留”问题,本次高清化的《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一方面弥补了当年的遗憾,另一方面也让那些从NS开始接触《塞尔达传说》的玩家们得以体验到当年的佳作。

即便年代久远,高清化还是提供了更好的游戏体验。

非常传统的《塞尔达传说》

想必绝大多数国内玩家都是从《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开始接触到《塞尔达传说》系列的,不过相较于整个系列,《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算是最不像“塞尔达”的“塞尔达”游戏。

玩家们将《塞尔达传说》系列大体分为2大类别,一类是俯瞰视角的2D动作冒险类,例如我们熟悉的《ゼルダの伝説 ふしぎのぼうし》(大意:不可思议的帽子),还有《ゼルダの伝説 神々のトライフォース》(大意:众神的三角力量)等作品。

另一类是3D视角的动作冒险类,比如国行3DS上发售的中文游戏《塞尔达传说 时之笛3D》,我们耳熟能详的《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再有就是这次要介绍的《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

此外,从人物形象上,又区别成青年林克和幼年林克,本作使用的是青年林克的形象,整体故事除了拯救世界外也较为青涩。(对于林克和塞尔达这俩开场就一直撒狗粮这件事,我只能说:“呵!男人!”。)

道具和解谜密切相关,游戏中也有各种出人预料的乐趣。

与《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的开放世界和谜题多解不同,《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属于非常传统的“塞尔达”游戏。线性的故事,唯一的解谜方式,还有占比不多的战斗和“重技巧轻操作”的BOSS战。

当然,《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之所以是如此多少也和年代与机能有关系,即使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作品,也并不显得简陋和无趣。

与之前许多3D《塞尔达传说》不同,本作的美术风格和渲染更加接近于水粉画和水彩画之间,场景配色与人物着装都显得格外清新,一改之前以灰色系或是暗色系为主的色彩基调。

获得关键的道具,解开对应的谜题,然后随着剧情的推进去过的地图又会发生变化并且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走的还是经典到不能再典型的传统《塞尔达传说》风格。

看似不大的地图却有种种未知的惊喜,自以为摸得滚瓜烂熟的地图,在跨越一道门后却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冥思苦想后解开的谜题总有一种让人发自内心的的喜悦和满足感,《塞尔达传说》就是这种只有你自己亲自玩过才能体会到乐趣的游戏。

你可以在游戏里当地鼠,甚至可以丢出旋转球。

“在A处使用B物品可以打开C门。”这种干瘪到发涩的描述却饱含了所有《塞尔达传说》的乐趣。毕竟,作为探索者的惊心动魄与妙趣横生并非他人可以深切体会。

“目的地就在眼前,但是这个地方我怎么上去?”,“BOSS并不强大,但是我该怎么打他呢?”,“墙壁上的这东西是啥?会不会以后有用处?”,或许,这些都是玩家们最平凡的感受。

《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里没有一处相同的解谜,没有让人感觉枯燥的往返与跑路,也没有难到爆炸的战斗与关卡。游戏的侧重点更偏向于解谜而非战斗。

然而,许许多多游戏中精彩的部分和那些神来之笔的谜题却无法简单地用文字和言语陈述,玩一玩吧,唯有你亲自试一试才能真切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瑕瑜不掩

和以往不同,这次我们首先来说说《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不足之处。

首先,作为一款移植游戏,画面相较于Wii版本确实是提升了不少,特别是在远近,锯齿,还有帧数方面,都有质的飞跃。只是,我个人觉得这些提升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另外,高清化之后的贴图感觉总是不如Wii版本漂亮……

其次,尽管游戏提供了2种操作方式(体感操作与传统控制器操作),但真的体验后我总觉得手柄的操作非常另类和奇怪,感觉异常别扭,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先入为主的原因,个人还是强烈推荐体感操作。

再次,体感操作的精准度似乎不如Wii(Wii版本支持Motionplus配件,精度很高,但我的Wii不在身边无法对比),陀螺仪在游戏中不太好控制方向,举起大师剑也比较费劲儿,偶尔也会有让人气的暴跳如雷的时候,多少有些差强人意。(每次插钥匙我都要暴揍一顿我的抱枕。)

最后,官方内挂Amiibo提供了如同BUG一般的功能,俗称“滴滴打鸟”,它功能强大,体积圆润,做工精良,没啥不好!就是太贵了!差评!(2500円,反正我买了。)

支线任务并不多,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得到许多意料之外的奖励物品。

如果你能接受体感操作,除上述几点外,个人认为游戏再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

《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的系统还是遵循着传统《塞尔达传说》的模式,不同的是,除了像往常一样收集各种不同的关键道具之外还首次新增了“改造”系统。

在不同的地图中收集不同的材料(如矿石,昆虫,花草等),从而升级改造自己现有的道具(如提升攻击力,攻击范围,飞行速度等),除去明显的外观变化,也能使其性能更加稳定出色。

空瓶子依然是传统《塞尔达传说》系列中补给的必备道具,它可以通过宝箱或是支线任务获取,空瓶子不但可以装药水,还能装许多其他的东西(花粉,南瓜汤,小精灵等),可谓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之必备良药”。

“药水强化”与“徽章”系统也是首次在《塞尔达传说》系列中亮相。游戏中所有获取的药水都可以通过昆虫素材得到相应的强化(提升效果或是持续时间),这也弥补了以往作品里,由于后期生命值太高导致喝药没感觉的缺陷。

而“徽章”系统无疑是为了降低玩家们的游戏难度,在行囊中携带徽章则可以提升某些效果或是能力,随后去填充现阶段的“短板”。例如让昆虫变得更容易获取,宝物更容易掉落,生命值增加,又或是让你走上暴富之路却无法打开道具包。

就算漫无目的的翱翔在天空,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与先前作品里“小地图大迷宫”的设计思路不同,《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将更多的谜题和设计放在了整体的大地图中,迷宫反而更加紧凑和小巧。(又或者是我没有悟到?其实大地图就是一个硕大的迷宫?)

这样的变革倒也难说孰对孰错,森林中树根下富饶的河流,沙漠里穿越时光的时之石,还有火山顶水分充足的果子。每一个地图和谜题都充满了特色,每一次往返冒险都会有新奇的感觉,随着剧情的变化而随之改变的地图探索也让人惊叹不已。

也许是考虑到地(mi)图(gong)过大,玩家们获取素材或是寻找目的地都会非常麻烦,制作组还“贴心”的给大师剑配备了“探(lei)测(da)”系统,玩家们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探测”目标搜寻不同的对象。

顺带一提,地图中的一些场景道具也能和玩家们互动,比如坐在椅子上林克会慢慢睡着并回复体力,躺在床上睡觉不但能“满血复活”还可以切换白天黑夜,自己房间的衣柜里时不时还能摸出值钱的卢比。

场景设计和谜题设计都非常非常的棒。

战斗和解谜依然是《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的主旋律。说起勇者大家肯定会想到剑与盾,本作中大师剑的形态和可升级的次数可谓是历代最多,并且缭绕着故事的推进大师剑的长度和攻击力也会随之增加。

出于体感操作的考量,本作的大师剑拥有8个方向的攻击方式,如何在合理的方向准确的攻击到敌人也成为《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中战斗的必修课。(就是这个陀螺仪体感吧……一言难尽。)

本作中有4种类型的盾牌,木盾较为基础但会被火焰点着,铁盾坚固但会导电,圣盾可以防御一切属性但容易破损,海丽亚盾天下无敌!

除海丽亚盾之外,其余3种在耐久度消耗完之前都可以进行修复和升级以获得更酷的外形(用盾的机会真的不多,没毛病!),以及让它们变得更耐用。

相较于《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的“盾反”系统,《塞尔达传说 御天之剑HD》的“盾反”判定则显得格外宽松,基本上差不多“火候”就能反到,只是“盾反”的收益并不明显,不如直接剁剁剁来的痛快。

改造系统褒贬不一,好在场景中的可获取的素材固定且能用大师剑“探测”。

期待在未来相遇

《塞尔达传说》陪着我一同成长,不知不觉,我早已不是那个童真的孩子。每个男孩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塞尔达,同样,每个女孩的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林克。

度过了重重难关,林克和塞尔达最终是走到了一起,每个人都有了自己应有的归宿和未来。虽然依旧固执地喜欢着过去的《塞尔达传说》系列,但也不代表无法接纳现在的变革。

时过境迁,众神的遗产终究也被悄无声息的温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勇气,智慧和力量,希望在遥远的未来三角力量会一直沉睡,也希望这对穿越时空的恋人可以有幸福的未来。

黑夜褪去,总会迎来黎明,冰雪融化,春天就一定会到来。大师剑肃立于大地之中,它等待且考验着每一代被选中的勇者,并在一切安宁之时继续长眠。

守护着我最爱你的,是化作风,永远轻抚你的脸颊,是化作雨,偷偷地打在你的肩膀,是化作光,与你昂首阔步不再迷惘。

你俩每次都发糖,甜的我牙都要掉了!

「链接」

老北京的清华园浴池上

最近,家的周围开了一家新型浴池,无论是在抖音上,还是在大众点评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来作为宣传,这不禁使我怀念起了老北京的澡堂子文化。

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有很多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澡堂子,而且都起个与水有点儿关系、挺好听的名字,如清华园、兴华池、玉泉池、宝泉堂等等。但是这些澡堂子大都只有男部,没有女部,并不是妇女不爱洗澡,而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世俗习惯使然。前门外鲜鱼口里的兴华池是个设备齐全的高档浴池,大门里有小院,两层楼,除了大池、盆堂,曾经还有女部和可供男女共洗的“鸳鸯浴”。不过,这样的浴池在北京是少数。时光到了解放后,女部也就渐渐多了起来,且但凡有点能力的单位也都会自建澡堂子,以供员工及家属洗浴用,不过那真是洗浴,和街面上的那些澡堂子是无法比拟的。

为了招揽顾客,各个澡堂子都殚精竭虑谨慎经营,力求把服务做得更好,最突出的就是施行“一条龙”式的服务——从客人一进门直到出门,都为你服务得周周到到,满足你的各种要求,让你感觉舒舒服服,下次还愿意来。例如有老人介绍过:顾客一进门,立刻就有伙计笑容满面地热情迎接,接过你的帽子、包袋之类,并大声吆喝“X位,里面请!”这是给里面负责接待的打招呼呢,于是就有人把你引到座位。所谓的座位就是像火车卧铺那样的简易单人木床,两两相对,可坐可躺,中间还有个小箱可存放衣服。这个箱子也是个小几,上面可放茶壶茶碗等。床上铺着大白毛巾,看起来挺柔软干净(但是我想大概不会每天消毒,那时还不时行这样的习惯和要求)。

那时人们大都穿长衣服,夏天是大褂,冬天是棉袍、皮袍、大衣(穿短衣的穷苦人一般不进澡堂子),伙计用一根长约五六尺、顶端带铜勾的杆子把长衣服挂在高高的衣架上,衣架快接近屋顶了,你自己无论如何也是拿不下来的。(后来我反复琢磨,这是不是也含有防备顾客不付钱而溜之大吉的“奇妙用处”呢。)然后给你沏上一壶茶。讲究点儿的人一般自己带茶叶,如果你不喝茶,就送来一壶白开水。

洗澡的一切用具,如肥皂(没有香皂以及现在的洗发液、沐浴露之类)、毛巾、浴巾、搓身用的丝瓜瓤、拖鞋等都预备的齐齐全全。拖鞋是木头的,脚感很硬,叫“趿拉板”,不分左右脚。这些拖鞋乱七八糟堆在一起,你自己挑,所以当时流行一句话:“澡堂子的拖鞋——没对儿”。

洗澡间的屋子很高很大,屋顶有硕大的玻璃窗,既透光又可开关换气,所以室内光线充足,空气也不污浊。除了供淋浴的喷头、洗脸盆,还有好几个泡澡的池子。池子有大小两种。大池子是方形,专为泡澡用;小池子长方形,宽不到一米,长约三四米,都用白色瓷砖铺砌,光滑整洁而且漂亮,也好擦洗,可是很滑,溅上水更滑,我小时候就有好几次从小池滑掉到水里,幸好水不深(半米左右),所以“有惊无险”。池子按池中水温,分为温、热几种。小孩子都在温水池里嬉戏玩耍,不敢到热水池里去。可有的人不怕水热,专门躺在热水池里面有说有笑,一待老半天,出来时浑身上下就像煮熟的虾米。据说(如马三立的相声)这样他们才觉得烫得舒服,洗得过瘾。

好多人特别爱在澡堂子里放声歌唱,那时候大都是唱京剧,老生、青衣,咿咿呀呀的好不热闹。他们认为这里水雾缭绕,特别“拢音”,声音洪亮好听,一边洗(或是泡着澡)一边唱更是痛快过瘾。电影《洗澡》(张扬导演,姜武等主演)里也有这样的场面。一个胖小伙子,每次都在淋浴中高声大唱歌曲《我的太阳》,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后来在舞台上演出时,没有水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嘴,二明(姜武饰)用水管子把他浇得像个落汤鸡,他才突然找到“灵感”,纵情地一展歌喉,技惊四座。

除了洗澡,服务的项目还多着呢。有搓澡、捶背、按摩(同性)、拔罐子、修脚、捏脚、理发、刮脸等等。你想要做哪些项目,只要跟伙计一说就行了,非常省事。堂倌们不断吆喝“X号搓澡!”,“X号理发修脚!”不一会就有人来为你服务了。

搓澡的师傅都是年轻力壮,身体强健,而且干活认真细致,决不偷懒耍滑。客人坐在(或躺在)一个结实的木头条凳上,他把一条比较粗(糙)的厚毛巾(类似现在的浴巾)缠在右手上,左手辅助,从背部开始,一下一下不紧不慢地搓起来。不一会,身上的泥就一条一条地掉下来,他也浑身汗水淋漓了,可见这活儿是很费力的。我也曾尝试过一次,没两下我就要求“停战”了,实在受不了那份疼。

还有修脚师傅坐在小马扎上,在一个小灯的照明下,用大大小小的修脚刀细心轻柔地给顾客修脚刮脚。从那么小心谨慎、一丝不苟的神情看,仿佛他手中的不是脚,而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修完脚还要捏脚,当然不是随意乱捏,那部位、手法、劲头都是有分寸有规范的。此时那些刚刚洗完澡,感觉很舒服又有点儿疲惫的客人,往往带着享受和惬意的感觉而酣然入睡了。修脚、捏脚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却有点儿神奇,它真能治好多脚病,如鸡眼、脚钉、脚垫等等。我亲眼看见一些顾客龇牙咧嘴一瘸一拐地走进澡堂子,可经过修脚师傅的一番“修理加工”,居然满面轻松步履轻盈地走出澡堂子。现在清华池也有修脚的,不过价格不菲,且需要看是不是能碰上老师傅,会修的,要不然,您就等着疼去吧。

这里的修脚师傅也都是有传承的,“大儿猫房檐睡,一辈传一辈”,即连我现在每个月去修脚的师傅也都是有师承的,现而今,每个月去修脚的时候,还总要和师傅念叨两句,您也不再教个徒弟了,这身手艺以后不就失传了嘛,最主要的是,以后您真是不干了的话,我们去哪里修脚呢?现在街上林林总总开的那些个修脚店手艺可真是不成,疫情期间不能出远,只能在家周围找了一家,结果两个小师傅,后面那个还是他们的店长,给我修烂了,最后还是周师傅给修好了;再换了一家,结果直接给我整到301医院去了。

301医院也有意思,最初看的是外科,看完后告诉我应该去看骨科;去了骨科之后,告诉我应该是皮肤科;再去皮肤科,告诉我还是应该去外科,本想着就是这么点子小事,这么大的医院,还不是手到擒来,结果最后一狠心,挂了一个专家号,专家看了之后,直接让我去拔大脚指甲,到了手术的时候,多亏了护士长看了半天,告诉我你这个不用拔,回到专家那里,和他讲了护士长的话,他倒也不置可否,只是开了点药,就打发我回来了。前前后后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进出301医院的时候,还和他们的保安怼了一通,实在是伤财惹气。

此外澡堂子还给洗熨衣服,卖糖葫芦、冰棍儿、汽水儿,出借象棋等,甚至还管代买简单的饭食(炒饼、烩饼、烧饼、火烧之类),服务实在是够全面、够周到的了。一些有钱又有闲的人,常常在这里洗完了睡,睡醒了再洗,洗完了吃,能待上一整天。等出门的时候,头剃了,脸刮了,衣服也干净了,真是浑身清爽,精神焕发,心满意足,也算是那时候一种时髦的休闲和享受了。

我生得晚,自然没有赶上过老北京澡堂子的时代,八九十年代算是抄上了一个尾巴。那时,去得最多的是西四大街南边西安门大街路北的那家,大约在现今美廉美超市的西边一点,我们那时一般几个同学一起,在澡堂子里练过跳水,潜泳,憋气,游泳等等,那时候年轻,耐不住热池子,一般都是上了岁数的在40多度的水里泡着,也真是见过有晕堂子的,我们都是在凉一点的水里。都是穷学生,洗澡也都是“脱筐”,就是几个人将衣服放在一个柳条筐里,洗完直接穿衣服走人。

只有偶尔的情况,才会躺在带有柜子的床上躺回子,泡上一壶茶,那茶水一般也都是比较次的茶叶,就是茶叶给得多,酽酽的,颇有些苦味道。记得有句歇后语,“澡堂子的水沏茶——怎么喝怎么不是味”。还有的直接就在这里杀起来了,摆上棋盘,车来炮往,很快就会围上一圈人,瞬间分为两派,场上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两派的嘴仗,也是唇枪舌剑,各不相让。闹中取静,闷上一觉,醒了过来,精精神神地出门去。现在回想起来,恍如昨日!更是怀念那个好时光!好地方!

老北京林林总总的澡堂子,要说能流传至今的,可能也就是“清华池”了。不过,自从清华池从虎坊桥南路东搬迁之后,新址是虎坊路17号,我就没再去过,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也是莫得知道,不敢乱说。要说起来,当年拔头份的要算是王府井大街的清华园了,清华园和清华池可不是一家,清华园的老人们也有过一些回忆的文章,可以将我们带入清华园往昔的岁月。我们可以跟着他们的回忆,来重温一下这家老字号的峥嵘岁月。

据史书记载,北京元代即有澡堂,但多为寺院僧人所开办,“凡内官皆于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内沐浴,并有专人为之擦澡讨赏”(引自《北京经济史话》)。明永乐年后,北京出现浴池业,清代时,澡堂的分布已扩展到西直门、朝阳门外。城内著名浴堂清华园的前身是东兴园,坐落在王府井大街八面槽路西。

(未完待续)

扬眉出剑第四十九章 谣言止于智者

1

此时,赵万刚奉命率领几个干警,应民盟的举报,把民盟中央副主席张东荪“请”到了公安部审讯室。因为他就是不理解亲苏反美的“一边倒”外交方针,还书生气十足甚至幼稚和可笑企图向美国方面表示,中国无意与美国为敌,美国千万不能把战火烧到中国。他与同美国有联系,用书信将自己的意思转告美国,试图充当中国和美国的“调停人”。但这一来可闯了大祸,民盟内部对张东荪进行了严肃批判,并开除出盟。

这位的政协委员,有派头,戴金丝眼镜,60来岁,长瓜脸型,面色红润,文质彬彬,风度儒雅,依然坚称可以充当中国和美国的“调停人”,他情绪激昂地说:“中美不要开战,我有能力当协调人,让美国不打到中国来。”

赵万刚问:“你怎么就有这个能力,能够说服美国不打过鸭绿江?现在美国的飞机已经轰炸了丹东,我们许多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他们还用细菌弹,投掷到中国境内,东北出现了鼠疫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美国已经打到我们家门口了?”

张东荪说:“我和他们的关系好,和包瑞德是朋友,和司徒雷登是朋友,和前北平美国领事馆领事白瑞奇是朋友,有通信往来,他们充分信任我。”

赵万刚:“包瑞德,美国驻华新闻记者,还是蒋介石的高级顾问?你们怎么是朋友的?”

张东荪说:“过去曾在国立政治大学及上海私立光华大学任教授,他教英语,我教国学。关系非常好。后来,我来北平,他介绍北平美国领事馆领事白瑞奇给我,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后来白瑞奇去香港任领事馆领事,日前我还派人给他写了一封信,关于中国无意和美国对抗。北平美国领事馆远东情报部撤离北平时,有许多东西没有带走,交给我保管。我信守承诺,一直保管得很好?”

赵万刚问:“都有什么东西?文件还是器材?”

张东荪说:“通讯器材。CMS电台,还有交直流发电机等。”

赵万刚问:“你是用他们留下的通讯器材和美国联络的?”

张东荪笑了说:“我哪里会用通讯器材,我只是保管员。他们信任我,才把东西交给我。前不久,包瑞德托人带来信函,要走了一部CMS电台。来人试了试,保存状态良好,通上电就能用。可见我是多么用心保管,是美国忠实的朋友,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赵万刚问:“来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长什么样子?会熟练用CMS专业收发报机器?”

张东荪说:“来人是个中国人,穿着大靴子,显得个子很高大。大约30多岁。说一口俄语,也会说河北定兴话,他很熟练美制CMS电台。”

赵万刚问:“来人是不是叫秦应麟?他怎么有在台湾的美国顾问包瑞德的信?”

张东荪说:“他自称叫彭振北,从天津过来的。他也看见从天津开往东北的铁道线上,军列一趟接一趟,上面还有坦克和大炮。我跟他聊了几句,我知道宋时轮部携苏式80吨重型坦克和喀秋莎火炮从山东乘火车开往了东北,聂荣臻部两个半师开往山海关。新乡、郑州三列车军用装备运往东北等等。他很感兴趣,聊够了,他就把电台装在大皮箱里,还有一台小型交直流发电机,雇了一辆黄包车拉走了。”

赵万刚吃了一惊:“你把我军的重要军情都告诉了这个彭振北?你是有意告诉他的,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无意说出来的?”

张东荪说:“我们聊得投机,不过是我的见闻。现在大家谁不关心朝鲜战事?一开口聊天,必聊战争的氛围越来越浓了。我走到哪都主张,不要出兵朝鲜,不要和美国打起来,我来当协调人,协调中美关系!我有义务,也有资源和渠道,协调两个方面。”

赵万刚说:“你泄露我军机密给特务分子。还提供了电台。”

张东荪说:“电台本来就是美国人的,美国人来要,我当然要给人家。我不是军人,普通见闻也是机密?还泄露给特务?谁是特务?那个彭振北吗?我看他像个技术员,呆头呆脑的,似乎对新中国的变化很不熟悉,像个从境外来的。”

赵万刚说:“你家里还存用美国人的通讯器材是吧?还有多少?”

张东荪说:“还有四部电台,一台交直流发电机。都是大功率的,大家伙,每一个都很沉,一个人扛都扛不动。彭振北拿走的是小功率的。”

赵万刚请示了公安部杨奇清副部长,得到批准,搜查政协委员张东荪的家,在他的豪宅地下室发现了美国人的四部大功率电台和交直流发电机,铁皮保险柜等。

专案组召开会议,杨奇清副部长说:“我们有了重大突破,找到了特务电台的来源和情报来源,是政协委员张东荪提供了情报,他还为美国人保管电台。赵万刚,你来介绍一下掌握的情况。”

赵万刚把来龙去脉说了一下,他分析说:“政协委员张东荪始终认为,他在做‘对’的事情,不认为自己泄露机密。其实,他正在干帮助敌特、帮助美国、出卖我军情报的坏事。我认为,从他家取走一部电台的人,就是秦应麟。因为秦应麟个子高,这个特点比较明显。彭振北是特务天津小组的代码,这部电台,配备有自己的交直流发电机,无须使用公共电量,所以用传统的查用电量的方式,很难查到这部电台,我们要转变思路,从秦应麟和家属等亲戚关系查,还应该扩大范围,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等。据我们北京市公安局掌握的原保密局北平站站长徐宗尧交代的材料,秦应麟组的特务在北平有家的,旧部成员有胡振远、李庆生等。根据此线索,我们在北京市公安局的配合下,从户口方面着手核对,可尽快找到秦应麟和旧部下的住址。然后顺藤摸瓜,会比较快地把这个‘彭振北’天津小组打掉。”

大家议论了一下,都觉得这个主攻方向对头,不能用上次成功破获敌特万能电台所用查用电量和查电表的方式,那就是经验主义,要不得,正应了那句话“经验主义害死人”!敌人也会吃一堑长一智,他们有了发电机,那么我们可以从发电机需要柴油的角度,监控加油站购买柴油的人,同时加大无线电信号的监测范围,锁定目标。同时从黄包车夫入手,查找谁拉过顾客从张东荪家,在哪里下的车,还有从户口方面入手,挨户查出秦应麟和其旧部的住址、亲戚关系,尽快找出他们的下落,找出美国战略情报局专用的美制特工CMS电台的发报和藏匿点。

2

但是,很快抓捕秦应麟的工作陷入了僵持阶段,因为这个“彭振北”电台忽然缄默了,最近没有发报,难道这个电台的反侦查能力很强?对公安部门加大监测力度有所顾忌?

查找黄包车夫,有了结果。一个黄包车夫从张东荪家拉过一个高个子男子,带着挺沉的箱子,在前门火车站下的车。而发报机和发电机这样物品带上火车,是会被查出来的。所以,专案组分析认为,秦应麟很可能在前门火车站前换乘另外的车辆,也可能是黄包车,也可能是三轮板车,也可能搭乘路过的马车,于是,新一轮调查又开始了。

而查找秦应麟旧部下的工作,收获寥寥无几。因为秦应麟原在河北,北平解放前一个月左右退到北平,后来这个组就解散了。只有一个叫钮益培的,家住平谷,好像一直没有进城,还待在山村里。秦应麟的妻子卞书兰,一直住在城里,没有和任何人来往。只好派人监视,“守株待兔”。

但是,让赵万刚没有想到的是,原民盟中央副主席张东荪被释放了。这个被赵万刚抓获、隐藏在政协的“大内鬼”居然被释放了。

赵万刚不理解的是,按理说,这个人罪过不小:就是他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远东负责人包瑞德保管五部电台。这个张东荪,这位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团成员,一直不认为自己有错,还曾直接给在香港的美国机构写信,他自以为是可以来协调中美关系。他把其中一部电台交给了潜入大陆的特务秦应麟。秦应麟用这部电台给台湾发报多次,给我方造成一定的损失和破坏。

原来,专案组把审讯材料上报后,罗瑞卿部长(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和杨奇清副部长把张东荪以上的所行所为,及北京市公安局破获的张东荪派亲信给美国驻香港领事馆送情报的事,向毛主席、周总理作了汇报。鉴于张东荪1949年初在北平和平解放过程中起过有益的作用;1949年9月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主席团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毛主席说:“张东荪的问题虽是敌我矛盾,但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杀、不关,把他养起来”。

就这样张东荪被释放了,他专心在家写书,出版了《道德哲学》《认识论》《科学与哲学》等多部著作。学术上,还是有建树的。好友郭沫若拜访了张东荪,因为当年张东荪是《学灯》副刊主编,陆续刊发郭沫若从日本寄来的诗稿。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毫不掩饰地说:“昨天接着你的信同新诗,非常欢喜。你的诗是我最喜爱读的。你诗中的境界是我心中的境界。你狂飙突进毫无拘束的风格,想象奇特,白话文中结合了古典之美,值得鼓励。”在另一信中,又写道:“前函当已到了,你的诗已陆续发表完了。我很希望学灯栏有一种清芬。”由于张东荪的敦促、鼓励,郭沫若创作愈发勤勉,积腋成裘,终有诗集《女神》的诞生。

郭沫若说:“张老,您现在心情怎么这么好,研究哲学,收获连连。”

张东荪说:“我的心情当然好了,毛主席为我说话,赦免我无罪,恐怕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幸运的罪人!我多次给美、蒋提供情报,给我党和国家特别是志愿军赴朝参战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对于我这个反革命分子这样宽大处理,是绝无仅有。我万分感动,感恩戴德,除了好好工作,无以回报。”

郭沫若说:“张老,我记得您在解放前《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现在与将来》等文章,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其观点得到梁启超的支持。断言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发展实业。由此引发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您现在还持这个观点吗?”张东荪惭愧地说:“当年陈独秀将他与我和梁启超等人的通信及有关文章编辑成《关于社会主义讨论》的长文,发表在《新青年》上,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由此全面展开。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施存统、何孟雄等纷纷撰文,批判我和梁启超。阐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指出中国社会黑暗到了极点,‘除了劳动者联合起来,组织革命团体,改变生产制度,是无法挽救的’。我现在彻底认输了,也明白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事也正是如此!新中国让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实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梦想,中华民族独立和自强!”

郭沫若说:“张老,看来这段时间您的反思还是很深刻的。我来邀请您斧正一下我刚完成的论著《奴隶制时代》。”

张东荪说:“岂敢,你是甲骨文和历史学的开拓者。毛主席喜欢你的《甲申三百年祭》以科学态度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验教训作了总结。毛主席把它作为整风文件,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毛泽东从西柏坡进京时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主席和共产党交出了一份好成绩啊!”

郭沫若说:“在乘车前往北平的路上,毛泽东又说起了《甲申三百年祭》,他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我的文章能被这么重视,深感荣幸。”

张东荪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个执政大党,有这样深远的见识,一定能实现长治久安!”

1951年全国第一次评定工资级别时,国家给张东荪定了行政三级(与彭德怀等元帅同级)。同年,他被免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此是后话不提。

3

北平解放初期,社会秩序尚不稳定,街头巷尾流传着各种谣言,其中第一大谣言就是1950年4月到10月,一则令人恐惧的消息在今天的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东部、山东北部传播着:“毛泽东从苏联回来后,派人伪装成和尚、道士、流动商贩、农夫、乞丐,去割男人的睾丸、女人的乳房和子宫、小孩的肠子来了。遇到外地人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穿着土黄色衣服的人,他们各个会飞檐走壁,白天探风,晚上动手。一定要小心外地人呀!”

北京市昌平区温泉镇是北京地区受该谣言毒害最深的地区,当时的温泉派出所管辖有14个自然村,共有2580户人家,谣言波及13个村,将及一半人家,其中白家瞳、南安河等7个村,香山、中关村也传得特别厉害。有个姓刘的外地人天黑了,到黄村借宿。黑灯瞎火地,又是外地口音。群众把他当做“偷蛋贼”,当场打死。附近村落群众彻夜不眠,上房防守,门口铺满了玉米秸,以备有人走过能听到响声。因此,在那段时期的晚上每个村庄中的妇女都会挤在一起睡觉,而男人们则拿起武器守在村庄的外面。

赵万刚回到家里,西厢房住着一户姓杨,是北京戏园子管布景的,他的老婆姓田,是负责服装道具的,本本分分。听说了这些谣言,整夜不敢睡觉。

“邻居们,都别睡觉,门口和窗户下,多备点秸秆、芝麻杆。万一有响动,大家都赶紧出来,互相有个照应。”杨老头50多岁,一生谨小慎微,如今非常着急,生怕出现什么闪失。

他的老婆也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吧?我们在戏园子里可听说了,原子蛋,是用男人的蛋子儿、女人的子宫、小孩儿的肠子做配料。而且死尸体的不行,必须用活人的。所以,半夜飞檐走壁的,就趁大家睡觉,喷一种香,让你动弹不了,器官就被他们挖走了!”

艾梅说:“哪有这种事?没听说男人的蛋做成原子弹的!您这是传谣言!”

杨老头说:“这可不是谣言,各大戏园子都传开了。毛泽东从苏联回来后,派人伪装成和尚、道士、流动商贩、农夫、乞丐,去割男人的睾丸、女人的乳房和子宫、小孩的肠子来了。”

老杨的太太说:“戏园子里还听说,中国要还苏联的外债,苏联利用科技可以让假人为他们卖命打仗,执行危险任务。他们做了许多人皮假人,但需要用男人的蛋子儿、女人的子宫、小孩儿的肠子,让假人复活。毛泽东答应了:女人的一个子宫得3块大洋;小孩的肠子得12匹洋布。”

毕老太太听说后从屋子里出来说:“男人的蛋也是蛋,圆子蛋也是蛋。割男人的蛋去做圆子蛋,炖了大补,还说的通,割女人的子宫干啥?”

赵士奇听了说:“早在清朝就有专门有飞贼割女人子宫的传说;也有割男人的蛋子儿。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天津教务案’、义和团运动等,都有这方面的传说。”

“天津教案”是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发生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教案。天津民众为反对天主教会在保教国(法国)武力庇护下的肆行宣教活动,攻击天主教教会机构而造成数十人被谋杀。教案的发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年天津天主教育婴堂收养的婴儿因瘟疫流行而死亡了三四十名,民间疯传外国修女“绑架杀死孩童作为药材之用”的谣言,激起公愤。二是官府在调查“绑架孩童”案时,天津教主持枪威胁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要求其派兵弹压围在育婴堂前的民众,并向天津知县刘杰开枪,打死刘杰随从1名。从而激起民愤。教案发生后,法、英、美、俄、普、比、西7国联衔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集军舰至大沽口进行威胁。 清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杀16人,缓刑4人,流放25人,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派崇厚去法国"谢罪",向各国赔银50余万两。

艾梅说:“谣言。这一些谣言、利用了人的心理,男人和女人对于生殖器的天生恐惧,父母对于孩子的疼爱等,使得谣言有了一种基础。还有毕奶奶,您说岔劈了,那个原子弹,不是吃的,不是大补用的,而是苏联和美国打仗用的。目前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用铀做的,不是用人体器官。原子弹那家伙厉害呀,一死一大片,一颗就死多半城人。”

毕老太太好奇地问:“用油做的,什么油?炒菜油?莫不是这些穿着土黄色衣服的人半夜上各家各户偷油来?顺带手挖男人蛋、女人的子宫和乳房,回去炖着吃?”

赵万刚出来说:“大家不要轻信谣言,中国政府不会用百姓的人体去还苏联外债,更不会派人敢半夜进宅割人体器官。人体器官不是造原子弹的原料。艾梅说得对,是一种矿物质,铀235,燃烧后可产生裂变,威力巨大。差不多一颗死大半城人。所以,我们要深挖洞,广积粮。”

杨老头说:“现在不是让人人签字反对原子弹吗?全国上下齐动员,各地都下达了死命令,必须达到总人口的多少。听说全中国有2亿2千多万人,签名率高达47%。但许多签名搞得很荒唐,只要你举手、点头答应的都算,有人为你签名。我们戏园子里,只要你点头,都算。说点了头,挂了号,就能保住睾丸不被割,乳房不被挖。”

赵士奇说:“到处都传穿着土黄色衣服的人半夜上各家割睾丸,那么,肯定发生过这样的事,还是防着点好。我是土埋半截的人,被人挖了,就等于提前嗝屁吧。可万刚你还年轻,正用得着,把你的睾丸给挖走了,一辈子残疾,还让你媳妇守活寡。所以,还是防着点好!”

赵万刚说:“杨老,赵老,您二位千万打住吧。没有这回事。这是敌特在造谣。穿着土黄色衣服的人不就是解放军战士和公安战士吗?他们都是人民的子弟兵,怎么能干挖老百姓睾丸割老百姓乳房、子宫的事?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要惊慌!”

老杨说:“你说肯定没有此事?”

赵万刚肯定地说:“没有,肯定没有!是敌特造谣。这是他们诋毁毛主席,诋毁人民子弟兵、诋毁人民警察!是阴谋!”

老杨的媳妇说:“提防着点,总没错吧?万一有呢?”

赵万刚说:“提高警惕,是对的。但是你们不睡觉,提心吊胆的,熬不了几天,身体垮了,岂不是自己找罪受?杞人忧天的成语您听说过吧?杞国无事忧天倾,担心天塌下来。”

毕老太太说:“合着说了半天都是八竿子打不着没影的事,真是狗带嚼子——胡勒!猴儿拿虱子——瞎掰!请邻居吃花椒——麻了隔壁。得了,老杨头你们两口子,哪凉快哪呆着去吧,错把酱油当酒喝——给你闲的!吃饱了撑着--没事干!”

说得老杨两口子脸红一阵儿白一阵儿。不过老杨说:“赵警官,你说深挖洞,广积粮。就是咱要挖防空洞,洞里存点粮食?”

赵万刚说:“对,就是这个意思。您老要是没事的话,就先挖个防空洞。等我有空了,也帮着挖。我现在还有事,得去局里边。你们几位高邻,放宽心,记住,不信谣言,不传谣言!”说完,他走了。

艾梅说:“沙亮,赵爷爷,咱们开饭了。”

沙亮高兴地支起来饭桌,赵士奇坐下说:“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天塌不下来。”

老杨找一把铁锹,真的挖起洞穴来。胆小怕事,为了挽回面子,就闷头深挖洞。

4

高峰正在主持会议,他说:“这些谣言的产生自然有其道理。首先,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和苏联很要好,而毛泽东第一次访苏竟然没在中国过春节,这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惊奇。1949年12月16日到1950年3月4日之间,毛泽东都没在北京,这对许多大字不识一个人、满脑子封建迷信的人来说肯定是有大事要发生的。

“其次,这种谣言唤醒了封建迷信的中国人对于生殖器的恐惧。多年来,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人对生殖器和小孩儿的器官动手。父母对于孩子的疼爱等,都使得谣言有了一种基础。

“再次,对原子弹的不解所导致的恐惧。新中国政府对于原子弹的过度宣传以及爱搞大规模人民运动有关。毛泽东3月4日回到北京后,通过各种媒体,便先后通过媒体、民间渠道,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但紧随其后,一场大规模的群众签名活动举行。没有做好解释工作,造成群众恐慌。”

乔剑说:“要知道,封建迷信很有市场和群众基础。许多人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运动吓懵了。原子弹?啥东西?有的人不知道就开始胡说八道,将一些历史上的神奇鬼怪的事情跟原子弹附会起来。结果,演绎成人们心底的各种版本的传说,而且越传越邪乎,把一些可怕的事情都联系在了一起。性质很容易判定:反对新政权。因为,首先直指毛主席,而且指明派去的人都是穿土黄色的衣服的人、公安局就是政府的,所以群众认为把这些人扭送到公安局根本没有任何用。所以,听信这一谣言的男人、女人们捉到割蛋的人选择的只有打死。这样一来,杀人者偿命,政府肯定要管,那么,人们就会越来越相信是政府行为,所以,势必造成政府与群众的对抗。”

高峰说:“根据公安部调查,谣言最早出现于1950年3月的绥远省陶林县,即内蒙古察右中旗和察右后旗。当时,一贯道会众开会。针对这一地区,坛主和道首们明确指示:要提防侉子,意思是指河北人和山东人。

“谣言一起,华北地区农村惊慌异常。就连北京地区的某个村庄,因为怕夜间有人来割蛋、割子宫、掏肠子,全村400户人竟在短时间内人手一只手电筒,买了足足1000个,手电筒顿时脱硝。张家口地区,因为听到狗叫、好像看到什么鬼鬼祟祟的人影,而导致的数个村庄敲锣打鼓抓坏人的惊扰事件,短短几天内就达166起。

“所以,我们北京市公安局要主动出击,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对造谣、投毒、暗杀、施放毒弹者进行抓捕。特别是一贯道,死灰复燃,又在兴风作浪。赵万刚在吗?”

赵万刚站起来说:“在,请指示!”

高峰说:“听说你的妻舅,一贯道的总坛主出现在了内蒙古,后来又还出现在大兴安岭一带,欺骗不少人筹钱挖什么大清国藏宝。很多谣言,就是一贯道有组织传播的。我们正在联系当地公安系统,如果发现其确切藏身地,你就带人到东北把宋豪雄押回北京来,接受北京人民的审判!”

赵万刚说:“明白,随时待命出发!”

乔剑说:“我们已经掌握了一批造谣分子,有的是一贯道成员,有的是前伪职特务或旧警察,还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老人。我把名单发给大家,一会出发,抓捕那些一贯道造谣分子和前伪职特务、警察。至于那些封建老人,批评教育为主。就不抓了,让街道居委会干部出面去批评教育。”

高峰说,“这几天报纸都要整版刊登科普文章,介绍什么是原子弹,如果防止核弹,平息谣言。让群众多信报纸说的,少听信传言。散会!”

散了会,全体警员出动,分头抓捕名单上的造谣犯罪分子。行动之快,让这些造谣分子躲闪不及,纷纷落网。

5

谣言之所以流行,必然是某些工作没有做好,使人们有了恐惧。因此,打败谣言的最好方式就是干好工作,查找问题,把自身弄得更健康。

一波谣言未止,另一波谣言又起。赵万刚回到院子里,毕老太太激动地说:“不得了,真是不得了,鼓楼真的冒怪烟了,千古奇观!我亲眼所见。还听说天安门的石狮子掉眼泪了。这日子可没法过了,天下要大乱了!”

赵士奇更是激动,说:“我也看到了,我带着孙子沙亮去遛弯,大街小巷都流传,不得了,快去看看吧,鼓楼冒奇怪烟了。我们爷俩走到鼓楼,远远望去,一团团的白烟从鼓楼上空前后久聚不散。后来又有人说天安门石狮子落泪了,我们爷俩又走到天安门去看,石狮子眼睛果然一滴一滴地流水。从老辈子就传说,鼓楼冒怪烟石狮掉泪天下大乱。天安门的石狮在李闯王时掉泪天下不长久,如今又掉泪了天下又不长久。不少市民还到鼓楼下观看,看到鼓楼顶部确有奇怪烟雾的东西聚集和涌动,一传十、十传百,全城都在传,真是越传越恐怖,越传越人心惶惶。”

赵万刚不信地说:“您老这么大岁数了,别是眼花了吧?”

沙亮说:“我也看见了,鼓楼冒烟,石狮子流眼泪!爷爷眼睛没花!”

这次老杨头没有发话,而是闷头挖地洞。他的老婆说:“我也看见了,我眼睛没有花。你这个当警察的要不亲眼看看去,别以为我们老百姓就会造谣,就会有事没事瞎白乎。”

赵万刚骑上自行车就去了鼓楼,发现果然有奇怪烟雾的东西聚集和涌动,但是可以肯定不是火灾,而是白色的会飞团状云朵似的物体。不少人在议论纷纷。说天下大乱之兆。不仅是北京人,就连天津、河北、唐山的人也来看热闹,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交通瘫痪。

他骑车又到了天安门看石头狮子,那里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交通瘫痪。人人都在说“不好了,石狮子落泪了,天下大乱了!”“李自成那年进京,石狮子就流泪了,结果他江山就没坐稳!现在又流泪了,不好说了!”“石狮子流泪,世界大乱!第三次世界大战要开打,中国要生灵涂炭!哎呀这老百姓还怎么活呀!”不少人议论纷纷。赵万刚很气愤,如此大庭广众之下造谣生事,就丢下自行车,想挤进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在这时,只见艾梅护着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来到石狮子跟前,马衡院长用扩音喇叭说:“大家安静一下,静一静,听我解释一下。我是故宫博物院院长,每天都路过石狮子到故宫去上班。石狮子为什么会流泪。这对儿石头狮子是花岗岩,里面有铁矿石,特别是石狮子眼圈处,有锈迹,今年夏天雨水多,湿度大,铁锈遇到湿气,凝结成水,大家就看到好像石狮子在流泪。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并不是什么不祥之兆,请大家不要封建迷信,不要传谣信谣。”

有人问:“为什么其他年份没看到石狮子流泪?而偏偏李闯王进京和共产党进京后石狮子就流泪了?”

马衡院长说:“其实每年湿气重的时候,石狮子都会返潮,铁锈处会凝结水。只不过时间短。今年湿气重的时间长,而且大家都能来天安门遛弯参观浏览,所以大家都看到了。以往天安门是皇家禁地,这个地方一般人进不来,所以没有看到石狮子流泪,这并不奇怪,更和李闯王进京没有什么巧合。还是那句话,大家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不要传播谣言,更不要相信谣言。”

很多人恍然大悟,认为有道理,就纷纷满意地离开了。交通拥堵逐渐缓解。

马衡院长这番话,确实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赵万刚挤过来感谢地说:“谢谢艾梅夫人,能把马衡院长请出来讲一讲科学知识,对安定人心破除迷信太有效了!可是,鼓楼冒烟是怎么回事?我也亲眼见了白色的烟雾缭绕在鼓楼附近。我不迷信,也说不明白。”

马衡院长说:“这个我也说不明白,你们要请教生物学家。或古建筑专家。总之,要打消他们传说的封建迷信那一套。”

艾梅还请来了不少报社和电台的记者,纷纷采访了马衡院长,记者们准备把他所讲的报道了出来。赵万刚很欣慰自己的妻子为政府办大事,对妻子说了声谢谢。这时想起来自己的自行车,赶紧到原来停车的地方去找,发现早没有影子了。地上留下丢弃破坏了的车锁。赵万刚一拍脑门说:“真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回去和老婆怎么交代?”

6

鼓楼冒奇怪烟雾的谣言,甚至惊动了毛主席。他批示迅速查明原因。罗瑞卿部长转批示给北京市公安局,高峰接到批示后,马上带乔剑、赵万刚到鼓楼,登上木梯子,到达楼顶查看情况。亲眼看到一团团的浮动云烟,在阳光下是白色,云彩遮挡住阳光时,这些浮动云烟是黑色的,一团团,挺恐怖。

赵万刚把马衡需要请古建筑专家和生物专家的话,向两位领导汇报了。很快,年近6旬的学术巨擘胡先骕老先生被请来了。他登上了鼓楼,仔细查看,然后操着南方口音对高峰副局长说:“这不是什么白烟或黑烟,而是“摇蚊””

高峰问:“胡教授,什么是摇蚊?”

胡教授说:“就是会飞的蚊子中的一种,摇蚊幼虫是淡水水域中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又名红虫,俗称鱼虫,是水体中鱼、虾等食物链中的一环。在温暖的季节,在水里雌摇蚊产的卵不需要受精,每次产卵几枚至几十枚,在母体的孵化囊里直接发育成小摇蚊,这些小“摇蚊”通常都是雌的。一只雌摇蚊可以一批一批不断生殖,产出的小摇蚊成长后又同样生殖下一代。这种孤雌生殖方式使摇蚊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长出翅膀后,喜爱在建筑物的顶端聚集。摇蚊不是卫生害虫,不传播疾病,人们不必恐慌”。当然,“摇蚊”过多,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清除杂草,清理积水,即可减少摇蚊的滋生。”

胡教授还带来了中科院的青年助手,他们站在高处,用长柄网罩兜了一网罩。高峰一看,果然,里面都是小飞虫,有翅膀,密密麻麻。中科院的助手们把网罩里的小飞虫给在场的观众看,解释什么是摇蚁,

高峰等干警恍然大悟,立即安排治安处将这些“摇蚊”捕捉后,向围观群众展示,并说明真相,邀请各报纸也专门发消息辟谣。

赵万刚回到家里,这时院子里的邻居都纷纷夸艾梅“艾梅,你这个老师真是好,请专家科普,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天安门石狮子流泪和天下大乱没关系。”

赵士奇说:“广播都报道了,小飞虫摇蚊在古建筑顶上聚集,不是冒怪烟雾。”

正在挖地洞的老杨头爬出来说:“南方可又传开了,闹水怪。这两天戏园子里都议论南方闹水怪的事。传得可邪乎了,说有毛人水怪,红毛的,绿毛的,比人个子大,超级巨兽,两眼如炬,吼叫声震十里地,能够和人类一样直立行走,红眼睛、绿鼻子,还有着一张血盆大口,十分吓人,人见了能吓破胆子而死。除此之外,有人还摸出了水怪的习性,比如它们喜欢夜间从河里爬出来,好挖人眼,食人心,还能一跃过河,轻松跳上房顶,并且以杀人为乐等等。南方多少个省市的百姓吓得不敢睡觉,不敢下水田干活。田都荒了。”

赵万刚对老杨头说的,没办法反驳,就打开了收音机。正好话匣子里广播了南方水怪事件。报道说,“在极短的时间内,这则谣言引起了全国十几个省市的恐慌,连领袖毛主席都下达指示:调查到底。后来经过国家干部不眠不休的侦查,最终发现了散播谣言的蛛丝马迹,揪出了一成员上千万的组织,其名字叫做‘一贯道’。毛人水怪的舆情风口,直接对准了中国共产党。有人传言,毛人水怪专门挖人眼、人心、小孩的生殖器、睾丸以及女人的奶头,然而这些怪物只伤群众,不动干部。还有的地方甚至说得更加具体,明确表示毛人水怪有“三不挖”,即不挖军烈属,不挖干部,不挖党团员,专挖老百姓。更为严重的是,在谣言盛行的顶峰,人们甚至连门都不敢出,一时间形成了青壮年不敢劳作,小孩不敢上学的荒唐局面,极大地影响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赵万刚说:“你们都听到了吧,这就是谣言。如此谣言一出,老百姓的怒火瞬间就被撩拨了起来,群众对干部的态度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传言一出,老百姓对于干部的恐惧瞬间就起来了,此后一听说干部要来,家家都紧闭门窗,不敢应答。这个谣言的背后,就是破坏干群关系。”

“送报喽,报纸来了!”邮递员在胡同里喊。

艾梅到院子外,从邮递员手里拿到一张报纸回到院子里,说:“你们看,报纸都登出来了,什么水怪,就是阶级敌人在搞破坏。我给大家念一段。”

“报道说,而且随着群众与干部们之间的分化越来越大,群众中还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在安徽省无为县,有人曾组织了七千余名群众到政府闹事,当即打伤了干部4人;有地区试图推行用新法接生,干部前往调查孕妇情况,村民却以为是毛人水怪来抢孩子,便聚众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殴打。有个村支书,横竖看不惯自己的老婆,于是在某个半夜杀了自己的老婆,顺手嫁祸给了毛人水怪。后来公安部门查明,水怪是国民党特务穿上皮质潜水服装扮的,专门晚上从水塘里钻出来吓人。还有的特务把皮毛大衣穿在身上,头戴牛鬼蛇神的面具,眼睛处装上两只手电筒,在晚上出来吓唬百姓。目前,这些装扮水鬼的特务已经被抓获。百姓拍手称快,人心逐渐稳定……”

赵万刚说:“听听,话匣子和报纸都在辟谣,根本就没有什么水怪,是国民党特务装扮的,吓唬群众,让群众不敢下水田劳动,田地荒了,没有粮食,就会造成社会动乱。还有,他们这么做,就是让兴修水利的民工拒绝上工,拖延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从现在开始,我们大家不能信谣言,更不能传谣言。”

艾梅问:“话说完了?我看见你出去时骑自行车走的,回来是空手回来的?自行车呢?”

赵万刚一拍脑门说:“对不起夫人,我在天安门听你请马衡院长讲石狮子流眼泪是怎么回事,自行车丢在一旁,被人偷了!”

艾梅说:“瞧你这点出息,连自行车都看不住,还当什么警察?现在不是警察抓小偷,而是小偷偷警察!”

这时,话匣子还在广播:“在江苏,在公安部门的调查取证下,最终总共逮捕了784名谣言传播者和肇事者;在安徽地区,政府动员了大量警力和人力,总计逮捕了905人,并有37人遭到了处决。另外,山东省也有113人被捕,打击同样十分严厉。水怪的谣言,基本得到遏制……”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节选自知乎连载长篇小说《扬眉出剑》,作者王永利)

小说:他劝她放下仇恨跟他走,她却坚决拒绝,誓要把仇人挫骨扬灰

无道不知从哪里打听到鞭山一带有稀世武功秘籍,迫不及待辞行,“徒儿,为师要云游四海去了,你尽量别惹事,不过惹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为师在一天就没人敢为难你。”

“什么云游四海,估计是又听说哪里有什么宝物了吧。”

“哈哈”无道大笑道:“还是你了解为师,你放心,为师若是能找到定然少不了你那份。”

残心嗤之以鼻,她能不了解吗,在天山的十年里,他只要听说宝物二字便茶饭不思,风雨兼程,不过每次拿回来的东西除非残心看不上,否则都会被搜刮一空,老头心疼归心疼,却从不阻拦。

“走吧走吧,路上遇到什么年轻貌美的女子不妨带回来给我师兄做娘子。”

“怎么扯我身上了师妹?”浩南天无奈地摇头。

“你还别说,”无道指着浩南天教育道:“你这小子也太不争气了,我不管,等我回来,你必须给为师添个徒孙。”

“呃,师父,徒儿尽量!”

残心抿嘴偷笑。

无道走了,萧如雪也回了离恨山庄,残心乐得清闲,奇怪的是文凌儿居然没找她麻烦,这点倒是跟她想的相差甚远。经打听才知道文凌儿离开陵水派随卉阴去修炼了,残心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以文凌儿平日里张牙舞爪的性格会这么轻易放过她才怪,只是这中间的隐情恐怕只有她自己和文宏光知道了。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秋意更浓了,秋雨连绵,残心的心情无比凝重,她清楚记得十年前的这一天,江山血满,白骨飘零,她的父母和兄长死不瞑目,大楚再无司徒姓氏。

残心就站在梧桐树下,任由夹着雨点的冷风拂过倾世的容颜,又是一副绝美的画面,只是闻着伤心,见者落泪。萧如风为她披上披风,撑着油纸伞来到她身旁静静陪着,时间仿佛静止,天地万物都为他们驻足。

时间不知过去多久,残心才缓缓开口,“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萧如风看她的神情就已经想到,只是沉默不语。

“今天是我爹娘和哥哥,还有司徒府几百人成为刀下亡魂的忌日。”

萧如风把残心的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想哭就哭出来吧。”

残心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玉容寂寞泪澜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残心的泪滴在萧如风的手心上,冰冷如锋利的匕首刺在他的心头,她的美让人心醉,她的泪让人心酸。

过了许久,残心抬起头来,泪水早已干涸,可泪痕依然清晰可见,可见,所谓的风过无痕就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有些伤口即使不再流血,可不管过去多久,疤痕依旧无法抚平,就像残心,从不轻易落泪,但并不代表她内心快乐。

“谢谢你,如风。”

“跟我你还客气什么?好些了吗?”

“只是一时伤感,没什么,让你看笑话了,呵呵。”残心自嘲地笑了。

萧如风深情看着残心,真切说着:“心儿,不管什么时候,在我面前你都不用假装坚强,我的肩膀上除了责任,还有你。”

试问,古往今来,面对一个文韬武略,家底殷实,还长相出众的人的深情告白,哪个女人会不动容,残心也一样,可她不行,她没忘记她来这里的目的。

“我别无选择,你知道的。”

“如果仇恨让你这么累,就让我带你走吧,去一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远离这里一切的纷争,做个平凡人。”

沉默几秒,“我出生将门世家,从小享受着至高无上的荣耀,注定这一生不会平凡,如今背负着整个司徒府的仇恨,这是我活下去的理由。”

“可是你并不快乐。”

快乐?她快乐过,只是早就忘记什么是快乐,残心看着远方云雾缭绕的重峦叠嶂,“有些人根本没有选择快乐的权利。”

“心儿,你相信我吗?”

“在这件事情上,我只相信我自己,大仇未报,我怎能苟且偷生,将来到了阴曹地府,我何来颜面见我的爹娘。”

“他们在天有灵,一定不希望看到你这个样子。”

“不要再说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更希望你的方式是支持我所有的决定。”

萧如风不再坚持,一开始他便知道,残心不会同意他的话,无论如何,他都会陪在残心身边,遮风挡雨,哪怕是死,他也会冲在前头。

晚饭后,残心在萧如风的茶里下了安神药,她要去一个地方,不希望任何人跟着。

待黑夜完全吞噬整片神州大地,残心换上简单的素色衣裙,绕过刚下过雨冷冷清清的空旷街道,驻足于一座贴着封条的破旧的府邸门前,抬头仰望,牌匾上赫然刻着“司徒府”几个气势磅礴的大字。据说还是先帝亲笔所题,如今早已布满灰尘,黯然失色。

门前的石狮子经过十年的风吹雨打,也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王者气息。

这就是她的家,她记忆深处的家。

“爹,娘,我回来了。”

门上的封条早已残破不存,残心艰难地跨过门槛,一眼过去,十年前的被肆虐过的疮痍还清晰可见。

记忆喷涌而来,求救声,惨叫声,刀剑穿透身体的声音不停在耳边回荡,心痛得几乎要窒息,残心咬着牙继续往前走。

经过花园,残心的目光落在四季常青直径达40厘米的紫檀树上,小时候娘就告诉她,紫檀异常珍贵,香气能安神,树能入药,北方甚是罕见,但它的珍贵不只表现在此,而是这是她爹特意为她体弱多病的娘亲在南方几经波折移植回来的。

小时候与哥哥和楚擎宇还有楚晴儿在这树下度过非常多快乐的时光,如今已物是人非,恍如隔世。

不知不觉,残心来到她小时候住的闺房,她的爹娘着实是倾尽心血来疼爱她,就连住的地方都是最好的,府中唯一的一处水榭,有美景相伴不说,还冬暖夏凉,就连楚晴儿都羡慕她有这么好的爹娘,恨不得跟她交换身份。

爹爹的书房也是她小时候去得很多的地方,也是她亲眼看着娘亲倒下的地方。

记忆中,爹爹总爱手把手教她写字……

“蝶儿,腰要挺直,手要放松。不错,就是这样,蝶儿真聪明。”

“爹爹,这是什么字啊?”

“这两个字,念‘司徒’,就是我们的姓氏。”

“咦?奇怪了,为什么别人的姓都是一个字,连擎宇哥哥和晴儿姐姐都是,而我们的就有两个字呢?”

爹爹抱起了小小的她,“蝶儿这个问题呢,爹爹也回答不了,这是我们的祖先赐的姓氏,我们要觉得光荣。”

“嗯。蝶儿跟爹爹一样光荣!”

光荣?司徒!

“爹,女儿一定会让‘司徒’二字继续光荣下去,你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女儿。”

残心走到一旁墙上的烛台前,她记得她娘亲当年就在此处打开密道,仔细一看,这烛台竟少有灰尘,且十年没碰过,应该多少有些钝了,可竟轻轻旋转就能打开,残心第一反应便是有人来过,那会是谁呢?

镶嵌在墙上的书架向旁边移动,石门也跟着打开,残心拿着火折子带着疑问进入密室,走到里面的时候,残心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到底是谁?”

忽然传出动静,残心机警一看,“谁?”

走,摘桃子去!好吃好看又好玩,红网网友助力炎陵黄桃走向世界

当你品尝着炎陵黄桃时,炎陵黄桃的那种清香香脆甜的味道,定会长久地留在心中。如果亲自去采摘黄桃,那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呢?红网网友近日一起走进了炎陵桃园。

早上的桃园,云雾缭绕,清晨的凉气与果香铺面而来,让人在这个盛夏感到无比惬意。放眼望去,那山坡上层层绿色宛如海洋中漾起的一道道波浪,令人心荡神摇。漫山的桃树,硕果满枝头,那沉甸甸的黄桃,压弯了树枝的腰。

炎陵黄桃沐浴阳光雨露,喝冰水山泉,茁壮成长于这片“桃源”。

一般凭手感,看大小,果农就知道黄桃的成熟度,相同海拔的黄桃差不多同时成熟,所以采摘黄桃是直接连套袋一起摘的。

我们从果农那里了解到黄桃一般在八分熟时就采摘运输。这样就能吃到两种口感,既可当即吃脆桃也可以存放几天后软了吃。脆桃香脆,吃着爽口,清香扑鼻,越吃越回味;软桃多汁,桃皮用手撕开,汁水甜蜜。

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来自炎陵的美味,果农会把箱子里的桃子都拿出来平铺,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这样储存时间约五天,如果想延长储存期冰箱冷藏可放半个月。果农告诫我们不要清洗后放冰箱,否则黄桃容易坏。

说话间,红网网友各自采摘了一筐黄桃,提着来到果棚里,取下棕色套袋。丰满的黄桃,分外诱人,令人心醉。

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时,我们已在返程途中。如今交通便利只需一天我们看到了朝阳与晚霞,也尝到了美味,这真是一场美味与美景的朝夕“约会”。

大家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炎陵黄桃,喜欢我们炎陵的黄桃。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