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犯罪大师密室里的尸体(不可能犯罪之密室诡计,名侦探柯南密室解析之心理密室)

导读 犯罪大师密室里的尸体文章列表:1、不可能犯罪之密室诡计,名侦探柯南密室解析之心理密室2、高智商挑战5道推理题真相只有一个!解出来你就是名侦探3、当未成年玩家走进密室剧本

犯罪大师密室里的尸体文章列表:

犯罪大师密室里的尸体(不可能犯罪之密室诡计,名侦探柯南密室解析之心理密室)

不可能犯罪之密室诡计,名侦探柯南密室解析之心理密室

在推理小说中,不可能犯罪历来是作者喜欢的挑战题材,也是读者津津乐道的内容。

密室案件是不可能犯罪中的主要类型,侦探小说里通常提到的密室分类有两种:心理密室和机械密室。

《名侦探柯南》里不乏有很多精彩的密室案件,本篇先单拿柯南系列中的心理密室来做个盘点分析,机械密室会在下篇来分享。

心理密室简单来说就是伪密室,案发现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密室,只是利用人类心理,目击者被误导认为死者的遇害现场是一个密室。

该密室的第一种类型是被害人自杀却伪造成他杀的现场。

柯南中第3集《偶像密室杀人事件》就是如此。

死者为了伪造前女友杀害自己的假象,故意选择在对方的高层公寓里,门窗内部紧锁,把前女友的头发丝抓在手上,然后站在椅子上从背后倒向被冰块固定的刀上,制造被对方背后捅刀的假象。

偶像密室杀人事件

这是比较入门级的密室手法,相信看过很多侦探作品的读者对此手法很熟,就不多说了。

心理密室的第二种类型就是凶手采取措施误导目击者产生密室错觉。

在推理小说中,这是绝大多数心理密室的类型,这种手法在柯南中也被经常运用,需要凶手胆大心细,有一定的演技。

浴室密室事件

例如第128~129集《浴室密室事件》中凶手在浴室内行凶后,从内部把门窗缝隙全部贴满胶带,再用力把贴满胶带的门打开,走出浴室后把门关上。

由于浴室玻璃门内侧是死角,从门外越过玻璃来看,会形成门内侧被胶带贴满的视觉错觉。

浴室密室事件

接着凶手在其他人面前握住门把手佯装打不开门,大家一起撞门的时候算准时机转动门把,让其他人以为门是被撞开的。

第419集《斯特拉蒂瓦里的不和谐音》凶手伪造第一个死者在密室被烧死的手法如出一辙。

这类手法要求凶手第一个接触门,演技要好,给他人制造心理密室。

斯特拉蒂瓦里的不和谐音

还有像第151~152集《结婚前夕的密室事件》中的凶手就更直接了,作案后人就躲在现场

犯人行凶后把被害者拖行到隔壁房间,打碎玻璃吸引人过来,自己躲在另一个房间内的窗帘,等大家都聚集到被害者处,再现身混入其中。

结婚前夕的密室事件

这种做法简单又大胆,同类操作的还有犯人和其他目击者一同抵达现场,趁众人乱作一团之时,把房间钥匙扔在现场。

柯南中凶手最大胆、设计又巧妙的心理密室应该是第49~50集《外交官杀人事件》。

犯人一开始就把侦探算计在内,主动找上侦探帮忙然后一起前往设计好的现场。

外交官杀人事件

该案中,凶手事先在书房布置好外放的歌剧、叠得很高的书籍吸引他人注意力,自己佯装去叫醒早被下了安眠药的死者,趁机用毒针扎死他。

凶手聪明就在还布置了一个机械密室的诡计来干扰调查,成功蒙蔽了服部平次的双眼,但柯南从中发现了破绽。

此案中凶手刻意把侦探找来,利用大多数人认为犯人不会贸然在侦探面前杀人的认知盲点,先入为主觉得死者在进屋之前就死亡了,从而大胆设计了这一出心理密室。

心理密室融合机械设计的案例也是经典,柯南中第420集《斯特拉蒂瓦里的不和谐音》凶手设计谋害第二个死者运用的也是心理诡计,只不过犯人利用了死者的习惯,结合了一些机械诡计,设下了一个死亡陷阱,让死者不由自主走向死亡。

死者作为痛失儿子的疯癫母亲,每晚都习惯抱着儿子的小提琴才能安稳。

凶手掉包了小提琴,然后在死者房间紧闭的窗户上方悬挂着一把小提琴(窗户被设计成每向外推开一点,上方挂着的小提琴就会往外移动一段距离)。

斯特拉蒂瓦里的不和谐音

犯人算准时间在其楼下演奏她儿子生前常拉的曲子,精神恍惚的死者为拿到窗上的小提琴从而失足坠楼,由于死者房门紧锁身处密室,从而制造死者自杀坠楼的假象。

该案既融合了诅咒的小提琴传闻,增加了诡异性,凶手按照姓名的音阶顺序杀人,算是柯南系列中精彩程度高、故事性浓的一个事件。

这种死亡陷阱型的心理密室其实挺考验凶手对死者习惯的了解、以及氛围的营造,就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最后凶手赌最后一名死者会被暗示去上吊。

柯南里最悲哀的密室案件要属第560~561集《产生杀意的咖啡香》。

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被害者在家喝了有毒的咖啡倒地身亡,套房门窗都是从内部上锁,根据现场痕迹,柯南推测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人,但凶手是怎么离开这间密室?

产生杀意的咖啡香

真相其实很简单,被害人死亡后,凶手直接从20层的公寓阳台跳楼自尽,死前告诉了男友。男友赶到藏起了女友遗体。

产生杀意的咖啡香

为隐瞒女友杀人真相,随后如约和侦探一起前往被害人家,引导侦探去其他房间。

他则抢先进入客厅重新挪动组合了咖啡杯、蛋糕、碟子等物件,把两人份的蛋糕合并成一人份,收起一个咖啡杯和叉子,假装成被害人单独在家自杀的现象,再把阳台上的窗户从内锁上,伪造了密室。

产生杀意的咖啡香

现场是一幢高层住宅,外面又下着雨,谁会想到凶手以自杀的方式离开呢?在柯南中乃至推理小说中也实属罕见。

这种心理密室需要第二人的配合,也会有暴露的风险,有诸多巧合因素在内,虽说是下雨的天气,一个活人跳楼居然不被附近居民留意到,这也太巧了吧?

这个案件胜在凄美的故事情节,以及咖啡杯的伪造手法。

心理密室还有一种类型,就是一系列阴差阳错导致的意外,在推理小说中也称为“无理取闹”型。最具代表的就是爱伦坡的《莫格街谋杀案》,以及勒鲁的《黄屋奇案》。

死者是因为某种机缘巧合的意外身亡,但由于死者生前房间内产生的奇怪动静,令目击者产生凶手从房间凭空消失的错觉。

这种密室为什么叫“无理取闹”型,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上述两部小说。

就好比前期案件铺垫都极具诡异色彩,例如死者生前像和谁在打斗,并带有惊恐尖叫,发出不明语言,然后侦探各种调查分析,结果一通操作推理,死者是以一种令读者匪夷所思的方式遇害,总之令人很无语。

印象里,柯南系列中目前没有这种类型的密室案件。

要说柯南中阴差阳错导致的奇葩案件,笔者指路第770集《恶魔的循环》,案情发展既搞笑又讽刺,一个意外碰上另一个意外,一个巧合导致另一个巧合,堪称另类版无人生还模式,这里就不剧透啦!

恶魔的循环

《名侦探柯南》的心理密室暂且盘点到这,下次为你分享柯南系列中的经典机械密室。

高智商挑战5道推理题真相只有一个!解出来你就是名侦探

1.找出女老板

在夏威夷S饭店的游泳池旁,两个走私团伙的成员笑嘻嘻地在观赏着女人穿游泳衣的身段,这时他们的女老板从游泳池里走了出来,走进了淋浴室。

女性专用的淋浴室一共有五个,都满员了。两个男人比较了一下这五个女人说:

“老板旁边的两个女子真有魅力啊。”

“我们的老板如果也穿上比基尼游泳衣不是更带劲嘛!”

那么,女老板在几号浴室呢?

2.假装情侣

间谍005号号每天划船监视河对岸敌方特务团的隐匿处。

但一个人会引起怀疑,所以005做了一个同活人一模一样的塑料人在船上,这让人感觉是情侣在划船,不引起怀疑。

但河中还有另外两对情侣在愉快的划船,你知道哪个船是005的吗?为什么?

3.海洛因失窃案

邻接泰国和缅甸交界处的老挝西北部,是非法生产毒品的产地,产量约占世界的70%。这里加工制作的毒品被带到本世纪末首都万象等地换成现金,然后毒品在走私到国外。因此,这里被称为“黄金三角地带”。毒品失窃案就发生在万象的一家综合医院里。深夜,罪犯潜入药房,从药品柜里盗走了一大瓶毒品。当时因被保安人员发现,所以罪犯用匕首刺死了保安人员后逃掉了。

经搜查,找出两个嫌疑犯,一个是刚近来医院不久的实习医生,另一个是下地干活遭到老虎袭击负伤住院的。

作案现场的药品柜里摆着许多药瓶子,但罪犯只拿走了标有C21H23NO5的装着毒品的瓶子。

那么,请你判断出谁是真正的罪犯?

4.密室里的尸体:

在一间门窗都已从里面上锁的房间内,发现一个男子趴在桌上死了。

经法医鉴定,死因是氰化钾中毒。氰化钾是一种喝了之后立刻使人暴死的剧毒药品。事实上,死者是在30分钟前,被来到他住处拜访的那个朋友毒杀的。

但是,凶手用这种喝了立即毒发身亡的毒药杀死了被害者之后,又如何从这个密室中逃出去的呢?

5.中断的足迹

一天深夜,白沙湾A座别墅里的台湾富商林敏,被神盗阿强光临,将别墅里价值千万元的几件古董,神不知鬼不觉地盗走了。

第二天,台湾富商林敏正想欣赏古董,却发现已被人偷走了,他立即向当地警方报了案。警方立即赶到别墅进行侦查,却没有查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警方只是在别墅打开的窗子,发现小偷的脚印从窗子一直延伸向海岸,但是,离开的脚印在沙滩中段却突然消失了。

你知道小偷是怎样离开的吗?

当未成年玩家走进密室剧本杀这个隐秘的角落……

“你睁开眼,感到头痛欲裂,发现自己正趴在一条狭长的走廊上。你爬起来,看到走廊里还有陌生人,更重要的是,你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伴随着恐怖的音乐和昏暗的灯光,玩家翻开面前的剧本,跟着主持人的引导,开始了紧张刺激的几个小时。

这一幕,是剧本杀玩家们最为熟悉的开头场景。

三五好友、密闭空间、角色扮演、实景沉浸……近年来,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剧本娱乐经营活动正在年轻群体中引发热潮。《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剧本杀消费用户中,超七成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群体占比约三成。

伴随该行业“走红”出现的未成年人保护缺失、室内设施安全隐患、剧本内容违禁等诸多问题,成为未成年玩家在体验密室逃脱或剧本杀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密室剧本杀行业这个“隐秘的角落”究竟该如何走入监管地带?这成为横亘在学生家长心头的一个问题,也成为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热点。

刘艳代表

“加强密室剧本杀从业人员入职审查,定期审查从业人员违法犯罪记录,指导密室剧本杀经营者加强监控巡查,如发现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或面临危险的,严格落实好强制报告义务。”

张淑琴代表

“通过‘他律 自律’,明确相关监管部门的管理重点,以及行业经营者在内容安全、生产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风险点与底线,防止一管就死、以封代管,给行业留足自我革新和发展空间,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王忆卿代表

“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对密室主题或剧本内容进行限制性分级,同时鼓励行业经营者设置‘未成年人专场’,打造益智类、法律推理类、主旋律类密室剧本杀产品,吸引未成年人自发体验沉浸式娱乐活动。”

一次噩梦般的游戏经历

“我来回奔波维权不只是为了讨一个说法,而是为了让更多小朋友避免受到伤害出一份力。”记者拨通浙江舟山李先生的电话,儿子11岁生日时那次密室逃脱经历仍然让他记忆深刻。

2021年12月底,李先生为了满足儿子的生日愿望,辗转找到一家声称“未成年人也可以玩”的密室逃脱店,按照老板推荐选择了一个带有推理元素且恐怖程度低的项目。“游戏过程中,刚到第二关,孩子就被恐怖的音效、压抑的氛围和突然出现的NPC(非玩家角色)吓得脸色煞白,我马上叫停游戏并带着孩子退出密室。回家后,孩子晚上无法入睡且常做噩梦,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于是我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事情发生后,李先生通过各种渠道反映问题,但最终都石沉大海,“每个部门都告诉我没有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文件,但这种问题肯定不是个例。这么多小朋友能接触到,如果发生了危险,他们的家长又该怎么办?”李先生无奈之下,找到了当地媒体,希望可以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无独有偶,2020年7月,广西南宁王女士的儿子在玩密室逃脱时,同样因恐怖游戏情节受到惊吓而住院治疗。未成年人如果在密室逃脱、剧本杀游戏过程中接触到过多的恐怖、血腥、暴力等元素,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位长期从事未成年人社会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未成年人的人格尚未形成,且辨别能力有限,受暗示性强,这些内容极易让未成年人无法辨别真假,进而影响正常生活。此外,未成年人情绪管理能力较弱,这些内容情感卷入性强,可能导致其产生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行业发展期问题凸显

“当时正值我们对密室剧本杀等新兴行业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前期摸排工作,在当地报纸上看到李先生儿子发生的事情后,我们认为开展这项工作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陈燕说,此类事件暴露的不仅是行业监管的缺位,更是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缺失。

今年1月,定海区检察院在辖区内针对密室剧本杀行业开展调研,发现一些问题亟待进行整治和规范,如消防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食品经营活动未办理经营许可或备案,密室主题及剧本内容涉暴力、恐怖、迷信等。

而在上海市闵行区,当地检察机关更早注意到这些问题,从2021年8月起对密室剧本杀行业中存在的未成年人保护不当问题展开前期摸排和调查。

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密室剧本杀店铺调查了解情况。

“背景音乐有点恐怖”“有时会出现恐怖的人物,有点害怕”“气氛过于压抑,玩的时候感觉很难受”……记者在该院一份辖区未成年人密室剧本杀行业调查报告中发现,有超过一半的未成年人对密室剧本杀行业恐怖程度的接受能力较低,17.64%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接受恐怖题材。不少未成年人也反映在受到惊吓后,追逐逃跑过程中可能发生摔倒、骨折等情况。此外,游戏机关的设置和质量问题也会给未成年人带来被道具夹伤等意外伤害。

“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剧本娱乐经营活动会给孩子带来两种侵害,一是人身伤害,如磕碰摔倒,或者是受到火灾威胁等,这种情况发生的比例较小;二是如果剧本存在恐怖、暴力等情节,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占比较高,并且对孩子的影响持续时间更久。”作为参与拟定调查报告的人员,闵行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程慧介绍。

上海市人大代表、闵行区浦江镇一级调研员王忆卿一直关注密室剧本杀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密室剧本杀行业存在诸多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比如大部分店铺开设在商住两用房屋、综合性商场内,装修材料、可燃道具以及密闭环境的安全防护等都易产生消防安全隐患,部分密室剧本杀的剧本或场景设计内容不当,因此需要对密室剧本杀行业的场所、内容、经营行为进行多维度监管。”

“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密室剧本杀行业缺乏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副区长刘艳向记者表示:“我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密室剧本杀店铺未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特殊保护措施或给予特殊关注,比如针对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剧本、体验的项目未作专门提示,还有部分学生反映曾在密室中遭遇人身侵害或财产损失,甚至发生性骚扰。因而要以未成年人保护为切入口,加快建立密室剧本杀行业监管制度,从国家层面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照亮“隐秘的角落”

“密室剧本杀等新兴行业经营者利用孩子们的猎奇心理吸引关注,如果游戏中有不良内容,孩子们又缺乏识别不良信息的能力,这样就相当于在孩子们错误的认知中盖了一个‘正确’的章。”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民监督员、定海区环南街道综治办专职副主任何琪玲感慨万千,“我是人民监督员,也是一名母亲,在参与这场听证会后,感到正确的‘章’终于盖在了正确的地方。”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检察院邀请各行政机关、人民监督员等召开密室、剧本杀行业治理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

何琪玲口中的听证会,是定海区检察院于今年2月组织区文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等行政机关,以及公益诉讼志愿观察员、行业代表、人民监督员等召开的密室逃脱、剧本杀行业治理公开听证会。“听证会各方不仅就行业健康发展及监管要点、难点进行探讨磋商,还出台《关于加强密室脱逃、剧本杀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联合会议纪要》。”陈燕说,在此基础上,定海区检察院于4月再次邀请各行政机关代表以及辖区全体行业经营者召开行业治理会议,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照会议纪要的要求向行业经营者进行法治宣讲,行业经营者积极响应并签订行业自律公约。

前后召开的两次会议,促使定海区检察院推动构建行政监管和自律净化相衔接的密室逃脱、剧本杀行业治理新模式。一方面,检察机关在相关部门之间职能不清的情况下,通过协调磋商,帮助厘清监管职责,进而形成行业治理工作合力;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对接行业经营者,积极沟通并争取理解,促使从业人员主动签署行业自律公约,强化自我经营规范。

“这就是我说的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分工协作模式。”听到记者介绍定海区检察院构建的治理模式后,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北城小学校长张淑琴连连称赞:“通过‘他律 自律’,明确相关监管部门的管理重点,以及行业经营者在内容安全、生产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风险点与底线,防止一管就死、以封代管,给行业留足自我革新和发展空间,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定海区检察院这次成功打造的治理新模式,离不开上海闵行的经验。作为密室剧本杀行业未成年人保护的先行地,上海市闵行区的探索治理之路被程慧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现成的行业规定、行业领域定性不明、行政部门无具体罚则……如何在这个新兴领域找准检察履职的切入点?“我们最终决定跳过行业属性,从经营行为本身出发。比如,针对剧本内容的规范,我们和文旅部门进行磋商,针对消防安全和环境安全等硬件设施,我们就去找公安部门和消防救援支队等等,以此把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都聚合到一起,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程慧表示。

程慧的想法很快收到了成效。“依据这份调查报告,我们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磋商沟通等方式移送线索并督促职能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并联合区公安、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本区密室剧本杀行业规范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密室剧本杀的环境安全、内容管理等加强监管。”程慧介绍。

在闵行区先行先试的推动下,3月1日,《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其中对剧本内容备案登记、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上海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的城市。随后,辽宁、天津、福建等地也陆续发布相关文件,监管与规范当地密室剧本杀市场。

在各地对密室剧本杀行业予以规范的同时,人大代表们也对该行业发展如何更好地契合未成年人保护要求频频发声。“结合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征与文化需求,建立对剧本的审核评测机制,及时跟踪、研判、监测沉浸式娱乐产品的质量和相关服务举措,定期发布沉浸式娱乐行业未成年人保护报告等。”“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对密室主题或剧本内容进行限制性分级,同时鼓励行业经营者设置‘未成年人专场’,打造益智类、法律推理类、主旋律类密室剧本杀产品,吸引未成年人自发体验沉浸式娱乐活动。”“加强密室剧本杀从业人员入职审查,定期审查从业人员违法犯罪记录,指导密室剧本杀经营者加强监控巡查,如发现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或面临危险的,严格落实好强制报告义务。”张淑琴、王忆卿和刘艳三名代表分别从多个维度提出意见建议。

伴随着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4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剧本娱乐经营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剧本娱乐经营单位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当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活动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鼓励创作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剧本脚本。

由一地,到多地,再到全国,从早期的野蛮生长,到如今的规范治理,在社会各方的持续努力和关注下,密室剧本杀行业迎来了有序发展的时代。在年轻群体娱乐需求增加的当下,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为出发点,让密室剧本杀行业既成为带给青少年良好体验的文化产品,又成为带动市场良性发展的新兴产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检察日报 作者:王昱璇)

唐探三中,神秘人Q究竟是谁?

万众期待的《唐探三》即将来袭!

演员阵容超级豪华

这次唐仁,秦风这对活宝组合要空降东京。大量日本一线明星长泽雅美、三浦友和、浅野忠信、铃木保奈美等以及唐探宇宙的重要角色kiko、lvy、林默。还有着《唐探一》留着邪魅一笑的思诺。

关于Q的推理

在网友的众多猜测中,我整理出一下几种可能。

Q是宋义,在《唐探二》不仅利用秦风完成顺风车杀人,更是凭借着图书馆中的五行图推理出事情全部的谜底,杀手的作案手法,从而可见他的智商应该和秦风差不多,甚至超过秦风。在一款名为《犯罪大师》的APP中秦风有着世界第二的排名。而有着这种推理能力的人可能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Q。

Q是唐仁,虽然听起来有些假,但在秦风破的每个案子中他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唐探一》中唐仁的那句“房间整洁没异味,不是伪娘就是gay”直接点出了作案者,点醒了秦风。《唐探二》中运用五行图推理出犯罪者的动机,作案时间,作案地点。最后用寻龙尺找到了密室难道这也是巧合?可能是在扮猪吃虎。

Q是一个跟lvy、林默有关的笑脸组织。在唐探衍生网剧中林默小时候父母被杀,杀手的手腕上赫然有着一个Q字,而女主角lvy耳朵后面也有着一个Q字。按照这个逻辑来说林默小时候就存在着这个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应该有着二十年左右的时长。所以说思诺,秦风的第二人格也都可以排除。

以上是我对Q的猜测,希望你在评论区打出自己的猜测,让我们共同期待《唐探三》中Q的展露。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分钟看完记忆大师国产硬科幻烧脑大片

演职员信息:江丰:黄渤,张代晨:徐静蕾,沈汉强:段奕宏,陈姗姗:杨子姗,神秘女子:许玮甯,雷子:梁杰理,李慧兰:王真儿,李航:焦刚,李晓芸:杜函梦,沈父:张念骅,

作为一个正宗的悬疑剧发烧友

最近刚推出的《记忆大师》无疑是深得我心的!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推理破案吧!

【警示:本文都是剧透,慎点!!!】

记忆迷局,人人都有嫌疑。

—《记忆大师》

一位感情失意的作家江丰,

因为一次记忆手术的错误重载,

使他成为一个“杀人犯”。

警官沈汉强的穷追不舍让他逐渐发现,

自己脑内的错误记忆不仅是破案的关键,

更是救赎自己的唯一希望。

一场记忆烧脑战也随之开始。

究竟,

谁是杀人犯呢?

嫌疑人1号——江丰(黄渤饰)

记忆中心工作人员曾说过,他们只负责手术,不负责记忆内容。“你删除的记忆并不是真的不见了,而是剔除所有情感记忆,将你从参与者变成旁观者。”

因此,谁也不知道江丰主动报案说的另一个凶手,是否存在。“毕竟,谁也不知道你删除的是爱情记忆,还是杀人记忆。”

嫌疑人2号——陈姗姗(杨子珊饰)

急诊室的护士陈姗姗,女性,在电影开头好像与警察沈汉强因工作联系发生小暧昧,因此,警察帮她掩盖罪行也无可厚非。

正如一个警察分析,能够让受害者的丈夫没有戒备心理,并且让其他女性家庭成员信赖的人,不可能是情夫,甚至不可能是男性,一定是女性。并且随身带手套的一般只有警察和医生,而陈姗姗正好是个护士。

一个女受害者在自己洗澡让凶手进来,说明凶手不是自己的丈夫,那就很可能是自己的闺蜜了,至少是个女性朋友。另一个女性朋友对凶手说过一句话:我不可能爱上你,你让我觉得恶心。很容易让人觉得可能是凶手的性取向让她觉得恶心,也就是凶手可能跟自己同性。

并且后半段中陈姗姗与张代晨交流的细节,关心、送药、邀请散心等都让人不由得联想她太过热情的亲近是否别有用心。

嫌疑人3号——沈汉强(段奕宏饰)

正如上面所说,沈汉强是个警察,符合随身戴手套的角色设定。

在他得知江丰是在记忆中心出的问题之后就立刻去了记忆中心,却只是一个人单独去的记忆中心,去的时间也很长,可以猜想他也是去记忆中心重新装回了记忆。

沈汉强有好几次遇到一个有点流氓无赖的老头来警察局找他要钱,他对他非常厌恶和冷漠,可最后也会给他钱。 这里暗示沈汉强和他父亲的关系因为一些原因非常不好,后来也可以明白,是他父亲家暴。

其实,从江丰过来报案时,沈汉强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们不能为了抓到一个怪物,而去制造另一个怪物。”

这些小细节你们注意到了吗?

细节一

一个男子把老婆带走时也把“江丰”放在车后座一起带走了,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江丰”是这个女人的爱慕者吧,这里就非常违和了。

后来这个男人将车冲向河边并急刹时,“江丰”尿裤子了,这里也很违和。

这里都是在暗示这件回忆的当事人当时是个小孩子,男人和女人是他爸爸妈妈,这样的话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细节二

浴缸里死的那个女人在让“江丰”帮她拿止痛药的时候,“江丰”居然要垫个椅子才能拿到药。

一个成年人明显是可以直接拿到的,如果是放在一个成年人也拿不到的地方,那当时这个药是怎么放上去的? 这里同样暗示,此段回忆的当事人是小孩子。

细节三

“江丰”在浴室里的那段回忆里拼命擦镜子,想知道自己是在谁的记忆里,而擦干净之后发现镜子里是空白的。

这里“江丰”看不到镜子里是谁,其实是因为当事人太矮了,看不到镜子里的影像。同样暗示回忆的当事人是小孩子。

至于之后沈汉强给江丰解释说看不到人是因为当事人没有看镜子,但如果当事人没有看镜子,那江丰也就不可能看到当事人没看到的东西。这里也说明沈汉强在掩饰。

细节四

“江丰”在海边和那个后来在浴室里被害的女人嬉戏,看到有一只鱼飞了起来,这也同样只能存在于小孩子的幻想里。

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小孩子把妈妈被家暴的伤口幻想成了鱼。

另外影片各个主角的高超演技和实力飙戏,

影片剧情的反转再反转扣人心弦,

使这部悬疑烧脑剧深受观众喜爱。

看过《记忆大师》的小伙伴们,

在留言区留下你们的脑洞吧~

编辑/阿愿 校对/白妮

这个档期争议最大的一部电影———《记忆大师》,确实让观众脑子里升起许多疑问。上周末,微信公众号“桃桃淘电影”组织了一场观影会,导演陈正道、编剧任鹏和两位女演员参加了映后交流。陈正道对观众提出的连番质疑,坦诚作答,再次成功圈粉。(小5)

Q:为什么拍这样一部带点软科幻的悬疑电影?

陈正道:刚来北京拍片的时候,《101次求婚》我不是特别满意,但票房很好。我觉得来到了一个很宽容的市场。当时我跟自己说,那2亿多票房是我跟观众借的,之后我要拍得更好,要还回去。

除此以外,我自己作为影迷,觉得现在的华语电影类型太少,我想要拓展新类型。我给自己的定位的是,不要重复类型、不要拍市场上最近受欢迎的电影、不要拍IP.其实我推掉了非常多上山玄幻、下山盗墓、青春无敌的IP,花了两三年时间来做《记忆大师》。这个戏争议挺大,票房上来看,应该也就是中等而已的电影。

Q:你在豆瓣小号上给这部片打了三星,你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是哪些部分?

陈正道:最满意的部分是我的主创团队。我每一次要的东西都是充满冲突的,这次对音乐、美术、摄影都有要求。再者就是两位女演员,她们的表演、以及我在这部片里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比较满意的。

比较不满意的部分是,任鹏的剧本做了很多牺牲。最不满意的部分是拍了“两部”还不错的电影,我硬要剪成一部。比如黄渤跟徐静蕾夫妻矛盾的戏,剪掉了近20分钟;杨子姗跟段奕宏的戏、李惠兰纠结要不要报警、李惠兰坚持不听丈夫的话、段奕宏跟杨子姗两个人怎么处理这件事……这些戏到后来就只剩一句话。所以我在对方寸的把握上,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

Q:片尾那场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头雕像,有些观众感到非常突兀啊!

陈正道:是美术说服我这么做的。我和这位美术设计合作了十几年,他是一个侵略性很强的美术设计,他总希望你的电影在戏剧之余能多露出一点。当时设计花房,美术找了一个泰国艺术家用藤编那个女人头像。当时我觉得,会不会太哗众取宠?美术试图说服我说,两个为了情感在决斗的男人,在一个巨大的女人头像前打架,你有没有觉得非常有电影语言呢?我就说,有。我知道我叫他拆他是不会拆的。

电影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要么写实、半写实,或者完全魔幻,我觉得都成立。反正最后那个女人头也不是全片看起来最不合理的部分,只是其中一个不合理的部分,很多不合理它也是一种风格,我是这么说服自己的(全场笑)。

Q:之后还会有第三部“大师”电影吗?这几版之间的内核应该怎么理解?

任鹏:一开始写《催眠大师》的时候,没有想过做三部曲。《催眠大师》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喜欢看逻辑性强、比较炫酷的东西,那就是两个催眠师大斗法,后面还有一个最大的催眠师。但是导演会觉得,所有故事如果不是从人类情感出发,大家看过就会忘掉了。所以他给《催眠大师》的要求是,要做一个关于自我救赎的故事。最后被大家解读成是一个酒驾宣教片。

到了《记忆大师》,导演说想做一个关于家暴的故事,所有的暴行,就算是以爱为名那也是暴行。我自己在创作《记忆大师》时,我想这个故事是说,记忆交换之后,那这个人的行为模式会被记忆影响吗?到底是我们决定了记忆,还是记忆定义了我们。但整个故事的情感上,我赞同导演的看法,这次是在讲家暴。“大师”系列第三部,我们暂定是讲学校的霸凌事件,同龄人之间的互相欺负。

Q:段奕宏的角色有很多需要观众脑补的部分,你在设计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陈正道:原始剧本比较简单,就是抛出罪恶感。后来跟段老师讨论过角色后,他认为他去删除记忆的动机是,他长大后不想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前面说我不满意自己剪掉了一些戏,还有一些戏是我后悔剪掉的。其中一段是段奕宏把王真儿推下楼梯之前,王真儿指责他是不是要拆散他们夫妻俩。段奕宏把她推下楼,犹豫要不要杀掉她的时候,王真儿说了一句话:“你看,你现在和我老公有什么不一样?”我很后悔把这段删掉。后来戏里段奕宏哭了,因为他发现他还是成为了他父亲那样的人。我当时为什么要删掉这段戏,可能是脑子抽风了。我觉得还是要少看豆瓣评论,因为当时一边剪一边看评论说《催眠大师》太啰嗦了、小儿科,“用影像说话好吗陈导”。看来以后还是要和这些评论保持距离。

Q:段奕宏去重载黄渤的记忆也有点说不过去啊?有这个必要吗?

陈正道:段老师去拿回记忆,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他需要去了解当时记忆重载到什么样的程度,另一个是要知道黄渤的弱点,即他的妻子。段老师在审问过程中,发现记忆恢复并不能看到当事人的样子,于是他马上将黄渤隔离。黄渤每想起一个证据,段老师不是在查案,而是去看看这个证据会不会指向自己。今晚一定有人要上网写,导演说的要比他拍的好。谢谢。

1928年,天主教蒙席、资深编辑兼作家隆纳德·诺克斯,定下了“推理小说十诫”。这十条规定在当时的本格推理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为止这“十诫”也有其参考价值——

1. 罪犯必须是故事开始时出现过的人,但不得是读者可以追踪其思想的人;

2. 侦探不能用超自然的或怪异的侦探方法;

3. 犯罪现场不能有超过一个秘密房间或通道;

4. 作案时候,不能使用尚未发明的毒药,或需要进行深奥的科学解释的装置;

5. 不准有中国人出现在故事里(其本意为,不可以出现武术、法术、咒术等超自然力量的干预……那个年代洋人心中咱们是“神秘”的,所以才会定了这么个奇葩的规矩);

6. 侦探不得用偶然事件或不负责任的直觉来侦破案件;

7. 侦探不得成为罪犯;

8. 侦探不得根据小说中未向读者提示过的线索破案;

9. 侦探的笨蛋朋友,比如华生,必须将其判断毫无保留地告诉读者,此人的智力须轻微低于读者的平均水平;

10. 小说中如果有双胞胎或双重身份的人时,必须提前告诉人们。

在本格推理盛行的时代,推理小说家们对这十条“原则”,即使不至于“奉为圭臬”,也绝对会去拿他作为参考。倒不是因为害怕制定者的权威,本质上还是为了保护读者的“解谜乐趣”。(想想阿加莎的东方快车,那么不同寻常的结局居然也都遵循这十条规则……)

而回到今天的主题——《记忆大师》。作为一部有着“本格推理”倾向的悬疑片,这部电影很明显的犯了一个巨大的忌讳——

侦探不得成为罪犯。

为了防止剧透,我特意在《记忆大师》上映两周后,才发布这篇影评。在《记忆大师》中,导演和编剧呈现了一个“反转再反转”的双悬念故事。

黄渤和凶手交换了部分的记忆,而这份记忆之中则有凶手杀人的过程。段奕宏饰演的警长在抽丝剥茧中,发现证据指向以为年轻的女法医;而黄渤最后却发现,真正的凶手其实就是段奕宏饰演的警长他自己,之前的证据指向仅仅是段奕宏的烟雾弹……

老实说,这样的结局是让我崩溃的。

《记忆大师》不论从各个层面来讲都是五一档四部国产影片中最为出色的,我也给了其8分的评价。但悬疑电影也好,推理小说也好,结局“解谜”的过程是决定整部作品质量的重中之重。

然而《记忆大师》“侦探即是凶手”的设定,实在是太损害观众的“解谜乐趣”了。

当我在剧情发展到一半的时候,看到这个凶手实际上是个女性(杨子珊饰演的女法医),我是震惊的。不是UC的假震惊,是拍案叫绝的那种震惊!

是呀,因为是同性的爱人,所以受害者在第一时间受到伤害,才会向其求救;因为是同性爱情,所以才无法被受害者接受,甚至被骂为“恶心”……一切顺理成章,丝丝入扣。

而导演偏偏再一次反转,告诉大家,刚刚是侦探自己偷偷换掉了证物,是误导,是巧合,那种偷天换日恍然大悟的Feel彻底破灭,回归了大Boss暗地里制造傻逼巧合的狗血程序。

之前我就在《银河护卫队2》的影评里写过,编剧刻意安排的越多,“巧合”的越多,人们的观影质量就会越低。这条原则放在《记忆大师》等所有“剧情片”里,都适用。(想看的人,搜索自媒体【烂片】,并回复关键词“银河护卫队2”,即可看到)

本格推理之所以“爽”,就是那一秒解谜的快感。而陈正道亲手掐灭了这个快感。

当然,这部影片仍然是今年里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他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以至于在他的剧作上出现这么大的漏洞,我也必须给他8分的高分——

一,演员的交锋是近两年内之最。

这么激烈而恰到好处的演员交锋,在我的印象里,近两年只有《七月与安生》能与之一战。

黄渤不愧是戏精,段奕宏不愧是戏疯子,两个人在本片中互换了记忆,性格也造成了一定的偏差(因为记忆不同,自然整个人状态也不一样),黄渤从文弱善良到杀意满满;段奕宏从冷酷果断到优柔迟疑,这种演技的互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当然,作为女演员的徐静蕾和新生代接片质量最高的杨子珊,她们俩的戏也绝对不输黄、段两位影帝。即使是作为配角的梁杰理(小徒弟)、许玮甯,也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

可以说,这部《记忆大师》是可以拿来当做表演专业的教科书的。

二,场景设计非常有味道。

我从未想过在国内的荧幕上还能看到这样一套舞台美工,有点蒸汽朋克,又有点概念建筑,古今交错的形成了一个深度很足的“架空世界”。

架空场景的优异与否并不在于你的想象有多么天马行空,而是在于你的细节有多么精准细致,能否给人一种“诡异的真实”。

三角形玻璃监狱、记忆大师的场景、半人高的花房、破旧的浴室、用烧瓶和标签装着的药片……你会发现这部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里都有非常多的信息,都有美工落下的小心思。

三、气氛营造异常成功。

气氛的问题全靠导演的功力和灵气。悬疑而不灵异,惊悚而不可怕,《记忆大师》让电影院里的观众背后冷汗直冒,却又欲罢不能。

四、导演的野心很大,我能感受到——他真的想拍好一部电影。

《记忆大师》的信息量真的太丰富了。陈正道想讨论的命题太多了。这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在演员交锋层面和《七月与安生》一档,但整体成色却能高出《七月》一截的原因。

记忆交换是否代表性格交换——这本质上是在讨论人的性格是由什么组成?如果你经历了我所经历的一切,是否会和我有同样的性格——乃至人格?这个哲学问题有很多人探讨过,记忆大师的呈现方式和东野圭吾的《变身》如出一辙。

家庭暴力的成因和反馈——这又是一个心理学上的问题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家庭暴力对小孩的影响……这个主题又让《记忆大师》有了一定社会学上的意义。

总之,尽管记忆大师犯了一部推理影片不可以犯的最大的忌讳,这仍然是我在今年内看到过最优秀的影片——没有之一。

欢迎大家到各大平台关注【零软文的电影自媒体——烂片】,烂片娘娘等你呦~

首先说说几个比较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细节:

① 开头有断指老头(后来才知道是沈警官父亲)来要钱,沈sir瞬间黑脸,让徒弟给他送钱,说明沈警官对父亲厌恶。

② 沈警官说“我去记忆大师那一趟”,后来徒弟给他打电话问“师父,你怎么还不回来?”沈回答“我还在记忆大师这呢” 说明他去了好久,实际上是去做了记忆重载手术。(为什么做后文详叙。)包括后来沈警官在车上打盹,实际上是在进行江丰记忆的重载。

③ 张代晨和陈姗姗的第一次见面机会实际上是沈警官故意制造的,他以程序为由让人“送张代晨去陈医生那里包扎伤口。” 而陈姗姗在包扎时说的话是,“你的情况沈警官已经都跟我说了。”(其实沈警官是利用了陈姗姗对家暴女性的亏欠心理,告诉她的是,江丰有家暴问题,张代晨和李慧兰一样是受家暴的女性受害者。)

④ 沈警官去花房看望李慧兰的时候跟她说,“我替你看过她了,她很好”,说明沈警官当时经常接李晓芸放学。李晓芸害怕时想打电话找的人是沈警官,说明了李晓芸对他的信任和依赖关系。

看到有评论吐槽此片“逻辑死”“角色人物站不住脚”“人物塑造模糊”……还是有点为精心设计了逻辑线和人物行为的《记忆大师》抱不平。吐槽总要吐在点儿上,在人物性格方面,笔者以为该片是此类题材中人物形象塑造较丰满的案例。尤其沈汉强这个角色,他有摆脱不掉的童年心理阴影,又有利用了所有人优缺点的心机谋划。只是在悬疑效果需求下,碎片化的剪辑冲淡了人物行为的连贯性,若将整个人物关系和事件发生因果关系捋顺清楚,可以更清晰的感受到导演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用心以及在社会问题层面上的关注与探讨。

看过片的人已经知道,沈汉强是整部影片的终极大boss。

沈汉强的角色塑造实际上是由黄渤(以记忆重载的手段,将自己代入沈汉强的童年以及杀害李慧兰案作案阶段,完成沈汉强的前史交代)和段奕宏两人共同完成的。两位影帝均贡献了极为精准、耐看的表演,实属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黄渤的角色在明,通过一次次碎片化的记忆重载,交代出了沈汉强的前史。这个角色难在,回忆片段中,要脱离主人公江丰的人物性格,分别表现出童年沈汉强、杀人犯沈汉强的人物状态。展现出一个童年受到父母家暴影响,杀死自己母亲,成年后作为警察再遇家暴案件,受到刺激,起意作案杀死李慧兰的凶手,有心理创伤又充满暴力。其中童年的部分我个人觉得尤其难把握,渤哥完成的也很好也很有趣。

段奕宏则在暗,从遇见江丰发现自己的犯罪事实可能要败露起,就开始不动声色运筹帷幄、寻找解决办法。这个角色表演起来难度也很大,因为始终要把自己绝对的藏好,骗过黄渤,骗过小徒弟,也骗过观众。正因为导演第一遍压根儿没想让你注意他,很多表演细节也就这样被初次观影的观众略过了,加上导演反转后留的时间不多,使得这个角色给非细节狂的第一感觉可能有些不完整。不过还好这个角色是交给了段奕宏来演,他牛逼的地方在于,知道结局之后,二刷时你能在他的不动声色背后,捕捉到微表情下隐藏着的更多内容,然后在内心惊呼一句——卧槽! 通过表演的细节控制,完成多义性的呈现,做到把整个人物倒回去看“不露痕迹而线索尽在”,老段这个演员也不愧外界给他的“戏妖”称号。

下面正式进入解密环节,整个故事其实要从沈汉强的童年说起。先把前史捋一捋。

这是江丰最后一个想起的线索——凶手杀死的是自己的母亲。其实在此前黄渤带入“童年沈sir”时,是可以隐约get到哪里不对的,比如:①沈父对他的态度是长辈式的训斥语气“你还在这儿干什么?走吧!” ②沈父对车里的沈母疯狂踢打时,他在车后座吓尿了裤子。③最后拿药时药放得很高他够不到,搬了个小板凳。 这几点都在暗示,这可能是童年的记忆。

童年事件1:

小沈的父亲常年家暴,沈母不堪忍受,带小沈回娘家(海塘新居28号)避难,沈母的妹妹试图打电话报警,被二人母亲拦下。沈父这时找来,以剁手指要挟,沈母最终选择原谅他,带小沈跟他一起离开。结果离开路上,沈父就凶相毕露,飙车并再次家暴,坐在车后座的小沈吓的尿了裤子...

童年事件2:

沈母陪小沈在花房玩耍,十分愉快。两人坐在人面木雕前,沈母温柔的替小沈吸吮伤口,小沈质问沈母,为什么不跟父亲离婚,称父亲如果死了就好了,沈母否定其想法。沈母被家暴后手受伤,她在手上画了一条金鱼掩饰伤口,以此安慰小沈,称“这样就不恐怖了吧”。(这也就是后来江丰记忆中出现的,超现实的,沈母手中飞出的金鱼画面。笔者猜测象征着一种温暖的力量。)

童年事件3:

沈母再遇家暴后,洗澡。让儿子拿止痛药,儿子搬板凳拿了安眠药,给沈母服下,沈母吃药后溺亡。小沈对尸体哭泣,称不愿意看父亲再打母亲了。

是的,这就是沈sir的悲惨童年,导演在这部片中对于这些社会话题的关注也是一个很让人称道的地方。而后,在沈sir已经成为警察之后的某日,接到了姗姗的报警,称李慧兰遭遇家暴。姗姗劝李慧兰远离丈夫,未果。沈sir由此结识了李慧兰,以及和自己同样成长在家暴家庭的李晓芸。

下面进入了李慧兰事件~

李慧兰事件1:

沈sir接触李慧兰案后,为了让跟自己母亲有同样遭遇的李慧兰远离丈夫的家暴,沈sir主动帮助李慧兰离家出走,将其关在自家花房内。同时,沈sir在此期间每天接李晓芸放学回家,将其送到远处路边,让李晓芸自己走回家。随后,沈sir带吃的和书去花房找李慧兰,告知其女儿现状(片中沈sir台词:我替你看过她了,她很好)。沈sir机警的重播电话号码,发现李慧兰仍在偷偷跟丈夫联系,对李慧兰这一行为表示失望。(沈sir台词:你这样的话,躲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李慧兰事件2:

沈sir再次来看望李慧兰,李慧兰感谢沈sir照顾,最终决定还是回家跟丈夫说清楚。沈sir对此表示无奈。

李慧兰事件3:

又一次家暴前夕,晓芸害怕,给沈sir打电话求助(侧面说明晓芸和沈sir关系很好,甚至有依赖,可能把沈sir作为可以信赖的父亲角色看待)。沈sir到李慧兰家查看情况,碰上李慧兰丈夫李航醉酒归来,沈sir上楼躲避,安慰李晓芸,给李晓芸戴耳机听音乐。

丈夫李航醉酒打人,跟李慧兰撕扯中,李航撞门晕倒。沈sir下楼查看,劝说李慧兰离开丈夫,李慧兰坚持不干,沈sir更急迫带走李慧兰,李慧兰误会沈sir,不但不肯离去,还称沈sir恶心。沈被其跟自己母亲一样甘受家暴的性格刺激,一怒将李慧兰推下楼梯。

随即①嫁祸——戴上手套,用酒瓶砸向李慧兰,将酒瓶放在李航身边,嫁祸李航。②杀人——闷死李慧兰,内心还为李慧兰高兴,终于帮她得以解脱。

没有看到杀人过程的李晓芸此时才下楼,看到母亲被杀,以为是父亲失手杀了母亲。晓芸怕连累沈sir,让其先离开,自己数100个数后再打电话报警。期间邻居敲门来打探情况,李晓芸撒谎包庇沈sir。

李慧兰事件END。

随后,杀了李慧兰又被李晓芸善意理解、包庇的沈sir深感内疚。外加对自己仍未摆脱童年阴影导致的犯罪心有余悸,沈sir前往记忆大师诊疗中心,删除自己童年杀母以及杀害李慧兰的记忆片段感受。

同一天,妻子饱受婚姻后丧失事业及生子艰难的折磨,向江丰提出分手。江丰前往记忆大师诊疗中心,删除与妻子相识相知的浪漫回忆及两人一同被生子所困扰的痛苦记忆片段感受。随后,沈sir与江丰在医院发生的暴力枪击临时事件中,互相捡错了记忆号码牌。

江丰删除记忆后,张代晨发现自己怀孕,要求江丰去取回记忆。江丰再次前往记忆大师诊疗中心,恢复记忆。(院长此时着重强调了这个手术的设定,即恢复记忆后,有两种结果:1、想再次删除记忆,需在72小时之内来做第二次手术,手术后记忆将彻底删除再无法恢复。2、不准备再次删除记忆,72小时之后完成记忆重载,记忆永久保留。)

然而江丰误载了沈sir的记忆,开始在睡梦中回忆杀人片段。吓到了的江丰赶紧去记忆大师诊疗中心找院长理论。结果……院长嘚啵嘚了半天,怀疑江丰本身就是杀人凶手,来存储的就是自己的杀人记忆,江丰出手打院长(已经开始受沈sir性格影响),随后被送至警局。

警局里,已经删除了杀李慧兰记忆的沈sir在带着徒弟完成李慧兰案的侦查结案工作,沈sir徒弟正在跟此前报李慧兰家暴案的陈姗姗确认情况。

在这里说一下陈姗姗这个人物。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角色有些莫名其妙,我的理解,导演为了“藏”,牺牲了这个人物的逻辑连续性,也删除了这个人物的许多篇幅,这才导致了这种结果。实际上,陈姗姗后面有跟张代晨说,“李慧兰案就是我报的案,第二次见到她已经是尸体了,所以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而沈警官也正是看到了陈姗姗的这一点自责,以及对家暴女性的关注与责任,才决定利用她做局,误导大家以为她是凶手。

好了,回到警局。江丰看到李慧兰照片,提出异议,迅速吸引了沈sir注意。

自此,沈sir与江丰初见,开始两人之间的72小时博弈战。

沈sir听到江丰说话,马上发现事情不对(二刷时,老段那个脸上肌肉的跳动和眼神里微妙的变化真的很给力。导演采访时说,在拍片的时候,小监视器里其实没有感觉到这些内容...但在后期大银幕上调片子的时候,发现老段脸上展现出的信息如此丰富,遂感慨老段实在是适合这种有深度的角色。嗯。)

沈sir发现似乎自己删掉的记忆被江丰get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有可能败露,立即开始布局反应:

① 先找理由扣住江丰,以控制事情走向,防止更多的人知道此事。

② 假意查案审讯江丰,探探江丰口风,一方面伪装自己,另一方面随时准备找机会甩锅。

③ 得赶紧去趟记忆大师那里,搞清楚是怎么个情况~~~

随后沈sir对江丰进行第一次审讯:

江丰回忆案情:(江丰有用手指敲桌面的小动作)交代凶手把李慧兰藏在花房,并淹死在浴缸(实际上由于记忆重载是片段性的,江丰此时在没看清脸的情况下把沈母误认为和李慧兰是同一个人。)

沈sir试探:你能不能回忆起凶手什么的细节?

江丰回忆不起来,沈sir初步表示放心...

随后沈sir拿出李慧兰案卷宗仔细查看,一方面琢磨自己是否有漏洞,一方面寻求甩锅方案。期间小伏笔——沈sir的断指父亲来警局找他要钱,沈sir在远处看到他,瞬间黑脸,把钱包甩给徒弟,让徒弟给他送点钱。(童年父亲家暴给沈sir留下的阴影依然无法磨灭。)

与此同时,江丰完成了进一步的记忆重载,要求第二次交代案情。

沈sir对江丰开始第二次审讯:

江丰交代:凶手杀了两个人,是连环杀人犯。

沈sir故意引导江丰回忆出李慧兰家电话号码(因为他自己当时重播了电话),并以此为由说服徒弟相信江丰跟此案有关,把江丰暂且扣押。【达成了先控制住江丰的目的】

随后,沈sir佯装办案,带徒弟查看记忆大师监控录像,确认自己做好了反侦察掩饰工作的他是不怕被监控拍到暴露的。他只是想初步确认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另外,也给自己一个去记忆大师那里的理由。

看了监控,搞清楚原来是俩人把记忆拿错了。

那记忆拿错了会怎么样呢?沈sir需要去记忆大师那里问清楚。

另外,沈sir同时开始寻思江丰这事儿怎么办?

① 想办法劝江丰删除记忆。② 想办法把江丰干掉。

要达成这俩目的,首先得了解江丰。想要最快了解江丰,用警察身份调查、打探他的个人生活问题恐怕不太妥当,太直接、太容易暴露、且效率未必高。莫不如去记忆大师那里重载江丰的记忆,因为一个人要删除的记忆一定是他最致命的软肋,从中能最快找出他的破绽,达成目的。

这部分内容在看片时未进行直接交代,需要观众过后进行脑补。但在后面其实也设置了两处暗示:

① 徒弟给沈sir打电话汇报案情进展,问沈sir“你还在记忆大师那里?”说明沈sir去了很久。

② 徒弟在跟沈sir查李慧兰邻居之前,沈sir在车里睡着了。说明他也处于手术后的易困、重载记忆状态中。

沈sir做完手术,接到徒弟电话,跟徒弟约定,直接在李慧兰家见面,然后自己先跑到李慧兰家勘(销)察(毁)现(证)场(据)去了。当徒弟赶到李慧兰家的时候,沈sir已经在自己当初推李慧兰下楼的地方各种仔细检查端详了……真是腹黑!!!

小徒弟楼上楼下到处瞎溜达,还在楼上房间发现了无关紧要的物证1——作家江丰的著作《无声鸟》。而沈sir依然一直专注的在那一个地方观察,老段此刻的各种琢磨来琢磨去的小表情,实际上原来都是在腹黑的谋划着他自己的毁灭证据大计!二刷的时候真是经常忍不住在内心呐喊:“卧槽!”

随后沈sir失手(我猜很可能是故意的,可以进一步破坏现场)把小徒弟推下楼梯,发现了无关紧要的物证2——李慧兰摔掉了的隐形眼镜。(当然,侧面证明了江丰没有在胡说)

随后沈sir带徒弟去找李晓芸的邻居,又开始假借查案各种试探这个邻居知道多少真相:

试探:你知道李慧兰离家出走去哪儿了嘛?

邻居自爆之前看见过有人送李晓芸回家。但没看见送李晓芸的人。邻居继续爆,李晓芸与父亲关系不和……

沈sir内心OS:你只知道这些我就放心了……

放心了的沈sir于是乎回车里打了个盹,通过记忆重载get到了江丰和她老婆的一些记忆片段。

这个时候江丰在干什么呢?江丰get到凶手如果也重载了他的记忆,有可能会去伤害他老婆张代晨,需要人提醒、保护一下他老婆,他跟警察汇报警察又不理他,于是乎他开始心急如焚的要跑出去给老婆通风报信。此时的江丰已经受到沈sir性格的影响,从一个软儒温和的作家,get了冷静、略凶狠、逻辑能力极强的性格特点。于是乎跟沈sir捂死李慧兰一样,江丰把“包浆刀片”塞进了狱友嘴里,引来警察,趁骚乱跑到门口,恰好遇见了来给他办保释的妻子张代晨,江丰语无伦次情绪激动的警告张代晨小心身边的陌生人,跟追来的警察撕扯中还不小心划伤了张代晨的胳膊。

也恰恰好在此时,沈sir归来,看见江丰这样跑出来,心头一喜:嘿,你还想跑?正好!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继续把你扣在这儿了!

转头看见张代晨,张代晨胳膊恰好在刚才的撕扯中划伤了,已经get了江丰记忆,了解他们夫妻俩关系的沈sir顿时心生一计:

江丰不是觉得他老婆有危险么?正好可以借机介绍代晨给姗姗认识,误导痛恨家暴案的姗姗,让姗姗以为代晨跟李慧兰一样是无力逃脱的家暴受害者,这样姗姗就会主动跟代晨多接触,而担心凶手会出现在老婆身边的江丰就会觉得凶手是姗姗。【恩,栽赃计划get!】

于是乎,沈sir以“我们也有我们的程序”为由,让手下把代晨送到了陈医生处。

陈医生给代晨包扎伤口,剧中姗姗的台词是:沈警官都跟我说过了……(呵呵哒,姗姗已经成功成为沈警官的棋子 替罪羊),然后代晨还解释,越解释姗姗越觉得她包庇老公,跟李慧兰一样,越想帮助保护她。

牢房里,沈sir开始对江丰开展心理战术,问他“你今晚的所作所为是你的本性么?”暗示他在陷入失控状态,劝他去删除记忆。同时,沈sir让江丰继续回忆。梦境中江丰陷入轮回走不出来,这段的美术设计很巧妙。沈警官叫醒江丰后,两人交流了梦境和凶手信息。江丰说李晓芸最后一通电话是打给凶手的。

沈sir听了心想,得嘞!这事儿你都想起来了,那我有甩锅给姗姗的办法了!——改电话号码计划get!

这时候,被沈sir误导了的姗姗正想尽办法的跟张代晨交朋友,给她送药、送音乐票,还假意(应该是故意的吧)把自己的包包落在了张代晨家里。引导张代晨借着还包跟她一起去听音乐。当然,不知道沈sir是凶手们的观众,此时也被误导着觉得陈姗姗这个人越来越不对头。

江丰交代了李晓芸给凶手打电话的事情,沈sir带着徒弟去找李晓芸,结果李晓芸不但拒绝配合,还几句话就把小徒弟怼的无话可说。有观众疑问,李晓芸跟沈sir不是认识么,这里怎么没感觉? 当然不能有感觉啦,晓芸要继续包庇沈sir嘛,在晓芸心里,这个男人可是给了她很大支持和关爱的人。不过你觉得“你是以警察的身份问我话么?你来找我局里知道么?我未成年。”这样不太符合小女孩身份的话,又能是谁教她说的呢?晓芸说完这些话,注意看沈sir的表情,意味深长中似乎还透着一种“干得漂亮”的赞许T T...可怕.......

最后,沈sir跟徒弟再次提审了李慧兰的丈夫李航。这个李航也很有意思,演的很棒。事发当晚他应该是醉着摔晕了,醒来就发现老婆死了,看现场情况似乎还TM是自己敲死的。虽然他常打老婆,可从李慧兰的言语中看得出他们是有感情的,一个男人碰见这种事,那种心灰意冷的状态,非常准确。而此处,受到江丰性格影响的沈sir,在审问李航时,开始了江丰同款敲桌子的动作。这也是导演设置的一种暗示。

审完人,沈sir给江丰调出了所有家暴案的资料,让他从中指认沈母案(当然,不可能找到) 然后聊天儿聊着李晓芸,沈sir 假装无意实则故意的 把李慧兰的卷宗 甩给江丰,当然,江丰一下子就看到了那张已经被沈sir改过的电话记录单,默记下了号码,随即激动的质问沈sir,被沈sir几句话云淡风轻打发送回了牢房。

回了牢房的江丰(深受沈sir性格影响)疑惑万分,决定谋划出逃。遂吞刀片并上演救护车反击大逃亡。成功逃走后给代晨打电话过去找代晨。发现代晨身边的姗姗,拨打出记忆中的凶手号码... 没错,姗姗电。话。响。了……so,电话号码 接近张代晨,两个指向凶手的线索成功汇合,沈sir误导计划成功!江丰吓得不行赶紧要拽走张代晨,结果用力过猛把张代晨搞得吓得够呛,引来了保安,江丰说,这是我老婆我们的家事。可张代晨一句“他手里有刀”,让保安冲上去摁住了江丰...再看江丰的表情,实在是有点扎心了。。。

又被带回警局的江丰质问沈sir,为什么包庇陈姗姗。沈sir以没有足够证据抓人搪塞过去,随即展开心理攻势,奉劝江丰不要让自己失控下去,变成怪物,结合今晚张代晨对江丰的恐惧反应,沈sir成功唤醒了江丰对老婆的感情...成功劝服江丰去删除记忆。

第二天,江丰先根据记忆,给警局画了一幅沈母的画像。然后沈sir交代徒弟,带江丰去做记忆删除手术。

沈sir自己这时候则开始终极计划:(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总要有个背锅的凶手可以拿来结案,只好对不起姗姗了)

① 给代晨打电话,告诉她江丰下午回去。

② 给姗姗打电话,告诉她情绪不稳定的江丰要回去,为了避免代晨遭受家暴危险,让她先带代晨去他们家老房子躲一段时间。

③ 自己赶到老房子,制造姗姗要谋害代晨,自己灭掉姗姗的假象。

如果江丰删除记忆顺利,那么整个事情就可以以陈姗姗是凶手定案了结。

但是,江丰在手术前一刻,通过记忆重载看到了镜子中童年的沈sir。Get到了原来吃了安眠药溺死的是凶手的母亲,他赶紧冲出来告诉徒弟这个关键信息,然后不放心老婆的他又给代晨打了个电话,结果听说代晨正跟姗姗在花房,江丰听见“花房”俩字吓尿,撒丫子开始狂奔。

花房里,姗姗看到江丰在给代晨打电话,第一反应是,抢走挂断电话,防止江丰知道他们在哪里找过来。而后,沈sir赶到了花房。但沈sir这时候应该已经从徒弟处得知了江丰没删记忆直接跑出来了,沈sir先支开徒弟去接李晓芸。然后自己只好临时调整计划——先打晕代晨、姗姗,让赶来的江丰误以为代晨已经被姗姗杀死,刺激江丰杀掉姗姗,然后自己为了阻止江丰再把江丰干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次计划中,受到江丰记忆影响的沈sir始终力保的就是张代晨以及她肚子里的孩子。

然而沈sir在误导并刺激黄渤的关键时刻,失误的说出了一句“我知道你们俩为了孩子吃了不少苦”,让江丰突然意识到,终极大boss原来就是沈sir!!!再次吓尿!两人扭打,沈sir差点被掐死,最后关头,沈sir把江丰敲晕。

过了许久,江丰醒来,发现姗姗、代晨都没死,沈sir一直站在花房外抽烟。很多观众有疑问,沈sir反正是要杀了他们,咋不直接干掉。要知道,沈sir是一个警察,他可以谋划一场披着“正当防卫”外衣的谋杀,却不能直接开枪杀人。

花房外抽烟的沈sir内心OS:如今真相已经败露,还真的是有些难办……说不定只能走下下策,把他们团灭,然后跑路了。

然而,当张代晨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挺身而出挡在江丰前面,受江丰记忆影响的沈sir还是有些下不去手。与张代晨的这段植入的感情,从多方面填补了从小缺爱的沈sir的感情世界。正在犹豫挣扎时,已经顿悟了真相的小徒弟及时赶到,将沈sir绳之以法。。。

傻白甜的小徒弟是怎么get到真相的呢?

① 徒弟开沈sir的车接晓芸,晓芸手法娴熟的摇下车窗从外面打开了坏掉的车门,之前沈sir也这样开过车门,徒弟还在吐槽他“不准备换辆车?”说明,晓芸一直在包庇的那个经常送她回家的人,就是沈sir

② 徒弟手中的画像,是江丰凭借记忆画出的凶手母亲的画像,沈sir的爸爸又来向小徒弟要钱,看到自己老婆年轻时的画像,十分吃惊的问了一句,“雷子,你这画像哪儿来的?”没错,画像里画的就是沈sir的母亲。

好啦,故事终于讲完了。江丰和张代晨还有肚子里的baby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然而,沈sir的记忆永远的留在江丰的脑袋里了诶,至于将来江丰会发生些什么样的事情.....

笔者不想再往下想了。。。。。。

导演,这真的是个happy ending么?

深吸一口气,总算捋完了。以上就是笔者对于这个片子人物和剧情设置方面的理解。其实中间部分有些地方还是存在着人物缺乏动机,行为莫名其妙,智商时而下线,编剧怒刷存在感的现象。不过从沈sir这个人物来看,还是比较丰富、立体,有趣且站得住脚的。

最近几天小萝莉比较忙没有发布文章,但是还是抽空去电影院看了一下黄渤主演的《记忆大师》相当烧脑,由于还在上映期在这里小萝莉就不做过多介绍,小萝莉就为大家推荐几部自认与其相媲美的烧脑大片。

盗梦空间(Inception)

经过几部悬疑片的历练,导演诺兰终于拍出了号称影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悬疑片。此片太过于出名,所以不做过多的介绍,只引用影片中的那句话:“亲爱的,既然是做梦,就干脆做大点!”

异次元杀阵(Cube)

异次元杀阵逻辑性太强,影片无处不在地隐藏着众多数学原理及知识。试想像当你一觉醒来,发现独处高度精密且结构繁复,地下甚至天花也是由一个个正立方体切成的,心乱如麻的你四处试探,试图逃出生天。机关找到了,推门进去,是没完没了的密室。人性丑恶和自私在这生死边缘间显露无遗……小萝莉看了无数遍没看懂

记忆碎片(Memento)

可以豪不夸张的说,记忆碎片绝对是倒叙式蒙太奇拍摄手法的巅峰之作,影片中的剪辑手法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影片营造的支离破碎感觉,让观众切身地体会主角的内心世界。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人生哲学和心理学的思考,堪称是一部具有探索精神的佳作。

催眠大师(The Great Hypnotst)

《催眠大师》可谓在题材类型上给国产片带来了一次突破,悬疑式催眠这可能是中国电影观众第一次领略。静静的看,仔细的想,影片前后呼应堪称典范,让你对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对白都能有一个前后联想,当电影到最后会恍然大悟,这种感觉只有在节奏紧凑的美剧中才能有。

演职员信息:江丰:黄渤,张代晨:徐静蕾,沈汉强:段奕宏,陈姗姗:杨子姗,神秘女子:许玮甯,雷子:梁杰理,李慧兰:王真儿,李航:焦刚,李晓芸:杜函梦,沈父:张念骅,

作为一个正宗的悬疑剧发烧友

最近刚推出的《记忆大师》无疑是深得我心的!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推理破案吧!

【警示:本文都是剧透,慎点!!!】

记忆迷局,人人都有嫌疑。

—《记忆大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